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登岳阳楼》word教学案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登岳阳楼》word教学案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登岳阳楼》word教学案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登岳阳楼》word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背诵本诗。

2、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3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学习重难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预习学案:

1、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首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今昔对比

3、颔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颈联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5、尾联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二、赏析学案: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人联想到了曹操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2、“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三.演练学案

阅读《旅夜书怀》回答下列问题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宁静而又冷寂的江边夜景。后四句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