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汇编(doc 21页)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23
进出口贸易的出口退税政策有哪些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退税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对于促进外贸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出口退税政策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简单来说,就是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款。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税率方面根据不同的商品,我国设定了不同的出口退税率。
一般来说,分为17%、16%、13%、11%、9%、6%、5%等多个档次。
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往往享受较高的退税率,而一些资源性、低附加值的产品则可能退税率较低。
二、货物范围1、一般来说,已经报关离境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可以申请出口退税。
2、对于视同出口的货物,如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等,也在可退税的范围内。
三、企业范围1、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
2、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
四、申报和审核流程1、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税。
2、税务机关会对申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3、审核通过后,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办理退税。
五、特殊政策1、对于一些鼓励发展的行业或产品,可能会有额外的退税优惠政策。
2、对于“免、抵、退”政策,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出口退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严格的单证管理:企业需要确保申报退税所提供的单证真实、合法、有效,如报关单、发票等。
2、防范骗税行为:税务机关会加强监管,防止企业通过虚假出口等手段骗取退税。
出口退税政策汇编1. 简介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对部分或全部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增值税、消费税等加征税收予以退还或免征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出口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对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汇编和介绍。
2. 出口退税政策的种类2.1 增值税退税增值税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增值税征收的税款进行退还的政策。
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出口企业可以申请对出口商品、技术和服务的增值税进行退税。
具体的退税率和退税方式根据商品的类别、出口地区和政策调整而定。
2.2 消费税退税消费税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上征收的消费税进行退还的政策。
消费税是指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税款,对于出口商品,可以通过申请消费税退税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2.3 关税退还关税退还是指对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征收的关税进行退还或免征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居多的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 出口退税政策的申请和享受3.1 申请条件企业要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需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出口商品需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和出口限制,企业需要进行合规的申报和报关手续等。
3.2 申请流程企业在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前,需要进行申请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具体的申请流程包括:填写和递交退税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申报和报关手续等。
在申请过程中,企业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配合,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办理。
3.3 退税方式根据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退税方式。
一般来说,退税可以通过财政部门直接退还税款到企业的指定账户,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核准企业报关单的税款额度。
4.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出口退税政策是一个动态的政策体系,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和出口贸易的需求,政策可能会进行调整和变化。
企业需要及时关注政策的改变,调整自身的出口业务策略和申请流程。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操作的有关法规政策汇编第一节出口货物退(免)税权威综合规定1.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0,但是,国务院特除情况另有规定除外。
纳税人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退税手续,具体办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规定执行。
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的,根据1993年11月26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应当依法补交已退的税款。
2.出口企业(包括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出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3)222号)及最新政策结合其他有关文件规定的不予退(免)货物,应计提销项税。
(2004年7月10日财税(2004)116号规定):凡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不予退(免)税的货物,须按照复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与所耗用进口料件的差额计提销项税或计算应纳税额。
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的不予退(免)税货物的,继续予以免税。
3.(2004年6月3日国税发(2004)64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不申报者,除另有规定外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外,不再受理该笔出口业务的退(免)税申报。
4.(2005年4月19日国税发(205)68号文件)规定对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退税的货物,出口企业须按照复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与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茶差额计提销项税或计算应纳税额。
5.(2005年3月16日国税发(2005)51号文件)规定①.出口企业发生解散、破产、撤消以及其他依法应终止的出口退免事项的,或者注销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的。
②.出口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被停止一定期限内出口退税权的。
6.生产企业退(免)税的基本规定①(2002年1月23日财税(2002)7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按“免抵退”管理办法。
收藏出口退税政策大全(涵盖所有操作)第一项:出口退税基本介绍第二项:生产企业视同自产第三项:适用免税出口货物劳务第四项:适用征税出口货物劳务第五项:汇率适用的要求:第六项:关于收汇问题的要求第七项:分类管理相关规定第八项:单证备案相关要求:第九项:关于进料加工业务手册核销第十项:出口退税申报时间第十一项:外贸企业关联号编号第十二项:外贸企业发票开具、勾选及问题处理第十三项:出口退税备案、变更、注销等要求第十四项:办理留抵退税的出口退税申报注意事项第一项:出口退税基本介绍1、出口退税企业范围:财税[2012]39号文中规定:出口企业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及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
同时还包括向境外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的境内单位和个人。
界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归纳:(1)出口企业:两个登记一个权——各类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两个登记没有权——生产企业委托出口出口企业分类:生产企业是指具有生产能力(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能力)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
外贸企业是指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
【待遇】:对出口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施退(免)税(2)非出口企业:两个登记没有权——非生产企业或个人委托出口【待遇】:对非出口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实施免税2、出口退税对象的范围(1)、出口货物,是指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分为自营出口货物和委托出口货物两类。
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或者不符合出口退(免)税条件的货物,均是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但是一般条件下还必须符合以下4个条件:①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②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
出口就是货物输出海关,这是区别是否符合退(免)税的主要标准之一。
③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
一律以FOB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入账。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出口退税政策汇编(一)一般规定1、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后出口的货物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调整出口退(免)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4]955号2004-07-21)2、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3、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及执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无生产实体、仅从事出口贸易业务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工贸企业、集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集团贸易公司出口的货物,免征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并可退还购进出口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
