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材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21.69 KB
- 文档页数: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一得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一得
这篇课文通过朴素的语言文字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恩
怨分明、至仁至义、和善可亲的聂荣臻将军,字里行间
透露着的是聂将军不卑不亢的英雄气节和作为一名指挥
官的可亲可敬。
在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
揣摩人物的特点。
比如聂将军的心肠慈善、宽仁大义不
仅表现口头上,更表现在他的音容举止中。
同学们关注
了哪些细节描写呢?说说你的体会。
于是,“很
快”“抱起”“马上”“慈爱”“亲切”“和蔼”“和
善可亲”“拉到怀里”“一口一口喂饭”等等这一系列
对于聂将军的描写都被孩子们寻了出来,并做了很好的
阐述。
课文第五节选择让学生自学方式。
默读、思考、写
批注,然后交流读书收获与疑问。
重点抓住“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奋斗到底”等词语感受聂将军的宽广胸襟、“菩萨”心肠和大义凛然、抗战到底的决心。
对词语
“国际主义”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给足学习时间,让学
生充分阅读、思考、圈划、写批注。
在交流的时候,稍
作引导与点拨,学生思如泉涌,发言令人满意,特别是
对聂将军“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地关爱日本小姑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向往和平、抗战到底的决心感悟很深。
而想象美穗子看望聂将军的场景,鼓励人人参与,想象的翅膀尽情展开。
充分经历了学习思考的过程,最后对“活菩萨”与“中日友谊的使者”进行总结就水到渠成了。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第五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第三节《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聂荣臻在抗日战争期间,如何救助日本小姑娘美穗子,以及这一事件背后所体现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认识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不仅英勇善战,还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2. 通过分析聂荣臻救助日本小姑娘的事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聂荣臻救助日本小姑娘事件背后所体现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合影,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包括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身处战争年代,遇到受伤的敌国小朋友,会如何做出选择。
4. 例题讲解:分析聂荣臻救助日本小姑娘事件所体现的国际主义精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国际主义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7. 作业布置:见第七部分。
六、板书设计1.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2. 内容:(1)事件背景(2)事件过程(3)事件结果(4)国际主义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叙述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2)谈谈你对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聂荣臻在抗日战争期间,救助了日本小姑娘美穗子,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
(2)国际主义精神是无私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跨越国界、种族、信仰的差异,追求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材分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以浅进朴实而又包含事情的语言,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
形象地展现了聂容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行文顺序进行,清楚地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完整的过程.其中照料和送归是重点。
【学情分析】本文主要写的是在抗战时期聂荣臻将军照料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中日两国是交战国,但是聂将军抛却个人感情,以博大的胸怀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表率,从这点来说对于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应把个人感情和民族大义加以区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本阶段还不能够完全认识,所以一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感悟聂将军慈善仁义、博大宽广的胸襟。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抓住关键词语、句子作批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3、感情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聂将军言与行的句子,体会聂将军至仁至义的品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词。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中中日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有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指导,解决字词——细读课文,划分层次——布置作业,小结内容。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第三节《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详细内容为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事迹,认识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抗日精神。
2. 通过分析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背后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事迹,以及这一事迹在抗日战争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2. 讲解:详细讲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事迹,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
(1)聂荣臻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聂荣臻如何救助日本小姑娘。
(3)日本小姑娘在我国的生活及对我国的感激之情。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一位见证者,描述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以加深对事迹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介绍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事迹。
(2)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中,你学到了哪些品质?2. 答案:(1)聂荣臻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日,无私奉献。
在一次战斗中,他发现一名日本小姑娘,在敌我双方的战火中,不顾个人安危,将她救出,并抚养成人。
(2)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关爱他人、勇敢、无私等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事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与儿街明德小学冯本山一、教材分析《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是这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中,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救助了两个日本孤女,无微不至地照料她们并把她们转送回国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聂荣臻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怀,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赞颂了聂荣臻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
文中第二、五自然段为重点,聂将军的语言凝练有力,含义深刻,读来令人钦佩、震撼。
二、教学方法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人物生平,让学生走近聂荣臻;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地读准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对重点段的研读和品读,使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震撼。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5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第7课的一些内容,认识了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还认识了两个(),出示课题《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齐读。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2、同时思考:到底是什么让美穗子一生感激、一生难忘?3、哪一段写出了聂帅的言,自由读那一段,用笔勾画出他说的话。
