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7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福建太姥山导游词1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是以燕山晚期钾长晶洞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为特色,兼有海岸岛礁、海岛湖泊、曲流瀑布、辉长岩石柱林等在内七大类地质遗迹,保存了岩浆侵入喷发后期改造的十分丰富的地质遗迹。
一亿年的地质发展史“成就”了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成为集峻岭、奇石、异洞、断崖、峰丛、石蛋、曲流、高瀑、大岛、金沙、美礁为一体的地质遗迹“大观园”。
由基岩构成的海湾与岛屿迎风的一侧,在风浪冲蚀下,形成了不少海蚀地貌风管,极具科研、科普、观赏价值。
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花岗岩地貌是黄山式高山峻岭花岗岩峰林地貌和鼓浪屿式石蛋地貌之间过渡型地貌,为小型石林式峰林为主的地貌类型,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
花岗岩嶂谷式叠石洞形成于断裂-流水侵蚀(包括海蚀)-崩塌巨石叠复,以多、窄、长、深、奇为特征,有别于安徽黄山和内蒙古克什克腾的花岗岩洞穴。
园内的现代海岸地貌代表了典型的下沉海岸。
大嶂山橄榄辉长岩是上地幔产物,与晶洞花岗岩,代表大陆边缘活动带深断裂发育的构造环境,其六角形柱状节理的石柱林高达170余米,为火山颈相(火山口根部)的典型产物。
众多的地质遗迹为地质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时节。
如果想观赏太姥山的红叶最佳时间为11月下旬:景区西南侧霞浦县境内杨家溪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
林边河涌上夹有面积百余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红透,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
两片枫林间的古榕树林更是盘龙交错,各显姿态。
太姥山面临东海,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福建太姥山导游词2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海上仙都”太姥山。
我是__旅行社导游__。
我们今天所要游览的太姥山风景区位于福鼎市境内东海之滨,这里有雁荡、武夷山水之秀美;有黄山、泰山石雾之奇幻;有崂山、北戴河的海韵沙情;有普陀、武当山的佛踪道迹。
福建太武山花岗岩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制约赵姣龙;邱检生;李真;刘亮;李友连【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2(28)12【摘要】太武山岩体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为一大致呈北东向延伸的不规则状岩株体,出露面积约40km2.岩体主体岩性为中细粒花岗岩,环岩体北部边缘尚发育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岩体的形成年龄为96.9±1.3Ma(MSWD=1.09,2σ),属晚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化学组成上,该岩体富硅,碱含量中等,弱过铝,铝饱和指数(A/NKC值)为1.01 ~1.04,碱铝指数(AKI值)为0.73~0.92,贫钙、镁、铁,属亚碱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体富Cs、Rb、U、Th、Pb和轻稀土,贫Ba、Sr、P、Ti,Rb/Sr比值高,具中到强的铕负异常(Eu/Eu* =0.85 ~0.04),其Zr、Nb、Ce、Y等高场强元素均较之典型A 型花岗岩偏低,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26 ~809℃),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指示该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太武山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1.44~2.78),tDM2值偏低(0.98 ~ 1.25Ga,平均值为1.06Ga),指示成岩过程中应有显著的亏损地幔组分参与.综合分析表明,岩体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幔源岩浆与其诱发地壳物质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混合,随后这一混合岩浆又经进一步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The Taiwushan granite pluton, with an outcropped area of about 40km , is roughly elongated NE-trending as an irregular stock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SE Fujian Province. Lithologically, this pluton consists mainly of medium to fine-grained granites, with minorporphyraceous biotite granites surrounding the north marginal parts.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yields an age of 96. 9 ± 1.3Ma (MSWD= 1.09, 2σ) , indicating that this pluton was generat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Late Cretaceous. Chemically, the Taiwushan granites are enriched in silicon, and depleted in calcium, magnesium and iron. They also have moderately alkaline contents and show weakly peraluminous signature with A/NKC values of 1. 01 ~ 1. 04 and AKI values of 0. 73 ~0. 92, thus can be grouped into subalkaline and weakly peraluminous granitoids. On trace and REE aspects, the granites are enriched in Cs, Rb, U, Th, Pb and LREE, depleted in Ba, Sr, P, Ti, and show high Rb/Sr ratios and moderately to strongly negative europium anomalies (Eu/Eu* =0.85 ~0.04). They also have lower Zr, Nb, Ce, Y concentrations and lower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s (726 ~809t ) relative to that of the typical A-type granites. Integrated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Taiwushan pluton should be genetically ascribed to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s.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granites are variable, with εHf(t) values ranging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 -1.44 ~ 2.78). Correspondingly, they show younger two-stage Hf model ages ranging from 0. 98Ga to 1. 25 Ga with a mean value of 1. 06Ga, indicating that large amounts of depleted mantle materials had been involved in magma genesis.