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三)色度(环境监测岗专业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试题(三级)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测定水样总碱度时,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大于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时,说明水样中含有(C)。
A、氢氧化物B、碳酸盐C、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共存D、酸式碳酸盐正确答案()2、采集等项目时,水样采集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A、溶解氧B、BOD5C、石油类D、挥发性有机污染物E、氨氮正确答案()3、为测定痕量金属而采集水样时,应选用(A)材料制的容器。
A、聚乙烯B、钢化玻璃C、不锈钢D、普通玻璃正确答案()4、气相色谱法中,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表示A分配比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有效踏板高度E载气流速正确答案()5、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A)。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B、排污单位的总排口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正确答案()6、(A)BOD5的含义是()。
A、五日生化需氧量B、水中悬浮物C、化学需氧量D、溶解氧正确答案()7、COD是指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指标。
(C)A、氧含量B、含营养物质量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D、含有机物及氧化物量正确答案()8、地表水包括()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A、江河B、湖泊C、运河D、渠道E水库F地标排污沟正确答案()9、列水质指标中BOD浑浊度、悬浮物、COD总硬度,常用于污水的水质指标是:(D)。
A、BOD5、CODB、游离余氯、总硬度、浑浊度C、BOD5、COD浑浊度D、BOD5、COD悬浮物正确答案()10、测定水样中的(ABC)时,均需先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预蒸馏分离。
A、挥发酚B、氰化物C、氟化物D、砷化物正确答案()11、(D)对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4,加入(),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A、NaSO4B、NaNO3C、HgCL2D、CuSO4正确答案()12、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不同点是(C)。
A、光源不同B、检测器不同C、获得单色光的方向不同D、测定原理不同正确答案()13、在地下水质监测采样点的布置上应以()为主A、第四纪B、浅层地下水C、深层地下水D、泉水正确答案()14、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D)。
招聘环境监测岗位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气相色谱仪C. 颗粒物采样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 颗粒物采样器解析:颗粒物采样器是专门用于收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通过滤膜采集,随后可以进一步分析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其成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定量分析;气相色谱仪则适用于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化合物的分离与检测;原子吸收光谱仪常用于测定水样、土壤等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2、在水质监测中,BOD指的是什么?A. 生化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总有机碳D. 悬浮固体答案:A. 生化需氧量解析: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消耗的溶解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悬浮固体(SS)是指水样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质。
3、下列哪种气体通常被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A. 氧气(O2)B. 氮气(N2)C. 二氧化碳(CO2)D. 氯化氢(HCl)答案:D解析:氯化氢(HCl)通常被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酸性污染物,特别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工业排放中的酸性气体。
4、下列关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环境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B. 环境监测设备应当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C. 环境监测设备应当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D. 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应当实时进行。
答案:D解析: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并不一定要求实时进行。
虽然实时数据传输对于某些紧急情况下的环境监测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监测设备都需要实时传输数据。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试题(三级)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水污染控制基本原则为(ABC)。
A、清洁生产B、污水资源化C、加强管理D、加快污水厂建设正确答案()2、(C)在下列吸附中,属于化学吸附的是()。
A、人身上附着的烟味(本人不吸烟)B、往人身上喷的香水C、用氢氧化钾分析CO、CO2混合气D、用活性碳在-195℃提纯液氮大正确答案()3、可用下列何种方法来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B)。
A、进行空白实验B、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进行仪器校正D、进行对照实验正确答案()4、可用下列何种方法来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D)。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正D、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正确答案()5、水污染的来源可分为(AB)。
A、工业污染B、生活污染C、面污染D、大气污染正确答案()6、(D)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作保存剂。
A、磷酸B、硝酸C、氯化汞D、MnSO4和碱性碘化钾正确答案()7、(C)下列离子中,会对碘量法造成干扰的是()。
A、镁离子B、铁离子C、亚硝酸根离子D、钠离子正确答案()8、由于检验人员嗅觉的敏感性差异,所以需要超过几名人员同时检验。
(D)A、2B、3C、4D、5正确答案()9、(D)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
A、控制水中的pH值B、防止生成沉淀C、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正确答案()10、我国饮用水汞的极限标准为(D)。
A、1mg/LB、0.1mg/LC、0.01mg/LD、0.001mg/L正确答案()11、在地下水质监测采样点的设置上应以(B)为主。
A、泉水B、浅层地下水C、深层地下水D、第四纪正确答案()12、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光电比色法的不同点是(C)。
A、光源不同B、检测器不同C、获得单色光的方向不同D、测定原理不同正确答案()13、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ABCD)。
A、化学法B、电化学法C、气相色谱法D、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14、一条河段一般可设(A)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试题(三级)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为测定痕量金属而采集水样时,应选用(A)材料制的容器。
A、聚乙烯B、钢化玻璃C、不锈钢D、普通玻璃正确答案()2、由于检验人员嗅觉的敏感性差异,所以需要超过几名人员同时检验。
(D)A、2B、3C、4D、5正确答案()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污染物按性质分两类,下列下属于一类污染物的是(D)。
A、总汞B、总铬C、总镉D、铜E、总砷正确答案()4、几价态的铬对人体危害最大(D)。
A、3B、4C、5D、6正确答案()5、水样中加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所测定的氰化物是(B)。
A、易释放氰化物;B、总氰化物;C、游离氰化物。
正确答案()6、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D)。
