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直接相连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2
组胚实验小结中空器官:循环系统:中动脉(34):分内膜、中膜、外膜。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与中膜交界处含内弹性膜;中膜较厚,由多层环行平滑肌纤维组成,其间有少量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与外膜交界处含外弹性膜;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与神经纤维。
大动脉(36):分内膜、中膜、外膜。
内膜内皮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胶原纤维与少量平滑肌纤维;中膜很厚,含多层弹性膜与大量弹性纤维;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成纤维细胞。
心脏(38):心脏心壁分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心内膜由内皮与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平滑肌、小血管与神经;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可分为内纵、中环、外斜行三层;心外膜含血管、神经与脂肪组织。
此外,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可形成薄皮状心瓣膜。
消化管:食管(47):食管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粘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上皮为较厚的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在食管与胃贲门交界处,复层扁平上皮突然变成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为致密结缔组织,内有食管腺导管;粘膜肌层由纵行肌组成。
粘膜下层为厚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食管腺。
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皱襞。
肌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为平滑肌,中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其肌纤维的排列为内环形和外纵形两层。
外膜由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胃(48):胃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粘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是表面粘液细胞,细胞染色浅,呈空泡状。
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胃底腺。
胃底腺位于胃小凹和粘膜肌之间,是单管状腺,腺腔小,主要由壁细胞和主细胞组成。
粘膜肌层为平滑肌。
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有小血管,小的神经束。
肌层为平滑肌,分内斜、中环、外纵三层。
外膜为浆膜,一层结缔组织,最外面有一层单层扁平上皮覆盖(间皮),内可有脂肪组织,神经束,血管等。
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课标内容核心素养1.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分泌1.科学思维——①运用归纳与概括,分析下丘脑与垂体、腺体的联系。
②通过分析神经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联系,认同下丘脑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中的重要性。
2.科学探究——①基于水盐平衡的调节实例分析,归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并基于模型与建模思维,构建相关的调节模型,提升模型与建模能力。
②基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实例分析,归纳反馈调节的机理,并建构相关的调节模型。
2.神经垂体储存下丘脑合成的激素知识点(一)| 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分泌1.垂体的类型及功能腺垂体(垂体前叶) 神经垂体(垂体后叶) 位置位于垂体前部位于垂体后部功能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一束轴突构成,分泌抗利尿激素2.下丘脑与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3.反馈调节①腺体名称a:下丘脑,b:腺垂体,c:甲状腺。
②激素名称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③作用效果:“+”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④调节系统: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控轴。
1.判断(1)神经垂体为垂体前叶,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2)分级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
(√)(3)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可促进下丘脑分泌TRH。
(×)(4)抑制腺垂体的活动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5)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
(×)2.下列哪种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并作用于甲状腺的激素( )A.促甲状腺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选A 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正确;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B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D错误。
3.如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激素Ⅰ是( )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生长激素解析:选C 图中的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第10章内分泌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分泌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A.胞质内含丰富的脂滴B.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C.胞质内有膜被的分泌颗粒D.胞质内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E.以上都是2.内分泌系统不包括A.甲状腺B.甲状旁腺C.肾上腺D.胸腺E.松果体3 关于甲状腺滤泡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滤泡大小不一B.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贮于滤泡腔内C.滤泡上皮有的为单层有的为复层D.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丰富E.上皮内可夹有滤泡旁细胞4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发生于A.滤泡上皮细胞内B.滤泡上皮细胞膜C.滤泡腔内D.滤泡上皮细胞间E. 滤泡旁细胞5 甲状腺滤泡腔内的胶状物是A.