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香蕉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1
科学领域认识香蕉教案反思引言。
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被广泛地食用和栽培。
然而,除了作为食物之外,香蕉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比如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科学领域的角度来认识香蕉,并通过一个教案的反思来探讨香蕉在教学中的应用。
香蕉的结构与成分。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香蕉。
香蕉是一种典型的裸子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本科、香蕉属。
香蕉植物的主干是地下茎,叫做块茎,是由茎的基部膨大而成的。
香蕉的叶子是大型的、长而宽的、呈椭圆形,叶柄长而有力,叶片的表面光滑,叶脉清晰。
香蕉的花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总状花序,花序有时候是圆锥状的,有时候是腰鼓状的,总状花序的花序轴有时候是直立的,有时候是下垂的。
香蕉的果实是肉质的浆果,果皮光滑,果肉丰满,味甜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香蕉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香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蛋白质的含量较低,但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
此外,香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A等,以及钾、镁、铁等矿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使得香蕉成为了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香蕉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除了作为食物之外,香蕉还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会利用香蕉来进行一些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首先,香蕉可以用来进行有关植物生长的实验。
学生可以观察香蕉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植物对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植物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香蕉还可以用来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
比如,学生可以利用香蕉来进行酶的活性实验,观察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酶的作用原理,以及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此外,香蕉的果实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用来进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香蕉香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用途。
作为小班科学教案的一部分,让孩子们通过认识和学习香蕉,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一、观察香蕉的外观首先,让孩子们观察香蕉的外观。
香蕉的外表呈长型弯曲状,通常带有黄色的果皮,偶尔会有些许淡绿色。
果皮相对光滑,触摸时有一定的柔软感。
让孩子们用手轻轻触摸果皮,感受一下它的质地。
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们聆听香蕉的声音,当我们轻轻敲击香蕉时,会发出沉闷的声音。
二、观察香蕉的切面接着,将香蕉切开,展示香蕉的切面给孩子们看。
可以用刀将香蕉沿着纵向切开,然后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香蕉的内部结构。
香蕉的切面呈现出明显的曲线形状,内部充满了白色的果肉。
引导孩子们用手指轻轻触摸果肉,感受一下它的柔软度。
他们可能会发现香蕉的果肉较为湿润,这是因为香蕉含有大量的水分。
三、了解香蕉的营养成分接下来,可以通过图片、卡片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香蕉的营养成分。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香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6和钾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非常重要。
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下,为什么香蕉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呢?他们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香蕉的用途接着,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探讨香蕉的多种用途。
首先,香蕉可以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食用。
可以切成薄片,加入到牛奶、酸奶、冰淇淋或者谷物中,制作成美味的水果沙拉或早餐。
我们也可以将香蕉搅碎,作为面糊的一部分,制作香蕉蛋糕。
另外,香蕉还可以作为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的原料。
除了食用,香蕉还有其他的用途。
回到香蕉的外观,孩子们可能会发现香蕉的果皮是可以剥开的。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一下,除了食用香蕉的果肉,香蕉的果皮还能用来做些什么呢?他们可能会提到一些有趣的用途,比如制作手工艺品、拭鞋或者喂养动物等。
五、参观香蕉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一次参观香蕉园的活动。
认识香蕉教案【香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 掌握香蕉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3. 学习种植香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播放器和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引入香蕉的话题,询问学生对香蕉的了解程度,并分享自己对香蕉的观点和体验。
Step 2: 香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通过PPT向学生展示香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介绍香蕉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等。
帮助学生了解香蕉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时间。
Step 3: 香蕉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介绍香蕉的特点,如果实形状、颜色和口感等。
然后详细介绍香蕉的营养价值,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通过对比其他水果,让学生认识到香蕉作为食物的重要性。
Step 4: 种植香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介绍种植香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肥料、控制病虫害等。
