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 格式:pdf
- 大小:179.11 KB
- 文档页数:4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办法的通知佚名【期刊名称】《山东政报》【年(卷),期】2015(000)020【摘要】<正>SDPR-2015-0050013鲁教科发[2015]2号有关高等学校:现将《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5年5月22日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总页数】2页(P62-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7【相关文献】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办法的通知 [J], ;2.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J], ;3.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奖励办法的通知 [J], ;;4.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J], ;5.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专科医学生公费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J],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文件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财政厅团浙联〔2010〕13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高等学校,各市教育局、科技局、团委、财政局:现将《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技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财政厅二○一○年三月十五日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我省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造就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与省财政厅决定在全省高等学校联合实施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
一、建设目标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和发现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
二、管理机构为加强管理,省成立实施办公室、项目专家委员会,学校成立相应管理机构。
(一)实施办公室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财政厅等四家主办单位联合成立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简称“实施办公室”)。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负责协调与指导工作,省财政厅负责项目经费管理,团省委负责具体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项目专家委员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分别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有关高校、院所、行业、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具体项目的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等。
(三)学校管理机构各高校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及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负责本单位项目的指导工作,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包括人才、技术、法律、资金、设备和实验场地等综合资源支持。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西科教办发〔2013〕3号关于印发《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资助项目附件3: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及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校长办公室2013年1月25日附件一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我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有效促进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切实提高科技竞赛成绩和创新创业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一系列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条学校鼓励开展或承办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省级重大赛事或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级竞赛。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全力支持,积极为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
第二章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及分类第四条本办法中的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各类学科竞赛、科技作品竞赛、艺术作品竞赛、实践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其它创新创业活动。
第五条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分为四个等级。
(一)国际级: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竞赛竞赛细则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关于举办“南网杯”华南理工大学第二届节能减排宣传设计大赛的通知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学生节能减排宣传设计大赛是“节能减排校园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共同主办,由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共青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发展部、电力学院共同承办,由电力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具体实施。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主题:“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二、竞赛内容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设计制作一系列围绕该主题而展开的宣传设计类作品。
三、参赛对象和形式华南理工大学全体本科生及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人数限制3-5人1、参赛队伍要求(1)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
参加宣传设计大赛的小组人数至少3人,至多不超过5人。
参赛小组成员之间要求分工明确。
(2)各参赛队应独立完成作品,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小组。
竞赛期间不得随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在不影响比赛进程的情况下,则该队缺员参赛。
(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视为自动放弃。
2、参赛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包括围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主题所展开的节能减排LOGO标识及宣传标语设计及一份形式自选的设计作品,即采用“2个规定参赛作品+1个自选参赛作品”的“2+X”作品模式。
(2)自选参赛作品的作品形式为吉祥物、平面广告和动态广告。
参赛作品要求以电子版形式上交(鼓励制作出实物)。
如参赛者有其他作品形式想法,可与赛事组委会反映协商。
作品必须满足上述的作品模式,不得擅自增删修改,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每支参赛队只能按照赛事规则递交一份作品。
如有意提交多份作品,请与赛事组委会反映协商。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赣教高字【2011】号关于公布江西省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为了检阅我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促进我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宽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同时也为了整合、理顺省内现有大学生竞赛活动,经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共同研究决定,将“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江西省高职高专学生科技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和“江西省大中专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进行整合,创建一个新的综合性大学生竞赛平台——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并于2011年11月12日——30日举办了首届竞赛。
