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0
【学习目标】1.了解电子支付的进展时期、我国网络银行的进展状况、手机钱包的应用。
2.把握电子支付安全协议、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特点、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网上银行的网络银行的概念和特点。
3.熟练把握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
4.领会移动支付流程。
【关键点】1、电子支付2、电子现金3、电子钱包4、电子支票5、网上银行6、移动支付7、电子支付安全协议8、手机钱包【案例导入】爱护网上密码安全杨先生在卡上存入100万元,翌日卡内就少了995050元,仅剩下4950元,而现在卡、USB Key等文件资料都还好好地躺在他的保险柜里。
为此,杨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索赔100万元。
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为原告未妥善保管密码是巨款被取走的缘故,遂驳回其诉讼要求,并判令其负担案件受理费13800元。
通过分析,问题终于浮出水面,要紧缘故确实是该用户开通了网上银行,设置了网上银行的密码,设置了账户安全方式:USBKEY验证,然而他却将账户、密码告诉了第三方,以为第三方没有USBKEY就无法转账,看起来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操作中,该用户应该在USBKEY下载了证书之后再将密码告诉第三方。
问题就出在该用户还没有下载USBKEY证书就把密码告诉了第三方,那么第三方专门容易就能够去再买个USBKEY,赶忙下载证书,配合密码就能够转款了。
像这种双方控款的情形,应该是把查询密码能够告诉第三方,把转款密码不能告诉任何人。
现在一样的网上银行差不多上设置查询密码和转账密码的,转账密码是绝对不能够告诉任何人的。
总结:用户开户后应该尽快登陆网上银行,按提示下载证书,设置新的查询和取款密码等。
假如你开户时密码让第三方明白了,那么,第三方能够赶忙登陆银行网站,抢在你的前面把合法的证书下载到他的电脑上面,或者装进他的USB key中,那么他就变成了合法的用户。
因此,必须尽快得到证书并爱护好自己的密码。
摸索分析:如何爱护自己的网上银行安全?【相关知识】第五章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第一节电子支付概述 (1)一、电子支付的概念 (1)二、电子支付的特点 (1)三、电子支付的进展时期 (1)四、电子支付的要求 (2)五、我国电子支付的形式 (2)六、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3)(一)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3)(二)第三方支付的进展状况 (4)(三)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种类 (4)(四)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较 (5)(五)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 (6)第二节电子支付工具 (7)一、电子现金 (7)(一)电子现金的概念 (7)(二)电子现金的属性 (7)(三)电子现金的特点 (8)(四)电子现金的购买和支付流程 (8)(五)电子现金存在的问题 (9)二、银行卡支付方式 (9)(一)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 (9)(二)通过第三方代理人的支付 (9)(三)简单加密银行卡支付 (10)(四) SET信用卡支付 (10)三、电子支票 (11)(一)电子支票的概念 (11)(二)电子支票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11)(三)电子支票的使用过程 (11)四、电子钱包 (12)(一)电子钱包的概念 (12)(二)电子钱包的作用 (12)(三)电子钱包的使用过程(以中国银行的长城电子借记卡为例) (12)(四)使用电子钱包应注意的问题 (13)第三节电子支付安全协议 (13)一、SSL安全协议 (13)(一)SSL安全协议的差不多概念 (13)(二)SSL安全协议的运行步骤 (13)(三)SSL安全协议的应用 (14)二、SET安全协议 (14)(一)SET安全协议运行的目标 (14)(二)SET安全协议涉及的范畴 (14)(三)SET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 (15)(四)SET协议的缺陷 (16)第四节网络银行 (16)一、网上银行的概念 (16)二、网络银行的特点 (17)三、网络银行的差不多业务 (17)四、网上银行模式 (18)五、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 (19)(一)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 (19)(二)网络银行的监管 (21)六、我国网上银行简介 (23)第五节移动支付 (25)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25)二、移动支付的类型和特点 (25)(一)移动支付的类型 (25)(二)移动支付的特点 (25)三、移动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 (26)(一)移动支付的业务类型 (26)(二)移动支付的运作模式 (26)四、移动支付体系架构及流程 (27)五、移动支付应用——手机钱包 (29)第一节电子支付概述一、电子支付的概念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运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网上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网上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网上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和法律法规等。
同时介绍了网上金融机构、网上金融业务、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的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其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支付的原理和业务流程、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了解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这些网上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网络银行是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网上支付在网络经济和网络银行环境下的地位、作用和具体操作。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掌握不同电子货币的支付方法和主要支付清算系统,弄清网络银行的运作模式、主要业务(自助银行和企业银行)和经营与管理,了解其他网络金融(如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的发展、运作模式和主要业务。
三、学分和课时分配
学分 2学分
课时分配表
四、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货币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电子货币的发展、电子货币支付基础
电子货币支付方法
银行卡系统
电子支付与清算系统
网络银行概述、网络银行主要形式
网络银行业务
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的经营管理
网络金融市场与投资
网络证券
网络保险
第三部分相关说明
(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分组讨论为主,教师讲解、提示为辅共同完成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
(二)测试内容与方法
测试内容包括所讲授的内容,重点是网上支付的概念、分类及各种模式的特点、优势。
该课程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上机实践等,占5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开卷方式,占50%。
第四部分教学参考书
撰稿人:郑钢锋
审核人:。
《网上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网络支付与结算【开课时间】第2学期【学时/学分数】 64学时【课程类型】专业课【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网上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网上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和法律法规等。
同时介绍了网上金融机构、网上金融业务、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的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其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支付的原理和业务流程、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了解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三、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这些网上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四、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电子支付》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90291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学时:28课时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所面向的商贸流通企业所使用的个人网店、网上商城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网络销售活动中支付结算业务的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
