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结构及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针式打印机结构及工作原理摘要:针式打印机是一种传统的打印设备,其结构简单而可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针式打印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打印技术层出不穷。
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传统的针式打印机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
针式打印机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票据打印、标签打印、发票打印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针式打印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组成针式打印机主要由下列组件组成:2.1 打印头打印头是针式打印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许多微小的针组成,这些针嵌入在一个打印头芯片中。
每个针都可以自由地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移动。
当打印头受到信号激励时,针会以高速穿过墨带并碰到打印介质,从而留下印迹。
2.2 轮盘轮盘是连接打印头和打印纸的部分。
它由针轮和输送带组成。
当针轮转动时,它会带动输送带将打印纸传送到打印头下方。
同时,针轮也控制着打印纸的进给速度,确保每个字符都能够准确地打印在纸上。
2.3 墨带墨带是针式打印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一层墨水膜和一层碳带组成。
当打印头穿过墨带时,墨水膜会与打印纸接触,形成字符印迹。
墨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消耗,需要定期更换。
2.4 打印控制电路打印控制电路是针式打印机的“大脑”,它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输入设备的打印命令,并控制打印头、轮盘和墨带等组件的工作。
打印控制电路还可以调整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等参数。
3. 针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针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数据传输计算机或其他输入设备将需要打印的数据发送给打印机的打印控制电路。
通过数据线或其他通信接口进行传输。
3.2 数据解码与处理打印控制电路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解码和处理。
它会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打印头可以理解的信号。
3.3 打印头移动一旦数据被解码和处理,打印控制电路会向打印头发送信号,指导它进行移动。
热敏打印机打印原理热敏打印机是一种使用热敏材料进行打印的设备。
它通过控制打印头的加热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印刷。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热敏打印机的原理及构造热敏打印机主要由打印头、热敏纸和控制系统组成。
打印头是其中的核心部件,它由许多微小的热敏点构成的,每个热敏点都能够独立地加热,以产生相应的颜色变化。
二、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当打印机开始工作时,控制系统会发送打印指令,并向打印头提供适量的电流。
打印头受到电流影响后,热敏点即被加热,使得热敏纸上的感光层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中,感光层会发生颜色变暗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文字或图像。
三、热敏打印机的工作过程打印机在运行时,其打印头会依次移动,在纸张上进行打印操作。
当打印头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时,控制系统会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以便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和打印质量。
局部区域加热后,感光层在该处变暗,形成了文字或图像的印迹。
四、热敏打印机的优势及应用1. 高速打印:热敏打印机可以实现高速打印,每秒可打印上百行文字或图像。
2. 高清晰度:热敏打印机通过控制热敏点的加热来实现高清晰度的打印效果。
3. 低噪音:热敏打印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小,适用于办公环境。
4. 使用方便:热敏纸可以直接替换,提供了便捷的打印体验。
热敏打印机主要应用于票据打印、物流标签打印、医药包装等领域。
其打印效果清晰,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五、热敏打印机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热敏打印机工作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打印效果。
2. 纸张适配:选择适合的热敏纸对打印效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3. 打印头清洁:定期清洁打印头是延长热敏打印机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热敏打印机是一种使用热敏材料进行打印的设备。
