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昆虫的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53.56 MB
- 文档页数:77
昆虫的形态和解剖结构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化身于千千万万个种类,具备独特的外形和解剖结构。
本文将从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角度来探讨这一引人注目的生物群体。
一、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在外形上有着诸多特点,包括体型、体节、触角、翅膀和扩展附件等。
1. 体型:昆虫的体型多样,从微小的飞蛾到庞大的甲虫,大小各异。
在体型上,昆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2. 体节:昆虫的体节比较明显,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即头节、胸节和腹节。
每个体节都具备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3. 触角:昆虫的触角是其独特的感知器官,用于感知食物、繁殖和环境等信息。
触角的数量、长度和形状因昆虫物种而异。
4. 翅膀:大部分昆虫都具备翅膀,翅膀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各不相同。
翅膀是昆虫飞行的主要器官,也是其分类和识别的重要特征。
5. 扩展附件:昆虫身体的某些部分还可以扩展形成独特的器官,如昆虫的口器、触须和复眼等。
二、昆虫的解剖结构昆虫的解剖结构对其生存、繁殖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昆虫的主要解剖结构进行说明。
1. 外骨骼:昆虫具备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是由特殊的物质组成,能够保护昆虫内部器官,并赋予其形态稳定性。
2. 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管、中肠、腺体和肠道等组成。
它们通过不同的消化器官和酶的作用来完成食物加工和养分吸收。
3. 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组成,气管网络分布于昆虫体内,直接与外界相连。
气管的分支越密集,昆虫的氧气吸收效率就越高。
4. 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血液(称为血淋巴)在昆虫体内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养分和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
5. 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其行为、感知和反应。
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大脑、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功能。
6. 生殖系统:昆虫的生殖系统由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组成,用于生殖细胞的产生和交配过程。
昆虫繁殖能力强大,适应能力高。
昆虫的形态特征范文昆虫是一类动物,拥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它们的身体一般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组成。
下面将从外骨骼、头部、口器和触角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昆虫的形态特征。
首先,昆虫的外骨骼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外骨骼是昆虫身体的保护壳,由一层坚硬的外壳组成。
这层外壳不仅保护昆虫的内部器官,还提供了肌肉的附着点。
由于外骨骼无法像我们的骨骼一样生长,昆虫需要进行脱壳来更新外壳。
脱壳是昆虫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头部是昆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嘴、眼和触觉等器官。
昆虫的眼睛通常分为复眼和单眼。
复眼是由许多个独立的简单眼组成的,它们可以提供广角视野和辨别运动的能力。
单眼相对较少见,数量较少。
嘴是昆虫摄取食物的器官,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类型的嘴,如咀嚼式、针吸式和螺旋式等。
触角常常是昆虫身体最长的器官之一,它们可以用于触摸和感知周围环境。
此外,昆虫的口器是它们适应不同食物类型的重要工具。
咀嚼式嘴是昆虫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适用于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叶子和木材。
针吸式嘴具有一对弯曲的管道,适用于吸取液态食物,如花蜜或果汁。
螺旋式嘴包含了一根螺旋状的长麦管,可用于吸取昆虫体内的体液。
最后,昆虫的触角是它们重要的感觉器官,通常位于头部,用于感知环境。
触角的形状、长度和数量等因昆虫的种类而异。
触角上有感知环境的感觉器官,如味觉、嗅觉和触觉感受器等。
