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以LCD、PDP、DLP、LCoS为代表的新兴显示技术,代表了数字电视时代电视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注定成为显像管电视机的终结者。数字电视,特别是高清晰度电视机,也注定成为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迎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HDTV节目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遥远……

以LCD、PDP、DLP、LCoS为代表的新兴显示技术,代表了数宁电视时代电视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注定成为显像管电视机的终结者。数字电视,特别是高清晰度电视机,也注定成为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迎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HDTV节目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遥远。下面将分别介绍LCD、PDP、DLP、LcoS 4种新兴的显示技术的优缺点和前景。

LCD——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和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机比,液晶电视机具有很多优势:1、显示质量高,无闪烁;2、无电磁辐射;3、画面效果好,无变形,是真正的纯平显示;4、屏幕大小可伸缩性好。目前最大的LCD显示屏可以大到65英寸,小的却可以使用到数码相机和手机上。其体积和重量均比CRT要小许多。5、清晰度高,可真正实现HDTV的效果;6、数字式工作方式,更完美的表现数字图像信号;7、功耗小,只有同面积CRT电视机的1/10~1/7。

相对于同样是平板电视成员的PDP电视,LCD电视也有一些PDP电视所没有的优点:

l、使用寿命更长,PDP显示器的标称寿命大多在2.5万~3万小时,而且是不可恢复的,这与LCD 显示器的5万~7.5万小时(可以通过更换背光管恢复)相比要逊色很多;

2、比PDP彩电功耗更低,更省电;

3、液晶电视作为3C产业融合的重要产品,吸引了众多IT厂商和家电厂商的共同参与,将有助于液晶电视成本的降低,将市场做大。

PDP——等离子电视

在平板电视家族中,除了LCD以外,就是PDP了。PDP,即等离子显示器,是继LCD之后的最新显示技术之一。

PDP属于“自发光”的平面显示技术.核心原理和日光灯发光原理类似,是在真空玻璃(即放电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然后再利用施加电压的方式,使管内的气体产生放电,应用离子效应而释放出紫外线,照射涂覆在玻璃管管壁上的荧光粉,荧光粉就会被激发出可见光,而不同的荧光粉会被激发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PDP作为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有LCD显示器的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实现了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而三基色共用同—个等离子管的设汁也使其避免了汇聚问题,可以实现非常清晰的图像。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PDP在屏幕尺寸上具有巨大的优势,2004年1月,三星宣布成功制造出了80英寸的PDP面板,这款80英寸(1766mm×1128mm)PDP的厚度仅为89mm,标准分辨率1920×1080,完全达到高清晰度电视的分辨率水平。它具有1000nits的亮度和2000:1的对比度,一改以往大尺寸PDP 亮度和对比度不能同时处于最佳状态的弊病。

除了亮度、对比度和可视角度优势外,PDP技术也避免了LCD技术中的响应时间问题,而这些特点正是动态视频显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PDP显示技术在动态视频显示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更加适合作为电视机或家庭影院显示终端使用。PDP还具有超薄、重量轻、视角宽(大于1700)等优点,而且PDP采用的也是完全的数字驱动方式,是真正的“数字”电视。

和其它几种新兴的显示媒体不同,PDP只能作为直视式的电视机,不能像LCD、DLP、LCoS那样作为投影电视的图像源以提供更加巨大的画面。由于PDP由上百万的发光管组成,因此电能消耗非常大,42英寸的机型往往功耗高达300W以上,散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使用寿命在几种新兴显示技术中也是最短的,而且—旦损坏无法修复。由于等离子显示屏上的玻璃极薄,所以它的表面易碎,也不能承受太大的大气压力变化,更不能承受意外的重压。

韩国的大尺寸PDP面板生产在世界PDP产业中占有优势,日本的PDP产业虽然在最大显示面板开发上略微滞后,但是在37~50英寸的PDP产品规格上最完整,处于PDP制造相关产业上游。

DLP——数字光学处理器

DLP技术是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独家开发的一种全数字化的显示解决方案,是目前数字电视领域最先进和最成熟的显示技术之一,DLP技术在整个投影显示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30%。

DLP技术的核心是数字微镜器件(DMD),它是一个拇指指甲大小的半导体器件。DMD由120万(适合标清电视)或200万个(适合高清电视)甚至更多(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机)的精微镜面组成,起着光开关的作用。每一个镜面都能前后翻动(开启或关闭),每秒可达 5000次。输入的影像或图形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代码,即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这些代码再被用来推动DMD镜面。

当DMD座板和投影灯、色轮和投影镜头协同工作时,这些翻动的镜面就能将一幅天衣无缝的数字图像反射到电视机屏幕上。一片DMD是由许多个微小的正方形反射镜片(简称微镜)按行列紧密排列在一起,然后贴在一块硅晶片的电子节点上,每一个微镜对应着生成图像的一个像素,微镜数量决定了一台DLP 投影机的物理分辨率。

微镜由对应的存储器控制在+100角和-100角2个位置上切换转动。当微镜处于+100角的时候,为开的位置,光源投射过来的光由这个微镜反射,通过投影镜头投射到投影幕上,生成了图像中亮的像素;

当微镜处于-100角时,为关的位置,此时光线无法反射到投影幕,就生成了图像中暗的像素。目前,DLP 投影机按其中的DMD装置的数目分为单片DLP投影系统和三片DLP投影系统。

