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冷水机组大温差运行特性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615.52 KB
- 文档页数:6
冷水大温差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研制1、引言冷水和冷却水的输送耗电量通常占空调总耗电量的25%左右,因此水系统节能十分重要。
常规空调系统的冷水温差为5℃,名义工况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而大温差系统的冷水温差为8~10℃。
由于冷水温差的加大,因此冷水量、水管直径、水泵容量都减小,使初投资和运行费降低,初投资可以降低5%~10%,年运行费可以降低30%~50%。
我们在研究冷水大温差系统时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把握了设计冷水大温差空调机组的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大温差系列空调机组。
我们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某市地铁站台空调工程的全部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中。
产品经公司检测中心、同济大学供热透风与空气调节实验室和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视检测中心的检测,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冷水大温差组合式空调机组不仅采用了冷水大温差技术,而且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消除了冷桥现象,独特的防漏风设计则使机组漏风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此外,采用的均流措施使空调机组的断面风速均匀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2、冷水大温差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研制对组合式空调机组而言,冷水大温差主要是通过表冷器来实现的,因此,为了保证表冷器的进/出水温差达到8~10℃,则必须对表冷器结构及其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深进的研究。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优化表冷器的结构参数(如排数、迎风面积、管程数等)以保证冷水和空气通过表冷顺能够得到更充分的热交换,从而达到冷水大温差(8~10℃)的要求。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达到下列目的:a、当供回水为大温差时,空调机组能够满足设计工况下所需的冷量,并且空气阻力、水阻力等各项技术参数处在经济公道的范围值之内;b、减少空调系统投资与运行用度。
由于大温差空调机组能够在相同的进水温度条件下,采用较小的水量,产生与常规系统相同的冷量,因此,采用冷水大温差空调系统的水管路及其附件、保温顺水泵等初投资和系统运行用度比常规系统都要减少,而且空调系统越大,其优越性越明显。
大温差下冷水机组的运行方案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大温差工况下冷水机组的节能运行问题,指出冷水机组串连运行可明显节约冷水机组的运行能耗。
[关键词] 大温差,冷水机组,节能Discussi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water chillerunder Largle temperature diffirenceZHU Ji-jun(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 Guangdong 51062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water chiller under Largle temperature diffir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mode ofwater chiller in series can save energy obviously.Keywords:Largle temperature diffirence, water chiller ,energy efficiency引言冷冻水大温差对空调冷水机组能耗影响明显。
资料显示,当冷水机组的冷水初温不变时,将冷水温升加大1倍,电机功率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而蒸发器压降则明显减小;当冷水机组蒸发温度降低时,机组的冷量和轴功率均相应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有很大的不同,蒸发温度降低l℃,冷量减少1.8%-6%,而轴功率减少不明显;当采用大温差的同时,降低冷水出水温度(即蒸发温度)时,电机功率增加,尤其是冷水初温降低至5℃时,电机功率明显上升。
但是降低冷水初温有利于弥补空调机组由于采用大温差出现冷量下降。
单台冷水机组冷水大温差运行工况分析同一台冷水机组在大温差下运行时,由于水流量减少,蒸发器换热系数下降,对数传热温差增加,从而改变蒸发温度、影响冷水机组性能系数。
阐述大温差冷冻水系统节能技术建筑能耗1 制冷机组受大温差输配的影响制冷机组采取大温差运行方式时,由于冷机进出水温度的改变,机组能否安全运行成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对业内几家著名冷水机组生产厂商的咨询结果均表明,目前的冷水机组在规定范围内都可以采用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方式。
目前大温差系统的冷源一半也是沿用常规冷水机组,在制冷机组的允许范围内改变为大温差工况运行。
另一种利用常规冷水机组实现大温差运行的思路是采用冷机逐级串联降温的方式,在此模式下,每台冷机分别按照正常温差运行,但串联机组的总进出口实现了大温差。
1.1 制冷机组运行温差对COP的影响空调系统大温差运行时,假设冷水机组的回水温度由末端决定,同时冷水机组的流量与末端的需求能同步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制冷机组在变流量运行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大温差运行。
通过分析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离心式冷水机组在不同供回水温度下,满负荷运行时冷水机组COP的变化可得出制冷机组运行温差对COP的影响。
对于螺杆式冷水机组:1)冷冻水供水温度对冷水机组COP的影响比较大,当温差固定冷水机组供水温度由5℃提高到10℃时,COP提高大约为20%左右。
2)当冷冻水供水温度稳定恒定,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变化时,冷水机组的COP变化不大。
3)与标准设计工况相比,5℃进水温度导致的冷水机组的COP下降约为7.6%左右。
对于离心式冷水机组:1)冷冻水供水温度对冷水机组COP的影响比较大,当温差固定5℃时,冷水机组供水温度由5.5℃提高到10℃时,COP提高大约为8.3%左右。