A、控制水中的pH值B、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C、防止生成沉淀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正确答案()7、因排放含镉废水污染了土壤和作物而造成危害人体的公害事件BA、日本水俣病事件B、日本骨痛病事件C、日本米糠油事件D、四日市哮喘事件正确答案()8、水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是(A)。
A、溶解性固体B、悬浮固体C、挥发性固体D、固定性固体正确答案()9、下列不属于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的是(B)。
A、砷B、钾C、六价铬D、汞正确答案()10、测定水中总碱度时,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大于继续以滴定消耗强酸的量时,说明水样中含有()A、氢氧化物B、碳酸盐C、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共存D、酸式碳酸盐正确答案()11、面污染包括(ABCD)。
A、雨水冲刷地面排入水体B、初期雨水C、化肥流入河流D、农药喷洒农田正确答案()12、对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不可以用(A)。
A、水冲B、泡沫覆盖C、沙掩盖D、二氧化碳灭火剂正确答案()13、(C)如果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灯只能测定()。
环境监测题库+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易释放氰化物是指在PH=8的介质中,在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新鲜蒸馏水存放一段时间后,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或氨的溶入,其电导率会上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可用离心机去除悬浮物,也可以用滤纸过滤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在酸性条件下,砷、铬和硫不干扰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吹气吸收装置用50ml吸收管,加入10mlImol/L的乙酸锌溶液或10ml2%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为了检验水样中臭,实验中需要制取无臭水,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来制取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易释放的氰化物时,当水样无色或有机物含量较低时不必蒸馏,可直接滴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时,水样含有钙、镁离子及较深的颜色和浑浊均不影响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重量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不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水中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实验室内再分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在水样蒸干后,加入酚二磺酸试剂,充分研磨使硝化反应完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 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C. 增加政府收入D. 促进国际贸易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A. 生物监测B. 化学监测C. 物理监测D. 心理监测3.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4.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5. 水体中的溶解氧(DO)浓度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水体的营养状态B. 水体的酸碱度C. 水体的生物活性D. 水体的温度6. 环境监测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什么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位法D. 重量法7.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风化D. 生活垃圾8. 环境监测中,噪声的测量通常使用什么仪器?A. 声级计B. 温度计C. 风速仪D. 湿度计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10. 环境监测中,生物标志物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毒性C. 生物生长D. 生物代谢1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存储D. 数据销毁1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13.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14.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1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1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17.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1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运输应遵循什么原则?A. 快速B. 安全C. 保密D. 以上都是1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心理分析2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1.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2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2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2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设备?A. 采样瓶B. 采样器C. 采样枪D. 采样袋2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时间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7.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2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地点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设备?A. 光谱仪B. 色谱仪C. 质谱仪D. 心理仪3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31.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3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3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3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35.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6.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3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3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3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4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运输应遵循什么原则?A. 快速B. 安全C. 保密D. 以上都是4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心理分析4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3.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4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45.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4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设备?A. 采样瓶B. 采样器C. 采样枪D. 采样袋4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时间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5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地点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5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设备?A. 光谱仪B. 色谱仪C. 质谱仪D. 心理仪5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53.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5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55.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5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57.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8.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5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6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1. A2. D3. B4. C5. C6. C7. C8. A9. C10. B11. D12. B13. C14. A15. C16. D17. D18. D19. D20. A21. A22. B23. C24. A25. C26. C27. D28. A29. D30. A31. A32. B33. C34. B35. C36. A37. C38. D39. D40. D41. D42. A43. A44. B45. C46. A47. C48. C49. D51. D52. A53. A54. B55. C56. B57. C58. A59. C60. D。
