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侧面描写-初中生作文入门60讲(上)
- 格式:docx
- 大小:38.24 KB
- 文档页数:11
侧面描写作文篇一:侧面描写作文侧面描写作文侧面描写作文(一)今天早晨,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久违的作文兴趣班。
我走到作文兴趣班门前,一推开门,就被眼前的狼狈影像惊呆了:桌椅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地上到处是粉笔灰和白花花的小纸片,粉笔、塑料袋横七竖八地放着。
我想:怎么就几个星期不见,教室就成这样了?同学们一进来见教室这样,都扭头溜了。
这么乱,怎么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呢?大家最后终于决定,要在上课之前把教室好好打扫一下。
于是行动开始了??首先分工。
由于男同学力气大,就让那两个男同学担任摆桌子摆椅子的任务,还有整理桌子。
由于女同学细心细致,因而负责扫地与擦桌子。
分工完毕,大家便忙开了。
男同学费力地搬着桌子,桌子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响声;女同学认真地扫着地板,很快“雪片”就打扫干净了。
正当大家要松一口气时,粗心的男同学竞竟不小心把粉笔灰弄到地上去了!女同学不停地责怪着他,怪他破坏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男同学一直赔礼道歉。
那位男同学只好自己把地上的“再生雪片”扫进了垃圾桶。
看到这样,女同学也不再计较,会心地笑了。
这时老师来了,她惊讶地发现我们正在勤奋地扫着地呢。
可老师没进来,她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们,不时插上几句表扬:“你们干得真专心呀!”“挺干净的嘛!”或是几个指点:“这儿不够干净。
”“桌子放这儿不太好!”活像一个指挥官,在指挥我们劳动。
终于打扫干净了,这时的教室和打扫前的教室大不一样了:干干净净的地板,桌椅有条理地摆着,上面没有丝毫粉笔灰,和原先的教室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呀!看着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侧面描写作文(二)自从上了六年级,那位凶巴巴的美术老师终于走了!不过,倒是调来一老头子!他姓王,具体叫什么我也不怎么清楚。
只是他让我们叫他王老师的,所以,我只知道他姓什么。
看的出来,他有五四十来岁。
对于一开始,他就讲了一大堆临武话,而且大部分是临武脏话!像是讽刺我们这些“城市佬”。
气死我也!第一节美术课的上课铃“叮零零??叮零零??”的响起,因为王老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9讲:侧面描写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侧面描写[基础知识]你如果准备用照片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座大楼,那么,除了应向别人提供正面的照片外,还应向别人提供侧面、背面甚至顶部的照片。
同理,你如果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个人,除了从正面进行介绍外,最好再从侧面进行一番介绍;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将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
用文字正面介绍人物,称为“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或“实写”。
具体做法是,让被表现的人物直接出场以展现自己的性格。
用文字从侧面介绍人物,称为“侧面描写”,也称为“间接描写”或“虚写”。
具体做法是,被介绍的人物不出场,或即使出场却不表现,作者通过描写与之有关的人或物,以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
侧面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你可以借旁人之口,将被表现人物的言行告诉给读者。
也就是说,读者不是直接从作者的笔下了解被表现人物的言行,而是从文中旁人之口间接对被表现人物的言行有所了解。
第二,你可以借旁人对被表现人物言行的反应,将被表现人物介绍给读者;读者通过旁人的反应,从侧面了解被表现人物。
就如刘鹗《老残游记》,作者通过描写戏园观众的鸦雀无声来表现王小玉的艺术才华。
第三,你可以也可以泼墨于主人公周围的人物,借这些人物的言行从侧面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表现主人公形象的普遍意义。
就如《老残游记》中作者先让黑妞出场以从正面衬托王小玉的艺术才华一般。
第四,你可以也可以对被描写人物的有关物件进行描写,通过这种描写从侧面表现被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五,你可以还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
有时候,为了特殊的需要,你甚至可以故意绕圈子,先通过几个层次的侧面描写,层层铺垫,让主要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
“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侧面描写往往能弥补正面描写之不足,产生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如果仅仅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很可能给人以藏身烟里雾里的感觉,正如仅凭一张大楼侧面的照片无法了解大楼的概貌一样。
中小学作文训练之描写专题(八)侧面描写一、导入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
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这个画家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
画画如此,写文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二、新授(一)什么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探究一:下面是汉乐府中名篇《陌上桑》。
