小地老虎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地老虎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 又名土蚕, 切根虫。
小地老虎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是地老虎中分布最广、为害也最为严重的种类, 食性杂,,寄主植物种类繁多, 幼虫除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外, 还大量为害棉花、玉米、高梁、甘薯、芝麻、绿肥、果树和林木等多种植物。
在蔬菜产地, 以春季为害重, 夏季为害轻, 秋季为害有所上升。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3mm,体灰褐色,前翅上有肾型斑,肾型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长三角形黑斑,亚外缘上还有2个尖端向内的三角形黑斑。
幼虫体长37~44 mm,体黄褐色或暗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头部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网纹,臀板黄褐色,上有深色纵带2条。
二、危害特征小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苗,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1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叶呈半透明的白斑。
2龄幼虫把叶片吃成小孔洞,仅留表皮。
3龄幼虫把叶片咬成缺刻,有的可咬断作物嫩茎,昼伏土中,夜出为害,阴雨天整天为害。
4龄幼虫以后食量大增,常将幼苗嫩茎咬断拖至穴外土面。
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一夜可咬断幼苗3~5株,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5%左右,可咬断植物幼苗地面上的茎, 造成缺苗缺垄, 并将咬断的嫩茎拖回洞穴, 半露地表, 极易发现。
三、发生规律小地老虎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26℃, 高温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温度大于25℃不利其发生, 超过30℃幼虫大量死亡, 成虫不产卵。
幼虫有假死性, 一遇惊扰, 就卷缩成环状,成虫昼伏夜出, 喜趋食甜酸味的液体, 对黑光灯和糖醋液有强烈的趋性。
春季雨少, 土壤湿度低, 有利于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 往往造成当年一代大发生。
早春气温上升快, 温度偏高, 一代发生期提前。
低洼、内涝地区, 上一年夏秋雨水多, 冬前不能耕作或耕作粗放, 杂草多, 发生也多。
四、防治手段1、诱捕成虫。
蔬菜田小地老虎综合防治措施小地老虎是蔬菜田常见的害虫之一,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了解小地老虎的习性,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蔬菜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小地老虎的危害特点小地老虎幼虫通常在夜间活动,它们会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导致幼苗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幼虫还会啃食蔬菜的叶片和嫩茎,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小地老虎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往往在造成严重损失时才被发现。
二、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小地老虎在我国各地的发生代数不同,一般一年发生 2 7 代。
其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喜欢在杂草多、湿度大的环境中产卵。
幼虫在 3 龄前多集中在蔬菜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3 龄后则分散为害。
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清洁田园:在蔬菜种植前,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的杂草、枯枝落叶等,减少小地老虎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如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可降低小地老虎的发生概率。
(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使蔬菜幼苗避开小地老虎的危害高峰期。
(4)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捕器,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在清晨或傍晚,当幼虫暴露在地面时,进行人工捕捉。
(2)泡桐叶诱杀:将新鲜的泡桐叶用水浸泡后,于傍晚放置在田间,清晨检查并捕杀聚集在叶下的幼虫。
3、生物防治(1)保护天敌:小地老虎的天敌有蜘蛛、寄生蜂、鸟类等,应注意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
(2)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对小地老虎幼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1)土壤处理:在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拌细土撒施于田间,然后翻耕入土,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幼虫和蛹。
(2)喷雾防治:在幼虫 3 龄前,可选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如何防治蔬菜田小地老虎?
针对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呈间歇性暴发,要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确定其发生量和防治适期,防治上应针对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种类及生育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策略。
(1)农业防治
①除草灭虫。
杂草是地老虎的产卵场所和初龄幼虫的重要食源,也是幼虫转移到作物危害的桥梁。
春播前应精耕细耙,清除蔬菜地内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
②诱捕幼虫。
可将泡桐叶或莴苣叶置于田内,清晨捕捉幼虫。
当田间检查断苗率低于l%,可采取人工捕杀,高于1%时,宜采取毒饵、毒草诱杀。
③诱杀成虫。
利用性诱剂或糖、醋、酒诱杀液诱杀成虫,既可作为简易测报手段,又可减少蛾量。
蔬菜大棚宜在小地老虎成虫迁入期(2月底)前覆膜,揭膜通风处,-应在落日前封闭,以防成虫入棚产卵。
④肥料处理。
在成虫产卵期,大棚施用的露天灰肥或覆盖用枯草,应沤制或喷药处理后再入棚,防止小地老虎卵随肥、草入棚。
⑤清洁菜园。
及时清除蔬菜残株烂叶出田,减少其发酵物对成虫的诱集。
(2)化学防治
2龄幼虫抗药力低,危害轻,多在植株嫩心危害,防治适期应掌握在
1。
小地老虎发生特征规律是怎样的?怎样防治?
