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宗教与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34.30 KB
- 文档页数:7
美国有一多半的人信仰基督教,美国建国前的英国殖民地时期,没有宗教自由,当时存在非常严酷的宗教专制法令,对不信仰基督教的人进行歧视、迫害,而且基督宗教各派别控制的地区对其它派别的教徒也实行歧视政策。
建国后,美国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制度,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种宗教[25]。
但宗教在美国政治中相当活跃。
大多数美国总统都宣称是基督教新教信徒,只有建国初期的几位总统是自然神论者,另有一人是天主教徒(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
全国51.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比例为天主教(23.9%)、摩门教(1.7%)、其他基督教(1.6%)、犹太教(1.7%)、佛教(0.7%)、伊斯兰教(0.6%)、其他宗教(2.5%),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4%(200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问:为什么说宗教有社会功能?答: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宗教,宗教形成后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诸多控制系统中的一种。
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宗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切社会形态,一切国家和民族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合理的、必然的因素。
因素之一,就是宗教对于社会有它的功能和作用。
关于宗教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历来纷争不已。
近几年来,随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兴起,把宗教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人们发现宗教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认为宗教的有些功能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不可代替的。
43 .问:如何认识当代我国宗教的社会功能?答:我国存在着多种宗教,各种宗教又有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流传和发展的岁月中,宗教同各民族的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伦理、心理以至风尚习俗交织在一起,贯穿于我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对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发生过,而且还将继续发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因而宗教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也将发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即中发〔 1982 〕 19 号文件 ) 中指出:“ 我们在宗教问题上能否处理得当,对于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发展国际交往和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美国文化介绍1.种族多样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定居在这里。
因此,美国的种族多样性非常显著。
白人、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等等,这些不同种族的人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2.饮食文化美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全球影响。
美国的快餐文化非常发达,汉堡包、薯条、可乐等成为了美国的代表性食品。
此外,美国还有烧烤、墨西哥卷饼、中国菜等各种各样的美食。
3.宗教信仰美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人们可以信仰各种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基督教是美国最主要的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等各个教派。
此外,美国还有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信仰。
4.体育文化美国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各类体育赛事受到广泛关注。
美国橄榄球、棒球、篮球等运动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超级碗、世界棒球经典赛、NBA总决赛等赛事成为了美国国民狂欢的日子。
5.电影与音乐美国的电影与音乐产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好莱坞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许多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美国的音乐也非常多样化,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各种风格的音乐都有自己的发展和影响力。
6.节日庆典美国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
除了全球闻名的圣诞节和感恩节之外,还有独立日、万圣节、劳动节、元旦等等。
这些节日都有各自的庆祝方式和特色。
7.美国梦美国梦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你来自哪里、你的社会地位如何,只要你敢于追求,努力拼搏,就能够取得成功。
8.自由精神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由表达。
这种自由精神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中得到了体现。
人们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教信仰自由,个人权利受到保护。
总之,美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开放、自由和富有活力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构成和传承反映出美国的多元化特色以及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精神。
美国文化不仅对美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宗教对于美国的影响近年来,宗教对于美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无论是在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方面,都在不断地体现出来。
