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二)+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8
第2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说明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 ,C 项正确。
2.【答案】B【解析】脂肪检测试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 项正确。
3.【答案】D【解析】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了3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354⨯=,D 项错误。
4.【答案】D【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A 项错误;含有C 、H 、O 、N 等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等都含有C 、H 、O 、N 元素,B 项错误;肽键为—CO —NH —,只由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C 项错误;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物活性,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D 项正确。
5.【答案】C【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反应中有水产生,A 项正确;b 是氨基酸,氨基酸中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C 上,B 项正确;=-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肽链中b 氨基酸的数目不等于c 肽键的数目,C 项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可以决定功能的多样性,D 项正确。
6.【答案】B【解析】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含有51个氨基酸,因此51249=-=-=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因此,牛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49个肽键,A 项错误;每条肽链至少一端含有1个氨基,另一端含有1个羧基,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羧基和氨基,B 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但每种蛋白质不一定都由20种氨基酸形成,因此牛胰岛素的水解产物最多含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C 项错误;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形成“—S —S —”脱去H 的相对分子质量,故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1851223888=⨯-+⨯=,D 项错误。
第2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是含量很少的元素B.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C.细胞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D.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解析: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
有些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不一定是生物体生活所必需的,这类元素不是微量元素。
答案: D2.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核糖、麦芽糖、糖原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答案: C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主要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简式是C5H11O2NS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m>n),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为(m -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答案: C4.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
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解析:x含有N,有的还含有元素S,可以用胃液处理,说明x是蛋白质,y含有化学元素N和P,而细胞膜没有该物质,说明y是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D错误。
答案: D5.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A.玉米细胞核中不存在甲类化合物B.甘蔗细胞壁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红螺菌细胞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酵母菌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解析:根据表格中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可知,甲可能是糖类或脂肪,乙是核酸,丙是蛋白质,丁是脂质;玉米细胞核中在DNA分子中存在脱氧核糖,在RNA分子中存在核糖,A错误;甘蔗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不含有核酸,B正确;红螺菌细胞质中含有蛋白质,C错误;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D错误。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2章综合测试1.羊吃草获得营养物质,那么羊和草的化学元素种类以及含量上的特点分别是( )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2.下列物质中,其单体相同的是( )A.胰岛素、性激素、维生素DB.DNA、RNAC.糖原、淀粉、固醇D.胰岛素、抗体、多肽3.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4.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
第2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不同的生物之间,体内所含的元素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的种类,差异性体现在同种元素的含量,D正确。
2.【答案】D【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性激素和维生素D是固醇,没有单体,A错误;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淀粉和糖原是糖类,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固醇没有单体,C错误;胰岛素、抗体、多肽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正确。
3.【答案】C【解析】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是并列关系,且核酸包含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错误。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包含基因,B错误。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C正确。
酶并不全都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激素不全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D错误。
4.【答案】C【解析】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但没有断裂,A错误;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B错误;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发生了改变,D错误。
5.【答案】A【解析】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RNA和DNA的空间结构虽不同,但它们的分子结构相似,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B正确;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维生素D属于固醇,可以促进人体对Ca和P的吸收,D正确。
6.【答案】A【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以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的方式结合起来的,A错误。
氨基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脱水缩合后氨基大都形成了肽键,所以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正确。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如不同哺乳动物的胰岛素的结构是有区别的,但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C正确。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结构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其功能的多种多样,D正确。
