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37.42 KB
- 文档页数:11
1.信号: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2.Token Bus:既令牌总线,是一个使用令牌通过接入到一个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架构3.下载:从远程主机将文件复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4、超文本:超文本文件是由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写成文本文件。
文本含有超链接。
5.远程网桥是指通过广域网连接多个远地网段的网桥6.半双工通是指通信的双方都具有发送器和接收器,但信道只能容纳一个方向的传输7.IEEE802.3:CSMA/CD 网络8.IAB:国际互联网网络体系技术委员会9、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0、STP:屏蔽双绞线电路11.数字信道:以数字脉冲形式传输数据的信号12.FDDI:允许分布式数据接口:政府机构的代码14: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15、网桥:局域网之间的链接16.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17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层,属于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下层子层--物理层。
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18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19.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20.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以扩频技术为基础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因其保密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而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
21.PCM: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数字信号,称为PCM(pulsecode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22.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23.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网际协议):该协议是Windows远程访问的一种旧工业标准,主要在Unix远程访问服务器中使用,现今仍然用于连接某些ISP。
24.POP邮局协议:Internet协议。
25.Crosstalk(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MU1/P1=MU2/P2…MUn/Pn=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理论条件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条件是RCS12=P1/P2.消费者均衡是建立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等都给定的基础上的.当消费者收入或商品价格等等发生变动时,消费者均衡也随之变动.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8、预算约束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工具之一.表示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条件,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P3X3=M.在只消费X1和X2两种商品时,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1/P2,其位置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水平.预算线上的点和预算约束线以内的点都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所允许的消费数量,而预算约束线以外的点,消费者则不可能达到.9、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这些不同的商品数量组合的效用水平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负斜率;2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10、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中,两种商品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由此可以得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RCS表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RCS12=-X2/X1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相反数,RCS一般具有递减的趋势.11、价格消费曲线:在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是价格消费曲线.1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14、吉芬物品: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于这种违反需求规律的商品,经济学家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15、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反映了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它与生产者所选择的生产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并随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而变动.16、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PL=TP/L,其中MPL为要素L的边际产量,TP和L分别为总产量的增量和要素L增量.17、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18、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19、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它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用产量最大或在其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时所需要=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使用的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要素时的情况20、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的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另一方面,工资率提高以产生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消费者会增加所有正常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22、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据这一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善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善变坏,则后者相对于前者,资源配置状态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得到了增进.23、私人成本:私人成本就是私人行为者所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当存在着外在性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不相等的.一般来说,当存在消极的外在性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2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期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含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即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2GDP是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期间内往往为一年年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如2005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中.25、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认为,社会的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26、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表示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成线性函数关系.以c 代表社会总消费,y代表社会总收入,则有c=α+βy,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27、储蓄函数:是指总储蓄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储蓄函数说明,总储蓄取决于总收入,与总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函数可由消费函数推导出来.2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且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29、税收乘数:是指总收入变动带来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之间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总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30、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变动之间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为正值,其值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2、加速数: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33、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为IS曲线.34、流动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也称货币需求.35、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36、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37、财政制度的稳定器:是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39、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0、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41、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当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地,需求总水平与价格水平呈反向关系.