在一片DLP投影系统中,通过—个以60转/秒高速旋转的滤色轮来产生投影图像中的全彩色,滤色轮由红绿蓝(RGB)三色块组成。由光源发射的白色光通过旋转着的RGB滤色轮后,白色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会顺序交替照射到DMD表面上。

当红绿蓝三色中的某一种颜色的光照射到DMD表面时,DMD表面中的所有微镜会根据自己所对应的像素中此种颜色光的有无在开和关两个位置上高速切换,而每一个微镜切换到开位置的次数是由自己所对应的像素中此种颜色的数量而决定的。此种颜色的光由微镜反射后,通过投影镜头投射到投影幕上,同样当其他两种颜色的光到达DMD表面时,所有微镜会重复上述动作。由于所有动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就在人的视觉系统中形成了一幅全彩色图像。

在三片DLP投影系统中,使用3片DMD,每一片DMD分别反射红绿蓝(RGB)三原色中的一种,而不再使用滤色轮。

DLP在技术上拥有很多优点:

1、DLP固有的数字化性质,是真正的数字化显示设备;

2、DLP的数字化性质可以获得具有精确灰度等级的图像质量以及颜色再现。和透射式的LCD相比,因为它以反射式DMD为基础,不需要偏振光,效率更高;

3、作为反射器件,它有超过60%的光效率,使得DMD系统比LCD投影显示更有效率。这一效率是反射率、填充因子、衍射效率和实际镜片“开”时间产生的结果;

4、由于每个微镜每秒钟可以翻转5000次以上,因此没有LCD存在的响应滞后的问题,因此更适合电视和电影;

5、无缝图像优势,DMD上的微镜面积为131μm2甚至更小,每个间隔只有1μm,不像LCD和PDP 那样存在较大的像素结构,再现的图像更加完美;

6、可靠性高,DLP系统结构坚固可靠,使用寿命远远超过显像管、LCD、PDP等各种电视,DMD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

在美国,DLP占整个背投市场的份额大约在15%~20%之间,还有报道称已经超过30%。1080p解像度5000:1对比度的xHD3的DLP背投样机已经出现在CES 2004的展台上,2004年年底批量生产。在美国,目前DLP市场基本是韩国厂商的天下。

LCoS——硅基液晶

LCoS,为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缩写,即硅基液晶,是一种全新的数码成像技术,基成像方式类似于三片式的LCD液晶技术,不过采用LCoS技术的投影机其光线不是透过LCD面板,而是采用反射方式形成彩色图像。

它采用涂有液晶硅的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用先进工艺磨平后镀上铝当作反射镜,形成CMOS基板,然后将CMOS基板与含有透明电极之上的玻璃基板相贴合,再注入液晶封装而成。LCoS将控制电路放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率,从而达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

从技术角度讲,在新兴的显示媒体中,PDP的前景最黯淡,存在的局限最多,而最有发展前途的当属DLP 和LCoS。就目前的技术发展而言,LCoS尚不如DLP成熟。

首先,LCoS显示技术涉及到多个高技术前沿领域,主要有VLSI设计和工艺相关技术、液晶相关技术、光学引擎技术、新型光碟技术、图像处理相关技术等,因此没有哪一个公司可以掌握所有的关键技术。而DLP技术成熟,已经占领大量普通民用视频设备领域,分辨率在1024×768水平的DLP产品价格已经很低廉,在2048×1024分辨率水平上的DLP也已经能够供应市场,虽然由于价格因素目前主要应用在数字电影院的放映上,但是随着4000×2000水平的DLP应用到数字电影放映中,2048×1024水平的高清晰电视投影机也会面世。其次,LCoS高分辨率带来的大屏幕高清晰画质还不能表现出来,和DLP成熟的技术比确实相差太远。在LCoS投影系统中,光学引擎、机械结构、系统电路和LCoS芯片本身的任何缺陷都会影响图像显示效果。第三,LCoS微显示器的开发和生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新技术的产业化、联合加工、技术方案的改变等,使得LCoS系统的低成本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虽然理论上在分辨率、亮度等功能相匹配的情况下,三片式LCoS投影系统的成本可以低于单片DLP投影系统的价格,但是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新兴的显示技术中,可以清晰地分成2个阵营,PDP和LCD是一种技术方向,侧重于显示器件本身的开发。DLP和LCoS代表着另一种方向,它们跳出了就显示器件研制显示媒体的框子,立足于微型芯片制造技术,在技术和成本上显然和前者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在PDP和LCD为韩国、日本及我国的台湾三分天下的时候,DLP为美国的TI公司所独有就毫不奇怪了,毕竟在芯片制造商领域还是美国的天下。目前国际上有几十家公司在积极开发LCoS微显示器技术,但是只有索尼、JVC、飞利浦和日立公司有相关少量的产品推出。

同DLP一样,LCoS在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机市场有着无限的潜力,同时由于LCoS微显示器体积小、功耗低,便于低温加固,在各种军用头盔显示器方面完全可以取代早期的微型CRT。在近眼显示器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近眼显示器是一个特殊的应用方向和市场,目标产品包括头盔显示器HMD、手机显示器、无线网络终端、可穿戴计算机显示器等。在军事、医疗、娱乐等领域,LCoS微显示器潜在的技术内涵将会形成各类便携式高清晰显示技术的核心。

