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商城渐成鸡肋 银行做电商难一心一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Ⅹ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4Ⅹ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成因分析4.1Ⅹ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4.1.1Ⅹ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概况介绍ⅩⅩ银行是在原邮政储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商业银行,初衷是为了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需要。
ⅩⅩ银行的成立,打破了过去邮政储蓄单一业务的局面,结束了邮政储蓄长期以来依靠只存不贷,通过将客户资金转存央行形成利润主要来源的历史,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转而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Ⅹ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沿续其他商业银行轨迹,同样是伴随金融业务的逐步完善而不断深化。
2007年12月5日,ⅩⅩ银行与淘宝网联合推出绿卡淘宝联名卡,并支持支付宝卡通支付功能,这也是淘宝网首张主题性联名卡。
2011年8月1日,ⅩⅩ银行携手邮政邮乐网正式发行绿卡邮乐联名卡,持卡人在邮乐网购物可享受专属优惠活动。
相对应,邮乐网重点向客户推荐使用ⅩⅩ银行在线网银支付,并开通ⅩⅩ银行快捷支付专栏。
2014年3月13日,ⅩⅩ银行与1号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针对电商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为1号店供应商、进驻商户以及合作伙伴提供创新的融资服务。
根据合作安排,双方将推出包括“电商贷”、“信用贷”、“金融团购”等多个系列产品。
2014年4月30日,ⅩⅩ银行与1号店首个金融合作产品“1保贷”上线并成功放款。
2014年7月22日,包括ⅩⅩ银行在内的七家商业银行与阿里巴巴联合启动“网商贷高级版”,为阿里巴巴会员企业提供无抵押担保纯信用贷款,授信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为配合信用卡业务的实施和推进,参照其他商业银行做法,ⅩⅩ银行也相应自建了信用卡网上商城。
2010年6月1日,ⅩⅩ银行正式推出网上银行,信用卡网上商城随之同时上线,但商城商品只限于信用卡用户积分兑换,为纯粹的积分消费商城,所有商品都统一用信用卡积分标价,不接受其他购买方式。
2014年6月2日,ⅩⅩ银行信用卡网上商城全新改版,在原有基础上对商品种类进行了更新和优化,提供包括美妆洗护、家具生活、厨卫清洁、数码产品、家用电器、手表饰品、汽车用品、箱包户外、母婴玩具以及特色商品(含邮政商品、贵金属和特色美食)等10个类别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3年信用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信用卡行业是指发行、推广和管理信用卡产品的公司和机构,目前全球
信用卡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信用卡来支付消费,因此信用卡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信用卡交易额达到28.86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2.15万亿美元,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信用卡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各银行和信用
卡机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各种营销策略,如降低利率、加大推广
力度、提高返现率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他们的信用卡产品。
三、移动支付趋势明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在信用卡行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各
大银行和信用卡机构纷纷推出手机银行、APP等移动端支付工具,方便
消费者随时随地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这也为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支付安全问题成为瓶颈
虽然信用卡支付方便快捷,但是支付安全问题仍然是限制行业发展的瓶颈。
各大银行和信用卡机构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加强了支付密码、指纹识别等安全认证措施,但是黑客攻击、信用卡泄露等安全问题
仍然频频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和困扰。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消费升级,信用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信用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支付安全等方面的措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银行与电商的攻防战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2年第9期文/本刊记者陈希琳“亲,花开富贵金银月饼还有货吗?购物满多少能包邮?能不能附送个意外险呢?”如今,银行也玩起了电商,并且把店开到了淘宝网站上。
黄金、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一应俱全。