通过PPT展示图文并茂的种植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种植香蕉。
Step 5: 演示和实践安排一小组学生进行香蕉的种植实践,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其他学生观摩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种植香蕉的技巧和方法。
Step 6: 讨论和总结回到教室,进行讨论和总结。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观察结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种植香蕉的摘要和心得体会,并就香蕉的营养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Step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观察香蕉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 制作香蕉相关的手工制品,如香蕉皮画或香蕉纸艺等。
3. 进行香蕉品尝和制作香蕉美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介绍香蕉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种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香蕉的价值和种植技巧。
通过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香蕉反思引言:科学教育是小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增长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认识香蕉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主题。
香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它不仅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还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可以向孩子们介绍。
通过教案,让孩子们认识香蕉,并反思其中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应用,既能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认识香蕉香蕉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水果,它的外形呈长条状,黄色的果皮下面是白色的果肉。
香蕉的味道酸甜可口,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孩子们对香蕉的形态和味道可能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向他们介绍更多关于香蕉的知识。
1.外形特点:香蕉的外形长而弯曲,这是因为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地心引力的影响。
香蕉从植株上垂直向下生长,但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细胞的伸长部分会下垂,使果实发生弯曲。
2.成熟过程:香蕉在未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而成熟后会变成黄色。
这是因为香蕉中含有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随着香蕉的成熟,乙烯的产生量增加,果皮中的叶绿素就会分解,让香蕉呈现出黄色。
3.营养价值:香蕉是一种非常营养丰富的水果。
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促进消化。
此外,香蕉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6和钾等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多好处。
二、探索香蕉中的科学原理了解了香蕉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香蕉中的科学原理上。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来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的科学原理。
1.香蕉的组成:将香蕉切成薄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切面。
他们可以发现香蕉中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正是构成香蕉的细胞。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基本认识。
2.香蕉和光的关系:将香蕉放在不同的光线下观察。
孩子们可以发现,香蕉会在阳光下变得更加黄熟。
这是因为阳光中的光线中含有紫外线,而紫外线会刺激香蕉中的乙烯气体的产生,从而加速香蕉的成熟过程。
幼儿园小班科学《认识香蕉》说课稿课程设计科目:科学主题:认识香蕉学龄:幼儿园小班时间:6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小班幼儿将了解如下知识:1. 香蕉是一种水果,通常呈长型、黄色;2. 香蕉的营养价值,如维C、钾等;3. 香蕉在生活中的作用及用途;4. 香蕉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小班幼儿将学习到如下技能:1. 观察香蕉,了解香蕉的特征;2. 想象香蕉生长过程及环境;3. 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小班幼儿将培养到如下情感:1. 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2. 关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的重要性;3. 热爱生活,享受成长。
教学重点:认识香蕉的特征及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香蕉的营养成分及生长环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开场(1)热身:教师与幼儿动作对接。
(2)介绍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水果——“香蕉”。
二、了解香蕉(1)展示香蕉:让幼儿边观察香蕉,边了解香蕉的特征。
(2)游戏: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习香蕉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三、了解香蕉的营养成分(1)展示各种生病的娃娃或绘画上的生病的人物让幼儿猜测出怎样可以使生病的人变好。
引导幼儿认识食物的作用,如: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讲解香蕉的营养成分,让幼儿掌握香蕉富含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
(3)游戏:幼儿通过小游戏,学习到香蕉中的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作用。
四、了解香蕉的作用及用途(1)图片展示:展示香蕉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如:食用、制作香蕉饼、抹茶香蕉果酱等。
(2)游戏:幼儿参与小游戏,了解香蕉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了解香蕉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1)PPT展示:用PPT向幼儿介绍香蕉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