其它新兴显示技术展望

OLED,即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也被很多厂商叫做OEL,索尼称为有机EL。OLED被称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目前2英寸左右的成品已经开始在数码相机和手机等产品上得到应用,但是要想在电视机方面推出成熟的消费品,还有一段路要走。

OLED电视不需要液晶电视所必需的光源,同时具有等离子电视的高清晰度,而且屏幕更薄,甚至可以做成1mm厚卷起来。这种电视的原材料比较便宜,可以用塑料、聚酯薄膜或胶片作为基板,又不需要光源,今后价格肯定要低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

目前,三洋已经生产出了使用OLED屏幕的手机;索尼也一直在开发OLED电视,宣称2005年就将推出13英寸左右的样品。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的IETECH公司成功研制出了20英寸的OLED显示屏,让人们看到了OLED在大屏幕显示领域的潜力。

FED,即场发射显示技术,也是被许多厂商看好的一种未来大屏幕显示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长历史却进展相对比较缓慢的显示技术。早在1928年场发射电极理论就被提出,直到1968年才开始有场发射电极应用于显示器的研究,1991年第一款FED显示器产品由法国的一家公司展出。

该技术的显示原理类似于CRT,都是由阴极发射电子,撞击荧光屏发江。只是FED中的阴极射线管被场发射阵列平面阴极代替,因此显示器由平面阴极和荧光显示屏两部分组成,实现了平面显示。FED在实现了平板显示器的轻薄结构的同时却继承了CRT的高性能,可以实现高亮度、高响应速度、真彩色、宽视野,同时避免了CRT的电磁辐射和X射线辐射。

2002年三星公司已经研制出了32英寸的FED面板,同年伊势电子了展出了40英寸FED面板,2003年摩托罗拉成功开发出使用碳纳米管的FED面板,除已经发表的15英寸样品以外,还将加紧试制30英寸产品,在生产超过30英寸的大尺寸面板模块时,与液晶面板相比,成本大约可以降低30%左右,FED也已经开始了大屏幕应用历程。

GLV显示系统,即“栅状光阀”成像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高精度光电调制器。由美国CLM公司开发,由于财务困境于2000年转让给索尼。GLV栅状光阀是依靠静电驱动微型机械部件,对入射光的强度和反射方向进行控制的器件,属于“微机电子系统”。GLV是一个线阵式硅芯片器件,只能产生一条竖直的线阵式像素,要变成一个平面图像还要依靠光学的扫描方法。电视图像中垂直像素的多少,由GLV线阵器件的像素数目决定,索尼公司开发的GLV是1080个像素排成竖列的一维画面器件。将此经由1080组GLV光栅反射的激光带,再用光学棱镜水平旋转投射到屏幕上,就可以形成一幅1920×1080的高清晰度电视图像。

水平像素的多少,由光栅所加电视信号的行像素决定。GLV每个晶片长度为20μm,宽度为5μm。GLV光栅调制器结构比较简单,采用不同的投射光路,既可以组成与等离子电视厚度相差不大的背投电视,也可以做成正投影装置,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

新兴电视中将消失的名词

在新兴显示媒体中,很多概念甚至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显像管电视机宣传中为一些商家不断炒作、一些发烧友津津乐道的名词,将不复存在。

逐行扫描:这个名词是显像管电视机专有的名词,对于LCD、PDP、DLP或者LCoS这些新兴的显示媒体而言,图像传输和显示都是整幅的图像,没有所谓行结构。

磁化:也是显像管电视机专有的概念,对于LCD、PDP、DLP或者LCoS来说,不必担心磁化问题。

地磁校正:对于大屏幕显像管电视机,由于地磁的影响,摆放的时候要求考虑方向性,否则图像会发生一些问题,影响正常观看,好一点的电视机都带有地磁校正

物理纯平:对于显像管电视机,在所谓的纯平状态下,几乎所有的电视机都存在枕型失真和汇聚不准问题。而LCD、PDP、DLP和LCoS这些新兴的电视机,都是平面的,先天就不存在上述缺陷。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综述

数据挖掘 引言 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归纳推理、统计学、数据库、高性能计算等多个领域。 所谓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指的就是从大量的、模糊的、不完全的、随机的数据集合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提取的对象一般都是人们无法直观的从数据中得出但又有潜在作用的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数据挖掘是在对数据全面了解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次升华,是对数据的抽象和概括。如果把数据比作矿产资源,那么数据挖掘就是从矿产中提取矿石的过程。与经过数据挖掘之后的数据信息相比,原始的数据信息可以是结构化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像数据。从原始数据中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方法也可以是演绎、归纳法。被发现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等。而数据挖掘是对这一过程的一个综合性应用。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绪论 (3) 1.1 数据挖掘技术的任务 (3) 1.2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3) 第二章数据挖掘理论与相关技术 (5) 2.1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5) 2.2.1 关联规则挖掘 (6) 2.2.2 .Apriori算法:使用候选项集找频繁项集 (7) 2.2.3 .FP-树频集算法 (7) 2.2.4.基于划分的算法 (7) 2.3 聚类分析 (7) 2.3.1 聚类算法的任务 (7) 2.3.3 COBWEB算法 (9) 2.3.4模糊聚类算法 (9) 2.3.5 聚类分析的应用 (10) 第三章数据分析 (11) 第四章结论与心得 (14) 4.1 结果分析 (14) 4.2 问题分析 (14) 4.2.1数据挖掘面临的问题 (14) 4.2.2 实验心得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14) 参考文献 (14)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研究_孔彬

