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晓-刑诉案例分析 2020-7-28
- 格式:docx
- 大小:21.52 KB
- 文档页数:3
案例1、孙某因犯贪污罪被二审法院判决无期徒刑。
交付执行后,二审法院发现本案判决确有错误,即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再审结果判处孙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问题:1、本案的再审程序该如何提起?2、被告人孙某对再审结果不服能否上诉?回答:1、本案的再审程序应由二审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重新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因此,本案中,院长发现原判决确有错误,不能直接决定是否再审,而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2、被告人孙某对再审结果不服不能上诉。
《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本案原是二审终审的案件,因此,再审时应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孙某对再审判决不能提起上诉。
2、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
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
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参考答案: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法律认识错误而引发的刑事案件。
被告人张某,男,35岁,某市A区某公司员工。
2019年5月,张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对自己的行为定性提出了法律认识错误的辩解。
以下是案件的具体情况:二、案情简介2019年4月,张某与同事李某因工作矛盾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情绪失控,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李某,造成李某重伤。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三、法律认识错误的表现1.张某对故意伤害罪的定性认识错误张某认为,自己只是与李某发生争执,并未造成李某重伤,因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张某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一般纠纷,不应受到刑事处罚。
2.张某对自首情节的认识错误张某认为,自己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
但张某误以为,即使构成自首,也可能因故意伤害罪的严重性而受到较重的刑罚。
四、审理过程1.法院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对张某的法律认识错误进行了调查核实。
经查,张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符合自首的法定条件。
但张某对故意伤害罪的定性认识错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2.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鉴于张某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综合考虑张某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等因素,法院判决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五、案例分析1.法律认识错误的概念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法律后果存在错误认识。
法律认识错误包括对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和对法律事实的认识错误。
2.法律认识错误的法律后果在刑法领域,法律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但法律认识错误可能会影响量刑。
在本案中,张某对故意伤害罪的定性认识错误,但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成立。
3.自首情节的法律适用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是刑法规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误判导致的刑事冤案。
当事人张三(化名)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后经一审、二审,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证据不足、侦查程序违法等原因,导致案件出现了误判。
本报告将对这一案件进行分析,探讨误判的原因及法律后果。
二、案件事实1. 基本案情:张三与被害人李四(化名)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张三持械将李四打成重伤。
案发后,李四报警,公安机关将张三刑事拘留。
2. 证据情况: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主要包括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
然而,这些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如现场勘查笔录中的物证照片与实际物证不符,证人证言前后矛盾,被害人陈述存在虚假成分等。
3. 审判过程:一审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认定张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张三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发回重审。
4. 重审结果:重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张三并非故意伤害李四,而是李四在争执过程中不慎受伤。
重审法院依法改判张三无罪。
三、误判原因分析1. 证据不足:本案中,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存在诸多疑点,未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导致案件出现误判。
2. 侦查程序违法: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存在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违法行为,导致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证据失真,影响了案件的公正审理。
3. 法官素质问题:一审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未能严格审查证据,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缺乏充分认识,导致误判。
4. 法律适用错误: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法律适用,将案件发回重审,导致案件错判。
四、法律后果1. 对当事人张三的影响:张三因误判被错误定罪,导致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名誉受损,精神受到极大压力。
2. 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本案的误判损害了司法公信力,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3. 对社会的影响:本案的误判可能导致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影响社会稳定。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0年,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命案,受害者李某被杀害,现场无目击证人,仅有部分痕迹证据。
经过警方调查,嫌疑人张某被认定为凶手。
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然而,在服刑期间,张某不断申诉,坚称自己无罪。