(2)实地观察:带领幼儿前往校园里种植香蕉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让幼儿感受香蕉的生长环境。
(3)手工制作: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来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小班科学《认识香蕉》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小班科学活动《认识香蕉》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认识香蕉》是幼儿园小班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生活常见且富有教育价值的水果——香蕉作为教学载体,旨在通过实物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香蕉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使幼儿能够准确识别香蕉,了解香蕉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特征。
2. 技能目标:通过触摸、嗅闻、品尝等活动方式,锻炼幼儿的感官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珍惜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说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与实际操作,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和口感特点;难点则在于如何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香蕉的特性,并形成良好的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
四、说教法与学法采用直观演示法、互动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如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对比、故事引入等方式,让幼儿直观感受香蕉的特点。
同时鼓励幼儿亲手剥香蕉、尝香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五、说活动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新鲜香蕉若干,香蕉图片或挂图,以及相关的科普绘本或视频资源。
同时,创设一个舒适、安全的探究环境,以便幼儿进行自由观察和实践操作。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以谜语或者故事的形式引出香蕉,引发幼儿的好奇心;2. 观察环节:引导幼儿通过看、摸、闻等方式全方位地认识香蕉的外观及质地;3. 实践环节:指导幼儿动手剥香蕉皮,切开香蕉观察内部结构,并品尝香蕉的味道;4. 总结分享环节: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蕉的特点,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七、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比如画香蕉、制作香蕉手工、讲述香蕉成长的故事等,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幼儿对香蕉的认识。
八、活动总结通过本次《认识香蕉》的活动,不仅让幼儿全面了解了香蕉这一水果的基本特征,更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科学认识香蕉教案一、引言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小朋友们经常都会吃到香蕉。
但是,你们知道香蕉是如何生长的吗?它的外形和构造都有哪些特点呢?通过这个科学教案,我们将一起来认识香蕉!二、认识香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蕉的一些基本信息:- 香蕉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水果。
- 香蕉的外皮呈黄色,并且有很多黑色斑点。
- 香蕉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和钾等营养物质。
- 香蕉一般是弯曲的,它的形状有点像一只弯弯的月亮。
三、香蕉的外形结构香蕉的外形结构有以下几个部分: 1. 外皮:香蕉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层一层的皱纹。
2. 果肉:剥开香蕉的外皮,里面是香甜可口的果肉。
3. 黑色斑点:香蕉的外皮上会有黑色斑点,这是香蕉成熟的标志。
四、香蕉生长的过程香蕉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种子发芽:香蕉的生命从种子开始。
当香蕉种子接触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时,它就会发芽。
2. 幼苗生长:香蕉种子发芽后,会长出幼苗。
幼苗会伸展出叶子,并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养分的吸收和合成。
3. 茎梗生长: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会长出茎梗。
茎梗越长越粗壮,可以支撑住香蕉的重量。
4. 花序结蕾:在茎梗的顶端,会长出花序,并逐渐形成花蕾。
5. 开花结果:花蕾逐渐开放,里面含有花粉。
当花粉受到传粉昆虫的传播后,花蕾就会结成香蕉。
五、香蕉的用途除了被作为水果食用外,香蕉还有其他的用途: - 香蕉可以被制成香蕉蛋糕、香蕉冰淇淋等甜点。
- 香蕉可以用来做香蕉奶昔、香蕉牛奶等饮料。
- 香蕉的皮可以用来做肥料,能够帮助植物生长。
六、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认识香蕉,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践活动: 1. 观察香蕉的外形:让孩子们用眼睛仔细观察香蕉的外形特点,比如它的形状、颜色和外皮上的斑点。
2.用手感受香蕉的质地:孩子们可以用手去触摸香蕉的外皮和果肉,感受它的质地和柔软程度。
3. 剥开香蕉的外皮:让孩子们亲自剥开香蕉的外皮,观察香蕉的内部构造,并尝一尝它的味道。
科学领域认识香蕉教案小班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教师们常常需要设计各种有趣的教案来引导幼儿探索科学世界。
香蕉作为常见的水果,不仅味道美味,而且在科学实验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小班幼儿设计一份科学教案,通过认识香蕉,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科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变化,认识水果的新鲜度和腐烂过程。
3. 让幼儿了解香蕉中的营养成分,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新鲜香蕉若干根。
2. 一些已经变质的香蕉。
3. 放大镜、天平、计时器等实验工具。
4. 绘本或图片,用于展示香蕉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
5. 小组活动的分组表和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绘本或图片,向幼儿介绍香蕉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引发幼儿对香蕉的兴趣。
2. 观察实验: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根新鲜香蕉和一根变质的香蕉,让他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种香蕉的外观差异,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 实验探究:让幼儿思考为什么香蕉会变质,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可以让一组幼儿在室温下观察香蕉的变化,另一组在冰箱中观察香蕉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了解香蕉腐烂的原因和过程。