它具有高速、高清晰度和低噪音等优势,并且方便使用。
热敏打印机的原理及工作过程简单明了,使其在票据打印、物流标签打印和医药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打印机的原理激光打印机是一种高速、高质量的打印设备,广泛应用于办公、教育、科研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电荷图像,并将其转移到纸张上,最终形成打印图像。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打印机的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一、激光打印机的结构激光打印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激光发生器、成像系统、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打印机外壳。
其中,激光发生器是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它产生高亮度的激光束,成像系统则将激光束转化为电荷图像,传感器负责监测打印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控制电路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激光打印机的运行,打印机外壳则起到保护设备和美观的作用。
二、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束激光发生器是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它利用激光管和反射镜等元件产生高亮度的激光束。
激光束经过调制器调制后,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内产生不同的强度和频率,以形成电荷图像。
2. 成像系统将激光束转化为电荷图像激光束经过调制后,通过透镜和反射镜等元件,聚焦在感光鼓表面上。
感光鼓表面涂有感光涂层,当激光束照射在其上时,会产生静电荷。
由于激光束的强度和频率不同,产生的静电荷也不同,最终形成电荷图像。
3. 传感器监测打印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在打印过程中,传感器会监测感光鼓的转速、温度、电荷量等参数,并将其反馈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会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激光束的强度和频率,以确保打印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4. 控制电路控制激光打印机的运行控制电路是激光打印机的大脑,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激光打印机的运行。
例如,当感光鼓上的电荷图像形成完毕后,控制电路会将感光鼓上的电荷清除,以便进行下一轮打印。
5. 纸张上形成打印图像当电荷图像形成完毕后,感光鼓会与印刷机上的印刷辊接触,将电荷图像转移到纸张上。
经过加热和压制等处理后,纸张上会形成打印图像。
三、激光打印机的优缺点激光打印机具有以下优点:1. 打印速度快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通常比喷墨打印机快,可以达到每分钟数十页的速度。
一、打印机基本结构打印机主要的工作是接收数据,然后再根据主机控制命令的要求将要打印的信息通过打印头打印在纸上。
用户可通过打印机的控制面板来操作和使用打印机。
打印机从整体结构上分为机械和电路两部分。
1.机械结构装置打印机机械装置主要由打印头、传动系统、机架和外壳四部分组成。
1)打印头打印头装在字车上用于印字,是打印机的关键部件之一。
打印机就是依靠电子电路驱动打印头钢针冲击色带,利用色带上的油墨粘附在纸上而打印出点信息的。
打印头基本结构包括电磁组件、打印组件、散热组件、支架和垫片等。
其基本机构如图11-2所示。
图11-2为打印头线圈未通电时的情形。
打印针针体与衔铁是焊成一体的,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衔铁处于释放状态,从而使打印针离开色带处于静止状态。
当打印头收到打印机主电路发来的打印驱动信号而产生的脉冲电流时,打印头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铁心磁化,吸引衔铁,从而使打印针打击色带,色带在打印针作用下将在纸上印出一个墨点。
当脉冲电流消失后,打印头线圈失去电流,铁心失去磁性,衔铁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打印针缩回,处于待发状态。
还有一种打印头采用储能式。
储能式打印头的击针原理如图11-3所示。
这种打印头的工作原理是用永久磁铁作用于衔铁簧片,使其处于储能状态,即打印针储存了击打能量。
线圈通电时,由铁芯和线圈所组成的电磁铁建立起一个与永磁铁相反的磁场,使永磁铁的吸力减小,当吸力小到等于或小于衔铁簧片的弹性恢复力时,衔铁簧片上的机械能量释放,推动衔铁使打印针飞出,撞击到色带、打印纸和打印辊上而印字。
线圈断电后,衔铁及其簧片又被永久磁铁吸回原来位置,打印针收回。
不同类型的打印机,其打印头的结构形式各不相同,打印针有单层排列和双层排列两种。
如LQ-1600K打印机的打印头为双层针排列结构,CR-3240打印机的打印头为单层针排列结构。
24针打印机的打印针采用双列排列,即单双号针各排一列,而且双号针的中心在相邻两根单号针连线的中点上,且打印的点覆盖一部分单号针的点,这样可使打出的笔画连续。
打印机工作原理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用于将电子文件或者图象转换为纸质文档。
它通过喷墨、激光、热敏或者针式等不同的技术实现打印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不同类型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打印过程的步骤。
