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范晓林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99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红蓝光联合照射,对照组为口服美他环素。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治疗安全的特点,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痤疮;红蓝光;治疗;临床;体会

痤疮为皮肤科中的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多发于皮脂腺较为丰富的前胸后背、颈部及头面部等。痤疮可由遗传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引起,临床症状包括溢出油性皮脂、出现黑头粉刺、伴有脓肿、脓疱、结节及丘疹等[1]。痤疮可对患者的面部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分析了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月收治的104 例作为观察对象,男48 例,女56 例,年龄在13 岁至48 岁之间,平均(26.8±7.1)岁。所有入选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痤疮,病程在5 个月至17 年之间,平均(6.4±1.3)年,Pillsbury 分类情况如下:I 度19 例,II 度27 例,III 度33 例,IV 度25 例。

排除红蓝光过敏、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潜在皮肤癌、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近半年内口服维甲酸及抗生素的患者。将104 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两组的Pillsbury 分类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明确两组患者的病情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观察组。采用(京渝红蓝光治疗仪)治疗仪进行红光、蓝光联合治疗,光源为LED,红光(京渝红蓝光治疗仪)的波长为630nm,光源输出强度为105mW/cm2,标准输出剂量为126J/cm2;蓝光(京渝红蓝光治疗仪)的波长为405nm,光源输出强度为45mW/cm2,标准输出剂量为48J/cm2。在治疗前使用香皂或洗面奶清洁面部,洁面后照射红蓝光,将照射部位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cm~20cm 之间,每次照射20min,2 次/ 周,红光照射、蓝光照射各1 次,以4 周为1 个疗程,每周先照射蓝光,后照射红光。治疗1 个疗程后,每周照射1 次,20min/ 次,红光与蓝光交替照射,共治疗4 周。对于结节明显及炎症较重的患者,则适当延长红光照射时间,同时在患处涂抹克林霉素凝胶。

(2)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剂量为0.3g/ 次,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8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面部皮损数目,包括结节、囊肿、脓疱及丘疹,计算出皮损总数及治疗后的皮损总数减少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痤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田蓉 写在课前的话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面部和胸背,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瘢痕。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纷纷研制出治疗痤疮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已取得一些进展。在此就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痤疮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一、痤疮概述 (一)概念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好发于青春期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二)痤疮的流行病学特点 各年龄段男女均可发病,青少年发病率高,高发年龄12~25岁。近年,25岁以上成年人痤疮增多。 (三)痤疮的病因机制 痤疮发生的主要因素:①雄激素;②皮脂分泌增加;③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 ④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另外,与遗传、饮食、情绪、药物、化妆品、卫生习惯等因素也有关系。

二、临床表现 痤疮多发于15~30岁青年男女,皮损好发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常见面颊、额部、下颌,其次是胸背及肩部,对称分布,常伴皮脂溢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一般无自觉症状,炎性明显时可有疼痛。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可留有色素沉着、瘢痕。 三、Pillsbury分类法 四、特殊类型痤疮