4. 营养成分探究:通过展示图片或绘本,向幼儿介绍香蕉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纤维素等,让他们了解香蕉对身体的好处。
5. 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引导他们讨论香蕉的变化和营养成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通过教师引导,让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他们对香蕉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情况。
2. 听取幼儿的讨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香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讨论进行记录,作为评估的依据。
五、延伸活动1. 让幼儿尝试用香蕉制作简单的食物,如香蕉冰淇淋或香蕉蛋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认识香蕉教案幼儿园小班认识香蕉教案标题:认识香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好助手引言: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的形状独特、颜色鲜艳、口感香甜,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
通过教导幼儿园小班学生认识香蕉,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幼儿园小班学生认识香蕉的教案,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材料,帮助孩子们全面了解这个水果,并在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热身游戏(5分钟)1.1 导入话题老师可以开始时给幼儿介绍一些水果的名称,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认识水果的过程中。
“大家知道哪些水果的名称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很特别的水果——香蕉,你们了解香蕉吗?”1.2 图片展示出示一张大的香蕉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让他们观察香蕉的外观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对香蕉的形象记忆。
二、认识水果(10分钟)2.1 触摸感受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香蕉,并请幼儿们用手触摸,感受香蕉的皮肤质感和温度变化。
2.2 颜色认知给幼儿展示不同颜色的香蕉,如绿色未熟和黄色熟透的香蕉。
通过对比和观察,让幼儿们了解香蕉在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培养他们的颜色辨识能力。
2.3 味道品尝让幼儿们品尝香蕉的口感和味道,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香蕉的甜味和滋味。
三、香蕉与生活(15分钟)3.1 绘本阅读老师可以选择一本香蕉相关的绘本,讲述香蕉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健康营养、烹饪食谱等,通过绘本的形式培养幼儿对香蕉及其与生活相关的认知。
3.2 香蕉的用途带领幼儿们参观香蕉的用途展示区,展示香蕉可以用来制作香蕉牛奶、香蕉面包等多样化食物。
并让幼儿品尝这些香蕉制品,激发幼儿对香蕉的兴趣和想象力。
四、互动游戏(15分钟)4.1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香蕉的不同部分,如果肉、皮、种子等,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拆解香蕉并探索其内部结构。
4.2 香蕉拼图准备一些大型的香蕉拼图,让幼儿通过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科学课认识香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的产地、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2. 了解香蕉的营养成分和功效;3. 掌握香蕉的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香蕉的产地、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2. 香蕉的营养成分和功效;3. 香蕉的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香蕉样品;3. 刀具、盘子、纸巾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香蕉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香蕉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香蕉(15分钟)通过PPT介绍香蕉的产地、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
3. 香蕉的营养成分和功效(20分钟)通过PPT介绍香蕉的营养成分和功效,让学生了解香蕉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益处。
4. 香蕉的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香蕉的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并现场示范如何正确地剥香蕉皮,让学生动手学习。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香蕉的营养成分、功效、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香蕉的重要性和健康价值。
五、课堂延伸1.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调查香蕉的价格和销售情况;2.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道香蕉美食,并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香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了它的产地和生长环境,还了解了它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掌握了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反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着多种益处。
通过科学课认识香蕉,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水果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节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科学课。
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香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了它的产地和生长环境,还了解了它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掌握了保存方法和食用技巧,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科学活动香蕉篇一:小班科学活动《认识香蕉》教学反思小班科学活动《认识香蕉》教学反思记得两三年前到外面城镇幼儿园去听课时,一个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的小班科学活动《认识香蕉》就深深地吸引着我。
