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校模拟:专题7.3 化学平衡移动(解析版).pdf

  • 格式:pdf
  • 大小:60.81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2a) mol·L-1·min-1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2.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 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正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数增加,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错。

答案 A

3.在水溶液中存在反应:Ag++Fe2+Ag(s)+Fe3+ ΔH<0,达到平衡后,为使平衡体系中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增大Fe2+的浓度 D.常温下加压

4.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R%(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在100 ℃时,将0.40 mol二氧化氮气体充入2 L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020406080n(NO2)/mol0.40 n10.26n3n4n(N2O4)/mol0.000.05n20.080.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20 s内以二氧化氮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25 mol·L-1·s-1

B.80 s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60 s时相同,比40 s时的颜色深

C.80 s时向容器中加入0.32 mol氦气,同时将容器扩大为4 L,则平衡将不移动

D.若起始投料为0.20 mol N2O4,相同条件下达平衡,则各组分含量与原平衡体系对应相等

6.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p2

7.在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0.5n)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B,发生反应:A(s)+2B(g) 5C(g)+D(g) Δ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B.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降低时,θ变大

C.增加A的物质的量可缩短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D.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通入B,则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9.电镀废液中Cr2O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

(PbCrO4):Cr2O(aq)+2Pb2+(aq)+H2O(l)2PbCrO4(s)+2H+(aq)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2.500 ℃、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 ΔH<0。反应过程中

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2 5 mol·(L·min)-1,H2的转化率为75%

B.反应35 min时,达到第二次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20 min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用了催化剂

D.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分离出0.1 mol的氨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14.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开始时容器内充入A和B或C和D,图中的甲和乙分别表示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和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充入A和B,m+n>p+q,反应放热

B.开始时充入A和B,m+n<p+q,反应吸热

C.开始时充入C和D,m+n>p+q,反应放热

D.开始时充入C和D,m+n>p+q,反应吸热

15.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

件下(温度T ℃),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乙容器中,平衡后物质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x=________。

(3)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

B.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相同

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5)已知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连线的斜率表示该时间段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例如直线EF的斜率表示20 s~6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SiF4(g)+2H2O(g) SiO2(s)+4HF(g) ΔH=+148.9 kJ·mol-1。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v消耗(SiF4)=4v生成(HF)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d.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2)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

反应时间/minn(SiF4)/moln(H2O)/mol01.202.40t10.80at2b1.60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

(3)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一定是减小压强造成的

d.一定是升高温度造成的

e.SiF4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

18.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是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科学家用H2和CO2生产甲醇燃料。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3 min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