除了寻常痤疮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痤疮,如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婴儿痤疮、药物性痤疮、月经前痤疮、化妆品痤疮、职业性痤疮。 (一)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是重症痤疮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体壮,代谢旺盛男性。皮损特点是密集聚合的结节、囊肿、破溃、溢脓、 窦道、疤痕,好发颜面、前胸、后背、臀部。 (二)婴儿痤疮 婴儿痤疮比较罕见,多发2岁内,尤其3月内男孩多见,病因不明,常有明显家族史。多发生于颜面、下颌、额,临床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一年左右消退,青春期可复发。 (三)化妆品痤疮 由化妆品致粉刺作用引起,导致皮脂分泌导管内径狭窄,开口处机械性堵塞或毛囊口炎症。皮损在面颊、下颌部,表现为密集粉刺,炎性损害。停用、避免使用含有痤疮致病因子的化妆品,皮损消除。 痤疮的病因有哪些?有哪几种疾病需要与痤疮鉴别? 五、痤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般根据典型临床特点进行诊断,痤疮多发青年男女,皮损好发颜面、前胸、背部皮脂溢出部位,表现为散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呈对称分布。但是,痤疮经常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玫瑰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革兰阴性菌毛囊炎。 (一)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好发于中年人,皮损分布面中部区鼻尖、两颊,患部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晚期形成鼻赘。 (二)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疗法治疗,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65例患者中痊愈20例(30%),显效28例(43%),好转12例(18%),无效5例(7.6%),总有效率92.3%。结论做好解释沟通,正确清洁皮肤和使用护肤品,注意休息和防嗮,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可有效治疗面部痤疮。 标签:红蓝光;痤疮;护理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属于慢性炎症。该病多发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男女[1],多发于面部、前胸、和背部,发病因素较多,其原因主要由于皮脂分泌过度、毛囊上皮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值及炎性反应等引起[2],给患者带来了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若不及时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我院2015年3月~12月对65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运用红蓝光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症状采用pillsbury分类法[3]分为四度。年龄16~40岁,其中男40例,女25例。平均年龄25岁;病情分度:Ⅰ度10例、Ⅱ度18例、Ⅲ度20例、Ⅳ度17例。 1.2纳入指标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粉刺、炎性丘疹、脓包等。③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皮肤疾病的患者。 ④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3 方法 1.3.1治疗仪器治疗组用亚格红蓝光痤疮治疗仪,以LED(发光二级管治疗头)为光源,其中蓝光波长为(415±5)nm,输出强度40 mW/cm2,红光波长为(633±6)nm,输出强度80 mW/cm2。 1.3.2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采用非药物性香洁面部,采用红蓝光照射,确保光板距离皮肤表面1~4 cm,治疗20min/次,2次/w,8次为1个疗程,其中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炎症较重、结节明显者可以红光照射为主,并同时采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治疗期间每周评价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连续观察4 w。 1.4疗效判断标准统计面部皮损数量。基本痊愈:皮损数减少﹥90%;显效:皮损数减少60%~90%;好转:皮损数减少20%~60%;无效:皮损数减少﹤20%。 2护理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介绍及使用教学内容

新一代L E D红蓝光治疗仪介绍及使用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系统选用进口原装窄谱LED光源,该光源所发出的是一种冷光,不产生高热,不会灼伤皮肤,它将光能转为细胞内能量,加速细胞生长过程循环,刺激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对修复老化皮肤、痤疮皮肤、斑性皮肤、皱纹皮肤、过敏症状、日晒灼伤皮肤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伤害和不适感,LED 彩光光动力美容治疗系统是治疗各种问题皮肤和嫩肤最安全而且效果显著的仪器之一。武汉华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红蓝光治疗仪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是我们公司在过去多年光学仪 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改进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 第一,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采用进口LED光源, 采用635Nm的红光,460nm的蓝光,保证光的波长单一, 波长误差不超过正负10%,这样保证了皮肤最大限度吸收 光的能量,消炎杀菌齐头并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使用更加方便,采用了 最新集成芯片控制,一块触摸屏就能完成红蓝光治疗过 程中的所有控制,在配合360度旋转臂,可升降旋转一 起完成,在痤疮治疗,面部照射方面一气呵成。 第三,由于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的强大能量,带来了强大的功能和多科室的使用范围,出来美容常用来治疗痤疮青春痘,嫩肤美白,淡斑缩小毛孔,还在,康复理疗,肛肠,妇科等科室大显身手。 第四,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红光和蓝光可以同时照射治疗,结合了两种光的功效,在祛痤疮印痕方面有着特别好的效果和修复作用。 一、前言 PDT(Photodynamic Therapy)光动力治疗、美容系统采用医用LED窄谱二极管作为其光源;LED冷光又称冷激光,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窄谱单色光;和激光、强脉冲光(IPL)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它甚至比太阳光还安全,因为它不含有害的紫外光和红外光等。 LED光能可以传递到皮下5厘米深度,促进黑色素分解;实验显示皮肤美白效应往往 显现。

痤疮怎么治疗好

痤疮怎么治疗好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作息不规律,焦虑,饮食不清淡,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是造成痘痘的根源。因为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肌肤皮脂腺的分泌,如果皮脂腺分泌了过量的油脂,就会堵塞毛孔。然后滋生细菌发炎,造成了痘痘。所以去痘,首先要改善作息饮食和精神状态,然后配合中药调理内分泌,外用朴安堂祛痘精华霜效果才会比较好。 偏方: (1)山楂桃仁粥:山楂、桃仁各9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先将前三味煮汤,去渣后入粳米煮成粥。每日1剂,连用30日。适用于痰淤凝结者所致的痤疮。 (2)红萝卜芹菜汁:红萝卜(中等大小)1个,芹菜150克,洋葱1个,洗净后放入搅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清热解毒,祛火。可辅助防治痤疮。