那时刚听完课的我在头脑中马上有个念头就是:等什么时候我们九都也有办小班时,我一定要去上一上这个《认识香蕉》的活动。
而今带着这个念头凭着一些深刻的印象我大胆地在今年刚接手的小班里设计了这个活动。
从头脑构想过程到着手准备写教案到上完课自己才发现真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虽然《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组织性和趣味性,而本次活动的设计也尽可能体现这理念,但就教育内容在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说时,老师就过于约束幼儿,没有及时引导幼儿跟老师说;在健康方面组织幼儿认识不成熟香蕉时没引导不能随便吃不成熟的香蕉,没能及时拓展幼儿的知识点;在艺术方面用肢体语言表现香蕉形状时,没能设计更多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展示的机会。
《纲要》中还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工作的过程,而我在这个活动的工作过程中还比较缺乏知识及用心组织幼儿活动。
就像在研讨中老师们都指出了对幼儿的回答没能及时表扬。
其实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真的是表现得挺棒的,但是老师的鼓励语言不够,教师让人感觉对幼儿的肯定性表扬不够用心,不能及时进行赏识教育。
虽然这个活动我能做到注重整合发展,能从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等方面来设计,幼儿也能通过这个活动来学到很多知识点,但仍只停在初浅知识层,就像乌治老师说的:“应在以后的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延伸活动来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香蕉,巩固幼儿对香蕉的新认识,发展新能力,尽可能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价值。
篇二:科学活动:好吃的香蕉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香蕉》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了解香蕉的基本特征。
2、感知1和许多,并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3、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根大香蕉、请幼儿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根小香蕉、魔术盒、套着透明垃圾袋的垃圾篓、毛巾人手一条、小熊神秘袋、音乐《好吃的香蕉》活动过程1、感知香蕉出示小熊神秘袋,吸引幼儿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好吃的水果》,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香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知道香蕉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增强体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香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图片、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幼儿对香蕉的兴趣。
(1)出示香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香蕉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2)邀请幼儿品尝香蕉,感受香蕉的味道。
2. 讲解:介绍香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1)通过PPT课件,展示香蕉的营养成分,让幼儿了解香蕉对身体的好处。
(2)讲解香蕉的正确食用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绘画和制作活动。
(1)观察:让幼儿观察实物香蕉,用语言描述香蕉的特点。
(2)绘画:指导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香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检验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香蕉》2. 板书内容:(1)香蕉的外形:长条形,弯曲。
(2)香蕉的颜色:黄色。
(3)香蕉的味道:香甜可口。
(4)香蕉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香蕉,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1)香蕉的外形:长条形,弯曲。
(2)香蕉的颜色:黄色。
(3)香蕉的味道:香甜可口。
(4)香蕉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购买香蕉,了解不同品种的香蕉,并尝试制作香蕉美食,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认识香蕉公开课教案小班教案标题:认识香蕉公开课教案(小班)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香蕉的形状、颜色、质地和味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社交和语言发展。
教学准备:1. 香蕉(足够每个学生一根)2. 切割香蕉所需的刀具和砧板3. 纸板、彩笔和彩纸4. 图片或视频展示香蕉树和香蕉的生长过程5. 一些有关香蕉的有趣事实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与学生一起观察一根香蕉,提问:“这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香蕉”。
2. 给学生介绍香蕉的特点和外观,例如形状、颜色和质地。
探索(10分钟):1. 将香蕉切成几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切面。
2.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香蕉的内部颜色和纹理。
3. 与学生讨论香蕉的味道和口感。
实践(15分钟):1. 将每个学生分发一根完整的香蕉,并鼓励他们用手触摸、闻和品尝香蕉。
2. 通过问答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香蕉的味道和其他感受。
3. 鼓励学生用彩纸、彩笔或其他材料在纸板上绘制香蕉的形状和颜色。
展示(1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香蕉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香蕉是如何从香蕉树上长成的。
2. 和学生一起分享一些有关香蕉的有趣事实,例如香蕉是一种水果,原产于热带地区等。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询问学生对香蕉的认识是否增加。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发现和感受。
教学延伸:1. 与学生一起制作香蕉冰淇淋或香蕉奶昔,进一步体验香蕉的味道和质地。
2. 给学生分发一些香蕉的图片,让他们回家向家人介绍和描述香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香蕉、描述香蕉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绘制的香蕉图画和书面描述,评估学生对香蕉的认知水平。