请判断判定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并说说侧面描写的作用。
陌上桑(节选)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从“青丝为笼系”到“紫绮为上襦”为正面描写,后面的则是侧面描写。
诗歌描写了“行者”“少年”“耕者”等人看见罗敷以后的反应。
试想:如果罗敷不美丽,行者怎么会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视她,年轻人怎么会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耕地的人怎么会忘记自己在犁地,锄田的人怎么忘记了自己在锄田?表面上看,诗歌是在写行者等人,其实是在写罗敷。
这种侧面描写烘托了罗敷的美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1.以人衬人探究二:找出下面语段中以人衬人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战心惊。
人物侧面描写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人物的描写除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同样也会给人物形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传者:404913205 )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描写人物,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显示人物的个性.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337」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383」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参见本人的论文《有效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发表于《成才》杂志2012年第10期。
这是一项综合性训练,集语用、写作素材积累、教材复习于一体,切实可行!. 上传者:ssb1968 「下载次数:248」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历来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热点,我主要从历年中考试题中总结出的规律,找出答题的技巧,并加以训练. 上传者:zgzxfsc 「下载次数:415」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通过细节描写,可使作文取得更好的效果。
包括: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种类和作用、美文赏析、写作与练习。
上传者:wenzhuqingqing 「下载次数:24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
请结合课文,说说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425」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466」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借你一双慧眼给你一支妙笔放眼大千世界关注生活细节描绘精彩人生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346」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外貌描写的原则抓特点(形似)显神韵(神似).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1237」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本课件画面很美,教学四路清晰,环环相扣,很有指导性,非常适合初一学生作文训练,. 上传者:yutuo96528001 「下载次数:663」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任务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的作文侧面描写的作文(精选39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侧面描写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侧面描写的作文篇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面孔,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段加深了解。
我的语文老师--谢老师,给我流下的印象很深。
那是在我刚刚升入四年级的第一天,一张陌生的面孔引入了我的眼帘:一双大眼睛,一头浓密的黑发,三十来岁的年龄,给我的第一感,她是多么亲切,和蔼。
当她对我们说“同学们好,我姓谢,大家叫我谢老师吧”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一定是个好老师。
因为,她那洞察学生心灵的目光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
谢老师特别温柔。
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声音洪亮,处处到位,讲得多么好啊!那时,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都不敢问,可谢老师却对大家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谢老师最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了。
同学们一听这话,都涌向办公室。
记得那时,办公室挤满了人,那时,我也喜欢上了谢老师,天天都往办公室跑,一直到现在。