经过多年的复查和审理,2018年,张某被宣告无罪,并获得了国家赔偿。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一起典型的“错案”。
二、案例分析1. 证据不足,认定错误在这起案件中,警方主要依据现场痕迹证据和张某的口供将其认定为凶手。
然而,经过多年复查,发现现场痕迹证据存在瑕疵,且张某的口供存在矛盾。
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间接证据认定张某有罪,存在明显的认定错误。
2. 程序违法,损害当事人权益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未充分保障张某的诉讼权利。
张某在庭审中多次提出无罪辩护,但法院未认真审查其辩护意见,也未充分听取其陈述。
此外,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问题,如未依法通知张某参加庭审等。
3. 法律适用不当,导致错判在张某被判刑的过程中,法院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不当。
一方面,法院在认定张某有罪时,过分依赖间接证据,忽视了无罪推定的原则;另一方面,在适用法律时,法院未能充分考虑张某的辩解意见,导致判决结果与事实不符。
三、案例分析结论这起“错案”的发生,暴露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证据不足是导致错判的主要原因。
在审理案件时,法院应充分审查证据,确保证据确实、充分。
其次,程序违法也是错判的重要原因。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最后,法律适用不当也是错判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正确适用法律。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证据审查,确保案件质量在审理案件时,法院应加强对证据的审查,确保证据确实、充分。
对于存在瑕疵的证据,应进行排除或补正。
同时,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完善程序保障,保障当事人权益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分析篇一: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一)_99年6月5日,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_年3月被提前释放._年5月_日下午,张某将一中年妇女放在自行车栏内的一只皮包抢走,内有现金__元.身份证一张,张某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后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当取证结束后,民警王某和侯某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能主动承认错误,认罪态度较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并由张某的朋友李某(无固定收入)为保证人.问题:1.采取取保候审是否恰当?2.如取保候审,李某是否可以作为保证人?答:1.不恰当.根据>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2.李某不能担任保证人.>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李某无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李某不符合保证人的条件.(二)_97年4月23日晚上_时许,某市棉纺厂女职工张云被强奸.罪犯作案之后逃走,匆忙中留在现场一块手表.事后,张云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征.据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纪大约在30岁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体强壮,满脸胡须.张云还向公安机关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手表.经侦查人员查看,手表为黑色红莲牌机械表,已经半旧.于是,公安机关以这块手表为线索开始了案件的侦查活动.一个多月之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手表的主人某公司职员刘俊枫.经公安人员询问,刘俊枫承认手表是自己的,但是声称已经与两个月以前丢失,而且不承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刘俊枫提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曾经丢失手表.于是,侦查人员认为本案已经证据确凿,随即拘留了刘俊枫.然后公安人员找到被害人张云,告诉她已经找到了遗留在现场那块手表的主人,让张云辨认一下,该人是不是罪犯.张云仔细观察了刘俊枫之后,对侦查人员说:〝这个人的身高.体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长相也很象,我觉得就是他.〞于是,侦查人员立即作出决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刘俊枫.(问题)在这起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公安人员的做法不当之处? 并请说明理由答:1.对刘俊枫采取拘留措施不当,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2.在主持辨认时采取了单独辨认的方式3.在辨认之前将被辨认人的有关情况告知辨认人(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问题:(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答案:(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第60条第2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理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3)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根据>第六十八条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纳保证金,又无保证人担保的,可以监视居住.〞据此,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监视居住.(四)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某公安局刑事拘留.向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人民检察院以〝甲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但无逮捕必要〞,没有批准逮捕.公安局没有将甲释放,便直接将甲呈报了劳动教养.问:公安局的做法有哪些问题?可以怎么办?答案:(1)应当立即释放甲而没释放;甲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不能呈报劳动教养.(2)公安局应当在接到不批捕决定书后,应将犯罪嫌疑人甲立即释放,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检察院.认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可以变更强制措施,然后直接移送起诉.(五)甲与乙系同村村民,因宅基地发生纠纷._年7月7日,甲雇凶将乙打伤,经鉴定为轻伤.乙向某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认为轻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应由人民法院管辖,告知乙应向人民法院起诉.问:(1)公安机关的做法是否正确?(2)乙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怎么办?(3)本案公安机关能否调解处理?为什么?答案:(1)公安机关的做法不正确,应当依法受理.(2)公安机关应当受理.(3)公安机关不能调解.根据>,雇凶伤害他人的,不得调解处理.(六).一天夜里_时许,王某(男,28岁)在公路上持刀拦截一辆货车,将车门玻璃砸碎,强行将驾驶员许某拖下车搜身,遭许反抗,王某持刀将许捅成重伤,并劫走其身上现金__元.正在货车车箱里睡觉的姚某和李某听到动静后,下车将王某抓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将王某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审查.