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乘除法的关系∣西师大版学习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01.01 KB
- 文档页数:8
2019年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关系1.和乘法互为逆运算的是()。
A.加法B.除法C.减法2.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是()。
乘法 B.加法 C.减法3.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
()4.加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除法数的逆运算。
6.是乘法的逆运算。
7.根据24÷6=4,24÷4=6填写下式,4×6=8.根据660÷6=110,660÷110=6填写下式,110×6=9.根据320÷8=40,320÷40=8填写下式,40×8=10.根据240÷6=40,240÷40=6填写下式,40×6=11.根据300÷6=50,300÷50=6填写下式,50×6=12.根据280÷7=40,280÷40=7填写下式,40×7=13.每个足球50元,15个足球75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4.每个足球40元,12个足球48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5.每个足球60元,15个足球90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6.每个足球50元,10个足球50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7.每个足球70元,10个足球70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8.每个足球150元,4个足球60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19.每个足球250元,2个足球500元。
根据上式填写乘法除法式子。
20.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120 60 20 40 48 3417 20 37 21 4 521.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62 26 56 69 8413 2 3 422.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28 21 58 34 247 4 17 1223.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70 56 78 64 342 3 7 4 17第 1 页24.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90 80 50 25 302 3 4 525.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12 35 26 57 622 3 4 526.下列第一行数字能被第二行哪些数字整除?35 24 68 57 912 3 4 5 1227.下列式子哪些能被整除?240÷6 360÷12 344÷328.下列式子哪些能被整除?242÷6 362÷2 344÷329.下列式子哪些能被整除?245÷5 365÷5 344÷330.下列式子哪些能被整除?240÷12 360÷32 344÷2参考答案1.B【解析】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例1:两个数相乘,如果第一个因数增加12,第二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60;如果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增加12,那么积增加144.原来的积是多少?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个因数增加12,第二个因数不变,就是增加了12个因数,积增加60,60÷12=5,由此可以求得一个因数为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12,就是增加了12个因数,积增加144,用144÷12=12,由此可以求得另一个因数为12,由此可以求得原来两个数相乘的积。
解答:(60÷12)×(144÷12)=5×12,=60;答:原来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0。
例2:分析:(1)把16化成10+6,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2)把220化成200+20,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解答:如图所示:(1)16×3=(10+6)×3 =10×3+6×3=30+18=48 (2)220×4=(200×4)+(20×4)=800+80=880所以答案为:10,3,6,3,30,18,48;200,4,20,4,800,80,880。
例3:粗心的小明在计算一道乘法计算题时,误将其中一个因数63看成65,结果算出得数是1495.你能推算出这道算式是什么?正确得数是多少吗?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用1495除以65可求出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再乘正确的因数63可求出正确的得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1495÷65=2363×23=1449答:这道算式是63×23,正确的得数是1449。
例4: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450km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时行40km,轿车每时行50km,几时后两车相距90km?(计算两车还未相遇时需要的时间)分析:此题属于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相距90km 时,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多少。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一、单选题1.30的所有因数有( )A. 1、2、3、5和10B. 2、3、5、10和15C. 1、2、3、5、6、10、15和302.下面一组算式中,哪道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A. 313+264+336B. 313+(264+336)3.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C. 125×100×1D. 100×125×1×1254.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 2100B. 2200C. 23005.既是6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的数可能是()。
A. 6B. 9C. 27D. 30二、判断题6.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7.素数没有因数8.A除以B和B除A的算法是一样的。
( )9.一个数连续减去75,减13次后,还剩下50,这个数是1025。
10.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三、填空题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900÷300=________12.计算.0.5×7.6×20=________13.在横线上填上“>”“<”或“=”。
98×76________76×98 (45+67)×23________45×(67×23)38×2×5________38×10 101×67________6700-6714.计算.3.64×0.8+6.36×0.8-3.8=________15.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的交换律:________ .16.计算.34× +34× =________四、计算题17.用递等式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95.4×83+19×95 ﹣95.4×2(2)5 ﹣﹣﹣+(4)1110÷[56×(﹣)].1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乘除法的关系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 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乘除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①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② 乘法的计算方法:先乘后加,依次计算。
(2)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①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② 除法的计算方法:先除后乘,依次计算。
(3)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① 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两种运算。
②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乘法 = 除法÷ 除数。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一、单选题1.30的所有因数有( )A. 1、2、3、5和10B. 2、3、5、10和15C. 1、2、3、5、6、10、15和302.下面一组算式中,哪道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A. 313+264+336B. 313+(264+336)3.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C. 125×100×1D. 100×125×1×1254.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 2100B. 2200C. 23005.既是6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的数可能是()。
A. 6B. 9C. 27D. 30二、判断题6.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7.素数没有因数8.A除以B和B除A的算法是一样的。
( )9.一个数连续减去75,减13次后,还剩下50,这个数是1025。
10.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三、填空题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900÷300=________12.计算.0.5×7.6×20=________13.在横线上填上“>”“<”或“=”。
