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染整概论——染色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68
染整——退浆、漂白、丝光、一般整理的基本工序染整工程是借助于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染整加工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染整质量的优劣对纺织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前处理亦称练漂,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退浆、漂白、丝光以及一般整理四个工序。
一、退浆退浆是织物练漂前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可去除织物上的浆料,而且可除去棉纤维上的部份杂质。
退浆应根据织物上浆料组成成分和产品特点选择,以提高退浆效果。
织物经退浆后,一般要求退浆率在80%以上,或织物上残浆量少于1%。
常用退浆方法的品种适应性及优缺点1、酶退浆淀粉酶是一种酶制剂,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因此酶退浆主要用于以淀粉上浆及以淀粉为主与其它浆料混合上浆的各类织物,特别适用于以淀粉为主上浆的粘纤、富纤布以及用于染色苯胺黑棉布的退浆。
工艺程序:预水洗、浸渍酶退浆液、保温堆置、水洗后处理。
酶退浆优缺点:去除淀粉浆料效果较佳、时间短、天然杂质去除较少2、酸退浆在适当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下达到退浆效果。
主要用于上浆率较大,退浆要求较高的淀粉上浆及以淀粉为主与其它浆料混合上浆的棉布、粘纤、富纤布等织物退浆。
工艺程序:碱或酶退浆、浸渍稀硫酸溶液、保温堆置、充分水洗。
酶退浆优缺点:去除淀粉浆料较净、酸退浆时,如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会造成织物损伤。
3、碱退浆碱退浆用于以化学浆料(如PVA等)上浆以及化学浆料为主与其它浆料混用上浆的各类织物,用于以淀粉或淀粉为主、上浆率较低的织物。
染整概论前⾔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以化学处理为主的⼯艺过程,通常也称为印染。
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产⼀起,形成纺织物⽣产的全过程。
染整包括前处理、染⾊、印花和整理。
纺织品的染整加⼯是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法,对纺织品进⾏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印花和整理。
通过染整加⼯,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和服⽤性能,或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提⾼纺织品的附加值,满⾜对纺织品性能的不同要求。
前处理(预处理亦称练漂):采⽤化学⽅法去除织物上的各种杂质,改善织物的服⽤性能,并为染⾊、印花和整理等后续加⼯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使后续的染⾊、印花、整理加⼯得以顺利进⾏,获得预期的加⼯效果;染⾊:染料与纤维发⽣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使纺织品获得鲜艳、均匀和坚牢的⾊泽;印花:⽤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获得各⾊花纹图案;整理:根据纤维的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改进纺织品的外观和形态稳定性,提⾼纺织品的服⽤性能或赋予纺织品阻燃、拒⽔拒油、抗静电等特殊功能。
第⼀章绪论⼀、中国古代印染⼯艺的发展我国古代劳动⼈民很早就利⽤矿物、植物对纺织品进⾏染⾊,并在长期的⽣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等⼯艺技术,⽣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中国古代印染⼯艺的发展过程,⼤致可分三个转变:古代染⾊的染料,从天然矿物到植物染料的转变(缘于获取难易程度和染⾊牢度);从染原⾊到套⾊的转变;从在织物上画花、缀花、绣花、提花到⼿⼯印花的转变(缬与凸版印花技术为代表)。
⾄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经典印花技术——“三缬”夹缬:夹缬是⼀种镂空型双⾯防染印花技术。
它是⽤⽊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镂空花版, 然后将⿇、丝织物等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绳捆紧,将染料注⼊花版空隙。
⼲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图案。
染整概论复习题染整概论复习题染整概论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技术。
下面是一些染整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染色剂?它在染色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染色剂是一种能够与纤维物质结合并赋予其颜色的化学物质。
在染色过程中,染色剂通过与纤维物质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将颜料沉积在纤维表面或内部,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染色的分类。
染色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
直接染色是指染料直接与纤维结合,形成染色效果;间接染色则是将染料先与辅助剂结合,再与纤维发生反应,形成染色效果。
3. 什么是染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指染色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种类,如红色、蓝色等;明度是指染色物体的明亮程度,即颜色的浓淡程度;饱和度是指染色物体的颜色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4. 请简述一下染色剂的选择原则。
染色剂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纤维特性、染色剂的亲和力、染色剂的耐光性和耐洗性等。
不同纤维需要选择适合的染色剂,染色剂的亲和力决定了染色效果的好坏,而耐光性和耐洗性则影响染色后纤维的色牢度。
5. 请简要介绍一下染色过程中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前处理是指在染色过程中对纤维进行预处理,以改善染色效果。
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漂白、清洗和预处理剂的使用。
后处理则是染色后对纤维进行处理,如漂洗、定型和整理等,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纤维的性能。
6. 请简述一下纺织品的整理过程。
纺织品整理是指对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性能。
整理过程包括定型、熨烫、压光、防皱、防缩、防水等。
通过整理,可以使纺织品更具商业价值和使用价值。
7. 请简要介绍一下纺织品的防水加工。
纺织品的防水加工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阻止水分渗透。
常见的防水加工方法包括涂层法、浸渍法和喷涂法等。
通过防水加工,可以使纺织品具有防水、防潮、耐污染等特性。
8. 请简述一下纺织品的防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