(3)枇杷叶膏:将鲜枇杷叶(洗净去毛)1000克,加水8000毫升,煎煮3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成膏,兑入蜂蜜适量混匀,贮存备用。每次吃10克~15克,每日2次。功效清解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痤疮、酒糟鼻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 (4)海藻薏苡仁粥: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液,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软坚,适用于痤疮。 (5)雪梨芹菜汁: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雪梨150克,柠檬半个。洗净后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汁,饮用,每日1次。功效清热,润肤。适用于痤疮的辅助治疗。 (6)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每日1剂,连用30日。适用于防治痤疮。 (7)醋姜木瓜:陈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将3味共放入沙锅中煎煮,待醋煮干时,取出木瓜、生姜食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介绍及使用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系统选用进口原装窄谱LED光源,该光源所发出的是一种冷光,不产生高热,不会灼伤皮肤,它将光能转为细胞内能量,加速细胞生长过程循环,刺激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对修复老化皮肤、痤疮皮肤、斑性皮肤、皱纹皮肤、过敏症状、日晒灼伤皮肤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伤害和不适感,LED彩光光动力美容治疗系统是治疗各种问题皮肤和嫩肤最安全而且效果显著的仪器之一。武汉华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红蓝光治疗仪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是我们公司在过去多年光学仪器 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改进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方面: 第一,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采用进口LED光源,采 用635Nm的红光,460nm的蓝光,保证光的波长单一,波 长误差不超过正负10%,这样保证了皮肤最大限度吸收光 的能量,消炎杀菌齐头并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使用更加方便,采用了最 新集成芯片控制,一块触摸屏就能完成红蓝光治疗过程中 的所有控制,在配合360度旋转臂,可升降旋转一起完成, 在痤疮治疗,面部照射方面一气呵成。 第三,由于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的强大能量,带来了强大的功能和多科室的使用范围,出来美容常用来治疗痤疮青春痘,嫩肤美白,淡斑缩小毛孔,还在,康复理疗,肛肠,妇科等科室大显身手。 第四,新一代LED红蓝光治疗仪红光和蓝光可以同时照射治疗,结合了两种光的功效,在祛痤疮印痕方面有着特别好的效果和修复作用。 一、前言 PDT(Photodynamic Therapy)光动力治疗、美容系统采用医用LED窄谱二极管作为其光源;LED冷光又称冷激光,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窄谱单色光;和激光、强脉冲光(IPL)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它甚至比太阳光还安全,因为它不含有害的紫外光和红外光等。 LED光能可以传递到皮下5厘米深度,促进黑色素分解;实验显示皮肤美白效应往往显现。

痤疮(青春痘)概述

痤疮概述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痘痘”、“青春痘”,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高发人群为16-18岁的青少年,多数能在青春期后自然减轻或消退,有的却迁延至30-40岁不愈,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痤疮按照皮损状态分为非炎症性皮损(开放性粉刺即黑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即白头粉刺)和炎症性皮损(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以及痤疮后遗症(痘印、痘坑、痘疤)。 痤疮发病机制 引发痤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为油脂分泌旺盛、毛囊上皮细胞的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机体内分泌水平不稳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此外,某些激素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护肤品、消化功能障碍、情志不畅等因素也会诱发痤疮: ·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 ·雄性激素以及皮脂腺功能亢进,痤疮患者几乎都有内分泌异常。 ·毛囊皮脂单位中丙酸杆菌的生物作用。 ·炎症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几乎所有的炎症性痤疮都是从细小的粉刺发展来的。 痤疮类型及发展演变 1、白头粉刺型 一般表现为痘痘不红不痛,如米粒状大小,属于非炎性痘痘。白头粉刺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进而转变为结节型痤疮;结节型痤疮如再度感染的话,则有可能恶化为囊肿型痤疮。 2、黑头粉刺型 属于开放性粉刺,会造成毛孔粗大、皮肤粗糙等相关肌肤问题。黑头粉刺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演变为丘疹型痤疮,进而演变为脓包,脓包如果感染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皮损。