也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IS -LM模型来求得.42、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建立在新古典生产方程体系之上.强调了在一个封闭的没有政府部门的经济中储蓄、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增长的作用,它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其基本假定是:1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2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4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5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43、资本-产出比: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被称为资本-产出比.如果K代表资本,Y代表产量,则资本-产量比为V=K/Y.这一比率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技术装备程度.44、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s=S/Y.45、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着的上涨.4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的上涨.47、完全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作了如下明确的定义: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48、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种.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通的市场组织.形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生产的规模经济;行业中几家企业对某些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府扶植和支持.4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即MR=MC.50、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Q=QTRQ/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产品.。
一、名词解释题(1)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3)新鲜血:在4℃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内的血液,它基本上保留了血液的各种原有成分。
(4)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5)咽拭子标本:从咽部和扁桃体取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6)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全过程的客观记录。
(7)库存血:指在4℃环境下保存2~3周的血液。
(8)临终:临终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走向完结,死亡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的时候,可称为临终。
(9)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其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的快速死亡。
我国尚未通过实行安乐死的立法。
(10)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者排出粪便、积存的气体或输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11)环境:是指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12)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持续引流尿液的方法。
(13)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
(14)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途径。
(15)脉搏短绌: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又称绌脉。
(16)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17)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18)睡眠剥夺:指睡眠时间减少、质量降低及睡眠被频繁地打断。
(19)无尿:又称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20)清洁:指应用洗、刷、擦等方式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及消除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人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3. 药物的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4. 激动剂:激动剂与受体既有高亲和力,也有高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5. 抗生素:来至细菌或真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化过程的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1. 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2.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3. 拮抗剂:一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阻断该受体激动剂介导的作用。
4. 糖尿病: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渐进性糖、脂肪、蛋白质、水喝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5. 首剂低血压:又称首剂综合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1.药物的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得一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得一分)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得一分)担任存留的生物效应。
(得一分)4.广义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3.生物利用度: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得一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得一分)4.化疗指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得一分)与治疗病原体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之比(得一分),LD50/ED50或LD5/ED95。
二、单选题1.在如下的给药途径中,一般药物的吸收速率最快的是( C )A.舌下给药 B.口服 C.气雾吸入D.皮肤给药2.药物消除的做主要器官是( A )A.肾脏B.肺C.小肠D.皮肤3.与药物扩散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A )A.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B.药物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C.药物的离子化程度D.药物的pKa和体液的pH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A )A.药物的吸收速度B.药物的排泄速度C.药物的转运方式D.药物的光学异构体5.离子障指的是(D )A.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B.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6.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t1/2为( D )A .4h B.2h C.6h D.3h7.不属于抗高血压药物的是( B )A.钙通道阻滞药B.α受体激动药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D.α、β受体阻断药8.卡托普利的主要降压机制是( A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B.扩张血管C.抑制缓激肽的水解D.抑制醛固酮的释放9.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 C )A.抑制肾素分泌B.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C.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D.减少心输出量10.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性心律首选药是( D )A.普鲁卡因B.硝苯地平C.维拉帕米D.利多卡因11.治疗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宜用( D )A.普鲁卡因B.维拉帕米C.奎尼丁D.苯妥英钠12.减少胆固醇合成的药物是( B )A.普罗布考B.洛伐他汀C.烟酸D.考来烯胺13.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解热镇痛?(B )A.吲哚美辛B.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D.保泰松14.下列属于广谱青霉素的是( C )A.青霉素VB.氯唑西林C.阿莫西林D.非奈西林15.下列属于磺胺增效剂的是( B )A.磺胺嘧啶B.甲氧苄啶C.磺胺异噁唑D.磺胺甲噁唑16.最早被广泛应用且应用时间最长的口服降血糖药物( A )A.磺酰脲类B.噻唑烷二酮类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双胍类17.下列药物属抗精神分裂症药是( C )药物A.普萘洛尔B.普鲁卡因C.氯丙嗪D.卡托普利18.支配骨骼肌的神经是(C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运动神经D.自主神经19.不属于肾上腺素临床应用的是(D )A.心脏骤停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D.高血压20.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 B )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21.体内能使药物发生代谢最主要器官是(B )A.肾脏B.肝脏C.小肠D.肺22.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D )A.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C.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23.关于胺碘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 )A.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B.选择性延长APDC.能阻断Na+通道D.能阻断K+通道24.强心苷对心肌耗氧量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对正常和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均无明显影响B.可减少正常和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C.可增加正常和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D.仅减少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25.硝酸甘油主要临床应用不包括(A )A.