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煤炭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978.34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煤炭贸易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煤炭贸易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整合管理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今天,就让我用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为大家浅谈一下煤炭贸易企业整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我们需要明确整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这包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组织架构整合1.优化部门设置。
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合理划分部门职责,避免职能重叠,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矩阵式管理。
在保持原有业务部门的基础上,设立跨部门的虚拟团队,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
3.强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途径,选拔具有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
二、业务流程整合1.优化业务流程。
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去除冗余环节,提高业务处理速度。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
3.强化业务协同。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三、财务管理整合1.统一财务政策。
制定统一的财务政策,规范财务行为,降低财务风险。
2.优化财务预算。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3.强化财务监督。
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四、市场整合1.拓展市场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2.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对客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3.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广告宣传、企业文化传播等手段,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五、企业文化整合1.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具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2.传播企业文化。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宣传等途径,传播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3.建立企业文化制度。
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制度。
六、实施步骤1.调查分析。
对企业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2.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整合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CNAS认可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探索实践CNAS(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是负责认证体系和实验室认可的国家机构,对实验室的认可标准非常严格。
在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之后,为了保持认可的有效性,实验室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CNAS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探索实践。
一、内部审核的重要性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CNAS认可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内部审核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保证实验室的运作符合CNAS认可的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实验室可以不断优化其运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内部审核的实施步骤1. 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实验室需要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时间、范围、内容及审核人员。
内部审核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审核周期和频次。
2. 抽取审核样本在制定内部审核计划的基础上,实验室需要抽取相应的审核样本进行审核。
样本的抽取应该能够全面覆盖实验室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3. 进行内部审核根据内部审核计划和抽取的审核样本,实验室进行内部审核工作。
审核人员需要严格按照CNAS的认可要求和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审核,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充分发现问题和存在的隐患。
4. 汇总审核结果内部审核结束后,要及时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明确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内部审核不仅是一次性的工作,实验室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对审核结果进行跟踪,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CNAS认可的要求。
三、内部审核的难点与挑战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
首先是审核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审核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对实验室的运作进行全面和有效的审核。
其次是内部审核的全面性和深度性。
实验室需要确保内部审核的覆盖面广、深度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和存在的隐患。
解读如何确保实验室管理评审的有效性摘要: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管理评审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内容,想要知道质量管理体系是不是持续的保持其适宜、充分和有效,如是否满足了实验室的现实需求,以及评价管理体系是否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上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就需要进行实验室的管理评审工作。
