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的品种及体型外貌

牛的品种及体型外貌

牛的品种及体型外貌
牛的品种及体型外貌

第二节牛的品种及体型外貌

牛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牛亚科,牛亚科分为牛属和水牛属。牛属中的牛种包括黄牛、牦年牛、瘤牛、野牛、大额牛等;水牛属中的牛种包括亚洲野水牛和非洲野水牛,依据生产用途和生产性能水平,牛按经济用途一般可分为乳用牛、肉用牛、乳肉或肉乳兼用牛、役用牛或役肉兼用牛。

一、乳牛品种

(一)荷兰牛

荷兰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斯省,德国北部荷尔斯坦省也有分布,故称为荷斯坦一西弗里斯牛,因其毛色为黑白花片,俗称黑白花牛。荷兰牛19世纪后期开始陆续输到世界各国,经过多年长期的培育,形成了各国自己的品种,各冠以本国名称,如美国荷斯坦(黑白花)牛、英国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日本荷斯坦牛等。黑白花牛有乳用型和兼用型两种。

乳用型黑白花牛体,结构匀称,皮薄骨细, 秀,皮下脂肪少,轮廓分明

被毛细短,角细致,向前向内弯曲,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达,乳房发育良好,容积大,乳静脉宽深,侧望体躯呈楔形。全身毛色黑白相间,额星、腹下、四肢下部、尾帚为白花。成年牛体重,公母生分别为900-1200kg、650~750kg;初生重40~50kg。成年公牛

体高145cm、体长190cm、胸围226cm、管围22cm,母牛体高135cm、体长170cm、胸围95cm、管围19cm。母牛平均年产乳量6000~8000kg,乳脂率3.4%~3.7%。该品种产乳量高、饲料报酬高、耐寒,但耐热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兼用型黑白花牛体格略小,体躯宽深,背腰宽平,尻部方正,肌肉丰满,乳房发育良好,侧望体躯略呈矩阵,毛色与乳用型相同。成年公牛体重900~1100kg,母牛550700kg;母牛平均年产乳量4500~5500kg;乳脂率3.8%~4.2%;经育肥后屠宰率为

55%~62%

(二)中国荷斯坦牛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外貌具有明显的乳用特征,体质细致结实,乳房系统发育良好,毛为黑白花。但体格大小不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成年母牛体高依次为136cm以上,133cm 以上和130cm左右。据中国奶业协会1981年统计讠各类型牛泌乳期305d平均产乳量5333.9kg,平均(三)娟姗牛

娟姗牛原产于英国媚女体型小,细致紧凑;头小而额部凹陷,角中等大小,向前弯曲,角尖黑色;颈细长,垂皮发达,有皱褶;胸宽深,腰平直,尻

细致;乳房发育匀称,质地好,乳静脉粗大而弯曲,体躯呈楔形毛四肢端正,骨骼多,其次有灰褐、深褐色,鼻镜和尾帚为黑色。成年体重

生重23~27kg;成年母牛体高和体长分别为113cm和133cm 初4500kg,乳脂率5%~6. 目前,美国饲养的娟姗牛群体最高产乳量达6000kg。该品种具有耐热性好y乳脂率高的特点(四)爱尔夏牛

原产于英国的爱尔夏。体格中等,结构匀称,角向外向上弯曲,角尖黑色,胸深而窄乳房匀称,附着良好,毛色为红白花,尾帚白色。成年体重,公牛800kg,母牛550kg,平

均年产乳量4000~5000kg,乳脂率3.5 5%。该品种具有四肢坚实,放牧性能好,繁殖力强,肉质细嫩的特点

二、兼用品种

一)西门塔尔牛

原产于端士阿区的河谷地带。分为乳肉和肉乳兼用两种类型,该品种体格高大,粗壮结实,头部轮廓清晰,额宽,角向外向上方弯曲,前躯发达。体躯宽深,尻部长宽平直,肌肉丰满,乳房中等,四个乳区均称黄白花或淡红白花,肩胛和十字部常有白色毛带,头部、腹下、四肢下部和

