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公司年会励志演讲稿_演讲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28 KB
- 文档页数:9
周鸿祎励志演讲稿周鸿祎励志演讲稿我不知道大家想听什么,比如说有两大部分可以讲,高大上的我们讲转型互联网。
今天的主题是产品创新,我就讲讲微观的。
我在我们的行业里,战略比不上两位马总,我从骨子里本质上还是一个产品经理,可以分享一些做产品的心得。
最近互联网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猫三狗四开始装教主,说我是如何成功的。
我经常讲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
大家的愚蠢上是有共性的,很多人在失败上会犯同一个错误。
当你了解别人的产品是如何失败的,你才能在自己做产品的过程中避开这些暗礁。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大家最近都在谈互联网+,我理解大概有两种用互联网的方法,一种是+互联网,一种是互联网+。
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互联网:很多人希望把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结合,这是一种术,比如说我在互联网开一个店卖东西,在互联网上打广告,甚至是你在互联网上雇水军黑老周,云计算,大数据,这些做法都叫+互联网。
因为没有改变某一个行业或者说产品的本质,你只是利用互联网把它改的更加有效率,不会产生爆炸性的指数级的变化。
这种做法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简单的,所以说今天这不在我们的话题之内。
今天热门的互联网+有什么不一样呢,我的理解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指导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行业去改变它的产品体验,看待用户的方式,它和用户的连接方式,改变它的商业模式,从而产生真正的资源重新配置,产生化学反应甚至是核反映的效果。
连接的力量过去,很多传统大咖看不上互联网,认为是一群毛孩子忽悠国外vc的钱在国内乱烧。
行业里有一位我比较尊重的老朋友丁磊,XX年互联网泡沫破碎,他为了给自己和大家打气弄了一个广告,当年我没有看懂。
过了XX年我终于理解,那个广告道出了互联网的真谛——网聚人的力量。
网络之所以牛,因为网络把很多东西连在一起。
大家今天谈一个词“连接”,你要考虑你的产品如何能够真正把很多东西连接在一起。
这个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信息。
只有理解了连接,你才会理解为什么很多行业会被颠覆。
“我不想成为巨头,成为巨头的机会也已经过去了,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让互联网行业更好玩的人。
”周鸿祎语速如往常一样地坚定而急促。
发旧的紫色运动衫里搭着一件红色的T恤,下身却配了条西裤,宽额圆脸的他一脸疲惫地窝在沙发上,时不时把两只脚翘在茶几上,想问题的时候用手摆弄一团卫生纸,不笑的时候眼神犀利冷峻。
但无论是公司市值,还是由卡位“安全”并向“搜素”等互联网核心领域的扩张与布局,在外界看来,奇虎360这家崛起异常迅速的公司,俨然已显现成为新一代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迹象。
但这正是周鸿祎最担心的,用他的话说“最可怕的就是公司快速地膨胀”。
在外界看来赴美上市带来的风光,在他看来却是一个危险的开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与文化上遇到的挑战。
所以,他及领导团队时时刻刻在敲打着几千人的队伍。
就如公司搬入新大楼这件事,这座地上建筑面积共约万平方米、斥资超4亿元的总部,很多设计和功能让人联想起谷歌的总部。
但搬家后,360总裁齐向东略有警醒地对员工调侃,百度公司的倒退或衰弱,或者说百度公司逐渐出现的腐朽、败落的气息就是从百度大厦正式投入使用开始的。
也就是在这座大楼里,周鸿祎接受了本报专访。
在2个多小时的专访中,他颇具辩证地谈了他对领导、管理、危机、颠覆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这些都是近期他在思考“大公司病”中的所思所得。
辩证并非打太极,他的回答都很直接坦率,无论提到对手还是内部问题都直言不讳。
辩证更多的是说他的“警惕心”,比如谈到当下360面临的挑战,他直言“从表面上看现在可能没有危机,但是在我看来处处都是危机。
”类似这种思考在本次对话中比比皆是。
周鸿祎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但是正在学习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我这种性格的人是做不了一个教父级企业家的,我也不想去做。
我更希望能扮演一个激励者、推动者、支持者的角色。
”所以他希望,将来颠覆360的,要么是自己内部团队做的产品,要么来自于自己投资的公司。
这种胸怀,颇有他最推崇的企业家——乔布斯的风范。
开讲啦周鸿祎演讲稿:大学生该不该创业开讲啦周鸿祎演讲稿:大学生该不该创业其实我是我国非闻名段子手,兼这个没什么签约的脱口秀艺人。
我比拟喜爱讲段子,那么方才我介绍了,我叫周鸿?,公司咱们或许也知道叫360。
传闻咱们这个节目播出了的时分,立刻就要到结业季。
刚结业的学生,或许在校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创业呢?其实这是一个很灵敏的论题,由于现在许多人都在召唤,大学生便是要创业。
我觉得,假设咱们把创业狭义地界说成创业就等于自己开公司,自己当CEO(首席执行官),女朋友当CFO(首席财政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技能好一点给我当CTO(首席技能官),咱们全宿舍都是CXO(高档办理人员)。