水环境监测工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测定超纯水的PH值时,PH值读数飘移的原因OA、受溶解气体的影响B、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C、仪器预热时间不够D、玻璃电极老化正确答案:A2、多选可做原子吸收(江南博哥)分光光度计光源的有OβA、空心阴极灯B、蒸气放电灯C、鸽灯D、高频无极放电灯正确答案:A,B,D3、单选1.34X10-3%有效数字是O位。
正确答案:C4、单选测定FeC13中Cl含量时,选用O指示剂指示终点。
AxK2Cr207B、 K2CrO5C、NH4Fe(SO4)2?12H20D、NH4SCN正确答案:C5、单选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OA、越小越好B、等于零C、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D、略大于允许误差正确答案:C6、判断题水中的溶解氧可用碘量法测定。
正确答案:错7、单选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O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标准偏差D、正确正确答案:A8、单选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O0A、精密度高则没有随机误差B、精密度高则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好D、存在系统误差则精密度一定不高正确答案:C9、单选铭混T与钙、镁、锌等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O色。
A、蓝B、酒红Cx黑【)、橙黄正确答案:B10、判断题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
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正确答案:对11、单选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O作保存剂。
A、 H3PO4B、 HNO3C、MnSO4和碱性KlD、2.5%的EDTA溶液正确答案:C12、单选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翁化效率与O无关A、试液密度B、试液黏度C、试液浓度D、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13、判断题氨气的标准气体可由氨水挥发而制得。
正确答案:对14、单选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应根据河渠的状态、地下水流向和所处的地质条件,采用()设垂宜于河渠的监测线。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
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
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
0500→14.0 ; 14。
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 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分光光度法》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4、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6、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7、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8、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9、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10、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试题(三级)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C)COD是指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指标。
A、氧含量B、含营养物质量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D、无机物正确答案()2、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B、挥发酚C、六价铬D、pH正确答案()3、对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4,加入(D),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A、NaSO4B、NaNO3C、HgCL2D、CuSO4正确答案()4、几价态的铬对人体危害最大(D)。
A、3B、4C、5D、6正确答案()5、(A)BOD5的含义是()。
A、五日生化需氧量B、水中悬浮物C、化学需氧量D、溶解氧正确答案()6、常用的氧化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剂为()。
A、重铬酸钾B、氯化铁C、氢氧化铝D、高猛酸钾正确答案()7、1953年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的致病性物质为(A)。
A 、甲基汞B、汞C、大分子量烷基汞正确答案()8、应用红处扫描技术可监测水体(BD)。
A、PH值B、温度C、硬度D、油溢正确答案()9、水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是(A)。
A、溶解性固体B、悬浮固体C、挥发性固体D、固定性固体正确答案()10、以下所列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B)。
A、总铅B、总锌C、总砷D、总铬E、苯并(a)芘F、烷基汞G、六价铬正确答案()11、对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不宜选用的方法是(A)。
A、碘量法B、修正碘量法C、氧电极法正确答案()12、河流采样削减断面宜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C)米以外的河段上。
A、500米,B、1000米C、1500米D、5000米正确答案()13、用草酸钠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时,指示剂是(D)。
A、酚酞B、甲基橙C、试亚铁灵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14、(C)如果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灯只能测定()。
A、所有元素B、2-3种元素C、一种元素D、多种元素34正确答案()15、高效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属于()A、离子排斥B、离子交换C、吸附和离子对形成正确答案()16、在地下水质监测采样点的设置上应以(A)为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监测类)一、判断题(50题)1.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答案:正确2.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答案:错误3.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答案:错误4. 文字描述法测定臭的水样,应用玻璃瓶采集,用塑料容器盛水样。
()答案:错误5. 在每次使用流速仪之前,必须检查仪器有无污损、变形,仪器旋转是否灵活及接触丝与信号是否正常等。
()答案:正确6. 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若水样中含有铁及能与碘作用的物质,会对膜电极法的测量产生干扰。
()答案:错误7. 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答案:正确8. 为测定水中悬浮物而过滤水样时,滤膜上悬浮物过多,可酌情少取水样,悬浮物过少,可增大取样体积。
()答案:正确9. 由外界电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电池称作原电池。
()答案:错误10.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水样有颜色或浑浊都影响测定。
()答案:错误11. 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以及某些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
()答案:正确12. 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使用的标准溶液应在4℃冰箱内存放,用过的标准溶液可以倒回原储液瓶,这样可以减少浪费。
