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幽僻(pì) 颤(zhàn)动平仄(zè) 不能自已(yǐ)B.参差(cī) 袅娜(nà)混(hùn)沌脉(mò)脉含情C.煤屑(xiào) 霎(shà)时猗(yī)郁揠(yà)苗助长D.淅沥(lì) 孔隙(xì)移徙(xǐ) 梵(fàn)阿玲【解析】A项“颤”读“chàn”,B项“娜”读“nuó”,C项“屑”读“xiè”。
【答案】 D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解析】A项翻—番;C项度—渡;D项击—激。
【答案】 B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C.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等,他们伴随着我们走过泥泞,走过贫穷,走过幼稚,走向光荣。
【解析】A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删掉省略号或“等等”。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事实上,达赖这种恬不知耻、处心积虑、欺世盗名的谎言,掩盖不住其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狂澜应酬愚拙雷霆万均B.暄嚣浩瀚慰藉变换多端C.技巧渲泄遮敝漠不关心D.销魂吝啬荫庇曲尽其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抑或是那种一线如流,曲折宛转,优美地飘忽着__________着的烟霞,可以裁做月里嫦娥的披肩?(2)她自始就在思索而且__________在沉思,并不照人类的想法而照自然的想法。
(3)但闻得那满池的荷叶荷花,微风吹来,__________清香,__________浓烈的馨香,是以更觉神往。
A.变换时时刻刻不不是却是B.变幻无时不不是却是C.变幻无时不不仅是而且是D.变换时时刻刻不不仅是而且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斗一生的他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C.作为现代人,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非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面对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身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同学们不要沉迷网吧。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明眸.(móu)倩.影(qiàn)独处.(chù)鹢.首徐回(yì)B.宁.静(níng)悄.悄(qiāo)曲.折(qǔ)妖童媛.女(yuàn)C.脉.脉(mò)霎.时(chà)乍.看(zhà)缕.缕清香(lǚ)D.羞涩.(sè)煤屑.(xiè)踱.步(duó)参差.斑驳(cī)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B.但杨柳的丰姿..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美的姿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沿着的公路,沐浴迎面吹来的熏风,浏览路途中的风景,大家一路轻松地说笑着,终于来到了的朝岭村。
我们伫立在村头远眺,但见(),围拥着一个优雅娴静的村落,如同进入一个桃花源般的胜境。
正值朝食过后的上午时分,在明媚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村子里头云蒸霞蔚,山岚飘拂,飘散着氤氲的雾气,透露出清新凉爽的气息。
在青翠明净的山冲里,散落着数十户人家,掩映在无边的绿色当中,绿树葳蕤,幽篁掩映,流泉欢歌,炊烟缭绕,透露出原始自然的风貌,确实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但是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如同一个精致而美丽的山水盆景,给人以小家碧玉、清新婉约的印象。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B. 因为地域看上去较为偏僻,所以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C. 眼前的景象虽然显得优雅别致,但是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D.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清静无为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蓝天白云,碧空如洗,群山逶迤,森林蓊郁B. 蓝天白云,群山逶迤,森林蓊郁,碧空如洗C. 群山逶迤,森林蓊郁,蓝天白云,碧空如洗D. 群山逶迤,蓝天白云,碧空如洗,森林蓊郁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蜿蜒曲折如诗如画闻名遐迩山清水秀B. 连绵起伏如诗如画如雷贯耳鸟语花香C. 蜿蜒曲折美轮美奂如雷贯耳山清水秀D. 连绵起伏美轮美奂闻名遐迩鸟语花香6.“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周总理时常冒着极大的危险跑来跑去,把自己的生命安危________,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②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某些学校仍以分数为指挥棒,将心理学课程________。
③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要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________。
A.束之高阁置之度外置若罔闻B.置之度外束之高阁置若罔闻C.置之度外置若罔闻束之高阁D.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解析:选B“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束之高阁”指扔在一边。
不去用它或管它。
“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
B.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长期以来各种隐患的叠加,只不过是加上了特定的随机条件,但都必然指向公司管理运行中的问题。
C.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D.到了用餐时间,孙中山无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摆上几碟普通小菜,奢侈成性的伍廷芳无法下筷。
解析:选B A项,成分残缺,在“赡养老年人”后添加“的负担”。
C项,“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D项,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可在“奢侈”前加“搞得”,或在“无法”前加“被搞得”。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必修2第一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处.(chù)参差.(cī)葱茏.(lǒnɡ)廿.四桥(niàn) B. 踱.步(dù)一椽.(chuán)混沌.(dùn )陆蠡.(lǐ) C. 颤.动(chàn)纤.细( xiān)瞥.见(piē)蕈.菌(xùn) D. 袅娜.(nuó)驯.鸽(xùn)婆娑.(suō)梵.婀玲(f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幽辟枯萎缀学婷婷玉立 B.宛然缈茫猗郁蓊蓊郁郁 C.淅沥房檩鼾眠穿流不息 D.倩影嘶叫掂记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孤寂。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势,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久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由于它侵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寂静品味脆弱 B.幽僻品味脆弱 C.幽僻赏玩脆弱 D.寂静赏玩脆弱 4.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