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geology, geochronology, elemental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we suggest that the Taiwushan granites were most likely generated via a two-stage process including formation of parental magma by mixing of a depleted mantle-derived magma and an induced crustal-melted felsicmagma in the deep crust, and then suffered further differentiation during magma ascent.【总页数】13页(P3938-3950)【作者】赵姣龙;邱检生;李真;刘亮;李友连【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相关文献】1.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 同位素制约 [J], 邱检生;肖娥;胡建;徐夕生;蒋少涌;李真2.川西义敦岛弧稻城花岗岩体和海子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王楠;吴才来;秦海鹏;雷敏;郭文峰;张昕;陈红杰3.福建漳浦复式花岗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制约 [J], 邱检生;李真;刘亮;赵娇龙4.胶西北秦姑庵花岗岩体岩石成因及对金成矿的启示: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制约 [J], 李秀章;刘汉栋;于晓卫;王立功;祝培刚;郭瑞朋5.冈底斯中段达居复式花岗岩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制约 [J], 喻思斌;邱检生;王睿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林长进【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3(23)3【摘要】Based on features of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resources of granite in Fujia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ypes of the resources,discussed the values and effective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granite resources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on top of that,gave countermeasure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根据福建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特征,分析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的类型,探讨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价值及有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貌景观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总页数】4页(P175-178)【作者】林长进【作者单位】福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相关文献】1.福建省森林景观资源等级区划分技术的研究 [J], 李宝银2.福建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 [J], 林方喜;潘宏3.花岗岩矿区水力岩土侵蚀研究初探--以福建省安溪县铁峰山花岗岩矿区为例 [J], 林强4.从明清福建宗族研究视角谈福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J], 许瑞霞5.基于价值需求的贵州屯堡建筑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 [J], 沈士明;董烨;郭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邱检生;王德滋;蟹泽聪史;Brent I A McInnes【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00(029)004【摘要】以乌山、金刚山和新村三个典型岩体为例,系统研究了福建沿海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铝质A型花岗岩常含有锰铝榴石、富锰白云母等特征的富铝矿物,化学成分上相对富铝,为一套准铝到弱过铝的岩石组合,并具有贫磷、贫钛,氧化指数较低等特征.与碱性花岗岩相比,其Nb、Ta、Zr、Hf、Ga、 Y和 Zn等元素的含量及稀土总量和Ga/Al比值均偏低,但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尤其是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高.两类岩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并具有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变化于-4.28~-6.12和-3.45~-5.21之间,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均为壳幔物质混熔的产物.根据对两类岩石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测岩浆体系中F、Cl含量的差异引起的岩浆分异演化途径的不同是导致两者具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总页数】9页(P313-321)【作者】邱检生;王德滋;蟹泽聪史;Brent I A McInnes【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院,矿物岩石矿床研究所,仙台,980 8578;CSIRO Division of Exploration and Mining, P.O. Box 136, North Ryde, NSW 2113, Australi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4;P581【相关文献】1.赣南地区密坑山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的锆石r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梁鹤;郭海峰;王强;熊小林;欧权;曾纪鹏;苟国宁;郝露露2.新疆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J], 杨高学;李永军;司国辉;吴宏恩;金朝3.内蒙古中部红格尔地区二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张祥信;魏瑞华;高永丰;许圣传;雷世和4.浙江洪公铝质A型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J], 卢成忠;汪庆华;董传万;董学发5.下扬子地区姚村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 王存智;黄志忠;赵希林;褚平利;黄文成;宋世明;徐杨;杨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2福建龙岩中甲锡矿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林建平(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摘 要:为揭示中甲锡多金属矿的成因,在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甲锡多金属矿区出露的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岩石类型、成因和构造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中甲矿区及邻区存在四期岩浆作用,分别为晚侏罗世(165Ma ~145Ma)、早白垩世(145Ma ~141Ma)、早白垩世(136Ma ~125Ma)和早—晚白垩世(125Ma ~90Ma)。
其中,晚白垩世(约99Ma)的岩浆作用与锡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属于华南地区燕山晚期(128Ma ~90Ma)的钨锡成矿作用的一部分。