心绞痛B.心肌梗死C.调血脂D.慢心衰竭26.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D )A.导水管周围灰质B.脊髓C.丘脑D.外周神经系统27.下列能与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是:(C )A.庆大霉素B.林可霉素C.四环素D.氯霉素28.主要治疗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感染,急性淋病等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是:( A )A 诺氟沙星 B.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洛美沙星29.下列药物中主要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的药物是:( A )A.磺胺嘧啶B.甲氧苄啶C.环丙沙星D.阿莫西林30.下列哪个不是核酸类抗病毒药物:( B )A阿昔洛韦 B.金刚烷胺 C.利巴韦林 D.阿糖腺苷31.I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是(D )A.格列本脲B.罗格列酮C.盐酸二甲双胍D.胰岛素32.盐酸普鲁卡因是(A )A.局麻药B.、受体激动剂C.抗胆碱药D.抗组胺药33.吗啡 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是(B )A.强啡肽B.内啡肽C.脑啡肽D.P物质34.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是(A )A.左旋多巴B.苯妥英钠C.盐酸丙咪嗪D.氯丙嗪35.H1受体阻断药是(C )A.左旋多巴B.氯丙嗪C.氯苯那敏D.丙咪嗪36.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 C )A.作用于靶器官B.在肝脏代谢C.与血浆蛋白结合D.储存在脂肪37.下列有关卡托普利的描述中错误者为( A )A.临床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B.临床用于抗高血压C.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直接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38.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 D )A.奎尼丁B.胺碘酮C.普萘洛尔D.利多卡因39.以下哪项不是强心苷的作用机制( B )A.抑制Na+/K+-ATP酶B.使细胞内Ca2+减少C.使细胞内Na+增多D.使细胞内Ca2+增多40.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C )A.阻断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B.降低感觉纤维感受器的敏感性C.阻止炎症时PG的合成D.激动阿片受体41.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B )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42.下列属于耐酸的青霉素的是:( A )A.青霉素VB.双氯西林C.阿莫西林D.氨苄西林43.下列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的是:( A )A.氨曲南B.头孢拉定C.头孢唑啉D.头孢克洛44.M和N受体结合的神经递质是( A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多巴胺45.胆碱酯酶抑制剂是( A )A.新斯的明B.阿托品C.山莨菪碱D.东莨菪碱46.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A )A.地西泮B.阿托品C.盐酸利多卡因D.毛果芸香碱47.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C )A.易化扩散 B.膜泵转运 C.简单扩散 D.滤过48.洛伐他汀属于( D )A.苯氧酸类药物B.胆汁酸结合树脂类药物C.多烯脂肪酸类药物D.HMG-CoA还原酶抑制剂49.呋塞米属于下列哪类利尿药( A )A.强效利尿药B.中效利尿药C.保钾利尿药D.碳酸酐酶抑制剂50.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是( B )A.促进炎症消散B.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C.抑制抑黄嘌呤氧化酶D.促进PG从肾脏排泄51.下列哪个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C )A.阿莫西林B.林可霉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52.临床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大脑缺少哪两种神经递质( A )A.5-HT和NAB.GABA和NAC.5-HT和AD.5-HT和GABA53.没有节前、节后之分的神经是( C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运动神经D.自主神经54.下列药物可用于解痉的药物是( A )A.阿托品B.新斯的明C.毛果芸香碱D.加兰他敏55.体内能使药物发生代谢的最主要器官是(B )A.肾脏B.肝脏C.小肠D.肺56.卡托普利主要通过下列哪项而起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B )A.利尿降压B.扩张血管C.拮抗钙D.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57.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C )A.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B.抑制环加氧酶,减少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C.抑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D.抑制环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E.激活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58.下列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A )A.氨曲南B.亚胺培南C.阿莫西林D.舒巴坦三、填空题1.临床前的药理实验研究包括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新药毒理学研究2.常见的细胞屏障包括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胎盘屏障3.常见的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环鸟苷酸(cGMP)、磷酸肌醇等。
1、发酵工程:是将DNA重组及细胞融合技术、组学及代谢网络调控技术、过程工程优化与放人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发酵工程融合,大大捉高传统发酵技术水平,拓展传统发酵应用领域和产品范围的•种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新•代工业生物技术)。
2、固体发酵:根据培养物的物理状态分类的•种发酵方式。
发酵培养物为固态。
3、液体发酵: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个分类。
4、厌氧发酵:厌氧微生物在隔绝空气不与分了态氧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的发酵过程。
•般适用于微生物作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代谢,反应时放出气体同时产生热量。
5、好氧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成并积累微生物菌体或代谢产物。
6、深层培养:又称通气搅拌技术,采用机械通气搅拌,使得好气性发酵进行大规模生产。
7、深层液体发酵:即微生物细胞在•个密封的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进行发酵。
8、深层固体发酵:是浅盘固体发酵的•种发展,如厚层通气床,固体发酵罐等,用于工业生产。
9、分批发酵:根据物料和产物的进出方式进行分类的•种发酵方式,所有物料(除去空气,消泡剂,酸碱调节剂外〉•次加入发酵罐,灭菌、接种、培养,最后整个罐的内容物放出,进行产物回收。
10、补料分批发酵: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
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
11、连续发酵:以•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使培养物在近似恒定的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法。
12、半连续发酵: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
13、营养缺陷型(auxotroph):指原菌株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合成途径中某步麋发生缺陷,而丧失了合成某些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能力。
14、原养型(PrOtOtropħ):营养缺陷型菌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变异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农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题库的名词解释(一)题库的名词解释目录(Table of Contents)•题库•名词解释–题目–选项–答案–解析–标签题库题库是指收集、整理和管理问题与答案的库存,通常用于教育、培训和考试等场景。
题库中包含各种题目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名词解释题目题目是指题库中的一个问题或要求被解决的内容。
题目通常包含问题的描述,并可能跟随相关的选项供考生选择。
例如,在一份驾驶理论考试的题库中,一个题目可能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你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选项选项是指题目中给出的不同选择或答案。
选项通常用于选择题中,供考生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选项的数量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而有所不同,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选项。
继续上述驾驶理论考试的例子,该题目给出的选项可能包括:“A. 行人横穿道路的情况; B. 路况变化的迹象;C. 车辆驾驶员的手势信号;D. 前方施工区域”。
答案答案是指题目的正确解决方案或正确选项。
不同题目类型的答案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选择题中,答案通常是标记为正确选项的选项字母,如上述例子中的选项 B。
而在填空题或解答题中,答案就是考生填写的内容或给出的解答。
解析解析是指对题目的解答过程或答案的详细说明。
解析通常提供背后的逻辑或原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解析也可以包括对选项的详细分析和对其他错误选项的解释。
题库中的解析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资料。
标签标签是指给题目打上的一些特定属性或分类标签,用于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分类、检索和组织。
标签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知识点、难易程度等要素进行分类。
通过标签,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和选择合适的题目。
例如,一个题目可能被打上“数学”、“几何”和“高难度”等标签。
名词解释题库(核心概念)“科技发展简史”核心概念1.外国史:将科学视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研究其与社会其他部分的关系。
2、内史:是指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做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3.原始宗教:是以自然物为主要崇拜对象的自发宗教。