第1、2章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贵州安顺高一期末改编)卧龙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要以冷箭竹为食。
下列有关大熊猫和冷箭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卧龙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就地保护大熊猫B.冷箭竹和大熊猫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蛋白质C.大熊猫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冷箭竹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D.胆固醇是构成大熊猫和冷箭竹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福建南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改编)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原核生物,肺部支原体感染往往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痊愈周期在两周左右。
右图为肺炎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支原体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肺炎支原体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肺炎支原体和病毒都是原核生物,但感染机制不相同D.肺炎支原体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4.(山东青岛高一期末)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先后用如图所示的物镜①②进行两次观察。
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体移到中央,应把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B.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换用凹面镜C.一般情况下,两次观察过程中细准焦螺旋只需使用1次D.第一次观察时的单个细胞的面积为第二次观察时的1/165.(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和梨富含还原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B.鉴定脂肪时,可以用清水洗去花生子叶表面多余的染液C.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等量混合后使用D.成熟的蓖麻种子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可将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6.(重庆巴蜀中学高一期末)水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
单元综合测试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中,揭示其化学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分子中C、H原子所占比例较高C.分子中O的数量比C、H多D.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解析:脂肪和糖类主要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A项不是区别;脂肪虽具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但不属于化学组成上与糖类的区别。
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C、H、O三种元素的比例差异,糖类的C、H之比约为,脂肪中O的含量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远高于糖类。
答案:B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依次是()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解析: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是淀粉,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是糖原。
纤维素也是多糖,但是很多时候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都是能源物质,但不是储能物质。
答案:C3.人体内缺少钠盐时,会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胸闷。
这个事实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结构B.调节细胞的pH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解析:无机盐有多项功能: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但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体内缺少钠盐时,会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胸闷,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C4.下列是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核酸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B.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生物体内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解析:核酸的分子量很大,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核酸是遗传物质,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中没有C元素;水和无机盐在各种生物中结构和功能没有差别。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 .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D .脑干中有些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答案 D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而不只是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 错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 错误;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C 错误;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D 正确。
2.某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升至140 mmHg 以上,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可恢复正常,如图所示,图中b 是( )主动脉和颈动脉上的压力感受器――→a 心血管中枢――→b心脏、血管①交感神经 ②副交感神经 ③传入神经 ④传出神经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③④ 答案 B3.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 .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答案C解析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效应器,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刺激③时,兴奋不能向①②⑤传递,只能向④传递,因此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D错误。
4.(2023·天津红桥区质检)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仅是唾液腺C.食物引起味觉和听到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D.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答案A解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A正确,D错误;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是一种反射活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B错误;食物引起味觉到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已经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C错误。
第2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三种元素,B错误;铁元素是血红【解析】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要素,A正确;脱氧核糖只含C H O蛋白的组成要素之一,C正确;胰岛素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D正确。
2.【答案】B【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选B.3.【答案】D【解析】斐林试剂实际是刚配制的浅蓝色的氢氧化铜溶液,被还原糖还原为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一开始,量较少,为棕色,后来量逐渐增多,为砖红色,故D正确。