电商的火爆不仅滋生了行业内的恶斗,也吸引了其他行业纷纷涉水,这其中就不乏银行大佬。
银行期望通过电商渠道,开拓新的盈利方式。
然而电商之间的“死磕战”,也让人看到了真刀真枪的对阵。
眼下各大银行相继闯入这片刀刃相向的迷雾阵,意在何为又能否明哲保身?银行眼红电商利润如今,各大电商的广告依然充斥着公交站牌和地铁广告。
这边A明星骑着一只小毛驴去“赶集”淘货,那边又大声喊着“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电商的火爆,离不开互联网的大发展。
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整个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0万亿元,同比增长46.4%,预计未来3到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超过35%,2015年达到26.5万亿元。
而这些数字远高于银行业的利润,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为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
可见无论从数值还是数值增速,电商市场都有十足的潜力。
这块大蛋糕吸引了传统企业向电商进军。
家居行业的红星美凯龙、百货业的王府井百货、物流业的顺风快递都迈开了进军电商的脚步。
在传统企业纷纷涌向电商行业的同时,银行业也按捺不住了。
眼看电商内外,一片混乱。
业内的电商们越来越雷同,当当不再仅仅卖书,京东也不只卖电器,淘宝网更是五花八门。
电商业内外的流动也是混乱的。
阿里巴巴想开银行,建行开始做电商;京东建物流,顺丰开始做电商。
电商的攻防战涉及行业越来越广。
银行在此时进场,会不会失了自己的阵地?同时电商业内如佳品网等公司都陷入裁员和中断运营的困境,业内预计,电商网站今年还将成批倒下。
在电商领域没有经验的银行会不会碰到一鼻子灰?网上商城消费者不大买账尽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近10家银行都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涉足,但都没建行的尝试来得抢眼,其在电商服务和金融服务上都有所突破。
银行系电商的思虑文/宫瑶在商业世界慢慢进入无边界时代的今天,任何行业间的相互交融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银行与电子商务,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需一台联网计算机就可登陆的电子银行,可完成几乎所有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的非现金业务;银行自建的积分商城、信用卡商城等,又将自有客户可享受的服务从纯金融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整个消费市场。
而向电商领域的扩张,银行已经不满足于上述形式,他们开始想像阿里巴巴和京东那样,将自建的电商平台向所有消费者开放,而不仅仅局限于自有客户,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平台便是首先试水者。
看起来,这样的纯电商模式并不适合银行,他们在模式、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无法与实力雄厚的传统电商相提并论,而整个电商行业也已成熟到难以进入的阶段,许多电商因竞争激烈纷纷倒闭。
但银行考虑的,可能不止这些,纯电商模式于他们而言依然充满诱惑,或者,是不能不走之路。
为什么是纯电商据2012年数据统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总规模将会达到10.1万亿,预计2014年将达到20.6万亿。
而电子商务连年的高速增长未能为银行带来预期中的业务收益,反而因为网络环境下零售市场无处不在的资金流涌向了第三方支付,使得银行在交易过程中的角色被弱化和边缘化。
淘宝的“双11”销售额达到191亿之后,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在演讲中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第三种融资模式,既不靠银行间接融资,也不靠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而转变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社交网络的感染性、传播性和关联性使信息充分交流;搜索引擎将资金供求有序排列,完成风险偏好和风险定价;移动支付则使各种操作可以很容易地完成。
这种模式可完成资金从需求到供给的整个过程,且成本为零。
“二十年之后也就没银行什么事了,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感。
”而在现在,许多电商已经开始将势力范围拓展至金融。
从此前的苏宁电器、阿里巴巴成立小贷公司,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到之后京东商城、敦煌网、网盛生意宝等也相继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电商企业可谓来势汹汹。
电商巨头的价格战打得轰轰烈烈,很多银行业大佬们也没消停,纷纷盯上了电商这块大“蛋糕”,跨界做起了网上商城,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银行做网上商城,除了可分期付款和贷款外,在诸多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银行“网店”方兴未艾银行和电商联系在一起,在今天已经不足为奇。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有自己的网上商城,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与淘宝、京东、卓越亚马逊(微博)等传统电商没有区别,商品范围涵盖了衣食住行、数码家电,还可以办理日常的缴费业务。
其实,网上商城早已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此前众多银行的网上商城主要是为信用卡客户进行分期付款而设立的,随着时间推移、技术逐渐成熟,网上商城俨然已经是名副其实了。