它认为万物皆有灵,灵魂不死,因此构成了与各种崇拜对象相称的宗教仪式4、自然崇拜:是原始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无能为力,对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春香秋冬、火山爆发等无法理解,对自然的威力产生恐惧,从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于是出现了太阳神等自然神。
5.图腾崇拜:又称民族崇拜,由动物崇拜演变而来,是最早的氏族宗教形式之一。
6.祖先崇拜:是对祖先精神的崇拜。
7、希腊化时期:29从公元前334年开始,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击溃雅典后,在亚历山大大帝统率下侵入小亚细亚,征服了巴比伦,并进占埃及,在埃及建立了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亚历山大分裂为三个部分,直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为三个部分,直到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占领。
这三百年是古希腊的后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8、古希腊自然哲学29古希腊人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那时自然科学都包括在哲学里,称为自然科学。
米利都学派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的一个自然哲学学派。
这一学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将世界的起源归因于某些特定的物质形式,并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一些基本事物演化而来的10、毕达哥拉斯学派30毕达哥拉斯学派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等,他们断言,地球天体和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天体运动是和谐的,一切天体都做均匀的圆周运动,因为球形和正圆形是最完善、最理想的几何体德谟克利特学派德谟克利特学派又称原子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刘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起源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物质中最后一个不可分割的粒子。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在真空中运动的原子组成的。
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题库60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让被管理者与自己共同去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过程。
2、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管理既定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安排的工作过程。
3、组织:组织一是指组织形态;二是指组织工作,主要是第二层含义,即对人员角色安排和任务分配,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规划与变动、组织授权等。
4、领导:领导是指导和督促组织成员去完成任务的一项管理职能。
领导就是管理者带领和指挥组织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地执行组织计划,实现组织的目标的活动过程。
5、人事或人员配备:是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所进行的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拔,培训与发展,计划、预测和控制。
配置与保障,工作分析与设计,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或过程。
6、控制:为实现组织目标,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活动的检查、监督、调整等管理过程。
7、护士合理配置:关于护士合理配置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定义。
专家认为护士合理配置主要与护理环境和要素有关,这些要素包括拥有适量的护士,以满足患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需求。
8、角色的概念:“角色”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
“角色”也可以是社会结构中或社会制度中的一个特定位置,每一个位置都有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一个人常担负有多种角色,一种角色也可以由许多不同的社会个体来承担。
9、循证护理:以临床护理实践为研究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证据,做出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最后将科学证据与临床知识和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参照病人的愿望,在某特定领域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实践。
10、全方位管理模式:全方位管理模式(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 简称OEC 管理模式,是指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就是把医院的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位护士,需建立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试题库·名词解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学语文试题库·名词解释1、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六书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2、“春秋笔法”,又称被称为微言大义,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3、《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着。
相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它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新词语:所谓新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
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6、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指在某一个地方通行的语言。
7、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一标准来消除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差异,以提高其交际效果,并促进这种标准的全面推行。
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9、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指屈原开创的、战国后期在楚国流行的一种新诗体;一指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体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
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一一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一一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一一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一一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一一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一一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一一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一一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 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一一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真误差一一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21、闭合差一一一系列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应用值之差。
22、限差一一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允许值。
23、相对误差一一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比。
中医名词解释题库一、以下哪个名词在中医中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活动和功能?A. 气机B. 阴阳C. 五行D. 脏腑(答案)A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机”指的是人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及其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二、中医中的“辨证施治”是指什么?A. 根据病症表现确定治疗方法B. 根据患者体质选择药物C.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D. 根据年龄大小决定药量(答案)A解析:“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通过辨证分析,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以下哪个名词在中医中代表人体内的阴液和阳气?A. 营卫B. 气血C. 阴阳D. 津液(答案)C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代表人体内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阴液指体内的液态物质,阳气则指体内的功能和能量。
四、中医中的“经络”是指什么?A. 人体内的血管系统B. 人体内的神经系统C. 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通道D. 人体内的淋巴系统(答案)C解析:“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是连接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网络系统。
五、以下哪个名词在中医中指的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A. 正气B. 邪气C. 体质D. 卫气(答案)D解析:“卫气”在中医中指的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作用的气,它反映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六、中医中的“五行”理论是指什么?A. 五种基本元素B. 五种基本颜色C. 五种基本味道D. 五种基本物质属性的抽象概括(答案)D解析:“五行”理论是中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它将自然界的万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属性的抽象概括,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七、以下哪个名词在中医中指的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能量?A. 精气B. 气血C. 精血D. 精津(答案)B解析:“气血”在中医中指的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如气)和能量(如血),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1. 鸦片战争:这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啊!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大门被强行踹开了一样。