请问: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时,应当进行哪些侦查行为? 答:(1)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2)询问证人姚某.李某和被害人许某;(3)勘验作案现场;篇二: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目录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关于刑事诉讼中几种不起诉的条件汇总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答案及解析案例一被告人王明,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_98年市检察院收到一封检举信,揭露该公司偷税1_万元的事实.检察院经调查后,认为该公司确有偷税事实,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遂经检察长批准对该公司立案侦查._98年7月2日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明,并派检察院侦查人员将其逮捕.7月8日犯罪嫌疑人王明聘请的律师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检察院提出需缴纳5万元保证金,并提供保证人.7月9日律师向检察院缴纳了5万元的保证金,并且提供了保证人,王明被取保候审.后经侦查发现,该公司自_96年到l998年间,共偷税漏税50万元,检察院冻结该公司账户,并将50万元作为税款上缴国库.该案于l999年8月1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偷税罪,判处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3年,缓|法律;教育n网整j理|刑3年,对该公司判处_万元的罚金.检察院认为一审法院对被告人王明量刑过轻,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抗诉状,提起抗诉.抗诉期满后,对该公司判处的罚金一审法院即交付执行.二审法院经不开庭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正确,但量刑过轻,裁定撤销原判,改处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7年.现问:(_年试卷四第3题,本题_分)1.该案中人民检察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答案】检察院不合法的程序:(1)检察院对于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涉税案件的立案侦查违反了有关规定.>第l条规定:对于涉税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因此检察院的做法是错误的.(2)检察院派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者人民法院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因此,题中检察院派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此外,此案由人民检察院进行的立案侦查,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是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而非批准逮捕.(3)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第_条明确了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题中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违反了上述规定.(4)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的判决就将该冻结的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5)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第_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 (通过对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题中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6)人民检察院收取保证金是错误的,应当由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后管理.【解析】本题的考点有立案管辖.逮捕.取保候审.执行.提起抗诉.(1)>第l条规定:按照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管辖的分工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管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对于涉税等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任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的文件一律无效.(2)>第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3)>第_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根据这一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4)>第29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时,对于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应当审查是否附有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原件,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通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同时将判决书送达有关财政机关.>第l9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对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者私自处理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第48条第(2)项规定: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赃款,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该金融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因此,本题中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的判决就将该冻结的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是违法的.(5)>第l85条第l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因此,本案中人民检察院没有通过原审法院提交抗诉书是错误的.(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第6条规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因此,应当由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2.该案中二审人民法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答案】二审法院不合法的程序:(1)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因此题中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2)抗诉期满后,一审人民法院就将该公司的罚金交付执行是错误的.应当等二审程序结束后再交付执行.【解析】本题的考点有:二审程序.执行.(1)>第l87条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题中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违反>上述规定.