粘蛋白B.脂蛋白C.氨基酸D.甲状腺激素E.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6甲状腺激素是指A.甲状腺球蛋白前体B.甲状腺球蛋白C.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D.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E.滤泡中胶质7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升高B.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下降C.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升高D.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下降E.作用于骨细胞,促进钙吸收8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A.胞质内有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基底面释放B.胞质内有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顶部释放C.胞质内无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基底面释放D.胞质内无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顶部释放E.胞质内无嗜银颗粒,细胞分解为分泌物排出9关于甲状旁腺的嗜酸性细胞以下哪项正确A.数量比主细胞多B.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C.含线粒体多D.有分泌颗粒E.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血钙含量10 呆小症是由于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 儿童期甲状腺旁腺素分泌不足11 侏儒症是由于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以上都不对12人体内调节血钙浓度的两种内分泌细胞是A.甲状旁腺主细胞与滤泡旁细胞B.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胰岛D.细胞C.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与滤泡旁细胞D.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与甲状旁腺主细胞E.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与甲状旁腺主细胞13 肾上腺皮质的三个带由浅至深依次为A.球状带,网状带,束状带B.束状带,球状带,网状带C.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D.网状带,球状带,束状带E.束状带,网状带,球状带14关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哪项最正确A.分泌盐皮质激素B.位于被膜下C.腺细胞聚集成球形D.分泌激素调节水盐代谢E.以上都对15关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哪项正确A.位于皮质最内层B.分泌糖皮质激素C.腺细胞呈嗜碱性D.腺细胞为椎形E.有交感神经节细胞16关于肾上腺髓质,哪项错误A.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B.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髓质细胞的激素生成无影响D.肾上腺素细胞多于去甲肾上腺素细胞E.有中央静脉17肾上腺中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位于A.髓质B.皮质束状带C.皮质网状带D.皮质球状带E.被膜18 甲状旁腺激素能促进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活动A.成骨细胞B.骨细胞和破骨细胞C.软骨细胞D.间充质细胞E骨细胞和破骨细胞19 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浅淡或呈泡沫状是由于A.滑面内质网发达B.含脂滴较多C.含线粒体较多D.含空泡较多E.含溶酶体较多20 关于垂体的中间部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比远侧部小,比神经部大B.属神经垂体C.无分泌细胞D.有神经胶质细胞E.有滤泡21 腺垂体分为A.前叶和后叶B.前叶,结节部,漏斗部C.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D.远侧部和中间部E.远侧部和结节部22腺垂体的嗜碱性细胞分泌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催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D.催产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E.催乳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23远侧部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受下列哪种激素的调节A.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的激素B.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激素C.神经部分泌的激素D.下丘脑室旁核分泌的激素E.松果体分泌的激素24关于垂体神经部,哪项正确A.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产素B.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C.合成和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其分泌活动E.合成和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25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合成于A.远侧部B.垂体神经部C.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D.下丘脑弓状核E.中间部26 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A.催乳激素,催产素B.催乳素,生长激素C.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E.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27 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A.体积均比嫌色细胞大B.数量均比嫌色细胞少C.着色均比嫌色细胞深D.含分泌颗粒均比嫌色细胞多E.以上都对28赫令体是A.弓状核细胞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B.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的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C.垂体细胞的分泌物形成的团块D.结缔组织钙化形成的团块E.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分泌颗粒29 黑素细胞刺激素是由垂体的何处分泌的A.远侧部B.结节部C.中间部D.神经部E.漏斗30肢端肥大症起因是A.下丘脑室旁核分泌过多B.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过多C.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过多D.垂体嫌色细胞增殖过多E.甲状腺素分泌过多31 垂体细胞是一种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内分泌细胞D.结缔组织细胞E.色素细胞32 有关垂体漏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有大量无髓神经纤维B.有神经元胞体C.可见赫令体D.垂体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分布于此E.与下丘脑相连33 垂体门脉系统的第二级毛细血管分布在A.神经部B.漏斗C.结节部D.远侧部E.中间部(二)判断题1 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内无分泌颗粒。