一晃二年半过去了,我当了数学课代表,每天收作业,抱作业,管理,帮谢老师批改作业……挺忙的.,但是我乐意,因为……我刚上五年级时,学习有些下降了,谢老师常常找我谈心,问我原因,我却不知道为什么。
我都不敢看她的眼睛,十分羞愧,可是,谢老师给我的都是鼓励,没有一句批评。
我哭了,很伤心,觉得对不起她。
因为谢老师对我特别好,又很关心我。
下半期,我又回到了最好。
因为我把谢老师的鼓励化为动力,努力加油!谢老师两鬓的头发白了几根,因为她为我们费心了。
我的心里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爱谢老师,爱她那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精神!谢老师,我对您的印象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她刻在了心里!我小学生活马上结束了,我向谢老师说声再见。
侧面描写的作文篇2“呼,呼……”寒风呼啸着,从窗外拼命地挤了进来,一股寒气把我从睡梦中冻醒了。
侧面描写人物的作文侧面描写人物的作文范文(通用32篇)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特别是写人作文,写人作文要求有鲜明的人物个性。
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新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侧面描写人物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侧面描写人物的作文篇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但是,她却拥有一颗善良、坚强和慈爱的心。
在我幼小的印象中,妈妈十分吝啬。
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每次带我去超市,我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好奇地央求妈妈买下来,那时,妈妈就会板起脸来责问我:“这些东西你真的需要吗?能不买就不买,别浪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极不情愿的离开,心里想:“别人要什么,妈妈就给买什么,可我的妈妈却这么财迷,什么也不给我买,难道是妈妈根本不爱我吗?”日子过的很快,寒来暑往,我上学了,妈妈为我办了天津市和河北区两个图书馆的借阅证,不管休息日家务多忙,都准时带我到距我家很远的图书馆还书、续借书。
寒暑假里,学校成立了课外兴趣班,妈妈竟给我报了三个文化兴趣班,暑假还有一个游泳班;平时一向节俭的妈妈为我准备了各种学科参考书和练习册。
不用说,妈妈这“慷慨”的原因一定是为了让我取得良好的成绩。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更加让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上周,我国南方遇到了五十年罕见的大雪灾,妈妈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灾区人民的情况。
前几天社区举办了一次捐赠活动,平时为自己花一分钱都要算来算去的妈妈竟慷慨地捐了自己的一件平时不舍得穿的高级羊绒毛衣和两百块钱。
我不解地问妈妈:“您这次怎么这么大方?”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全国人民都是兄弟姐妹,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度过难关。
钱只有用在刀刃上,才叫花的值。
该妈妈花的钱,妈妈花一百、一千都舍得。
人物系列化之侧面描写青花瓷瓶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
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
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
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他迟疑着打开门。
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
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
“哦,孩子,进店说吧。
”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
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
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我……我妈病了。
”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噢,不,不,我不是。
”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
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
”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
“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并来的?”老板眼睛盯向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
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
”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侧面描写作文带赏析天早上七点,楼道里总会响起那熟悉的脚步声和洪亮的叫门声“牛奶来了!每当听到这一声响起时,我便知道那为送奶工来了,我就会爬起被窝去开门。
那位送奶工很普通,是一位50多岁的伯伯。
那位伯伯的皮肤黝黑黝黑的,一看就知道是长年在外风吹日晒的结果;在他花白的头发下,有一双不大却炯炯有神的眼睛。
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因为他的流奶又浓又香,所以很多楼层的住户都订了流奶的。
其中一家在六楼,六楼那家订户也就是我们家,12层楼,这上上下下一趟,不拿东西就已经把人累得够呛了,何况那牛奶瓶又圆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坏几瓶。