不久前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商城”的上线,吸引了市场的眼球。
它的亮点在于为客户提供了支付结算、融资、担保等全方位服务,同时也为众多商家提供了销售商品的平台,还可以发布求购信息,远远超过了对银行的固有印象。
交通银行最新上线的“交博汇”与建设银行的网上商城相类似。
但是现在很多银行的网上商城还是主推信用卡分期销售、积分换购的模式。
如中国银行的银通商城,可以提供在线购物、分期付款等服务;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商城也是如此,支付时更强调使用本行信用卡选择分期付款。
可贷款支付成最大亮点说起淘宝、京东商城(微博)、卓越亚马逊等网络购物平台,很多用户都很熟悉,从挑选商品到下单、支付,目标明确、动作快捷的消费者通常几分钟就能“搞定”。
那么,要想在银行旗下的“网店”购物又该如何操作呢?与上述京东、淘宝等网购平台不同,目前各家银行的网络商城只认自家客户。
例如,工商银行的商城只允许牡丹灵通卡、理财金账户卡、信用卡、贷记卡、国际卡和商务卡等工行客户购物,客户在成功开通个人网上银行后便可在线购买各种商品。
购物的方式与电商平台并无二致,同样是浏览商品、确定商品、填写订单、确认支付等步骤。
然而,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银行系网上商城比普通的电商平台要有优势。
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进步,使支付的成本以及使用的范围大大的增加了。
信用卡凭借着支付便捷的优势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信用卡的发卡量更是出现了极显著的变化。
但是,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时也出现了产品同质化,盈利空间狭隘,营销形式雷同,品牌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本文基于对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分析,根据发行信用卡存在的问题,提供营销方案的建议以及产品优化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崛起,网上银行的产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信用支付。
使用信用卡支付,携带轻松方便,更是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进行跨地区的交易,大大的提高交易的效率。
信用卡被用作一种消费者的金融支付工具,信用卡本身具有的属性,安全、便捷以及使用成本较低的特点正逐渐让大众接受;信用卡可以算得上中国金融的一块“大奶酪”,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行信用卡上存在着发行产品同质化,信用卡品牌不具有特色性的现象。
信用卡想在市场上保持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
本文针对中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信用卡在发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成果,为商业银行提供更有效、合理的信用卡营销策略。
二、中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信用卡作为中国各大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无疑是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的。
首先,银行可以掌握优质的客户资源,办信用卡的客户需通过银行的审查,所以这些客户的资料都是非常真实可靠的,银行的客户质量得到了保障;其次,消费者持卡消费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但存在个别持卡者没有节制地使用,导致持卡者使用的额度超过了银行所授权的信用额度,银行将向这类的持卡者根据透支的信用额度收取透支取现的手续费还有利息费。
此外,从总量来看,中国各银行业都在努力扩大信用卡的市场份额。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公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亿张,在发行的银行卡中包含的信用卡累计发卡4.55亿张。
2024年银行信用卡营销总结银行信用卡营销总结(2024年)2024年银行信用卡行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2024年银行信用卡营销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可改进之处。
一、市场分析2024年,随着消费者对金融需求的不断提升和信用卡的普及化,银行信用卡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
消费者对信用卡的选择更加倾向于综合性、多功能性和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因此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营销策略。
二、创新营销策略1. 强化品牌形象:银行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活动等方式,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树立信用卡产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用卡服务和优惠活动,增加客户黏性。
3. 线上线下结合:银行通过线上渠道,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提供更便捷、快速的信用卡办理和管理服务,同时通过线下渠道拓展市场,如在商场、超市设立展台等。
4. 场景化营销:根据不同消费场景,银行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定制化的营销方案,如旅游场景推出积分翻倍、酒店折扣等。
三、成功之处1. 强化品牌形象:银行通过不断的品牌宣传和活动策划,提升了信用卡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