4、指导朗读他的“言”,注意读出司令官的语气。
5、齐读并思考:他为什么要命令战士,而且要立即送到指挥部?如果不这样,战士们和当地的人们可能会怎么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6、作为当时最高军事长官的聂荣臻元帅是怎么做的呢?请继续往后面读,找出日本孩子送到指挥部后他的行动的句子。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说课稿一、说教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凭借课文语言体会聂将军的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说教法学法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3个环节: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我会直接出示聂荣臻将军的挂图,简介聂荣臻的资料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
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臻”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读。
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度课文。
帮助学生读通全文。
3.快速浏览读。
四年级上语文说课29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_西师大版四年级上语文说课-29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大版2019一、说教材《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是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无微不至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
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不忘将军救命之恩。
体现了将军宽仁大义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表现了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从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出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感受他至仁至义的形象。
3、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描写聂将军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语句的品读,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宽广胸襟以及他的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受他的正义形象。
难点是体会聂将军说的话,进而让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说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对话,阐述他们各自对文本的理解,使得他们的体会得到了互济,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展示汇报,点拨提高个小组从“解救孤女”“照料孤女”“送回孤女”“孤女感恩”四个画面中重点选择一个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评价,教师相机点拨。
(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引导者。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点拨:1. 抓住聂将军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点拨感悟,突破教学重点。
课件出示他对战士们说的话“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
体现了聂将军宽仁大义的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 “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组织材料,清楚地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完整的过程.其中照料和送归是重点。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臻“的读音,正确书写“辜、菩”等字。
理解“至仁至义、无辜”等词语的意思。
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5.展开想象,说说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再写下来。
【学习重难点】重点: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并联系课文体会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资料链接】1.聂荣臻(1899年—1992年),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吴滩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2.中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臻“的读音,正确书写“辜、菩”等字。
理解“至仁至义、无辜”等词语的意思。
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
细微处见伟大
《聂荣臻和日本姑娘》讲述的是在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毅然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并给了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她们一生难忘和感激。
在反复读文中,聂荣臻元帅那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你们说聂帅什么能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只要大家认真读书,用心思考一定会找到答案。
大家看课文在生动地描写聂荣臻元帅保护日本小姑娘及照顾日本小姑娘的经过时。
从聂荣臻的心理活动“孩子是无辜的。
……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中,我们已体会到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然后我们抓住描写聂帅照顾日本小姑娘的动词“抚摩”、“抱”、“试了试”、“找”、“牵”、“削”、“喂”等词语,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从一个个细微处,我们更能体会到聂帅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表现了聂帅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仅从聂帅的语言、心理活动、以及照顾日本小姑娘时的动作上去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我们还可以把敌人的罪恶暴行和聂帅的慈爱相比较,来感受和理解聂帅的高尚与伟大。
大家要记住,我们只有抓住文中的细小处,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解读(精选13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解读篇1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
文章真切而又生动地介绍了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全文始终围绕着“关心照料”铺展开来。
因此本文的重点教学应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品析聂将军是怎样倾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的。
在品读中同时感知聂将军的“宽广的胸怀,能高瞻远瞩,能站在历史至高点看这一件普通的事。
”我们可以再细致地品味一下文章的细节:当将军得知从战火中救出了两名日本小姑娘后,很敏感,很果断地把孩子接到身边,同时告诉士兵们我们军队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打退侵略者,而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并不是侵略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伤害,我们不能用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视所有的日本人为敌人,而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原则,从中日人民友好相处的长远角度救助两个无辜的日本小孩。
作为一名将领,能有这样的伟大情怀,确实值得赞叹,值得每个世人赞叹。
这也体现着我们中国人对战争的正确理解。
两名孤女被送到八路军指挥部后,得到聂将军独特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先是查看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的伤口包扎情况,又让警卫员给孩子找奶吃,接着又和大一点的孩子亲切的交谈,消除她的恐惧,还亲自给孩子喂奶吃。
这种母亲般的胸怀很细致入微地体现了出来。
本文作者正是利用细节的描写,使我们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聂荣臻将军友好、善良的人道主义情怀。
从将军送两个孤女,从他的一封亲笔信,我们都可解读到聂将军确实是位伟大的政治家,做的一切都是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
“未成曲调先有情”,在上课之前,我们教师必须得先与文本进行对话,从对话中感知这些人文,要先让自己的心灵被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触动,然后才有可能较好地组织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解读篇2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生词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过渡:同学们,时光荏苒,时代巨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探究感悟
导读:探究
1、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呢?