”但对于本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光辉都已是明日黄花....。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 C.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定会要挟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害指日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地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避免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编写“简帛学百年研究论著目录”的设想杨晓华在长达两千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主要靠简帛记载历史, 传递华夏文明。
直到东汉魏晋以后, 纸张逐渐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 简帛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年以来, 地不爱宝, 大量的简帛重现于世, 以此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简帛学”既是中国特有的学科,也是国际显学之一。
东到日本,西及欧美,以中华本土为主,研究论著如雨后春笋,时时涌现,数以千计。
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全面反映简帛学百年学术史的论著目录, 更不要说对百年学术史的回顾和梳理了。
所以对百年来简帛学论著目录的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其理论意义在于:第一,全面反映百年来简帛研究的学术成就; 第二, 系统回顾简帛学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到全面繁荣的百年历程; 第三, 揭示简帛学的学科结构, 比如简帛学与考古学、历史研究学、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等之间的关系;第四, 分析简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简帛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这是一项基础性学术研究,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首先,通过汇辑目录、排比类次,达到辨彰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 为百年简帛学史的编写提供坚实的前期成果;其次,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工具书性质, 为专家学者提供方便可用的目录索引,为初涉简帛研究的学者开启学术门径。
目前, 有关简帛学论著目录的研究, 国内外虽然已经出现了少量的专著和大量的论文,但总体上非常零散,谈不上全面周到,更没有系统可言。
与同样是国际显学的甲骨学、敦煌学相比, 简帛学在论著目录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 至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全面系统汇辑百年论著目录的专著出版。
这一局面, 一方面暴露出我们在简帛学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 与具有国际显学地位的简帛学研究非常不相称。
简帛学界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学人更是责无旁贷。
编撰百年来简帛学论著目录,应当达到以下研究目标:第一、全面汇辑百年来国内外简帛学的论著目录,从总体上反映百年简帛研究的辉煌成就;第二、科学编制分类索引和篇名、人名索引,系统回顾简帛学的百年发展历程;第三、通过专题研究和定量分析,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展示简帛学的学科构成;第四、分析简帛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简帛研究的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五、编制分类合理、检索方便的论著总目, 为学术界提供研究工具, 为初学者指引学术门径; 第六、全面系统地梳理简帛学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含比喻的一项是()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D.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会上,《花好月圆》《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渔舟唱晚》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名曲,让观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B.李刚天不亮就打扫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整理好了。
C.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D.那座房子因年久失修,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要裂开的样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凤阳“六·二一”爆炸事故领导小组已开始对遇难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理赔政策解释工作。
B.欧阳中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不仅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也是一个纯真圣洁的人。
C.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于8时30分在福建晋江登陆,当地政府采取措施防止避免热带风暴登陆后产生的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5.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_______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zhuì) 袅.娜(niǎo)弥.漫(ní) 脉.脉含情(mài)B.处.理(chù) 颤.栗(zhàn)霎.时(shà) 蓊.蓊郁郁(wěnɡ)C.混沌.(dùn) 落蕊.(ruǐ)房檩.(lǐn) 揠.苗助长(yà)D.曲.折(qū) 茎.叶(jìnɡ)[来源:学科网] 倩.影(qiàn) 纤.尘不染(xiān)解析:A项,“弥”应读“mí”,“脉”应读“mò”;B项,“处”应读“chǔ”;D项,“茎”应读“jīnɡ”。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博精彩参差斑驳惹是生非B.掂记苍茫梳梳落落平平仄仄[来源:学科网]C.箫索嘶叫一泻千里以逸待劳D.瞥见婆娑急不暇择视同至宝解析:A项,脉博—脉搏;B项,掂记—惦记,梳梳落落—疏疏落落;C项,箫索—萧索。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B.但杨柳的丰姿..(指美好的姿态),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大致的轮廓)罢了。
解析:C项,“深味”,深层浓厚的味道。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来源:学&科&网]A.“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倩.(qiān)影媛.(yuàn)女鹢.(yì)首袅.娜(nuó)B.羞涩.(sè)蟋蟀.(shuai)啼.(tí)唱婆娑.(shuō)C.陪衬.(chèn)瞥.(piē)见肋.(lèi )骨澄.(dēng)清D.宛.(wǎn)然颤.(zhàn)栗氛.(fēn)围创.(chuāng)伤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中华文明源流长,经过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2)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于这片绿色。
(3)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A熏染留连筹措B熏陶留连筹办C熏染留恋筹措D熏陶留恋筹办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狂澜应酬愚拙雷霆万均B.暄嚣浩瀚慰藉变换多端C.技巧渲泄遮敝漠不关心D.销魂吝啬荫庇曲尽其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抑或是那种一线如流,曲折宛转,优美地飘忽着__________着的烟霞,可以裁做月里嫦娥的披肩?(2)她自始就在思索而且__________在沉思,并不照人类的想法而照自然的想法。