(1)发生规律。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
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内越冬。
早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会出现两个发蛾盛期。
高温对小地老虎的发育与繁殖不利,因而夏季发生数量较少,其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T;冬季温度过低,小地老虎幼虫的死亡率增高。
存活季节多出现在春节,以及秋季,也可称为秋老虎。
凡地势低湿,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头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活动,是第二年大发生的预兆;但降水过多,湿度过大,不利于幼虫发育,初龄幼虫淹水后很易死亡;成虫产卵盛期土壤含水率在15%〜20%的地区危害较重。
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适于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则发生较轻;土质与小地老虎的发生也有关系,但实质是土壤湿度不同所致。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小地老虎成虫产卵,若发现1〜2龄幼虫,应先喷药后除草。
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处理。
②物理防治。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生物防治。
用性诱剂防治小地老虎。
④药剂防治。
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可用2.5%澳氟菊酯,或20%氟戊菊脂乳油3000
倍液,或21%氟戊马拉松乳油8000倍液,或50%二嗪磷乳油600倍液喷雾。
小地老虎防治方法1. 引言小地老虎是一种以昆虫为食的蛇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保护小地老虎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栖息地破坏,小地老虎数量不断减少。
本文将探讨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以期增加人们对其保护的认识。
2. 栖息地保护2.1 栖息地恢复和保护为了增加小地老虎的栖息地,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恢复和保护其生境。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森林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保护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
•人工栖息地:在适宜的地点建设人工栖息地,为小地老虎提供生活和繁殖的场所。
•绿化城市:在城市中增加绿地和树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小地老虎提供隐蔽和栖息的空间。
2.2 破坏栖息地的限制为了防止栖息地破坏对小地老虎的影响,我们需要限制一些破坏栖息地的活动。
这包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小地老虎的栖息地。
•控制土地开发: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测,禁止在重要的小地老虎栖息地上进行过度开发。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因开发项目而破坏小地老虎栖息地的行为,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3. 捕食者保护小地老虎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其保护还需要关注到其捕食者的保护。
以下是保护小地老虎捕食者的措施:3.1 保护捕食者的栖息地•保护自然食域:确保小地老虎的自然食物来源不受过度破坏,例如:昆虫、两栖动物等。
•提供食物来源:在一些已经破坏的地区,可以考虑提供小地老虎捕食者的人工饲料,以保护并增加其数量。
3.2 控制捕食者的猎杀一些捕食者,如大型猛禽和肉食性哺乳动物,可能会对小地老虎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小地老虎,我们需要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猛禽:加强对猛禽的保护,禁止非法捕杀和贸易。
•控制肉食性哺乳动物数量: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测,控制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数量,以减少对小地老虎的威胁。
4. 教育和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小地老虎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说明小地老虎防治方法摘要:一、小地老虎的危害二、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三、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4.物理防治四、综合防治策略正文:小地老虎,又名地老虎、地蚕等,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昆虫。
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以幼虫危害农作物,对农业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地老虎的危害小地老虎的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它们主要以作物根部为食,导致作物枯死。
此外,小地老虎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一年可繁殖三代,随着气温升高,危害程度逐渐加剧。
二、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如下:1.成虫:白天潜伏在植株、杂草等阴暗处,夜间活动、取食、交尾。
2.卵:产在作物根部附近,以土壤表层为主。
3.幼虫:在土壤中取食作物根部,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4.蛹:在土壤中化蛹,羽化后出土。
三、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针对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连作,减少虫源;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成虫繁殖场所;秋季深耕,破坏蛹室,降低越冬蛹数量。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蜂等;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3.化学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或灌根,如辛硫磷、敌百虫等。