98×76________76×98 (45+67)×23________45×(67×23)38×2×5________38×10 101×67________6700-6714.计算.3.64×0.8+6.36×0.8-3.8=________15.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的交换律:________ .16.计算.34× +34× =________四、计算题17.用递等式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95.4×83+19×95 ﹣95.4×2(2)5 ﹣﹣﹣+(4)1110÷[56×(﹣)].1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乘除法的关系》第1课时乘除法的关系(一)本课教学学习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关系。
1.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求出乘除法算式中的任一未知数;3.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比比谁最快!出示四道题,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1)()+5=8(2)4+()=10(3)()-7=12(4)15-()=6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上期的时候,我们学过这个内容,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揭示课题对的,加减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学们你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找到数学信息春节快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出示例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有12棵树,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一共有48个灯笼。
)(2)写出算式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用这些数据写出算式吗?生在作业本上写:4×12=48,48÷4=12,48÷12=4。
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几名学生分别介绍。
(3)小组讨论观察4×12=48,48÷4=12,48÷12=4,这三个算式,你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2.1 乘除法的关系同步训练(1)一、填空。
1.填表。
表1表2表32.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填空。
积=________×________ 一个因数=________÷________ 商=________÷________ 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 除数=________ ÷________3.□÷25=13……7,求□里所填的数的算式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4.用32、17、544三个数分别写出3个不同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因数的积是195,其中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
6.乘法和除法互为________,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________。
二、判断。
7.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得0. ()8.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是90,乙数是30. ()9. 125÷□=5,求□中应填的数就用125×5计算。
()10.已知☆-△=□,所以□+△=☆。
()11. 128÷□=6……2,□里要填的数的计算方法是(128 – 2)÷6. ()三、填上适当的数。
12.填上适当的数360÷(6×________)=1 75×(________ ÷25)=75148÷(________×4)= 1 32×(17 ÷________ )=32850÷________=34 ________÷18=45(________×32)÷10=112 1620÷(________×12)=27四、竖式计算并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
13.竖式计算并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
(1)43×24(2)432÷36(3)217÷3(4)120×23(5)3780÷84(6)65×240五、解决问题。
14.食品店本月卖出84箱饮料,每箱24瓶,共卖出多少瓶饮料?如果买进散装饮料1000瓶,可装多少箱,剩多少瓶?15.快艇每分行600m,12分行多少m?它的速度是普通机动船的4倍,普通机动船的速度是多少?16.大象能活40年,海龟活的年数比大象活的年数的4 倍还多20年,海龟能活多少年?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
1.【答案】表1:24×35=840,280÷40=7,990÷18=55,882÷63=14;表2:360÷24=15,14×15=210,189÷9=21,798÷21=38;表3:55÷13=4……3,21×8+2=170,64÷9=7......1,(265-5)÷20=13。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分析】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2.【答案】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解答】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故答案为: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分析】根据乘除互为逆运算推出答案。
3.【答案】25×13+7;332【考点】有余数的除法【解析】【解答】□÷25=13……7,求□里所填的数的算式是25×13+7,结果是25×13+7=325+7=332.故答案为:25×13+7、332【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答案】32×17=544;544÷32=17;544÷17=32【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解答】用32、17、544三个数分别写出3个不同的算式为:32×17=544;544÷32=17;544÷17=32。
故答案为:32×17=544;544÷32=17;544÷17=32。
【分析】因数32×因数17=积544,积544÷一个因数32=另一个因数17,积544÷一个因数17=另一个因数32.5.【答案】5【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解答】195÷39=5故答案为:5【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答案】逆运算;0【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解答】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0.故答案为:逆运算、0【分析】一道乘法算式,可以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化为两道除法算式,所以说乘除互为逆运算;在除法中,除数为0,这个式子没有意义。
二、判断。
7.【答案】错误【考点】关于0的乘法,认识除法【解析】【解答】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本题错。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8.【答案】正确【考点】倍的应用【解析】【解答】90÷3=30,本题对。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3=乙数。
9.【答案】错误【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析】【解答】125÷□=5,求□中应填的数就用125÷5计算。
本题错。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10.【答案】正确【考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解析】【解答】已知☆-△=□,所以□+△=☆。
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1.【答案】正确【考点】有余数的除法【解析】【解答】128÷□=6……2,□里要填的数的计算方法是(128 – 2)÷6,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三、填上适当的数。
12.【答案】60;25;37;17;25;810;35;5【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360÷1÷6=60;75÷75×25=25;148÷1÷4=37;17÷(32÷32)=17;850÷34=25;18×45=810;112×10÷32=35;1620÷27÷12=5。
故答案为:60、25、37、17、25、810、35、5【分析】把横线上的数看做未知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进行解答。
四、竖式计算并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
13.【答案】(1)验算:(2)验算:(3)验算:(4)验算:(5)验算:(6)验算:【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竖式计算【解析】【分析】整数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整数乘法计算法则: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验算时,用商×除数=被除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进行验算。
五、解决问题。
14.【答案】解:24×84=2019(瓶)1000 ÷24= 41(箱)……16(瓶)答:共卖出2019瓶,可装41箱,剩16瓶。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解析】【分析】食品店本月卖出饮料的箱数×每箱的瓶数=一共卖出饮料的瓶数;总瓶数÷每箱装的瓶数=可以装的箱数......余下的瓶数。
15.【答案】解:600×12=7200(米)600÷4=150(米)答:12分行7200米,普通机船的速度是150米。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分析】快艇速度600×时间12=快艇行的路程,快艇速度÷4=普通机动船的速度。
16.【答案】解:40×4+20=180(年)答:海龟能活180年。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分析】大象活的年数40×4+20年=海龟活的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