4.【答案】B【解析】斐林试剂乙液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B正确;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甲、乙液等体积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组织样液,C错误;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先加入A液,振荡均匀,然后再加入B液,D错误。
5.【答案】C【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中的氢,一个来自氨基,另一个来自羧基,B正确;自由水比例下降,细胞代谢减弱,C错误;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有的水多,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强度要比婴的儿的低,所以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D正确。
6.【答案】D【解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温度下降,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农作物的抗寒性增强,D正确。
7.【答案】C【解析】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有重要作用,A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某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错误;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8.【答案】C【解析】DNA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叶绿体中含少量的DNA和RNA,所以叶绿体中既含有少量的脱氧核糖,也含有少量的核糖。
章末知识港合Fe. Mn. Zn.Cu. B.MoS 叵瓦 O ・ N. P. S 、K. Ca 、Mg 等|热点专麵聚理专题1有关实验A 专题归纳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⑵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014•肇庆高一检测)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脂肪蛋白质 淀粉知识网絡初【微量元素大量元素|生理功能结合水-糖类脂质大多呈离子态L —实验鉴定i核 DNA 昔 —酸RNAc H O磷酸L五碳 S无 机 化 合生理功能生理功能20 40 6080有机物含鈕/%A.用双缩服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和榨食油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02量相同解析:用双缩豚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呈现紫色,应选蛋白质含量最 高的大豆;三种种子中,花生是最为适合榨油的,而小麦是不适合榨 油的,因其脂肪的含量太低,小麦中淀粉含量较高,适于做面食,而 其他的种子不适于做面食;三种种子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含量是 不同的,所以氧化分解时所需的。
2量是不同的。
答案:AA 跟踪训练1. 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 红色沉淀,这说明()A. 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答案:C2. (多选)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 溶液)、 乙液(0.05 g/mL CuSO 4溶液)、蒸馅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 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答案:AC3.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种类很多,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试剂进 行鉴定。
试将答案:砖红色沉淀蓝色橘黄色双缩腺试剂绿色红色A. 葡萄糖 C. 胰蛋白酶B.蔗糖 D ・ DNA专题2蛋白质的结构与相关计算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①:CH J ■」■ ■丄②③:CH2-C00HI CH3 : COOH: NH2:NH2-r-CH-C0TNH-CH-bC0—NH-i-CH-rC0-NH-J-CH-CH2-rC0-NH*CH0H f⑤…6 j j …茁」⑴③的中文名称: __________ ,④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标号属于肽键的是,它们在(细胞器)上形成。
突破1细胞中有机物的比较1.糖类与脂质的比较2.脱水注意(2)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三大能源物质,其中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动物细胞内还有糖原,植物细胞内还有淀粉),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和代谢调节,一般不参与氧化分解供能。
突破体验1.如图所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C .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①含有化学元素C 、H 、O 、N ,其最可能是氨基酸;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为C 、H 、O ,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③含有C 、H 、O 、N 、P 元素,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其为DNA 或RNA ;④的化学元素组成为C 、H 、O ,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内合成,则其最可能是糖原。
突破2 物质鉴定所用试剂及颜色变化突破体验2.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①B.②答案 C解析观察脂肪应用苏丹Ⅲ或Ⅳ染液进行染色,分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但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甘油和脂肪酸;糖原是多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核酸包括DNA和RNA,观察DNA和RNA应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进行染色;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
突破3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的计算(1)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存在的位置:位于蛋白质中多肽链的两端、氨基酸的R基中。
(2)计算公式: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羧基)数。
2.蛋白质中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的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注:若为环状肽,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章末综合检测(二)[学生用书P109(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广西陆川中学高一期末)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单体是氨基酸B.磷脂、蛋白质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C.DNA、RNA中含有的单糖都是五碳糖D.性激素和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答案]C2.(2019·湖南双峰一中高一期末)下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B.图中4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测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磷脂、核酸等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溶液将呈红色[解析]选A。
由图可知,图中1和2分别代表可溶性糖或淀粉,4代表的是脂肪,A正确;图中4代表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来检测,B错误;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等,C错误;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溶液将呈橘黄色,D错误。
3.(2019·河北邯郸高一期末)2015年我国两栖类物种有了属于自己的DNA条形码数据库,两栖类动物细胞内DNA的物质组成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f代表DNA,携带有遗传信息B.e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5种类型C.元素a为C、H、O、N、PD .在两栖类细胞中,f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解析]选B 。
根据核酸的结构可知元素a 为C 、H 、O 、N 、P ,图中b 、c 、d 为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e 为单体脱氧核苷酸,f 为多聚体DNA ,A 、C 正确;DNA 中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B 错误;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D 正确。