2.课程的作用为学生从事网络营销工作提供网络支付工具应用能力支撑,为学生在网络营销岗位就业提供基本的技能保障,使学生在网络交易业务中安全高效使用网络支付工具完成支付与结算业务。
3.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安排在第3学期开设。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个人网店运营实战”课程的延续,也是形成网络营销岗位专用能力的前提条件,与该课程同步开设有“网络销售实务”、“网络销售顶岗实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工具性作用,以保证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1.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参与实践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按学生的特点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发掘学生探究的潜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多体验智慧开启经历,增强学生自信。
3.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程的设计以网络营销岗位所要求的支付工具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在实施工作项目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职业经验,完成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职业能力发展。
4.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课程教学遵循“任务布置、计划、执行、控制、评价”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强调“为了工作而学习”和“通过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指导书《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指导书商学院商务信息系2014年1月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指导书目录说明 (3)实验一银行网上业务调查 (4)实验二电商网站的支付方式调查 (7)实验三网上银行个人业务 (8)实验四手机银行业务 (12)实验五网银在线电子钱包支付 (13)实验六个人安全证书申领 (16)实验七支付宝业务 (18)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指导书说明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教学课程主要为使学生了解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系统;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掌握不同电子货币的支付方法,及主要支付和清算系统;弄清网上银行的运作模式、主要业务和交易系统。
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教学课程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不但对所学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特编写了本课程实验指导书。
本课程实验总课时总共为16学时,总共开展7个实验:银行网上业务调查、电商网站的支付方式调查、网上银行个人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网银在线电子钱包支付、个人安全证书申领、支付宝业务。
本指导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报告等内容。
实验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实验成绩纳入课程最终成绩。
本指导书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课程使用。
李晓林2004年1月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银行网上业务调查一、实验目的了解和熟悉各家银行网上业务。
二、实验要求对比各银行网上业务(个人和企业),并通过列表形式比较分析各银行网上业务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查到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网址;(2)登陆上述银行的网站,查看其开展的网上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以个人银行为例,有账务查询、网上支付、转账汇款、自助缴费、外汇买卖、国债投资、证券服务、功能申请等)。
网上银行与电子支付实验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运作机制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撰写了本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运作机制,并实验验证其中的相关原理和功能。
2. 实验内容2.1 网络银行实验2.1.1 网络银行登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登录网络银行的流程和方法。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我们通过打开工行网址,选择“个人网银”选项,进入到登录页面。
登录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可以选择设置安全措施,如短信验证或设置达标设备等。
当我们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就可以登录到个人的网络银行页面,并可以进行一些操作。
2.1.2 网络银行转账在学习了如何登录网络银行之后,我们尝试进行了一些操作,例如转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进行了一些了解。
我们了解了其与银行卡和其他电子支付账户进行之间的联系及转账的实现原理。
2.1.3 网络银行账户信息查询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如何在网络银行中查询自己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和余额等信息。
2.2 电子支付实验2.2.1 电子支付流程在学习了网络银行的相关知识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子支付的流程和机制。
电子支付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用户支付、商户接受支付、银行清算等过程。
我们通过模拟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流程,亲身体验了电子支付的方便和快捷。
2.2.2 电子支付安全性电子支付是一种电子化的金融支付手段,因此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措施,例如支付平台的安全验证和加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欺诈等问题。
此外,我们也了解了如何防范诈骗和欺诈等问题,并通过在实验中进行模拟支付测试,检验了其安全性。
3. 实验结果通过对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其运作流程和机制,并了解到其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网上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网上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网上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和法律法规等。
同时介绍了网上金融机构、网上金融业务、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的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其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支付的原理和业务流程、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了解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这些网上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三、内容纲要项目一走进网上支付与结算1、参考学时10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兴起和现状,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条件。
掌握网上支付的概念、特征、种类、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
掌握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优缺点的比较。
掌握网上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功能。
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了解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了解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银行电子化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电子银行的系统构成,掌握银行电子化系统分类和系统特点。
