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软件中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原理与误差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9
南方CASS2024软件中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及应用南方CASS2024软件中的方格网法(Grid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工程场地细分为一定大小的方格,并将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计算出来,从而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方格网法具有简单、快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土方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的步骤如下:1.确定场地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范围,并进行细分。
通常情况下,场地边界与方格网的边界保持一致。
2.划分方格网:根据工程需要和场地的大小,确定方格网的尺寸。
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既要保证计算准确性,又要保证计算的高效性。
3.编制方格网表:在方格网上编制方格网表,记录每个方格的编号和相应的坐标位置。
4.量取地形高程:在每个方格的角点位置量取地形高程,并记录在方格网表中。
5.计算方格土方量:根据每个方格的坐标和对应的地形高程,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插值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线性插值法、多项式插值法等。
6.计算总土方量: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方计算,如填方、挖方、挖填平衡等。
方格网法可以准确计算不规则形状的地形体积,尤其适用于较复杂的地形和场地。
同时,方格网法计算简单快捷,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土方计算的效率。
然而,方格网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方格网的形状固定,可能无法精确适应非规则地形的特点。
因此,在使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正。
综上所述,南方CASS2024软件中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是一种常用且实用的方法。
它在土方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方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CASS方格网法土方计算CASS方格网法(Cellular Automata Scaled Subdivision,以下简称CAS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土方计算的方法,它将土地分割为等大小的方格,并利用细胞自动机的思想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CASS方格网法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大规模土方量,还可以考虑地形、排水等因素的影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土地工程领域的一种土方计算方法。
1.地块划分:将待计算土方量的地块按照一定的精度划分为若干个等大小的方格,每个方格称为一个细胞。
2.土方高度确定:根据地形等具体情况,为每个细胞确定一个相应的土方高度。
可以通过实测、地形图等手段获取土方高度数据。
3.细胞状态确定:将每个细胞的土方高度与周围细胞进行比较,确定其状态。
一般情况下,低于周围细胞土方高度的细胞为负细胞,高于周围细胞土方高度的细胞为正细胞,等于周围细胞土方高度的细胞为零细胞。
4.土方量计算:根据细胞的状态,计算每个细胞的土方量。
负细胞表示挖土方,正细胞表示填土方,零细胞表示不需要土方。
5.土方量累加:将每个细胞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的土方量,即所需挖土或填土的总量。
CASS方格网法的优势在于其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并且可以考虑地形、排水等因素的影响。
在计算过程中,细胞自动机的思想可以有效地模拟土方的变化规律,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CASS方格网法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度调整,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然而,CASS方格网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细胞的划分需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划分方式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差异。
其次,CASS方格网法仅考虑细胞之间的高度差异,对于其他因素如土质、坡度等的影响并未完全考虑进去。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后处理,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快速、准确计算土方量的方法,通过细胞自动机的思想模拟土方的变化规律,可以考虑地形、排水等因素的影响。
南方CASS7.0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操作步骤计算土方量是土石方工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而南方CASS7.0方格网法则是常用的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勘测原始数据的收集首先需要对勘测区域进行现场勘测,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
收集的原始数据包括高程、坐标、水准、控制点坐标、采样点等。
这些数据是计算土方量所必需的。
2. 建立工程计算模型在南方CASS7.0方格网法中,需要将勘测区域划分为一定的网格,然后对每个网格进行分类计算,最后汇总得到总体积。
因此,需要建立工程计算模型,在计算前进行网格大小、分割数量的设置。
3. 建立局部坐标系建立局部坐标系相当于确定了一个基准面,即地面高程为0。
因此需要在现场设置基准高程并建立坐标系,或通过对现场地面进行测量计算确定局部坐标系。
4. 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在南方CASS7.0方格网法中,需要建立三维空间模型,确定勘测区域内的三维特征。