1. 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喷墨打印机通过将液体墨水喷射到纸上来形成图象或者文字。
其工作原理如下:- 打印头: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上有许多弱小的喷孔,每一个喷孔对应一个墨水颜色。
打印头根据输入的图象信号控制喷孔的开闭,以控制墨水喷射。
- 墨水喷射:当打印头接收到图象信号时,喷孔会喷射出弱小的墨水滴,喷射速度可达每秒数百次。
墨水滴会被电磁力或者热力推向纸张,形成图象或者文字。
- 纸张传送:打印头在纸张上挪移,同时纸张也会被传送装置逐步送入打印机。
这样,墨水滴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喷射,最终形成完整的图象。
2. 激光打印机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机通过激光束照射到感光鼓上,然后将墨粉吸附到感光鼓上,再将墨粉转移到纸上来实现打印。
其工作原理如下:- 感光鼓:感光鼓是激光打印机中的核心部件,它由一个电荷器和一个光敏鼓面组成。
电荷器给鼓面带上一个正电荷,使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 激光照射:激光束被引导到感光鼓上,照射到鼓面上的某个点时,激光束会使该点的电荷被中和,形成一个电荷图案,即图象的一部份。
- 墨粉吸附:感光鼓上被激光照射的区域会吸附墨粉,而没有被照射的区域则保持原来的电荷状态。
- 转印:感光鼓转动,将墨粉转移到纸上。
同时,纸张也会被传送装置逐步送入打印机。
墨粉粘附在纸上,形成图象或者文字。
3. 热敏打印机工作原理:热敏打印机通过加热特殊的热敏纸来实现打印。
其工作原理如下:- 热敏纸:热敏纸上涂有一层热敏涂层,该涂层包含了许多弱小的颜色颗粒。
当加热时,颜色颗粒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图象或者文字。
- 加热头:热敏打印机的加热头上有许多弱小的热敏体,每一个热敏体对应一个像素点。
当加热头受到输入的图象信号时,会对应的热敏体加热,使其与热敏纸接触,从而激活热敏纸上的颜色颗粒。
热敏打印机打印原理热敏打印机是一种使用热敏纸张和热力技术进行打印的设备。
它通过加热打印头上的热敏头来产生图像和文字,是一种常用于标签打印、票据打印和POS系统的打印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热敏打印机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热敏打印机的构造热敏打印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1. 打印头:打印头是热敏打印机的核心部件,由许多热敏头组成。
每个热敏头包含了许多热敏电阻,它们能够在加热时产生不同的温度。
2. 热敏纸张:热敏纸张是一种特殊的感热纸,它在受热的作用下会产生颜色变化。
热敏纸的一侧覆盖有感热层,可以与打印头接触。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了电机、齿轮和皮带等部件,用于控制打印头在热敏纸上的移动。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它设备的打印指令,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来控制打印头的工作。
二、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热敏头上的热敏电阻来打印图像和文字。
当需要打印时,控制电路会向打印头发送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将通过热敏电阻产生热能。
每个热敏电阻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从而控制不同的颜色。
热敏纸张上的感热层受热后,会在相应的位置上产生颜色的变化。
通过连续控制打印头的工作,可以将文字、图像等信息打印到热敏纸上。
三、热敏打印机的优势与应用热敏打印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打印速度快:热敏打印机的打印速度通常很快,适用于需要高效率打印的场合。
2. 打印成本低:热敏纸张相对于传统的墨水、激光打印机的耗材成本较低,能够节省打印成本。
3. 打印质量高:热敏打印机打印出的文字和图像质量较高,清晰度好,适用于打印标签或票据等相关场景。
热敏打印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零售业:用于打印标签和条形码,便于商品管理和销售。
2. 餐饮业:用于打印订单、发票和小票等。
3. 仓储物流:用于打印快递单、运输凭据等。
4. 医疗保健:用于打印药品标签和病历等。
结语:热敏打印机通过使用热敏纸张和热力技术实现文字和图像的打印。
打印机组成原理打印机是一种用于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纸质输出的设备。
它的组成原理涉及多个部件和技术,包括打印头、墨盒、感应器、传动系统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打印机的组成原理。
1. 打印头打印头是打印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它负责将电子数据转化为可见的图像或文字。
打印头中通常包含许多微小的喷嘴,每个喷嘴都能喷射出微小的油墨或颜料。
当打印头在纸张上移动时,喷嘴会根据电子数据的指令进行喷射,从而形成图像或文字。
2. 墨盒墨盒是打印机中装载油墨或颜料的部件。
它通常由墨水或颜料的容器和喷头组成。
墨盒的作用是将油墨或颜料提供给打印头,以便打印头能够将其喷射到纸张上。
墨盒中的墨水或颜料会逐渐消耗,当墨水或颜料用尽时,需要更换墨盒。
3. 感应器感应器是打印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负责检测纸张的位置和状态。
感应器通常使用光传感器或机械传感器来检测纸张的进纸位置、纸张的尺寸以及是否有卡纸等异常情况。