在美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宗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宗教对美国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美国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而宗教在这个国家的政治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在美国,宗教与政治密切相关,许多政治家、议员与宗教领袖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在美国议会中,有大量的基督教会教徒,他们的信仰与政治立场密不可分。
此外,许多国家领导人都会在祈祷早餐会上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
宗教还在美国的选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许多政治运动与选举都与宗教紧密相关。
例如,美国政治中的保守派,往往依靠基督教的支持得以生存。
而民主党则更多地向天主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等群体倾斜。
不过,虽然宗教在美国的政治中拥有广泛的支持,但其对于国家的政治决策应该遵循民主原则、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例如,在美国的移民政策问题上,一些基督教派别反对引进穆斯林难民,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争议。
二、社会方面宗教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也极其显著。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宗教群体繁多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因为如此,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不容忽视。
例如,许多教堂、清真寺、犹太会堂、佛教寺庙等,都为社区提供了一种共同信仰的平台,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此外,许多宗教机构还为灾难、贫困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志愿服务和援助。
当然,宗教在美国社会中也存在各种问题。
例如,宗教歧视、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否认宗教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的基础作用。
三、文化方面宗教在美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许多美国文化都与宗教密切相关。
例如,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电视等电视台,就有很多宗教类的节目。
此外,在美国的音乐、电影、文学等领域中,也能看到许多与宗教相关的作品。
例如,电影《耶稣受难记》等,就呈现出了宗教对于美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印度和美国的宗教信仰有何不同?印度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此,我们将探讨印度和美国的宗教信仰方面的一些主要区别。
一、信仰宗教的数量和种类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上宗教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印度的主要宗教是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等。
而美国则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国家,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并且新的宗教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二、信仰动机和理念印度的宗教信仰主要关注个体超越现实世界,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与神灵建立联系,达到个人和精神的较高境界。
而美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强调个人在世间的行为,如无私的服务他人、爱的慷慨等慈善事业,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天命。
三、宗教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印度的宗教在社区生活和个人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节日和仪式在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美国则是一个以自由体系为主导的国家,宗教则只属于个体选择性的信仰。
四、精神修养的实践方式在印度文化中,个体通过修习冥想、瑜伽等方式来实现精神得到提高,而美国的宗教修行则强调个体在境遇中的反应,如压力下如何以和平、内在的精神层次面对问题。
五、宗教的传承和普及方式印度的宗教传承方式以口传为主,由老一辈的家长或宗教领袖传授。
而美国则更注重宗教的广泛普及,通过传媒等多种方式传播宗教思想和教义。
结语印度和美国两国的宗教信仰各有千秋,每个宗教信仰中都蕴含着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宗教信仰,共同创造一个和平互信、恭敬尊重的社会环境。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何区别?
一、宗教文化的演变历史
在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中,历史的演变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的宗教文
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些信仰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貌。
而在美国,宗教文化的发展主要源于移
民的不同信仰而多样性,从基督教到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多元开放。
二、信仰的核心价值
在中美宗教文化中,信仰的核心价值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中国历史
上的三教强调了“人文”、尊重道德和真理,其核心价值在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而在美国,基督教强调了“义务、服务”等口号,体现了
其信仰强调助人为本的关怀精神。
三、对待信仰的态度与方式
在中美两国,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长期以来强调“宗教归于私人领域”,国家和社会在宗教事务中相对“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而在美国,保障宗教自由是基本法律原则,公众场所允许礼拜、说教等活动。
四、宗教信仰在生活中的影响
中美两国的宗教信仰在大众生活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中国的宗教文化
影响着婚礼、葬礼、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细节的处理方式,这种宗教
文化的影响因历史和地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而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力极为深厚,例如,星期天这一天在美国几乎被普遍认为是属于教会的一天,许多商店和机构都有休息,许多人自愿参加礼拜。
总结: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其独特性,从信仰的形成历程、核心价值的关注点到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背景。