想想看,英国人为了赚钱,拼命往中国卖鸦片,这能忍吗?林则徐虎门销烟就是对他们的有力回击!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吗?2. 太平天国运动:哇哦,这可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呀!就像是一群受压迫的人奋起反抗,想要打破旧秩序。
洪秀全带领着大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那场面,肯定很壮观吧!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吗?3. 洋务运动:嘿,这可是清朝的一次大尝试呢!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想要通过吃药来恢复健康一样。
李鸿章、张之洞他们搞工厂、建海军,想要让国家强大起来,可惜最后没完全成功,但也留下了不少东西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4. 甲午中日战争:哎呀呀,这场战争可太惨啦!就像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日本野心勃勃地来侵略,我们的北洋舰队奋力抵抗,结果却很悲壮。
邓世昌他们的英勇事迹,难道不让人感动和气愤吗?5. 戊戌变法:这可是一群有理想的人想要变法图强啊!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努力尝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那种精神值得我们记住呀!这难道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吗?6. 义和团运动:哇,这是老百姓的愤怒爆发呀!就像火山喷发一样。
他们勇敢地对抗洋人,虽然方式可能有点简单粗暴,但那股子劲头,真让人佩服!这是不是让人热血沸腾呢?7. 辛丑条约:哎呀,这个条约简直是太屈辱啦!就像被人死死踩在脚下。
那么多苛刻的条件,让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这难道不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吗?8. 辛亥革命:哇塞,这可是推翻封建王朝的大事件呀!就好像是打破了一个旧世界,迎来了新的希望。
孙中山他们的努力,终于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啦!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呢?9. 新文化运动:嘿,这可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呢!如同给人们的脑子来了一场洗礼。
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倡导新思想、新文化,让人们的眼界大开呀!这是不是很有意义呢?10. 五四运动:哇哦,这是青年们的怒吼呀!就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
【生物化学——名词解说大全】第一章蛋白质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必要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3.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pI)4.罕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5.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6.构型 (configuration)7.蛋白质的一级构造(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8.构象 (conformation)9.蛋白质的二级构造(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10.构造域 (domain)11.蛋白质的三级构造(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12.氢键 (hydrogen bond)13.蛋白质的四级构造(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14.离子键 (ionic bond)15.超二级构造(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16.疏水键 (hydrophobic bond)17.范德华力 ( van der Waals force) 18.盐析 (salting out)19.盐溶 (salting in)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22.蛋白质的积淀作用(precipitation) 23.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24.层析( chromatography )第二章核酸1.单核苷酸 (mononucleotide)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5.反密码子(anticodon)6.顺反子( 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denaturation 、renaturation )8.退火( annealing)9.添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噬菌体( phage)12.发夹构造( hairpin structure )13. DNA 的溶化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 Tm)14.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5.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第三章酶与辅酶1.米氏常数(K m值)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 )3.辅基( prosthetic group )4.单体酶( monomeric enzyme )5.寡聚酶( oligomeric enzyme )6.多酶系统(multienzyme system )7.激活剂( activator )8.克制剂( inhibitor inhibiton)9.变构酶( allosteric enzyme )10.同工酶( isozyme)11.引诱酶( induced enzyme)12.酶原( zymogen)13.酶的比活力( enzymatic compare energy )14.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第四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1.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2.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 )3.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4.磷氧比 P/O( P/O)5.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6.能荷( energy charg第五章糖代谢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2. Q 酶 (Q-enzyme)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4.发酵 (fermentation)5.变构调理 (allosteric regulation)6.糖酵解门路(glycolytic pathway)7.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8.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9.磷酸戊糖门路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 D- 酶( 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第六章脂类代谢1.必要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2.脂肪酸的α -氧化 (α - oxidation)3.脂肪酸的β -氧化 (β - oxidation)4.脂肪酸的ω -氧化 (ω - oxidation)5.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6.柠檬酸穿越 (citriate shuttle)7.乙酰 CoA 羧化酶系( acetyl-CoA carnoxylase)8.脂肪酸合成酶系统( fatty acid synthase system)第八章含氮化合物代谢1.蛋白酶( Proteinase)2.肽酶( Peptidase)3.氮均衡( Nitrogen balance )4.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5.硝酸复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 )6.氨的同化( Incorporation of ammonium ions into organic molecules )7.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8.尿素循环(Urea cycle )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 )10.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 )11.核酸酶( Nuclease)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13.氨基蝶呤(Aminopterin )14.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合成1.半保存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2.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cription )3.逆转录( reverse transcription )4.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5.复制叉( replication fork )6.领头链( leading strand)7.随后链( lagging strand )8.存心义链(sense strand)9.收复生( photoreactivation )10.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11.内含子( intron )12.外显子( exon)13.基因载体(genonic vector )14.质粒( plasmid )第十一章代谢调理1.引诱酶( Inducible enzyme )2.标兵酶( Pacemaker enzyme)3.操控子( Operon)4.衰减子( Attenuator )5.隔绝物( Repressor)6.辅隔绝物( Corepressor)7.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 )8.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9.共价修饰( Covalent modification )10.级联系统( Cascade system)11.反应克制(Feedback inhibition )12.交错调理( Cross regulation )13.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 )14.钙调蛋白( Calmodulin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密码子 (codon)2.反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3.反密码子 (anticodon)4.变偶假说 (wobble hypothesis)5.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nt)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7.反义 RNA(antisense RNA)8.信号肽 (signal peptide)9.简并密码 (degenerate code)10.核糖体 (ribosome)11.多核糖体 (poly some)12.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13.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14.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15.氨酰 - tRNA 合成酶 (amino acy-tRNA synthetase)16.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17.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18.锌指 (zine finger)19.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2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22.螺旋 - 环 - 螺旋 (helix-loop-helix)第一章蛋白质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护理学基础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2、护理学:是一门生命科学,是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二章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一、名词解释题1、nursing:这一词来自拉丁语,其原意为抚育、保护、照顾。