通过感应器的检测,打印机可以根据纸张的位置和状态来调整打印头的移动轨迹,从而确保打印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打印机中用于控制打印头移动的部件。
它通常由电机、皮带、滑轨等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通过皮带和滑轨的协同工作,将打印头沿着纸张的横向和纵向移动,从而实现打印的过程。
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打印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电脑或其他设备发送的打印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打印头、墨盒、感应器等部件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控制电路还负责监控打印机的工作状态,如墨水或颜料的使用情况、纸张的状态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电脑或其他设备。
打印机的组成原理涉及打印头、墨盒、感应器、传动系统和控制电路等多个部件和技术。
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使得打印机能够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纸质输出,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和实体化。
打印机的原理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打印机在速度、精度和功能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热敏打印机工作原理热敏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打印设备,广泛应用于票据打印、标签打印等领域。
热敏打印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热敏头将热能转化为图像信息,实现打印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一、热敏打印机的构成热敏打印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热敏头:是热敏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也被称为打印头。
热敏头通常由数百个小热电偶组成,每个热电偶都能产生一个微小的加热点。
这些加热点可以组成一个矩阵,用于形成打印图像。
2. 打印纸:热敏打印机通常使用热敏纸作为打印介质。
热敏纸由热敏层、保护层和基材组成。
当热敏头加热热敏纸时,热敏纸的热敏层会变色,形成文字、图片等图像。
3. 墨盒:有些热敏打印机需要使用墨盒,墨盒中含有色素或颜料,可以在打印纸上形成彩色图像。
二、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传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将待打印的数据传输给热敏打印机。
这些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图片等。
2. 控制电路处理:热敏打印机的控制电路会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确定打印的细节,如打印纸的尺寸、打印质量等。
3. 加热点加热:一旦控制电路确定好打印的内容,热敏头开始工作。
每个热电偶都会被控制电路按照顺序激活,产生瞬时的高温,达到加热打印纸的目的。
4. 热能转移:当热敏头的加热点通过传导或辐射方式将热能转移到热敏纸上时,纸上的热敏层会变色,形成打印图像。
5. 打印完成:在整个过程中,热敏纸不断传动,热敏头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工作,当所有的数据都被打印完成后,打印任务结束。
三、热敏打印机的相关技术1. 分辨率:热敏打印机的分辨率指的是在单位长度内可以打印的点数。
分辨率越高,打印的图像就越细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热敏打印机分辨率有200dpi、300dpi、600dpi等。
2. 打印速度:热敏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打印速度一般以毫米/秒或英寸/秒为单位表示,通常越快的打印速度意味着更高效的打印。
打印机组成原理一、引言打印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子设备,用于将电子文档或图像转化为纸质输出。
它的组成原理涉及多个部件和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打印机的组成原理。
二、打印机的主要组成部件1. 打印头打印头是打印机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电子信号转化为实际的图像或文字。
打印头可以根据不同的打印技术分为喷墨打印头、激光打印头等。
喷墨打印头通过喷墨喷射出微小的墨滴,形成图像或文字;激光打印头则使用激光束在感光鼓上进行激发,再通过热转移或静电转移形成图像或文字。
2. 墨盒/碳粉盒墨盒或碳粉盒是装载墨水或碳粉的容器,通过与打印头配合使用,实现图像或文字的输出。
墨盒中的墨水或碳粉通过特定的喷墨技术或热转移技术被转移到打印媒介上。
3. 纸张供给系统纸张供给系统是打印机中负责提供纸张的部件,它通常由纸盘、进纸轮和进纸传感器组成。
纸盘用于存放纸张,进纸轮通过摩擦力将纸张送入打印机,并通过进纸传感器检测纸张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打印的准确性。
4. 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打印机中的核心控制部件,它负责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打印指令,并控制其他部件的工作。
