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6.40 KB
- 文档页数:2
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探讨
李伟;聂宗岳;聂红艳
【期刊名称】《农业开发与装备》
【年(卷),期】2024()4
【摘要】马铃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栽培面积近年来有所增加。
但生产中存在盲目追求产量,加大成本投入,增加施肥量的现象。
分析马铃薯最佳复合肥施肥量,为种植户在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节肥增产增效。
【总页数】3页(P166-168)
【作者】李伟;聂宗岳;聂红艳
【作者单位】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农业服务中心;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
【相关文献】
1.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秦优10号菜苔、菜籽产量的影响
2.不同磷肥施用量及复合肥对荞麦产量的影响
3.不同复合肥施用量下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油菜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4.不同密度、复合肥、有机肥施用量对秋马铃薯青薯9号的产量影响
5.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博爱县娃娃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的研究,探究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作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1.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的是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3个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组和一个不施用有机肥的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有机肥施用量设置为0kg/亩、15kg/亩、30kg/亩和45kg/亩。
2. 种植方法在试验地选择了一块土地,进行了深翻、平整和预施基肥处理。
选用了当地的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品种,按照旱作区的种植技术要求进行了马铃薯的规范播种和管理。
3. 施肥方法将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均匀撒布在试验田中,深入土壤20cm处。
在施肥后进行了适当的浇水,以促进有机肥的迅速渗透土壤,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
4. 试验指标本试验将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观测和测定。
生长状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面积和根系生物量等;产量指标包括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品质指标包括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和抗逆性等。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的观测结果通过对试验田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和比较发现,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影响。
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的植株高度、叶片面积和根系生物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以30kg/亩的有机肥施用量对比,其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影响最为显著,植株高度增加了20%左右,叶片面积增加了15%左右,根系生物量增加了30%左右。
2. 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通过对不同施用量有机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30kg/亩的有机肥施用量对比,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了15%和20%左右;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趋势,抗病性和抗逆性也有所增强。
三、结论和建议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旱作区马铃薯商品生产中,适量的有机肥施用有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配方施肥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尿素150 kg/hm2。
由此可知,配方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增施硫酸钾肥料用量,可增加产量,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产量不一定呈正相关。
关键词配方施肥;马铃薯;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 s53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89-01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桂林市根据其土地及光温条件特点,利用冬闲田及旱地,大力发展秋冬种马铃薯生产,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6 700 hm2左右,在大力扩大马铃薯栽培面积的同时,对各种高产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
为研究不同的配方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探索出适宜桂林市马铃薯栽培的合理配方施肥技术[1-3],为该市马铃薯更大面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田设在永福县罗锦镇林村的幼龄柑桔果园,地块平整,不积水,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有滴灌设施。
参试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种薯为脱毒种薯。
供试肥料:尿素、三元硫酸钾复合肥、硫酸钾。
试验在2011年冬种进行。
1.2 试验设计1.3 试验实施1.3.1 播前种薯处理。
播种前将已过休眠期的种薯切块(少于50 g的种薯不切,直接可播种),每个切块不少于30 g。
然后用含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的植物草木灰拌种。
100 kg种薯用1 kg草木灰与300 g多菌灵混合拌匀后拌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试验研究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探讨李 伟1,聂宗岳2,聂红艳2(1.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 2.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 551700)摘要:马铃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栽培面积近年来有所增加。
但生产中存在盲目追求产量,加大成本投入,增加施肥量的现象。
分析马铃薯最佳复合肥施肥量,为种植户在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节肥增产增效。
关键词:马铃薯;复合肥;施用量;产量影响0 引言贵州的气候生态环境条件适合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全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
马铃薯在全省主要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3位,成为贵州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作物。
当前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是马铃薯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大,播种面积大,地位不断上升,区域分布以六盘水、毕节、遵义市北部地区为主[1]。
毕节市七星关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充足,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马铃薯是粮、菜、饲兼用的农作物,因此,探讨马铃薯节本增效栽培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马铃薯采取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研究,寻找马铃薯复合肥施肥的最佳用量,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上的增产优势,助农增产增收,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位于七星关区八寨镇茅栗坪村卡房组,海拔1 760 m。
灰白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前茬作物为萝卜。
播前,清除田间秸秆及杂草,并深耕细碎平整,保持土壤结构疏松。
1.2 试验材料 1.2.1 马铃薯品种:威芋5号。
1.2.2 复合肥:山东省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型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总养分含量42%,货号为15-6-21,即:总氮含量为15%,有效磷含量6%,有效钾含量21%。
1.3 试验方法1.3.1 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马铃薯复合肥用量水平,施马铃薯复合肥分别为:处理1,750 kg/hm2;处理2,975 kg/hm2;处理3,1 200 kg/hm2;处理4,1 425 kg/hm2; 处理5,1 650 kg/hm2。
马铃薯产业是陕西省榆林市一项支柱性产业,马铃薯的种植与食用,不但要注重增产增收,还要注重绿色环保,因此马铃薯种植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为有机马铃薯的绿色生产及增产增收[1-2]。
一般马铃薯增产的主要方法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据统计,每生产500kg 马铃薯,需要吸收的氮、钾、磷分别为2.5~3.0kg 、4~5kg 、1kg 。
氮钾磷施用量的提高可促使马铃薯对其吸收量的提高,但过多的氮钾磷元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增产剂的使用也会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增产剂是一种激素,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植物对氮钾磷肥料的吸收率一般是30%~50%,因此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残留的氮钾磷元素破坏土壤的有机质,造成土壤板结和土质恶化。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通气性,促使各种成分之间保持平衡,还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系统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和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以畜禽粪便、秸秆等为主要原料,其中氮钾磷总含量≥5%,有机质含量≥45%。
本试验通过梯度试验法和田间观察记载研究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的肥料效应,分析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实现增产增收、增质增肥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冀张薯12号(226)为供试品种;45%硫酸钾型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氮钾磷总含量≥5%)为供试肥料。
1.2试验地点试验地块选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黄土梁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典型的砂壤土,土质肥沃,地势平整,土层深厚,耕性良好,排灌便利。
1.3试验设计采用阶梯试验法,在每667m 2马铃薯种植地块上施50kg 硫酸钾型复合肥,在此基础上,处理1(CK )、2、3、4每667m 2分别增施0kg 、100kg 、200kg 、300kg 的有机肥,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随机安排(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