本届竞赛共设15个大项28个小项,先后在省内13所高校举行,共有45所高校2500多名选手参赛。
由于各参赛学校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竞赛项目承办院校的大力支持、周到安排,各赛项开赛圆满成功。
经专家评审,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审核,有686人获得优胜个人奖(其中一等奖 129名,二等奖 203名,三等奖 354名),131人评为优秀指导老师,40所高校评为优胜单位, 13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现予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各高等学校、全体获奖学生和老师再接再厉,继续积极参与竞赛活动,通过参赛,营造学校的创新文化环境,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建设和谐秀美江西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支持。
特此通知附件:1、江西省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胜个人名单2、江西省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名单3、江西省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胜单位名单4、江西省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名单二O一一年十二月日附件一江西省 2011 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胜个人名单一、智能汽车竞赛(本科组)一等奖(2队)雷继棠曹为斯杨柳青(南昌大学,指导老师:万晓凤黄玉水)胡庆生莫翌成林茂华(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吴军黄友文)二等奖(2队)陈展腾潘朝辉王荣东(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谢国强蓝立新)石志伟何松龙玉其(南昌大学,指导老师: 万晓凤黄玉水)三等奖(5队)高权郭宇左士伟(南昌大学,指导老师:武和雷黄玉水)黄建炜汪波涛郭高亮(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黄友文吴军)吴小军黄玉胜章云元(南昌航空大学,指导老师:邓洪峰郭亮)曹开发吴智星付勇平(宜春学院,指导老师:甘辉肖建辉)张冬阳、黄盛松、何建平(江西蓝天学院,指导老师:吴刚樊富起)二、创意电子商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1队)张佳佳、李泉、陈方青、陈茂莉(江西财经大学,指导老师:杜江萍、李虹来)二等奖(3队)宫汝银、林美云、任寰、汪沛、余爱华(江西财经大学,指导老师:叶绍义)林玉泉、钱文健、徐凡(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指导老师:刘凯)刘文扬、陈晓慧、杨洁(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朱新英、陈小辉)三等奖(5队)胡静王敏苏晓倩廖丽萍王晓阳(江西财经大学,指导老师:袁海燕)唐潇娜李丹刘翼刘孝轻邹友韬(江西财经大学,指导老师:舒剑、张小俊)钟文坤曾晓芳刘世金徐佳雯肖义凡(九江学院,指导老师:熊焘范焕珍)朱虹美谢桢岚黄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指导老师:王波)郑景林余碧霞王晓敏(江西农业大学,指导老师:吴燕)三、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本科组)一等奖(9人)吴国敬(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冯亚兵)李园园(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梅佳琪)何金坤(宜春学院,指导老师:鄢文龙)龙茜(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詹燕君)严丹(井冈山大学,指导老师:刘梅珍)黄才慧(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刘伦浩)尹雪妮(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宋敬江)李亚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宋敬江)刘苏兴(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指导老师:王喜进)二等奖(12人)戴玥(新余学院,指导老师:黎黎)黄国倩(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舒醒)王韵(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舒醒)黄昕淇(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陶贞安)李婷(新余学院,指导老师:李桂玲)王璐(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方世藻)刘敏芳(江西教育学院,指导老师:张同林)李樱(上饶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徐卫红)张梦瑶(江西教育学院,指导老师:赖肖冰)雷玲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余志成)马艾(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张世勇)杨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余志成)三等奖(6人)谢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李娟)余华丽(九江学院,指导老师:贺林茂)唐正校(井冈山大学,指导老师:李三华)王文俊(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指导老师:赖玉华)孙史宇(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谢芳苏)徐莹(宜春学院,指导老师:马艳园)四、PROTEUS电路仿真设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5人)单超群(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王颖)郭健涛(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梁毓明)熊斯鹏(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指导老师:李任青)吴允强(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胡花)王志敏(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瑶)二等奖(15人)朱兆祺(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温如春)涂志强(井冈山大学,指导老师:黄安民)毛翔(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高火贵)杜松(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温如春)李强(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梁毓明)杨明旺(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张国平)方强(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朱俊林)罗翊坤(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杨国亮)李悦馨(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张国平)杨利刚(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陈朝峰)朱作风(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高小英)周轶群(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詹华群)徐海龙(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王颖)黄绍锋(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王祖麟)谢骏(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张国平)三等奖(19人)李文文(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高小英)陈晓辉(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何柏青)刘云(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刘小燕)张雄(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瑶)石本利(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高小英)王攀(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陈朝峰)段宏贵(赣南师范学院,指导老师:刘小燕)蒙贤珍(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胡花)朱孝军(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王颖)朱庆灵(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瑶)刘杰(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王颖)李嘉(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王祖麟)毛盼阳(宜春学院,指导老师:肖建辉)宁雄(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瑶)李亮亮(东华理工大学,指导老师:)龚建平(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高火贵)王聪(江西师范大学,指导老师:高火贵)韩连辉(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指导老师:李房云) 雷镭(江西蓝天学院,指导老师:蔡军)五、艺术设计技能竞赛(专科组)1.