2. 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银行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分析,能够在产品设计和推广中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线上线下结合:银行通过线上渠道提供便捷的信用卡服务,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线下渠道的展台活动等,增强了对信用卡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效果。
4. 场景化营销:银行根据用户的消费场景,推出了各类优惠活动和特色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了用户对该银行信用卡的选择和使用度。
四、可改进之处1. 提升服务质量: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信用卡服务的质量,包括办卡速度、客户问题解决的及时性等,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工商银行信用卡的问题和建议一、导论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
它不需要存款即可透支消费,并可享有25-56天的免息期,不仅方便、安全、卫生,而且可以积累个人信用,在特约商户消费还可享受折扣优惠。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卡业务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银行的青睐,作为中国五大商业银行之首的中国工商银行也在早期发展了信用卡业务,但是在发展信用卡业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积分制度、失卡保障制度、人性化服务等方面还有欠缺),对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因此本文也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二、工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1.网上服务方面工商银行网上银行还是做得比较全面的,网上买卖基金,投资纸黄金的都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实现,然而网银界面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操作起来还是过于繁杂,客户仍然需要费时去寻找需要的信息。
2.申报门槛方面工行信用卡申请门槛比较高,如果申请人的自身条件达不到工行的要求,申请工行信用卡相当不容易。
如果在网点申请,条件不够就不能填表;如果在网银申请,条件不够好的话给的额度也很低,所以工行有很多零额度或低额度的普及版信用卡。
相比较其他四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的申报门槛最高,额度较低,因此减少了许多客户源。
3.批卡率方面A、工行的信用卡申报门槛比较高,因此批卡率也比较低,即使那些批卡率高一点的普及版信用卡额度也是特别低的,有的甚至是零额度。
较低的批卡率也使得工商银行丧失了一部分消费者。
B、批卡速度较慢,有待提高。
4.年费方面个人卡:金卡主卡:50元/卡/年;金卡副卡25元/卡/年;普通卡主卡:25元/卡/年;普通卡副卡12.5元/卡/年。
商务差旅卡:金卡100元/卡/年,普通卡50元/卡/年。
工行年费属于较低水平,但与其他用刷够次数免年费的政策的商业银行相比便失去了优势。
5.积分制度A、积分制形同虚设:每年年底清空。
刷卡需谨慎!信用卡商城买本利弊分析信用卡分期付款成为时下流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消费观念在慢慢转变。
众多年轻人都开始提前消费,“刷卡”已经成为很多80后甚至是90后的潜台词,信用卡更是成为各家银行主要营业项目之一。
各大银行纷纷加大的信用卡办理力度,办信用卡送礼物、免年费、双倍积分、分期付款免利息免手续费等等,总之变着法子让你使用信用卡。
信用卡让我又爱又恨。
爱,有了它我们能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提前享受原本要一次性付出几千甚至上万元才能买回家的商品,不用苦苦的存上几个月才去购买。
恨,有了它总觉得每个月都在还钱,都没有还完的时候。
特别是众多可以分期付款的网络商城出现后,信用卡的账单越来越多,已经从实体店过度到网购分期付款的程度,笔者已经成为众多卡奴之一。
各大银行信用卡优缺点(点击可以放大)目前大型商场、家电卖场、网络购物商场或IT卖场等,都能信用卡来分期付款购买产品,通过这些渠道刷卡分期付款购买产品都是没有利息,但是需要手续费的,比如,在招商银行上的IT商场,1200元-30000元间分3期需要2.5%手续费,6期需要3.5%、12期需要4.5%。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为了鼓励用户消费,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商城几乎都用免手续费、免利息的手段去吸引消费者。
信用卡分期买本的四大途径既然是分期付款,首先第一个购买笔记本的方式就是在各大银行的网上商城里面购买。
这种购买方式是最直接方便的,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商城几乎都是可以免手续费、免利息的。
其笔记本并不是由银行提供,而是由各大代理商、或者是经销商提供。
● B2C购物商城分期购买京东商城分期购买笔记本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目前火热的B2C网站进行分期付款购买笔记本,比如说京东、新蛋,均支持银行分期付款。
手续费为5%左右,但是整机产品的价格方面也要比市面上便宜一些。
不过少数时候,也会出现比市面略贵甚至是贵出一大截的情况,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最好在网上多查查报价。
信用卡商城渐成鸡肋银行做电商难一心一意
在支付宝进军“虚拟信用卡”,各大电商纷纷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日益紧密之时,银行电商却走着下坡路。