同时,也是它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尊重与交流的契机和基础。
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它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社会。
这个多元文化的特点贯穿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宗教、饮食、艺术和娱乐等各个领域。
这种多元文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体现在语言上。
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但由于移民的到来,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中文、法语等也成为了美国社会中广泛使用的语言。
在一些城市,人们能够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流。
这使得美国成为一个语言多样性的国家,也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互相交流和了解不同的文化。
其次,宗教是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宪法规定了宗教自由的权利,这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各种宗教信仰共存的国家。
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在美国都有广泛的信仰者。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和传统仪式,它们丰富了美国社会的宗教文化。
除了语言和宗教,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还体现在饮食方面。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饮食文化之一。
人们可以品尝到来自各个国家的美食,如墨西哥的玉米饼、中国的炒面、意大利的比萨饼等。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让美国社会更加多元化。
美国的多元文化还表现在艺术和娱乐领域。
美国是一个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级的电影、音乐和舞蹈等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艺术家。
此外,美国还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和艺术展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然而,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人们需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以促进和谐相处。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带来了文化认同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感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受到威胁或边缘化,需要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文化权益。
综上所述,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在语言、宗教、饮食、艺术和娱乐等方面丰富了美国社会。
得克萨斯州的宗教与信仰: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得克萨斯州位于美国南部,是一个既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又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在这个州,各种宗教信仰蓬勃发展,共同构成了得克萨斯州独特的宗教景观。
首先,天主教是得克萨斯州最大的宗教群体之一。
早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就带来了天主教信仰,并建立了许多教堂和修道院。
时至今日,得克萨斯州仍有许多华丽的天主教堂,如圣费尔南多大教堂和圣安东尼奥大教堂等。
许多居民信奉天主教,每周前往教堂参与弥撒和礼拜活动。
其次,基督教在得克萨斯州也十分普及。
不同教派的基督教徒构成了得克萨斯州基督教信仰的丰富多样性。
具有代表性的基督教教派有长老会、浸信会和卫理公会等。
这些教派的教堂遍布整个州域,每周吸引着大量信徒前来礼拜和参加教会活动。
除了天主教和基督教,得克萨斯州还容纳了许多其他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在得克萨斯州有较大规模的信众群体,特别是在休斯顿和达拉斯等大城市。
回教堂比哈拉穆教堂和达拉斯中央清真寺等成为了当地穆斯林的重要聚集地。
此外,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和锡克教等也在得克萨斯州有着自己的信仰中心和寺庙。
得克萨斯州的宗教多元文化交汇不仅存在于信仰的多元性上,还反映在宗教建筑和文化活动上。
得克萨斯州的宗教建筑大多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不同教派信仰的差异。
天主教堂常常以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为主,而基督教教堂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现代感。
此外,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以穆斯林典型的穹顶和尖塔为特色,彰显了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得克萨斯州,宗教信仰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宗教节日和庆典如复活节、圣诞节、斋月等在当地举行,成为了人们相互交流和共融的重要场合。
此外,很多宗教组织还积极参与慈善和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塑造了得克萨斯州的和谐社会形象。
总的来说,得克萨斯州的宗教与信仰是各种文化交融的体现。
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互相吸收和借鉴,为得克萨斯州增添了多元色彩。
American Religious Culture美国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发达国家,其宗教多元化与移民问题有密切关系,宗教信仰已成为美国文化和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多元宗教文化的传统对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US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with rich religious colors and its multi-religious featur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itsimmigrants. Religious beliefs ar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history. This deep-rooted multi-religious culture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on American lives.一、美国的宗教文化背America's religiou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美国向以“民族熔炉”和“宗教联合国”著称。