通过触角,昆虫可以感知食物、危险以及与其他个体的互动。
总结起来,昆虫的形态特征包括外骨骼、头部、口器和触角等。
这些特征使得昆虫能够顺利地适应生活环境,进行繁殖和获取食物等行为。
通过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物学特性。
昆虫概述与昆虫形态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为庞大的类群之一,包括昆虫目和双尾目两个大类,共计约100万种已知的物种。
它们在地球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积极的作用,如对植物传粉、土壤肥力的促进等,也有消极的作用,如病媒传播、食物作物损害等。
本文将对昆虫的概述及其形态特征进行详细阐述。
一、昆虫的概述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主要分布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也有一些在水生环境中生活。
昆虫的体型较小,最大的种类也不过数厘米长,但数量庞大。
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地球上有大约1700万亿只昆虫,约为人类数量的200倍。
昆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从极寒的北极地区到炎热的沙漠地带都有它们的身影。
昆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昆虫经历了蜕皮的过程,不断长大和变化。
不同种类的昆虫在不同的阶段内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各不相同。
昆虫的寿命也因种类而异,有的只活几天,而有的寿命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二、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的身体结构一般分为头、胸和腹三个部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完成昆虫的各项生活活动。
1.头部:昆虫的头部属于复眼动物,通常有一对大复眼和一对或多对简单眼。
复眼用于感知光线的强弱和颜色,而简单眼主要用于感知运动。
头部还具有触角、口器等结构,用于觅食、感知周围环境和交流信息。
2.胸部:昆虫的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节。
胸部上附着着六只足肢,每只足肢有细长的跗节、跗节上的爪和半卷的胫节,能够使昆虫进行复杂的运动和灵活的步态。
胸部上还附着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前翅和后翅的性质和形态有所不同。
3.腹部:昆虫的腹部由10个节组成,一般没有附肢。
在腹部的末端有一对附肢,叫做尾须,用于感知物质的浓度、触觉和平衡。
另外,昆虫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外壳,叫做外骨骼,也即甲壳。
甲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昆虫内部的软组织,同时提供肌肉的附着点。
昆虫的外骨骼无法自由伸展,所以昆虫需要进行蜕皮,才能让身体继续生长。
昆⾍学第⼀章昆⾍的外部形态第⼀节昆⾍体驱的⼀般构造昆⾍⾪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纲,除具备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有的特征。
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躯分节体节⽣有成对附肢体被外⾻骼开放式⾎液循环昆⾍纲的特征1.⾝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体段2.头部有⼝器、1对触⾓、有1对复眼和0-3个单眼3.胸部有三对⾜、通常有两对翅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腹内含有⼤部分内脏和⽣殖系统,腹末有外⽣殖器,有的还有尾须。
5.有变态第⼆节昆⾍的头部头部是昆⾍的第⼀个体段。
昆⾍的头部通常着⽣有1对触⾓,1对复眼,0~3个单眼和⼝器。
昆⾍头部是感觉和取⾷的中⼼。
1、昆⾍头部的分区额区,头顶,额颊区,额区唇基区,后头区。
2、昆⾍的头式⒈下⼝式⼝器着⽣在头部下⽅,头部的纵轴与⾝体的纵轴垂直。
如蝗⾍等。
⒉前⼝式⼝器着⽣在头部前⽅,头部的纵轴与⾝体的纵轴⼏乎平⾏。
如步甲等。
⒊后⼝式⼝器向后伸,贴在⾝体的腹⾯,头部的纵轴与⾝体纵轴成锐⾓。
如蝉等。
3、昆⾍头部的附器3.1 触⾓3.1.1 触⾓构造分3部分:触⾓基部第⼀节称为柄节,第⼆节称为梗节,以后各节统称为鞭节。
鞭节可分若⼲亚节,变异⼤。
3.1.2 触⾓类型丝状(蟋蟀、蝗⾍)刚⽑状(蜻蜓、蝉)念珠状(⽩蚁)锯齿状(芫菁)栉齿状(雄绿⾖象)⽻状(⼤蚕蛾)膝状(蜜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状(雄蚊)球杆状(蝶类)锤状(郭公甲)鳃叶状(⾦龟甲)3.1.3 触⾓功能触⾓的主要功能是嗅觉和触觉作⽤,有的有听觉或其他功能。
3.1.4 了解触⾓类型和功能的意义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鉴别某些种类的雌雄根据嗅觉诱集或驱避3.2眼3.2.1 复眼复眼能分辨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是昆⾍的主要视觉器官。
