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7.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三物理分子动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前段时间南京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出现了持续的雾霾天气,一位同学受桶装纯净水的启发,提出用桶装的净化压缩空气供气,每个桶能装10atm的净化空气20L,如果人每分钟吸入1atm的净化空气8L。
求:①外界气压在1atm的情况下,打开桶盖,待稳定后桶中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打开桶盖前的质量之比;②在标准状况下,1mol空气的体积是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请估算人在27℃气温下每分钟吸入空气的分子数(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②2×1023个【解析】①由等温变化规律有:p1V1=p2V2桶内剩余气体质量所占比例为:=代入数据解得:=②设人吸入的空气分子数为N,则:N=NA=2×1023个【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以及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问题。
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气体压强是由气体重力产生的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答案】D【解析】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撞击产生的,A错误;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的运动,间接反应了液体分子的运动,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如果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还对外做功,则气体内能可能减小,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加,C错误;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正确.【考点】考查了气体压强的产生,布朗运动的理解,热力学定律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因此压强也必然增大【答案】C【解析】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以及温度有关,决定气体的压强,因此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靠近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远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也做负功,分子势能也增加;故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但不能决定压强,如温度升高,而膨胀,则其压强可能减小,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布朗运动;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分子的运动实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分子运动理论中,关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温度越高,分子平均速率越低B. 温度越低,分子平均速率越低C. 温度越高,分子平均速率越高D. 分子平均速率与温度无关答案:C2. 在分子运动实验中,通常使用哪种设备来观察分子的扩散现象?A. 显微镜B. 望远镜C. 光谱仪D. 质谱仪答案:A3. 布朗运动是哪种分子运动的体现?A. 固体分子B. 液体分子C. 气体分子D. 所有状态的分子答案:B4. 阿伏伽德罗定律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这一定律适用于: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所有物质状态答案:A5.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具有哪种性质?A. 静止性B. 有序性C. 无规则性D. 定向性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物体的______决定了其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答案:温度2. 在分子运动实验中,通常通过观察油滴在水面上的________来研究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扩散3. 分子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包括平动、_______和旋转。
答案:转动4.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分子之间的______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相互作用力5. 布朗运动的发现者是英国植物学家_______。
答案:罗伯特·布朗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分子运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所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永不停息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体的宏观性质与分子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温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度量,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解释为什么在分子运动实验中,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比液体分子快。
答: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比液体分子快,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气体分子能更容易地穿过其他分子,从而在空间中快速扩散。
分子动理论试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向低处流B.风吹树叶动C.尘土飞扬D.公园里花香四溢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作用力很大D.分子作用力即分子引力3.稻草一拉就断,而铁丝不易拉断。
按照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A.稻草的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B.稻草、铁丝的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但稻草分子的引力远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C.稻草的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稻草具有“一拉就断”的性质4.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A .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B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分子作用力C .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D .玻璃分子运动缓慢5.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整杯水变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B.如果水的温度为0℃,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C.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D.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变黑了6.图10-5 所示是教材上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 .分子间有空隙D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图10-5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8.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B.b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 c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D.d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图2二.填空题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 ____________。
物理分子动理论试题1. [选修3-3](12分)(1)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 小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 由∞到r 1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变大再变小D.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如图,AB 、BC 分别与p 轴、V 轴平行,气体在状态A 时温度为T 0,则在状态C 时的温度为 ;从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 ,内能增加了ΔU ,则此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 3和2.1 kg/m 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 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答案】(1)B (4分)(2)4T 0(2分) W +ΔU (2分)(3)(4分)【解析】(1)由图象可知:分析间距离为r 2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当0<r <r 2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r 2时分子力为引力,A 错误。
当r 小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 正确。
当r 由∞到r 1变化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先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后为斥力(逐渐增大),C 错误。