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模型建立,然后将其导入计算软件中。
5. 建立网格模型在三维空间模型基础上,根据前面设置的网格大小和分割数量,将勘测区域进行网格化分割。
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设置在4m~10m之间。
6. 土方量计算南方CASS7.0方格网法采用了体积平差原理进行土方量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分别对每个网格内的采样点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出采样点的体积;2.对所有采样点体积进行加和,得到单个网格的总体积;3.统计所有网格的总体积,并根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得到土方量。
7. 检查计算结果完成土方量计算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南方CASS7.0方格网法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通过对现场勘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三维空间模型以及网格模型,然后采用体积平差原理进行土方量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并注意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CASS软件中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误差分析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平整或近似平整的场地。
其原理是将场地划分为一系列边长相等的小方格,通过测量每个小方格的高程差,计算出土方量。
方格网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场地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场地的边界和范围。
2.划分方格: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小方格的边长。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大小的方格,例如边长为5米或10米。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量,可以获得各个小方格的高程值。
3.计算高程差: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值进行测量,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高程差。
高程差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进行直接测量或者通过测量各个角点的高程值计算而得。
4.计算土方量:根据每个小方格的高程差,可以得到每个小方格的土方量。
将所有小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方格网法的误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边界误差:方格网法是基于场地的边界进行计算的,因此边界的精度对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边界的确定不准确或者边界线的形状复杂,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
2.高程差误差:方格网法是基于高程差进行计算的,因此高程差的测量精度对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测量仪器的精度较低或者测量操作不准确,会导致高程差的测量误差较大,进而影响土方量的计算结果。
3.方格尺寸误差:方格网法是将场地划分为一系列小方格进行计算的,因此方格的尺寸对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选取的方格尺寸过大,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精度较低;而选取的方格尺寸过小,则可能导致计算工作量增加,并可能增加测量误差。
4.场地复杂性:方格网法适用于平整或近似平整的场地,对于复杂的场地形状或地貌特征,方格网法的适用性可能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采用其他土方量计算方法。
总体而言,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准确测量边界和高程差,合理选取方格尺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误差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CASS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系统首先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简便直观,易于操作,因此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用方格网法算土方量,设计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还可以是三角网,如图8-38所示。
图8-38 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设计面是平面时的操作步骤: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
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选择“工程应用\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命令。
命令行提示:“选择计算区域边界线”;选择土方计算区域的边界线(闭合复合线)。
屏幕上将弹出如图8-38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坐标文件;在【设计面】栏选择【平面】,并输入目标高程;在【方格宽度】栏,输入方格网的宽度,这是每个方格的边长,默认值为20米。
由原理可知,方格的宽度越小,计算精度越高。
点击【确定】命令行提示:最小高程=xx.xxx ,最大高程=xx.xxx总填方=xxxx.xx立方米, 总挖方=xxxx.xx立方米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方格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绿色),并给出每个方格的填挖方,每行的挖方和每列的填方。
结果如图8-39所示。
图8-39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成果图2、设计面是斜面时的操作步骤:设计面是斜面的时候的,操作步骤与平面的时候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中“设计面”栏中,选择“斜面基准点”或“斜面基准线”如果设计的面是斜面(基准点),需要确定坡度、基准点和向下方向上一点的坐标,以及基准点的设计高程。