但是在管理评审工作进行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还相当多,包括管理领导缺乏重视,审核人员输入材料缺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为实验室管理评审工作进一步地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便需要我们必须按照实验室的现实状况和要求来对它加以完善。
本文重点剖析了进行实验室管理评估的重要性,并找到了一些进行实验室管理评估的对策,期望可以有助于实验室更好的成长,使其功能更好的充分发挥起来。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评审;有效性;策略前言: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的形成,必须针对行业标准规范,并寻求新的检验方式和手段。
目前,由于尚有部分工作条件没有运用到实际过程中,所以实验室的质量水平仍参差不齐,在形成管理体系以后,还必须持续性的优化与完善,以解决实验室运营阶段的各类问题,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
一、实验室管理评审有效性的意义管理体系评价,是指实验室的管理层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所做出的一项实验室内综合性评估活动,是指实验室内部发现管理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借机对之加以完善的主要依据,是在对已有管理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对变更的需要。
有效性是指管理系统的执行成果超过其设计质量目标的程度,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执行的成果和所使用资源之间的关联,实现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1]。
二、实验室管理评审有效性的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评价,通常需要由管理层针对实验室的质量方针以及相应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对实验室质量管理适应力、现状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价。
其评价与考核的意义表现在了二点。
首先对项目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完成状况进行监督,以便更好地适应用户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发现实验室中出现的薄弱环节,适时地做出需求的识别与改善,如果是实验室的有关设施发生了问题,就应该适时地采取措施来加以调整与改善。
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企业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为保证实验室的运行高效、规范,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效率,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
1. 组织结构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实验室人员等。
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领导者,负责实验室整体管理和决策;技术负责人则负责具体的实验技术工作,并协助实验室主任完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室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技能和工作任务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工作。
2. 管理流程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
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实验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行;项目管理涉及科研项目申报、经费管理、计划执行等内容;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维护及安全使用等方面;质量控制则是实验室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实验过程控制、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等方面。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验过程记录、数据管理、质量风险评估等内容。
实验室应当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管理除了质量控制外,安全管理也是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
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实验室安全生产。
5. 结语综上所述,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实验室高效运行和良好发展的基础。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实验室可以提高科研效率,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实验室的发展和成果转化。
对检测实验室实施CNAS认可的认识与体会
任金栋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24)005
【摘要】实验室取得国家认可的关键是要建立并完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严格监控运行质量,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持续改进。
实施过程中除必要的硬件投入和人员培训外,必须要求全员参与,明确职责。
实施国家认可的目的是有效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最终达到为企业发展提供超值服务的目的。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任金栋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潜江4331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卷烟工业企业检测实验室CNAS认可的实践与体会 [J], 杨守臣
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部分条款分析及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 [J], 王林立
3.布勒(无锡)商业有限公司谷物检测实验室荣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 [J], 布勒
4.布勒(无锡)商业有限公司谷物检测实验室荣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 [J],
5.实验室检测资质——计量认证(CMA)与实验室认可(CNAS) [J], 梁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证标准物质在煤炭检测实验室的应用与管理发布时间:2022-11-07T02:03:27.46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3期作者:赵丹[导读] 介绍了有证标准物质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和管理,赵丹大唐蒲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蒲城 715501摘要:介绍了有证标准物质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和管理,重点分析了仪器标定、质量控制等方面,并对正确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以及做好有证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有证标准物质;质量控制;管理随着我国煤炭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加强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有证标准物质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几乎所有的检测过程均需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少有实验室和质检人员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处理。
