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学主要参考书

城市社会学主要参考书

城市社会学主要参考书(中文)

———基本教材及理论

康少邦、张宁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华夏出版社,1987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蔡勇美、郭文雄主编:《都市社会发展之研究》,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78年

Γ.Ф.库采夫著、张淑君等译《新城市社会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城市史和城市化史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柯可、王旭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勒润成主编《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连玉明主编《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城市生活及文化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

王瑞城《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人的城市文化史》,四川大学出版社

约翰˙R˙霍尔,马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黄承元、周振明《城市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

杨东平《城市季风》

———城市生态、空间等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宋永昌等《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赵冠谦主编《2000年的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赵冠谦、林建立主编《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刘加平、戴天兴编《城市生态与城市物理环境》陕西科技出版社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城市问题

矶村英一《城市问题百科全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宋林飞主编《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M.帕西昂主编,王松涛、孙以芳等译:《当代城市的困扰和出路》重庆出版社,1989年PS:

再推荐几本: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M.卡斯特《信息化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汉斯-维尔纳.格茨蓍,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年。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第一节 ?城市社会学的一些概念 一、城市(Urban)的特征 R.E.帕克(Robert Ezra Park 1864——1944)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从事对城市现象和种族关系的研究,首创了参与观察法,是一位经验社会学学派的领袖。 帕克认为: 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 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 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具有以下的特征: (1)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 (2)它运用自身的优势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匿名性; (3)它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体,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等的中心; (4)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的社会组织,人们的活动趋于专业化,居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乡村居民高; (5)城市的社会契约基础是法律、法规。 (6)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时间观念强,相互间竞争激烈。 二、城市化(Urbanization) (1)地理及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向 四周影响及扩展。 (2)农村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中城市特 征的出现。 (3)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一个过 程。 (4)社会学家较为倾向于下面这种解释:人口 集中的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 率的增加。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相互关联作用的三个方面: 其一,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其二,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Urban Community Planning )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8 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同时能结合城市社会学有关理论对世界各国城市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三、教学内容 绪论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 4 学时) 第一节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由来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节社会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二、社会运行 三、社会变迁 四、社会发展计划 第三节城市社会问题 一、老龄化问题 二、就业问题 三、贫困问题 第四节城市社会学 一、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基础 二、城市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第一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3 学 时)第一节城市 一、城 二、市 三、城市 第二节城市案例 一、外国城市

二、中国城市第三节案例 分析第二章城市化( 5 学 时)第一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案例 一、英国城市化进程 二、法国城市化进程 三、美国城市化进程 四、日本城市化进程 五、中国城市化进程第三节案例分析 一、城市化特征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三、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状况 四、推进城市化的机制第三章城市规划( 5 学时)第一节城 市规划 一、城市规划的性质和特点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三、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第二节城市规划案例 一、巴黎城市规划 二、纽约城市规划 三、伦敦城市规划 四、上海城市规划第三节案例分析 一、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第四章 城市建筑( 5 学时)第一节城 市建筑 一、同心圆模式 二、扇形模式 三、多中心模式 第二节城市建筑 案例 一、罗马城市建筑 二、巴格达城市建筑 三、柏林城市建筑 四、德里城市建筑 五、大连城市建筑 六、济南城市建筑第三节案例分析

社会学必看书籍15本

社会学必看书籍15本 作为社会学的学生或爱好者,以下是15本值得一读的社会学相关书籍: 1. 《社会学书》- 由贝尔斯等人编写的这本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它涵盖了社会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等。 2. 《社会学想像力》- 由莱斯利·怀特编写的这本书探讨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它帮助读者培养社会学的想像力,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社会学理论的经典》- 由罗斯科·普兰特和托马斯·吉茨编著的这本书汇集了社会学理论的经典文献。它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等不同的社会学理论。 4. 《城市生活》- 乔治·辛格编写的这本书研究了城市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社会问题等。它讨论了城市社会的特点和影响。 5. 《性别差异与社会变迁》- 由阿兰·格雷尔编著的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它涵盖了性别角色、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6. 《族群关系与社会变迁》- 罗杰·布朗编写的这本书研究了族群关系如何影响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它探讨了族群认同、排斥和多元文化主义等问题。 7. 《社会心理学》- 由埃利奥特·阿龙森编写的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它研究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8. 《社会学与健康》- 由米歇尔·洛汉编写的这本书探讨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它研究了社会不平等、社会支持和健康行为等问题。 9. 《教育社会学》- 阿伦·J·埃尔弗斯和亨利·A·格鲁珀等人编著的这本书研究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探讨了教育的功能、不平等和教育改革等问题。 10. 《社会学与环境问题》- 由阿罗德·斯奈德编写的这本书研究了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讨论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11. 《社会运动》- 丹尼斯·西瓦编写的这本书研究了社会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它讨论了抗议、革命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12. 《社会统计学》- 由大卫·勒维森编写的这本书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它研究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等方面的内容。 13. 《社会网络分析》- 斯坦利·沃尔夫和凯伦·科尔曼编著的这本书研究了社会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案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案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城市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研究城市社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变迁 3. 城市社会的结构与层次 4. 城市社区的形成与发展 5. 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角色与身份 6. 城市社会中的犯罪与治安问题 7. 城市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与社会福利 8. 城市社会中的政治与治理 9. 城市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与互动 10.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城市 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讨论城市社会中的问题与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城市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城市 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4. 借鉴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学术著作,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16周,每周3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引言与概述 - 介绍《城市社会学》课程目标和内容 - 讲解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第二周:城市化进程与发展 - 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 - 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和动力 - 城市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周:城市社会结构与层次