3.2.2 单眼3.⒊⼝器⼝器是昆⾍的取⾷器官。
由于昆⾍取⾷⽅式和⾷物的种类不同,⼝器的类型变化很⼤。
但主要为咀嚼式⼝器和刺吸式⼝器两种类型。
咀嚼式⼝器:取⾷固体⾷物吸收式⼝器(1虹吸式⼝器2舐吸式⼝器3刺吸式⼝器4锉吸式⼝器)嚼吸式⼝器:兼⾷固体和液体2种⾷物3.3.1 ⼝器构造及类型咀嚼式⼝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等五个部分组成。
昆虫形态特征和分类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之一,形态多样,数量众多。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各种生活环境,如土壤、水中和空气中等。
为了适应这些环境,昆虫发展出了很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进行了分类。
首先,昆虫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头部上有触角、口器和复眼。
触角用于感知环境和食物的位置。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和数量各不相同,有的长而细,有的短而粗,有的单根,有的有分枝。
口器用于进食,根据昆虫的进食方式,口器的形状也有所不同。
复眼是昆虫独特的眼睛结构,可以同时感知多个方向的光线。
胸部上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
足是昆虫重要的运动器官,可以根据各种需求发展出多种形态,如跳跃的后腿、抓取猎物的前足等。
翅膀是昆虫独有的特征,可以进行飞行,也可以用于保护身体。
翅膀的形状和颜色有很大的变化,不同昆虫的翅膀形态差异巨大。
腹部一般用于消化和繁殖。
消化器官的形状和位置也因昆虫的食性而不同。
有的昆虫的腹部有针状或锯齿状的器官,可以用于保护自己或攻击敌人。
基于以上形态特征,昆虫的分类主要根据:触角类型、咀嚼式口器的特征、翅的形态和脉络、腹部的形状等。
以下是几个昆虫的分支:1.鞘翅目(钢针四翅目):鞘翅目的昆虫通常为中型或大型,前翅硬化成鞘状,后翅薄膜状。
触角很长且分节明显,咀嚼式口器适用于咬碎食物。
这类昆虫包括甲虫、錨角虫等。
2.双翅目:双翅目的昆虫有两对薄膜状、透明的翅膀。
前翅比后翅大,可用于飞行。
触角有多个分节,有些昆虫的触角具有特殊形状和感知器官。
这类昆虫包括苍蝇、蚊子等。
3.直翅目:直翅目的昆虫前翅与后翅相似,都呈直条形。
触角细长,多为丝状或细鞭状。
这类昆虫包括蟋蟀、蝗虫等。
4.半翅目:半翅目的昆虫有硬的前翅和柔软的后翅。
触角细长,多为丝状或鞭状。
这类昆虫包括蝉、蛩蠊等。
总结起来,昆虫的形态特征多样,基于这些特征,昆虫被分类成许多不同的组。
每个组内的昆虫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昆虫的多样性和进化。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昆虫的识别方法,加深对昆虫分类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类,具有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特征。
昆虫的形态结构是昆虫分类学的基础,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可以初步识别昆虫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蝗虫、蜜蜂、蝉、蝼蛄、家蝇、蝶类、蛾类、螳螂、椿象、龙虱、草蛉、金龟甲、步行虫、蚜虫、蓟马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挑针、镊子、浆糊(或胶水)、昆虫外部形态挂图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整体形态(1)观察昆虫的体躯: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体躯,注意体外包被的外骨骼,体躯的分节、头、胸、腹三个体段的划分,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部位。
(2)观察昆虫的头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头部,注意触角、眼、口器的形态和位置。
(3)观察昆虫的胸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胸部,注意胸足的形态和位置。
(4)观察昆虫的腹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腹部,注意翅的形态和位置。
2. 分析昆虫形态结构(1)触角:观察昆虫触角的形态、长度、节数和感觉器官的分布。
(2)眼:观察昆虫眼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3)口器:观察昆虫口器的类型、构造和功能。
(4)胸足:观察昆虫胸足的形态、节数、爪和功能。
(5)翅:观察昆虫翅的形态、质地、脉序和功能。
3. 制作昆虫标本(1)挑选昆虫:选择形态完整、无损伤的昆虫。
(2)制作标本:用解剖刀将昆虫的体躯、头部、胸部和腹部分别切下,用挑针将各部位固定在标本板上,用浆糊(或胶水)粘合。