4.(2019·安徽临泉一中高一期末)将蛋清溶液作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蛋清溶液――→①加入NaCl 有蛋白质析出――→②加入蒸馏水蛋白质溶解,得到溶液甲蛋清溶液――→③煮沸、冷却有蛋白块产生――→④加入蛋白酶蛋白块溶解,得到溶液乙A .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B .③④过程的处理,都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C .①②过程的处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D .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解析]选C 。
③过程的处理使蛋白质变性,不消耗水也没有水的产生,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而消耗了水,A 错误;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不破坏肽键,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 错误;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C 正确;甲、乙两种溶液中均有肽键存在,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也会变紫色,D 错误。
5.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 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A .8、5、4和8、8、4B .5、5、4和8、4、4C .5、5、4和4、4、4D .5、4、4和8、4、8 [解析]选C 。
人类体内含有DNA 和RNA ,共有A 、T 、G 、C 、U 五种碱基,遗传物质是DNA ,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鼠体内含有DNA 和RNA ,共有A 、T 、G 、C 、U 五种碱基,遗传物质是DNA ,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汉坦病毒是RNA 病毒,含有A 、U 、G 、C 四种碱基,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
6.(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一期中)边走边看,一路思考,随即解决问题是铜仁一中学子特有的习惯。
下列是小明同学在铜仁一中校园内看到的几种状况和他做出的处理办法,其中不太恰当的是()A.学校桂花树叶片泛黄,他告诉学校管理人员需施用一定浓度的Mg2+溶液B.学校桃树只开花不结果,他告诉学校管理人员需施用一定浓度的硼溶液C.室友过度肥胖,小明告诉室友要多吃米饭少吃肉D.学校迎新杯篮球赛上运动员大量流汗时,他告诉运动员要喝淡盐水[解析]选C。
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A正确;硼在解决花而不实,实而不果的问题,促进植株开花保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正确;米饭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多吃米饭,多余的糖类会转变成脂肪,C错误;大量流汗时,应补充淡盐水,D正确。
7.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选项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是()A.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蓝藻、念珠藻B.糖类、多糖、二糖、淀粉、麦芽糖C.脂质、固醇、脂肪、胆固醇、性激素D.核酸、DNA、RNA、核糖核苷酸、碱基[解析]选A。
细胞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念珠藻属于蓝藻;糖类包括单糖、多糖和二糖,b多糖包括淀粉,但是麦芽糖是二糖,不属于淀粉;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但性激素和胆固醇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核酸包括DNA和RNA,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单体,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单体。
8.(2019·牡丹江一中月考)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乳酸菌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答案]A9.(2019·四川绵阳高一检测)以下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出正常值B.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C.C→G的过程能产生水D.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解析]选B。
A为糖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要高于正常值,A正确。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属于储能物质,B错误。
G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要产生水,C正确。
H是核酸,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D正确。
10.(2019·河南濮阳高一期末)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②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③④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③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C.过程②产生的蛋白块也可用③的方法进行溶解D.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答案]D11.(2019·河北冀州中学高一期中)如表为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种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
请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农作物A农作物B肥料成分N +-++-+-++-P +-+-++-+-+K +--+++--++产量100 54 83 65 100 100 34 70 55 40B.农作物A可能是豆科植物,有其他获得N的途径C.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K最重要D.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解析]选B。
N是必需元素,A错误;对农作物A来说,肥料中是否含有N,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农作物A可能是豆科植物,有其他获得N的途径,B正确;对农作物B来说,土壤中N的缺乏,对其生长影响最大,说明三种元素中N最重要,C错误;根据题表无法得出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需求量的相关信息,D错误。
12.(2019·江西九江一中高一期中)下图为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真叶长出之前)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种子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B.彻底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脂肪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C.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的切片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油菜种子萌发初期,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解析]选D。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A正确;与糖类相比,脂肪含有较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碳元素,油菜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糖类中氧的含量大于脂肪中氧的含量,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2分)13.(14分)(2019·广西高中课改联盟体高一联考)下图①~⑤分别表示细胞内的化合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②是______,与①相比,②是更好的储能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细胞内观察③和④的分布,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制片→水解→冲洗→______→观察。
(3)化合物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______为基本骨架,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答案](1)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中O含量低而H含量更高,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可释放更多的能量(2)染色(3)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4)碳链14.(14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____,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____。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下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