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作品: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作品简析:水晶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南面的橙县境内,一个叫“庭院树丛”的地方。
1968年开始兴建,1980年竣工,历时12年,耗资2000多万美元。
这座建筑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金牌优胜者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伙伴约翰·布尔吉设计。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外壳全部为银色玻璃,晶莹透亮,由此得名。
设计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作品:巴拉干公寓、吉拉弟公寓、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作品简析: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他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1979-2020)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自1979年创立,用以每年表彰一位或多位在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卓越贡献,因其评审程序的公正性、权威性以及获奖者的影响力,奖项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现代建筑思潮的伟大脉络,普利兹克奖更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1979-2020年间,全部42位获奖者▼2020年第42届伊凡娜·法瑞尔Yvonne Farrell+雪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 爱尔兰▼2019年第41届矶崎新Arata Isozaki日本▼2018年第40届巴克里希那·多西Balkrishna Doshi印度▼2017年第39届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Rafael Aranda,Carme Pigem,and Ramon Vilalta 西班牙▼2016年第38届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Alejandro Aravena 智利▼2015年第37届弗雷·奥托Frei Otto德国▼2014年第36届坂茂Shigeru Ban 日本▼2013年第35届伊东丰雄Toyo Ito 日本▼2012年第34届王澍Wang Shu中国▼2011年第33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2010年第32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09年第31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2008年第30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法国▼2007年第29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5年第27届汤姆·梅恩Thom Mayn美国▼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3年第25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丹麦▼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澳大利亚▼2001年第23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1999年第21届诺曼·福斯特爵士Norman Foster 英国▼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7年第19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5年第17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1994年第16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3年第15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1991年第13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意大利▼1989年第11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 美国▼1988年第10届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和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巴西/美国▼1987年第09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1986年第08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5年第07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奥地利▼1984年第06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3年第05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1982年第04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美国▼1981年第03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0年第02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79年第01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小说类Fiction2003 Middlesex by Jeffrey Eugenides2002 Empire Falls by Richard Russo2001 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 Clay by Michael Chabon2000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by Jhumpa Lahiri1999 The Hours by Michael Cunningham1998 American Pastoral by Philip Roth1997 Martin Dressler: The Tale of an American Dreamer by Steven Millhauser1996 Independence Day by Richard Ford1995 The Stone Diaries by Carol Shields1994 The Shipping News by E. Annie Proulx1993 A Good Scent from a Strange Mountain by Robert Olen Butler 1992 A Thousand Acres by Jane Smiley1991 Rabbit at Rest by John Updike1990 The Mambo Kings Play Songs of Love by Oscar Hijuelos1989 Breathing Lessons by Anne Tyler1988 Beloved by Toni Morrison1987 A Summons to Memphis by Peter Taylor1986 Lonesome Dove by Larry McMurtry1985 Foreign Affairs by Alison Lurie1984 Ironweed by William Kennedy1983 The Color Purple by Alice Walker1982 Rabbit Is Rich by John Updike1981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by John Kennedy Toole1980 The Executioner’s Song by Norman Mailer1979 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by John Cheever1978 Elbow Room by James Alan McPherson1977 No Award1976 Humboldt’s Gift by Saul Bellow1975 The Killer Angels by Michael Shaara1974 No Award1973 The Optimist’s Daughter by Eudora Welty1972 Angle of Repose by Wallace Stegner1971 No Award1970 Collected Stories by Jean Stafford1969 House Made of Dawn by N. Scott Momaday1968 The Confessions of Nat Turner by William Styron1967 The Fixer by Bernard Malamud1966 Collected Stories by Katherine Anne Porter1965 The Keepers of the House by Shirley Ann Grau非小说类Nonfiction2003 A Problem from Hell: America and the Age of Genocide by Samantha Power2002 Carry Me Home: Birmingham, Alabama: The Climactic Battle of the Civil Rights Revolution by Diane McWhorter2001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by Herbert P. Bix2000 Embracing Defeat by John W. Dower1999 Annals of the Former World by John McPhee1998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1997 Ashes to Ashes by Richard Kluger1996 The Haunted Land by Tina Rosenberg1995 The Beak of the Finch by Jonathan Weiner1994 Lenin’s Tomb by David Remnick1993 Lincoln at Gettysburg by Garry Wills1992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by Daniel Yergin1991 