广告招贴设计一等奖(8人)朱君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胡家莹)李松柏(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文华)赖星(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姚敏娟) 宋冲(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陶佩天)钟荣(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凌小红)高雪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林彬)陈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陆珊珊)廖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老师:黄检文)二等奖(14人)曲晋(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林彬)王素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凌小红)廖俊(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欧俊锋)周佳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陆珊珊)胡凯超(新余学院,指导老师:徐珊)罗剑平(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老师:黄检文)鄢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吴韬)劳佳渏(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祖泽) 戴迅(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倪烨) 张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陈远鑫)邓柔(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甘赛雄)周玉洁(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袁小华)刘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老师:李昌晓)江胜成(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文锋)三等奖(19人)黄康丽(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林彬)张雪松(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倪烨) 王丽(新余学院,指导老师:陈娟)张荣霞(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宗华)林君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王莉)郝晓冉(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姚敏娟) 罗喜芳(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邓芳)黎雨卉(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老师:姚松奇)郑纬森(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孙丽)黄慧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欧阳旭霞)郭靖超(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吴晖)朱淑玲(新余学院,指导老师:周剑)施佰武(九江学院,指导老师:甘金红)骆树向(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吴畏)曾佩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陆珊珊)沈孛皓(江西蓝天学院,指导老师:方莉)余细花(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章琼)王亚(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吴裕筑)原增坤(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左一蓓) 2.动画短片制作一等奖(3人)何雨辰(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时)李青航(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汪赟)王路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杨彧)二等奖(5人)刘荆辉(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周香庆)卢婷(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时)赖森森(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赵华文)陈思(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洪)李萍娜(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杨彧)三等奖(7人)张鑫(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邱榛锋)吴利华(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邱榛锋)王娟娟(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汪赟)周智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晓)敖俊(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冯传胜)夏其中(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汪卫平)师金鑫(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吴郁民)3.环境空间设计一等奖(4人)徐冬冬(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於勤)李维(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吴小亮)罗曼(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邹蕾蓉)邱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周磊)二等奖(7人)郑云飞(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邹蕾蓉)夏冲(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周磊)李仙(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龚垚奔)李中源(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向耘郎)张云炜(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张国华)杨晔(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龚垚奔)阳金平(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刘东方)三等奖(8人)张瑶(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唐石琪)涂宇翔(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周磊)白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魏朝俊)黄雄燕(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刘东方)刘坚(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张开军)黄文平(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志亮)陈良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嫡)刘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唐石琪)六、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专科组)一等奖(3队)温远忠罗石秀蔡海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周羽皓) 喻谦谢闲涛殷秀军(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肖雨) 蓝小宝肖小翔刘云龙(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唐荣林)二等奖(1队)方鹏李雷雷洪建芳(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东升)三等奖(4队)胡毅罗经涛张增雄(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章伟鑫) 张亚朋王安祥时宽(江西蓝天学院, 指导老师:吴刚)吴众王振熊润坤(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邱志敏)七、建筑工程技术技能竞赛(专科组)1.