西医综合-生理学-19(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0,分数:50.00)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不包括(分数:2.50)A.相对特异性B.生物放大作用C.激素间相互作用D.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解析:[解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包括:①特异作用;②信使作用;③高效作用;④相互作用。
激素作用旨在启动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一系列生物效应,而不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具体环节,故不能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
2.关于激素的运输,错误的是(分数:2.50)A.运输距离可远可近B.都经血液运输√C.以结合型与游离型运输D.游离型可直接发挥生理作用解析:[解析] 激素主要经血液运输(远距分泌)而发挥作用。
另外,也可以通过旁分泌、腔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分泌等多种运输途径发挥作用。
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分数:2.50)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解析:[解析]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经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器官(如肝脏)增加机体对于血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转化成糖,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种方法称为激素酌远距调节。
4.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在胰岛内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数:2.50)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解析:[解析] 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在胰岛内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的胰岛B 细胞,起抑制作用,称为旁分泌调节。
5.下列激素哪种不是类固醇激素(分数:2.50)A.糖皮质激素B.雄激素C.催乳素√D.皮质醇解析:[解析] 按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胺类、多肽和蛋白质类及脂类激素,而脂类激素又包括类固醇激素和廿烷酸。
其中,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孕酮、醛固酮、皮质醇、睾酮、雌二醇和胆钙化醇。
而催乳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调节肽,属于肽类激素。
6.血中激素浓度虽低但生理作用很明显,其原因是(分数:2.50)A.激素随血液分布全身B.激素的特异性很高C.激素的半衰期很长D.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解析:[解析] 血中激素的浓度非常低,但生理作用却很显著,其原因在于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形成一个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
A名词解释1.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2.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长形似圆锥形的笼子,其功能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和膀胱内粪便潴留。
7.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成。
8.内囊: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
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内环境和稳态: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血型:即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
3.骨盆: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和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等。
4.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递)。
5.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
西医综合(内分泌)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关于激素的运输,错误的是A.运输距离可远可近B.都经血液运输C.以结合型与游离型运输D.游离型可直接发挥生理作用正确答案:B解析:激素主要经血液运输(远距分泌)而发挥作用,另外,也可以通过旁分泌、腔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分泌等多种运输途径发挥作用。
知识模块:内分泌2.下列哪种激素是神经激素A.抗利尿激素B.肾上腺素C.促甲状腺激素D.催乳素正确答案:A解析:神经激素是指下丘腑神经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知识模块:内分泌3.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氮类激素的是A.雌激素B.催产素C.孕激素D.醛同酮正确答案:B解析:①胺类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褪黑素;②类固醇激索主要有皮质醇、醛固酮、睾酮、雌二醇、孕酮、钙三醇;③蛋白质类激素主要有TSH、FSH、LH、胰岛素、抑制素;④除了前三类激素,其他的都是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ADH、OT、GH、PTH等。
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部属于含氮类激素。
知识模块:内分泌4.下列哪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以cAMP为第二信使A.皮质醇B.甲状腺激素C.睾酮D.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解析: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FSH、1H、胰高血糖素、血管升压素、降钙素、儿茶酚胺等。
皮质醇和睾酮属于类同醇激素,与胞内核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甲状腺素也是与胞内核受体结合的激素。