(3)标注:在标本板上标注昆虫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1)体躯分节:昆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各体段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2)外骨骼:昆虫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触角:昆虫的触角具有感觉器官,用于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一、昆虫多样性昆虫纲繁盛的特点: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昆虫纲繁盛的原因:有翅能飞;繁殖力强;体小势优;取食器官多样化;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适应力强刊物:国内:Insect Science、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昆虫知识、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上述各大学的学报、中国森林病虫、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生态学研究国外:Environ. Entom;Entomophaga;JOURNAL OF ZOOLOGY;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Biological Control二、昆虫外部形态(一)昆虫外部形态1.头部(触角、眼和口器)2.胸部(胸足、翅)3.腹部(生殖器)(二)昆虫内部器官(4.体壁) 5. 消化系统6. 排泄系统7. 循环系统8. 呼吸系统9. 神经系统10. 分泌系统11. 生殖系统什么是昆虫?在分类地位上: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在身体结构上: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胸部具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在字面意义上:昆虫就是众多的意思节肢动物门共同特点:身体分节,附肢节,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节肢动物门:1 身体左右对称,具外骨骼;2. 体躯分节;3. 循环系统位于体背面;4. 神经系统位于体腹面。
昆虫纲:身体分部头、胸、腹;触角1对; 口器上颚、下颚和下唇各1对,下唇愈合为1片; 足胸部3对。
如蝗虫、蜜蜂等。
蛛形纲:身体分部头胸部和腹部;触角无; 口器螯肢、脚须各1对;足头胸部4对。
如蜘蛛、蜱、螨、蝎等。
多足纲:身体分部头部和躯干部;触角1对; 口器大颚1对,小颚1-2对;足每节1-2对。
如马陆、蜈蚣。
甲壳纲:身体分部头胸部和腹部; 触角2对; 口器大颚1对、小颚2对、颚足数对; 足通常每节1对。
如虾、蟹。
Wigglesworth——昆虫学之父,1934年,《昆虫生理学》昆虫的基本特征:头部是昆虫的感觉(触角、复眼、单眼等)和取食(口器)中心。
由于昆虫的食性不同,生活习性不同,按昆虫口器着生位置不同分成三种头式:1、下口式:口器向下,与体躯纵轴几乎成一个直角。
如蝗虫(多为植食性)2、前口式:口器向前,与体躯纵轴几乎平行或成一个钝角。
如象甲、步甲3、后口式:口器向后,与体躯纵轴几乎成一个锐角。
如蝉(刺吸性)昆虫纲的特点:1、体躯分成三个体段:头、胸、腹。
2、胸部有三对足,通常有2对翅。
(有翅亚纲、无翅亚纲,如蚁后、蜂后)3、在生长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
(变态:内部器官、外部形态上一系列的变化,如毛毛虫变蝴蝶)昆虫的定义:、体躯分成三个体段:头、胸、腹;部有三对足,通常有2对翅;生长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的节肢动物,称为昆虫。
与林业有密切关系的昆虫的几种触角类型:丝状:细长,鞭节各节呈圆筒状,从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细,又称为线状。
如蝗虫、蟋蟀、天牛。
刚毛状:触角短小,柄、梗节较粗大,鞭节各亚节逐节收缩,形似刚毛。
如蜻蜓、知了锯齿状:鞭节各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形成锯齿状。
如叩头虫、雄芫菁。
球杆状:细长,鞭节基部若干节细长如丝,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触角像一根球棒,又称为棒状。
如蝶类。
锤状:与棒状触角相似,但鞭节短,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成锤状。
如瓢虫、小蠹虫羽毛状:其节各节向两侧突出成细枝状,形如羽毛。
如毒蛾、天蛾等的雄虫。
具芒状:触角短,柄梗节各一节;鞭节特别膨大,其基部着生有1根刚毛(称为触角芒)。
如蝇类、食蚜蝇。
鳃片状:触角端部数节(3-7节)向一侧扩展成为片状,折叠在一起,形似鱼鳃,可以张开、闭合。
如金龟子。
膝状:柄节特别长,相当于整个触角的1/3或1/2,梗节短,柄节与梗节之间弯曲成肘状,又称为肘状。
如蜜蜂、马蜂。
念珠状:鞭节各节大小相近,形状如圆珠,整个触角起来象一串佛珠,鞭节通常十一节。
如白蚁栉齿状: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成细枝状,形如梳子。
如花萤、雄蛾类、雄性绿豆象。
1、两性生殖: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受精)后才能形成新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