工程测量一等奖(4队)徐超何林涛张燕生(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丁海萍) 黄腾兵章建正李干(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炳龄) 邹军潘瑜赵威(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崔怀祖)余振张明张志敏(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涂群岚)二等奖(5队)涂乐新卢聪叶海龙(九江职业大学,指导老师:唐业茂)强大鹏于进进秦淦(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志强)范清辉陈学文张斌(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炳龄)刘海东江冬冬方九亮(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邓晓斌) 包安曾小伟黄鹏展(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张佑林)三等奖(11队)江永荣路单欧阳树(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杨乔)车检白荣泼刘二良(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廖慧嫔)黄进刘小龙余震耀(九江学院,指导老师:王晓峰)薛赈吴剑利高在家(新余学院,指导老师:董伟)陈建春丁雄肖礼莉(井冈山大学,指导老师:刘恩盛)俞瑞龙赖道梁温任坤(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赵冉)曹显张连夏王练(南昌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胡春英) 蔡报金李云建袁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王小广)胡阳平陈凌平张政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钟喜林)梁瑞湘李明磊陈开华(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余翠英)冯贝仙王信飞朱贝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杨义刚)2.工程算量一等奖(5人)郭松(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珺)张子亮(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玉华)柯龙辉(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琦玮)黄友志(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玉华)林沛生(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珺)二等奖(8人)祝志慧(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饶婕)欧阳宏岳(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王存芳)梅怿南(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孙哲)朱丁丁(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陈新福)刘传辉(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凌乐红)苏传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佰林)晏岗(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玉华)程辉平(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刘志勇)三等奖(15人)帅美荣(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卢丰华)胡宾(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肖毓珍)卢燕平(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饶婕)王明凤(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吕辉)沈图琼(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俞希楠)熊根伙(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邓丽琼)邱云浪(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陈新福)邓进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俞信平)周小妹(新余学院,指导老师:谭玲)卓秀毅(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汪冰)付川川(九江学院,指导老师: 杨丽)潘余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吕亨龙)杜宁(九江学院,指导老师:高朝虹)李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谭晶)张伟(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钟明耀)3.建筑CAD一等奖(6人)高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连生)潘星辰(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朱俊)陈国武(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袁璐)谢文伟(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连生)董书聪(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美燕)刘秋爽(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朱俊)二等奖(15人)戴红亮(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黄连生)崔锦皇(江西蓝天学院,指导老师:王涛涛)陈汝煌(九江学院,指导老师:谢凌)邹天航(南昌大学,指导老师:卓平山)余长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王伟)刘鹏(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朱俊)邓建(新余学院,指导老师:董伟)刘明清(新余学院,指导老师:谭玲)周忠阳(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新耀)马晓虎(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边广辉)刘道松(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邓丽琼)廖方浔(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肖启艳)张富国(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魏来)张瑞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邵慧甫)沈磊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丽雅)三等奖(12人)徐丽(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芳)叶玉婷(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胡利)吴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潘琳)郭荣政(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李琦玮)彭诗仪(九江学院,指导老师:谢凌)陈明敏(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新耀)王韬(南昌理工学院,指导老师:袁璐)张剑(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美燕)罗人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钟喜林)余浩然(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乐颖辉)孙艳龙(南昌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张丽)唐宝林(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江涛)八、护理专业技能竞赛(专科组)一等奖(2队)孙海彬(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汪爱琴李琼)朱敏(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汪爱琴李琼)二等奖(4队)熊雪凯(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指导老师:李素玲兰华)张诗屿(九江学院,指导老师:廖晓春陈丽华)张瑛(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老师:吴淑娥曾晓英)刘慧(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汪爱琴李琼)三等奖(8队)易雪婷(宜春学院,指导老师:王爱娣朱厚珍)杨沙(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指导老师:李素玲兰华)刘洋(宜春学院,指导老师:王爱娣朱厚珍)黄莺(新余学院,指导老师:席微娜黄丽琴)陈佳(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指导老师:石楠周香凤)刘志萍(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指导老师:石楠周香凤)张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何新华黄芳)田俊(江西蓝天学院:指导老师:徐萍席文娟)九、旅游专业技能竞赛(专科组)1.