3.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并为未来的教学做出改进。
例如,在引入阶段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的问答环节,或者在探索阶段引导学生提出更多关于香蕉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认识香蕉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香蕉的外观特征和营养成分。
2.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香蕉。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制作香蕉奶昔了解香蕉的食用方法。
4.引导幼儿认识并探索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1.香蕉的外观特征和营养成分。
2.香蕉的品种。
3.制作香蕉奶昔。
三、教学准备1.牛奶、香蕉、冰块。
2.盆、勺子、切割板、刀。
3.认识香蕉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香蕉的外观特征和营养成分,我们将会有一个小游戏。
•游戏名称:认识香蕉•游戏规则:老师将会给每个幼儿一段香蕉的图片和一张香蕉的整体图片,让幼儿比较两张图片,然后说出香蕉的外观特征和颜色。
最后老师会发放香蕉,让幼儿品尝,了解香蕉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2. 学习香蕉的品种在幼儿吃完香蕉之后,老师会根据幼儿对香蕉外观特征的表述,让幼儿学习香蕉的品种。
•香蕉品种:甜香蕉、大农香蕉、金手指香蕉等。
3. 制作香蕉奶昔制作香蕉奶昔可以让幼儿了解香蕉的食用方式,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步骤如下:1.准备切好的香蕉和冰块,倒入牛奶。
2.用搅拌器将香蕉和牛奶混合。
3.加入适量的冰块,再次搅拌。
4.倒入杯中,放上吸管。
香蕉奶昔制作完成。
4. 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性发言,并共同整理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适量增加香蕉品种的介绍。
2.在制作香蕉奶昔的环节,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简单介绍认识香蕉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认识香蕉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香蕉的外观特征。
2. 培养学生对香蕉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资源:1. 香蕉图片或真实的香蕉。
2. PPT或白板。
3. 班级墙壁上的字卡(香蕉、黄色、曲线等)。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准备一些黄色的物品(如黄色的玩具、黄色的衣服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黄色的水果有哪些?是否有人知道黄色的水果是什么?- 引入香蕉,向学生展示香蕉的图片或真实的香蕉,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探究(10分钟):- 让学生仔细观察香蕉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皮的质地等,并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描述香蕉的外观。
- 使用PPT或白板,展示香蕉的形状和颜色,并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
3. 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香蕉图片或真实的香蕉。
-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观察香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香蕉的外观特征。
鼓励他们使用形状和颜色的词汇。
- 随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观察到的香蕉特征,并与全班分享。
4. 巩固(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香蕉的外皮是什么颜色?为什么香蕉的形状是弯曲的?- 帮助学生理解,香蕉的外皮是黄色的,形状是弯曲的,可以更好地保护香蕉内部的果肉。
- 引导学生总结并回答这些问题。
5. 结束(5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次观察香蕉,并总结自己对香蕉外观特征的认识。
-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有关香蕉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香蕉的营养价值和种植过程,并与他们分享这些信息。
2. 可以与其他水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水果的外观特征和颜色。
3. 可以通过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让学生实践观察和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观察和描述香蕉的能力。
2. 学生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认识香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的基本特征、营养价值和种植方式;2. 培养学生对香蕉的兴趣和保护香蕉资源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香蕉的基本特征和营养价值;2. 学会利用观察和记录的方式描述香蕉;3. 培养对香蕉种植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刻画香蕉;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香蕉的种植保护问题。
四、教学准备:1. 香蕉图片、鲜香蕉、香蕉的种子;2. 图书、PPT等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香蕉图片和鲜香蕉让学生感受香蕉的形态、颜色和气味;2. 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一种什么水果。
步骤二:探究香蕉的特征和营养(15分钟)1. 展示香蕉的截面给学生观察,并说明香蕉的黄色、弯曲、柔软等特征;2. 分享香蕉的营养价值,如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3. 提问学生:你觉得香蕉有什么其他特点?为什么香蕉这么受欢迎?步骤三:观察和记录香蕉(20分钟)1. 将香蕉递给学生,让学生亲自观察香蕉,并利用图书、PPT等资料获取更多关于香蕉的知识;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香蕉的外观特征、气味、口感等;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记录结果。
步骤四:香蕉的种植保护问题(15分钟)1. 分享香蕉种植的基本过程和关键环节,如土壤要求、温度要求等;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香蕉种植可能面临的问题,如病虫害、气候变化等;3. 引导学生提出预防和保护香蕉的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种植等。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报告,分享自己对香蕉的认识和保护意识;2. 教师总结讨论的重点内容,并温故知新。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农民或种植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对香蕉种植和保护进行深入了解;2.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香蕉种植园,亲身体验香蕉的种植和采摘过程;3. 指导学生进行香蕉相关的科学实验,如观察香蕉的成熟过程、测量香蕉的酸碱度等。