控制电路板中包含处理器、内存、接口电路等,通过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实现打印机的控制和协调。
5.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电机、传动带、齿轮等组成,它负责控制打印头、纸张供给系统等部件的移动和定位。
电机通过旋转,带动传动带或齿轮,将打印头、纸张供给系统等部件移动到指定位置,从而实现准确的打印。
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接收打印指令计算机通过连接线将打印指令发送给打印机的控制电路板。
2. 处理打印指令控制电路板接收到打印指令后,通过处理器和内存等部件对指令进行解析和处理,确定打印的内容、格式和方式。
3. 控制打印头和墨盒/碳粉盒根据打印指令,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打印头和墨盒/碳粉盒的工作,将墨水或碳粉转移到打印媒介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4. 控制纸张供给系统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纸张供给系统,将纸张从纸盘中取出并送入打印机,确保纸张的正确位置和数量。
热敏打印机打印机构原理热敏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打印设备,它通过利用热敏打印头和热敏纸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打印。
本文将介绍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机构原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热敏打印头热敏打印头是热敏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它由一行热敏电阻组成。
在打印过程中,每个热敏电阻都对应着一列打印点,通过控制电流的通断和大小来控制电阻的温度,从而使得热敏纸上的感热层变色。
热敏打印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特性。
当通电时,电流通过热敏电阻,产生了热量,使得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
而热敏电阻和感热层之间的压力使得感热层受热后变色,从而在纸上形成了图像和文字。
二、热敏纸热敏纸是热敏打印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感热层的特殊纸张。
感热层一般由某些化学物质组成,接受到热敏打印头传导的热量后,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发颜色的变化。
热敏纸的特点是可以在没有墨盒的情况下直接打印,且打印速度较快。
但是热敏纸的耐候性较差,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容易褪色。
三、打印机构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机构由走纸机构和打印头机构组成。
走纸机构负责控制纸张的进纸和进纸方向的控制,通常由进纸电机、进纸轮、传动带等组成。
进纸电机通过带动传动带使进纸轮转动,从而将热敏纸逐个送入打印区域。
打印头机构负责控制热敏打印头的运动轨迹,使其能够准确地覆盖到热敏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打印。
打印头机构通常由导轨、滚轮等组成,通过控制电机和导轨的运动来实现打印头的移动。
四、打印控制系统打印控制系统是热敏打印机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部分,它包括打印控制芯片、电路板等。
打印控制芯片通过接收处理外部发送的打印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打印机构和打印头,从而控制打印过程的进行。
打印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连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实现打印数据的传输和打印任务的管理。
在现代化的打印机中,打印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能够支持更多的打印功能和打印设置。
总结:热敏打印机通过热敏打印头和热敏纸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图像和文字的打印。
打印机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收藏打印机结构及原理打印机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电子装置,而无论那种打印机,其结构基本上都可分为机械装置和控制电路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密切相关的。
机械装置包括打印头、字车机构、走纸机构、色带传动机构、墨水(墨粉)供给机构以及硒鼓传动机构等等,它们都是打印机系统的执行机构,由控制电路统一协调和控制;而打印机的控制电路则包括CPU主控电路,驱动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检测电路等。