52?2013年7/8月号 总第102/103期? 显示技术是人机联系和信息展示的窗口,广泛应用于工业、娱乐、通讯、教育、交通、医疗、军事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显示产业也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性支 柱产业,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强。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加速创新发展,2012年8月21日,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下简称“规划”),倡导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潮流。 1.概况 100余年来,世界显示技术日益呈现出技术融合化、种类多元化、应用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图1): 一是传统的显示技术阶段,主要以物理光学显示为主,包括镜片投影显示。二是现代显像管显示技术阶段,以1897年发明CRT 技术为标志。三是现代平板显示技术阶段,开始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现已形成了全球迅猛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四是当代新型显示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引发了全球显示产业的一场变革。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显示技术迅速取代CRT 等传统显示技术,出现了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有机发光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和产品互相补充、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如图1所示。 目前,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产业发展迅速的黄 金阶段。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研究 孔彬 显示技术。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3D 显示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是值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新型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链中上游技术创新与国际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下游整机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其中,我国激光显示技术保持与国际同步,3D 显示技术与国际同行差距较小,有机发光显示、电子纸显示产业发展迅速。液晶显示和等离子体显示等主流显示技术自主产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激光显示技术和产业均处于蓄势待发阶段,未来显 示储备技术场发射显示的发展势头也较明显, 多种显示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终端显示的集成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新型显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迎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期。 激光显示和3D 显示技术已经被人们熟知并处于大规模应用阶段,下文将重点介绍有机发光显示、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等三种新型显示技术。 2.有机发光显示 有机发光显示,又称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显示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 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 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 (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OLED 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 和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新型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链中上游技术创新与国际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下游整机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 图1 显示技术发展总体历程

光电显示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光电显示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2) 1、光电显示器件有哪些分类? (3) 2、表征显示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3) 3、简述色彩再现原理。 (3) 4、人眼的视觉特性 (3) 5、简述人眼的视觉原理。 (4) 第二章液晶显示技术(LCD) (4) 1、简述液晶的种类与特点。 (4) 2、简述热致液晶分类和特点。 (5) 3、试述液晶显示器的特点。 (5) 4、什么是液晶的电光效应? (5) 5、LCD显示产生交叉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克服交叉效应? (5) 6、液晶有哪些主要的物理特性? (5) 7、简述TFT-LCD的工作原理。 (6) 8、简述TN-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6) 9、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有哪几种方式? (7) 10、液晶显示控制器有哪些特性? (7) 1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区别是什么?简述偏振光的分类及线偏振光的特点。 (7) 12、LCD结构和显示原理。 (7) 第四章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10) 1、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发光过程。 (10) 2、以ITO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金属阴极结构OLED为 例说明每一功能层的作用,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10) 3、简述影响OLED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发光效率的措施。 (11) 4、OLED如何实现彩色显示? (11) 5、简述LED工作原理。 (11) 6、简述LED驱动方式。 (12) 7、OLE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2) 8、OLED的特点有哪些? (12) 第六章激光显示技术(LDT) (12) 1、激光具有哪些特性? (13) 2、激光用于显示具有哪些优势? (13) 第七章新型光电显示技术 (13) 1、场致发射显示(FED)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2、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第八章大屏幕显示技术 (14) 1、DLP特点及工作原理 (14) 2、LCOS特点及工作原理 (15)

新型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新型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功能材料按使用性能分,可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机敏(智能)材料。由于我们已把电子信息材料单独作为一类新材料领域,所以这里所指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除电子信息材料以外的主要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 85 %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功能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 鉴于功能材料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的研究。 1989年美国200多位科学家撰写了《90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报告,建议政府支持的6类材料中有5类属于功能材料。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功能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功能材料。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和韩国的国家计划等