测量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计算土方问题,计算两期土方是CASS的特色之一,特别是区域土方平衡施工过程中,或测量了两次结果之后,它能一次性为我们计算出同一区域的填挖方土方量,很是方便。
为了使大家深入了解CASS6.1计算两期土方的方法,提出此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一般来说,下面三种方法均可以计算两期土方:1、两断面线间土方计算2、DTM法两期土方计算3、方格网土方计算(设计面为三角网)三角网法、方格网法是常用的方法,断面法是提供给甲方的方量依据,一般三种方法的计算差距不会超过2%---5% 。
三角网法计算方量:点击等高线,选建立DTM或图面DTM完善点击建立DTM后会显示:选由图面高程点生成,确定。
此时要注意左下角显示的文字,点击回车键即可。
把区域的边界线选中后,就会自动形成三角网,如图所示:三角网形成后,再点击工程运用中的DTM法计算土方量,选中根据图上三角网,如图所示:选中后就会显示下图:注意左下角的提示:输入平场高度(就是设计深度,一般情况要加上超深0.5m)后回车,方量就会在左下角有显示。
方量计算完成。
方格网法计算方量:方格网法计算方量首先要采点,点击工程运用鼠标向下,选指定点生成数据文件,如图所示:然后就会自动跳出一个窗口,如图所示:先把文件放在自己能够找的道的文件里,如桌面,起好名字,保存即可。
窗口自动关闭后,左下角就会显示指定点:,此时,只要把鼠标放在高程点上左击后,会显示地物代码,代码就是点的行政代码,如边界线就写B,房子就写F,现在采点直接回车即可。
回车后,又会显示高程(0.00),这是后,就需要输入你所用鼠标点击的高程点。
水深要有负号,当然,正的水深就不需要加号了,直接输入就好。
最后会显示的是输入点号(1),这一步,只要直接回车就可以了。
就这样把工作区域的点全部踩完。
重新打开CASS成图软件,点击绘图处理的站高程点如下图:就会弹出一个窗口,如下图:找到刚才保存好的采点文件,并打开它,此时,左下角会显示标记高程点的距离(米):输入2,2米的意思就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直接回车也可)。
CASS方格网法土方计算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能够在不使用详细的工程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粗略地估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
本文将介绍CASS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
原理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来进行土地测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将需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根据一定的规律网格化。
2.根据DEM数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高程,以及每个网格顶点的坐标。
3.根据相邻网格之间的高程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
4.根据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计算出表土层和基岩之间的交界线,从而得出每个网格的土方体积。
5.将每个网格的面积和土方体积相乘,即可得出该网格的土方体积。
计算方法在进行CASS方格网法计算时,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网格化将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网格化,常见的网格化方式有正方形和六边形。
在进行网格化时,需要考虑到计算的精度和计算所需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在10m~50m 之间比较合适。
2. DEM数据获取获取需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的DEM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高程数据,一般情况下DEM数据的精度越高,计算的精度也越高。
3. 计算坡度和坡向根据DEM数据计算每个网格的高程,通过高程数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
计算坡度和坡向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三角形法”和“梯形法”。
4. 计算交界线和土方体积根据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计算出表土层和基岩之间的交界线,从而得出每个网格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为:V = (A/3)*(H1+H2+sqrt(H1*H2))其中,V为土方体积,A为网格面积,H1和H2分别为交界线两侧的高度。
5. 计算表面积和土方体积将每个网格的面积和土方体积相乘,即可得出该网格的土方体积,同时也可以获得该网格的地表面积。
结论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精度一般的土方计算方法,其适用于土方估算和排水设计等工作中。
浅谈CASS软件土方量计算方法和精度分析CASS软件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土方量计算软件,其中集成了多种土方量计算算法,主要包括方格网法、DTM法、等高线法和截断面法,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
充分掌握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特点、精度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从而能够很好地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施工需要,选择一种最优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研究了上述土方量计算方法的原理和计算精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CASS软件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CASS;土方量计算;方法原理;精度分析0 引言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工程施工项目的日趋频繁,工程项目施工前所做的必要的土地平整工程准备活动也相应地有所增加。
在土地平整施工的过程中,出于管理工程进度以及工程量估算的目的,常常需要对施工的土方量进行计算。
土方量的计算在工程测量内业资料的计算当中十分重要,土方量计算的准确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资金和工程量预算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工程的土方调配工作[1]。