掌握银行电子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银行电子化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意义。
3、工作任务列举日常生活中传统支付的种类、网上支付与结算的例子。
分组讨论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优缺点。
图示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
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银行电子化系统分类和系统特点的掌握。
分组讨论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区别。
项目二体验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1、参考学时20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网上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理解网上银行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优势。
掌握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网上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了解网上银行的系统结构,理解网上银行的风险与管理。
理解静态密码的概念、特点和安全性,掌握静态密码的申请程序和安全使用。
理解电子口令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子口令卡的作用,掌握电子口令卡的申请程序、使用和日常的安全保管。
理解U盾的概念和特点,掌握U盾的作用和安全机制,掌握U盾的申请程序、安全使用和日常的维护和更新。
掌握静态密码、电子银行口令卡、U盾三者在适用客户、特点、安全机制及价格等方面的比较。
熟练掌握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业务申办条件、申办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交易规则和各项业务操作流程。
掌握客户数字证书的安装与使用。
了解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差别。
3、工作任务分组讨论上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和联系。
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静态密码的申请使用。
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申办、电子口令卡或U盾的申请。
静态密码、电子口令卡和U盾的正确安全使用。
安装个人网上银行安全控件,登录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查看个人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相关功能的实际操作。
登录工商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演示版,查看企业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相关功能的实际操作。
对比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差别。
项目三电子支付工具1、参考学时12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银行卡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银行卡的分类。
掌握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概念,掌握这三者的区别。
掌握借记卡和信用卡的物理结构,理解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理解电子信用卡的分类和运作流程。
了解IC卡的起源和发展,掌握IC卡的分类,理解IC卡的使用模式。
理解智能卡的定义和应用特点,理解智能卡的网上支付模式。
理解电子现金的定义、属性、种类和特点,了解电子现金制作过程。
了解电子现金的网上支付模式,掌握电子现金的网上支付流程。
了解电子支票的产生,理解电子支票的定义、属性、优点和电子支票的安全解决手段。
掌握电子支票网上支付的两种模式,理解电子支票网上支付的特点。
理解电子钱包的定义和组成体系,掌握电子钱包网上支付的特点。
了解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模式,掌握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流程。
3、工作任务说明银行卡的分类方式及每种分类的类型。
描述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区别和联系。
说明信用卡物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以CyberCash为例,图示电子信用卡的运作流程。
智能卡网上支付模式的理解。
描述并图示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流程。
项目四电子支付系统1、参考学时16学时。
2、学习目标掌握电子支付系统的一般模型、支付模式、分类,理解电子支付系统的功能目标和设计原则。
掌握ATM系统和POS系统的概念、网络结构、交易处理流程和安全保密措施。
理解电子汇兑系统的概念、特点和类型,掌握电子汇兑系统的运作模式。
理解SWIFT、CHIPS、FedWire、CNFN和CNAPS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掌握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特点、模式和支付流程。
了解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领域,理解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的功能,掌握这三者的注册步骤、各种功能的具体操作流程。
了解贝宝、网银在线、首信易支付、环讯、云网支付、银联电子支付平台、汇付天下等国内第三方支付网关的功能和特点。
掌握国外支付网关PayPal的功能和操作流程,了解Google Checkout的功能和特点。
3、工作任务使用ATM系统和POS系统,熟练掌握它们的交易处理流程。
列举现实生活中第三方支付的例子,描述并图示第三方支付的基本支付流程。
注册支付宝、财付通、快钱账户,熟悉其功能并能熟练操作各种业务处理流程。
注册PayPal账户,熟悉其功能并能熟练操作各种业务处理流程。
模块二: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现状项目五网上支付安全与法律问题1、参考学时26学时。
2、学习目标理解网上支付的安全需求和面临的安全问题。
掌握网上支付的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和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理解防火墙的概念,掌握防火墙的功能、组成、类型和优缺点。
理解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定义、应用原理和优缺点,掌握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应用过程,掌握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比较。
理解数字信封、数字摘要和数字签名的概念、应用原理、特点和应用过程。
理解SET/SSL协议的概念和提供的安全服务,掌握SET/SSL协议的运行步骤和体系结构,理解SET/SSL协议的安全措施,掌握SET协议和SSL协议的比较。
理解PKI协议的概念、功能和特征,掌握PKI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PKI加密/签名原理。
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工作原理、内容和有效性,了解数字证书的申请流程。
掌握CA 的概念和功能,理解CA的证书策略,掌握国内CA的分类和CA建设中的问题。
理解CFCA的目标、体系结构和证书种类,掌握CFCA证书功能和CFCA证书的申请审批下载流程。
了解国内和国际网上支付立法现状;理解网上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了解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理解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理解网上支付纠纷解决的管辖权问题和法律适用。
3、工作任务讨论网上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
防火墙的安装、设置、使用。
凯撒密码的应用。
分析讨论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优缺点。
图示SET协议的应用框架示意图。
SET协议和SSL协议的比较。
MyCA数字证书的注册、下载安装、查找、吊销。
案例分析: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案例分析:电子货币会带来哪些法律问题?八、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案例的选取要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要注意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须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开发相关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特别要注重建立有关电子商务的实验室。
九、说明该课程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拓展性知识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可不做考核要求。
本课程标准所列的总学时及项目学时为建议学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