2、素质:原本是心理学上一个专门术语,是指人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素质广义的解释分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先天的自然性的一面,是指人在某些方面的与生俱来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功能上的一系列特点而言;后天的社会性的一面是主要的,是指通过不断的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磨练而获得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
3、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必须谨慎不苟,为重要的道德修养之一。
4、体态语言:指人类运用自己身体的姿势、形态、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睛运动等表达意思、交流感情,如稳重、端庄、立、坐、行等。
第三章护理理论一、名词解释题1、压力:是个体对任何需求作出菲特异性反应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
2、适应:是生物促使自己能更适合生存的一个过程,是应付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所有生物的特征。
3、代偿性适应:指当外界对人体的需求增加或改变时,在人体内所作的反应。
4、感觉适应:即人体对固定情况的连续刺激引起的感觉适应。
5、社会适应:指调整个人的行为举止,以符合社会规范、社会习惯,应对家庭与各种团体的压力。
6、文化适应:指调整个人的行为、举止,以符合文化的观念、理想、传统和各项规定。
7、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人类为了生存、生长和发展,必须满足其基本需要,当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即处于平稳状态。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归纳为5个层次,即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8、个案护理:由一名护士专门护理一个病人,实施专人负责的个体化护理。
适用于危重病人或临床教学的需要。
病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名词解释1.萎缩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2.增生 是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导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3.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
4.变性 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
5.坏死 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6.虎斑心 心肌脂肪变性时,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及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7.Mallory小体 酒精中毒时肝细胞中红染的玻璃样小体,是由中间丝中的前角蛋白细丝堆聚而成。
8.坏疽 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
9.溃疡 皮肤、粘膜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10.窦道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11.瘘管 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为瘘管。
12.空洞 在有天然管道与外界相通器官内,较大块坏死组织经溶解后由管道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13.机化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14.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4凋亡 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出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5.凝固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是坏死组织的蛋白质凝固,还常保持其轮廓残影。
16.液化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常发生于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脊髓,又称软化。
17.纤维素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由于坏死物呈颗粒状或小条状强嗜酸性红染,状如纤维素,故称纤维素样坏死又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二、简答题1.简述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完整版)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名词说明题【2 】(1)非无菌区:未经由灭菌处理,或经由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程度.(3)新颖血:在4℃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内的血液,它根本上保留了血液的各类原有成分.(4)天然情况:是指围绕于人类四周的各类天然身分的总和.(5)咽拭子标本:从咽部和扁桃体取的排泄物作细菌造就或病毒分别.(6)护理记载:是指护理人员依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时代护理全进程的客不雅记载. (7)库存血:指在4℃情况下保存2~3周的血液.(8)临终:临终又称濒逝世,一般指因为疾病末期或不测变乱造成人体重要器官的心理功效趋于衰竭,性命活动走向完结,逝世亡不可避免地将要产生的时刻,可称为临终.(9)安乐逝世: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逝世状况下,因为精力和躯体的极端苦楚,在本人及其亲属的请求下,经大夫承认,停滞救治或用工资方法使其无苦楚的快速逝世亡.我国尚未经由过程实施安乐逝世的立法.(10)灌肠法:将必定量的溶液经由过程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关心患者排出粪便.积压的气体或输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标.(11)情况: 是指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计和成长的空间及外部前提.(12)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中断引流尿液的办法.(13)分级护理:是指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办法所制订的不同护理措施.(14)传播门路:指病原微生物从沾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门路.(15)脉搏短绌:在统一单位时光内,脉率少于心率,又称绌脉.(16)手术盘点记载:是指巡回护理人员敌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载,应该在手术停滞后即时完成.(17)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累,不能排出.(18)睡眠剥夺:指睡眠时光削减.质量降低及睡眠被频仍地打断.(19)无尿:又称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20)干净:指运用洗.刷.擦等方法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21)易感宿主:指对沾染性疾病缺少免疫力而易沾染的人群.(22)血浆:是全血经分别后所得到的液体部分.(23)热量:人体进行各类性命活动所须要消费的能量称热能.(24)歇息:是指一段时光内相对地削减活动,使身材各部分放松,没有重要.焦炙,处于一种优越的心理状况,以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进程.(25)沾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能生计.滋生及并能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26)导尿术:在严厉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办法.(27)社会情况:指人类在临盆.生涯和社会活动中互相形成的临盆关系.阶层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28)呼吸艰苦:患者主不雅上觉得空气不足;客不雅上表现呼吸辛苦,可消失发绀,鼻翼扇动,危坐呼吸,关心呼吸肌也参加呼吸活动,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也有转变.(29)溶血反响:指输入血中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产生平常损坏,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产生,是输血最轻微的反响.(30)自动卧位自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指患者本身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并可自由变换卧位.(31)苦楚悲伤:是一种主不雅感触感染,不适的感到,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系列感到反响,也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破坏性的防御反响.(32)成分输血:是指输入血液的某种成分.(33)全规模关节活动:又称关节活动规模,是指关节活动时所经由过程的活动弧.(34)睡眠:睡眠是周期产生的知觉的特别状况,它是由不同时相构成的,对四周情况可相对地不作出反响.(35)等长活动:等长活动可增长肌肉的张力而不转变肌肉的长度,因为不伴有显著的关节活动,故又称静力演习.(36)医源性伤害:指因为医护人员言谈及行动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当.掉误而造成患者心理或心理上的伤害.(37)打针法:将必定量的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经皮内.皮下.肌内.静脉门路注入体内的办法.(38)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为少尿.(39)被动卧位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无力变换而需由他人关心安置的卧位.(40)肌内打针法:是将必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办法.(41)压疮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轮回障碍,中断缺血缺氧,养分障碍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逝世.引起压疮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及软组织受压,故也称为压力性溃疡.