4.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设置黄板、蓝板等,监测虫情。
四、综合防治策略1.加强监测,及时了解田间虫情,制定防治计划。
2.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3.结合化学防治,选用合适的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4.注重防治设施的维护,提高防治效果。
小地老虎是昆虫吗?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小地老虎在国内分布很广,幼虫在表土层或地表危害,寄主主要是幼苗,对各类农作物的危害都很大。
那么,小地老虎是昆虫吗?怎样防治小地老虎呢?今天我们就谈谈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1、小地老虎是昆虫吗?小地老虎是昆虫,且是一种有害昆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土蚕、切根虫,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
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2、小地老虎危害特点幼虫3龄前把叶片吃成网孔状,4龄后咬断幼苗嫩茎。
小地老虎发生时经常造成缺苗断垄和大量植株死亡,所以它是危害豇豆幼苗的主要害虫。
小地老虎一年可发生数代,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3月下旬开始发生,4月中下句为产卵盛期,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为5月上中旬。
成虫有趋光性和趋酸甜味特点,黄昏至午夜最活跃。
1-2龄幼虫大多数集中在心叶或嫩叶上,仅能啃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白天躲在表土下,夜间出来活动危害,尤其在天刚亮露水多的时候危害最凶,咬断嫩茎或嫩尖。
小地老虎地势低洼,耕作粗放,黏壤土及杂草多的地方,发生严重。
3、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①早春铲除杂草。
减少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和食料来源.春季4月间是小地老虎产卵期,在此时期将田间或周围环境中的杂草如小旋花、小蓟、灰藜等双子叶杂草除掉;②毒饵诱杀4龄以下-的幼虫,将5kg麦麸炒香拌入敌百虫热溶液10倍液;③药剂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
在小地老虎暴食初期用25%敌杀死和25%速灭杀丁‘2500倍液在植株及四周喷雾,效果较好。
第1代小地老虎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第1代小地老虎,即穴居的小老虎,是一种可怕的地表害虫,是一种破坏性的害虫,它们会引起重大的土壤污染和植物损害。
它们可以在花园、园林、田间地头以及其他的公共场所形成穴居,通常可以在春季发现。
第一,我们可以采用拔除和处理方法来防止小地老虎的出现。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加强土壤耕作措施,如铲除草皮、深耕土壤,以及深层铲除杂草,以减少小地老虎的孳生地,以及降低它们的繁殖率。
第二,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来控制小地老虎的繁殖,如喷洒除虫剂、液体残杀剂等,这些药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小地老虎的繁殖。
第三,建议植物园使用芦苇、藤本植物等自然遮盖物,以阻挡小地老虎进入土壤表层,以减少它们的活动范围。
第四,建议采用技术性措施,如气雾剂、热敷和光谱调制等,来控制小地老虎的活动,以减少它们的繁殖。
最后,为了有效地防治小地老虎的繁殖,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我们的花园、园林等地区,及时发现小地老虎的活动,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有效地杜绝它们的繁殖。
总之,第1代小地老虎的发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有效地防治它们,我们应该综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它们的繁殖,最终消灭它们。
第1代小地老虎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第一代小地老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它们可以对农作物、林木、家畜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小地老虎的危害可以分为物理性危害和生理性危害两类。
物理性危害包括小地老虎的螫口及破坏的蛹丝,可以对农作物叶片、结实等造成严重的损害;生理性危害则是小地老虎体内分泌的毒素,可以使植物减产或抑制其生长发育。
为了防治第一代小地老虎,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割除田间杂草,以降低小地老虎的滋生环境;其次,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第三,要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及时施用残杀药剂,以控制小地老虎的数量;最后,要做好动物防制措施,及时阻止动物进入田间,以防止小地老虎的传播。
从以上可以看出,防治第一代小地老虎非常重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采用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以及做好动物防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小地老虎的危害,保护农作物、林木、家畜等免受损害。
一种杨树幼苗小地老虎虫害的防治方法
嘿,咱来说说这杨树幼苗小地老虎虫害的防治办法哈!你可别小瞧这小地老虎,它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恶魔,专爱欺负咱那嫩嫩的杨树幼苗呢!
要防治它呀,咱得先了解了解它。
这小地老虎一般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就躲起来睡大觉,可狡猾着呢!它会把幼苗的茎咬断,让幼苗一命呜呼,那可真是让人心疼啊!
那咱怎么对付它呢?首先,咱得把苗圃弄得干干净净的,别给它留藏身之处。
那些枯枝烂叶啥的,赶紧清理掉,就像咱家里打扫卫生一样,要干净整洁。
然后呢,咱可以搞点诱捕的法子。
就好比钓鱼一样,给它放点它喜欢的“诱饵”。
比如弄些糖醋液,放在苗圃里,小地老虎闻到那味儿,说不定就傻乎乎地跑过去了,然后就被咱给抓住啦!
还有啊,咱可以在苗圃周围挖些小沟,就像给小地老虎挖个陷阱似的。
它一不小心掉进去,可就出不来咯!这招是不是挺妙的呀?
要是已经发现有小地老虎在捣乱了,那咱也不能手软。
可以用些农药来对付它,但可得注意用量,别伤着咱的幼苗呀!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开药,得恰到好处才行呢。
咱平时也得多留意着点苗圃,就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精心。
时不时去看看有没有小地老虎的踪迹,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采取措施,可不能让它猖狂起来呀!