假设是这样去了解创业,那我觉得大学生真的不适合一结业就创业。
在我国注册一个公司很简略,可是最终你真的要把一个主意,变成一个产品,把一个产品变成一件产品,让许多人去用这个产品,我觉得这对许多年青人来说,是十分大的应战。
并且能够预言的是,不管你多么有创业的热心和热情,它的成功率,不会由于咱们的热情高了,成功率就会提高。
创业永久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你每看到一个成功的公司,在它荣耀的前面,反面必定躺了100家不成功的公司。
并且这不成功公司的创始人,也和你相同的勤勉,和你相同的聪明,和你相同的吃苦。
可是假设咱们换一个视点,来看创业,假设你把创业了解成是一种心态,创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便是在不断地学习创业,并且心里有一个创业的愿望,你期望自己出来做工作,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
你是期望能够做一些对其他人,对他人有价值的产品,那么我觉得你现在就能够创业。
所谓在校大学生去创业,我仍然以为,这就像有个人,去买了两块钱彩票,中了500万大奖相同,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他人成功不等于你成功,由于成功是一件很偶尔的工作,即便关于所谓今日咱们热捧的,这种什么95后90后创业英豪,乃至包含我自己,乃至包含职业的所谓许多大佬,我仍然以为,咱们一切人的成功,至少超越一半是偶尔的运气在起作用。
选择-周鸿袆励志创业主题演讲象牙塔内外精英的对话周鸿袆IDG合伙人、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我这人就是老实,刚才主持人说嘉宾不用站起来,我就没有站起来,可随后的嘉宾都站起来了。
我先给大家道个歉,刚才我是听了他的话才没有站起来。
本来主持人说让我先讲,我这人说话比较糙,扔起块板砖抛砖引玉活跃一下气氛,结果徐老师一块大金砖,我坐在下面听着也都非常引人入胜,结果我在下面听着连自己讲什么都忘了,所以徐老师给我们后来的人压力都很大。
我非常赞同徐老师的观点,我觉得所有的成功者或者做很多事情的人他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我自己有自己的几个观点,刚才徐老师给大家煽惑了一下,我就来泼点冷水,别人不想创业我鼓动别人创业,大家想创业来找我投资时,我先给当头打几棒子再泼点冷水,这是我的做事方式,主要是帮助大家寻找一个平衡。
说到社团,刚才主持人和我沟通的时候我说对社团也不是很了解,我也属于徐老师说的那种比较变态的人,主要的精力没处发泄,主要用来学习。
对社团谈不上发言权,我想谈一下关于大学生的创业和择业的我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我觉得很多人经常写信来问我,是找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创业做什么能变成丁磊,打工什么时候能赚钱,我每天都收到很多这样的问题。
包括有同学也会问一些具体的提问,比如我这个社团该不该办,这个我没有答案,我只能给大家讲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刚才徐老师主要是谈你未来如何获得成功,也谈到很多机会。
我觉得所有这些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基本点就是都有一个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当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中国很现实。
但是,一定要在你大学的时候想明白你真正内心里追求的是什么,你把这个想明白了,有一个价值观,才会比较容易做选择。
如果你内心就是想要成为一个教授,就是想出国留洋,就是想做学问,那么,这时候你可能就觉得自己时间不够,就不一定要选择参加社团,如果你就是想做一个商人,想锻炼一下自己与人交际方面的能力,那你可能就会选择参加不同的社团。
周鸿t2020励志演讲稿我不知道大家想听什么,比如说有两大部分可以讲,高大上的我们讲转型互联网。
今天的主题是产品创新,我就讲讲微观的。
我在我们的行业里,战略比不上两位马总,我从骨子里本质上还是一个产品经理,可以分享一些做产品的心得。
最近互联网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猫三狗四开始装教主,说我是如何成功的。
我经常讲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
大家的愚蠢上是有共性的,很多人在失败上会犯同一个错误。
当你了解别人的产品是如何失败的,你才能在自己做产品的过程中避开这些暗礁。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大家最近都在谈互联网+,我理解大概有两种用互联网的方法,一种是+互联网,一种是互联网+。
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互联网:很多人希望把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结合,这是一种术,比如说我在互联网开一个店卖东西,在互联网上打广告,甚至是你在互联网上雇水军黑老周,云计算,大数据,这些做法都叫+互联网。
因为没有改变某一个行业或者说产品的本质,你只是利用互联网把它改的更加有效率,不会产生爆炸性的指数级的变化。
这种做法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简单的,所以说今天这不在我们的话题之内。
今天热门的互联网+有什么不一样呢,我的理解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指导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行业去改变它的产品体验,看待用户的方式,它和用户的连接方式,改变它的商业模式,从而产生真正的资源重新配置,产生化学反应甚至是核反映的效果。