导游技能一等奖(4人)俞程(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朱廉)朱蓉蓉(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冯静)袁卉芳(九江学院,指导老师:蔡飞)王美霞(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吴学群)二等奖(6人)黄紫林(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德兵)胡嬿婉(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赵利民)马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范丽娟)欧阳情(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范丽娟)熊燕(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万剑敏) 徐鹏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秦丹)三等奖(14人)董桂香(九江职业大学,指导老师:李艳)钟天婵(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曾瑭) 特日格乐(九江职业大学,指导老师:李艳)王容华(江西教育学院,指导老师:胡友静)黄黎英(宜春学院,指导老师:丁水平)罗敏慧(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冯平) 胡小群(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范丽娟)邓志鹏(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凤)陶锦昇(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陈楠)李美薇(江西理工大学,指导老师:赵进)张文娇(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捷)胡恬妮(南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张琼)叶珊珊(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欧阳卫) 李婷(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彭秀卿)2总台问讯接待及中式铺床一等奖(4人)陶珊珊(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熊铭贵) 谢凌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闵弘琴) 方胜南(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珊珊) 唐胜利(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二等奖(7人)冯菲(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安乐) 郑共希(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熊铭贵) 邵莉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闵弘琴) 曹慧(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珊珊) 汤颖(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胡萍) 吴晓元(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郭珊珊) 颜婷(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三等奖(13人)詹磊(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余辉云(九江职业大学,指导老师:颜霓)宋凯梅(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林凤) 周灵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梁艳) 李艳(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巢婷) 郑如兵(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刘玮)官爱玉(宜春学院,指导老师:易艳)陈艳玲(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江海)温望生(新余学院,指导老师:袁甜)李川川(江西教育学院,指导老师:喻琍贞)曾玮(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红英)张爱萌(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简雅丽) 雷浩洁(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宋文君)3.中餐宴会摆台一等奖(3人)王淑敏(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舒怡)王欣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阮秀梅)姚燕(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二等奖(4人)黄晓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黄德林)谢如意(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严小燕)黄玲娟(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颖)李小微(江西教育学院,指导老师:江小蓉)三等奖(11人)刘芬(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刘江海)徐婷(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王洁)熊美芳(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王洁)张宇(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朱小芳(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邹丽君) 张文文(九江职业大学,指导老师:冯国华)陈咪(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指导老师:钟瑶)熊艳云(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胡绍华)董玉宝(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宋文君)毛宇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老师:谭安萍)钟蓉(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巢婷) 4.西餐宴会摆台一等奖(2人)王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徐孙君)廖信光(九江学院,指导老师:李晓丹)二等奖(3人)贾甜甜(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张蕾)李孟娟(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罗晨)曾灵石(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指导老师:徐孙君)。
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一
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字+〃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名称(公章):负责人:联系电话:日期:
1.请按报名表顺序填写所有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姓名,“数字+”农业、“数字+”交通运输、“数字+”制造、“数字+”信息服务、“数字+”金融5个赛项指导教师限定1人,“数字+”制造赛项:3D打印赛、“华航唯实杯”机器人虚拟仿真赛、“经世智能杯”智能制造数字挛生虚拟仿真赛参赛队员限定1人,其他项目参赛队员限定「3人,每个学生最多参加2项,且不能同为创意或创业项目。
2.2023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eoN赛道(简称)指导教师限定1人,参赛队员限定1-3人;2023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
山东省赛(简称睿抗赛道)指导教师限定1-3人,学生1-6人,具体以赛项规则为准。