()答案:错误13. 电导率仪法测定电导率时,如果使用已知电导池常数的电导池,不需要测定电导池常数,可调节仪器直接测定,但是需要经常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
()答案:正确14. 库仑法测定水中COD,当使用3ml0.05mol/L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标定值测定时,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3ml/L(COD),测定上限为100mg/L。
环境监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通过优先选择旳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应进入当地区河流水质旳初始状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到达最大程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旳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旳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旳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旳物质旳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旳物质旳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旳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旳氧化剂旳量,以氧旳质量浓度mg/L表达,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旳重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旳好氧微生物旳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旳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旳溶解氧旳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旳含量表达水中有机物旳总量,成果以碳旳质量浓度(mg/L)表达。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旳还原物质,重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旳氧化物所需要旳氧量,成果以O2旳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旳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旳室外空间,污染物质旳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原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旳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重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旳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旳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旳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旳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旳声能量,单位为W/m217、声压:是由于声波旳存在而引起旳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旳全体。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的是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I+S4O6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答案:D。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105±5℃烘箱内烘干。
答案:C。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可疑数据。
答案:B。
4.环境监测实行综合监测原则。
答案:D。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扇形布点法。
答案:B。
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2240ppm。
答案:D。
7.在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应该设置监测断面。
环境监测技术项目单元考查试题一及答案(项目1〜项目6, 2011.4.)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色度:是衡量(表示)水体颜色深浅的指标,单位用度表示,可分为真色和表色真色是除去水中悬浮物后水的颜色,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水的颜色。
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对于带黄色调的水样而言,常用钳钻比色法测定,规定:1升水屮含有lmg的钳和0.5mg 的钻产生的颜色为色度的1度。
2、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的氧,以02, mg/L表示。
3、氨氮:指水中以游离氨或镀盐(镀根离子)形式存在的氮,以N, mg/L表示。
4、高镭酸盐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猛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高猛酸钾的量,以O?, mg/L表示。
5、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重俗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高镒酸钾的量,以02, mg/L表示。
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也作为水体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色度有真色与_之分,—称为真色,水样的色度通常是指真色而言。
对于带黄色调的水样而言,可以采用法进行测定,规定,以1升水中含有—和—产生的颜色称为色度的1度。
2、浊度是指______ 。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 法、_____ 法、______ 法。
3、测定水样的温度时,要求温度计浸入水中感温时间不得少于________ 秒。
4、碘量法是溶解氧测定的常用方法,二价铁和亚硝酸盐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当水样中二价铁的含量超过1 mg/L时,应采用 ___ 修正法;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0.05 mg/L吋,应采用—修正法。
水样保存时必须在—进行,添加剂是每250mL水样中,加入_________和____ O5、溶解氧水样必须采用_____ 采水器,溶解氧水样必须—,且瓶内不得留有—o6、氨氮测定时,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_______ o7、钳佛抗比色法测定水中总磷,“钳锐抗”是说的三种试剂,它们分别是:________ 、______ 、______ o収水时装样的容器,其质地必须是—瓶。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试题(三级)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采集的严重污染水样运输最大允许时间为24小时,但最长贮放时间应为(A)。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正确答案()2、河流采样削减断面宜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C)米以外的河段上。
A、500米,B、1000米C、1500米D、5000米正确答案()3、一条河段一般可设(A)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A、1个B、2个C、3个D、5个正确答案()4、对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不可以用(A)。
A、水冲B、泡沫覆盖C、沙掩盖D、二氧化碳灭火剂正确答案()5、(C)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87×10-5,则说明该酸()。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B、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大正确答案()6、因排放含镉废水污染了土壤和作物而造成危害人体的公害事件BA、日本水俣病事件B、日本骨痛病事件C、日本米糠油事件D、四日市哮喘事件正确答案()7、水样中氨氮的测定方法常选用()A阳极溶液伏安法B二苯碳酰二井分光光度法C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D钼酸盐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8、主动遥感的激光可以穿透约(C)以上的水层,用于监测地表水体中的染料、烃类及20多种化学毒物。
A、10mB、20mC、30mD、40m正确答案()9、地表水包括()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A、江河B、湖泊C、运河D、渠道E水库F地标排污沟正确答案()10、将固体在600度的温度下灼烧,残渣为(D)。
A、溶解性固体B、悬浮固体C、挥发性固体D、固定性固体正确答案()11、在一条垂直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米时,只在水面下(A)处设一个采样点即可。