(2)>第2_条规定:判决和裁定难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①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②终审的判决和裁定;③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由于人民检察院提出了抗诉,所以一审判决并未生效.案例二某市公安局于_99年1月4日对刘某(男,24岁).张某(男,_岁)持刀抢劫致人重伤一案立案侦查.经侦查查明,刘某.张某实施抢劫犯罪事实清楚,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刘某.张某抢劫案于_99年3月30日侦查终结,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该案部分事实.证据尚需补充侦查,遂退回市公安局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遂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刘某当庭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法律;教育网,整.理|护人为其辩护,要求自行委托辩护人;张某拒绝其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法院为其指定一辩护人.合议庭经研究,同意二被告请求,并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参与抢劫是由于刘某的胁迫,由于害怕刘某报复,以前一直不敢说,并提出了可以证明被胁迫参与抢劫的证人的姓名,希望法院从轻判处.法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刘某构成抢劫罪,后果严重.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处刘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处张某有期徒刑_年.一审判决后,刘某不服,以量刑过重为由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张某未上诉,市人民检察院亦未抗诉.(_年卷四简析题第5题,本题_分)问题:1.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在多长时间内补充侦查完毕?【答案】1个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第_0条第3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本案中,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2.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认为案件需补充侦查时,可否不退回补充侦查,而由检察院自行侦查?【答案】可以.【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补充侦查.>第_0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因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认为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时,可以不退回补充侦查,而是由检察院自行侦查.3.重新开庭后,如果刘某再次拒绝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当如何处理?【答案】不予准许.因被告人犯罪行为严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解析】本题考点是拒绝辩护.>第_5条规定: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1)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变化;(2)被告人不具有本解释第3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予准许.依照本解释第_4条.本条第1.2款规定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或者辩护律师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第_日止,准备辩护时间不计入审限.>第36条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1)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2)开庭审理时不满_周岁的未成年人;(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本案中,刘某属于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重新开庭后,其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不予准许.4.重新开庭后,如果张某又提出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如何处理?【答案】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可以自行辩护.【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拒绝辩护.根据>第36条和第_5条的规定,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如果被告人是成年人且不是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5.对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受胁迫的事实,合议庭应如何处理?【答案】应当恢复法庭调查.【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法庭调查.>第l68条规定: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恢复法庭辩论.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受胁迫的事实,该事实可能影响正确裁判,合议庭应当恢复法庭调查.6.刘某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答案】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提起上诉.>第l84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法;律教j育网h整g理|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237条进一步加以明确: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接到上诉状后3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本案中,刘某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7.假如刘某在上诉期内撤回上诉,一审判决从何时生效?【答案】在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篇三: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五.案例分析1.李希全,男,43岁,长平镇武装部部长._99年7月5日下午2时许,李希全到被害人王中秋(男,_周岁)家,提出要带王中秋去附近水库游泳.王中秋之母马玉兰告诉李希全,王中秋不会游泳,叮嘱李希全要照看好中秋.约3时许,李希全带领王中秋.徐勇(男,_岁)到达水库,租了三个救生圈,三人一起下水游泳约一小时,然后一起上岸休息.休息片刻后,王中秋提出再次下水,李希全开始不允许,经王中秋再三要求,乃表示同意.王中秋.徐勇各带一救生圈下水,李希全则在岸上抽烟并与人闲谈,没有照看二人.王中秋下水游泳不久,因救生圈脱落而沉入水中,徐勇发现后喊叫李希全,李希全急忙下水施救,但已找不到人.后王中秋从水中漂出,被送往__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诊断为溺水死亡.案发后,经过调解,李希全赔偿了被害人亲属的损失. 问题:(1)本案是否符合立案的条件?(2)本案应当是公诉案作还是自诉案件?应当由谁来立案?答:(1)符合立案条件(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符合管辖规定)(2)公诉案件,因为它不属于自诉案件的范围,应由当地公安机关立案.>第_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问题:(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答:(1)可对江某采取取得候审措施.因为江某罪行不重,采取取得候审措施。