3、结节型痘痘 结节型痤疮属于炎症痘痘,属于真皮组织深度感染,是比较严重的痘痘类型。结节型痤疮发炎部位在真皮层和表皮层之间的皮脂腺,感染的位置比较深;颜色一般为红色,容易留下疤痕。结节型痤疮容易转变为聚合型痤疮,如结节、囊肿混合型痤疮。 4、丘疹脓疱型痘痘 初期发红后很快会化脓或者冒白头,挤出有脓血,部分丘疹再度感染,演化成丘疹型脓包,容易形成凹陷型疤痕。丘疹型痤疮如果不及时治疗一般会演化为脓包,脓包如果感染就可能发展成聚合型痤疮。 5、聚合性痘痘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24T15:08:0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汤婧雯 [导读] 探究颜面部痤疮患者行红蓝光交替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江北区 400021 摘要:目的探究颜面部痤疮患者行红蓝光交替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收治的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21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7.22%、75.96%,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复发率分别为5.56%、21.15%,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其满意度,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关键词:颜面部痤疮;交替照射;红蓝光;复发率 颜面部痤疮属于皮肤科一种慢性炎性皮肤疾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炎症以及大量分泌皮脂所致,其形态主要表现为结节、丘疹、粉刺、囊肿和脓疮,严重者面部会受到损伤,影响其外观,甚至会导致其产生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目前临床对颜面部痤疮患者主要采取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但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易复发,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护理[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颜面部痤疮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收治的颜面部痤疮患者21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4例,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49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2.9±1.6)岁,病程0.1~3年,平均病程(1.2±0.2)年,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23.4±1.5)岁,病程0.2~4年,平均病程(1.3±0.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 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患者治疗时和治疗后相关注意事项,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日常护理和治疗时护理。日常护理:⑴皮肤护理:正确护理皮肤可以提高痤疮的疗效。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使用温水清洗面部皮肤,2次/d,不要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化妆品。避免对生长出的痤疮进行挤压,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痤疮,以防发生逆行性颅内感染。⑵饮食护理:部分食物会使痤疮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尽量减少脂肪、高糖以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高维生素、粗纤维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和瓜果类,适当摄入锌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瘦肉等。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增加饮水量,促进汗腺排泄。⑶心理护理:由于痤疮会对患者自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且多数患者过度担心治疗后效果及恢复情况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慰并鼓励患者,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⑷其他护理: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治疗期间应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治疗时护理:帮助患者戴上防目镜,完全遮盖其眼部,并告知其紧闭双眼。治疗时光板应平行于患者皮肤,距离不能超过8cm,照射时间为20min,2次/周,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佩戴防目镜,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加强与其交流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治疗结束后嘱其休息5min方可离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满意:90-100分;一般:80-89分;不满意:<80分[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复发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复发率分别为5.56%、21.15%,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对比(%) 2.2 护理后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7.22%、75.96%,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者:闫景东6138人已访问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著。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 1.肺胃热盛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化痰软坚。 3.冲任失调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 【关键词】中药;红蓝光;痤疮 痤疮是一种难治性皮脂腺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药、西药、光学治疗等,但单一采用某种方法的有效率有限,某些治疗副反应太大;为提高痤疮的治疗有效率,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我科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采用中药内调外用结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根据痤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 [1] ,男27例,女59例,年龄14至45岁,平均25.6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3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入选者一月内均未内服或外用过抗生素、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治疗方法 2.1中药内服:以自拟三皮消痤饮(桑白皮、地骨皮、丹皮、皂角刺、生山楂、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枇杷叶)加减,粉刺较多者加半枝莲,加大白花蛇舌草和皂角刺剂量;经前加重加益母草;脓疱较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囊肿、结节加海藻、昆布、浙贝;肠胃湿热者去丹皮加石膏、白术;皮肤较油腻者加苡仁、茵陈;大便秘结加全瓜蒌、枳实;病程日久,有肝气郁结化火者加山栀,一日一剂,口服一个半月为一疗程,半月后统计临床疗效。 2.2外用中药面膜:丹参、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白芷、当归、白丁香等。 2.3红蓝光:先对面部热喷,然后对非炎性皮损进行无菌粉刺挤压,之后用武汉亚格产红蓝光治疗仪照射面部,蓝光(417±10nm)每次20分钟,红光(633±10nm)每次30分钟,距离面部约10至20厘米,红、蓝光间隔治疗,每周各一次,光照之后外敷中药面膜,以四分之一的中药加入石膏中和匀外敷面部,每次二十分钟,十次为一疗程,以上疗法配合口服中药十二次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痊愈为皮损基本消退或极少量粉刺皮损,随访三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为皮损消退达80%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达3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小于30%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3.2治疗结果:86例病例痊愈57例(占66.3%),显效24例(27.9%),有效3例(3.5%),无效2例(2.3%),总有效率9 4.2%。大部分患者肤色有明显变白,色沉有所减淡。所有患者都采用电话方式随访三个月。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评价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评价 发表时间:2017-09-05T16:45:20.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作者:周兴雯张琴 [导读] 痤疮是临床常见多发炎症损害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红蓝光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治疗不良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的差异。结果: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无明显不适,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治疗中有1例不耐受红光刺激,P>0.05;治疗前两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红蓝光治疗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瘢痕面积和色斑,值得推广。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应用效果;优势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14-02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antage of red and blue therapeutic apparatus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advantages of treatment of acne red and blue. Methods In March 2015 -2016 year in August 84 cases of acn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 treatment,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giving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in medicin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acne treatment effect; incid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ne pigmentation area, scar area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ith acne treatment higher than drug treatment group, P < 0.05; no obvious discomfort in drug treatment group,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in 1 cases of intolerance to red light stimulation, P > 0.05;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of acne scar pigmentation area, area ratio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reatment, drug treatment group + Red and blue light acne pigmentation area, scar area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of acne is exa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reduce scar area and stain,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Red light therapeutic apparatus; Acne; Application effect; Advantage 痤疮是临床常见多发炎症损害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痤疮发病率有所升高,成为高发皮肤病,且在青春期发病率高,对患者带来痛苦。治疗不及时可影响患者面容美观和身心健康。本研究分析了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者符合痤疮诊断标准,除外近2周维甲酸、抗生素使用史、外用药者和光敏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男26例,女16例;16~32岁,年龄(21.34±2.56)岁。发病时间半年~3年,平均(18.51±2.29)个月。痤疮分级I级有15例,Ⅱ级有20例,Ⅲ级有7例。药物治疗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15~32岁,年龄(21.14±2.25)岁。发病时间半年~3年,平均(18.41±2.31)个月。痤疮分级I级有14例,Ⅱ级有20例,Ⅲ级有8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内服:给予克拉霉素,每天口服0.5g;丹参酮胶囊,规格:每粒装0.25g,口服,一次4粒,一日3~4次。对于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患者每天加用0.2g西咪替丁或20mg螺内酯口服。 (2)外用:夫西地酸软膏,每天2次涂抹患处;克痤隐酮凝胶每晚睡前外用1次,直至皮损消退大于60%时可不再应用内服药,单用外用药维持治疗即可。 药物+红蓝光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清洁面部皮肤,平卧,给予防护眼罩佩戴,并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患者面部上方,蓝光光板和皮肤距离1~4厘米,红光光板和皮肤距离10厘米,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次。红蓝光交替进行治疗,其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以红光照射为主。而药物治疗方法同药物治疗组,注意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需在非光疗日用药。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治疗不良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的差异。显效:症状消失,非炎性损害、炎性损害均消失,皮损减少80%以上;有效:症状改善,非炎性损害、炎性损害均减轻,皮损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痤疮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之和[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 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相比较 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如表1。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范晓林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99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红蓝光联合照射,对照组为口服美他环素。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治疗安全的特点,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痤疮;红蓝光;治疗;临床;体会 痤疮为皮肤科中的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多发于皮脂腺较为丰富的前胸后背、颈部及头面部等。痤疮可由遗传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引起,临床症状包括溢出油性皮脂、出现黑头粉刺、伴有脓肿、脓疱、结节及丘疹等[1]。痤疮可对患者的面部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分析了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月收治的104 例作为观察对象,男48 例,女56 例,年龄在13 岁至48 岁之间,平均(26.8±7.1)岁。所有入选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痤疮,病程在5 个月至17 年之间,平均(6.4±1.3)年,Pillsbury 分类情况如下:I 度19 例,II 度27 例,III 度33 例,IV 度25 例。