尾帚为白色,眼睑和鼻镜为粉红色。成年公牛体重1000-1300kg,体高148cm;母牛650~800kg,体高134.4cm。泌乳期平均年产乳量480~5000kg,乳脂率3.9%~4.2%;屠室率65%,优质切块肉占41

二)短角牛

原产于英国的英格兰,有乳肉兼用、肉用、乳用三种类型。短角牛有有角和无角之分角致,角由额部向前伸展,角尖向上弯曲,头短额宽,胸宽且深,警甲宽平,背腰平直宽尻部方正,体躯呈矩形,乳房大小适中,四肢短。毛色数为紫红色,少数为红白沙毛

或白色,被毛卷曲。成年公牛体重800~1000kg,体高142.8cm;母牛600~750kg,

130.4cm;初生重32~40kg。年均产乳量2800~3500kg。乳脂率3.5%~4.2%,屠字

65%~68%,肌纤维细嫩

(三)三河牛

原产于国内蒙古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地区,由多品种杂交育成。体格高大结实,头清秀,角向前略向上方弯曲,胸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而强健。毛色以红(黄)白花为主花片分明,头部或额星、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为白色。成年公牛体重1050kg,体高156.8cm;母牛体重547.9kg,体高131.8cm。初生重31~38kg。年均产乳量2003600kg,乳脂率4.0%~4.1%。屠宰率53.11%,净肉率44%

三肉用牛品种

(一)海福特牛

原产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牛津县。具有早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耐寒、放牧性能好的优良特性。体格较小,体躯呈矩形;头短额宽,有有角和无角两种,角向两侧伸展,微向下方弯曲,前胸发达;躯干肌肉丰满,四肢短粗;(被毛为暗红色,皮肤橙黄、颈垂、弩甲、四肢下部、腹下及尾帚为白色,即具有“六点自的特征。成年公牛体重850~1100kg,体高130cm;母牛600~700kg,体高120cm。日增重可达11001310g,屠室率60%~67%,肉质柔嫩多汁,肥美可口,呈大理石

(二)安格斯牛

原产于英国苏格兰北部的阿拉丁和安格斯地区,为古老的小型黑色肉牛品种。近几十年来,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育成了红色安格斯生。安格斯牛无角,头小额宽,头部清秀,体躯宽深,呈圆筒状,背腰宽平,四肢短,后躯发达,肌肉丰满(被毛为黑色,光泽性好成年公牛体重700~900kg,体高130cm;母牛体重500kg,体高119cm。屠宰率60%~70%。该品种具有早熟,放牧性能好,性情温顺的特点;难产率低,肉牛中胴体品质最好

是理想的母系品种

(三)利木赞牛务

原产于法国中部利木赞高原地区。体格高大,头短而小,额宽,公牛角向两侧伸展,母牛角细,向侧前方平出,前躯发达,胸宽而深,肋弓开张,体躯长,背腰壮实,后躯肌肉特别发达,四肢强健细致。毛色多为红黄色,眼睑、鼻周围、四肢内侧、会阴及尾帚毛色较浅、成年公牛体重950~1200kkg,体高140cm;母牛体重600~800kg,体高130cm;初生重35~36kg。屠宰率63%~71%,瘦肉率高达80%~85%。肉质良好,嫩度高,脂肪含量低。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饲料报酬高的特性

(四)夏洛来牛

原产于法国中部夏洛来和涅夫勒地区,体格高大强壮,头大小适中而稍短,鼻镜宽广,角圆而较长,向两侧向前上方伸展,胸深肋圆,背腰宽厚平直,臀部大,大腿宽广而圆,四肢粗壮,肌肉特别发达,常有“双肌”特征,毛色为乳白色或乳黄色。成年牛公牛体重11100~1200kg,体高145cm;母牛体重7700~800kg,体高137cm;初生重42~45kg。屠宰率65%~70%。夏洛来牛具有