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力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D 错误。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由状态A 变化至状态C 的过程中有:,解得:T C =4T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Q +(-W ),该气体在从状态A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Q =W +ΔU 。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练习卷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C .分子与质点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 .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粒子2.下列关于分子数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g 氢气和1g 氦气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B .体积相等的固体和液体相比,固体中含有较多的分子C .无论是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就含有相等的分子数D .无论是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体积相同,就含有相等的分子数3.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A .10-10cmB .10-8cmC .10-12cmD .10-10mm4.铜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铜的密度是ρ(kg /m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mol ),则1m 3铜中含有铜分子的个数是( )A .ρMN A B .M N A ρ C .N A M ρ D .3A10M N -⨯ρ5.某种油剂的密度为8x102kg /m 3,取这种油剂0.8g 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最后形成的油膜最大面积约为( )A .10-10m 2B .104m 2C .1010cm 2D .104cm 26.以下实验中证实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是( )A .布朗运动实验B .筷子不容易折断C .扩散现象D .两块铅块紧压后能吊起一定的重物7.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就是悬浮粒子的分子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就是悬浮粒子的运动D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8.布朗运动说明了( )A .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液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 .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悬浮粒子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9.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A .悬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 .液体分子元规则运动时对悬浮粒子的撞击作用C .悬浮粒子中的分子对悬浮粒子的作用D .悬浮粒子具有惯性10.当物体被拉伸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 .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11.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的( )A .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 .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C .拉断绳子要用力说明存在着引力D .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12.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 >10-9m )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将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13.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高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势能越大B .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内的分子势能越大C .物体体积减小了,物体内的分子势能也减小D .物体体积变化了,分子势能随着发生变化14.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体积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和物体的体积都有关15.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解成0℃的水时,其分子的动能之和E p 和分子的势能之和E p 的变化情况为( )A .E k 变大,E p 变大B .E k 变小,E p 变小C .E k 不变,E p 变大D .E k 变大,E p 变小二、双选题:16.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些粒子的运动是( )A .布朗运动B .不是布朗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D .是由气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17.在显微镜下观察布朗运动时,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 )A .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B .与悬浮颗粒中分子的大小有关,分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C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 .与观察时间的长短有关,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趋平稳18.较大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由于( )A .液体分子不一定与颗粒相撞B .各个方向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相互平衡C .颗粒越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D .颗粒越大,本身的热运动缓慢19.下列现象中,哪些可用分子热运动来解释( )A .长期放煤的地方,地面下1m 深处的泥土变黑B .炒菜时,满屋子闻到香味C .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到处飞扬D .沸腾的水水花翻滚20.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a 、b 、c 、d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B .它只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过程中的位置连线C .从a 点计时,经过15s 花粉颗粒一定在bc 连线上D .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2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引F 和斥力斥F 两部分组成,则( )A .引F 和斥F 是同时存在的B .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引F 越小,斥F 越大C .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引F 越大,斥F 越小D .分子力是指引F 和斥F 的合力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体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拉伸时固体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 .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 .气体被压缩时有时需要用较大力,这是因为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23.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C .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 .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24.子弹以水平速度击中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留在其中,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内能的增加量B .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和子弹内能的增加量C .通过做功使木块的内能改变D .子弹头、木块组成的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25.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高三物理分子动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及体积都有关系,故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选项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向外放热的量大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选项C 正确;宏观物体的机械能和微观粒子的动能无直接联系,故选项 D错误。
【考点】物体的内能;温度及分子平均动能。
2.(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E.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答案】BCE【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小的面积,故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故B正确;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所以C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o故D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布朗运动、分子表面张力、液晶、分子势能、动能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B【解析】A中的布朗运动并不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为布朗运动中观察到的花粉并不是分子,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花粉不平衡的碰撞而使其受力不平衡所造成的,它能够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但布朗运动中的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是不对的;B中由于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是正确的;C中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若同时对外做功,则其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故C是不对的;D中气体的温度升高,如果其体积再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并不一定增大,故D也是不对的,该题选B。
高三物理分子运动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房间内,温度升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大B.密闭房间内,温度越高,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运动越剧烈C.可看作理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氧气的内能小D.系统的饱和汽压不受温度的影响【答案】BC【解析】A中的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之的比值,温度升高绝对湿度不变,即空气中含水量不变,但相对湿度变小了,A错误;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故温度越高,其它分子对其撞击的不平衡就会增加,使得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由于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氢气和氧气只有分子动能,当温度相同,它们的平均动能相同,而氢气分子摩尔质量小,质量相等时,氢气分子数多,所以氢气内能多,C正确;系统的饱和汽压受温度的影响,故D不正确。
【考点】分子动理论,相对湿度,饱和蒸汽压,内能等概念。