排除红蓝光过敏、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潜在皮肤癌、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近半年内口服维甲酸及抗生素的患者。将104 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两组的Pillsbury 分类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明确两组患者的病情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观察组。采用(京渝红蓝光治疗仪)治疗仪进行红光、蓝光联合治疗,光源为LED,红光(京渝红蓝光治疗仪)的波长为630nm,光源输出强度为105mW/cm2,标准输出剂量为126J/cm2;蓝光(京渝红蓝光治疗仪)的波长为405nm,光源输出强度为45mW/cm2,标准输出剂量为48J/cm2。在治疗前使用香皂或洗面奶清洁面部,洁面后照射红蓝光,将照射部位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cm~20cm 之间,每次照射20min,2 次/ 周,红光照射、蓝光照射各1 次,以4 周为1 个疗程,每周先照射蓝光,后照射红光。治疗1 个疗程后,每周照射1 次,20min/ 次,红光与蓝光交替照射,共治疗4 周。对于结节明显及炎症较重的患者,则适当延长红光照射时间,同时在患处涂抹克林霉素凝胶。 (2)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剂量为0.3g/ 次,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8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面部皮损数目,包括结节、囊肿、脓疱及丘疹,计算出皮损总数及治疗后的皮损总数减少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痤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写在课前的话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面部和胸背,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瘢痕。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纷纷研制出治疗痤疮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已取得一些进展。在此就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痤疮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一、痤疮概述 (一)概念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好发于青春期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二)痤疮的流行病学特点 各年龄段男女均可发病,青少年发病率高,高发年龄12~25岁。近年,25岁以上成年人痤疮增多。 (三)痤疮的病因机制 痤疮发生的主要因素:①雄激素;②皮脂分泌增加;③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 ④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另外,与遗传、饮食、情绪、药物、化妆品、卫生习惯等因素也有关系。 二、临床表现