出口产品属应征消费税的,可退还产品中已纳的消费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号:国税发【1994】第031号发布时间:1994年)4、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型集团公司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上述生产企业出口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免征消费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财税【2002】第007号发布时间:2002年01月09日)(二)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退(免)税1、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从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起按有关规定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中国出口退税管理政策(DOC60页)中国出口退税管理政策(DOC 60页)附件五:中国出口退税管理政策第一部分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规定第二部分出口退税管理的基本规定第三部分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政策与管理第四部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政策规定第五部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第一部分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规定我国现行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51号)第二条规定: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
一、出口退税的出口商具有出口货物退(免)税资格的出口商,包括以下两类:(一)对外贸易经营者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经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赋予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其中,个人(包括外国人)是指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二)特定退税的企业和人员。
(三)没有出口经营资格委托出口的生产企业:指委托有出口经营资格的流通性出口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没有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
(四)其他无出口经营资格但国家特准予以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如: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国际招标中中标的国内企业;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外交人员等。
)二、出口退税的货物(2)运往出口加工区、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B型)、区港联动的物流园区等海关负责监管的特定区域的货物;(3)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4)出境口岸免税店销售给出境人员的国产商品等。
3.特准退税之三:不报关不离境(1)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国际招标中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2)外商投资企业采购的准予退税的国产设备;(3)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具有外交身份的人员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等。
出口退(免)税政策汇总出口退(免)税政策汇总2010版(上)一、出口退(免)税基本规定(一)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二)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三)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
(摘自国税发〔2005〕51号)(四)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3、卷烟;4、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5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6 、国家规定的其它免税货物。
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饲料、农膜等。
国家规定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不予办理出口退税。
(摘自国税发〔1994〕031号、国税发〔2007〕123号)二、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规定(一)基本规定1、没有生产能力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其出口的货物按现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
(摘自国税函〔2004〕955号)2、外贸企业从流通企业购进直接出口的货物,准予按现行规定的手续和程序办理退(免)税。
(摘自国税函〔2004〕955号)(二)委托生产企业加工的出口货物1、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凭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发票和工缴费发票按规定办理退税。
若原材料等属于进料加工贸易已减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应扣除已减征税款计算退税。
(摘自国税发〔1994〕031号)2、外贸企业委托加工出口货物的加工费应按出口货物所对应的退税率办理退税。
(摘自财税字〔1998〕116号)(三)收购小规模纳税人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出口,一律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是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或防伪税控带未开具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有关凭证办理退税。
本章考点精讲★八、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的退(免)税政策(一)基本政策1.出口免税并退税(既免又退)2.出口免税不退税(只免不退)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不免也不退)(二)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1.适用退(免)税政策的范围(1)出口企业出口货物A.出口企业的界定出口企业,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及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
B.出口货物的界定出口货物,是指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分为自营出口货物和委托出口货物两类。
C.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货物的界定:①出口企业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境外投资的出口货物。
②出口企业经海关报关进入国家批准的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
③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
④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用于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国际招标建设项目的中标机电产品(以下称中标机电产品)。
⑤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国际运输企业用于国际运输工具上的货物。
⑥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生产耗用且不向海关报关而输入特殊区域的水(包括蒸汽)、电力、燃气(以下称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
(2)生产企业视同出口自产货物——条件:A.持续经营以来从未发生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农产品收购发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善意取得的除外)行为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生产企业出口的外购货物,可视同自产货物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①已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②已持续经营2年及2年以上;③纳税信用等级A级;④上一年度销售额5亿元以上;⑤外购出口的货物与本企业自产货物同类型或具有相关性。
B.持续经营以来从未发生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农产品收购发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善意取得的除外)行为但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生产企业,出口的外购货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货物申报适用退(免)税政策:①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外购货物:第一、与本企业生产的货物名称、性能相同。
出口货物退(免)税(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1)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①具备货物出口条件,给予退(免)税的货物:必须同时具备5项条件。
②不具备货物出口条件,也给予退(免)税的货物:下列企业的货物视同出口货物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a.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b.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c.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d.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建筑材料;e.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这5项内容常会在多项选择题目中出现。
③对下列货物,除经国家批准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外,在出口时不予退(免)税: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包括:天然牛黄、麝香、白金等。
④特殊规定:a.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后,不论是内销或出口均不得作扣除或退税。
但对下列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予扣除或退税: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鱼网鱼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
b.出口下列货物,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卷烟;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c.国家政策规定在国内免税,在出口时不办理退税的货物:从农业生产者直接购进的免税农产品;饲料;农用薄膜;化肥;农机、农药。
⑤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消费税应税货物,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予以免征。
(2)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二)出口货物退税率2003年10月,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又一次作了结构性调整。