觉晓法考案例速练Legal case studi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law school education, as they provide students with real-life examples of how legal principles are applied in practice. 觉晓法考案例速练是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法律原则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实际例子。
By analyzing these case studies, students can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interpret laws and legal decisions,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the legal system.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研究,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释法律和法律决定的能力,并深入了解法律体系的复杂性。
Moreover, legal case studies help students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they are presented with real-world scenarios that require them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of the law to solve complex legal issues. 此外,法律案例研究有助于学生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因为他们被呈现出需要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实际场景。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legal case studies, students can also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kills, as they work together to analyze the facts, identify legal issues, and propose solutions. 通过分析和讨论法律案例研究的过程,学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因为他们共同努力分析事实,确定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0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案例分析一、命题特点刑诉的出题点也是比较集中的,大致分布在管辖、强制措施、审查起诉、普通审判程序、简易审判程序以及死刑复核程序方面。
其实,刑诉的记忆内容比刑法多,只要记住了,就不难拿分,但一旦记不准确,就会失分,因此可以说是全有全无的状态,没有中间状态。
看到一个案例时,先看它的问题设置,明确考查哪方面的知识时再去读案例,所谓带着问题去发现,在题目中找法眼。
辨明这是特殊管辖还是普通管辖,以及是一审还是二审程序,是死缓还是立即执行等等细节。
在解答刑诉题时,应尽量依照法律规范的原话组织语言,做到谨慎细心、有法有据。
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司法考试对程序法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可操作性,因此历年的刑事诉讼法考题除了证据部分的考题侧重于理论外,其他考题基本上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找到法条依据。
因此复习刑事诉讼法的关键在于对法条要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记忆。
考生在做历年考试题时,要熟练掌握历届试题所涉及的刑诉部分的法条,这一点自不待言。
除此之外,考生还要熟悉1998年1月19日的“六机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诉法的“解释”,以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的体现各个机关自身业务特色的内容。
为了方便考生,这里列出一些上述法律规定的重要内容:“六机关规定”中主要看:⑴第一至六条立案管辖的具体划分:涉税案件的管辖、渎职犯罪的范围、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的范围、不能把应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结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十四条);⑵第八条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的审批人员;⑶第二十六条逮捕的证据条件;⑷第三十五、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移送案件材料的范围;⑸第四十七条核准死缓案件不能加刑。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中主要看⑴特殊情况下的地区管辖和军地互涉案件的管辖;⑵辩护人的范围、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员以及指定辩护以后被告人拒绝辩护如何处理;⑶刑事证据规则;⑷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殊规定以及提起和审理程序;⑸庭前审查程序后的处理决定;⑹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⑺简易程序的规定;⑻第二审程序有关全面审查原则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具体规定;⑼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
第一讲绪论滕兴善案略被告人陈某因犯组织卖淫罪被某县法院-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陈某不服,上诉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陈某犯罪情节属特别严重,应依法判处死刑,原审法院量刑畸轻,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条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规定,裁定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并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审理后,判处被告人陈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陈某不服,上诉于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核准死刑的裁定。
就该案存在的问题简要评析:1。
中级法院加重被告刑罚,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2.我国审判制度为二审终审,该案中中级法院判决已为终审判决,被告不服只能通过申诉途径申请再审,何来上诉于高院的说法?(注意即可,也有可能只是表述错误的原因)刘某等6名被告人结伙抢劫作案19次,先后行凶致伤4人,劫得现金财物总计达6万元.本案由某市检察院于1998年11月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移送起诉.市中级法院结案的认为,本案案情重大,影响面广,为维护法制教育公民,决定在某人民剧场进行公开审判,并发出旁听证300余张.开庭前法院考虑到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特别严重,为节省时间,实现当庭宣判,不致让旁听群众失望,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认定了事实(与起诉书相同),并决定判处刘某、张某死刑,其他4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会后,合议庭依据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开庭前一天就写了当庭宣判的判决书.第二天上午8点半在某人民剧场准时开庭,法庭审判只历时3小时即审理完毕,审判长当庭宣读了判决书。