知识模块:内分泌5.以IP3和DG作为第二信使的激素是A.催产素B.醛固酮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正确答案:A解析:以1P3和DG作为第二信使的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血管升压素、缩宫素、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促胃液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醛同酮属于类同醇激素,与胞内核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第一章概述名词解释: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体液传递而实现其调节作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允许作用: 是指某些激素本身对某些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效应,但它的存在却可使另一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靶细胞: 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
受体: 指存在于靶细胞中能与某种激素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相应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
远距分泌: 大多数激素分泌后经血液运送到机体远处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第二信使: 将激素的信息从靶细胞表面传送到细胞内某些酶系,从而实现激素调节作用的使者称为第二信使。
简答:1、简述两种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答:含氮激素细胞:胞质内的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丰富,有许多的膜包分泌颗粒;类固醇激素细胞:胞质内的滑面内质网丰富,发达的管泡状嵴线粒体,许多的含有胆固醇的脂滴,无分泌颗粒。
2、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答:(1)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3) 激素的高效放大作用;(4)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允许作用。
论述题:1、激素对机体的主要调节作用。
答:①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②促进细胞的分化和分裂,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③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影响学习、记忆及行为等脑的高级功能;④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提高机体对应激刺激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⑤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调控机体的生殖过程。
第二章下丘脑-垂体名词解释:赫令体: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运输下行,途中分泌颗粒局部聚集,呈串珠样膨大,在光镜下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称为赫令氏体。
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小细胞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物质,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腺垂体腺垂体主要由大脑基底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供应。
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处形成袢样的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远侧部(pars 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围成小滤泡,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在HE染色切片中,依据腺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
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
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而各类腺细胞胞质内颗粒的形态结构、数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质存在差异,可以此区分各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并以所分泌的激素来命名。
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9mμ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一般较嗜碱性细胞的颗粒大。
嗜酸性细胞分两种:①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STH cell)数量较多,电镜下见胞质内含大量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直径350-~400nm。
此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或somatotropin)能促进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尤能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
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致垂体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人则发生肢端肥大症。
②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prolactin cell),男女两性的垂体均有此种细胞,但在女性较多。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胞质内分泌颗粒的直径小于200nm;而在妊娠和哺乳期,分泌颗粒的直径可增大至600nm 以上,颗粒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数量也增多并增大。
此细胞分泌的催乳激素(mammotropin或prolactin)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下丘脑功能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
内分泌组织内分泌系统学习任务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甲状腺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垂体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内分泌器官即内分泌腺,是指结构上独立存在、肉眼可见的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组织是内分泌细胞团块,散在于其它器官组织中,如胰腺中的胰岛、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卵巢中的卵泡和黄体。
其他器官内还有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腺的细胞多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激素进入血液,周流全身,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
各种激素均作用于特定器官或特定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器官(target organ)或靶细胞(target cell)。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均直接或间接的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系统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能影响脑的发育和功能。