认识香蕉公开课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认识香蕉(公开课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香蕉,并能够通过触摸、嗅觉和味觉感受到香蕉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教案材料:1. 香蕉2. 磁铁3. 图片或卡片(香蕉、水果等相关图片)4. 桌面或活动区域教案活动及步骤:引入活动:1. 激发学生对香蕉的兴趣:教师可以拿着香蕉进入课堂或活动区域,让学生用触摸、视觉和嗅觉感受香蕉。
2. 提问:教师问学生们是否认识这个水果,是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探究活动:3. 展示香蕉:老师将香蕉摆放在桌面或指定的位置,并请学生围坐在它周围。
4. 观察和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外观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等,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5. 探索香蕉:教师可准备一些磁铁并让学生使用磁铁靠近香蕉,引导学生发现香蕉不会受到磁铁的吸引。
6. 鼓励互动:学生可以被鼓励分享自己对香蕉的感受,比如外观、颜色、形状等。
巩固活动:7. 游戏时间:老师展示一些包含香蕉的图片或卡片,学生们可以轮流指出其中的香蕉,并用手指指向它。
8. 分享时间: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的水果,并与他人交流。
总结活动:9. 回顾: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确保他们对香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0. 鼓励:老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事物,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扩展活动:11. 香蕉面包制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香蕉面包或进行简单的香蕉食材配对活动,增加学生对食物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能否准确描述香蕉的外观特点。
3. 学生是否能通过触摸、嗅觉和视觉感受香蕉的特征。
4.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分享和参与课堂讨论。
教案拓展:这个教案可以作为认识水果类教材的一个开始,后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水果,并进行有关水果的各种活动和讨论。
香蕉100问2012-03-12 21:42:13来源:国家香蕉产业知识体系浏览次数:136网友评论 0 条香蕉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是香蕉发源地之一,国外一些主要栽培品种如矮香牙蕉即原产华南。
目前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都发现有野生蕉分布香蕉100问技术所有者: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第一篇认识香蕉1、香蕉栽培历史及分布状况如何?香蕉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是香蕉发源地之一,国外一些主要栽培品种如矮香牙蕉即原产华南。
目前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都发现有野生蕉分布。
据记载,我国香蕉栽培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香蕉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随着人们的相互交往和果树科技的进步,香蕉栽培区域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上热带亚热带的重要鲜果之一。
目前世界上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有香蕉生产,其中亚洲和中、南美洲是香蕉的重要产区。
2、世界香蕉产量及市场前景怎样?香蕉是世界上四大水果之一,在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07年世界香蕉总产量为7132.90万吨,其中产量在100万吨以上就有印度、厄瓜多尔、菲律宾、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布隆迪、哥斯达黎加、坦桑尼亚、哥伦比亚、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委内瑞拉、洪都拉斯、墨西哥等16个国家。
从香蕉贸易情况分析,多数的香蕉生产国均以内销为主,仅有少量出口。
2 007年世界香蕉出口量为1550.49万吨,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最大香蕉出口国,20 07年香蕉出口量为466.48万吨,占世界香蕉出口总量的30.09%,其次是哥斯达黎加,出口量为204.25万吨,占13.17%;菲律宾居第三,出口量为182.82万吨,占11.79%;中国、印度、泰国等到国家虽然香蕉产量较多,但基本上以内销为主。
香蕉进口主要以欧洲和北美洲经济发达国家为主,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进口量也较大。
我国是新兴的香蕉市场,目前每年消费600多万吨。
3、我国有哪些地区可以栽培香蕉?我国香蕉产区分布在北纬18—30度之间,以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为主要产区;贵州和四川也有少量分布。
香蕉是大宗高效作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广东省香蕉主要分布在粤西、粤东及珠江三角洲,主要是香牙蕉,次为大蕉和粉蕉。
广西以南宁、合浦、玉林、桂平、龙洲等为主要产区,以香牙蕉,和西贡蕉较多。
海南主要分布在乐东、东方、三亚、昌江、临高、澄迈等市县,以种植巴西蕉为主,大蕉和粉蕉次之。
福建省主要分布在龙海、漳洲、尤溪、晋江、华安、莆田等县市,以天宝蕉和台湾蕉较多。
台湾省主要分布在高雄、屏东、台中及台南等地,以仙人蕉和北蕉较多,云南省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如河口、元阳、开远、元江及西双版纳等地,以香牙蕉为主,其次是大蕉和粉蕉。
四川省分布在川南长江河谷地带及米易、宁南、渡口等地。
贵州省的赤水河上游沿岸。
总之,在我国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蕉类栽培中以香牙蕉为主,在中亚热带则以大蕉和粉蕉为主。
4、香蕉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芭蕉科、芭蕉属。
香蕉植株由根、球茎、假茎、叶子、果轴和果穗等组成。
植株的基部称球茎,大部分在地下(也称地下茎)。
香蕉的叶子包括叶鞘、叶柄、叶片3部分。
由叶鞘叠裹而成的主杆称假茎,假茎的中央是果轴,亦称花序茎或气生茎,果轴从球茎向上生长把花蕾顶出假茎的过程叫抽蕾,花蕾逐渐发育形成果穗,果穗由着生在果轴上的果梳(果把)组成,果梳由果指组成。
香蕉没有主根,属须根系,须根由球茎抽生,主要分布在从地面至地下35公分深的土壤中。
5、香蕉喜欢什么样的温度?香蕉是热带果树,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要求高温多湿。
年平均温度接近24℃的地区,最适宜发展香蕉生产。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香蕉的生长发育均不利。
香蕉生长发育最低温度为12℃,最高温度不超过35℃,最适宜的温度是28℃左右。
当温度降至5℃时,叶片开始遭寒害,3℃时叶片严重受害,0℃时植株冻死;气温越低或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蕉株受害越严重。