你想想,要是咱不把这小地老虎防治好,那咱辛辛苦苦种的杨树幼苗不就遭殃啦?那咱的心血不就白费啦?咱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小地老虎欺负吗?当然不能啊!所以啊,大家都要重视起来,把这小地老虎虫害给防治得妥妥当当的,让咱的杨树幼苗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多有成就感呀!咱可不能让这小小的虫害坏了咱的好事,对吧?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和小地老虎战斗到底!。
西葫芦小地老虎防治西葫芦小地老虎(学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西葫芦等瓜类植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这一害虫,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了解西葫芦小地老虎的特征西葫芦小地老虎属于双翅目昆虫,主要危害西瓜、黄瓜、南瓜等瓜类作物,也可攻击番茄、辣椒等其他蔬菜。
其成虫体长约2-3毫米,呈黄褐色,翅膀透明,背部有一对黑色斑点。
幼虫则为蛇状,身体呈黄白色,尾部呈针状,可在叶片上形成白色蛆斑。
预防西葫芦小地老虎的初步措施1.选择耐虫品种:在种植西葫芦等瓜类作物时,选择具有良好抗虫能力的品种。
耐虫品种能够降低害虫发生的风险。
2.轮作制度:合理轮作瓜类作物和其他非寄主作物,避免连作。
通过轮作可以打断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发生。
3.清除野生寄主:清除田间的野生蔬菜和杂草,这些植物可能是西葫芦小地老虎的潜在寄主,清除它们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监测西葫芦小地老虎的方法1.捕捉黄色粘板:在田间架设黄色粘板,利用害虫对黄色的喜好,吸引其集中在粘板上,以便监测其数量。
2.标本鉴定:采集受害叶片或幼虫,送往农业部门进行标本鉴定。
这有助于确诊病情,了解害虫的发生情况。
3.田间巡查:定期进行田间巡查,观察叶片上是否有白色蛆斑,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害虫危害。
这能够及早发现害虫,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西葫芦小地老虎的化学防治方法1.农药喷洒:选择适用于西葫芦小地老虎的农药,根据药剂说明进行正确喷洒。
喷洒时间选择在虫害发生的初期,以便提高防治效果。
2.间隔喷药:在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时,避免连续使用相同的农药,可以通过交替使用不同杀虫谱的农药来减少害虫对某一种农药的抗药性。
3.追加喷药:当监测发现害虫数量较多时,可以采用追加喷药措施。
追加喷药要注意保持喷药的适当间隔,避免过量使用农药。
生物防治西葫芦小地老虎的方法1.天敌引入:选择天敌进行引入,如瓜果蓟马捕食性蜂等。
地老虎防治技巧地老虎的种类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主要为害蔬菜、玉米、棉花、瓜类、豆类等作物。
为害症状主要有小孔、缺刻或断茎,严重时形成缺苗断垄,给农作物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根据其习性和我们的平时实践,在防治地老虎时总结了以下几个小技巧:技巧一:除草灭幼虫,在作物苗前或低龄幼虫时,清除田间杂草,以消灭幼虫。
技巧二:诱捕成幼虫,3月底至4月初用甘薯、胡萝卜等发酵液诱蛾捕杀。
大田于4月中旬或大棚蔬菜田块于3月底,用莴苣叶、嫩青草或泡桐叶均匀排放在田间以诱幼虫进行捕杀。
技巧三:引诱成虫产卵,集中用药防治,在玉米田、棉花田种植芝麻,以引诱成虫产卵于芝麻上,于卵孵高峰期,集中喷药于芝麻上防治。
技巧四:毒饵诱杀,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千克对水1千克拌炒香的豆饼、麦麸或切碎的莴苣叶、青草等25千克,制成毒饵堆闷30分钟以上,于傍晚撒施。
技巧五:抢抓低龄幼虫期用药防治,在棉花、油菜、玉米作物苗期,地老虎低龄时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毒死牌1000倍液喷雾防治。
小麦后期谨防三灾害王玉堂1冰雹。
雹灾是春末夏初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小麦在扬花期以前,不论遭受何种程度的雹灾,只要不翻种,一般都能重新发权成穗。
因此,一旦遭受雹灾,要及时加强管理,促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以减少灾害损失。
①追施肥料。
冰雹过后,麦田气温高,地面覆盖度小,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适量速效化肥(施用尿素时,每亩5~7.5千克为宜),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②及时浇水。
灾后小麦从新生分蘖到拔节、抽穗直至成熟,尚需60天左右的时间。
五六月份,正值春夏干旱高温季节,及时浇水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③中耕松土。
由于冰雹的重力作用,灾后地面严重板结,及时划锄,可以疏松土壤。
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④分期收获。