光电显示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有机发光器件(OLED)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特性; 2.掌握OLED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简介: 1979年,柯达公司华裔科学家邓青云(Dr. C. W. Tang)博士发现黑暗中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对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由此开始,邓博士被誉为OLED之父。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OLED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图1:OLED结构示意图 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 如果一个有机层用两个不同的有机层来代替,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正极的边界层供应载流子时,负极一侧非常适合输送电子,载流子在两个有机层中间通过时,会受到阻隔,直至会出现反方向运动的载流子,这样,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很薄的边界层重新结合后,产生细小的亮点,就能发光。如果有三个有机层,分别用于输送电子、输送载流子和发光,效率就会更高。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OLED阴极材料的功函数需尽可能的低,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可以使用Ag 、Al 、Li 、Mg 、Ca 、In等单层金属阴极,也可以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起蒸发形成合金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功函数分别为3.7eV和3.2eV,合金阴极可以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和稳定性,同时能在有机膜上形成稳定坚固的金属薄膜。此外还有层状阴极和掺杂复合型电极。层状阴极由一层极薄的绝缘材料如LiF, Li2O,MgO,Al2O3等和外面一层较厚的Al组成,其电子注入性能较纯Al电极高,可得到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好的I-V特性曲线。掺杂复合型电极将掺杂有低功函数金属的有机层夹在阴极和有机发光层之间,可大大改善器件性能,其典型器件是ITO/NPD/AlQ/AlQ(Li)/Al,最大亮度可达30000Cd/m2,如无掺Li层器件,亮度为3400Cd/m2。 为提高空穴的注入效率,要求阳极的功函数尽可能高。作为显示器件还要求阳极透明,一般采用的有Au、透明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和ITO导电玻璃,常用ITO玻璃。 载流子输送层主要是空穴输送材料(HTM)和电子输运材料(ETM)。空穴输送材料(HTM)需要有高的热稳定性,与阳极形成小的势垒,能真空蒸镀形成无针孔薄膜。最常用的HTM均为芳香多胺类化合物,主要是三芳胺衍生物。TPD: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D: N,N′-双(1-奈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电子输运材料(ETM)要求有适当的电子输运能力,有好的成膜性和稳定性。ETM一般采用具有大的共扼平面的芳香族化合物如8-羟基喹啉铝(AlQ),1,2,4一三唑衍生物(1,2, 4-Triazoles,TAZ),PBD,Beq2,DPVBi等,它们同时又是好的发光材料。 OLED的发光材料应满足下列条件: 1)高量子效率的荧光特性,荧光光谱主要分布400-700nm可见光区域。 2)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即具有高的导电率,能传导电子或空穴或两者兼有。 3)好的成膜性,在几十纳米的薄层中不产生针孔。 4)良好的热稳定性。 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机发光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 1) 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10000-100000,通常是导电共轭聚合物或半导体共轭聚合物,可用旋涂方法成膜,制作简单,成本低,但其纯度不易提高,在耐久性,亮度和颜色方面比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差。 2)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为500-2000,能用真空蒸镀方法成膜,按分子结构又分为两类: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配合物。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主要为有机染料,具有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纯,量子效率高,可产生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发射峰等优点,但大多数有机染料在固态时存在浓度淬灭等问题,导致发射峰变宽或红移,所以一般将它们以低浓度方式掺杂在具有某种载流子性质的主体中,主体材料通常与ETM和HTM层采用相同的材料。掺杂的有机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b. 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与染料能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 c. 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制定时间:2010年6月 学分:3 学时:56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自动化系 制定人:吴闽 批准人:陶廷甫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2)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常见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中的基本物理概念。 (3)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发展水平,为后读课程学习和工程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器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社会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3)学习和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主要内容

有:绪论;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2、课程开发思路 激光器的发明,解决了光频载波的产生问题,从此电子技术的各种基本概念几乎都移植到了光频段,电子学与光学之间的鸿沟在概念上消失了,产生了光频段的电子技术,即光电子技术。当然由于波段不同,电子学波段和光频段在相应器件的结构上完全不同。尽管如此,从电子学频段扩展的意义上讲,光电子技术就是电子技术在光频段的开拓和发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讲,光电子技术也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了使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技术应用为主,着眼于提高学生选择正确的光电器件、解决实际工程中检测项目的目的来实施教学。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新型显示技术

液晶投影显示 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投影显示技术的基本内容,各种投影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本篇中利用现代显示趋于LCD的投影显示器对各部分的内容做了更形象和详细的说明。并描述了LCD广泛应用的优势以及目前LCD投影显示所存在的弊端。 关键词:投影显示、背光式投影显示、LCD投影显示 Projected Display Abstract:This report by the basic content of projection display technology,a variety of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a brief introduction.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herein,this tends to show the use of modern LCD projector displays the contents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image and do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And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of LC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the current LCD projection display are drawbacks. Projection is an important display.Current progressesin projection displays including projection LCD and various light valves are summarized.Future trends and mutual competitions are commented as well. Keywords:Projected Display、Projected screen、LCD 一、投影显示技术简介 现代投影显示技术集光学、微电子、精密机械以及信号处理等技术为一体,利用微型显示器(微型空间光调制器)对光束进行调制产生图像,并应用光学系统进行放大投影,在大屏幕上形成高品质的图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投影显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一束光挡成各种影子照射在相应的屏幕上形成图像,它是一种基本的图像显示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㈠三种投影显示的结构及显示原理 外观大体相同的投影机因所使用的显示元件的不同,内部的光学系统各异,有着不同的种类。现在市场上推出的投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方式。 (1)3LCD方式这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方式。采用LCD(HTPS)作为光阀。从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特殊的分色镜分离成红、绿、蓝三原色,然后采用各色专用的LCD 绘制图像,经合成后投影。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从数据挖掘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神经网络法、决策树法、遗传算法、粗糙集法、模糊集法和关联规则法等概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详细总结了国内外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指出了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挖掘;挖掘算法;神经网络;决策树;粗糙集;模糊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From the definition of data mining,the paper introduced concept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decision tree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rough set method,fuzzy set method and association rule method of data mining,summariz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ituation and focus of data mining in details,and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ata mining. Key words:data mining,algorithm of data mining,neural network,decision tree,rough set,fuzzy set,research situation,development tendency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如商业、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都积累了海量的、不同形式存储的数据资料[1]。这些海量数据中往往隐含着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仅仅依靠数据库的查询检索机制和统计学方法很难获得这些信息,迫切需要能自动地、智能地将待处理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达到为决策服务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的技术———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应运而生[2]。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信息检索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其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是有分析价值的数据库,都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工具来挖掘有用的信息。数据挖掘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市场、工业生产、金融、医学、科学研究、工程诊断等。本文主要介绍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最后指出其发展趋势及问题所在。 江西理工大学