- 城市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 城市社会的阶层与身份 - 城市社会的分工与差异 第四周:城市社区的形成与发展 -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特征 - 城市社区的功能与作用 - 城市社区的发展与管理 第五周: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角色与身份 - 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角色的定义与分类 - 城市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 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冲突与协调 第六周:城市社会中的犯罪与治安问题 - 城市犯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城市治安管理的挑战与策略 - 城市社会中的犯罪预防与社会安全 第七周:城市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与社会福利-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各大院校社会学参考书目

各大院校社会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学科。在学 习和研究社会学时,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书籍,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各 大院校社会学参考书目。 首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们推荐的参考书有:《社会学通论》(汪晖著)、《社会学理论》(亨利.达诺特著)、《社会学与现 代世界》(安东尼·吉登斯著)和《社会的构造》(彼得·伯格著)等。这些书籍详细阐述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非常适合 初学者学习。 其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参考书有:《社会心理学》(戴维斯. 迈尔,C.汤普森著)、《社会学——流派、理论与方法》(刘洋著)、《社会学基础》(比尔·福勒著)和《社会学导论》(安东尼·吉登 斯著)等。这些书籍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对 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学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再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参考书有:《社会学原理》(乔治·R·博盖兹著)、《社会学——理论和应用》(迈克尔·哈珀著)、《社会学方法与研究》(艾瑞克.布莱尔著)和《社会学核心概念》 (约翰·J·玻迪著)等。这些书籍涉及到的话题比较具体,例如社会 心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对于深入探究特定领 域的前沿研究非常有用。

最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参考书有:《社会学——全球视域》(约翰·J·玻迪著)、《政治社会学》(图兹著)、《资本论》(马克思著)和《民主的魅力》(亨利·阿维纳著)等。这些书籍不仅提供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深入探讨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和制定社会政策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社会学参考书目很多,仅列举其中一部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参考。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时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框架,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推进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目