法庭审理过程中,几名辩护律师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无异议,只在主犯从犯的认定上发表了辩护意见。
宣判后除刘某张某表示上诉外,其他被告均表示不上诉.闭庭后,旁听群众普遍认为判得好,打击了犯罪,伸张了正义,维护了法制.就该案存在的问题简要评析:1.根据我国的法院审判制度,需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是经过合议庭开庭审理,认为属于重大疑难的案件。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3月,某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受害人赵某家中价值人民币5万元的财物被盗。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通过现场勘查和监控录像,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
李某,男,25岁,无业,居住在案发现场附近。
二、案件经过1. 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并调取了小区监控录像。
根据监控录像,公安机关初步判断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2. 逮捕嫌疑人:公安机关在收集到充分证据后,对李某进行了逮捕。
在审讯过程中,李某对其盗窃行为供认不讳。
3. 侦查终结:侦查机关依法对李某进行了侦查,查明了案件事实,收集了相关证据。
三、起诉与审判1. 起诉书:检察机关以李某涉嫌盗窃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 一审审理: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李某进行了公开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李某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自愿认罪。
3. 判决结果: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结合李某的犯罪事实、情节、认罪态度等,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四、案例分析1. 犯罪构成要件:李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首先,李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其次,李某实施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最后,李某的行为已经造成了赵某的财产损失。
2. 证据链:本案中,公安机关通过现场勘查、监控录像等手段,收集了充分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李某的犯罪事实。
3. 程序正义:在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均依法履行职责,保障了李某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程序正义。
4. 法律适用:本案中,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李某进行了定罪量刑,确保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五、结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盗窃案件,通过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起诉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最终实现了对李某的公正审判。
本案的办理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和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刑事诉讼法作者XXX考试批次XXXXXX学籍批次XXXXXX学习中心XX学习中心层次XXXXXX专业XXXXXX完成时刻XXXX年X月X日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一、案例某市公安局于2020年1月4日对刘某(男,24岁)、张某(男,21岁)持刀抢劫致人重伤一案立案侦查。
刘某、张某抢劫案于2020年3月30日侦查终结,移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市检察院审查后,以为该案部份事实、证据尚需补充侦查,遂退回市公安局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市检察院。
市检察院以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遂向市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进程中,被告人刘某当庭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自行委托辩护人;张某拒绝其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法院为其指定辩护人。
合议庭经研究,同意二被告请求,并宣布延期审理。
从头开庭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参与抢劫是由于刘某的胁迫,由于可怕刘某报复,以前一直不敢说,并提出了能够证明被胁迫参与抢劫的证人姓名,希望法院从轻判处。
法庭审理后以为,被告人张某、刘某组成抢劫罪,后果严峻。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判处刘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0年。
一审裁决后,刘某不服,以量刑过重为由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张某未上诉,市检察院亦未抗诉。
问题:1. 从头开庭后,若是刘某再次拒绝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当如何处置?2. 关于张某在最后陈述中提出其受胁迫的事实,合议庭应如何处置?3. 刘某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置?4. 假设刘某在上诉期内撤回上诉,一审裁决从何时生效?二、就以上案例本人分析如下1. 从头开庭后,若是刘某再次拒绝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当如何处置?答:能够准予。
但被告人不得再另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再也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能够自行辩护。
依照《刑诉说明》第36条和第165条的规定,从头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从头委托的辩护人或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若是被告人是成年人且不是盲、聋、哑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能够准予。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分析目录1.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分析概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5)2.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6)2.1 谁有起诉权 (7)2.2 谁有辩护权 (8)2.3 谁有上诉权 (9)3. 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定 (10)3.1 侦查阶段 (11)3.2 审查起诉阶段 (12)3.3 审判阶段 (13)4.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规则 (15)4.1 证据的一般性规定 (16)4.2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17)4.3 举证责任分配规定 (18)5. 刑事诉讼法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保障 (19)5.1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21)5.2 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22)6. 