另外,某些神经元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中的神经元等,这些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称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称神经激素。
一、甲状腺甲状腺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中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内,将实质分为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20 ~ 40个甲状腺滤泡。
滤泡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成群的滤泡旁细胞。
(一)甲状腺滤泡甲状腺滤泡(thyroid follicle)大小不等,呈圆形、卵圆形(图8-1)。
滤泡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中间为滤泡腔,腔内充满胶质,HE染色呈红色。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垂体目录[隐藏]【组成】【垂体有什么功能】【垂体会发生哪些疾病?】【脑垂体实验】脑垂体瘤临床表现脑垂体hypophysis 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其形状大小在各种家畜略有不同。
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
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位于前方的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位于后方的垂体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各部详见组织学)。
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垂位(如图)位于颅内底部,在蝶骨体的垂体窝中,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
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
[编辑本段]【组成】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
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一)腺垂体▲1.远侧部远侧部(pars distalis)的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围成小滤泡,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在HE染色切片中,依据腺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
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
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观察到各种腺细胞均具有分泌蛋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而各类腺细胞胞质内颗粒的形态结构、数量及所含激素的性质存在差异,可以此区分各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并以所分泌的激素来命名。
(1)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9mμ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一般较嗜碱性细胞的颗粒大。
《系统解剖学》课程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1.骨髓2.回盲部3.肋膈隐窝4.肾盂5.Cooper韧带6.三尖瓣复合体7.黄斑8.基底核9.三叉丘系10.神经节二填空题1. 舌乳头有①、②、③和④ , 其中不含味蕾的是⑤。
2.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①、②、③、④、⑤;主动脉弓凸侧的分支有⑥、⑦和⑧。
3. 肝主要位于① , 小部分可达②。
肝只有③(部位)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
4. 呼吸系统由①和②两部分组成。
下呼吸道是指③。
5. 呼吸道包括①、②、③、④和⑤。
临床上通常把⑥及其以上的呼吸道称上呼吸道。
6. 填出下列脏器的开口部位(1)腮腺管开口于(2)舌下腺大管开口于(3)胰总管开口于(4)输尿管开口于(5)前庭大腺导管开口于7. 写出与下列功能有关的神经。
(1)睑裂开大(2)瞳孔缩小(3)眼球向内(4)拇指对掌(5)心跳加快(6)舌内肌运动(7)舌前2/3的一般感觉(8)舌后1/3的味觉8. 咽部异物常易停留的部位为和三判断题()1.颅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叫板障。
()2.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头偏向对侧, 脸转向同侧。
()3.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称胆囊三角。
()4.上颌窦开口于上鼻道。
()5.男性的生殖腺为前列腺()6.骨髓仅位于骨髓腔内。
()7.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间孔。
()8.斜角肌间隙是由前, 中和后斜角肌与第1肋围成的。
()9.膈肌有三个裂孔, 在第12胸椎前方是主动脉裂孔;其左前方, 约第10胸椎处为食管裂孔;在食管裂孔右前方有腔静脉孔。
()10.右侧肾蒂较左侧为短, 故临床上右肾手术难度较大。
四单项选择题1.骨形态分类中, 不正确的是A.长骨B.短骨C.扁骨D.含气骨E.不规则骨2.阻止胫骨向前移位的主要结构是A.内侧半月板B.外侧半月板C.前交叉韧带D.后交叉韧带E.髌韧带3.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A.肘关节B.肩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E.桡腕关节4.膈的食管裂孔位置高度平对A.第8胸椎B.第7胸椎C.第6胸椎D.第10胸椎E第12胸椎5.食管的第3个狭窄距切牙A.15cmB.25cmC.40cmD.50cmE.20cm6.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A.子宫B.胃C.升结肠D.输尿管E.膀胱7.喉炎时容易水肿的部位是A.喉口粘膜B.喉前庭粘膜C.喉中间腔粘膜D.声门下腔粘膜E.以上都不是8.下列不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A.胰B.肾C.输尿管D.脾E.十二指肠降部9.关于卵圆窝A.是胚胎期卵圆孔闭锁所形成B.位于右心房的左侧壁上C.通常只是一个浅窝D.少数人此处只是一薄膜与左心房相隔E.以上描述均正确10.下列不属颈外动脉的分支是A.甲状腺上动脉B.舌动脉C.面动脉D.椎动脉E.枕动脉11.大隐静脉A.经外踝后方B.经内踝后方C.经内踝前方D.经外踝前方E.以上都不是12.不汇入胸导管的淋巴干是A.右支气管纵隔干B.左支气管纵隔干C.右腰干D.左腰干E.左颈干13.鼻泪管开口于A.下鼻道B.上鼻道C.中鼻道D.泪点E.泪囊14.通过内耳门的结构有()A.面神经B.前庭神经C.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D.前庭蜗神经E.无上述结构15.内收肩关节的肌肉()A.胸小肌B.三角肌C.冈上肌D.胸大肌E.小圆肌16.屈膝关节又屈髋关节的肌肉是()A.股直肌B.半腱肌C.股二头肌D.缝匠肌E.股薄肌17.膈的主动脉裂孔的位置高度()A.平第8胸椎B.平第9胸椎C.平第10胸椎D.平第12胸椎E.平第11胸椎18.大便干燥时, 容易被粪块损伤而撕裂的结构是()A.肛柱B.肛辨C.肛窦D.肛柱和齿状线E.肛窦和齿状线19.平第6胸椎的椎管内的肿瘤, 可能压迫脊髓的节段是()A.第4胸节段B.第5胸节段C.第6胸节段D.第7胸节段E.第8胸节段20.脾动脉的分布范围是()A.胃, 肝, 脾B.胃, 胰, 脾C.胰, 脾D.胃, 脾E.胃, 脾, 十二指肠21.支配颊肌的神经是()A.颊神经B.下颌神经C.面神经颊支D.下牙槽神经E.下颌舌骨肌神经22.角膜反射消失是由于损伤了()A.视神经B.动眼神经C.下颌神经D.面神经E.滑车神经23.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时表现为()A.