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目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 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 3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 3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迪尔凯姆(涂尔干)华夏出版社 39.《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华夏(中央编译)出版社 4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1.《道德教育》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42.《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社会学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一、推荐必读书目 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迪尔凯姆,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2、《社会学的想像力》(第2版),[美]赖特·米尔斯,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 3、《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沈奕斐,上海人民出版社。 4、《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5、《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二、推荐选读书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韦伯,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商务印书馆。 4、《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汪民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5、《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王金玲、林维红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6、《第二性》,[法]波伏娃,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7、《正义论》,[美]罗尔斯,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米德尔顿: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美]罗伯特·S·林德,盛学文等译,商务印书馆。 9、《中国人的乡村生活》,[美]明恩溥,午晴等译,时事出版社。 10、《中国人的气质》,[美]明恩溥,刘文飞、刘晓旸译,上海三联书店。 11、《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美]佩雷菲特,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 12、《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新加坡]李光耀,外文出版社。 13、《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商务印书馆。 14、《中国思想史》(导论、一、二卷),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 15、《中国:传统与变迁》,[美]费正清,张沛、张源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曹锦清,上海文艺出版社。 17、《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孙立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原理》参考书目 一、综合类 1.(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 2.[美]伊恩?罗伯逊著:《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3.刘易斯·科塞等著:《社会学导论》,杨心恒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4.[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 5.张德胜著:《社会原理》,(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6.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 7.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美]L. A.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9.[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0.[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著:《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1.[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2.[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1994。13.[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 1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5.[美]杰克·道格拉斯等:《越轨社会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6.[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 卡尔著:《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民、齐善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7.[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8.[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扬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法]米歇尔·克罗齐埃:《科层现象》,此消彼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陈麟书袁亚愚著:《宗教社会学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刘豪兴主编:《人的社会化》,第2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城市社会学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又称城市社会学。 研究的内容主要有:①都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世界各地区的都市化过程。②都市环境。主要指都市的自然环境,如地域、水源、气候、绿地、自然资源等。也包括都市的人工环境,如都市区位形成的过程,都市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都市土地的利用状况等。有些社会学家将都市环境的研究称为都市生态学或都市区位学。③都市的社会结构。主要指都市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结构等等。都市社会学还探讨影响都市社会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④都市社会组织。都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许多不同的网络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都市社会的发展。都市社会学着重研究都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⑤都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都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⑥都市社会心理。都市社会学很重视都市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对都市社会的影响。⑦都市问题。包括都市的社会问题,如都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等。根据都市问题制定治理的对策和规划,是都市社会学和其他科学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都市社会学还从宏观上研究都市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探讨都市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性。 发展历史都市社会学经历了一个孕育的过程。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后,加速了都市发展的进程。19世纪,是欧洲都市大发展的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都市人口成倍增长,大都市相继出现。人口的急剧增加,一些都市出现了住房、食物、交通、职业、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都市的发展和大量都市问题的出现,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对都市的各种社会现象逐步进行系统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其中,影响最大的研究者有F.滕尼斯、□.迪尔凯姆、G.齐美尔和M .韦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发表《社区和社会》(又译《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一书,对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作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分别指传统的农村社会与都市社会。滕尼斯认为,在农村,家族和邻居维系着人们的关系,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生活目的。他们重视家庭和邻里关系,对内真诚友善,对外则有排他性。而都市的情况和农村相反,都市居民没有维系彼此关系的共同纽带。他们没有共同意识,家庭和邻里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互不关心。滕尼斯还将礼俗社会视为富有生机的整体,认为法理社会只不过是机械的集合体。他的这一理论对孕育中的都市社会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亲眼目睹了都市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与滕尼斯相对立的观点。他认为,农村社会的基础是一种机械联合。因为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农村居民从事着大体相同的劳动,每个家庭、每个村庄基本上都自给自足,彼此间互不依存,在这个基础上的联合是真正的“机械联合”。而都市的情况则恰恰相反,都市内分工复杂,居民分别从事不同的职业,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基础上的联合是真正的“有机联合”。都市内尽管有各种矛盾,但与“机械联合”相比较,都市则是巨大的进步。迪尔凯姆的都市观对孕育中的都市社会学具有重大的影响。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系统地考察了大都市的精神和心理生活。他在《都市与精神生活》(1903)一书中提出,个人应学会使自己适应都市。认为都市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感官刺激强烈。为了应付纷繁复杂和变化万千的现象,都市居民要善于对主要的和次要的现象加以区分,以便全神贯注于主要的事情,对次要的现象则应漠然视之,这种冷漠是对都市的适应和自我保护。据齐美尔考察,都市里的精神异常和越轨犯罪行为远远高于农村,认为大都市始终是金钱经济的地盘。金钱在都市生活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发达的劳动分工要求有普遍化的交换手段,金钱恰恰发挥着这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潜心研究了欧洲、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城市史。他认为,只有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进行全面而缜密的研究,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韦伯的《论城市》一文在他去世后的1921年发表。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完全的城市社区”的定义,指出城市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韦伯主张全面地、具体地研究城市,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和韦伯的都市观以及关于都市的许多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都市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各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

各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 (1)四川大学参考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福州大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贾春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中南大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版。 (4)西北大学参考书目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西安交通大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 (6)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吉林大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三版; 《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郑杭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北京大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参考书

社会学概论参考书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社会 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学的定义、范围、研究方法、理论等。下面 是本人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的一些参考书目及其内容,供大家参考: 1. 《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本书是教授社会学的必备教材。它主要讲述了社会学的定义、特征、起源和发展、范围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 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 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即“想象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理论。 2.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这本书是教授社会学概论的必备参考书之一。它主要介绍了社会学中 的各种概念,如社会、文化、民族、家庭、阶级、劳动等。它以简明 明了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这些概念的本质和特征,并通过丰富的例子 和案例为这些概念提供了生动的阐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 的概念。 3. 《社会学的方法论》

这本书是教授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必备参考书之一。它介绍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研究等方法。此外,它还介绍了社会学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科学原则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 4. 《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这本书是对社会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综合介绍。它首先介绍了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等;然后介绍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文献研究等。通过这些介绍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学学科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理论。 5. 《何为社会学》 这本小书是一篇简短而有力的社会学入门读物。作者通过审视生活中的常识、常见现象和惯例,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学的重要性和用处。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对教育、医疗、家庭、性别、贫困等社会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令读者认识到社会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地位。 在学习社会学概论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更多的相关书籍和资源。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参考书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研读它的

