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森林经营方案.ppt
- 格式:ppt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九章森林营造(1)造林:广义:从林木种子起到林木达到成熟利用为止的全部培育过程。
狭义:指按照一定的方案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森林达到郁闭成林的生产过程。
本篇主要内容属于狭义的造林范畴。
2)供造林使用的土地资源称为造林地,有时也称为宜林地。
造林地的种类,如森林经火烧或采伐后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需经人工加密或改造的疏林地、低价值幼林地、荒山荒地或农耕地等。
3)人工更新:在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造林称为人工更新。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营造森林。
人工林: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的森林称为人工林。
人工林的分类:用材林(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碳林和特种用途林(卫生风景林)。
2. 造林质量的要求(1)成活率和保存率。
(2)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还要求植树造林能速生丰产和稳产。
(3)功能效益,即要求人工林能在较高水平上满足各林种的产品质量和功能要求,达到优质。
(4)成活、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是衡量造林质量的5个主要指标。
全面分析还应该加上造林的经济指标,衡量造林的成本投入和经济、生态效益分析。
3. 提高造林质量的基本技术措施(1)以良种壮苗和认真种植来保证树木个体优良健壮。
(2)以合理的配置密度和合理的树种组成来保证人工林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3)以细致整地、抚育保护及可能条件下的施肥灌水(排水)来保证良好的林地环境。
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1. 基本原则▪造林树种要最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即生产、防护、美化。
▪造林树种又最能够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即能够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
2. 次要因素:种苗来源是否充裕、栽培技术问题、经验和习惯问题。
造林成本问题——对造林树种选择起决定作用,有些树种中可能有较好的效益,但栽培费工,投资过大,不一定就能成为选择的对象。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速生性:▪丰产性:要求其生长高大、相对长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较长,又适于密植,单位面积上获得较高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