2. 1个铀235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196 MeV的能量,则235 g纯铀235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35 NA ×196 MeV B.NA×196 MeVC.235×196 MeV D.×196 MeV【答案】B【解析】的摩尔质量为:,235g纯含有的原子个数为:,故放出的能量为:,B正确;【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3.气体发生的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只能从高温气体传给低温气体而不能从低温气体传给高温气体B.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由于外力做功,因而气体分子势能增大C.压缩气体要用力,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气体的体积一定大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答案】D【解析】热只能自发的从高温气体传给低温气体,但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从低温气体传给高温气体,A错误;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由于外力做功,内能增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B错误;压缩气体时要用力,只是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用力将气体压缩后将空隙减小。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海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滩上时却感到烫脚。
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热量B.内能C.比热容D.密度2.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 在下列现象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C.洗衣粉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D.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的冰没有内能B.具有内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内能D.没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没有内能5. 挂着标语的氢气球在太阳照射下,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保持不变的是()A.气球内氢气的内能B.气球内氢气的密度C.气球受到的浮力D.气球受到的重力6. 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1,如果无物态变化,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A.1︰2B.2︰1C.1︰4D.3︰17. 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8. 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下压活塞时,对于筒内的气体来说,可以增大的物理量是()A.体积B.热量C.内能D.质量9. (2013•山东淄博中考)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10.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大的热值11. 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A.热从铝块传到铁块B.热从铁块传到铝块C.铁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水银的比热容是,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相同的水和水银,温度都升高,水吸收的热量是水银的30倍B .质量相同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C .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若水银升高1 ℃,则水要升高30 ℃D .若 1 kg 的水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量全部被30 kg 的水银所吸收,则水银的温度升高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 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______(填单位),1 kg 的酒精温度由20 ℃升高到21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
14. 下列物理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
a.锯条在石头上反复摩擦,锯条变得烫手;b.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逐渐变冷;c.倒入杯中的热开水,逐渐变成凉开水;d.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e.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f.围着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15. “钻木取火”是用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人用力越大,钻得越快,火就越容易取得,这表明______越多,内能增加得也越多,因此,可以用______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16. 小王同学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棕红色溴气,然后用小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再用力向里推活塞。
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8. 请根据右表中的数据回答:质量相等的铜和铁,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则______升高的温度较大;如果使质量相等的醋酸和煤油降低相同的温度,则______放出的热量较多。
19.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质量均为的铜块[]和铅块[],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铜铁醋酸煤油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若铜块温度升高了,则它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J。
20.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
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分别盛的热水,瓶内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
0 10 20 30 …140 150 160时间包羽绒的瓶内水温80 70 64 52…12 11 10包棉絮的瓶内水温80 67 64 52 …10 10 1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______;(2)经过,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______J的热量;(3)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22. 你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出发,解释为什么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吗?23. 阅读下面短文。
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24. 小明特别爱吃云南传统小吃“过桥米线”,其烹饪方法是:将刚沸腾的鸡汤盛到一个大碗里,然后舀一勺热油倒进碗里,在汤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膜。
此时将事先备好的生肉片等生食依次放进碗里,令人惊奇的是从表面看去连热气都不冒的汤实际上却将生肉片烫熟了。
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文中所描述的有关物理现象作出合理正确的解释。
(要求说出并解释两个物理现象)四、计算题(25题9分,26题14分,共23分)25. 燃烧的煤气约能放出热量,某市煤气管道煤气收费标准为,有一户人家在一个月内烧煤气消耗了热量,这个月应该交煤气费多少元?26. 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
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装满水。
(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
()(2)某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
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每天日照时间按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 型号JL ﹣﹣88 水容量/L80 自身质量/kg 40(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检测题参考答案1. C 解析:沙子烫,海水凉,这与它们的比热容有关,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海水凉,沙子烫。
故选C。
2. B 解析: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
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故选B。
3. C 解析:A选项中,室内扫地时,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B选项中,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是饭粒在水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B错误;C选项中,洗衣粉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属于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D选项中,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但不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4. C 解析:A选项中,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0 ℃的冰有内能,该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中,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具有内能,但是没有机械能,该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此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中,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它一定有内能,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 D 解析:A选项中,由于此时气球的温度升高,所以其内能增大,故A错误;B选项中,由于气球内氢气的总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气球内氢气的密度减小,故B错误;C选项中,外界空气的密度不变,此时气球的体积变大,即排开气体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所受的浮力变大,故C错误;D选项中,此时气球及内部氢气的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此时的重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 B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
故选B。
7. C 解析:A选项中,酒精涂在手上,酒精蒸发,蒸发吸热,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来减小了手的内能,故A错误;B选项中,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C选项中,锯木头时,锯与木头摩擦,摩擦生热,这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故C正确;D选项中,铁块的温度降低,是内能从铁块传递到了周围的环境,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