光电显示技术论文

光电显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姓名:娄展卿学号:院系:新闻传播院 摘要:光电显示技术的简介。分析中国光电显示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介绍光电显示技术的类型及其主流产品。介绍一些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未成熟技术。 关键字:光电显示;显像管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发展现状;前景。 一光电显示技术简介:光电显示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技术,主要有: 1、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是传统的光电信息显示器件,它显示质量优良,制作和驱动比较简单,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但同时它也有一些严重的缺点,如有电压高、软x-射线、体积大、笨重、可靠性不高等。 2、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LC)。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于液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固体的光学性质,即现在的液晶显示器LCD。 3、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等离子体显示是利用气体放电发光进行显示的平面显示板,可以看成是有大量小型日光灯排列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成为近年来人们看好的未来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 4、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nce Diode-ELD)等。或场致发光显示-Field Emitting Tube,FET,是另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平板显示器件,它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一种物理现象。 1.1阴极射线管(CRT) 阴极射线管的关键部件是连在荧光屏后部成为一体的电子枪。电子枪发射出一束经过图像信号调制的窄电子流,经过加速、聚焦、偏转后打在荧光屏的荧光粉上使之发光。电子枪以一个相当快的速度发射电子流,同时偏转线圈控制电子束方向,逐行在屏幕上扫过,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CRT显示图像是是不断连续刷新着的,因此此类显示器看上去给眼睛一种“闪烁”的感觉。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损坏视力。 CRT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黑白的显像管构造相对简单。图1.为黑白显像管的构造示意图。

安徽省新型平显示产业技术发展指南

安徽省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技术发展指南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新兴的高新技术之一,其产业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大、拉动效益显著。发展新型显示技术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与升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有机发光电致显示技术(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激光显示技术(LPD)、电子纸显示技术(E-PAPER)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3D)以及特种显示技术等。为了提升我省新型显示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我省新型显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安徽省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技术发展指南》。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显示技术基本完成了从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PRT)向以TFT-LCD和PDP为主流技术的平板显示器的过渡。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球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TFT-LCD出货量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产业拉动效益显著。从全球技术分布区域看,日本是全球TFT-LCD产业的先行者,在上游关键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及TFT-LCD核心装备技术上仍位居全球领先地位。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平板显示产业,在工艺和装备的二次开发上进行了大量投入,