对此财税[2003]222号文件作了具体规定,具体规定的内容大家注意看一下。
(三)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1)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①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②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③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a.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b.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出口退税政策汇总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出口贸易和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主要通过对出口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费进行退还或免征,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出口的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下面将对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汇总。
首先,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出口货物退税和出口辅助服务退税。
出口货物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进行退还或免征,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出口辅助服务退税是指对为出口提供的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等辅助服务征收的增值税进行退还或免征。
具体来说,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口货物退税:对出口货物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可以进行退还或免征。
对于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退税比例较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2.出口辅助服务退税:对于为出口提供的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等辅助服务征收的增值税可以退还或免征,以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出口转内销退税:对于通过出口贸易退还的税款出口企业,如需在国内销售该产品,可以按照相应的政策进行退税。
4.出口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可以享受一定期限内的所得税减免或免征政策,以鼓励企业增加出口。
5.跨境电商出口退税:对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的商品,可以享受优惠的退税政策,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6.农产品出口退税:对于出口的农产品,可以根据相关政策享受退税优惠,支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7.进口环节退税:对于在进口环节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如果用于生产出口商品或者出口辅助服务,可以按照相关政策进行退税。
8.英文底稿退税:对于向国外提供英文底稿、制版、修订和排版等服务,并出口到海外的企业,可以享受退税政策。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实施,中国还建立了相应的退税管理制度。
包括加强出口退税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简化退税手续,提高退税审核效率,减少企业的退税时间等。
(完整word版)出口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汇总,推荐文档出口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汇总概述出口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档将汇总介绍一些常见的出口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政策。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出口商品的贸易环节所支付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进行退还的政策。
通过出口退税,企业可以减轻负担,提升出口竞争力。
出口退税的政策执行和管理由海关总署负责,企业可以在办理出口退税时申请退税款项。
出口加工区税收优惠出口加工区是指国家特定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出口加工业务可以享受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方面的优惠,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
出口物流运输税收优惠为了鼓励出口贸易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政府针对出口物流运输提供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其中包括航空货物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例如减免船舶修造和购置税、免征使用岸电费用等。
出口技术服务税收优惠为了促进出口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对出口技术服务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免税、减税、抵扣税款等方面的优惠,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技术服务出口的竞争力。
出口跨境电商税收优惠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出口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减免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方面的优惠,从而降低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提高出口销售的效益。
结论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利用这些政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
政府也应持续改进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出口贸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一份出口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汇总的文档,通过介绍出口退税、出口加工区税收优惠、出口物流运输税收优惠、出口技术服务税收优惠和出口跨境电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出口退税税收优惠政策汇编2009年08月14日10:29 [来源] [我要投稿](一)一般规定1、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后出口的货物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2、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3、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及执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无生产实体、仅从事出口贸易业务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工贸企业、集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集团贸易公司出口的货物,免征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并可退还购进出口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
出口产品属应征消费税的,可退还产品中已纳的消费税。
4、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型集团公司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上述生产企业出口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免征消费税。
(二)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退(免)税1、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从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起按有关规定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2、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
(1)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2)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3)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出口退税与补贴政策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出口退税1.2 补贴政策1.3 出口货物1.4 出口商1.5 税务局第二条出口退税政策2.1 退税范围2.2 退税条件2.3 退税程序2.4 退税期限第三条补贴政策3.1 补贴范围3.2 补贴条件3.3 补贴标准3.4 补贴申请程序第四条出口商的义务4.1 符合退税与补贴条件4.2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3 按时申请退税与补贴4.4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第五条税务局的职责5.1 审核退税申请5.2 发放退税款项5.3 审核补贴申请5.4 发放补贴款项第六条退税与补贴的计算与支付6.1 退税计算方法6.2 补贴计算方法6.3 支付时间与方式第七条合同的变更与终止7.1 变更条件7.2 终止条件7.3 变更与终止的程序第八条违约责任8.1 出口商违约8.2 税务局违约第九条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方式9.2 仲裁机构9.3 诉讼地点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保密内容10.2 保密期限10.3 例外情况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与解除11.1 生效条件11.2 解除条件11.3 解除程序第十二条法律适用与管辖12.1 法律适用12.2 管辖法院第十三条其他条款13.1 通知与送达13.2 合同的完整性与修改13.3 合同的份数与保管第十四条签署与日期14.1 签署人14.2 签署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出口退税本合同所称出口退税,是指我国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和劳务,在出口环节对其已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款部分退还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1.2 补贴政策本合同所称补贴政策,是指我国政府为鼓励出口,支持外贸发展,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提供的一种资金扶持政策。
1.3 出口货物本合同所称出口货物,是指我国出口企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销售的商品,包括货物的本金、包装材料、运输费用等。