本文阐述了有证标准物质在煤炭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如煤质检测仪器设备标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新方法或非标方法确认、检测设备性能评价、检测结果准确性评定以及质量控制等,并对做好有证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1.有证标准物质的定义和特点有证标准物质是采用计量学上有效程序测定了一种或多种规定特性的标准物质,并附有证书提供规定特性及其不确定度和计量溯源性的陈述。
有证标准物质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溯源性和不确定度声明;(2)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认定符合由ISO指南34和指南35给出的有效程序,我国已将上述指南等效转化为JJF342-201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和JJF1343-2012《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成为国家标准物质评审、发布的技术依据。
2.有证标准物质的验收对于购买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收到后应首先对照证书确认标准物质的运输条件符合要求,然后核对品种、数量等是否与购买要求一致;包装、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在证书声明的有效期内等。
CNAS煤炭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张超武;王纪波【摘要】基于电力企业煤炭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已成为新时期展现企业管理品质的必然趋势,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文件、定期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仪器设备管控注意事项、对实验室人员任命及授权到位、实验室现场环境控制等方面对现代化CNAS实验室管理进行初步探索,应用现代智能科学技术以实现实验室信息化操作.现代信息化实验室将计量及检测仪器设备联网,通过抽样信息录入、样品录入、选择检测项目、使用检测仪器设备编号录入、称量样品质量等原始数据自采、开启检测等操作流程,最终实现自动计算检测结果的目的 ,便于检测数据查询、分析与采用,可深度提升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品质.【期刊名称】《煤质技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仪器设备管控;抽样信息;样品录入;检测项目【作者】张超武;王纪波【作者单位】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蓟县 301900;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蓟县 3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21;F253.31 概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国内唯一对实验室进行认可审核的权威机构,经过该机构审核验收的实验室,其认可领域内的检测/校准能力不但为政府所承认,其检测结果也广泛被社会和贸易双方所认可。
实验室国家级认可作用及意义极其深远,但其认可管理体系建立与维护系统极其繁杂,既需熟练掌握实验室认可工作技术领域全部要求,又要深刻了解领会CNAS实验室认可依据准则的全部要素、要求,以全面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保障体系。
国华盘山电厂入厂煤试验室已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因而结合该电厂CNAS煤炭实验室体系建设与多年管理推进经验,总结历次监督评审、复评审不符合项的整改完善等管理经验,以下结合实验室管理经验[1-15],对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推进经验与同仁进行交流与探索,以便促进煤炭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
CNAS认可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探索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CNAS认可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实践,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首先介绍了内部审核的背景和目的,接着详细讨论了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以及其优势和挑战。
然后分析了内部审核的实施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内部审核的具体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内部审核对CNAS认可实验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讨论,希望可以为CNAS认可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CNAS认可实验室,内部审核,实践,实施策略,优势,挑战,案例,意义,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实验室认证的不断推进和完善,CNAS认证已经成为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
CNAS认证为实验室提供了一种国际认可的途径,使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得到更广泛的接受。
仅仅通过一次认证是远远不够的,实验室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内部审核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实验室的运行质量和结果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的内部审核不仅是对外认证的必备条件,更是实验室自身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内部审核,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进,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对CNAS认可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CNAS认可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为实验室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目的和意义内部审核作为CNAS认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验室运营过程中,内部审核旨在确保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得以有效运行,从而提升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内部审核,实验室能够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打下坚实基础。