虽然打印机的外观千变万化,打印出来的图形,色彩也各不相同,究其原理,我们可将常用的打印机分为三种类型: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简要介绍一下三种打印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针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机送来的代码,经过打印机输入接口电路的处理后送至打印机的主控电路,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产生字符或图形的编码,驱动打印头打印一列的点阵图形,同时字车横向运动,产生列间距或字间距,再打印下一列,逐列进行打印;一行打印完毕后,启动走纸机构进纸,产生行距,同时打印头回车换行,打印下一行;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打印完毕。
针式打印机之所以得名,关键在于其打印头的结构。
打印头的结构比较复杂,大致说来,可分为打印针,驱动线圈,定位器,激励盘等等。
简单的说,打印头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打印头从驱动电路获得一个电流脉冲时,电磁铁的驱动线圈就产生磁场吸引打印针衔铁,带动打印针击打色带,在打印纸上打出一个点的图形。
因其直接执行打印功能的是打印针,所以这类打印机被称为针式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与针式打印机相同,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打印头的结构。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是由成百上千个直径极其微小(约几微米)的墨水通道组成,这些通道的数量,也就是喷墨打印机的喷孔数量,它直接决定了喷墨打印机的打印精度。
每个通道内部都附着能产生振动或热量的执行单元。
当打印头的控制电路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即驱动这些执行单元产生振动,将通道内的墨水挤压喷出;或产生高温,加热通道内的墨水,产生气泡,将墨水喷出喷孔;喷出的墨水到达打印纸,即产生图形!这就是压电式和气泡式喷墨打印头的基本原理。
而喷墨打印机的控制原理,工作方式基本与针式打印机相同,这里就不赘述了!激光打印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当计算机主机向打印机发送数据时,打印机首先将接收到的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当接收到一段完整的数据后,再发送给打印机的处理器,处理器将这些数据组织成可以驱动打印引擎动作的信号流,对于激光打印机而言,这个信号流就是驱动激光头工作的一组脉冲信号。
激光打印机的核心技术就是所谓的电子成像技术,这种技术结合了影像学与电子学的原理和技术以生成图像,核心部件是一个可以感光的硒鼓。
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激光照射在一个棱柱形反射镜上,随着反射镜的转动,光线从硒鼓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扫过(中途有各种聚焦透镜,使扫描到硒鼓表面的光点非常小),硒鼓以1/300英寸或1/600英寸的步幅转动,扫描又在接下来的一行进行。
硒鼓是一只表面涂覆了有机材料的圆筒,预先带有电荷,当有光线照射时,受到照射的部位会发生电阻的变化。
计算机所发送来的数据信号控制着激光的发射,扫描在硒鼓表面的光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受到照射,电阻变小,电荷消失,也有的地方没有光线射到,仍保留有电荷,最终,硒鼓表面就形成了由电荷组成的潜影。
墨粉是一种带电荷的细微塑料颗粒,其电荷与硒鼓表面的电荷极性相反,当带有电荷的硒鼓表面经过显影辊时,有电荷的部位就吸附了墨粉颗粒,潜影就变成了真正的影像。
硒鼓转动的同时,另一组传动系统将打印纸送进来,经过一组电极,打印纸带上了与硒鼓表面极性相同但强得多的电荷,随后纸张经过带有墨粉的硒鼓,硒鼓表面的墨粉被吸引到打印纸上,图像就在纸张表面形成了。
此时,墨粉和打印机仅仅是靠电荷的引力结合在一起,在打印纸被送出打印机之前,经过高温加热,塑料质的墨粉被熔化,在冷却过程中固着在纸张表面。
将墨粉传给打印纸之后,硒鼓表面继续旋转,经过一个清洁器,将剩余的墨粉去掉,以便进入下一个打印循环。
由以上原理可以看出激光打印机与针式、喷墨打印机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在于:激光打印机打印一次成像一整页,是逐页打印;而针式和喷墨打印机都是打印头一次来回打印一行,是逐行打印。
因此,相同打印要求下,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要比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要快,这也是激光打印机的一个优势所在。
三种打印机特点及应用范围针式打印机由于采用的是机械击打式的打印头,因此穿透力很强,能打印多层复写纸,具备拷贝功能,另外还能打印不限长度的连续纸。
使用的耗材是色带,在三种打印机中是最廉价的一种。
其缺点就是体积、重量都较大,打印噪音大,精度低,速度慢,一般无打印彩色图像功能。
适合有专门要求的专业应用场合,例如财务、税务、金融机构等等。
常见的机型有EPSON的LQ系列,如LQ-680K;STAR的AR、CR系列,如AR-6400等。
喷墨打印机打印精度高,通常都能打印彩色图像,而且体积及重量都可以做的非常小巧,甚至能随身携带打印,打印时的噪音也很小。
但使用的消耗材料-墨水,是三种打印机中相对来说最为昂贵的!而且,想要打印精美的图像,还要使用同样昂贵的专用打印纸才能有很好的打印效果。
因此喷墨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很高!同时,也不具备拷贝和打连续纸功能。
适合对打印质量要求高但数量较小的场合,如家庭,小型办公室等等。
常见的机型有EPSON 的STYLUS PHOTO系列,如STYLUS PHOTO 900;CANON的i系列,如i6500、i355等。
激光打印机的打印精度也很高,基本上与喷墨打印机无太大区别。
它使用的耗材-硒鼓,其成本介于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之间。
同样也能打印彩色图像,且对打印介质的要求没有喷墨打印机那么高。
打印的速度是三种打印机中最快的,而且噪音也很小。
但体积和重量相对喷墨打印机要大。
也只能逐页打印,无拷贝和打印连续纸功能。