连接的力量自己的历史靠自己去书写,自己的青春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世界靠自己去闯!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励志演讲稿,供您参考!可以说,到今天我的梦想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是我所在的行业从计算机发展到了互联网,发展到了手机领域。
我的目标很简单,一直都是要做出别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产品,我的产品能够改变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这个梦想,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也可以说我还没有实现,因为我觉得还有更多好想法可以去做。
过去,很多传统大咖看不上互联网,认为是一群毛孩子忽悠国外VC的钱在国内乱烧。
前所未有的周鸿祎励志演讲稿:弥足珍贵的职业生涯经验分享: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感悟。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对于每一位职场新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首先我想说的是,职场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而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在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而我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不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公司成熟期,我都反复强调:勇气是成功的源泉,不停地尝试也是进步的一种方式。
让你成功的,不一定是你最初的计划,可能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之后的新计划。
当面对难题时,多去想想有没有其他角度来解决问题。
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
在我看来,聪明人不是厚积薄发,而是不断积累。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我们需要在业余时间里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甚至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我想分享的是团队管理的经验。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能够带领团队不断成长的人。
我认为,一个好的团队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方向感:作为领导者,首先需要具备清晰的方向感。
只有确定好了方向,才能够为团队提供有效的指引。
2.沟通能力:沟通是团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能够与团队内外的人员有效沟通,让团队成员做到心中有数。
3.激励团队: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团队士气、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关键因素。
激励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奖金、晋升、技能培训等。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能够及时给予员工肯定和鼓励,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谈一下关于创业的一些感悟。
创业是一个需要非常勇气和毅力的过程。
无论是在创业的初期还是成功之后,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不被市场淘汰。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定位和目标,并能够快速进入市场。
周鸿祎公司年会励志演讲稿周鸿祎公司年会励志演讲稿我一直认为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首先不是去看它的收入,也不是看它今天的总市值。
而是要看它终究能不能给用户、给社会创造别人离不开的价值。
只要对用户有价值,让用户离不开你,让用户对你产生超越商业标准之上的情感的认知,在互联网你有足够的布局,你就有太多的方法去建立商业价值。
但是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
所以,今天我来谈360的愿景,我还是要强调根本的价值观。
所以在谈战略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人说团购这么赚钱,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就会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在搞P2P贷款,你为什么不去做呢? 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仅仅以什么赚钱就追求什么,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这个企业是没有价值观的。
