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0套高考模拟卷〗高三第一轮基础复习教案第二章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85
氧化复原反响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突破1、氧化复原反响概念的理解和判断2、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判断3、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4、有关氧化复原反响的计算夯基固本一、氧化复原反响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响特征: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复原反响中的各种关系: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响〕氧化剂+复原剂复原产物+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复原〔复原反响〕二、氧化剂和复原剂:1、常见氧化剂是指易得到电子的物质。
主要有: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O2、Cl2等〕②、含处于最高价态或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HNO3、MnO2、HClO3等〕③、高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2、常见复原剂是指易得到电子的物质。
主要有:①、金属单质〔如 Na、K 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等〕③、含处于较低价或最低价的化合物〔FeCl2、CO 等〕④、非金属阴离子〔 S2-、I-等〕三、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步骤:标变价联双桥写升降注得失含义 : 双线桥表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过程,但不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考前须知 : 1、线桥应跨越等号2、线桥箭头和箭尾要对准同种元素3、电子用“e-〞表示 ,且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单线桥:直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注意: 1、单线桥不跨越等号;2、线桥箭头和箭尾分别表示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元素。
典例分析得 e-,化合价降低Cl2 + H2O = HCl + HClO Cl 2 + H2O = HCl + HClO 失 e-,化合价升高得 2×5e-,化合价降低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2O失 2×5e-,化合价升高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2O反响练习1、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是〔〕,判断是否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方法是〔〕A、元素的原子是否有电子转移B、同一元素的化合反响前后是否有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参加D、是否是化合反响或分解反响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否正确①、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复原性。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河北省选择考模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B.绿化造林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C.氯化铁用于蚀刻金属眼镜架D.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完全降解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解析:选A。
A.牙齿表面含有Ca5(PO4)3OH,使用含氟牙膏,会发生反应:Ca5(PO4)3OH(s)+F-(aq)Ca5(PO4)3F(s)+OH-(aq),使Ca5(PO4)3OH转化为更难溶的氟磷酸钙Ca5(PO4)3F,最终在牙齿表面形成难溶性的Ca5(PO4)3F,因此可预防龋齿,在转化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B.绿化造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金属眼镜架中的一些金属如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Cl2、CuCl2,C不符合题意;D.可降解包装材料完全降解一般变为CO2、H2O等,在该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有电子转移,因此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2021·潍坊高三模拟)含元素碲(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B.反应②中H2O做氧化剂C.反应③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D.H2Te2O5转化为H2Te4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D。
反应①中H2Te被O2氧化生成Te,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故A正确;反应②中Te与H2O反应生成H2TeO3,Te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则H2O为氧化剂,应有H2生成,故B正确;反应③中H2TeO3→H6TeO6,Te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H2O2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C正确;H2Te2O5转化为H2Te4O9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一轮复习氧化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2)能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问题;(3)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2)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通过讲解和讨论,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等;(2)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包括氧化数的变化、电子转移的过程等;(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特征和规律的理解。
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包括金属的腐蚀、电化学电池等;(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传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特征和规律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教学资源。
1. 课件。
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特征和规律等内容。
2. 实验器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第4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新人教版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4.能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模型认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守恒规律”三大规律及应用的思维模型。
2.证据推理——根据某些事实和信息归纳推导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问题。
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途径。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性质的理解与深化。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1.本质和特征2.有关概念及联系对于反应C+2H2SO4(浓)=====△2SO2↑+CO2↑+2H2O(1)氧化剂是浓硫酸,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SO2。
(2)还原剂是C,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CO2。
(3)C和浓硫酸在反应中分别表现还原性和氧化性。
(4)反应生成1 mol CO2,浓硫酸得4_mol电子,C失去4_mol电子,反应转移4_mol电子。
(5)①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为。
②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为。
[深度归纳](1)有关概念与联系(2)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标得失―→定数目。
②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等。
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处于 中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Fe 2+Fe 3+Fe SO 2-3(H 2SO 3/SO 2)SO 2-4 S H 2O 2O 2H 2O3232主要表现还原性,22主要表现氧化性。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3.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应用;5.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6.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必备知识整理1.本质和特征2.有关概念及联系对于反应C +2H 2SO 4(浓)=====△2SO 2↑+CO 2↑+2H 2O(1)氧化剂是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被还原,生成________产物SO 2。