1 CASS软件土方量计算的原理方法在CASS软件中,集成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方格网法、DTM 法、等高线法以及截断面法等四种。
(1)方格网法方格网法在待测量的场地范围内绘制方格网,方格的大小根据待测区域地形的复杂程度、地形图的比例尺以及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来确定。
根据测得的地面点的坐标和项目设计的标高,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并取平均值;将此平均值与设定的高程相减得到设计施工的高程差;通过高程差与方格的面积,计算得到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最后,将待测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方格土方量叠累计,从而得到整个测区的土方量。
对于方格网法,通常适用于设计面为平面、斜面以及三角网的情况[3]。
(2)DTM法通过DTM模型来计算工程施工的土方量,是指利用实际测区的碎部点和特征点来进行三角构网,通过生成的三角网以及高程信息来计算得到每个三棱柱的工程施工的土方量。
南方cass三角网法和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南方Cass三角网法和方格网法是两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南方Cass三角网法南方Cass三角网法是一种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坡度较大的地区,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土方量。
1.测量和建立三角网首先,需要测量并建立一个三角网。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控制点,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其他地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2.插值和计算在建立好三角网之后,需要对要计算土方量的区域进行插值。
插值的目的是根据已知控制点的数据,推算出其他位置的高程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等。
完成插值之后,就可以根据地面高程的变化来计算土方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面积×平均高程差,其中面积为计算区域的面积,平均高程差为计算区域内所有点的高程差的平均值。
二、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一种基于等高线法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地形较为简单、坡度较小的地区,可以快速计算土方量。
1.划分方格网首先,需要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的小方格。
方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越复杂的地形需要划分的方格越小。
2.绘制等高线在每个小方格内,需要绘制等高线。
等高线的间距可以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越复杂的地形需要绘制的等高线越密集。
完成等高线的绘制之后,就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变化来计算土方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面积×平均高程差,其中面积为计算区域的面积,平均高程差为计算区域内所有等高线的高程差的平均值。
三、比较和适用场景南方Cass三角网法和方格网法都是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
1.精度和准确性南方Cass三角网法在地形较为复杂、坡度较大的地区能够提供较准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它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和插值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地面高程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土方量。
CASS方格网法如何计算土方量
1.采样点选择:首先需要在待计算土方量的区域内选择一定数量的采
样点。
采样点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区域内,以保证计算结
果的准确性。
采样点的数量取决于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通常在50个
到数百个之间。
2.高程测量:在每个采样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GPS
等精确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也可以使用水准仪进行相对较粗略的测量。
3.方格网建立:将整个区域划分成一系列方格,方格的大小应该根据
采样点的密度和区域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方格的边
长为采样点间距的2-4倍。
4.方格高程插值:根据采样点的高程数据,对方格内的高程进行插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法等。
插值过程中,可以考虑采
样点的距离、高程差异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5.土方量计算:根据方格内插值后的高程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方格
的地面积和土方体积。
地面积可以通过方格的边长进行计算,土方体积可
以通过计算方格内的高程差乘以地面积得到。
6.土方量累积:对所有方格的土方体积进行累积求和,即可得到整个
区域的土方量。
需要注意的是,CASS方格网法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土方量变化较大
的区域可能会导致误差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
整和修正。
总结起来,CASS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步骤包括采样点选择、高程测量、方格网建立、方格高程插值、土方量计算和土方量累积。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待测区域的土方量。
怎么用CASS的方格网法计算两期土方量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通过在工程现场布设一定间距的方格,并测量方格内的地面高程差异,从而计算土方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CASS的方格网法计算两期土方量。
1.确定方格网的大小和间距:在计算两期土方量时,需要确定方格网的大小和间距。