我的观点是,不去管别人怎么做,这个行业今天有太多可以值得挣钱的地方,但是我们要想清楚我们的使命和战略是什么。
360的使命就应该是让人们无论干什么,让他们都觉得更有平安感。
就像马云所说,阿里巴巴的企业使命是什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道理很简单,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太多让人觉得不平安的地方。
我希望大家用更广阔的思路重新定义“平安”这两个字。
在做电脑平安的时候,谁说平安就等于杀毒呢?我们从建立之初起,就觉得在电脑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应该去解决。
同样,当我们进入到手机之后,在手机上做的最多的是拦截骚扰短信,拦截欺诈,让手机更省电,让手机更有效。
所以,我们一直在做的是大而全的概念当我们用“大平安”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平安,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如果你们说360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希望说我们是全球和中国最大的平安互联网公司。
不是“最大的互联网平安的公司”,而是要成为最大的“平安互联网公司”。
你会发现当很多行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时候,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平安感。
今天我奖给你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你敢坐吗?你买一个智能汽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它会不会死机。
电脑死机了可以拔电源,手机死机了还可以拔电池,汽车如果死机了怎么办?很多人梦想家里都变成智能家居,网络不通了怎么办?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会越来越没有平安感。
周鸿祎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演讲周鸿祎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演讲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互联网思维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演讲时间:2014年7月31日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首届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上的励志演讲稿外来的经验我刚从美国回来,我每年到美国去一次主要是充电,因为虽然我们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地蓬勃,大家也听到很多都是巨头的东西,跟你没啥关系,我们互联网有这个发展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不在于创新,更多的是在于人口红利,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所以很多很简单的生意模式只要有这么多用户一嫁接,我们也会产生很多高水平的公司。
但是真是要创新,我觉得真要到硅谷去,我在硅谷拜访很多美国的VC,问他怎么看未来的趋势,因为VC永远是在看未来的公司。
第二个我会见很多创业公司,因为听很多创业公司讲他们的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各种想法,你就能感觉眼界被打开,所以我管它叫创新的充电。
这次在美国赶上谷歌宣传它的策略,所以我总结起来一个在美国最热的概念,一个叫IOT,也就是过去我们前几年我们所说的叫物联网,物联网这个词我自己觉得不是很贴切,好象离原来这个概念一直是很热,但是都是炒概念,它没有真正跟老百姓消费,没有真正跟老百姓用户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我觉得IOT这个词很贴切,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把它互联化,都要把它变成智能的设备,都要把它跟互联网连接起来。
还有个比较热的事就是机器人,很多东西一旦加入了这种云端,这种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处理,比如深圳有一家公司叫大江做四轴六轴的无人机飞行器,其实这里面加上云端的智能控制以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机器人,所以把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
很多创业者感慨中国互联网已经逼尽,过去是把你咬死,现在是把你吃下去,它垄断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包括中国原来的五亿电脑互联网用户。
现在中国已经有十亿手机用户,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现在看未来,今天如果我们再跟小米比拼手机或者学巨头做什么即时通讯,我觉得已经是被别人抓住机会,我们要把目光看向今天刚刚启动的项目上,尽管它可能在三五年以后才会真正爆发,但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很多创新公司创业的机会。
