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19
(2)性质与致病特征 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易损阳气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20
②湿性重浊,其性趋下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21
③湿性黏滞,缠绵难退
2020/11/17
22
5.燥邪
(1)燥邪
– 秋季
温燥 初秋,燥与热合侵
外燥
燥邪
凉燥 深秋,燥与寒合侵
第二节 病因
12
2.寒邪
(1)概念
–冬
伤寒 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
外寒
寒邪
中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内寒 机能衰退,阳气不足,寒从内生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13
(2)性质与致病特征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2020/11/17
冬
第二节 病因
14
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 不通则痛
2020/11/17
第三节 病机
51
思考题: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和联系? 疫疠与现代兽医学中传染病的关系。
2020/11/17
52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42
(四)七情
– 喜、怒、忧、思、悲、惊、恐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43
1.直接伤及脏腑
– 怒伤肝 – 喜伤心 – 思伤脾 – 忧伤肺 – 恐伤肾
2020/11/17
第二节 病因
44
2.影响脏腑气机
– 怒则气上
– 喜则气缓
– 悲则气消
– 恐则气下
– 惊则气乱
• 正气虚,或六气反常,可以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