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色的时装,漫长而又寂寞的严冬提前来到了。
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雪,那位伯伯总是会来送流奶。
清晨,还是跟往常一样冷。
“丁零”门铃又响了起来,我还想在被窝里睡觉,可又必须去开门,无赖中,我慢吞吞的去开门。
打开门,只见往常一样站在门口,面带着微笑,穿着一件黑大衣,额头上有深深的皱纹,好像能把蚊子夹住似的,但是这样看起来也很有精神。
我随手拿过流奶瓶,哪知流奶瓶一下重重地摔倒了地上,我失望地自言道:“哎,今天的流奶算是泡汤了!”那位伯伯笑呵呵地说:“不打紧,今天再补一瓶,不收费。
”我接过流奶,道了一声谢。
又是寒风呼啸的早晨,这位伯伯又来送奶,他小心翼翼地把流奶递给我,当我接过牛奶瓶时,发现他的手都已经被无情的寒风给吹裂了,皮肤好象老松树的皮,皱皱巴巴的,有一道道的口子,他的头发被冷风吹的微微颤动,我见他的嘴皮在颤抖,显然他非常冷,尽管还是笑着的。
我问他:“天这么冷,您不带手套吗,要不我叫爸爸送你一双?”他边说边指着瓶子:“你看,这瓶子外有一层冰珠,戴上手套,瓶子就容易滑掉,而且我已经习惯了。
”他走时,我趁他没注意,把爸爸的黑色手套轻轻放在了他的框里。
又一天清晨,“送流奶啦!”我打来门,只见那双手带了一个黑色的手套,对方微笑着,当然我心里也在开心的笑。
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
侧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作文篇一《“大神”老张》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张,是个公认的“大神”。
不过这个“大神”不是说他在某些高科技领域有多牛,而是他那炒股的本事,简直像是和股市有什么秘密协议似的。
老张个头不高,头发有点乱,就像顶着个鸟窝。
每天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那袖口都磨破了边。
他那眼神,总是透着一种神秘兮兮的劲儿,尤其是在盯着股票走势图的时候。
我刚来办公室的时候,就听同事们总是小声嘀咕老张炒股的事情。
有一天,市场大动荡,好多人都在唉声叹气自己亏了多少。
我也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想试着投资呢,就悄悄凑到正在看电脑的老张身边。
电脑屏幕上花花绿绿的线就像一团乱麻,可老张却像是看着绝世美景一样眼睛放光。
我看到他那双手,粗糙且长满了老茧,指甲缝里还带着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沾的黑泥。
但是这双手在键盘上快速地跳动着,熟练地切换着各种股票数据。
旁边一个同事苦着脸说“老张啊,今天这行情可把我坑惨了,你咋样?”老张眼睛都没抬下,淡淡地说“嗯,还成。
”后来我才知道,老张每天早上都会研究各种财经新闻,连吃早饭的时候眼睛都没离开过手机。
他那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公司的财报数据,有的地方看得出来是反复涂改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老张换了新手机。
大家打趣他说老张发财了。
老张只是嘿嘿一笑,那笑容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得意。
原来这阵子他买的几只股票连续涨停,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老张从不跟我们晒他到底赚了多少,但从他身上那些细微的变化就能guessed出来。
他还是穿着那破衬衫,不过偶尔会去楼下那家平时不舍得去的咖啡店买一杯咖啡,并且大大方方地请同事喝矿泉水了。
而他的那把破旧的椅子也换成了一把崭新又舒服的,他坐在上面看股票的时候,就像国王坐在王座上一样自在。
从老张身上的这些侧面的小细节,我就知道他在股市是真的很“神”。
篇二《厉害的阿婆》在我们小区的角落里,有个阿婆摆着一个小小的早点摊。
阿婆的早点摊看起来特别简陋,就是个小推车,上面搭着块用来遮风挡雨的塑料布,周围摆着几张破旧的小板凳。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人物作文我有一个朋友,叫小明。
他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总是能让我笑个不停。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他的一些趣事。
小明长得挺高的,大概一米八左右。
他的眼睛有点小,但是笑起来的时候,那双小眼睛就会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儿,特别可爱。
他的鼻子挺挺的,嘴巴也很大,笑起来的时候,整个脸都皱成了一团,像个大包子似的。
他的头发很乱,有时候还会翘起来,显得有点不修边幅。
但是我觉得他这样的形象反而更有个性,让人觉得亲切。
小明的性格也很好,他总是乐于助人,而且特别有幽默感。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街,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哭泣,就走过去问她怎么了。
原来那个小女孩是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了。
小明安慰了她一下,然后就开始用他那独特的幽默感逗她开心。
他说:“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经常迷路,结果我妈妈就给我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我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后来我就带着这个小本子,再也不怕迷路了!”听完小明的话,小女孩立刻笑了起来,还拉着他的手说:“哥哥,你带我去找到妈妈吧!”看着他们俩开心的样子,我也忍不住笑了。
小明还是个学霸,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有一次,我们班组织了一个数学竞赛。
大家都在努力地做题,而小明却悠哉地坐在座位上玩手机。
我问他:“你不准备参加竞赛了吗?”他回答说:“哎呀,我这题目还没做完呢!等我做完了再告诉你答案吧!”结果小明不仅做完了所有题目,还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除了学习之外,小明还喜欢打篮球。
每当他在球场上运球、投篮的时候,我都觉得他像一个英勇的战士。