十年左右的时间,产业规模就超过了日本,在核心技术方面已逐步形成优势。中国台湾九十年代后期涉足产业,以高密度的资金投入为特点,产能规模已在2006年超过韩国,位于世界第一。虽然在技术上仍落后于日本和韩国,但技术实力正在逐步提升。 我省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得到快速发展,以合肥京东方为龙头的我省新型平板产业正在迅速崛起。2008年国内首条TFT-LCD六代线落户合肥;芜湖长信科技公司ITO 透明导电玻璃及背光源玻璃年产量达到2000万片,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20%以上;蚌埠华光集团具备年产1100万片导电膜玻璃的生产能力;合肥彩虹蓝光公司大尺寸玻璃基板、乐凯彩膜、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蚌埠华益导电膜、淮南新光源材料和翰博高新材料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从玻璃基板、彩膜、驱动IC与背光模组、导电膜到显示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在特种新型显示器及LED等显示技术研发上,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产品优势。目前,我省新型显示产业下游产业有比较好的基础,在技术和客户等方面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也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上游产业配套能力薄弱的问题,处于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关键时期。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17T12:49:19.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汪洋 [导读] 摘要:科技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数据挖掘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在各行各业展现出了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黄石市分公司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科技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数据挖掘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在各行各业展现出了十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谈起,进一步再分析其在金融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数据挖掘;大数据;金融;人力资源 一、数据挖掘的概念和功能 (一)数据挖掘概念。数据挖掘是指从庞大繁杂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表面数据背后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多种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二)数据挖掘的方法和过程。数据挖掘的理论技术一般可分为传统技术和改良技术两支。就传统技术而言,以统计分析为主要代表;就改良技术而言,以决策树理论、类神经网络和规则归纳法等为主要代表。 (三)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数据挖掘的功能十分强大,在与各行各业结合之后,都能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一般来说,数据挖掘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功能,是指对目标数据的属性进行特征描述;另一类是预测性功能,是指对当前数据进行归纳,以进行发展趋势的预测。 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实践 (一)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大数据金融以庞大繁杂的数据作为基础,利用如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分析处理对客户的消费数据,将客户及时全面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金融企业,如此一来,使得金融企业给零散化的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成为可能。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十分优异,在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方面均有广泛的运用。 就第三方支付而言,因为其运用场景多样化,使用方便快捷,因而,第三方支付与上下游的交易者联系紧密。当相关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进一步增加利润来源。在众多增值服务中,近年来,值得一提的是由蚂蚁金服推出的蚂蚁花呗。蚂蚊花呗本质上而言是一款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利用大数据,以自身的风控模型为基础,结合对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网购情况、支付习惯、信用风险等的分析结果,对不同的用户根据其近期的消费情况给予不同数额的消费额度。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由于互联网理财等大额交易场景的推动保持高速增长。在2013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仅为6万亿元,但据可靠预测,在2020年,此交易额可到39万亿元。再看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由于移动支付场景的多样化、用户渗透率越来越高、各种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军市场等原因,移动交易量不断上升。在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仅为1万亿元。但据估计,在2020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可达144万亿元。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运用。 (1)数据挖掘与人力资源规划: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组织管理者可以利用搜集到的每一个员工的组织内外部的信息资料,联系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以事实为依据,制定未来人力资源规划。 (2)数据挖掘与人才的招聘与配置:招聘时,招聘者对于求职者的了解一般都比较肤浅,对于求职者的专业技能掌握情況、工作效率等无法有效进行认知。而新兴的社交网络呈现了—个人各方面的信息,如工作经历、社会关系、工作效率等,从而能助招聘者一臂之力,达到精准的人岗匹配。 (3)数据挖掘与员工的开发:利用数据挖掘,管理者将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员工全方位数据的基础上,如员工的应聘岗位、晋升意愿和期望薪酬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从而精准地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 三、注意区分数据挖掘与个人信息侵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各种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手机、电脑、照相机等电脑产品基本是一年更新换代一次甚至两三次。其中由于手机应用功能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加,从原来的按键机发展到如今的触屏手机乃至折叠手机,其功能也从原来的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彩信功能而增加到如今的视频通话、语音通话以及上网功能。网络的普遍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便捷广泛的了解、认知自身以外的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可以通过网络媒介了解到其他国家的风土民俗、地形地貌,了解自己所喜欢的明星网红的日常喜好,或是通过网络媒介得到想获得的知识、达到一个学习的作用。但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世界了解到诸多信息时,也可能因为自己在网络上所说的一句话、所发的一个定位从而导致自身隐私泄露,个人信息被公布在大众眼中。要运用好大数据时代中网络媒体这一把双刃剑,就必须要求到人们提高自我隐私保护意识,规范网络世界中的一言一语。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量过大导致信息泄露 当今时代是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里,各种数码产品纷呈展现其自身的广泛性、普遍性,充斥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手机的发展从原始的只能打电话接电话的大哥大,渐渐变成能够发短信、收短信的按键机,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要求,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又增加了照相机、听音乐、玩游戏等等娱乐功能。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精神需求,仅仅五六年时间内,按键手机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触屏手机、智能手机。如今的手机已不仅是一个只能打电话、接电话的功能机,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通讯要求后,增加了上网的功能。如今微博app、微信app、qqapp各种社交app的崛起,使得人们日常生活充满了娱乐性、便捷性、广泛性,所接收的信息不仅来自自身以外的中国各地,而且也可以接触到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甚至来自地球以外的各大恒星的知识。如今你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超市里、商场中、地铁上、公园里拿起手机刷微博、拍抖音、视频通话、拍照片等等,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普遍,人们上一秒在抖音app上传了一段视频、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朋友圈发表了几张照片,以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下一秒这个视频、这篇文章、这些照片就极有可能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网络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过大的信息量以及一定性的安全隐患,人们通过信息库了解某一样东西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自身定位被人知道、自身隐私被泄露出去。 (二)大数据时代侵犯个人信息方法更多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速度快,数码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当手机硬件设施提高了,相应的各类软件应用层出不穷,给予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满足,同时也给予了不法分子有机可图的条件。人们隐私安全问题日益堪忧,由于手机等各种数码产品的普遍性,大

最新光电显示技术实验讲义

光电显示技术实验讲 义

实验一有机发光器件(OLED)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特性; 2.掌握OLED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简介: 1979年,柯达公司华裔科学家邓青云(Dr. C. W. Tang)博士发现黑暗中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对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由此开始,邓博士被誉为OLED之父。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OLED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图1:OLED结构示意图 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 如果一个有机层用两个不同的有机层来代替,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正极的边界层供应载流子时,负极一侧非常适合输送电子,载流子在两个有机层中间通过时,会受到阻隔,直至会出现反方向运动的载流子,这样,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很薄的边界层重新结合后,产生细小的亮点,就能发光。如果有三个有机层,分别用于输送电子、输送载流子和发光,效率就会更高。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OLED阴极材料的功函数需尽可能的低,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可以使用Ag 、Al 、Li 、Mg 、Ca 、In等单层金属阴极,也可以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起蒸发形成合金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功函数分别