因为他想:孩子是无辜的。
应该让所有人明白,日军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儿童。
这充分体现了聂荣臻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感悟
1、他抱起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试了试他的温度,找乳娘给她喂奶。
他又牵起那个五六岁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削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给煮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
这句子描写了聂元帅对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关爱之情,“抱起”、“试了试”、“找”、“牵起”、“削”、“喂”等一系列词语突出表现了元帅对孩子的细致和关爱,更加表现了元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2、他想,孩子是无辜的。
应该让所有人知道,日军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
通过“日军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和“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的对比,表现出了日军侵华时的罪行和元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近代史》第四章《抗日战争》第三节《抗日战争中的人民英雄》,详细内容为聂荣臻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感人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聂荣臻将军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 学习聂荣臻将军关爱生命、尊重和平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通过对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聂荣臻将军的高尚品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关系。
教学重点: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聂荣臻将军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聂荣臻将军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接着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述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美穗子,进行情景剧表演,深入体验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聂荣臻将军的高尚品质,以及他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聂荣臻将军的优良品质。
六、板书设计1. 聂荣臻将军生平事迹2.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关系3.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4. 高尚品质:关爱生命、尊重和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故事的心得体会。
(1)聂荣臻将军的生平事迹;(2)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关系;(3)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感人故事;(4)从故事中感悟到的高尚品质。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苏教版《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公布课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公布课教案1教材简析: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切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旧日军驻地的通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动人,教学时应让同窗反复朗诵。
教学重点:反复朗诵,凭借具体语言资料,说说日自己民什么缘故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学会4各生字,明白得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自己民什么缘故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资料,使同窗感知聂将军关切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表现,熟悉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一路愿望。
教学预备: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教学时刻: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一、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3、师:聂将军确实是聂荣臻(师板书)(看书上图)这位确实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五、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出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与军队之一。
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数消灭。
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确实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一、选择自身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生词:(1)出示:惊恐残暴照料至仁至义无辜和善抚育有始有终小勺拽着聂荣臻(2)指名读——齐读(3)明白得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残暴:凶恶、狠毒无辜:辜,罪。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案4篇《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案1教学目标:1、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教学幻灯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字词。
2、《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二、精读训练1、理解课文第一段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2、理解课文第二段理解第2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小结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荣臻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背诵第3自然段。
四、继续精读训练1、理解第四段。
2、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3、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正义必胜”。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是这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无微不至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故事。
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不忘聂将军救命之恩。
体现了聂将军宽仁大义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表现了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赞颂了聂荣臻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正义必胜”这一单元主题。
文中第二、五自然段为重点,聂将军的语言凝练有力,含义深刻,读来令人钦佩、震撼。
编者意图在于,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通过将军义救孤女这样一段佳话,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抗战,领略聂荣臻宽容大度、至仁至义的元帅风采,认识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分子,树立像聂荣臻元帅那样建立中日友谊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离学生已经很久远了,学生不了解聂荣臻,不了解时代背景,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学生的预习要充分。
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观看影像资料,学唱抗战歌曲,了解时代背景。
三、资料搜集:(一)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05月14日),字福骈,四川江津人。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二)在百团大战中,聂司令毅然救出了两个日本姑娘。
但战时的生活不允许一个司令员在自己身边养着两个孩子,考虑再三,决定将她们送回日军。
聂荣臻请来一位老乡,让他用扁担挑着去送。
这样翻山越岭,孩子不安全。
出发前的晚上,聂司令员给日军写了一封信。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
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
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以浅进朴实而又包含事情的语言,叙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
形象地展现了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组织材料,清楚地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完整的过程.其中照料和送归是重点。
描写具体,图文并茂,这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
聂将军是怎样关心照料日本小姑娘的?从插图可以看出,聂将军抱着小的,身边挨着大的;让她们吃梨,气氛十分和谐;课文的描写更为具体,“先抱起……然后,又……拉过……问……”“拉到怀里……一口一口地……喂……”聂将军的音容举止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他的慈善心肠和宽厚襟怀。
图是文的映现,文是图的延伸,图文并茂,让人更觉具体可感。
由理及事,令人信服,这是本文又一个写作特色。
当时,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关心日本小姑娘,岂不是敌我不分?文章注意由理及事,先写关心的理由,“虽然……但……一定要……决不能……”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聂将军关心日本小姑娘的行动依据,显得事理贴切。
送回日本小姑娘,也是先写理由,后写行动,同样令人信服。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所体现出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聂将军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难点:认识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愿望。
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等。
六、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离现在的学生很久远了,学生不了解聂荣臻,不了解抗战时代背景,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材理解
导读: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搜集有关聂荣臻的资料,了解“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
教材简析
激烈的战斗,熊熊的战火,深受人民爱戴的聂荣臻司令员与两个可爱的日本小女孩,谱写了一曲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颂歌。
全文按时间先后顺序,通过对当时当地聂荣臻的所说、所想、所做的细腻描写,用生动的语言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意感动人。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既要了解聂荣臻救日本小姑娘的时代背景,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更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聂帅对日本小姑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从而产生对聂帅的崇敬之情。
课文共5个段:第1~4段主要写在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毅然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并给了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第5段写了40年以后,美穗子三次到中国探望聂帅,聂帅总要抽时间接见并关心她,让她一生感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描写聂荣臻照顾日本小姑娘的动作的词语,体会聂荣臻对她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对聂帅产生崇敬之情;
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