一般情况下,方格网的大小应根据工程的尺寸和地形情况进行适当选择,而间距一般选择为10米或20米。
2.布设方格网:根据确定的方格尺寸和间距,在工程的现场使用测量工具(如三角尺、量具等)将方格网按照确定的间距布设在需要计算土方量的区域内。
确保方格网的位置准确无误,网格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
3.测量地面高程差异:使用CASS软件中的高程测量功能,对每个方格内的地面高程进行测量。
在每个方格内选择几个点进行高程测量,计算这些点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计算土方量:在CASS软件中,打开土方量计算功能。
根据方格网的布设情况和测量的地面高程,CASS会自动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可以将两期测量的高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两期之间的土方变化量。
5.汇总土方量:将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汇总,得到整个区域的土方量。
在CASS软件中,可以通过绘制多边形来定义具体的计算区域,并自动生成土方量报表。
使用CASS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优点是简便快捷,通过数次测量和计算即可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然而,在使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方格尺寸和间距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避免过小或过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2.在测量地面高程时,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测量点的代表性,以减小误差。
3.方格网的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需要计算土方量的区域,避免漏测或重复测量。
4.在计算土方量时,应注意两期之间的土方变化,以排除其他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5.遇到特殊地形、复杂地貌或存在大量障碍物的区域,方格网法可能不太适用,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计算方法或结合其他测量技术。
利用CASS 10米方格网法和CASS-DTM两期间三角网法计算土石方比较土石方工程量虽然在整个房建工程中造价比列较小,但因工程量引起的纠纷却不少。
我广州昌利行货运有限公司承建的敏捷建筑集团公司的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贵司集团总裁及各位领导高度重视。
我司承建的基坑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是在贵集团公司总裁、各级领导和我司老板的领导和关怀下,贵司施工员、测量员、运营监理、预算员、我司管理、司机、清洁工等人员付出了极大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长达快两年的时间完成的。
因此,在工程收方时,测量员细致地测量开挖前后实际地形,预算员使用精准的土石方计算方法计算工程量,符合集团公司总裁和各位领导、我司老板的要求和殷切期望,也能对得起长期艰苦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各项目经理、施工员、测量员、施工机械司机、管理员、清洁员等人员,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吹雨打、不怕灰尘污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付出极大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
利用南方CASS进行土石方计算,最常见的有方格网法和两期间三角网法。
贵司常用的为10米方格网法(原地面采用原始DA T文件,完成面采用三角网)。
一、现将南方CASS方格网法土石方计算原理及其计算过程进行解读。
1、计算原理、公式采用网格法时,应按任务要求绘制网格线;并应先对地形高程点、设计高程点分别建立地形高程三角网、设计高程三角网,再内插计算出每个网格角点和边界点的地形高程和设计高程,整格计算时,应将网格各角点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乘以网格面积,获得该格的土石方量; 破格计算时,应将破格的各网格角点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高差按点间距离加权计算平均值乘以破格面积,获得该破格的土石方量; 应将计算获得各网格的挖填方量分别累加,获得工程项目的土石方量。
以上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第134页。
利用南方CASS软件方格网法进行土石方计算时,分四个大步骤:1、建立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2、内插出每个网格角点和边界点的地形高程和设计高程;3、计算出每个方格填挖高度并绘制零线;4、计算出每个方格体积并统计输出成表格。
土石方计算中方格网法与三角网法的对比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工程建设(如铁路、公路、港口、城市规划等)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工程建设中,土方工程常占有较大比例,土方量测算是一项必不可缺少的工作。
土方量测算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工期、经济效益及建设方案的优选。
因此,研究土方量的测算方法、精度及计算方法的实用范围、条件和存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结合南方CASS9.0软件对土方量计算的方格网法、DTM法做以下对比。
1 计算原理1)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土方量计算的代表方法,简便直观,易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传统的手工计算方法时代更是常用。
计算原理为:系统把场地分成若干正方形格网,并在每方格内算出四角实测高程(如果角上没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的差值,后乘本方格面积得长方体体积,最后累计得到场地范围内的填方和挖方的方量,并绘出填挖分界线。
2)DTM法计算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用一群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描述地表形状的一种方式。
数字地面模型又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这个数据集合从微分角度三维的描述了该区域地形地貌的空间分布。
计算原理为:系统直接利用实测地形特征点构造邻接的三角形,组成不规则三角网结构。