不能伸舌B.伸舌时舌尖偏向健侧C.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D.伸舌时舌尖上卷E.伸舌时舌尖居中24.下列何结构不在右肾前面()A.右肾上腺B.十二指肠C.空肠D.结肠E.肝25.右侧视束完全损伤后出现的视野障碍是()A.双眼左侧偏盲B.双眼右侧偏盲C.双眼颞侧偏盲D.双眼鼻侧偏盲E.左眼全盲五多项选择题1.属于唾液腺的是A.腮腺B.胰C.下颌下腺D.肝E.舌下腺2.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A.额窦B.蝶窦C.上颌窦D.筛窦前群E.筛窦后群3.晶状体A.呈双凸透镜状B.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C.看近物时变厚D.看远物时变薄E.混浊时称白内障4.内侧丘系A.由第2级传入纤维组成B.传导对侧半身的本体感觉C.传导同侧半身的本体感觉D.止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E起自薄、楔束核5.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有关系的核是()A.室旁核B.视前核C.视上核D.乳头体核E.豆状核六问答题1.输卵管分哪几部?受精的部位在哪?结扎的部位在何处?2.试述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生理、临床意义。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甲状腺B.垂体C.甲状旁腺D.前列腺E.肾上腺2.下列关于垂体门脉系统的描述,错误的()A.由垂体上动脉发出B.连接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一条通道C.初级毛细血管位于漏斗部D.次级毛细血管位于远侧部E.是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分泌活动的通路3.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与甲状腺激素释放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A.粗面内质网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微体E.滑面内质网)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分泌的激素依次是()A.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B.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误C.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性激素E.肾上腺素、性激素和糖皮质激素5.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滤泡上皮细胞自血中摄取氨基酸B.在短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依合成甲状腺球蛋白C.甲状腺球蛋白与摄入的碘在滤泡上皮细胞内结合D.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入滤泡腔贮存E.释放入血的是经溶酶体水解的甲状腺激素6.下列关于肾上腺的描述,错误的是()A.皮质来源于中胚层B.髓质来源于外胚层C.肾上腺皮、髓质细胞均属于类固醇激素细胞D.肾上腺皮、髓质分泌的激素各不相同但互相影响E.大部分血流是经皮质流向髓质的7.下列关于黄体生成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B.与卵泡刺激素共同存在同一细胞的分泌颗粒内C.又称问质细胞刺激素D.只存在于女性机体内E.属含氮激素8.腺垂休嗜酸性细胞可分为()A.催乳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B.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和抗利尿激素细胞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D.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E.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9.分泌过度可导致巨人症的垂体细胞是()A.生长激素细胞B.促甲状腺激素细胞C.垂休细胞D.嫌色细胞E促肾上腺激素细胞10.甲状腺激素为()A.含氮激素,以T3为主B.含氮激素,以T4为主C.类固醇激素,以T3为主D.类固醇激素,以T4为主E.类固醇激素,以T5为主11.引起髓质细胞分泌颗粒产生肾上腺素的细胞是()A.嗜酸性细胞B.嗜铬细胞C.主细胞D.交感神经节细胞E.嫌色细胞12.腺垂体远侧部数量最多的细胞是()A.嗜碱性细胞B.嗜酸性细胞C.嫌色细胞D.垂体细胞E.成纤维细胞13.分泌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A.脂滴多B.有分泌颗粒C.滑面内质网丰富D.管状嵴的线粒体丰富E溶酶体多14.分泌间质细胞刺激素的细胞是()A.睾丸的生精细胞B.睾丸的支持细胞C.睾丸的间质细胞D.腺垂体的嗜酸性细胞E腺垂体的嗜碱性细胞15.下列关于甲状腺滤泡的描述,错误的是()A.滤泡大小不一B.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贮于滤泡腔C.滤池上皮有的为单层有的为复层D.上皮细胞内租面内质网丰富E.上皮内有滤泡旁细胞16.下列关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降低血钙B.加强破骨细胞的作用C.抑制小肠吸收钙离子D.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离子E.与甲秋旁腺兵同維持血钙平衡17.呆小症的病因是()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E.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18.甲状旁腺激系能促进功能活动的细胞是()A.成骨细胞B.骨细胞C.软骨细胞D.间充质细胞E.以上都不是19.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在石蜡切片中胞质着色浅淡或呈泡沫状是由于()A.不含分泌颗粒B.含空泡较多C.含线粒体较多D.含脂滴较多E.含溶酶体较多20.下丘脑调节腺岳体的主要方式是()A.交感神经调节B.副交感神经调节C.分泌释放激素或柳创激素调节D.胆碱能神经调节E.正反馈方式调节21.下列关于内分泌腺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腺细胞排列成索状、网铁、团状或围成滤泡B.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满C.毛细血管多为连续毛细血管D.无导管E分泌物激素直接释放入血22.神经垂体的功能是()A.合成激素B.调节脑垂体的活动C.贮存和释放下丘脑激素的场所D.受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物的调节E.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23.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作用于肾脏的()A.近曲小管B.髓袢降支租段C.髓祥降支细段D. 髓袢升支租段E.远曲小管24.垂体的赫林体是()A.垂体细胞的分泌物B.下丘脑神经核的分泌物C.下丘脑弓状核的分泌物D.垂体中间部的分泌物E.垂体结节部的分泌物25.神经重体的结构组成是()A.垂休细胞赫林体实状毛细血管B.神经细胞神经胶质实状毛细血管C.垂体细胞、无髓血管神经纤维、窦状毛细血管D.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窦状毛细血管E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窦状毛细点管26.下列关于甲状劳腺的描迷错误的是()A.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B.嗜酸性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性C.主细胞分泌的激素属肽类激素D.分泌的激素参与血钙浓度调节E.嗜酸性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减少27.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贮存在()A.