励志人物演讲稿励志人物演讲稿篇一——周鸿祎演讲:锚定梦想,一切变简单大家好!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头驴,背着两捆草,饿了,到底放下哪一捆来吃呢?一直犹豫不决,结果饿死了。
这个故事有些夸张,但人生很多路口,大家都会在路口上徘徊。
做选择是很难很痛苦的,这边有诱惑,那边也有诱惑。
到底选择哪个?我的同学都出国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新东方学习准备考托福?我的发小考公务员了,我是不是也要买书复习了?电视上说有个人小学没毕业做电商就发财了,我是不是也要到淘宝上开个店铺?你今天听到东边热闹往东跑,明天听到西边热闹,就掉头往西边跑。
很多年下来,你就会变成一个没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疲于奔命,没有积累。
我认为,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年轻,那一定要花点时间想一想,不说长了,就是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时间,你到底要想成为怎样的人?未来十到十五年,你到底最想获得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这个东西,你可以说是梦想,也可以说是价值观。
为什么?因为你一旦想清楚了,以后你无论做什么判断,做什么选择,那就简单多了。
有助于实现我梦想的,我就干。
没帮助,我就放弃。
把梦想锚定,短期内不管你遇到什么诱惑,遭遇什么困难,都不会左右你判断和选择。
在这点上,我很幸运,在困难面前我很少摇摆,经常是一拍脑袋就做决定了。
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想清楚了我这辈子要干什么。
我不想要进到一个仰人鼻息的单位去,我就梦想着要开个自己的电脑公司编软件,自己安排生活和命运,而且做好了,很多人都用,这样很有成就感。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所有的选择都变得非常简单。
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在全国物理竞赛上获过奖,很多大学都愿意录取我,各种专业五花八门。
其中一所比较著名的大学,想录取我上食品工程专业。
我父母听说以后十分高兴,他们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觉得上了这个专业,以后就不愁吃饭了。
但我坚决不同意,因为我对食品不感兴趣,我就是想编软件。
当时西安交大也来录取我,我当时也不知道西安交大是干什么的,以为是修铁路的大学。
周鸿祎公司年会励志演讲稿360的使命是什么?我一直认为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首先不是去看它的收入,也不是看它今天的总市值。
而是要看它究竟能不能给用户、给社会创造别人离不开的价值。
只要对用户有价值,让用户离不开你,让用户对你产生超越商业标准之上的情感的认知,在互联网你有足够的布局,你就有太多的方法去建立商业价值。
但是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
所以,今天我来谈360的愿景,我还是要强调基本的价值观。
所以在谈战略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人说团购这么赚钱,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就会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在搞P2P贷款,你为什么不去做呢? 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仅仅以什么赚钱就追求什么,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这个企业是没有价值观的。
我的观点是,不去管别人怎么做,这个行业今天有太多可以值得挣钱的地方,但是我们要想清楚我们的使命和战略是什么。
360的使命就应该是让人们无论干什么,让他们都觉得更有安全感。
就像马云所说,阿里巴巴的企业使命是什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从互联网安全公司到安全的互联网公司道理很简单,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太多让人觉得不安全的地方。
我希望大家用更广阔的思路重新定义“安全”这两个字。
在做电脑安全的时候,谁说安全就等于杀毒呢?我们从建立之初起,就觉得在电1 / 9脑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应该去解决。
同样,当我们进入到手机之后,在手机上做的最多的是拦截骚扰短信,拦截欺诈电话,让手机更省电,让手机更有效。
所以,我们一直在做的是大而全的概念当我们用“大安全”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安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如果你们说360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希望说我们是全球和中国最大的安全互联网公司。
不是“最大的互联网安全的公司”,而是要成为最大的“安全互联网公司”。
你会发现当很多行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时候,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感。
今天我奖给你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你敢坐吗?你买一个智能汽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它会不会死机。