在三角网内根据实测坐标高程和设计高程,计算每一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到指定范围的填方和挖方的方量。
2 比较分析采集数据的精度是土方量计算精度的前提,采集数据的密度也是土方量计算的必要条件。
方格网法的精度取决于采集数据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内插高程点的精度,同时和计算时采用的方格网大小有关,方格网越小,精度越高。
DTM法的精度在于地形特征点必须采集到。
使用DTM法计算时最好先建立等高线,这样可以准确无误地描述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尤其是对陡坎、斜坡等特殊地形。
如果对细节地形描述不准确或不正确,则需对已经生成的三角网进行必要的添加或修改。
土方工程量计算几种比较经常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公式法预估、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一、公式法预估方法原理:即把地形近似的假定为锥体、棱台、球缺、圆台等几何体,利用立体几何公式计算土方量此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精确度差,所以一般多用于方案规划、设计阶段的土方量估算。
二、方格网法方法原理:系统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计算的设计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A.一个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点】、B.二个不同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线】),也可以是多个坡面(利用三角网文件完成),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土方计算,尤其是在处理多级放坡非常出色。
方法原理: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已知,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适用于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得到的图形,因为这样的图形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
用等高线法可计算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
山体水方法原理:道路断面、场地断面、任意断面、二断面线间土方计算。
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纵断面上各个里程处实际测量的地面横断面线与设计横断面线,获得各个里程处的横断面的填挖面积,并由相邻两横段面的间距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汇总出纵断面上所有两相邻横断面间的土石方量,并绘出土石方量计算表。
五、DTM法方法原理:根据实测的地面点坐标(X,Y,Z )和设计高程,建立三角网并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加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挖方量,并绘制出填挖分界线。
DTM法主要适用于设计面为平面或单一斜面情况,DTM法可以进行坡边设置,根据坡度及放坡方向计算填挖方量,因此可用于道路施工的土方测量;DTM法还可以将两次观察数据建模后叠加(蓝色部分表示高程已经变化,红色部分表示没有变化),因此可用于计算同一区域两时期间的土方量变化。
浅谈CASS软件的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摘要:在现在的工程建设中,土石方量的测量和计算显的相当重要,并且土石方量的计算是是工程预决算的重要资料,土石方量计算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可行地进行工程建设和办理相关签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是土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人就在合肥见习期间所用到的CASS软件的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CASS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1数据的获取普遍土方量的计算主要经过两种方法获得计算所必要的数据,分别是外业测量和根据内业提取数据。
外业数据采集时,相比范围稍大的测区要先创建测区控制网,精度要满足土方量计算的相关精度要求,平面控制一般采用导线布设即可。
相比范围较小的测区,可采用任意坐标系的方式创建控制网。
在采集野外数据时采集点的密度需要适当,过疏不可以真实反映地形,过密则增加野外工作量,造成不必要浪费,采点范围要尽可能的反映真实地貌。
野外采点时,可以用一站多镜的方式进行,一般在地形线上要有充足密度的点,特征点也要尽量测到,这样才气真实地反应地形;在别的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方,可以适当放宽采点密度。
正确选择地形特征点(如地势变化比力大的陡坎处最好坎上坎下并且测点)是外业数据采集相当重要的工作,它是内业计算的基础。
同样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地形图,根据图面测高程进行计算。
点击CASS下拉菜单“工程应用”,选择“高程点生成数据文件”,输入文件名保存,然后选取高程点的范围即可。
2内业计算内业处理的基本思想便是把野外采集的高程点转入CASS软件中,然后采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
CASS在工程应用中,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DTM法土方计算、用断面法进行土方计算、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下面就重点方格网法进行阐述。
坐标数据文件是CASS最基础的数据文件,扩展名是“.DAT”。
无论是野外采集的数据还是根据已有地形图获得的数据, 最后都要生成坐标文件。
而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要求的,经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长方体的填挖方量和四个角点的设计高程,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在南方CASS软件中方格网土方计算的探讨-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在现在建筑设计中,土石方量的测量和计算显的十分重要,同时土石方量计算是是工程预决算的重要资料,土石方量计算的正确、及时性是能否有效地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是土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选择土方计算软件与方法也非常重要。