2)当冷冻水出水温度稳定恒定,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变化时,冷水机组的COP变化大小与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密切相关,出水温度越高,冷水机组COP受供回水温差的影响越小,出水温度越低,冷水机组COP受冷冻水温差的影响越大。
当冷冻水供水温度≧10℃时,冷水机组的COP基本不受冷冻水温差大小的影响。
当冷冻水供水温度为5.5℃时,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在3℃到9℃之间变化时,冷水机组COP变化范围为4%左右。
大温差水蓄冷生产车间空调系统方案经济分析徐淦锋;赖学江【摘要】设计项目位于江门市高新区,根据设计所给的资料,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大温差水蓄冷为宜.空调末端进出水温度为8~11℃/13~16℃,放冷工况进出水温度为12~15℃/4~7℃,利用消防水池作为蓄冷水池(蓄冷容积2100m 3),电价低谷段蓄冷,电价峰值段释放蓄冷量.通过常规水蓄冷方案与大温差水蓄冷全年运行费用对比,大温差水蓄冷全年节省电费约14.4万元,节省电费比率6.9%.【期刊名称】《制冷》【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6页(P47-52)【关键词】技术经济;大温差水蓄冷;运行策略【作者】徐淦锋;赖学江【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1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门高新区,一期厂房建筑面积45300m2,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丙级,二期中试大楼、宿舍的建筑面积为43256m2,合计建筑面积为88556m2。
地上六层,地下局部一层,总高度为30m。
建筑类型为设备装配生产厂房,工人总数约为1000人,生产设备发热量少。
生产时间8∶30~18∶00;19∶00~21∶00。
考虑到下班后30min人员滞留时间,空调制冷时间延续到21∶30,空调设计运行时间为12个小时。
制冷机房位于负一层空调机房,同时负担二期中试大楼、宿舍负荷,负荷计算采用谐波反应法,设计计算依据如参考文献[1]~[4],全天总冷负荷最大时间出现在下午16时,建筑全天空调负荷大,但白天负荷波动小。
在生产时间,生产厂房内人员密度稳定。
典型日总冷负荷为121026kW(34409RT),峰值电价区冷负荷为 59437.3kW(16900RT)。
2 蓄冷方式选择[5][6]为了确保冷源方案选择的合理性,设计中根据建筑的特点和电价的实行方式,建筑厂房在负一层有消防水池,建筑全天空调负荷大,且当地实行峰谷电价。
上海节能大温差水系统运用于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性分析张淇淇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对大温差空调水系统应用于数据中心项目进行了节能性分析,基于假定的系统模型对不同冷冻水供回水温差条件下系统的制冷主机能耗、冷冻水泵能耗以及末端精密空调设备能耗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增大供回水温差对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效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温差水系统;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全年能耗DOI:10.13770/ki.issn2095-705x.2021.03.015Study on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Wide Water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System Applied for Data Center Air ConditionersZHANG QiqiShang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Group)Co.,Ltd.Abstract:Based on a hypothetical Data Bas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wid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chilled water,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system energy performance,including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chillers,pumps and terminal devices.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of chilled water can benefit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energy perfor-mance.Key words:Wid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Chilled Water System;Data Center;Promote Energy Effi-ciency;All-Year Energy Consumption.收稿日期:2021-01-26作者简介:张淇淇(1989-),女,硕士,工程师No.032021上海节能No.0820180概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飞速发展。
冷水机组、冷却塔及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所有测试结束后,要根据所测数据对冷水机组和冷却塔性能做出评价,用来判断设计、施工、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及产品本身的质量水平,从而控制能量浪费、创造舒适环境、提高维护效率为今后设备的运行及保修提供可指导性的资料。
冷水机组的性能测试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一般以COP表示。
它标志着制取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能量,所以,是评价设备节能性能的主要指标。
COP一般以下式表示:COP=Q/∑N冷水机组=c×G×(t2-t1)/∑N式中:Q-制冷机的产冷量,kW;∑N-制冷系统的轴功率(制冷主机、辅机、循环水泵、冷却水泵、风冷冷凝器风机的总和),kW;G-冷水流量,kg/s;c-冷水的比热容,kJ/(kg∙℃);t1、t2-冷水的进、出口温度,℃。
冷却塔的性能测试(1)测试条件:补水畅通满足要求,清洗承水盘,过滤器;冷却塔上的填料是否有异物。
冷却塔周边空气风速不能超过4.5m/s,测量点数为5m2至少5个。
入口处的湿球温度在设计±5℃以内,干球温度在设计的±10℃以内。
温度测量时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冷却塔四周,测量时应避免直线光线的照射。