社会学 书籍

社会学书籍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变迁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社会学书籍是了解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途径,下面将介绍几本经典的社会学书籍。 1.《社会学导论》 这本书是社会学的入门读物,由一些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合作编写而成。它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概念的应用。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2.《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这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它详细讲解了社会学的各个理论流派,如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以及它们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 3.《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本书由一位知名社会学家撰写,它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理解社会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展示了如何用社会学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以及如

何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推动社会变革。这本书适合那些对社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它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城市社会学》 这本书关注城市作为社会现象的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以及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作者通过对城市人口、社区、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社会的特点和规律。这本书适合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感兴趣的读者,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城市社会。 5.《社会学与现实生活》 这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作者通过对家庭、教育、工作、媒体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个体生活的影响。这本书适合一般读者,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后的力量和机制。 以上是几本经典的社会学书籍,它们涵盖了社会学的各个领域和研究方向。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以及参与社会变革。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引发对社会学的兴趣和思考。

城市社会学参考书目

城市社会学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及理论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2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向德平《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华夏出版社,1987 *城市史和城市化史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柯可、王旭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勒润成主编《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城市生活及文化 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齐美尔,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 王瑞城《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人的城市文化史》,四川大学出版社 约翰R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城市生态、空间 保罗·诺克斯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 宋永昌等《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赵冠谦、林建立主编《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刘加平、戴天兴编《城市生态与城市物理环境》陕西科技出版社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年

社会学专业书单

社会学专业书单 ●一、社会学概论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 、 3 为必读书目, 2 为任选书目;对象:大一学生。 ●二、社会学理论 ●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 ●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6、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7、布赖恩〃特纳编:《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 2003 年版。 ●※ 任选其中两本精读;对象:大二学生。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 ●8、艾尔〃巴比:《社会研会方法》,华夏出版社。 ●9、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0、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4、 Matthew B. Miles & Michael Huberman 大学出版社。:《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 ,重庆 ●※ 分别从 8、 9,11 、 12, 13、 14 中任选一本(共三本)精读;对象:大一、大二学生。 ●四、社会统计学 ●1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6、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17. 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8、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9. 戴维〃 K. 希尔德布兰德等:《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 分别从 16、 17 和 18、 19 中任选一本(共两本)精读;对象:大二、大三学生。 ●五、重要分支社会学 ●(一)经济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4044918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 学分:2 学时:32 (实验:上机:课外实践:)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学 建议修读学期:8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管理系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试50%,平时成绩40%,出勤考核1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主要参考书目: [1] 城市社会学,帕克等,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2] 城市社会学,康少邦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 [3] 城市社会学,章友德等,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 城市社会学,许英,齐鲁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 城市社会学,向德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 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7]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蔡禾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 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9] 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内容概述: 中文: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英文:City sociology is a social sci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city,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city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different level throug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society, city social theory,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city, city ecosystem, city social structure, city, city culture, city and

城市社会学 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221Z10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I)、城市规划原理(II)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 教材: 1、顾朝林、刘佳燕等.城市社会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教学参考书: 2、[美]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李和平、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郑也夫.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5、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城市社会学是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城市。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管理、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在这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专业思维,了解城市规划性质从物质向社会转化的趋势。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要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基本理论体系;城市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能力:要应用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调查能力。 素质:对城市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理论素养和突出的问题意识。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论文结业,并兼顾对日常课堂表现和各知识点掌握情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城市社会学》课程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0506053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一是完善学生的社会学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了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城市中的社会工作准备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对社区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等有直接的知道或帮助作用;三是了解城市、认识城市,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认识城市,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全面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相关问题,理性分析城市中的人和事。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 (2)以人类社会的城市化浪潮为基本线索 (3)重点介绍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及其问题 2、本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不仅仅是中国)最突出的现象,也是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社会变迁。几乎一切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城市化问题。 3、内容结构 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学科,也有别于城市管理,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观察城市。 (1)城市的基本知识 (2)城市社会结构 (3)城市文化 (4)城市问题 5、考核评价要求 (1)课堂方面:达到课程目的,把掌握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放在首位。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 (2)教学辅助方面:以大量阅读为辅助手段,继续执行读书笔记计划,每个学生要有专门的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社会学著作,读书笔记数量不得少于1.5万字。教师要专门抽出时间讲解读书笔记的写法,也要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阅读书目既要考虑学术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教师要对读书笔记做出详尽而个性化的批阅。 (3)作业方面:考虑到本科为核心课程,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决定加大作业量,每章结束后至少布置1道思考题,全学期作业量为15题左右,作业力求灵活,要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写作的能力。 (4)考试要求:平时成绩占40%,其中,作业10%,讨论10%,读书笔记20%。期末考试占60%。

社会学阅读参考经典书目100本

社会学经典书目一百本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特纳华夏出版社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