南方CASS2008软件是数字化测绘成图系统,不但有着地籍、地形成图这一主要功能,而且拥有土方计算功能,并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计算方法多的特点。
本文结合典型的土方工程,探讨利用南方CASS2008软件中的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
关键词: CASS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TP311 A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基本上所有项目都需要进行场地平整才能够进行施工建设,其中土石方量的计算在丘陵等地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各方的经济利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量软件的成熟,土石方计算在计算机上用专用软件进行能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1.方格网法计算特点方格网法简便直观、易于掌握、通用性强、适用面广,但美中不足的是复杂地形的土方量计算精度相对不高,不及DTM法的精度。
方格网法是很多业主单位很青睐的方法,因为可用笔或计算器直接进行复核。
南方CASS2008软件中方格网法计算的的设计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a.一个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点】、b.二个不同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线】),同时也可是多个坡面(利用三角网文件完成)。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土方计算,解决土方计算中的很多难题。
2.方格网法计算步骤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系统首先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CASS软件中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误差分析测量一室罗林摘要: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CASS7.1软件平台过土石方计算的方格网法对同一区域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方法的精度和适用围。
论文在系统的分析了土石方计算原理的基础上,得出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误差可能来源,分析其精度。
同时结合应用实例,最终得出它的适用围的结论。
关键词:土石方计算;方格网;误差分析1绪论1.1 概述在各种工程建设如铁路、公路、港口、城市规划等中,土方量计算是一项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且在整个工程量中,土方工程常占有较大比例。
土方量计算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工期、经济效益。
需要合理的进行土方调配,节省施工费用,加快工程进度。
因此,研究土方量的计算方法,精度及计算方法的实用围、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实际上就是计算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间的土石方体积。
设计面有平面、斜面、曲面,而自然地面更是变化多端,要求计算出来的工程量绝对准确,一般来说不大可能,也不必要,因为要精确计算土石量,则对地形测量的资料要求非常高,这样会大大增加土石方量的成本。
1.2 国外研究现状土石方量测量与计算是测量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工程预决算的基础资料,土石方量计算的正确、及时性是能否有效地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工程技术人员计算土石方量、采石场储量通常采用方格纸用图解法来计算,这种方法精度差,速度慢,其准确性难以保证,计算的土石方量与工程施工实际土石方量往往相差达30%以上,给工程施工及造价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就方格网法为例对土方量计算方法及影响其准确度的因素进行探讨。
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CASS 软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但有地形、地籍成图功能,也有工程应用功能,这使得土石方量计算变得快捷而准确。
1.3 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利用CASS7.1平台中土石方计算的方格网法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从计算原理入手,并结合实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最终达到学习,研究,探讨的目的。
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方格网法土石方计算的原理该方法首先将场地划分为若干方格(一般为边长10~20m 的正方形),从地形图或实测得到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标高,由给出的地面设计标高,根据各点的设计标高与自然标高之差,求出零线位置,进而求出各方格的工程量,所有方格的工程量之和即为整个场地的工程量。
方格网法计算公式很多,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工作方案和程序便不一样。
一般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方格网点的标高,计算方格网的平均标高H 及面积S ,平均标高H 可按下述几种方法计算:1、算术平均法。
将格网的四个角点高程相加求和,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平均标高。
2、加权平均法。
如果将每个方格的4个角点高程取平均即得该方格的平均高程。
各方格的平均高程加在一起,除以方格数,即为该方格网的加权平均高程。
如图2.1所示,整个区域四个角A ,B ,C ,D 的高程在计算中只用了1次,边上各点的高程用了2次,而网格各点的高程都用了4次。
各网点在计算平均高程使用时的次数即为该点的权。
加权平均高程等于各网点的权乘以该点的高程的总和,除以各点权的总和[6]:∑∑--=n i i i n i P P H H 11i /平均 (2-1) 式中:H 平均为各方格网点的加权平均值;Hi 为各方格网点高程;Pi 为各方格网点的权;n 为方格网点的个数。
图2.1 格网点数据实际作业时,计算填挖方量平衡的设计高程的计算式为:234/4H H H H H N =+⨯+⨯+⨯∑∑∑∑设角点边点拐点中点() (2-2) 式中N 为方格总数。
根据上式求得设计高程,在地形图中按插法绘出设计高程的等高线,这条等高线就是填挖的分界线,又称零线。