新型显示器件

新型显示器件发展迅速,OLED 是继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后,形成的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子器件产业,其应用范围涵盖彩电、计算机、大屏幕、计算器、游戏机、PDA、手机及室外大屏幕显示等方面。OLED 新型显示技术及相关产业的产品占到信息产业总产值的30% 以上,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之一,其发展快慢、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显示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显示器市场更加强调轻薄、高画质、人性化等功能。从传统的黑白、彩色、超平、纯平CRT 显示器,到如今大放异彩的LCD、PDP 平面显示器,显示产业的规模日渐壮大。OLED 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动摇了LCD 与PDP 的霸主地位,成为未来显示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新星。OLED 显示技术是一门相当年轻的显示技术,依其所使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大致可分为小分子器件和高分子器件(PLED)两种。小分子OLED 技术发展的较早,因而技术也较为成熟。高分子器件(PLED)的发展始于1990 年,由于聚合物可以采用旋涂、喷墨印刷等方法制备薄膜,从而有可能大大地降低器件生产成本,但目前该技术远未成熟。由于OLED 具有高亮度、宽视角、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全彩色显示、低电压直流驱动、低功耗、发光效率比高、温度特性宽、耐恶劣环境能力好等优点,而且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所以非常适用于手机、PDA、数码相机、DVD、GPRS 等小尺寸显示,其产业前景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OLED 显示技术在过去10 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荧光小分子器件发光效率已经超过16 lm/w;而磷光小分子器件的发光效率则已接近30 lm/w;能够推出全彩色OLED 的公司和研究单位越来越多,采用低温多晶硅TFT 驱动的全彩色器件也已经被开发了出来;白光OLED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制成的白光器件可以在100cd/m2 亮度下保持较长时间。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基本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特别是在发光效率方面,OLED 远远高于PDP 的水平。目前,OLED 技术能够满足实用化的要求,但技术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在材料、彩色化、大尺寸、柔软显示IC、封装和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还有改进的余地。从长远来看,OLED 未来的发展将沿着小尺寸、中尺寸、大尺寸、超大尺寸;单色、多色、彩色;无源、有源硬屏、软屏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理想的显示器应该是TFT-AM-OLED。全球OLED 产业发展迅速随着OLED 显示屏越来越多地用于替代手机中的LCD 显示屏,2003 年全球OLED 的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 2.51 亿美元,而到2004 年全球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 4.0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iSuppli 预测,全球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2005 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 6.15 亿美元,比2004 年增长50.7%。2004 年,全球OLED 显示屏面板的销售量为3100 万块,几乎比2003 年的1680 万块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2004 年,三星SDI 在全球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排名第一位,占市场份额的44%,超过了日本的先锋公司。2004 年,全球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有89% 来自于手机市场。在未来10 年内,手机将一直是OLED 显示屏的最大的应用市场。根据Display Search 最新的统计数据,2005 年第三季全球OLED 出货量为1670 万片,产值达到 1.309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预测到2008 年,全球OLED 产业有望快速增长到22 亿美元以上。目前全球已经量产的OLED 生产线至少有多条,中试线也有几十条之多。国际上从事OLED 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公司有一百家以上,其中一部分公司已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日本厂商在OLED 的技术上起步较早,以东北先锋为首,TDK、三洋电机、索尼、精工- 爱普生、NEC 等大厂在OLED 技术的开发上都投下不少心力。欧美地区也有众多公司投入研发,如:CDT、Kodak、DuPont、UDC、eMagin、PHILIPS 等,韩国已有三星、LG、现代等10 余家企业宣布涉足OLED 产业,台湾地区也有来宝、东源激光、友达、胜园等14 家厂商投入到OLED 产业。近几年OLED 发展很快,2001 年索尼和三星分别研制成功13 和15.1 英寸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2002 年东芝研制成功17 英寸TFT OLED 样机,2003 年索尼推出了24 英寸TFT OLED 样品,2004 年精工爱普生开发出40 英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我国OLED 产业发展现状2003 年,国内信利半导体引进了一条小批量OLED 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产品及市场方面的开发,2005 年10 月份投产,主要生产无源OLED。清华大学于1996 年成立OLED 项目组从事OLED 技术研究,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个OLED 中试线。上海广电从事多年OLED 技术研究,在2005 年一季度建成中试线,进行小批量生产。上海大学于1990 年开始OLED 研究工作,研制出白色发光器件和绿色矩阵显示器件。吉林大学从1994 年开始在新型OLED 材料开发及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新型电致发光配合物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创新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版范明孟小峰绎课后习题修订稿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版范明孟小峰绎课 后习题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a)它是又一种广告宣传吗? (b)它是一种从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发展而来的技术的简单转换或应用吗? (c)我们提出了一种观点,说数据挖掘是数据库技术进化的结果。你认为数据挖掘也是机器学习研究进化的结果吗你能基于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提出这一观点吗针对统计学和模式识别领域,做相同的事。 (d)当把数据挖掘看做知识发现过程时,描述数据挖掘所涉及的步骤。 答:简单地说,数据挖掘其实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它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模式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不是一种广告宣传,而是身处在信息时代数据如此庞大的今天,我们对由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迫切需要,所以它是信息技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不是一种广告宣传。 数据挖掘也不是一种从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发展而来的技术的简单转换或应用,它涉及到了很多领域的技术,比如统计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信息检索、可视化、神经网络、高性能计算、算法以及许多应用领域的大量技术。 数据挖掘起始于20世纪下半叶,是在当时多个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应用,数据的积累不断膨胀,导致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商业需求,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技术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当时计算机

领域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巨大进展,进入了机器学习的阶段,人们就将两者结合起来,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这两者的结合就促就以这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数据挖掘不是机器学习研究进化的结果,而是结合了机器学。 数据挖掘的步骤包括:(1)数据收集;(2)数据清洗、脱敏;(3)数据存储;(4)数据分析;(5)数据可视化。 1.2数据仓库与数据库有何不同他们有哪相似之处 答: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是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它是单个数据,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 不同处:(1)数据库是面向事务的设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设计的。 (2)数据库一般存储在线交易数据,数据仓库存储的一般是历史数据。 (3)数据库设计是尽量避免冗余,数据仓库在设计是有意引入冗余。 (4)数据库是为捕获数据而设计,数据仓库是为分析数据而设计。 相似处:两者都是数据的集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