电脑死机了可以拔电源,手机死机了还可以拔电池,汽车如果死机了怎么办?很多人幻想家里都变成智能家居,网络不通了怎么办?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互联网的1.0是PC互联网,互联网的2.0是手机互联网。
下一个五年是IOT的五年。
什么叫IOT?internet of things,任何东西,小到一个硬件,中到一个产品,大到一个产业,都可以放到互联网上。
你可以设想一下,这里会产生更加巨大的机会的同时,会产生真正的大数据。
但同样大数据带来各种隐私的问题、数据泄露的问题,包括当各种设备都被智能化的时候,他们实际上都要接受云端的指令。
当云端出现安全的问题,出现了通信的劫持,出现了服务器的劫持,你真的有安全感吗?2 / 9所以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问题不是越来越少,安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
今天和别人去比,我们去卖盒饭,我们去搞团购,我们去搞打车,真的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公司什么领域都想做,什么钱都赚,这家公司最后一定是会出问题的。
360怎么做O2O?人类只要还存在,对安全的需求永远是最基本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不会改变的。
在下一个五年到十年,我们不会只是成为一个电脑安全的守护者,只是一个手机的保护者,我们会成为每一个人家庭的保护者,我们会成为每一个企业的保护者,我们也会成为每一辆车的保护者。
所以,你会理解IOT给我们机会,不仅仅是要解决IOT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讯的安全问题,云端的安全问题。
我们更可以利用IOT 这样一些技术,使我们从线上的安全走到线下的安全。
我们的O2O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手表?是因为我们要赶时髦吗?错了,我们希望通过手表要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感,我们能让中国未来几百万甚至上千的孩子,让他们的父母有安全感。
如果我们能够把手表做的更好,我们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安全公司,我们会保护人类最珍贵的东西。
同样还有我们马上会发布360的智能摄像机。
中国就要进入老龄社会。
很多人不可能都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他们可能会在家里放一个摄像头,可以经常跟老人去互动,随时知道他们起居饮食的情况。
如果家里有保姆、小孩、宠物,也一样可以用摄像头。
所以,我们提供的是什么?我们提供的是家庭的安全感。
而且在做安3 / 9全感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公司,只是提供一个工具。
今天中国人喝水觉得安全吗?呼吸的空气觉得安全吗?未来如果你把这些东西都变成安全问题,你会发现这里有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更大的蓝海,其实没有人比我们更有使命感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我认为,当你真正保护了很多人的家庭安全、孩子安全,人身安全,你才能真正爱你的产品,才真正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情感的认同。
很多人不太理解,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以后,为什么选择花很多精力去做慈善?当你看到了一个真正乞丐,你帮助了他,或者你赞助了一个失学的儿童,你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你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成就,会有一种被人需要的满足感。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被人需要能联系在一起呢?我一直觉得从查杀流氓软件,开始做免费杀毒那天起,我们就把商业和公益结合在一起。
所以,当我们去做手表的时候,不但没有赚钱,反而亏了好几千万开发的成本、试错成本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保护中国更多的儿童不被伤害,减少校园性侵,减少中国的儿童被诱拐、走失,这绝对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非常骄傲、也非常自豪的一个产品。
我特别希望,未来360在保护着人们,360给人们提供了安全的感觉,人们因此感谢我们,这就是我的希望。
安全之上打造新服务我们可能会继续奉行免费安全的理念,因为我们认为安全应该让4 / 9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
所以用免费的战略,我们希望在安全积累用户基础之上,我们要通过服务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解决我们收入的问题,所谓叫羊毛出在猪身上。
还有一个是解决我们的用户粘性问题。
因为安全有它基本的诉求,在安全基础之上,我们也要有更多的互联网服务,来让用户在我们服务上花更多的时间。
比如如果有500万儿童用了我们的手表,你想你怎么会不赚钱呢?你在里面给他们推送一些儿童的信息,父母每天查询儿童定位的时候,你去告诉他可以买件衣服,可以来买个奶粉。
如果家长,每天用你这个产品跟孩子保持连接,你觉得你会缺少这种商业机会吗?当然我卖手表也不是希望赚钱,我保护儿童。
但是我要通过互联网业务来赚钱。