痤疮多发于15~30岁青年男女,皮损好发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常见面颊、额部、下颌,其次是胸背及肩部,对称分布,常伴皮脂溢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一般无自觉症状,炎性明显时可有疼痛。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可留有色素沉着、瘢痕。 三、Pillsbury分类法 四、特殊类型痤疮 除了寻常痤疮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痤疮,如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婴儿痤疮、药物性痤疮、月经前痤疮、化妆品痤疮、职业性痤疮。 (一)聚合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是重症痤疮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体壮,代谢旺盛男性。皮损特点是密集聚合的结节、囊肿、破溃、溢脓、窦道、疤痕,好发颜面、前胸、后背、臀部。 (二)婴儿痤疮 婴儿痤疮比较罕见,多发2岁内,尤其3月内男孩多见,病因不明,常有明显家族史。多发生于颜面、下颌、额,临床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一年左右消退,青春期可复发。 (三)化妆品痤疮

痤疮的形成原因及几种治疗方法

痤疮的形成原因及祛痘产品的有效成分 高分子王倩2013141431137 摘要:本文分析了痤疮的形成原因,并分析了祛痘产品中烟酰胺、水杨酸等有效成分对痤疮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痤疮治疗方法烟酰胺水杨酸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皮肤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激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痤疮在临床上是常见多发病,在青春期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 一、痤疮的临床表现及形成机理 (一)痤疮的临床表现 痤疮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变,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古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寻常性痤疮最好发于青春期(10-20岁)的男女,俗称青春痘。也常见于30-40岁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偶有发生影响美容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皮肤病,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病率而已。 痤疮表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点状样痤疮、丘疹性痊疮、脓疮性痊疮、结节性座疮、萎缩性痊疮、聚合性痊疮、囊肿性痊疮、恶病性痊疮 (二)痤疮的形成机理 座疮发生是皮脂腺的快速发育和皮脂的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的。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升高,皋酮在皮肤中经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后者与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此外孕酮和肾上腺皮质中的脱氢表雄酮也有一定的促进皮脂分泌作用。皮脂主要由角鳖烯、蜡醋、甘油三醋和少量固醇及胆固醇醋组成,座疮患者的皮脂中蜡醋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含量的降低可使毛囊周围的必需脂肪酸减少,并促进毛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者:6138人已访问 ,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和青春期后。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着。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 1.肺胃热盛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 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化痰软坚。 3.冲任失调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