The Ants by Bert Hölldobler and Edward O. Wilson1990 And Their Children After Them by Dale Maharidge and Michael Williamson1989 A Bright Shining Lie: John Paul Vann and America in Vietnam by Neil Sheehan1988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by Richard Rhodes1987 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 by David K. Shipler1986 Common Ground by J. Anthony Lukas传记类Biography2003 Master of the Senate: The Years of Lyndon Johnson by Robert A. Caro2002 John Adams by David McCullough2001 W.E.B. Du Bois: The Fight for Equality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 1919-1963 by David Levering Lewis2000 Véra by Stacy Schiff1999 Lindbergh by A. Scott Berg1998 Personal History by Katharine Graham1997 Angela’s Ashes by Frank McCourt1996 God: A Biography by Jack Miles1995 Harriet Beecher Stowe: A Life by Joan D. Hedrick1994 W.E.B. Du Bois: Biography of a Race, 1868-1919 by David Levering Lewis1993 Truman by David McCullough1992 Fortunate Son by Lewis B. Puller Jr.1991 Jackson Pollock by Steven Naifeh and Gregory White Smith1990 Machiavelli in Hell by Sebastian de Grazia1989 Oscar Wilde by Richard Ellmann1988 Look Homeward: A Life of Thomas Wolfe by David Herbert Donald 1987 Bearing the Cross by David J. Garrow1986 Louise Bogan: A Portrait by Elizabeth Frank历史类History2003 An Army at Dawn: The War in Africa, 1942-1943 by Rick Atkinson 2002 The Metaphysical Club: A Story of Ideas in America by Louis Menand2001 Founding Brothers: The Revolutionary Generation by Joseph J. Ellis 2000 Freedom from Fear by David M. Kennedy1999 Gotham: A History of New York City to 1898 by Edwin G. Burrows and Mike Wallace1998 Summer for the Gods by Edward J. Larson1997 Original Meanings: Politics and Idea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stitution by Jack N. Rakove1996 William Cooper’s Town by Alan Taylo r1995 No Ordinary Time by Doris Kearns Goodwin1994 No Award1993 The Radicalism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y Gordon S. Wood1992 The Fate of Liberty: Abraham Lincoln and Civil Liberties by Mark E. Neely Jr.1991 A Midwife’s Tale by Laurel Thatcher Ulrich1990 In Our Image: America’s Empire in the Philippines by Stanley Karnow1989 Battle Cry of Freedom by James M. McPhersonAnd Parting the Waters: America in the King Years, 1954-63 by Taylor Branch1988 The Launching of Modern American Science, 1846-1976 by Robert V. Bruce1987 Voyagers to the West by Bernard Bailyn1986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by Walter A. McDougall戏剧类Drama2003 Anna in the Tropics by Nilo Cruz2002 Topdog/Underdog by Suzan-Lori Parks2001 Proof by David Auburn2000 Dinner with Friends by Donald Margulies1999 Wit by Margaret Edson1998 How I Learned to Drive by Paula Vogel1997 No Award1996 Rent by Jonathan Larson1995 The Young Man from Atlanta by Horton Foote1994 Three Tall Women by Edward Albee1993 Angels in America by Tony Kushner1992 The Kentucky Cycle by Robert Schenkkan1991 Lost in Yonkers by Neil Simon1990 The Piano Lesson by August Wilson1989 The Heidi Chronicles by Wendy Wasserstein1988 Driving Miss Daisy by Alfred Uhry1987 Fences by August Wilson1986 No Award诗歌类Poetry2003 Moy Sand and Gravel by Paul Muldoon2002 Practical Gods by Carl Dennis2001 Different Hours by Stephen Dunn2000 Repair by C.K. Williams1999 Blizzard of One by Mark Strand1998 Black Zodiac by Charles Wright1997 Alive Together by Lisel Mueller1996 The Dream of the Unified Front by Jorie Graham 1995 The Simple Truth by Philip Levine1994 Neon Vernacular by Yusef Komunyakaa1993 The Wild Iris by Louise Gluck1992 Selected Poems by James Tate1991 Near Changes by Mona Van Duyn1990 The World Doesn’t End by Charles Simic1989 New and Collected Poems by Richard Wilbur 1988 Partial Accounts by William Meredith1987 Thomas and Beulah by Rita Dove1986 The Flying Change by Henry Taylor。
历届获奖名单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11年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迄今为止在33届颁奖中,共有36人获奖。
历届建筑普利策奖获奖名单2011-06-16 09:36:17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美国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墨西哥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英国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美国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美国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奥地利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德国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巴西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意大利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国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西班牙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挪威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意大利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英国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瑞士&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瑞士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瑞士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11年第三十三届爱德华多-索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美国)01 02 03 04 05 1980年刘易斯·巴拉干(墨西哥)01 02 03 04 05 1981年詹姆士·斯特林(英国)01 02 03 04 05 1982年凯文·罗奇(美国)01 02 03 04 05 1983年贝聿铭(美国)01 02 03 04 05 1984年理查德·迈耶(美国)01 02 03 04 05 1985年汉斯·霍莱因(奥地利)01 02 03 04 05 1986年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01 02 03 04 05 1987年丹下健三(日本)01 02 03 04 05 1988年戈登·邦夏(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巴西)01 02 03 04 05 1989年弗兰克·盖瑞(美国)01 02 03 04 051990年阿尔多·罗西(意大利)01 02 03 04 05 1991年罗伯特·文丘里(美国)01 02 03 04 05 1992年阿尔巴多·西萨(葡萄牙)01 02 03 04 05 1993年稹文彦(日本)01 02 03 04 05 1994年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01 02 03 04 05 1995年安藤忠雄(日本)01 02 03 04 05 1996年乔斯·拉法尔·莫尼欧(西班牙)01 02 03 04 051997年斯维勒·费恩(挪威)01 02 03 04 05 1998年伦佐·皮亚诺(意大利)01 02 03 04 05 1999年诺曼·福斯特(英国)01 02 03 04 05 2000年雷姆·库哈斯(荷兰)01 02 03 04 05 2001年雅克·赫尔佐格(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瑞士)01 02 03 04 05 2002年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01 02 03 04 05 2003年约翰·伍重(丹麦)01 02 03 04 052004年扎哈·哈迪德(英国)01 02 03 04 05 2005年汤姆·梅恩(美国)01 02 03 04 05 2006年门德斯·达•洛查(巴西)01022007年理查德·罗杰斯(英国)010******* 2008年让·努维尔(法国)010******* 2009年彼得·卒姆托(瑞士)010*******。