灾后小麦生长参差不齐,成熟期很不一致(群众称之为“老少三辈”),必须实行分期收获,成熟一批收获一批。
小地老虎-俗称地蚕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小地老虎的防治应根据各地为害时期,因地制宜。
采取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除草灭虫。
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作物转移为害的桥梁。
因此,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
物理防治
1、诱杀成虫。
结合黏虫用糖、醋、酒诱杀液或甘薯、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成虫。
2、诱捕幼虫。
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入如果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
化学防治
对不同龄期的幼虫,应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幼虫3龄前用喷雾,喷粉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龄后,田间出现断苗,可用毒饵或毒草诱杀。
防治指标各地不完全相同,下列指标可供参考。
棉花、甘薯每平米有虫(卵)0.5头(粒);玉米、高粱有虫(卵)1头(粒)或百株有虫2~3头;大豆穴害率达10%。
①喷雾。
每公顷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75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300~450ml 、90%晶体敌百虫750g,对水750L喷雾。
喷药适期应在有虫3龄盛发前。
②毒土或毒砂。
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适量,喷拌细土50kg配成毒土,每公
顷300~375kg顺垄撒施于幼苗根标附近。
③毒饵或毒草。
一般虫龄较大是可采用毒饵诱杀。
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或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2.5~5L,喷在50kg碾碎炒香的棉籽饼、豆饼或麦麸上,于傍晚在受害作物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或
在作物根际附近围施,每公顷用75kg。
毒草可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拌砸碎的鲜草75~100kg,每公顷用225~300kg。
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可用红糖3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混合后按总量0.1%的比例加50%敌敌畏或敌百虫.傍晚用钵搭架放入田间诱杀,推广地老虎性引诱剂诱杀成虫,效果很好,可大量采用。
(2)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消灭地老虎产卵场所,切断幼虫早期食料来源,对减少地老虎为害具有重要作用。
药剂防治:防治3龄幼虫,秧苗出现孔洞,缺刻等被害状时,在秧苗及周围杂草喷敌百虫、敌敌畏800倍液防治。
防治3龄后幼虫,用敌百虫拌鲜草、菜叶或炒香菜饼、棉饼制成毒饵,傍晚撒入田间进行诱杀。
人工捕捉,于清晨在菜田断苗的周围或残留在洞口的被害株,将土扒开捕捉幼虫。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铲除田间杂草、杂物、消灭地老虎产卵场所及食料来源;深耕翻土,冻凌炕地;灌水等。
②生物农药防治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可杀死黄地老虎;用病毒颗粒体也可杀死地老虎(用病毒虫尸30~50头研碎加水自治,配制浓度为100倍)。
用BT乳剂、苏云金杆菌等防治地老虎。
③土农药防治兔粪液1千克,加水10千克盛缸内,密封沤制15~20天,使用时充分搅匀过滤,用此液30千克/亩灌根,能有效防地老虎。
④糖醋诱蛾在四月上旬盛发期用3份糖、4份醋、1份酒、25份水调匀后放入盆中,离地面1米左右,诱杀成蛾,每亩放5盆,白天把药盖上,晚上再揭开盖。
⑤毒饵诱杀
按每亩用2.5%敌百虫粉0.5千克或90%敌百虫粉50克,拌25~40千克、长约3厘米长的鲜草或鲜菜叶,每天傍晚撒于田间。
⑥泡桐树叶诱杀
每天早上或上午采集鲜叶,置于阴凉通风处备用,在傍晚时把泡桐树叶放在地老虎为害的菜田里或苗床畦面上或走道上,叶面朝下,叶背朝上,每平方米放5~10张叶,若虫口密度大可多放;反之少放。
当晚地老虎幼虫会聚集在叶面上,翌晨收集所放叶片,将地老虎幼虫集中杀死,叶片收起来保湿还可再用,一般用1~2次,可基本消灭地老虎。
此外,南瓜叶、鲜菜叶、鲜草、泡桐树叶等均可诱杀地老虎,方法同上。
⑦人工捕捉
发现田间幼苗被咬断或缺苗时,或食后留下断茬较整齐平滑,扒开被害株周围土层,就能捉到地老虎,连续捕捉4~5天就能消灭第一代地老虎。
⑧灌根
当发现被害虫咬断的残体,而又没有捉到害虫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灌在植株周围的土壤中将其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