适合打印数量大,任务重的场合,如大型商务机构,设计、印刷领域等等。
常见的机型有惠普HP的LaserJet系列,如LaserJet1010,Color LaserJet 8550等。
.打印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打印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精密设备,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相对计算机的其他外部设备,故障率也比较高,但通常也比较容易处理,下面分别就三种类型的机器各自介绍一下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针式打印机的常见故障针式打印机相对另外两种打印机来讲,其机械成分在机器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因此,它的机械问题就很多,尤其是在进行主要操作的部分,如打印头、字车机构、走纸机构等等。
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工作最终是由打印头完成的,打印头是其工作负荷最繁重的部分,所以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
打印头的常见问题有断针,打印模糊等等。
打印头断针,表现为打印的文本上每行明显的出现一条或数条摆线,或缺少某一水平笔画。
要判断是否断针,需取下打印头后盖,压下每根针的衔铁,看打印头前部是否有针头伸出,如未伸出,即可认为该针已断,一般更换新针即可解决。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每根针都正常但也有类似断针表现的问题,这一般是由打印头的针驱动线圈开路或短路或针驱动电路故障引起,需检查上述电路部分,这里就不详述了。
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头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打印头内可能会被污物堵赛,造成打印模糊;而打印针也可能因机械磨损而变短,导致击打力度下降,表现也同样是打印不清晰。
对堵赛的情况,可将打印头浸泡在无水酒精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干净即可;对针磨损的情况,可适当调近打印头与纸张间距尝试,若故障无明显改善,一般只能更换打印头解决。
当然,色带用旧无油墨,或是打印头与纸张间距过远,也可能导致打印模糊不清,但这就不是打印头本身的问题了,只要更换新色带或调整间距就可解决了。
针式打印机是逐行打印,每打印一行字车机构就要来回移动一次,因此,字车机构也是其故障高发的部位,常见故障有打印文本上下错位,字车撞墙,字车走动异常等等。
打印文本上下错位,其表现为打印文本的上下起始位不固定,在打印一行或数行文字后起始位向左或向右偏移,偏移距离不定,造成文本上下错位脱节,无法阅读。
字车走动异常,表现为字车不能运行或运行速度不均匀、加电后字车不能回到初始位置、打印过程中打印头不回车或回车不正常。
导致上述问题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字车电机负荷过重。
这一般都是因为字车导轨太脏或生锈,使字车来回移动的阻力太大或阻力不均匀,产生上述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般要将字车导轨清理干净并加上优质润滑油,情况严重的,还要将字车机构与导轨分离拆开,清理字车滑动轴承部分,以保证字车运行自如。
这样处理过后,错位及走动异常的现象基本都可解决了。
字车撞墙,是指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字车回到左边界后仍继续前进,撞击左边界,字车电机发出异常声音。
这通常是因为打印机的初始位置传感器没检测到字车所致,一般情况下,只需将传感器向右边稍作调整即可,少数情况下应检查该检测电路。
当然,字车导轨阻力太大也同样能造成撞墙的故障。
另外,字车电机损坏或其驱动电路损坏,都可能造成上述故障,此时就需要检查上述电路部分了。
走纸机构相对打印头和字车机构来说,负荷较小,故障率也较低,常见的有不走纸或走纸不均匀、缺纸等。
不走纸或走纸不均匀的原因通常是走纸电机或驱动电路损坏,传动机械故障,驱动软件不匹配等等。
一般来讲,走纸电机损坏的情况比较多,通常是因为用户在通电的情况下用手转动进纸手柄,或正常打印时强行撕纸,导致走纸电机负载过重而烧坏。
此时在断电情况下手动转动进纸手柄,能明显感觉轻微的振动感,与电机正常时转动的平滑的感觉有很大不同。
一般更换走纸电机就能解决问题。
机械部分的故障大多表现为传动齿轮之间咬合不紧密,或齿轮磨损打滑导致。
此时需仔细观察传动机构,将错位、脱落的齿轮重新定位或更换磨损的齿轮即可。
而打印机无规则走纸的情况大多是由于驱动软件不匹配的原因。
只要作一下打印机自检测试和联机DOS下的直接文本打印,如能正常走纸,即可确定打印机无硬件上的故障,问题是出在驱动软件上。
缺纸的表现为打印机加电并装好打印纸后,面板仍显示缺纸状态,无法联机打印。
这时要重点检查纸张传感器及其电路。
纸张传感器一般有机械开关式和光电耦合式两种。
机械开关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触点接触不良,导致检测不到纸张,此时需要清洗或更换传感器。
对光电耦合式的,要注意是否有灰尘堵住传感器槽孔,一般清理干净即可解决问题。
喷墨打印机的常见故障与针式打印机类似,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也是其工作最繁重的部分,因此发生问题也最多,常见的有打印字迹模糊不清,打印断线等等。
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打印机长期未用或添加非原装墨水等原因,造成墨水输送系统障碍或喷头(亦即打印头)堵塞所致。
排除的方法一般就是执行清洗操作,如果堵赛情况严重,还需将喷头取下,浸泡在约50-60℃的纯净水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注意清洗完毕后一定要晾干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