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观念

  • 格式:docx
  • 大小:28.07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观念学习心得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指出了统计的核心就是数据分析。通过学习,我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如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谈谈关于小学数学如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几点个人看法。

一、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从上面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数据分析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的意识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想到用数据帮你解决问题。比如:班里要组织课外活动,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游戏项目?可能孩子们没有数据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会说老鹰捉小鸡,有的说跳绳,他们没有一个统计的数据意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在一起讨论,发现要使游戏项目让更多的人喜欢,那我们必须要去收集数据,于是我们可以统计班上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最后发现可能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最多,于是就选择老鹰捉小鸡这一项目。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统计学的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不期望学生掌握多少种方法,但是他要有这样的想法,遇到这样的问题能想到去调查、能想到用数据说话,这一点非常重要。

2.体会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让学生能从数据中更可能多的提取信息,而这些信息能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决策。

3.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要挑选一名跳远选手,一名选手跳远一次比一次跳得好,成绩呈增长趋势;另一名选手他的成绩不是增长趋势,是波动的,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但这名选手的最高值非常高。老师给学生提问了,如果你是教练员,会选择哪名选手参加比赛?其实这里就牵扯了一个背景,要根据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知道在国际比赛中,跳远是以一次最好成绩记成绩的,六次比赛中,你有一次成绩最高,你就可能得冠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再要求这名选手是不是很稳定,关键是根据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1.设计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收集数据的热情

数据分析必须面对一堆数据,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都有可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安华老师所上的《统计》,是以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作为引入的。此外,还有统计学生上学所用的时间,感悟随机性;新年联欢会买水果,调查班里最喜欢吃的水果;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不同体重等等。这些素材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2.讨论数据对我们的帮助,体会分析数据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觉得进行数据分析是必须的、有用的,不进行数据分析就办不成事,事情就解决不了;学生才有可能积极投身学习活动。如清华附小安华老师上的《统计》时,由学生各自想看的动画片不相同,引出学生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不一样,而又只能看一部动画片,这样就产生矛盾,同时数据分析成了学生内心的一种需要,他们必须知道喜欢看哪一部动画片的人数多,才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数据分析当中来。

3.收集和积累统计应用的例子,学会数据分析

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自觉积累统计应用的例子,不管是教材中的例子也好,还是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看到统计能帮人们做不少事情。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分析统计一、二年级学生的体重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当教师提出“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时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把这事说清楚?这些数据怎么办呀?经过学生讨论,按顺序排一下,相同的放在一起。这时,学生就有了初步的分类意识和排序的思想。而这两点,正是描述和整理数据的开始。

4.开展实践活动,形成统计意识

统计意识的培养,绝对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因为它跟实际生活联系太紧密了,课堂教学中往往很难完全的展示一个统计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比如你是一个球迷,在一场比赛中会推测所喜爱的球队是否会赢,如果仅凭主观喜好去判断,那么你就不具备数据分析观念,并且判断往往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在判断之前,先收集一定的数据(双方队员的技术统计、双方球队历次比赛成绩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对球队输赢作出推测就会比较可靠,那么就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具备以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一旦遇到了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即使你忘记了具体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但只要你有了这个意识,就会去请教专业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就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总之,无论是统计课程设计还是教学,都要抓住一个核心——数据分析观念,即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解。实际上,统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密,我们的教学就是使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去分析数据提取信息,遇到问题时愿意去收集数据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统计中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形成统计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标解读及教学思考,主要介绍《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规定,包括核心概念、内容主线、具体要求。

在实验稿《课标》中“统计观念”是核心概念,现在为什么改名为“数据分析观念” 呢?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在“统计”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设计合理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概率”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随机现象?

一、发展统计观念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理解统计的知识,掌握一些统计的方法,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

1、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统计观念”主要是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如,在看球赛时会推算所喜爱的球队是否会赢。如果这时仅仅依靠主观喜好去作出判断,那么你就不具备统计观念,并且你的判断往往是不合理的。但如果你意识到判断前需要先收集一定的数据:双方队员的技术统计、双方队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