早期生长发育快,瘦肉多的特点,在净肉率和眼肌面积上具有优势。

(五)日本和牛

原产于日本的九州、鹿儿岛、兵库等地,是中型肉用品种。具有早熟、抗结核病、肌肉多汁细嫩、大理石花纹特别明显的特点。该牛角短小,向上内弯,角根白色,角尖黑色,鼻镜黑色;毛色有黑毛和褐毛两种,但以黑色为主,乳房和腹壁有白色毛斑;前躯较强,无肩峰,背腰平直,尻部方正,骨细,全身肌肉丰满,但后躯肌肉不及欧洲牛丰满。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700~900kg、400~560kg,体高分别为137cm、124cm。育肥日增重850~

990g,屠宰率58%~62%

(六)皮埃蒙特牛

原产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体格中等,角平出微向前弯曲,角尖黑色,体躯长全身肌肉丰满,尤其是大腿肌肉发达。成年牛耳廓、眼圈、鼻镜为黑色,被毛为浅灰色或白色。性成熟以后的公牛的颈部、四肢下部为黑色,有的体侧和大腿侧面颜色较深,胎毛脱换前的犊牛被毛为乳黄色或白色。成年公牛体重850kg,体高143cm;母牛体重570kg,体高130cm,初生重38~42kg。产乳量3500kg◆乳脂率4.17%。平均日增重1.38kg。屠宰率62%~70%,净肉率60%,瘦肉率高达82.4%,胆固醇低,每100g肉仅48.5mgz2眼肌面

积大,高达121.8cm

四中国黄牛

我国黄牛遍布全国各地,不同生态地区都有分布,据2000年统计,我国约有1亿头依据地理分布区域和生态条件,我国黄牛可划分为北方牛、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类型,这三种类型的牛体形外貌上表现一定的差异,体格上依次由大到小,颈垂皮依次变为发达,肩峰依次由低到高。我国黄牛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顺,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的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欠佳,肉质好的特点。其体质结构共同特点为:体格偏小,头略粗重,有角,角形不一

体质粗壮结实,结构紧凑,前躯发达,后躯短且多为斜尻,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毛色以不同深浅的黄色居多,少部分为黑色。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黄牛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

(一)秦川牛

原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体格高大,骨骼粗壮,头方正,肩长而斜,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荐部稍隆起,多为斜尻,毛色多为紫红色或红色,鼻镜和眼圈肉红色。成年公牛体重470~700kg,母牛320~450kg,公母牛体高分别为141.8cm和132.4cm,18月龄平均屠宰率58.3%;净肉率50.5%,肌肉细嫩多汁,大理石纹明显,公母牛平均最大挽力

分别为398kg和252kg。

(二)南阳牛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体格高大,肌肉丰满,体质结实。公牛前躯发达,行动敏捷,毛色以黄色居多,其次为红色和草白色。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650kg和410kg,平均体高分别为144.9cm和126.3cm,中等膘情公牛屠宰率52.2%,净肉率43.6%,公母牛最大挽力平均为3986kg和275.1kg

(三)鲁西牛原产于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两地,体躯高大,胸宽深,背腰宽广,毛色为黄色居多,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色淡。鼻镜多为肉红色,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644.4kg、365.7kg,体高分别为146.3cm和138.2cm,产肉性能好,肉质细嫩,18月龄育

肥牛屠宰率59.2%6,净肉率48.1%

(四)晋南牛

原产于山西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体躯高大,毛色以枣红色居多,其次为黄色、褐色,鼻镜和蹄为粉红色,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607.4kg、339.4kg。晋南牛挽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强。龄育肥屠宰率59.2%。

(五)延边牛

原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毛色多为深浅不同的黄色,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

别为465.5kg、365.5kg,18月龄育肥公牛屠宰率57.7%(六)南方牛

产于长江流域多省区,云贵高原和台湾省,体型和毛色差异大,对山区具有较好的适

应性

五、水牛

(一)中国水牛

我国水牛有2000多万头,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和淮河以南的广大水稻产区,属于沼泽型水牛,我国水牛无品种之分,各地方类群同属一个品种。按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体型大小,可分为滨海型,如上海水牛、海子水牛,体型较大;平原湖区型,如滨湖水牛、鄱阳湖水牛,中等体型;高原平原型,如德昌水牛、德宏水牛,体型中等;丘陵山地型,如温州水牛、福安水牛、涪陵水牛,体型较小。