几天之后,兴业银行(10.60, -0.11, -1.03%)信用卡分期商城将无限期关闭。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大多电商业务如火如荼,银行电商却处境尴尬。
购物限制多:
销售商品记录多是个位数
“花了我近一小时,还是买不了。
”说起在银行电商上的购物经验,家住朝阳区的白领李小姐就一脸郁闷。
不久前,她看上了一款新出的女士手提包,想通过银行分期购买,到网上一查,刚巧碰上招商银行(10.66, 0.00, 0.00%)的电子商城里有的卖,分期付款每个月只要还600多元。
没多想,李小姐把这款包放入购物车,点击“订单确认”进入“结算”,却发现在输入银行卡号的地方只能用招行的信用卡。
翻翻钱包,虽然信用卡有很多,可就是没有招行卡。
想要在线申请,却被告知要等一个月才能通过审核,一个小时的工夫只能白费。
“银行的商城太封闭了,我也不可能每家银行的信用卡都办呀!”李小姐有些无奈。
记者浏览中行、建行、工行、交行等银行商城的网站发现,几乎所有的商品标价都是以分期付款的价格标注,并且支持客户利用贷款购买商品。
看上去和普通的电商网站一样,都是开放的购物平台,但到了付款环节却“只认自家的卡”。
只认自家客户,对于银行而言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但就是这把保护自身利益的“双刃剑”,让银行商城的销量受到了影响。
在招商银行网上商城,多数商品的成交量不到10件,连团购和限时抢购商品也不过几十单成交。
在中国银行(2.63, -0.01, -0.38%)商城的首页,促销区的商品销量只有2至3件,其他商品都显示“成交记录0”。
交通银行(3.93, 0.01, 0.26%)网上商城“交博汇”的不少商品,在交易记录一栏里均显示“暂无交易记录”。
据易观国际[微博]的统计数据,目前在整个国内电商领域,银行电商网站有几十家,但销售额所占比重不足百分之一。
大部分银行电商网站一年的销售额不足千万元。
商品价格高:
标价比普通电商贵出一倍
银行商城惨淡经营不仅仅是因为限制多,价格也是重要的因素。
信用卡分期付款虽然不收取利息,但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根据分期时间的不同,期数越多,手续费越高,算下来不但没有优惠,还花了更多的钱。
一瓶125ml的兰蔻清滢嫩肤洁面乳,银行商城的售价为304元,而京东商城[微博]的售价为270元左右,淘宝商城价格则更低,只有240元。
虽然可以分6期付款,但总价下来还是比其他商家贵不少。
不仅是日用品,在电商网站卖得好的电子产品,银行商城的价格还是贵了不少。
比如,一台卡西欧自拍神器EX-TR350,在银行网上商城的售价为7599元,可以分12期付款,每期633.25元。
而同款的商品在京东上的价格为7099元,苏宁易购[微博]则为6699,比银行商城便宜了近1000元。
“现在没有一家银行电商是赢利的,都是在靠其他业务进行反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商场购物如果刷了信用卡,银行都会短信提醒进行分期,远比专门在银行电商网上来的容易,商品的可选择余地也大。
服务跟不上:
自称“中介”不管售后服务
“银行的服务靠得住,但是在银行买东西可不一定靠谱。
”几天前,家住海淀区的林女士从中国银行的网上商城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没用几天就多次出现故障,林女士于是提出退货,可打电话到银行,却被告知银行只管销售,不负责售后服务。
“找谁退?分期付款的钱怎么办?利息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林女士面前。
林女士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记者从多家银行商城了解到,银行网上商城一般不是银行自己经营,而是银行外包给从社会上招商来的特约商户,银行只是提供了电子商务平台和支付结算平台。
因而,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和相应纠纷,银行并不提供咨询和投诉服务,“银行就是个中介平台,不是专门的商家,给你提供的只是贷款服务。
”
在其他服务上,银行商城速度上难以和普通电商相提并论。
在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电商网站,其承诺的从订单成功核准到拿到商品,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左右,而京东、苏宁、当当等大多数专业电商,发货只需一两天的时间甚至可以即日送达。
与这些“飞速”的电商相比,银行电商的物流速度可谓“龟速”。
东方IC供图
专家观点
金融业做电商
很难“一心一意”
今年6月,被誉为“中国最佳商业模式”的信用卡购物平台亿佰购物突然申请破产,大量信用卡用户面临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
这场风波将信用卡网上商城这一模式推至风口浪尖。
实际上,银行做电商最重要的目的是稳定客户、黏合客户、服务客户,这与电商单纯盈利目的不同。
“从目前的运营状况来看,基本上还看不到一个成功的案例。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宋阳表示,兴业银行关闭信用卡网上商城,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融业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仍存在较大局限。
各银行的信用卡网上商城成立之初,信用卡网上商城作为一项增值业务,确实能够帮助银行网罗一批客户。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用卡网上商城模式开始变得“鸡肋”。
正如兴业银行在关闭其信用卡网上商城时所言:“传统的信用卡网上分期付款商城虽依托银行千万级的客户数据,但由于其经营模式受到商城规模有限、特色不鲜明等因素影响,效果未必能达到预期。
”
银行涉足电商,优势在于金融领域,但在人才、服务器、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等方面较传统电商可以说不具有可比性。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银行很难一心一意做电商,与其半死不活,不如与一些相对成熟的电商进行合作,强强联手,进行资源整合。
”宋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