(2)还原剂是C ,发生________反应,被氧化,生成________产物CO 2。
(3)C 和浓硫酸在反应中分别表现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反应生成1mol CO 2,浓硫酸得________电子,C 失去________电子,反应转移______电子。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微点拨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所对应的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决定于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浓度、反应介质的酸碱性等多种因素。
如KMnO4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一般是Mn2+;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一般是锰的较高价态的化合物,如MnO2、K2MnO4等。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线桥法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纲要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1. 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1)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2. 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实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1)相关概念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实质上失电子。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实质上得电子。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常见氧化剂a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 2,一般被还原为Cl -。
b .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 2 。
c .过氧化物:如H 2O 2,一般被还原为H 2O 。
②常见还原剂a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 ,一般被氧化为Zn 2+。
b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 2,一般被氧化为H 2O 。
c .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 ,一般被氧化为CO 2。
③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 中间价态 氧化产物++→←32FeFeFe--→←2423S O S O S2222O O H O H →←深度思考1.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基础课)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3.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的应用。
知识点一 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1.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题意即可)。
(2)分析: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KMnO4发生________反应,HCl发生________反应,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
提示 (1)3O 2=====放电2O 3 (2)KMnO 4 HCl Cl 2 MnCl 2 还原 氧化 还原 酸 2 mol 2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与单线桥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预测氧化剂还原产物KMnO4Mn 2+(酸性);MnO 2(中性);MnO 2-4(碱性)K 2Cr 2O 7(酸性)Cr 3+浓硝酸NO 2稀硝酸NO X 2(卤素单质)X -H 2O 2OH -(碱性);H 2O(酸性)Na 2O 2NaOH(或Na 2CO 3)NaClO(或ClO -)Cl -、Cl 2NaClO 3Cl -、Cl 2、ClO 2PbO 2Pb 2+(2)常见的还原剂及氧化产物预测还原剂氧化产物S 2-(或H 2S)S 、SO 2(或SO 2-3)、SO 2-4H 2C 2O 4CO 2H 2O 2O 2I -(或HI)I 2、IO -3CO CO 2金属单质(Zn 、Fe 、Cu等)Zn 2+、Fe 2+(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Fe 3+)、Cu 2+Fe 2+Fe 3+(酸性);Fe(OH)3(碱性)SO 2(或H 2SO 3、SO 2-3)SO 2-4(3)如H 2O 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基础课时 3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人:郭平使用时间: 2016 年 6 月计划课时:3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掌握其分析方法,掌握相关的概念。
2、能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及分析方法。
知识梳理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和依据,就是。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_______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_______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二者是同一个反应中的两个半反应,是一个反应的两个方面,是既___又___的,相互___,总是同时___,同时___,没有先后。
(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______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而______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__物而言的。
但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它的反应物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做了氧化剂或还原剂。
但有氧化剂也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还原剂,可以是_____的物质,还可以是_____物质。
(4)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是指__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___趋势的一种表现能力;还原牲是指__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___趋势的一种表现能力。
(5)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_____失去电子被所得的产物叫氧化产物;____得到电子被____所得的产物叫还原产物。
2、概念的联系氧化剂 (具有__性 ) —__电子—被__—发生__反应—__产物。
还原剂 (具有__性 ) —__电子—被__—发生__反应—__产物3、常见的氧化剂有(1)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等 (2)含有高价或较高价元素的含氧化合物__________等等( 3)高价的较不活泼金属阳离子________等。
高考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含答案)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内容标题氧化还原反应一.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二. 教学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本质,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能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三. 教学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辨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四. 教学过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各相关概念间的关系:3、常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复分解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若有单质参与,则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律: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即:“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头转”(3)强弱律:强制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主要应用:①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②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即价态归中);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律-—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同时升降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且一般符合邻位转化和互不换位规律,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优先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纲解读]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1.根据反应中有无________转移或元素____________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_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_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 .Cu 2S +O 2===2Cu +SO 2 B .3O 2===2O 3C .Fe 2O 3+3CO=====△2Fe +3CO 2 D .2Na +2H 2O===2NaOH +H 2↑E .CaCO 3=====△CaO +CO 2↑ F .2H 2O 2===2H 2O +O 2↑ G .SO 3+H 2O===H 2SO 4H .2Fe +3Cl 2=====△2FeCl 3 I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考点二 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实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1.相关概念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实质上____电子。