A、0.3—0.5米B、0.5—1.0米C、1.0—1.5米D、2.0米正确答案()12、用草酸钠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时,指示剂是(D)。
2024年职业技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员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在土壤污染监测中,哪种指标常用于评估土壤的盐碱化程度?A、有机质含量B、电导率C、酸碱度D、氮磷比参考答案:B2.当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时,该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Oo Λ,轻度污染8.中度污染C.重度污染0.严重污染参考答案:B3.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对于水体的有机污染监测,哪种技术常用于分析?A、原子吸收光谱法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离子色谱法参考答案:C4.下列不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项目的是()。
A.锦8.汞C.银D.辂参考答案:C9.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哪种技术常用于评估水体的自净能力及其恢复潜力?A、湖泊营养状态指数B、原子吸收光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湿地水文模型参考答案:D10在土壤污染监测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风险?A、重金属总量分析B、重金属有效态分析C、土壤有机质分析D、酸碱度测定参考答案:B11生态环境监测中,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常用方法是?A、原子吸收光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参考答案:A12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A、湿地植被种类及分布B、湿地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变化C、湿地土壤含水量D、湿地鸟类种群数量参考答案:B13生态环境监测中,哪种指标常用「•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A、土壤有机质含量B、土壤酸碱度C、土壤重金属含量D、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D14.在土壤污染监测中,哪种指标常用于评估土壤的盐碱化风险?A、土壤电导率B、土壤有机质含量C、土壤酸碱度D、土壤容重参考答案:A15.生态环境监测中,哪种技术常用于监测水体中的微量有毒有害物质?A、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B、气相色谱法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离子色谱法参考答案:A16.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中,哪种指标常用「评估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湿地植被生长季变化B、湿地鸟类迁徙模式C、湿地水体温度波动D、湿地土壤含水量变化参考答案:A17.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如果斜率(RT/F)明显变大,除因温度()外,还可能由于离子计供电电压()以及溶剂的吸附引起。
(三)色度
分类号:W6-2
一、填空题
1.《水质色度的测定》(GB/T11903—1989)中规定,色度测定的是水样经mim澄清后样品的颜色。
答案:15
2.铂钴比色法测定水质色度时,色度标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超过℃,该溶液至少能稳定个月。
答案:30 6
3.为测定水的色度而进行采样时,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或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答案:盐酸表面活性剂溶液
二、判断题
1.测定水的色度的铂钴比色法与稀释倍数法应独立使用,两者一般没有可比性。
( ) 答案:正确
2.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不适用。
( )
答案:正确
3.铂钴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色度标准溶液由储备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一定体积而得。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色度标准溶液由储备液用光学纯水稀释到一定体积而得。
4.铂钴比色法测定水的真实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机或用孔径为0.45gm滤膜过滤去除悬浮物。
( )
答案:正确
5.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可用离心机去除悬浮物,也可以用滤纸过滤除去。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可用离心法或0.45μm滤膜过滤,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为滤纸吸附颜色。
6.色度是水样的颜色强度,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测定结果均表示为“度”。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铂钴比色法表示色度用“度”,稀释倍数法表示色度用“倍”。
7.如果水样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也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
“表观颜色”。
( )
答案:正确
8.水的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色度时应同时测定pH值。
在报告水样色度时,应同时报告pH值。
(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铂钻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测定结果以与水样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的色度表示,在0~40度范围内,准确到度,40~70度范围内,准确到度。
( ) A.5, 5 B.5,10 C.5,15 D.10,15
答案:B
2.是指除浊度后的颜色。
( )
A.表面颜色B.表观颜色C.真实颜色D.实质颜色
答案:C
3.铂钴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的玻璃瓶内,并尽快测定。
( )
A.100m1 B.250m1 C.500ml D.1 L
答案:D
四、问答题
1.说明色度的标准单位——度的物理意义。
答案: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存在]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2.试说出稀释倍数法测定水的色度的原理。
答案:将水样用光学纯水稀释至与光学纯水相比刚好看不见颜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水的色度,单位为“倍”。
同时用目视观察水样,检验颜色性质:颜色的深浅(无色、浅色或深色)、色调(红、橙、黄、绿、蓝和紫等),如果可能包括样品的透明度(透明、浑浊或不透明),用文字予以描述。
结果以稀释倍数值和文字描述相结合表达。
3.试述铂钴比色法测定水色度的原理。
答案: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标准色列,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
水样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色度值表示。
4.简述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测定水的色度分别适用于何种水样。
答案: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及较清洁的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
5.什么是水的“表观颜色”和“真实颜色”?色度测定时二者如何选择?对色度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于扰如何消除?
答案:“表观颜色”是指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不溶解的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
“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
一般色度测定时,均需测定样品的“真实颜色”。
但是,对于清洁的或者浊度很低的水,“表观颜色”和“真实颜色”相近。
对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其颜色主要由于胶体和悬浮物所造成,故可根据需要测定“真实颜色”或“表观颜色”。
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表观颜色”。
如测定水样的“真实颜色”应放置澄清取上清液,或用离心法去除悬浮物后测定;如测定水样的“表观颜色”,待水样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液测定。
参考文献
[1]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11903—1989).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命题:刘端阳
审核:邢建张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