出口退税政策汇编(doc 21页)出口退税政策汇编杭州天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汇编(一)一般规定1、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后出口的货物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调整出口退(免)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4]955号2004-07-21)2、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3、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及执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无生产实体、仅从事出口贸易业务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工贸企业、集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集团贸易公司出口的货物,免征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并可退还购进出口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
出口产品属应征消费税的,可退还产品中已纳的消费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号:国税发【1994】第031号发布时间: 1994年)4、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型集团公司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上述生产企业出口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免征消费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财税【2002】第007号发布时间: 2002年01月09日)(二)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退(免)税1、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从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起按有关规定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文号:国税发【2002】第152号发布时间: 2002年12月05日)2、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
(1)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2)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3)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3、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
(1)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2)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
4、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认定为集团成员,集团公司(或总厂,下同)收购成员企业(或分厂,下同)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免)税。
(1)经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2)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3)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
5、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
(1)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的产品;(2)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3)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4)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订委托加工协议。
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
受托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含代垫的辅助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产品视同自产产品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函【2002】第1170号发布时间: 2002年12月17日)(三)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货物1、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2、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3、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4、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5、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1994】第031号发布时间: 1994年)(四)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2、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3、卷烟;4、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1994】第031号发布时间: 1994年)5、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发文字号:财税字【1995】第092号发布时间: 1995年11月23日) 6、生产企业出口实行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免征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2003】第139号发布时间: 2003年11月18日)7、计算机软件出口(海关出口商品码9803)实行免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补充通知(发文字号:财税【2003】第238号发布时间: 2003年12月05日)(五)出口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退(免)税1、自2004年6月1日起,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生产企业,可实行“先退税后核销”办法(1)必须是生产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且生产周期通常在1年以上;(2)年创汇额3000万美元以上(西部地区2000万美元以上);(3)从未发生过骗取出口退税问题;(4)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如发生骗税案件或错退税款问题,可抵押所退(免)税款;(5)企业财务制度健全。
西部地区是指: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省,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自治区以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生产企业出口的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符合条件的,在其退税凭证尚未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可凭出口合同、销售明细帐等资料,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退税部门)办理免抵退税申报。
退税部门可据此按照现行出口退(免)税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免抵退税的审核、审批手续。
企业在退税凭证收集齐全后,应及时向所在地退税部门提供,退税部门应对企业的退税凭证,包括纸制凭证(如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和相关电子信息,进行逐笔复审。
复审无误的,予以核销已免抵退税款。
复审有误的,多免抵退税的予以追回,少免抵退税的予以补齐。
企业超过出口合同约定的时间未收汇核销的,退税部门对已免抵退税款一律追回,并通知企业主管征税机关按内销货物征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有关退(免)税问题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2004】第079号发布时间: 2004年06月23日) (六)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1、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该类设备属免税目录范围,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
享受国产设备退税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已经办理税务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已投入的资本金必须达到企业投资各方已到位资本金的25%(含)以上。
享受退税的设备范围:是指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以及《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投资项目,在国内来购的设备。
对符合上述规定的项目,购货合同中列名的随设备购进的部分塑料件、橡胶件、陶瓷件及石化项目用的管材等,也可以退税。
对列入国务院《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在国内采购的设备,不能享受退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享受退税的设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必须是以货币购进的未使用过的国产设备,不包括投资方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2)必须是在税务机关核定退税投资总额内且在1999年9月1日以后购进的国产设备;国产设备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设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1999】第171号发布时间: 1999年09月20日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补充通知》(财税[2003]238号)第四条所述“……外商投资企业采购符合退税条件的国产设备……”是指:(1)在2002年3月3l日前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没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准予退税;(2)在2002年4月1日以后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符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原外经贸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准予退税。
不予退税的设备范围以国务院《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为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9]171号)中规定的“投资各方的货币投资总额”(含企业借款),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金和追加投资金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197号)规定的“外经贸部及其授权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批准书复印件”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外商投资企业购进国产设备后,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办理退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发文字号:财税【2004】第116号发布时间: 2004年07月10日)(七)中标机电产品退税1、为支持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决定对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过国际招标由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恢复退税。
------关于利用外国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恢复退税的通知(发文字号:国税发【1998】第065号发布时间: 1998年05月11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暂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亚洲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