有一次,我们打篮球比赛,对方队员防守得很紧,我们都很难得分。
就在这时,小明突然拿起球,一个大跨步冲向对方的篮筐,然后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命中!全场观众都为他欢呼鼓掌,我也激动得跳了起来。
从那以后,我们队就多了一个得分王——小明!总的来说,小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他既聪明又幽默,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乐和惊喜。
我真的很庆幸能认识这样一个朋友!。
第9讲:侧面描写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侧面描写[基础知识]你如果准备用照片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座大楼,那么,除了应向别人提供正面的照片外,还应向别人提供侧面、背面甚至顶部的照片。
同理,你如果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个人,除了从正面进行介绍外,最好再从侧面进行一番介绍;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将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
用文字正面介绍人物,称为“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或“实写”。
具体做法是,让被表现的人物直接出场以展现自己的性格。
用文字从侧面介绍人物,称为“侧面描写”,也称为“间接描写”或“虚写”。
具体做法是,被介绍的人物不出场,或即使出场却不表现,作者通过描写与之有关的人或物,以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
侧面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你可以借旁人之口,将被表现人物的言行告诉给读者。
也就是说,读者不是直接从作者的笔下了解被表现人物的言行,而是从文中旁人之口间接对被表现人物的言行有所了解。
第二,你可以借旁人对被表现人物言行的反应,将被表现人物介绍给读者;读者通过旁人的反应,从侧面了解被表现人物。
就如刘鹗《老残游记》,作者通过描写戏园观众的鸦雀无声来表现王小玉的艺术才华。
第三,你可以也可以泼墨于主人公周围的人物,借这些人物的言行从侧面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表现主人公形象的普遍意义。
就如《老残游记》中作者先让黑妞出场以从正面衬托王小玉的艺术才华一般。
第四,你可以也可以对被描写人物的有关物件进行描写,通过这种描写从侧面表现被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五,你可以还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
有时候,为了特殊的需要,你甚至可以故意绕圈子,先通过几个层次的侧面描写,层层铺垫,让主要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
“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侧面描写往往能弥补正面描写之不足,产生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如果仅仅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很可能给人以藏身烟里雾里的感觉,正如仅凭一张大楼侧面的照片无法了解大楼的概貌一样。
[例文赏析]㈠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
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
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
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
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不用了。
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何为:《第二次考试》)在第一次考试中,陈伊玲显示了她的音乐才华,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第二次业务考试,她失败了,但事出有因──她因为抗台风救灾耽误了休息,影响了成绩。
苏林教授尤其重视的是人的思想品德,所以他对陈伊玲的弟弟说“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苏林教授所谓的“第二次考试”,实际指的是陈伊玲抗台救灾中表现的优秀品质。
关于以上“第二次考试”的内容,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陈伊玲弟弟的口述将事情交代了出来,这就是侧面描写——最常见的侧面描写。
㈡陈家洛心中正自暗喜,白马突然收蹄停步,却是前面铁甲军排得紧密,难以逾越。
陈家洛凝神屏气,兜转马头,绕过铁甲军队伍,只见弓箭手弯弓搭箭,长矛手斜挺铁矛,一个间着一个,一眼望去,不计其数。
只消清兵将官一声令下,他和怀中少女身上立时千矛丛集,万矢齐至,纵有通天本领也逃不过去。
索性勒紧马缰,缓缓而行,挺直了身子,目光向清兵望也不望,傲然走过。
其时朝阳初升,两人迎着日光,按辔徐行,那少女头发上、脸上、手上、衣上都是淡淡的阳光。
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
两军数万人马剑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
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的长矛掉在地下,接着,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
军官们忘了喝止,望着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兆惠在阵前亲自督师,呆呆的瞧着那白衣少女过去,眼前兀自萦绕着她的影子,但觉心中柔和宁静,不想厮杀,回头一望,见手下一众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和亲兵,人人神色和平,收刀入鞘,在等大帅下令收兵。