松果体B.胸腺小体C.赫林体D.尼氏体E.凝固体[B/型/题](28~32题共用备选答案)A.调节腺垂体各种细胞的分泌活动B.提高机体代谢率C.促进破骨细胞活动,升高血钙D.增强肾集合管及远曲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E.促进糖异生,抑制免疫反应28.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29.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30.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的作用是()3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32.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33~37题共用备选答案)A.升高血钠B.升高血钙C.降低血钙D.促进脂肪分解E.促卵泡发育33.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的功能是()34.肾上腺球状带细胞分泌的激素的功能是()35.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的激素的功能是()36.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激素功能是()37.肾上腺束带细胞分泌的激素的功能是()(38~42题共用备选答案)A.嫌色细胞B.嗜铬细胞C.垂体细胞D.滤泡旁细胞E.嗜碱性细胞38.垂体远侧部PAS反应阳性的细胞是()39.胞质内分泌颗粒含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细胞是()40.神经垂体的胶质细胞是()41.可转变成垂体嗜碱性细胞或嗜酸性细胞的是()42.镀银染色可见胞质内有嗜银颗粒的是()(43~47题共用备选答案)A.赫林体B.垂体门脉系统C.垂体门微静脉D.结节部E.垂体前叶43.由初级毛细血管汇集形成的是()44.远侧部又称为()45.环绕神经垂体漏斗的一圈腺垂体组织为()46.下丘脑分泌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通过什么结构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47.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在神经垂体内形成的嗜酸性团块是()(48~52题共用备选答案)A.肢端肥大症B.侏儒症C.呆小症D.突眼性甲状腺肿E.巨人症48.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低可导致?()49.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50.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低可导致()51.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52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X/型/题]53.含氮激素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A.细胞质内脂滴较多B.细胞质内有质膜包被的分泌颗粒C.滑面内质网丰富D.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嵴常呈管状54.甲状腺滤泡的组织学特征是()A.滤泡腔内含有胶质B.滤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C.滤泡上皮细胞内脂滴丰富D.滤泡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E.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贮存于滤泡腔内55.下列关于肾上腺网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髓质相邻近B.细胞含脂滴比束状带细胞更多C.细胞含嗜铬颗粒,染色浅D.主要分泌雄激素E.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56.甲状除述泡上皮细胞的特点是()A.游离面有微绒毛B.胞质中有发达的祖面内质网,C.胞质中有较多的线粒体D.分泌降钙素E.顶部胞质中有较多的分公泌颗粒57.腺垂体远侧部嗜碱性细胞可合成和分泌()A.黄体生成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卵泡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生长激素58.甲状旁腺的组织学特征是()A.腺细胞分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B.腺细胞排列成索团状C.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D.分泌的激素参与血钙调节E.从青春期起,嗜酸性粒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减少59.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包括()A.T3,T4B.降钙素C.甲状腺球蛋白D.生长激素E.黑素细胞刺激素60.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的特点是()A.位于皮质最内层B.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C.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并相互吻合成网D.网状带细胞分泌少量雌激素E.网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61.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包括()A.促进肾远曲小管、集合小管重吸收钠离子B.刺激胃黏膜吸收钠离子C.维持血容量于正常水平D.使血钠浓度增高步体联第生酱风E.使血钾浓度增高62.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为()A.腺细胞排成索状、团状或泡状B.没有排出分泌物的导管C.腺体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D.腺细胞的分泌物称为激素E.都有排出分泌物的导管63.腺垂体结节部腺细胞包括()A.嫌色细胞B.嗜酸性细胞C.嗜碱性细胞D.嗜铬细胞E.交感神经节细胞64.腺垂体的组成包括()A.远侧部B.中间部C.结节部D.漏斗部E.左侧部65.下列关于神经垂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丰富的无髓神经纤维B.存在嗜酸性的分散、大小不一的赫林体C.有大量的垂体细胞D.属下丘脑的一部分E.神经胶质细胞较少66.下列关于肾上腺髓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髓质的血窦与皮质相连续B.髓质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状C.髓质细胞质内含有嗜铬性的颗粒,分泌肾上腺素D.可见少量散在的交感神经节细胞E.髓质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67.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有()A.FSHB.LHC.TSHD.MSHE.PRL二、名词解释1.旁分泌2.嗜铬细胞3.垂体门脉系统4.赫林体5.垂体细胞三填空题1.激素按化学性质分为和两大类。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直接相连,因此它实际上是下丘脑的一部分。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
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
下丘脑制造的抗利尿激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 (由下丘脑产生,储存于垂体)。
因此,垂体只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不会发出神经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