历届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名单时间届数获奖者国别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瑞士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瑞士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日本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2011年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2012年第三十四届王澍Wang Shu 中国。
普利兹克奖普利兹克奖简介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
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Pritzker奖的由来总述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
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发展由来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
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
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
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
”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
附件: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
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
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
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
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
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1902年—1988年)20世纪最重要的墨西哥建筑师之一。
静谧在他设计的园林和住宅中他极力的在创造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在他的喷泉中也同样的弥漫着静谧的歌声。
他认为这种环境能让人放松而愉悦,摆脱在社会中的烦恼并且神秘和富有诗意。
平静巴拉干认为平静是摆脱苦闷与恐惧的良药,无论所设计的建筑是华丽还是简朴,建筑师都有责任在所设计的建筑当中营造这种平静的气氛。
愉悦巴拉干认为当一个建筑能传达无声的愉悦与平静的时候这件艺术作品就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孤独巴拉干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人能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孤独一直伴随着他。
他的建筑中有着一种孤独的气质,因此他自称他的建筑不会为了那些害怕也回避孤独的人而设计。
童年的回忆他认为童年的回忆是他创作的源泉和无尽的资源。
童年时生活的村庄中那些谦逊的建筑形态给了他许多的启发,例如,那些用石灰水刷白的围墙,天井与果园的宁静色彩丰富的街道,村里在环廊掩映下毫无威严感的广场。
21979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1906-2005 美国73岁得奖99岁评论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
1906年7月8日生于克里夫兰,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27年(21岁)毕业。
后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
归国后于1932年(26岁)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
1939年(33岁)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密斯·范·德·罗。
1943年(37岁)获得建筑学位。
1945年(39岁)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
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41岁)出版,颇负盛名。
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
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
代表作品:菲利普·约翰逊住宅(玻璃住宅)美国麻省 1949-1971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 1973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美国洛杉矶 1980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AT&T Building New York,NY)美国纽约 19841980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1902-1988 墨西哥) 78岁得奖86岁墨西哥二十世纪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1902.3.9 出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1919-1923年就读于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一免费学校的工程系1922-1924年为不同的建筑商工作1923年在该免费学校继续就读建筑学1924年开始了两年的欧洲之旅,拜访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
历届普利兹克奖获奖名单: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美国)1980年刘易斯•巴拉干(墨西哥)1981年詹姆士•斯特林(英国)1982年凯文•罗奇(美国)1983年贝聿铭(美国)1984年理查德•迈耶(美国)1985年汉斯•霍莱因(奥地利)1986年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1987年丹下健三(日本)1988年戈登•邦夏(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巴西)1989年弗兰克•盖瑞(美国)1990年阿尔多•罗西(意大利)1991年罗伯特•文丘里(美国)1992年阿尔巴多•西萨(葡萄牙)1993年稹文彦(日本)1994年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1995年安藤忠雄(日本)1996年乔斯•拉法尔•莫尼欧(西班牙)1997年斯维勒•费恩(挪威)1998年伦佐•皮亚诺(意大利)1999年诺曼•福斯特(英国)2000年雷姆•库哈斯(荷兰)2001年雅克•赫尔佐格(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瑞士)2002年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2003年约翰•伍重(丹麦)2004年扎哈•哈迪德(英国)2005年汤姆•梅恩(美国)2006年门德斯•达•洛查(巴西)2007年理查德•罗杰斯(英国)2008年让•努维尔(法国)2009年彼得•卒姆托(瑞士)2010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日本)2011葡萄牙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2012王澍2013伊东丰雄2014阪茂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设立,由Jay A. Pritzker和妻子在1979年以家族姓氏Pritzker命名。
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具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普利兹克建筑奖也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
该奖年度颁奖都是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
短短的二十七年中,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其声势甚至盖过了“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之奖项。
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1987年以后开始授予铜质奖章。
奖章正面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
葡萄牙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日前因其在设计中传达了“力量与谦虚,气势和微妙”而获得2011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