内部审核还有助于加强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提高实验室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煤质化验室建设与管理煤质化验室建设与管理煤质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黑龙江技师学院鸡西158100林述刚摘要:根据目前煤矿煤质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煤质化验室的关键问题和管理煤矿企业煤质化验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验室煤质煤质化验在煤炭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煤炭的质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煤炭价格和企业效益,在煤矿生产中不可替代。
因此,煤炭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煤质化验工作,不断提高煤质化验工作水平。
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决定煤质化验工作的前提,高水平的化验室加上精细的管理是煤矿能够创造好的效益的“硬件”保障。
下面我就十几年在煤矿煤质工作的感悟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
一、健全煤质化验室制度,实行以精细管理促进工作精优。
煤矿化验室不同于专业化验室要求面面俱全,煤矿的化验室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好的煤炭检测质量。
煤质化验室的投资与设备的的选用也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进行细致的论证,昂贵的设备并非是精确数据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配合适当的制度与管理,才能保证精确数据。
煤质化验是精密程度要求较高的岗位,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和创新各项规章制度,从岗位职责、岗位标准、责任追究等方面来规范管理,保障煤质的工作执行力。
同时,避免制度虚设,通过互监互查等精细管理使之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切实把外在压力变为职工内在动力,不断提高化验工作水平。
二、科学化管理化验室物品、仪器设备。
加强过程控制,注重科学方法。
管理无外乎人的管理和材料设备的管理。
在对待设备管理上,要推行“零故障”管理,实行设备包保负责制,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在人的管理上,要实行“零差错”管理,细化目标、细分责任,教育员工树立“细节”理念,关注细微,细致工作,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严格按规程操作每一个化验步骤,从化验工作的准备、操作、结果计算到数据统计,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力争让每一项化验结果都能客观反映煤炭的真实情况,以严细的管理来提高操作能力和化验精确度。
C N A S煤炭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张超武,王纪波(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蓟县㊀301900)摘㊀要:基于电力企业煤炭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 N A S)认可已成为新时期展现企业管理品质的必然趋势,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文件㊁定期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㊁仪器设备管控注意事项㊁对实验室人员任命及授权到位㊁实验室现场环境控制等方面对现代化C N A S实验室管理进行初步探索,应用现代智能科学技术以实现实验室信息化操作㊂现代信息化实验室将计量及检测仪器设备联网,通过抽样信息录入㊁样品录入㊁选择检测项目㊁使用检测仪器设备编号录入㊁称量样品质量等原始数据自采㊁开启检测等操作流程,最终实现自动计算检测结果的目的,便于检测数据查询㊁分析与采用,可深度提升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品质㊂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仪器设备管控;抽样信息;样品录入;检测项目中图分类号:F407.21,F253.3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7677(2019)02-0045-03E x p l o r a t i o no n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C N A S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Z H A N GC h a o-w u,WA N GJ i-b o(T i a n j i a nG u o h u aP a n s h a nP o w e rG e n e r a t i o nC o r p o r a t i o nL t d.,J i x i a n㊀3019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 t h a t o b t a i n i n g t h eC N A Sf o r t h ec o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i n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 i s t h en e c e s s a r y t r e n d i nn e w p e r i o d t o s h o w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q u a l i t y f o r e n t e r p r i s e,f r o ma s p e c t s s u c ha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f i l e,c o m p l e t i n g i n t e r n a la u d i t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a u d i ta tr e g u l a ri n t e r v a l s,m a n a g e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n o t i c e so fi n s t r u m e n t s, a p p o i n t m e n t a n da u t h o r i z a t i o no f l a b o r a t o r y s t u f f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t r o l o f l a b o r a t o r y,t h e p r i m a r y r e s e a r c h o fm o d e r nC N A S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n a g e m e n tw a s d o n e,a n d t h em o d e r n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u t i l i z e d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l a b o r a t o r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p e r a t i o n.T h em o d e r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l a b o r a t o r y w i l l l e t 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 t e s t i n g i n s t r u m e n t c o n