该期岩浆作用以花岗斑岩为代表,岩石富硅、富铁、贫碱、镁、钙,属钙碱性系列,具A 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形成主要与钾长石分异有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与深部隐伏的A 型花岗岩的分异有关。
中甲锡矿是早白垩世以来(<145Ma)持续的下地壳拆沉作用及岩石圈减薄背景下,大陆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熔融或再循环,成矿元素多次富集之后,由岩浆作用形成的斑岩型锡矿床。
关键词:中甲;锡多金属矿;花岗岩;晚中生代中图分类号:P58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3-0122-13收稿日期:2020-12资助项目:福建省地质勘查开发局,闽西南地区锡多金属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项目编号DK2017015)资助。
作者简介:林建平,男,生于1982年,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调查与研究。
1 概况福建龙岩地区位于华夏陆块东南缘,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合部位,区域上处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带以南的闽西南地区,是中国东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区带属滨太平洋成矿域(Ⅰ级),华南成矿省(Ⅱ级),永安—梅州—惠阳FePbZnCuPbZnAgSb 成矿带(Ⅲ级)。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梁诗经;文斐成
【期刊名称】《福建地质》
【年(卷),期】2010(29)4
【摘要】太姥山是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唯一的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燕山晚期"A"型晶洞碱长花岗岩是太姥山造景岩石,北东东、北北西向断裂、裂隙及节理是控制山峰形态和规模的主要构造,风化剥蚀、降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动力作用,目前该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早期阶段.其构造位置特殊、成景岩性独特,地貌类型丰富,是东南沿海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的典型代表和宝贵的地质遗迹.
【总页数】13页(P334-346)
【作者】梁诗经;文斐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03;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福建沙县壳源型晶洞花岗岩的基本特征 [J], 许美辉
2.内蒙古石人沟南山晶洞正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J], 唐振;李伟;司秋亮;陶传忠;马永非;杨柳
3.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荣;曾克峰;陈植华;张宏超;张晶
4.福建长泰天柱山晶洞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钟锦辉
5.福建云霄晶洞(钾长)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J], 朱事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案8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考纲点击】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态的内、外力作用。
【构建知识体系】【典例1 (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1)〜⑶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A .地热能B .风能C .水能D •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 •冰川与岩浆相映B .极昼C •成群的企鹅D .台风答案 (1)D (2)A(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区域定位。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3•造成地表形蛮质作用研究的地石地売上地鼻②软流肚—崭浆活动板块构造理 论股应用加积岩内力作用一③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
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堪察加半岛。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 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
解答本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
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第(3)题,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 4 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C,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规律技巧1 .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理论内容理论要点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图示----- WL ft ft 矣板块解释张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与运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用板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相撞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J处于消亡边界□应用训练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福建平和矾山,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城,是福建省那曲地区构造活动复杂的重要构造活动区之一,其中大量花岗岩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研究人员们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年代学和Hf同位素技术,系统研究了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的成因机制,为此,我们对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地质意义作出了讨论。
结果表明,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岩石属于中酸性花岗岩,其岩石质地主要为石英质、粗面质和钾长英石质。
元素分析表明,Mg#平均值在33.64-37.73之间,属于中酸性,Ni(<0.50%)、Cr(<100μg/g)和V(<100μg / g)含量低,具有较强的原生性特征,La N / Yb N 值范围为4.14-7.75,处于埃达克诺-坡钾质花岗岩的中上部,属于晚部古生代花岗岩特征以及岩浆物质源来源特征,可能源于类似“广陵”,“马鞍山”等广大体系的松散古生代花岗岩饲料。
福建平和矾山地区花岗岩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的花岗岩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39.2 ± 0.45 Ma-139.1 ± 0.58 Ma之间,这表明福建平和矾山成岩事件发生在部分古生代,有助于从历史上解释该地区的构造演化。
此外,Hf同位素的测定表明,福建平和矾山花岗岩的εHf(t)值主要在-7.42~-11.12之间,表明更新元岩核源有较强的保存优势,且岩浆源具有较高的部分分离比。
综上所述,福建平和矾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揭示了其成因构造背景,该成因构造背景也有助于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历史。
整个区域晚部古生代大规模花岗岩被抛出,反映了部分熔体成份的极其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