(42)发绀是皮肤粘膜呈青紫色,重要为单位容积血液内还原血红蛋白增长所致.常见于缺氧和亚硝酸盐中毒.(43)濒逝世期:又称临终状况,是逝世亡进程的开端阶段.此期机体各体系的功效产生轻微障碍,中枢神经体系脑干以上部位的功效处于深度克制状况;表现为意识隐约或损掉,各类反射削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掉,心跳削弱,血压降低,呼吸微弱或消失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此期性命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实时有用的挽救治疗,性命可苏醒.(44)内源性病院沾染:又称自身沾染,是指各类原因引起的患者在病院内遭遇其本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产生的沾染.(45)稽留热:体温中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规模不超过1℃.(46)尿掉禁:尿液不受意识掌握而自行排出(47)无菌区:经由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48)脑逝世亡:是指全脑逝世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逝世亡,是性命活动停滞的象征.(49)皮内打针法:是将小量药液或生物成品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办法.(50)等张活动:肌肉压缩时肌纤维缩短,即肌肉长度转变因而肢体活动.因伴有大幅度关节活动,等张活动又称动力活动.(51)无菌技巧:指在履行医疗.护理技巧进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不被污染的操作技巧.(52)雾化吸入法:是运用雾化的装配将药液疏散成渺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达到治疗后果的给药办法.(53)性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统称为性命体征.性命体征是机体内涵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客不雅反响,是权衡机体身心健康的根本指标.(54)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55)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精制食物,含有全体人体所需的易于消化接收的养分成分,包含游离氨基酸.单糖.重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56)全血:指采集的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体保存备用的血液.(57)皮下打针法:将小量药液或生物成品注入皮下组织的办法.(58)掉眠:是睡眠形态杂乱中最常见的一种,重要表现难堪以入睡.难以保持睡眠状况.(59)便秘:排便次数削减,7天内少于2~3次,排便艰苦,粪便干结.(60)高血压:成人压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61)灭菌:指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序言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62)病院沾染:指任何人在病院活动时代遭遇病原体的侵袭而引起各类诊断明白的沾染(63)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 ml为多尿.(64)特级护理:凡各类庞杂的大手术.轻微外伤.脑外伤.病危等患者,应设专人负责24h护理,称特级护理.(65)输液泵:是电子输液掌握装配,能将药液准确.微量平均.中断地输入体内,达到掌握输液速度的目标.(66)隔离: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动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临时避免与四周人群接触.(67)排便掉禁:提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掌握而不自立的排便.(68)静脉输液法: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办法,称为静脉输液法.(69)舒适:是个别身心处于健康.知足.没有苦楚悲伤.没有焦炙的轻松安闲的主不雅感到.(70)被迫卧位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苦楚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71)洗胃法:是将胃管由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重复注入和吸出溶液,以清除胃内毒物或潴留食物的胃灌洗办法.(72)生物学逝世亡期:是逝世亡进程的最后阶段.此期全部中枢神经体系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接踵停滞并消失不可逆的变化,全部机体—已不可能回生.跟着此期的进展,接踵消失尸(73)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的给药办法.它既便利又经济且较安全,药物经口服后,经由过程胃肠黏膜接收进入血液轮回,起到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感化.(74)逝世亡:逝世亡是性命活动不可逆的终止,是人的本质特点的永远消掉,是机体完全性的损坏和新陈代谢的永远停滞.(75)继发效应:机体为了组织免受毁伤而产生的防御感化,转换机体对冷或热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感化,而消失短暂的相反感化.(76)静脉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成品经由过程静脉输入人体的办法.(77)睡眠性呼吸暂停: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时代产生自我克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和壅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78)氧气吸入疗法:是指供应患者氧气,进步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改良缺氧状况,促进代谢,保持性命活动的一种治疗办法.(79)发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削减.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感化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规模,又称体温过高.(80)尿潴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立排出.(81)治疗饮食:是指依据疾病治疗的须要,在根本饮食的基本上恰当调剂总热量和某些养分素,以达到关心治疗或治疗目标的一类饮食.(82)吸痰法:是指用吸痰管经口.鼻.气管将呼吸道的排泄物或误吸的吐逆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行,预防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肺不张.肺部沾染.梗塞等并发症的一种办法.(83)黄疸是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因为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见于胆道疾病.肝功效障碍和大量溶血.(84)临终关心:临终关心是针对各类疾病末期.癌症晚期患者,供给周全的医疗与护理照料,其主旨是知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须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庄严地渡过人生的最后时代.(85)基本性命支撑: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苏醒中的初始急救技巧,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挽救,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凋谢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86)实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即在特定的时光内,经由过程对饮食内容的特别调剂,达到协助诊断疾病和进步实验检讨成果准确性的一类饮食.(87)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中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降低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由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重复发生发火,即高热期和无热期瓜代消失.(88)无菌物品:经由物理或化学办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89)危重患者:指病情轻微,平日患有多脏器功效不全.病情重而庞杂.变化快.需周密中断不雅察病情,做出疾病成长的剖析断定的患者.(90)低张性缺氧:因为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肺通气不足.气体弥散障碍;静脉血短路流入动脉而引起的缺氧.(91)腹泻:指任何身分引起肠蠕动增快,使食物经由过程胃肠道过于敏捷,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或呈水样便.(92)外源性病院沾染:又称交叉沾染,是各类原因引起的患者在病院内遭遇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产生的沾染.(93)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办法.(94)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平均的脉搏中,消失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厥后有一较正常延伸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压缩.(95)经外周中间静脉置管输液法:经外周中间静脉置管输液法是从四周静脉导入且导管末尾位于中间静脉的深静脉嚣管技巧.(96)粪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聚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97)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办法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序言上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
题库: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四家诗《诗经》的传授在汉代主要有四家,一是鲁诗,其创始人为鲁国人申培;二是齐诗,出自齐人辕固;三是韩诗,出自燕人韩婴,四是毛诗,出自鲁人毛亨、毛苌。
鲁、齐、韩三家早出,属今文学家,故称“今文三家”。
毛诗晚出,属古文学家。
2.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3.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所谓“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
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首创此体者为屈原,继作者有宋玉、唐勒、景差之流。
4.“互现法”以纪传形式包容宏观的历史是有局限的,为避免平行的人物各传在叙及同一事件的交叉重复,司马迁不得不以“事在某传”而互现详略,这就是后人所称道的“互现法”,“互现法”的运用是对《史记》不能以事为纲的补救,也是司马迁对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5.“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
“劝”是是鼓励、提倡的意思。
“讽”是指讽柬的意思。
“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的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扬雄认为汉大赋应该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