(3)但闻得那满池的荷叶荷花,微风吹来,__________清香,__________浓烈的馨香,是以更觉神往。
A.变换时时刻刻不不是却是B.变幻无时不不是却是C.变幻无时不不仅是而且是D.变换时时刻刻不不仅是而且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斗一生的他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C.作为现代人,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非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面对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身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同学们不要沉迷网吧。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
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
“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7.文学常识填空。
(1)《荷塘月色》的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学者。
本文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曾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2)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囚绿记》的作者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叶子和花仿佛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C.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给秋霜燃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的杜鹃了。
D.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
10.简析下面语段中加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1)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的种种幻想变成现实,上古时代异想天开的“造人”神话,将在当代科学家手中实现。
以人造肌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类人机器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科学家发现,非金属材料能在电流的作用下运动,于是产生了制造人造肌肉的构想。
研究证明,通过电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动伸缩和弯曲,从而可用来制造人造肌肉。
这种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制成,是把管状导电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在管内注入特殊液体,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释放出离子,这种复合体在电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缩动作。
通过控制电流强弱调整离子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改变它的伸缩性。
相反,通过改变复合体的形状也可以产生电。
人造肌肉具备人体肌肉的功能。
在人造肌肉中,一根直径为0.25毫米的管状导电塑料可承重20克,相同的体积,人造肌肉比人体肌肉的力量强壮10倍。
传统引擎驱动的机器人,除了关节之外,四肢没有任何可以活动的关联处,能量上自然是捉襟见肘。
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机器人四肢就会更加发达,能将分子能量的70% 转化为物理能量,其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引擎机器人。
近年来,一种名为Birod的生物机器人已问世,它可以负载超过自身许多倍的重量。
科学家正在研制用于未来士兵装备的人造肌肉。
这种人造肌肉一旦装入手套、制服和军靴,士兵就会有超人的力量,举重物、跳过高墙均不在话下。
利用人造肌肉可以发电的原理,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脚后跟”发电机,即把人造肌肉安装在军靴的鞋跟上,通过步行、跑步等运动就能发电。
未来,凡是需要小型电动引擎的制造业,人造肌肉都有用武之地。
人造肌肉灵活柔软,还可以用来制造医用导管和在救灾中大显身手的蛇形机器人。
目前已经有了利用人造肌肉制成的机器鱼,它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与真鱼没什么差别,“耐力”可保持半年时间。
机器鱼既没有马达、机轴、齿轮等机械装置,也没有电池,完全是靠伸缩自如的高分子材料自行驱动。
1.下列对“人造肌肉”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造肌肉可使高分子材料自动伸缩和弯曲。
B.人造肌肉的伸缩程度在电流发生变化时可以发生变化。
C.人造肌肉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其伸缩动作所产生的能量。
D.人造肌肉比人体肌肉力量更强,从而具有比人体肌肉更好的性能。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造肌肉的特征是可自动伸缩和弯曲,在自动伸缩和弯曲时产生电。
B.装有人造肌肉的机器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因为人造肌肉具有灵活性。
C.装有人造肌肉的机器人四肢更发达,其功率比传统引擎驱动的机器人的功率大。
D.人造肌肉使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的离子数量与人造肌肉的伸缩程度有关。
B.采用了人造肌肉的机器人能将分子能量转化为物理能量,能自行驱动和负重。
C.未来装有人造肌肉的军靴既可使士兵具有强大的力量,又可充当小型发电机。
D.用人造肌肉制成的机器鱼,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游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野里的精灵李存葆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
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
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
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
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
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
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
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
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
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
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
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
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
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
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
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
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
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
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