还原剂具有________,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反应,得到________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实质上______电子。
氧化剂具有________性,反应时本身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得到________产物。
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①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 2,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②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③过氧化物:如H 2O 2,一般被还原为________。
(2)常见还原剂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 ,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②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 2,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③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 ,一般被氧化为________。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 中间价态 氧化产物2.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 .CO+ H 2O CO 2+H 2B .3NO 2+H 2O===2HNO 3+NOC .2Na 2O 2+2H 2O===4NaOH +O 2↑D .2F 2+2H 2O===4HF +O 2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 4+2H 2O===NaBO 2+4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 4中H 为-1价) ( ) A .NaBH 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BH 4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4.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Fe 3+、O 2、H 2O 2三种微粒只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B .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可能生成CO 和NH 4NO 3C .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 2SO 4干燥SO 2D .Cl 2转变为HClO 时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5.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2是氧化产物B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C .H 2C 2O 4的氧化性强于ClO 2的氧化性D .ClO 2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灵活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时,要紧紧抓住“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起变化”这一特征,沿着“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或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这一线索进行分析。
(2)不能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此类题常出错的原因。
(3)统一规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中同时发生,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有的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有的物质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考点三 电子转移表示法及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其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归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1)2KClO 3=====MnO 2△2KC 得6e -l +3O 失6e -2↑ (2)Cl 2+2NaOH===NaC 失2e -l +NaC 得2e -lO +H 2O (3)6HCl(浓)+KClO 3===KC 得6e -l +3C 失6e -l 2↑+3H 2O(4)4HCl(浓)+M 失2e -nO 2=====△MnCl 2+Cl 2↑+2H 2O (5)Cu +4HN2e -O 3(浓)===Cu(NO 3)2+2NO 2↑+2H 2O常考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剧烈程度进行判断(1)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如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热水反应,Al 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 ;非金属单质F 2、Cl 2、Br 2、I 2与H 2反应,F 2与H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 2与H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 2与H 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 2与H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 2>Cl 2>Br 2>I 2。
(2)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同种还原剂作用于不同氧化剂时,反应越剧烈,其还原性越强。
如:2Fe +3Cl 2=====点燃2FeCl 3,Fe +S=====△FeS ,氧化性:Cl 2>S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 nO 4>MnO 2。
3.其他因素(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 2SO 4>稀H 2SO 4,浓HNO 3>稀HNO 3,还原性:浓HCl>稀HCl 。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KMnO 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表现强氧化性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 .发生化学反应时,失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例2】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C.Ce3+、Fe2+、Sn2+ D.Fe2+、Sn2+、Ce3+【例3】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例4】(1)10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3 mol,为什么?(2)将一Cu片投入稀H2SO4溶液中,没观察到反应现象,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KNO3晶体,看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并有少量气泡产生,为什么?反思感悟(1)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依据的是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2)元素的高价态氧化性不一定比低价态强,如HClO的氧化性大于HClO4,另外最高价态的物质也不一定都表现氧化性,如H3PO4。
(3)强弱规律及应用氧化剂(较强氧化性)+还原剂(较强还原性)===还原产物(弱还原性)得到ne-,被还原+氧化产物(弱氧化性)失去ne-,被氧化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应用:①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②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反应。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三条规律模型1.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2.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