兆惠不由自主叫道:“收兵回营!”将令下达,数万步兵骑兵翻翻滚滚地退了下来,退出数十里地,在黑水河边扎下大营。
(金庸:《书剑恩仇录》)例文中,作者欲表现的中心人物是那位白衣少女;然而,作者除一句“绝世丽容”外,并没有直接从正面描写这位白衣少女如何如何美丽。
作者着力描写周围原本血战一触即发的场面,描写杀人不眨眼的清军官兵们对主角作出的种种忘形的反应,描写从剑拔弩张到收刀入鞘的转变经过,间接从侧面表现主角,以体现这位白衣少女的绝世丽容。
㈢我回头一看,成渝笼着手,缩着脖子,不住地打盹。
我拉拉他圆胖胖的小手说:“会着凉的。
上床睡吧!”成渝从睡梦中醒来,以为是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仔细辨认了一阵,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睡!我不睡!”“为什么?”他用小拳头揉了揉眼睛,说:“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
”我把成渝紧紧地抱起来,用我的脸暖了暖他的脸蛋。
然后放下他,裹紧了大衣,把帽沿往下拉了拉,出了石洞,下了山坡,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前走去。
(杜鹏程:《夜走灵官峡》)例文中,七八岁的小男孩,竟能说出“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和“我不睡!我不睡!”这当然归功于父母平时对子女的影响,作者写孩子的人小志大,就是从侧面表现父母的敬业精神。
㈣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鲁迅:《祝福》)选段写的是“四叔”的书房,然而,实际上写的是“四叔”其人,作者通过他书房的陈设从侧面表现了这位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性格特征。
家中挂着朱拓的大“寿”字,挂着半幅“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而自己却放声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为“谬种”,其虚伪可见一斑;连读书人必备的《康熙字典》也未必完全,可见他的不学无术;而完整的《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则表明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通过对有关事物的描写,从侧面间接表现未出场的主要人物,就是这段文字的典型特点。
㈤偶尔也会想到苦楝树,一念而已。
经过那一巷隅也是偶然,拐角处一扬脸是一树苦楝花儿在纷纷飘坠,地上铺了一些细碎的小花朵儿。
总是这样,不知何时开,就已是飞花。
即使花开一树,苦楝树也是不起眼的,花色太淡,与光同色,实在不招人的眼,但如果是一院的苦楝树花开,就很有声势了,可算得上云蒸霞蔚了。
花谢时纷纷扬扬的似在下一场花雨。
这个时候最好是坐在苦楝树上,看落英缤纷,看那个白衣女子蝴蝶般飘在飞花中,长袖挥舞,都和飞花一样绝美。
在早已失梦的今天看去,仍觉惊艳。
那是个最能沉迷的时光,一点诱惑就不可自拔,但母亲往往把扫把往我手上一塞说,去,把地扫一扫。
宛若一枚石子扔进水潭,碎了一潭的梦。
院子里的人都有一个好习惯,只要一家出来扫院子,其他户的人家自会跟着出来同扫。
于是,地上的落花顷刻之间被清理干净,我的侠客梦也随着落花一起扫掉,化为尘,化为土,我几乎忘了曾有这样的一个梦。
母亲似乎从来不做梦的,她一刻不停地操劳,在操劳里,20年前母亲就老了。
我曾那么地烦母亲,烦她的琐碎,烦她的唠叨。
烦她不合时宜的把我从遥远的梦境里拉回来。
可母亲越来越不烦时,才惊觉原来那么高大的母亲竟是那么的矮小,填不满我双手轻轻地一环。
该是我把母亲护在双翼的时候,而我的双手更多的伸向了儿子,在母亲宽和的微笑里,我会生起无法言语的悲伤。
一直以为我和母亲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流,一直不喜欢母亲那种笃定和缓的流淌方式,也一直以为随意而无目的地流向才是我的一生。
当我越来越觉疲累时,才深深明白那是种不可能,而母亲早已预言。
和母亲不同,我在苦楝树下哪怕把侠客梦做到天荒地老,父亲也不会惊动我的。
父亲总是很年轻的样子,走路虎虎有风,做事风风火火,显得朝气蓬勃,没有一点衰老的样子,那时我觉得父亲永远不会老。
可是父亲还是老了,一瞬间地老去,父亲亲手把厂房门关上的那一刻,就老了。
那个厂,是父亲最后的梦想。
父亲似一部老机器,在不停地运转工作时,一切正常,一停下,才发现那些零部件早已不胜负荷。
在频频住进病房时,父亲终于承认老了,不再拼搏了。
当聚在一起的孩子们邀他打牌时,他会比较高兴,虽然他说对牌一点兴趣也没有。
如此好动的父亲不得不安静下来,孤独的滋生就像衰老和成长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扼制。
爱说话的父亲沉默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总为此黯然,这世上,无论以什么样的身份,在某一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决绝的单个体,没有人可以走进去。
我们还有什么呢,我总是很迷茫,这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事是我无法解释的。
我只看一眼苦楝树的飞花,这是我知道的。
(以然:《我的梦随花落去》)“一院的苦楝树花开,就很有声势了,可算得上云蒸霞蔚了”,年富力强的母亲父亲何尝不是如此:如此的“烦”,如此的“风风火火”。
“一树苦楝花儿在纷纷飘坠,地上铺了一些细碎的小花朵儿。
总是这样,不知何时开,就已是飞花。
”人生何曾不是!“我”曾“那么地烦母亲”之烦,“可母亲越来越不烦时,才惊觉原来那么高大的母亲竟是那么的矮小”;“我”曾“觉得父亲永远不会老。
可是父亲还是老了,一瞬间地老去”。
以苦楝树花烘托人物,就是通过苦楝树花从侧面描写人物。
㈥阿姨来信邀母亲和我去作客,让我们见见从未相会过的表弟小刚。
阿姨信中说,十多岁的小刚非常顽皮,但挺惹人爱,有一次,竟然用泥巴把村里一个人人讨厌的家伙的烟囱堵了,结果可想而知,小刚挨了姨夫一顿揍。
阿姨家住乡下。
我们刚下汽车,她就迎了上来。
寒暄过后笑着说:“小刚听说你们要来,特意到河中捕鱼捉虾去了。
不然,早就到车站接你们了。
”刚进表弟房中,就听到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原来墙上挂着一只精致的鸟笼,与我平时所见的不大相同。
鸟儿见我走近,不知害怕还是高兴,叫得异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