红蓝光治疗痤疮效果到底怎么样

红蓝光治疗痤疮效果到底怎么样 痤疮一直是困扰爱美女性的难题,因为痤疮不但让她们的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状态,还会让毛孔变得特别的粗大,她们通常尝试过很多方法来进行治疗,但往往都无功而返了。近来网上比较流行用红蓝光治疗痤疮,它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工具是红蓝光治疗仪,它采用高纯度、高功率密度的红光、蓝光及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能改变细胞结构,杀死细菌,为新生细胞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增强新胶原质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促进细胞生长;能修复炎性痤疮老化肌肤、缓解日晒灼伤皮肤,而不伤害到皮肤,能美白皮肤、促进皮肤弹性。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可以给患者提供一种可 替代口服抗生素治疗痤疮的方法;治疗过程愉快、无痛苦、无需

麻醉、无需康复时间;显效快,一疗程8次,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红光对嫩肤治疗和其他皮肤病治疗有较好的作用。 有如此优势的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效果又如何呢? 1、蓝光祛除痤疮是通过一系列自然的物理过程,包括消除痤疮菌,改变细胞内部的PH值,重要的是改善免疫机制。 2、因为这些,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是明显的,而且停止治疗后,效果还会持续,不易反复。是一种有效的光动力方法。 3、红、蓝光联合照治疗炎性痤疮:用蓝光和红光结合起来治疗痤疮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清除炎性及囊肿型痤疮,并改善免疫机制。

蓝光:杀菌、调节免疫系统。独立应用蓝光来治疗痤疮,平均可以减少73%的炎症病变。 红光:消炎、可以减少痤疮疤痕形成的可能。对痤疮的平均清除率是82%。 除了利用红蓝光治疗痤疮,患者还可以用专业的药物来治疗。症状较轻的痤疮患者可选用外敷药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它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还可使皮肤表面的脂肪酸减少,有利于痤疮的治疗。 如果症状较重,建议选择口服的药物,如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它能调节异常体液及气质,起到排毒治痤疮、消除痤疮疤痕的效果。而排毒养颜胶囊对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有益气活血、减少痤疮形成的功效。

痤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痤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汇总 痤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汇总寻常痤疮的治疗和预防寻常性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1020 岁)的男女,俗称青春痘。 也常见于30-40 岁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偶有发生影响美容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常给患者精神心理乃至肉体带来很大的痛苦,处理不好甚至带来终身遗憾。 如能早预防、早治疗,也是完全可以避免,或使危害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寻常性痤疮的发病因素很多,可概括为三个主要环节: 1、皮脂分泌过多: 皮脂过多容易造成毛囊口处的皮脂储留、栓塞。 影响皮脂过多分泌的因素又很多,如青春期性腺发育,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增多刺激皮脂腺的细胞周转及脂类的合成,引起皮脂分泌增多;饮食中脂肪、糖类、咖啡、浓茶、酒、辣椒等,以及溴化物、糖皮质素等药物可是增加皮脂的来源和改变皮脂的成分或增加皮脂的分泌;遗传素质、情绪激动、环境湿热、便秘等也可是皮脂分泌增多的因素。 2、毛囊皮脂腺口的不通畅: 可因为维生素 A 的缺乏或外界污染物、甚至不良的化妆品等而导致毛囊皮脂腺口的角化异常,管口变窄,若不注意清洁皮肤,使 1 / 18

皮脂、灰尘与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混合则栓塞在毛囊口内,形成白头或黑头,使分泌出的皮脂不易排出,管腔内压力增加,致使管壁破裂,皮脂流向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同时又造成有利于厌氧菌生存、繁殖的厌氧环境。 3、炎症反应: 引起炎症反应的因素可是痤疮丙酸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白色葡萄球菌、毛囊虫等寄生、分解产物及毒素所致,或是粉刺壁破裂,游离的脂肪酸流入附近的真皮内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加之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常出现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个人的免疫力也对炎症反应有重要影响。 以上三个主要环节中并不都是同时平衡存在,因个体有很大差异,只是以其中的某种或几种为主。 在临床表现损害有多种,有毛囊性红丘疹、及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脓肿、结节、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囊肿及粟丘疹等甚至几种损害聚集在一起,有轻有重,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肩部。 我们抓住这三个主要环节进行预防和治疗。 预防: 1、控制皮肤皮脂分泌过多,减少脂肪性食物摄取,降低皮脂的来源,少食甜食、油炸食品、巧克力等,不用咖啡、浓茶、酒、辣椒、过热的刺激食品,多吃蔬菜及水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