所以,我们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只做安全的公司。
安全固然重要,但是因为安全很多时候是在底层发挥作用,用户每天都离不开你,但是不可能天天都进入到安全软件的界面里。
所以,我们要在安全打造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业务。
比如我们今天有搜索,有游戏,比如我们跟光线合作有影视。
我们在安全上是用颠覆式的打法,我不希望从安全上赚钱,我要把安全做到最极致。
这也是我们创新的,过去我们叫互联网安全的新的模式,今天我把它重新定义成叫“安全互联网公司”。
360将在非安全产品使用新品牌360的核心是安全,360的品牌就是安全。
我们不希望用360的5 / 9品牌做太多事情,以后360的品牌只会用来做跟核心安全有关的东西。
比如说儿童手表是不是涉及安全?是,因为它保护儿童,所以叫360儿童手表。
我们做路由器,也需要保护家庭网关的安全,所以叫360路由。
但是一些和核心安全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在安全基础之上建立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比如说搜索,我们要用独立的品牌来做。
这样做是为了让360品牌更加的聚焦、更加的专注。
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在一个品牌里试图赋予太多内涵,比如当年的雅虎,你都不知道它属于什么了。
今天大家提起上淘宝就是买东西,但大家有没有印象,淘宝也曾做过网页游戏,效果怎么样?流量巨大,但是他们的页游成功吗?不太成功。
为什么?用户不觉得到你的网站是为了玩游戏,我是为了买东西。
所以,今天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要采取多品牌的战略。
实际上我们的搜索改成了“好搜”,这是第一步。
所有的品牌都是在360旗下的品牌或产品,改一个名字是为了更好地去迎合消费者的认知。
举个例子,十年前当我用雅虎搜索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别扭。
为什么?因为当时的Google被认为是搜索专家,有一个动词叫“Google一下”。
但是一提起雅虎,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门户,会想到独家,会想到新闻,就是想不到搜索。
当时我跟雅虎的管理者说,我们应该给搜索单纯做一个名字当时有一个名字叫“搜搜”。
结果你们知道搜搜在英文里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过如此的意思”。
美国人不理解,认为雅虎的品牌不好吗?还应该用雅虎做搜索。
事实证6 / 9明搜搜很快跟雅虎有了区别。
当时的搜搜在中国很快超过了google。
但是等我自己成了360的创始人之后,我就开始觉得360这个名字太好了,干吗不用呢?但360品牌应该用在属于核心安全保护的地方,我们增值服务不一定叫360。
现在微信叫QQ微信吗?从航母变成特遣部队公司这么大,人多,必然执行力会降低。
很简单,你都一百公斤了,能不得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吗?所以,公司大了,自然就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公司做小。
怎么把公司做小呢?很简单,公司有足够成熟的业务,我们就让它独立发展。
我觉得未来我们不是一支孤零零的航母,我们要变成一支特遣部队。
我们有自己核心的业务,但是我们核心业务派生出来很多新的业务。
我们要放手,让很多业务独立发展。
当然我们所有的公司都还要在360集团的控股之下。
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大公司的一个部门看起来资源很多、人才很多,但是干不过外边一个小的创业公司。
因为一个创业公司目标特别专注,也没有特别多的繁文缛节,它的目标就是一群人把一个产品如何做到极致。
所以,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往往会更有活力、更有冲击。
我们当年也是从这样一个创业公司走过来的。
我们当年凝聚力量聚焦的时候,也给巨头带来巨大的冲击。
但是今天我们很多人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部门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打工者,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公司的指标,不去挑战技术,我们会连创业公司都干不过,那我们就危险了。
7 / 9所以,我们要把我们大的集团战略分成不同的一些独立垂直的公司。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公司往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更多的人能够成为CEO,我们有更多的人能够真正去带领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市场上全力以赴。
当它有机会能够独立上市,我们可以给这个团队独立上市的机会。
所以,有些人问我是不是公司不行了,如果行的话怎么把有的业务要拆分出去?道理很简单,当一个公司将近一万人,有几十个业务、上百个产品,你对整个公司谈聚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所以,我们希望随着公司业务不断的发展,有一些业务能够给它独立的空间,让它像一个创业公司那样发展。
外部投资内部孵化双管齐下我们会采用外部投资、内部孵化两种方式。
比如说我们做了一款路由器,曾经我们觉得很简单,我们在内部挑了一个团队来进行孵化,但慢慢才发现,我们对路由器了解的确实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