3.R0B0C0N赛道、睿抗赛道与“数字+”赛道不冲突,不受学生参加项目数量限制。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江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通知各高等学校:经研究,我厅将举办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为加强对竞赛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现组建“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委会”,组委会设立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秘书处设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主任: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裴鸿卫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委员:南昌大学副校长刘耀彬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洋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XXX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龚姚腾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胡业华江西警察学院副院长周忠伟新余学院副院长徐忠麟南昌师范学院副院长谢康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洪胜华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丁美东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副院长陈坚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付江帆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汤泾洪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学技术处)处长肖德征秘书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学技术处)处长肖德征副秘书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学技术处) 王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付敏二、竞赛时间4月至11月。
三、工作要求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同时把参赛工作列入日常的工作及教学计划中,以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实施方案江西省教育厅2021年4月14日附件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实施方案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分本科组、专科组(含高职),共开设18个竞赛大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中行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4.30•【字号】浙大创赛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中行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浙大创赛组〔2021〕2号各普通高校:根据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举办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71号)要求,“中行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由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冠名支持,并列入了2021年省教育厅“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计划。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创新放飞梦想创业成就人生二、大赛宗旨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三、组织机构大赛成立“中行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大赛的各项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成员名单如下:主任:林成格(省教育发展中心书记、主任)副主任:罗万里(省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戴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处长、创业学院院长)成员:朱伟君、陈纯、董宇星、程立珂、郑春燕大赛将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大学科技园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意领域专家,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
四、大赛分类大赛设职业规划类和创新创意类2个类别,职业规划类分本研、高职高专和残疾人3个组别(残疾人组另行发文),创新创意类分本研和高职高专2个组别。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通知
山农大学通字【2014】44号
关于组织参加首届山东省大学生
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首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鲁教科字〔2014〕4号)精神,为引导、支持、激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首届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由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校团委主办,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原则
注重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坚持“学生主体、专家指导、公平公正、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参赛对象
具有山东农业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成人教育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
三、参赛类别
大赛参赛作品分5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化工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参赛作品
(一)参赛作品须是在大学期间的研创成果,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团队作品。
团队作品的参与者不超过5人,作者须全部是对作品有实际贡献的学生。
鼓励跨专业、跨学科作品参赛。
(三)参赛作品可有指导教师,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四)获得过全国或全省科技创新竞赛奖励的、有知识产权争议的作品不在申报范围。
五、作品提交
为保证作品数量及质量,各学院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与,要求每学院提交1—5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选拔赛,并于9月1日前将《首届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附件1,学院填写)、《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A)》(附件2)、《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B)》(附件3)及参赛作品交至机电学院团委,其中附件2一份,附件3、参赛作品各五份,电子版(注明**学院申报作品)发送至邮箱:sdaujdxylql@,作品实物或模型不报送,由作者按规定时间自行带到比赛现场。
六、大赛程序
(一)启动阶段(6月25日—7月1日)
学校印发竞赛通知,各学院广泛宣传发动、组队。
(二)研创阶段(7月2日—9月10日)
1、组队及聘任指导教师。
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组队,团队或个人组队均可。
学院可为团队聘请指导教师或团队直接找导师指导,指导教师的待遇,按学校规定执行。
2、作品研发。
团队成员可自选题目研发、教师指导下的课题研发或大学期间的研创成果,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竞赛阶段(9月11日—10月10日)
1、9月11日—9月25日,举行校内大赛。
校赛结果按照省级标准,选拔优秀作品报送参加省赛;
2、9月26 日—10月7日,完善报送参加省赛作品;
3、10月8日—10月10日,报送优秀作品至山东省参加比赛。
七、奖励办法
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附件4)的有关规定,本次大赛奖励办法如下:
(一)大赛设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其中,作品奖设一、二、三等奖,对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和奖金;对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分别颁发证书和奖杯。
(二)学校根据校赛的结果,将选出5件优秀获奖作品代表我校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三)对于参加首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作品,学校再进行加工培植;获奖后作者和指导老师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八、有关要求
(一)此项大赛今年山东省和学校首次举办,请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大赛,把真正好的作品推荐上来。
(二)申报材料由各学院团委统一汇总、报送,不得延时申报。
报送时间截止后,不再补正申报材料。
附件:1、首届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
2、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A)
3、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B)
4、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
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校团委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