n e c t t o t h e i n t e r n e t,t h r o u g h o p e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s a m p l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e n t e r i n g,s a m p l ee n t e r i n g,t e s t i n g i t e m s e l e c t i o n,u s i n g t h e i n s t r u m e n tn u m b e rt o e n t e r a n d s a m p l ew e i g h tw e i g h i n g,t h ea u t o m a t i cc a l c u l a t i o nt e s t i n g r e s u l t sc o u l db er e a l i z e df i n a l l y,t h et e s t i n g d a t a i n q u i r y, a n a l y s i s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w o u l db e c o n v e n i e n t,t h e a u t o m a t i cm a n a g e m e n t q u a l i t y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c o u l db e i m p r o v e dd e e p l y.K e y w o r d s:l a b o r a t o r y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i n t e r n a l a u d i t;m a n a g e m e n ta u d i t;i n s t r u m e n ta n de q u i p m e n tc o n t r o l;s a m p l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s a m p l e e n t r y;t e s t i n g i t e m s1㊀概㊀㊀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 N A S)是国内唯一对实验室进行认可审核的权威机构,经过该机构审核验收的实验室,其认可领域内的检测/校准能力不但为政府所承认,其检测结果也广泛被社会和贸易双方所认可㊂实验室国家级认可作用及意义极其深远,但其认可管理体系建立与维护系统极其繁杂,既需熟练掌握实验室认可工作技术领域全部要求,又要深刻了解领会C N A S实验室认可依据准则的全部要素㊁要求,以全面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保障体系㊂国华盘山电厂入厂煤试验室已通过C N A S实验室认可,因而结合该电厂C N A S煤炭实验室体系建设与多年管理推进经验,总结历次监督评审㊁复评审不符合项的整改完善等管理经验,以下结合实验室管理经验[1-15],对C N A S实验室管理体系推进经验与同仁进行交流与探索,以便促进煤炭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㊂2㊀C N A S煤炭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文件㊂①首先全面收集认可依据,如煤炭实验室的认可依据除‘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之外,还应依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相关要素要求,开展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随时关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官网,及时了解认可准则变更信息,并及时更新相应文件内容㊂②体系文件必须全面㊂‘质量手册“应将认可准则涉及的全部要素转化为适合本实验室需求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应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㊁组织机构㊁方针及目标等进行描述㊂‘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及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其对手册中所提及的要素进行本地化规范说明㊂另需重视‘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㊂‘作业指导书“是实验室检测活动的指南,虽所有检测项目均有可执行的国家标准,但实验室应针对其条件54明确适用的实验方法,同时对实验原始记录的编写㊁数据修改均进行具体操作的规定㊂质量记录作为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第四层文件,应对实验室所有管理活动进行记录,记录的格式设计要求全面㊁到位,在涵盖实验室全部管理要素的同时还应便于检测人员的使用㊂③管理体系文件应定期评审,即管理评审过程中应评审全部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其中包含第四层文件,即所有质量记录㊂(2)弄清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定期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的 管理体系要求 规定, 实验室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以及 实验室管理层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㊂初涉实验室管理体系者易混淆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本质和要求,对此需弄清两者本质的区别,才能完成合格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㊂内审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该工作主要由内审员主持开展,重点涵括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并通过现场和资料的核查的方式与准则要求进行核对,从而判断其符合性及有效性㊂内审需对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实施和保持进行判断,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㊂而管理评审就质量方针和目标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㊁充分性㊁有效性进行战略性评审,最高管理者和管理层参与管理评审,即通过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各要素完成情况的输入而对实验室已确定的质量方针㊁目标及文件等项目进行评审,从而输出适宜性㊁有效性等评价结果,以便及时纠偏㊁改进以持续保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可行性㊂(3)仪器设备管控注意事项㊂①新购置仪器设备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㊂实验室用于测量的仪器设备应能达到所需的测量准确度和(或)测量不确定度,以提供有效可靠实验结果㊂为此,凡对检测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须由有资质单位进行精确度检定/检验,且始终保持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㊂一般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能定期开展仪器设备性能检定/检测,但易忽略对新购置设备的检定/检验㊂实验室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进行整体验收的同时,应先进行性能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㊂同时,对于脱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即使在性能检测的有效期内,也需由化验室负责人或设备管理员使用标准物质对该设备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㊂②高温设备性能检定/检测后,需确定适当修正因子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6.4.11条规定, 