低温、寒、冻害是香蕉商品性栽培主要限制因子;香蕉产区的分布主要受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严格限制。
不同蕉类,其耐寒性不同,一般巴西蕉耐寒性较强,粉蕉次之,香牙蕉不耐寒,而在香牙蕉中,以高把品种耐寒力较强,普通矮把品种较差。
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植株和器官,耐寒性也有差别,未长大叶的吸芽最耐寒,已抽出花蕾的植株最易受害,接近抽蕾的植株也易受寒害。
在各器官中,根和地下球茎较耐寒,刚脱落苞片的幼嫩果易受害,嫩叶易受霜冻。
一般来说,健壮的叶片较果实耐寒。
在同等的低温条件下,长势好的植株受害比长势差的轻;保水性能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蕉园,耐寒力比管理欠佳的蕉园较强。
6、香蕉生长需要多少水分?香蕉是大型草本果树,叶片长而宽大,蒸腾损耗的水分多,但根系浅生,对水分的利用能力不强,且各器官含水量都很高,其中假茎含水量最高达92.4%,其次是叶柄达91.2% ,叶片含82.6%,果实含80%。
故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水分。
在生长旺盛期缺水,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叶片光合效能降低。
特别是养分积累减少,致使果实的梳数和果指数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产量。
据测定,香蕉植株每制成1克干物质,需要土壤中吸收600克水。
说明水分对香蕉的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土壤水分过多对植株的生长也不利。
因为香蕉的根系是肉质根,好气性强,若蕉园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在雨量集中的季节易遭受涝害,造成缺氧。
因此,在栽培上多雨季节要及时做好排水,少雨季节要及时供水,经常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
7、香蕉喜欢什么样的土壤?香蕉是浅根性果树,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以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性能良好的轻粘壤土和砂壤土为宜,香蕉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不是很强烈,一般pH4.5—7.5都适宜,以pH6.0为最适宜。
蕉园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根系生长、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的透气性和保肥能力等。
8、香蕉生产上有那些常用俗语?冬蕉指挂果期越冬的香蕉,蕉果表皮多受寒害。
青果时撕开表皮可见冻伤的褐色丝状条斑,成熟时果皮暗黄色。
常于12月至来年3月采收,果实发育至饱满所需时间较长,产量较低,但风味佳。
春夏蕉指开春温度回升后出蕾的香蕉,蕉果不会受寒,果皮颜色青绿,果指密拢,蕉梳上弯度较好,蕉乳含量较多,成熟时果皮金黄色,常于4月至7月采收,果实发育至饱满所需时间较短,产量中等,风味中等。
中秋蕉指中秋前后采收的香蕉,蕉乳含量略少于春夏蕉,成熟时果皮金黄色,果实发育至饱满所需时间较短,产量较高,其品质与春夏蕉品质相当。
节间距指同侧相邻叶柄在假茎上的距离,在香蕉管理上通常做为判断植株生长状况的指标。
功能叶指没有受到严重病虫危害或其它损伤、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叶片,是衡量香蕉产量和质量的指标。
掉蕾香蕉初蕾期花蕾从果轴掉落的现象,常因水肥过量或水肥不均、加上阴天出蕾、花蕾较重和果轴较嫩所致。
另外,校蕾不及时叶柄阻碍花蕾正常下垂也会出现此现象。
调苗在定植后3个月前,对长势弱小的植株额外给肥、勤施肥水来促其生长,以达到全园长势均衡的目的。
垮叶香蕉现蕾前后,植株下部绿叶从叶柄基部折垂的现象。
多因缺钾和抽蕾期养分向果实转移所致。
剥叶指叶鞘自动从假茎上剥离的现象。
可能由于前期水肥不当使植株生长不良,后期水肥充足生长旺盛而造成。
吸芽吸芽由香蕉球茎的腋芽萌发而成,它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或用作种苗。
吸芽萌发会消耗母株的养分,要及时将吸芽除去才能使母株健康生长,确保产量。
9、香蕉的生长发育可人为分为几个时期?营养生长期从种苗定植或留吸芽开始到花芽分化前为止。
这一阶段的叶面积迅速增加,营养物质积累充分,是花芽分化物质基础,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
生殖生长期从花芽分化开始至抽蕾时止。
主要特征是吸芽开始萌生,假茎逐渐变粗,当最后一片终止叶(葵扇叶)出现时,花蕾随即抽出。
果实发育期从花蕾抽出开始至果实成熟时止。
随着营养物质逐渐向果实转移,叶片进入停止生长和逐步衰老状态。
吸芽期蕉芽由母株球茎抽出到逐步发育成为独立生活的植株。
这是增加叶面积和扩大根系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叶片多为鳞片状叶逐渐向剑叶、正常叶(椭圆形大叶)过渡。
香蕉的生命就是依靠地下球茎抽出的吸芽一代一代地繁殖延续下去。
10、香蕉地下球茎与其它器官有什么关联?香蕉地下球茎是整个植株的重要器官,它生根、长叶、着生和萌发吸芽。
地上茎(果轴)亦是由地下球茎顶端分生组织向上生长形成的。
所以说,地下球茎是整个植株的养分贮存中心。
那么,地下球茎的发育与地上部的生长有何关系呢?地下球茎的生长既受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又与根、叶、吸芽生长和果穗发育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地上部开始长大叶时,地下球茎的增大速度加快,当地上部生长最旺盛时,地下球茎的增大才停止,当地上部开花结果而消耗了所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以后,地下球茎还可以继续从吸芽补充营养物质。
虽然香蕉果实采收后地上部的蕉干已枯死,但地下球茎仍然生存,在1—2年内球茎还有可能抽出细弱的大叶芽。
11、香蕉花芽分化有什么特点?香蕉没有固定的物候期,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结果。
只要生长到一定的叶片数和叶片总面积,就能够开始花芽分化。
一般来说,全株达到最大叶面积越早,其花芽分化即早,反之则迟。
在一定范围内,香蕉需要抽生一定的叶片数,才能由营养生长进入花芽分化,通常组培苗种植后抽出26—30片叶,而粗壮的吸芽苗种植后抽出20—24片叶就开始花芽分化。
从花芽分化到花蕾的出现,夏季约需3个月,冬季则需5—6个月。
经植株解剖观察,蕉株开始花芽分化时,尚有10—12片叶未抽出,也就是说,植株进入花芽分化后,再抽出10—12片叶就可以抽蕾。
香蕉植株由营养生长开始转入花芽分化时,在形态上最突出的变化是球茎生长点迅速伸长呈现蒜头状,蕉株顶端叶距越来越短,出现“密叶层”。
12、为什么花芽分化之前要施大肥?香蕉花序为穗状花序,蕉花有三种类型,即雌花、中性花和雄花。
开花的次序是先开雌花,接着开中性花,最后开雄花。
只有雌花的子房能发育成果实。
雌花在花序基部作螺旋排列,每花序有10—16梳雌花,每梳有10—30小朵花,呈二列并排状。
香蕉的花序是无限花序,只要植株健壮,营养充足,便可以分化出更多的雌花。
因此,要提高香蕉的产量,就必须加强管理,促进分化出更多的雌花。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花芽分化之前施大肥。
13、香蕉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香蕉的果实是由花穗基部的雌花子房发育而成的。
绝大多数的食用蕉不需授粉就能结实,称为单性结实。
故在正常的情况下果实没有种子。
如果附近有野生蕉时,才可能偶有种子。
14、我国生产上主要使用哪些优良香蕉品种?由于存在自然变异的现象,因此香蕉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品种繁多,我国就有数百个香蕉品种,仅仅是生产上推广优良品种就有巴西蕉、威廉斯、高脚顿地雷、天宝蕉、广东1号、广东2号、北蕉、漳州2号、巴贝多、那坡高把、龙州中把、河口高把、河口中把、红河矮把、西贡蕉和华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