America is famous as an "Ethnic melting pot" and "religious United Nations".美国人大部分是17和18世纪欧洲移民的后裔,另外,还从拉丁美洲、亚洲、澳洲、非洲甚至加拿大涌入了大量移民。
移民们持续稳定地涌入美国,带来了他们本国的文化和传统,从而使美国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也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mericans are mostly descendants of European immigrants of17 and 18th Century. In addition to there are also a large number ofimmigrants from Latin America, Asia, Australia, Africa and Canada. Thesteady influx of immigrants brought their own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o America. They make the American society rich and colorful and even impact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s multicultural.多元文化的沃土滋养出了多元宗教文化。
宗教和美国社会和文化宗教是美国文化中非常显著的一部分。
美国的宗教历程即移民历程。
如浪潮般涌来的新移民,加上国内的演变,使美国的宗教构成发生了大转变,出现了五花八门可供选择的信仰,变化之大和信仰之多,令他国望尘莫及。
对过去两个世纪的简短回顾显示了这一点,而未来这一趋势将有增无减。
克林顿总统曾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拥有种族、宗教和政治上的丰富的多样性,这在21世纪将是天赐之福。
那些能够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和锻炼团结的新纽带的人们,将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可以说,美国的宗教与政治相辅相成的关系塑铸了美国的民族和国家。
美国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其宗教五花八门,而且信徒极为虔诚,这对基于欧洲经验,认为社会越进步,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便越世俗化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美国革命时期,常去教堂作礼拜的美国人约占17%。
到南北战争时,这类人的百分比已增至37%。
到本世纪初,已超过人口的一半,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更是超过了60%,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徒。
美国的世俗化的确与众不同。
那些历史悠久的新教教派在教义问题上往往比较开明。
正因为如此,那些比较传统的有宗派倾向的信徒便有了闹分裂的借口,或者说,由于这些新教教派停滞不前,从而为新兴的竞争对手留出了更大的空间。
自196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甚至更为剧烈的变化。
一些主要的传统教会或历史悠久的教派不仅增长缓慢或止步不前,甚至出现了新成员逐年减少的现象。
未来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自称“精神上有追求”但“不信宗教”的美国年轻一代少数群体人数颇多,而且与日俱增,表明他们既不想受古老的传统宗教组织的限制,也不接受这类组织的培养。
今天,与传统的基督教思想彻底决裂的18岁以下(包括18岁)的美国人人数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同龄人。
一般来说,他们不相信耶酥是人类唯一的救世主,不把《圣经》当作上帝的话来读,不接受绝对道德标准的思想。
人们将这视为进步还是倒退,要视其自身的基督教思想,对现实的看法和宇宙观而定。
美国的宗教与法律
当我们提及美国时,很多人经常想到是什么呢?想到的是美国很富有,美元很重要,汇率降一分牵动多少万人的心,美国的次贷危机间接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次是美国科技很发达。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鉴证了一个人的一小步可以成为全人类的一大步。
微软巨头把电脑这个原本由技术人员才能操作的复杂高科技工具,变为普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工具,开创了电脑平民化时代。
另外还有美国的军事。
有一条的手机短信说,“我是美国,我想打谁我打谁”。
从扔到日本的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到伊拉克战争中空地压制武器“哈姆”反辐射导弹,其实力之强毫无疑问。
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很少有人想到美国的宗教。
让我们讲讲宗教在美国的地位。
一方面,根据美国一些比较有名的科研机构,比方说盖洛普这样的权威机构在几十年间的跟踪统计,美国大概每十个人里头,有九个人自称是相信上帝,也就是92%到93%的人是相信上帝的;有八个人认为,宗教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内容;有七个人属于某种宗教组织,但不一定是基督教,可能是各种其他宗教:有六个人每天祈祷;有四个人每周去教堂,也就是说有40%的人每周上教堂。
这个
数字一百多年来都没有改变,只是在9.11以后,突然上升到70%多,后来有一个回落,但是基本稳定在40%多。
美国是所有西方国家里,进教堂人数最高的国家。
美国的教堂有30多万个,如果你去美国,会看到一个十字街角会有好几个教堂矗立在那儿,不同的风格,没有一个教堂和另一个教堂是相同的。
30多万个教堂分布在美国城乡的各个角落里。
另一方面,美国人每年观看橄榄球、棒球、篮球这些重要比赛的人数,大约是4亿人次,但是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是52亿人次。
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给宗教事业的捐款达500亿美元;但是花在棒球、篮球、橄榄球三大球上的钱是50亿美元。
由此可见宗教对美国人的公共生活有多么重要。
除此以外宗教对美国人的政治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我们信赖上帝”一语不仅铭铸在美国政府发行的硬币上,而且也赫然悬刻在国会大厦的墙壁。
联邦国会开会的开场白是牧师的祷告,最高法院也要先诵读“上帝拯救合众国和这个可尊敬的法院”后才可以开庭,联邦军队中也设有随军牧师,即使你去法庭作证,也要像总统宣誓就职一样,必须手按圣经,发誓你所说的一切句句属实,否则你是必输无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对于美国教育和文化,宗教也有其重要的影响。
美国的私立中小学基本上都是教会办的。
美国有一些很著名的
高等院校,如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当初建校的目的全是为了宗教的缘故。
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本人用钱捐建学校的目的,是为培养神职人员。
其次美国目前有1200多家宗教背景的广播电台,播放各种各样的宗教节目。
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美国的宗教节目增加了75%。
美国的宗教杂志有5000多种。
美国的书店里永远都有关于宗教的书籍,关于宗教的音乐、磁带也是历久不衰,永远都在排行榜的前列。
好了,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标题“美国宗教与法律”。
对此可以追溯到1620年9月离开英国的一艘船,它是第一艘载运清教徒驶往北美殖民地的船只。