然后计算各方格顶点的填充高度(即施工高度)及土方量。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设计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
也可以设计多个坡度。
1、只有一个设计高程和设计坡度时,直接用CASS7.1软件中的“工程应用”菜单下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根据提示输入相关数据即可求得土石方量。
2、有两个以上设计坡度时,假定一个设计高程H ,H 应比所有设计高程和原地貌高程均高或均低。
(1)零点线的确定①根据不同设计坡度的变化计算出特征点的设计高程,特征点尽量多取一些,以便更好地控制各点的设计坡度,然后以这些特征点生成1个坐标文件:“基准面.dat ”利用CASS7.1软件中的“工程应用”菜单下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生成各网格点的高程,即为各点的设计高程。
②利用“原地貌.dat ”坐标文件,取相同的计算边界(使生成的格网和前面生成的格网一致)生成各网格点的高程,即为各点的原地貌高程。
③将生成的两网格套在一起,根据各网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原地貌高程,绘制出零点线。
零点线将土方计算围分成多个挖、填方区域。
(2)计算土石方量①用“基准面.dat”文件按“1.”法,计算出各个挖方区域相对假定设计高程H的方量W1-1、W2-1、W3-1、……Wi-1,i表示挖方区域的个数,同理用“原地貌.dat”文件计算出相对于假定设计高H的各挖方区域的方量W1-2、W2-2、W3-2、……Wi-2,i表示挖方区域的个数。
②各挖方区域的挖方量为:W1=│W1-1- W1-2│,W2=│W2-1- W2-2│、W3=│W3-1- W3-2│……Wi=│Wi-1- Wi-2│,则全区挖方量W挖= W1+ W2+……+ Wi。
③用上述①、②方法,可求出全区的填方量W填。
3CASS7.1软件中土方量计算方法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长方体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围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系统首先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因此,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土石方量与用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精度不太高,这是由于这种方法“先天不足”——算法的局限性,但是方格网法简便直观,加上土方的计算本身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非常实用的。
用格网法算土方量,设计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
4土方量计算方法的误差分析4.1 方格网法土方量误差公式及计算中的技巧4.1.1 方格网法土方量误差公式1、公式中符号之说明N———小方格总数;S———小方格之边长(m);h均———场地平均施工高度,h均=∑ph/∑p(m);hi———小方格顶点之施工高度(m);Pi ———小方格顶点施工高度的权,∑P=4N ;mL ———方格网边长之量测中误差(m);md ———插方格网顶点高程时图上长度量测中误差(m);mh ———施工高度中误差(m);A ———场平总面积(m);m0———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h0———地形图等高距(m);L ———方格网边长(m);V ———挖(填)土石方总量(m3);mv ———土石方总量的中误差(m3);HB ,HC ———位于等高线上点的高程(m);d1,d2———插方格网顶点的高程时,插点分别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距离(mm); d ———插点的高程时,过插点与相邻两条等高线正交的图上线段长度(mm);2、土方计算精度公式土方计算的基本公式:2/V Ah NS h A Ph P ===∑∑均均 (4-1)对上式微积分得:/V h A A P h P ∆=∆+∆∑∑均 (4-2)对上式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 2222222/v A h m h m A P P m =+∑∑均() (4-3)从简化问题的角度出发,设整个方格网为正方形,因此,A=L2,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可得mA=2LmL 。
当整个方格网中无拐点时, L =。
从而,A L m =,将此结果代入(4—2)式,并进一步整理得:222222))V L h m h A P m =+∑均 (4-4)则土方计算的相对中误差为:22222222()h V L P m m m V P h ⨯=+∑∑均 (4-5)由于整个方格网无拐点,所以:22222[21]P P P P =++=∑角边中) (4-6)将(式4-5)带入(式4-6)得:22222222222212V h L L L m m m m m V h A N h =+=+-均均()) (4-7) 3、方格网总长测量中误差由于人眼极限分辨率的影响,图上直线长量测中误差一般为±0.1mm ,对应于实地边长量测中误差应随比例尺而定。
当比例尺为1∶500时,mL=±0.05m ,1∶1000时,mL=±0.10m ;1∶2000时,mL=±0.20m 。
4.1.2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中的技巧下面以南方CASS7.1为例,探讨方格网土方计算中的几点技巧。
1、加密高程点以提高精度一般在测地形图时,主要考虑的是地物及绘制地形,高程点数量有限,一般难以满足土方计算对于地形图的要求。
采用测绘软件来计算时,尽管电脑可以精密插高程点,但由于电脑插高程点时纯粹是根据定比分点原理,不能灵活参照地形,因此有时误差较大,比如对沟、坎、塘等高程较多突变的地形,电脑就无法灵活处理,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必然会造成精度不高的结果。
在计算前,除对一般的地形适当加密高程点,应重点加密沟、坎、塘、独立土堆等地方,一般要求参照地形及实测高程点在沟、坎及塘基等的上、下加密高程点。
2、设计面为斜面时要选准基准线基准线是指斜面设计中事先确定高程完全相同的两点间连线,不难知道,当基准线和斜率确定后,该场地土地平整后的形状就确定了。
也就是说,场地需填、挖方量就确定了。
因此,当斜率确定时,只有精确选择好基准线,才能准确计算填、挖方量。
5算例分析本文以2008年市晶蓝尚城土方测算为例,通过分区域进行几种土方计算进行对比分析。
全图分为A,B,C,D,E,F 6个不同设计高程区域。
各个区域的设计标高为:A:473m ,B:489m,C:471m ,D:478m ,E:488m,F:为道路面,设计标高有多个。
设计图如下所示:图5.1 晶蓝尚城设计面由于设计面比较复杂,所以,本文拟采用分区形式计算,最后通过累计相加的方式进行计算。
土石方计算步骤:对动土前的数字化地形图进行高程点加密。
由于实测过程中有些点位未打到高程点,所以必须对原有地形的高程进行处理。
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在大块的平地中按照地形情况插入高程点,特别是在斜坡和陡坎的坎下添加高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