水质检测:可把测试时的水质取样品提供给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如检测不合格,还要重新测。
(2)冷却能力的计算:冷却量=比热(kcal/h)×水流量(kg/h)×温差(℃)评价:冷却能力=标准冷却量/设计标准冷却量×100%冷却能力不应小于产品冷却能力的90%。
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换热器的性能由换热量来衡量:换热量=比热(kcal/h)×水流量(kg/h)×温差(℃)换热器性能计算须在所有设备及管路系统调试完成后计算,其数值与设计值相差应在±10%。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水冷冷水机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水冷冷水机组的原理和性能,掌握其使用和维护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效果。
实验器材:水冷冷水机组、温度计、湿度计、电压表等。
实验过程:1.实验前准备1.1确认实验室的环境参数,并记录。
1.2打开水冷冷水机组,并将其连接至电源。
1.3检查水冷冷水机组的制冷介质和水位,确保工作正常。
1.4准备好温度计、湿度计等测试工具,以备实验使用。
2.实验过程2.1开启水冷冷水机组,设置所需的制冷温度。
2.2测试冷水机组的制冷效果和运行状态。
2.3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等工具,测试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记录数据。
2.4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在机组的控制面板上调整温度和湿度设置,并记录相应的参数。
3.实验结果3.1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趋势。
3.2比较不同温度和湿度设置下,冷水机组的制冷效果和能耗情况。
3.3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验结论4.1水冷冷水机组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制冷效果,能够有效维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
4.2机组的运行稳定,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
4.3使用水冷冷水机组进行建筑环境测试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冷冷水机组的制冷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稳定地维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
通过调整温度和湿度参数,我们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总结:水冷冷水机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设备,能够为建筑实验室提供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水冷冷水机组的使用和测试,了解了其原理和性能,并获得了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这对于建筑环境测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空调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检测报告一、引言冷冻水系统是空调机组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供回水温差的检测来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空调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的检测分析,提供评估该机组性能的依据。
二、检测目的通过检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差,获取冷却效率、传热效果、能耗等数据,评估空调机组的性能,为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三、检测方法1.设备准备:准备测温仪、水表、压力表等设备,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采集:在空调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分别记录供水和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并计算温差。
3.数据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供回水温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四、检测结果经过多次检测和计算,得出以下结果:1.测得的供水温度为26℃,回水温度为20℃,温差为6℃。
2.流量测得为5000L/h。
3.冷冻水系统设计要求供回水温差为5℃。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检测结果和设计要求的比较,供回水温差为6℃,略高于设计要求。
可能原因如下:1.冷冻水系统一些传热设备存在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供回水温差较大。
2.冷冻水系统水泵的流量调整不合理,导致供回水温差偏大。
3.冷冻水系统冷却塔或冷凝器堵塞,导致供回水温差超过设计要求。
六、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根据可能的原因,提出以下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1.针对传热设备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进行设备清洗和维护,清除附着物,提高传热效果。
2.针对水泵流量调整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水泵运行参数或更换适合的水泵来解决。
3.针对冷却塔或冷凝器堵塞的问题,应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防止杂物堵塞导致供回水温差偏大。
七、结论通过对空调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的检测分析,得出供回水温差为6℃,略高于设计要求。
根据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空调机组的性能和效率。
八、建议为了确保冷冻水系统正常运行,提出以下建议:1.定期对冷冻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洗,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