如果校准和标准物质数据中包含参考值或修正因子,实验室应确保该参考值和修正因子得到适当的更新和应用,以满足规定要求 ㊂对煤炭检测实验室而言,干燥箱㊁高温炉等设备的检定/检验结果以测试报告形式呈现,即该报告对设备实际温度测量结果显示数据进行描述,而非对设备检测精确度合格性进行测定,对此实验应根据设备显示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的比较来确定修正因子,从而调整设备温度设置以满足实验精确度的要求㊂盘山电厂入厂煤实验室某年度干燥箱和高温炉的测试报告详见表1㊂该实验室确定了每台设备的修正因子,以干燥箱G Z X-2#为例,通过计算确定其修正因子为-0.19%,推算出修正温度为1ħ㊂该台设备用于煤炭全水分㊁内在水分的测定,依据G B212 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规定,测定煤中水分的实验条件为将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5ħ~ 110ħ,因此,该台干燥箱的温度须设定在106ħ~110ħ,方能满足实验精确度的要求㊂表1㊀干燥箱及高温炉设备检测修正表设备名称编号测定项目执行温度/ħ工作温度/ħ显示温度/ħ测试温度/ħ修正因子/%温差/ħ修正温度/ħ干燥箱G Z X-1#全水㊁内水105-110105105105.40.380.40干燥箱G Z X-2#全水㊁内水105-110105105104.8-0.19-0.21干燥箱G Z X-3#全水㊁内水105-110105105105.20.190.20高温炉GW L-1#灰分815ʃ10850815816.70.211.70高温炉GW L-2#灰分815ʃ10850815816.30.161.30高温炉GW L-3#挥发分900ʃ10920900901.50.171.50㊀㊀(4)对实验室人员任命㊁授权到位㊂实验室应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任命和授权,行政职务及工作岗位不能代替实验室管理体系各层级人员设定要求㊂首先是实验室法定代表人任命最高管理者,对管理层进行授权㊂随之最高管理者确定其代理人㊁技术主管及其代理人㊁质量主管及其代理人等管理层和各工作岗位人员的任命,确定任命人员相应工作职责和权限并进行授权㊂授权专门人员进行从事64特定的实验室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开发㊁修改㊁验证和确认方法;分析结果(包括符合性声明或意见和解释)㊁报告㊁审查和批准结果等,并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㊂任命书㊁授权书应作为‘质量手册“附件,并附有管理者代表签字确认㊂对于被任命的代理人,在被代理人因出差或其他原因不在工作现场时,可直接行使代理人职责进行事项决策(必要时可汇报)㊁签字,尤其对于实验原始数据的审核及化验报告的签字确认,必须确保及时性㊂(5)定期对外部服务单位进行评价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6.6.1条规定, 实验室应确保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适宜性 ,服务可包括校准服务㊁抽样服务㊁检测服务等项目㊂对此,实验室应制定合格服务方名录,说明服务方名称㊁服务项目㊁所持资质名称及有效期以及获批准认证范围,验证㊁收集服务单位有效资质证明,建立服务方信息台账,并定期对服务单位资质及其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价,确保所服务的单位资质在有效期范围之内,具备对实验室开展相应资质服务的能力㊂(6)做好实验室现场环境控制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6.3条 设施和环境条件 对确保实验室检测活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环境条件进行了规范要求,即实验室环境在满足认可准则要求的前提下也应提升现场环境管控㊂煤炭实验室的现场环境管理力求突出整洁㊁规范及美观,仪器设备及工作环境设置在满足执行标准的同时,实验室还进行定置管理,设备㊁操作工具及日常消耗品摆放整齐㊁标识清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另外应规范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实验室内所有物品的摆放及环境控制即可体现管理层的精心投入,评审过程中潜移默化间可对实验室进行增分㊂3㊀现代化C N A S煤炭实验室管理初探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C N A S煤炭实验室应持续与时俱进,应用现代智能科学技术以实现实验室信息化操作㊂现代信息化实验室将计量及检测仪器设备联网,通过抽样信息录入㊁样品录入㊁选择检测项目㊁使用检测仪器设备编号录入㊁称量样品质量等原始数据自采㊁开启检测等操作流程,最终实现自动计算检测结果的目的㊂实施现代化C N A S煤炭实验室管理,既可避免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又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便于检测数据查询㊁分析与采用,可深度提升实验室自动化管理品质㊂另外,C N A S煤炭实验室体系文件中应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㊁使用与操作及授权等具体要求进行描述说明㊂参考文献:[1]㊀陈㊀伟.C N A S质量管理体系导入电力煤炭实验室的应用实践[J].中国检验检测,2017(2):51-53.[2]㊀左鹏飞,胡旭东,周利英,等.浅析C N A S认可实验室的风险管理[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8(1):112-114.[3]㊀苏丽清,张小东,李㊀巍,等.通过C N A S实验室认可提升煤检实验室能力[J].煤质技术,2012(3):37-38.[4]㊀孙云蓉,陈云华,赵炳南.C N A S实验室专项监督机制的探讨与思考[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4):38-41.[5]㊀晏南军.C N A S认可对检测实验室的重要性[J].化工管理,2013(4):178.[6]㊀辛晓艳.煤炭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煤质技术,2009(4):4-6.[7]㊀王秋湘.实验室认可对A公司煤检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影响分析[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8:1-51.[8]㊀施玉英.论煤炭实验室质量管理[J].煤质技术,2011(S1):18-21.[9]㊀丁㊀峰,高元栋,朱志江.浅谈实验室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注意的问题[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2(2):65-70.[10]㊀李㊀娜.浅谈企业内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建立[J].2018,41(3):59-60.[11]㊀陆旭光,王德智,张㊀丹,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范围[J].品牌与标准化,2010(6):50-52.[12]㊀刘焕坤,智㊀顺,张云红.浅谈煤炭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J].煤质技术,2012(6):24-26.[13]㊀王文超,张㊀凡,李文文.煤质实验室管理体系保持有效运行体会[J].山东煤炭科技,2012(4):283-284.[14]㊀张红贞.煤质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转化中的几点体会[J].煤炭技术,2005,24(10):123-124. [15]㊀陈瑞平,卞立新.浅谈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J].中州煤炭,2007(2):34-35.㊀㊀作者简介:张超武(1972-),男,天津人,工程师,现在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燃料管理工作㊂㊀(收稿日期:2019-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