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的篇幅和过量的辞藻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的生活,仅仅在结尾处露出一点讽谕之意,具有极大的虚伪性。
6.乐府乐府原意指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至六朝,人们把乐府制作的采集的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诗也称作乐府。
,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设立乐府机构的记载最早见于秦朝,但真正乐府诗歌的采集始于汉代。
7.《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文选》。
所谓“古诗”,本是指两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统称,当萧统编《文选》时,把作者佚名,时代莫辨的十九首古诗选编在一起题为《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就成了专门的名称。
8.“七”体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虽未以赋名篇,却奠定了汉大赋的体例制。
它全篇是散文,用反复的问答体,铺张扬厉的文笔,演成叙事写物的形式。
这种结构体制引起后代许多作家的模仿,逐渐在赋的发展史上形成一种定型的文体,号为“七”体或“七”林,简称“七”。
“七”体名词首见于《照明文选》9.春秋三传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是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
10.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书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0.兴观群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为孔子所提出。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指诗有感染力,能“感发意志”;观是“风俗之盛衰”;“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指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这些都是强调《诗经》的社会和政治作用,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11.赋诗言志赋诗言志属于“诗三百”的应用范畴。
春秋时代的贵族常常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或互相赞美,或互相讽刺、规劝,外交官们也用《诗经》作为交涉的辞令。
这种应用《诗》句作为自己的语言方式叫作赋诗言志。
所谓赋诗并不是做诗人,一般也不是赋诗者自己唱诗,而是由赋诗者点一首现成的诗叫乐官演唱,断章取义地利用其中的诗句暗示出自己的意见、要求和态度。
12.笙诗笙诗又称六笙诗。
《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诗的合称。
据《仪礼》记载,在“乡饮酒礼”和“燕礼”中,这六篇诗都用笙奏,故名。
自汉代以来,这六篇诗都有目无辞,《诗经》三百零五篇不将其计算在内。
13.《诗经》六义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都是乐歌,是由音乐上的不同而成为诗歌上的分类;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赋是铺陈,比是譬喻,兴是寄托。
14.诗三百“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代并无“经”字,只称诗,或“诗三百”。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这里的诗三百即指《诗经》。
《诗经》本为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15.《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南宋人郭茂倩所编集,是收集乐府诗最为系统完备的总集。
该书将自汉代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计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高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新乐府。
其中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三类都包含着汉乐府。
,而以相和歌辞为最多。
16.苏李诗苏李诗是指过去称为李陵和苏武互相赠答的一些五言古诗。
今存的“苏李诗”除《照明文选》所记载的七首以外,《古文苑》还载有十首。
其中绝大多数是送别和留别的诗,其次是游子思妇的诗,还有怀人诗。
“苏李诗”的内容并不符合苏武、李陵的事迹,并非真正是他们所作。
17.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是指建安作家的作品内容和风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色。
东汉建安(公元196—220年)年间至曹魏黄初、太和年间(公元220~233年)产生的诗歌统称为建安诗歌。
代表人物除曹氏父子以外,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
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梗概多气、慷慨悲凉、刚健遒劲。
18.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晋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七贤”之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他们是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七贤之中以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19.建安七子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年间颇有代表性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因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七人并举,故以此名称之。
七子之中,王粲的成就最大,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20.悼亡诗《悼亡诗》共三首,是西晋太康诗人潘岳为悼念亡妻所作,这三首诗感情真挚、文辞优美,读来真切动人,是潘岳的代表作品。
后人遂一悼亡为丧妻的代称。
21.左思风力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其诗情调高昂,气势充沛,笔力矫健,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色。
他的代表作咏史诗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
左思诗歌创作的这种基本精神,被《诗品》称为“左思风力”22.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所出现的一种诗体。
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等人。
玄言诗在内容上宣扬老庄哲学,严重地脱离了现实。
在艺术上则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失去了艺术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3.《游仙诗》郭璞的《游仙诗》共十四首,是他的代表作品。
内容上是借游仙界咏写怀抱,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在艺术上富于形象性,写景精丽如画,写人物颇有神采,鲜明生动。
不过《游仙诗》的主旨在于咏吟高蹈遗世,所以消极方面也是很明显的。
24.元嘉体“元嘉体”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这类诗歌的特点是注意描绘山水,讲究辞藻的华丽和对偶的工整。
代表作家是颜延之、谢灵运。
25.永明体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亦称新体诗。
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等。
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四声八病之说,讲究声韵格律和对偶,是由比较自由的“古体”过度到格律严整的“近体”的一种诗体。
26.宫体诗南朝梁代的一种诗风。
因梁简文帝肖纲所倡导,并形成于宫廷而得名。
其诗多描绘声色,表现闺情,内容淫秽,形式绮糜,以填补宫廷生活的空虚。
代表作家有:萧纲、萧绎、徐摛和徐陵父子、庾信等。
27.骈文“骈文”是文体的一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全篇以俪句、偶句为主,对声律、以及用典、比喻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后来字数渐趋骈俪,世称“四六文”。
骈文注重形式美,但是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典故,故内容大多空洞贫乏。
不过也有一些内容充实深刻,具有独创风格的作品。
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江淹的《别赋》和庾信的《哀江南赋》。
28.《文选》《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在东宫时招集文人共同编选的。
选录自先秦至梁代的诗文辞赋,不选经书和子书,史书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采”的论赞,已经注意到文学和其他类型的著作的区别了。
全书分为38类,选作品200余篇,保存了不少优秀作品,是研究梁以前的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9.《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南朝诗人徐陵在梁朝时编选,是继《诗经》《楚辞》后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虽然所收录的诗歌只限于“艳歌”,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其中保存了《古诗为焦仲卿作》及其他一些民歌。
30.上官体上官体为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
其诗多为奉和应昭之作,风格上绮错婉媚,体物精工,形式上讲究对称,内容多描写宫廷生活,它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31.文章四友“文章四友”是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其中杜审言成就最高。
他们都是宫廷诗人,诗文多应制颂圣,粉饰太平,风格典丽精工。
其中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等五言律诗的创作艺术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贡献。
32.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7世纪下半期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以至创作实践上都有许多共同倾向,故合称初唐四杰又称为“王杨卢骆”。
他们反对绮糜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京世教化的作用,实践上更侧重于文学的抒情感发的作用,追求壮美的审美境界。
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但所作诗文未脱尽绮丽习气,但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峻,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作用。
33.韩孟诗派从唐贞元后期至大和年间,诗坛上出现了以韩愈、孟郊开创的奇崛诗派,世称韩孟诗派。
其成员主要有: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姚合等。
他们的诗歌较多地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形式上险奇古怪,创作上令人晦涩难懂。
34.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因穆宗长庆年间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真编有《元氏长庆集》,故又称为长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