我国水牛外貌基本特征为体躯矮而粗重,皮厚毛粗,身短腹大,髻甲高,头与颈衔接角度和地面几乎平行,前躯发达,尻部发育差,呈斜尻。角长,呈新月形居多。毛色为青灰色、芦花白,白色极少。腭下有1~2条白带,面颊或眼角或嘴角有一撮白毛。成年大、中小型公牛体重分别为650~800kg、550kg、500~550kg,母牛分别为620kg、480kg、400kg

450kg;成年大、中、小型公牛体高分别为142.8~154cm、133cm、129~133cm,母牛分别为132~138cm、127cm、120~123cm

中国水牛无专门化品种,具有役用、产肉、产皮和产乳多种经济用途。作役用,日耕地2~0.4hm2,可载重800~1000kg;老残牛净肉率37%~43%,水牛肉脂肪含量低;一个泌乳期(8~10个月)产乳量400~1000kg,乳脂率7.4%~11.6

中国水牛具有耐粗饲,消化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性成熟晚,性情温驯,易于调教的生物学特性,夏季喜浸水滚泥

原产印度旁遮普和德里南部,属于江河型乳用品种,主要外貌特征:角呈螺旋形,被(二)摩拉水牛

毛黝黑,尾帚白色或黑色,头小额宽,耳薄下垂,公牛体躯深宽,母牛体躯侧观呈楔形,成干公牛体重450~800kg,母牛350~700kg,公、母牛体高分别为141.9cm和132.8cm,产040~200kg,乳脂率为7%

六、牦牛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高山地区,中国是牦牛分布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3%近1300万头,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和新疆等省区也有少量分布。根据牦牛分布地和生态特点,我国牦牛可划分为“高

和“高山型”。例如青海高原牦牛天祝白牦牛、麦洼牦牛属高原型;西藏高山牦牛、九尤牦牛属高山型

牦牛特殊的生理结构,对缺氧、太阳辐射强烈、低气压、昼夜温差大的高寒草原地区有高度的适应性,具有耐寒、耐粗、耐劳和采食性强的特点,但耐热性差,是该地区人民衣食、住、行、用的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牦牛为原始品种,具有多种经济用途,无专门化品种,具有产肉、乳、皮、毛、绒的功能,也可作役力。牦牛毛和尾毛是我国传统特产,以白牦牛毛最为珍贵,牦牛绒是新型毛纺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牦牛外貌粗野,体躯强壮,头小颈短,嘴较尖,胸宽深,暑甲高,背线呈波浪形,四肢短而结实,蹄底部有坚硬的突起边缘,尾短而毛长如帚,全身披满粗长的被毛,尤其是腹侧丛生密而长的被毛,形似“围裙”。粗毛中生长绒毛。有的牦牛有角,有的无角。毛色以黑色居多,约占60%,其次为深褐色、黑白花、灰色及白色。公母牦牛两性异相,公牦牛头短颈宽,颈粗长,肩峰发达;母牦牛头尖,颈长角细,尻部短而斜。成年体重,公牦牛300~450kg,母牦牛200~300kg;屠宰率

55%,净肉率41.4%~46.8%,眼肌面积50~88cm2,泌乳期3.5~6个月,产乳量240~600kg,乳脂率5.65%~7.49%;剪毛量,公牛产毛3.6kg、绒0.4~1.9kg,母牛产毛1.2~1.8kg,绒0.4~0.8kg;负载60~120kg,行走15~30km/h

七、瘤牛

原产于亚洲和非洲的一种家牛,因其髻甲部有一隆起肌肉组织似瘤而得名。瘤牛头狭长、额平、耳大而下垂,颈垂和脐垂特别发达,公牛的瘤峰较母牛大,体格高大,但狭窄,体重小,尻部倾斜。毛色复杂,有红色、灰色、黑色等。具有耐热强、抗梨形虫病的特性有乳用、肉用及役用等经济用途类型,著名的品种有辛地红牛和婆罗门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