当他们飘洋过海登上北美陆地时,这些脱离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移民在五月花号上立下一个誓言:
五月花号公约以上帝的名义,阿门。
我们这些签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的国王——信仰和教会的捍卫者詹姆斯国王陛下的忠顺臣民。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维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
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据此于主后l620年11月11日,于英格兰、法兰西、爱尔兰第十八世国王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国王詹姆斯陛下在位之年,我们在科德角签名如下。
因为这一段文字,第一次从民众的角度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国家是民众以契约的形式合意组建的,国家的公权力来自于民众所度让的部分权利的组合。
法律实施的真正力量源于民众对于国家法律合法性与公正性的认同,出于对法律的敬畏而自愿服从,而不是慑于国家暴力。
法律是为了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了维系某种统治秩
序而制定的。
也就是说,这一份写在一张简陋的纸上的契约从法理上、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并以某种形式指出国家的权力来自以全体社会成员以契约达成合意所出让
的部分私权利的组合。
它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无庸质疑的,甚至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起了一个法律的典范。
而后的《独立宣言》的思想的主要来源也是以约翰加尔文教主为核心的清教主义信仰。
17世纪美国新英格兰清教徒中盛行的盟约观念,号召人们要依照上帝的旨意服从他们的统治者及所在地的法律。
同时,在加尔文教义中,如果统治者的行为在某些方面违背了与上帝的盟约,就失去了其权威性,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其统治。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成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
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
们中间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独立宣言》把一般所指的自然权利中的财产权改为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自然权利仍然意味着“生命、自由、财产”,法律首先是为反抗政府滥用权力、保
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而建立的。
宗教虽然对美国影响很深,但它不是一个神权国家,不是一个霍梅尼统治下的伊朗,或像沙特阿拉伯那样政教合一的国家。
但是,离开了宗教,又很难想象会有美国,或者说今天的美国。
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在谈及法律和宗教时,说道,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法律,任何社会都需要有秩序来维持,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只有法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信仰,要有宗教。
宗教管精神,法律是管人们的行为,没有宗教,法律就变成一种形式。
要对法学、法律的精髓进行理解的话,要看到在看似毫不相干的法律和宗教,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人要有理念,有信仰。
对宗教在美国的发展,我们怎么来评价它呢?美国人有一句话:宗教是公民道德的孵化器,教会是公民道德的养成所。
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宗教对美国的作用是多大。
教会承担了非常多的工作,相当于咱们国内的街道、共青团、妇联、居委会、工会。
小到一个人的婚姻、家庭、生老病死,大到社区平时的安危、政府的决策,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非洲、亚洲的难民、饥民的困境,以及生态保护,教会都很关心。
无处不在的教会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使美国每一个人在这个网络中能够相安无事。
它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是无形的,不是强迫的,可是在这里面你感觉到了教会道德的存在,社会服务被教会有形化。
为什么会这样?再回到法律上说。
美国有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了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
实际上,美国并没有一个专门讲宗教的法律。
第一修正案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同时宪法第六条第三段也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参议院、众议院、各州政府的行政司法官员的宣誓,都表示拥护宪法,不以宗教信仰为担任合众国任何公职的必要资格。
关于美国宗教的问题,全部都是由宪法第一修正案来确定的。
我认为,它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第一修正案讲到政教分离的问题,这是文明国家第一次用法制的形式把政教分离问题法律化、明确化。
从该修正案1791
年通过一直到今天,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宪法第一修正案,实质是两句话,大家都知道,就是著名的设立分句和自由实践分句。
国会不得通过法律设立宗教,这是设立分句。
国会不得立法干涉宗教自由,这是自由实践分句。
第一修正案设立条款的意思是这样的:不论州政府还是联邦政府,都不得将一个宗教确立为州教或者国教;不得通过援助一种宗教或所有宗教或袒护某一宗教,而歧视另一宗教;不得强迫或影响某人违背本人意志加入或不加入一个教会,或强迫他宣布信奉或不信奉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人不得因持有或不持有宗教信仰,去或不去教堂做礼拜,而受到惩罚。
后面还讲到,不得因宗教而课税。
用杰克逊的话说,这一反对用立法确立国教的条款,意在确立一道教会与国家
分离的墙。
讲到政府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限制,该条款规定国会不得立法禁止宗教自由实践。
宗教信仰的自由是绝对的,政府不得用法律加以限制。
基于宗教信仰的宗教活动和行为的自由是绝对的,政府不得加以限制。
但不是说你杀人放火也可以。
任何人都得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共的利益,这是另外的法律需要规范的。
但是国会不能通过专门的法律,针对宗教做某种规定。
联邦宪法修正案有关个人权利、宗教自由等方面的法律逐渐被各州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让各州的司法也能保证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使宗教自由具体落到实处。
宗教和法律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法律非常有效地保护了每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信仰,同时维护了社会安定,而宗教同样使美国政府比较好地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公共管理,取得社会各方面比较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