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和解制度 (23)6.1 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点 (23)6.2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25)7. 刑事诉讼法中的速裁程序 (26)7.1 速裁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8)7.2 我国速裁程序的实施和完善 (29)8. 刑事诉讼法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 (30)8.1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处理原则 (31)8.2 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处理原则 (33)9. 刑事诉讼法中的死刑复核制度 (35)9.1 死刑复核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36)9.2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37)10. 刑事诉讼法中的国际合作与引渡问题 (38)10.1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国际合作原则 (40)10.2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引渡制度及其完善建议 (41)1.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分析概述刑事诉讼法学案例分析是法律教育和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具体案件的剖析,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深入理解刑事诉讼的法律程序、原则和制度。
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课程的学习中,案例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件分析。
案例分析通常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社会影响。
觉晓法考案例模型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觉晓法考的案例模型,那可真是个超棒的东西呢!一、案例模型是啥?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法律故事集,不过这些故事可不是用来哄你睡觉的,而是帮你在法考战场上大杀四方的。
每个案例都是根据法考的考点和出题套路设计的。
比如说,一个民法的案例模型,可能就会涉及到合同纠纷、物权变动、侵权责任这些个考点,把它们像拼图一样巧妙地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复杂又有趣的法律谜题。
二、为啥它这么厉害呢?1. 真实模拟考场。
你想啊,法考的时候那些案例题可不会是简单直白的,就像生活中的法律纠纷一样,那是错综复杂的。
觉晓的案例模型就完美地模拟了这种考场环境。
你在做这些案例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真的在考场里一样,面对那些刁钻的问题,只能绞尽脑汁地从自己学过的法律知识里找答案。
这样练多了,等真正上考场的时候,那就是小case啦,心里一点都不慌。
2. 知识点大串联。
以前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点的时候,可能是一个一个地学,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
但是案例模型呢,就像是一根线,把这些珠子都串起来了。
一个案例里面可能会涉及到好几个部门法的知识点,你在分析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就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搞清楚了。
比如说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例,这里面就既有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知识,又有民事诉讼法里关于诉讼程序、赔偿范围的规定。
通过做这个案例,你对这两块知识的理解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3. 培养解题思维。
法考可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过的,更重要的是解题思维。
案例模型就像是一个思维训练场。
你要从案例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法律关系,找出适用的法律条文,然后再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个过程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得一步一步来,逻辑严密。
每次做案例模型的题,就是在锻炼你的这种解题思维,让你从一个看到案例就懵圈的小白,变成一个条理清晰、思路敏捷的法律小达人。
三、怎么用这个案例模型效果最好呢?1. 循序渐进。
别一开始就挑那些超级难的案例去做,会打击你的自信心的。
第1篇一、案件背景鲍毓明案件是指我国某地发生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案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鲍毓明被指涉嫌性侵未成年人。
经过调查,鲍毓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依法提起公诉。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鲍毓明案件进行分析。
二、案件定性1. 性侵未成年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鲍毓明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2. 强奸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鲍毓明涉嫌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3. 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鲍毓明已满十四周岁,符合犯罪主体资格。
三、案件证据1. 证人证言案件调查过程中,多名未成年人及成年证人提供了鲍毓明性侵未成年人的证言,证言内容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 检验鉴定公安机关对被害人进行了身体检查,检验结果显示被害人存在性侵犯的痕迹。
此外,对鲍毓明进行了DNA鉴定,结果显示其与被害人存在亲子关系。
3. 物证公安机关在鲍毓明住处查获了相关证据,如视频、照片等,进一步证实了鲍毓明的犯罪事实。
四、法律适用1. 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和第二百三十六条之一的规定,鲍毓明涉嫌强奸罪和性侵未成年人罪,应当从重处罚。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确定刑罚。
2. 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公安机关依法侦查,法院依法审理,确保案件公正、公开、公平。
3. 刑罚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鲍毓明的刑罚执行,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案件基本情况】罪犯邱某某,男,1992年9月18日出生,重庆市江津区人,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期自2018年8月15日起至2021年8月14日止,于2018年11月22日入重庆市永川监狱服刑改造。
【案件办理过程】2020年6月,罪犯邱某某向监区递交提请减刑申请,所在监区对其改造事实及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审核:罪犯邱某某自入监以来,于2019年9月16日记表扬一次,2020年1月9日记表扬一次,2020年6月9日记表扬一次,共获得表扬三次。
2020年7月7日,依照《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重庆市永川监狱二监区召开全体民警会议,集体研究罪犯邱某某提请减刑案。
会议认为:罪犯邱某某自入监服刑改造以来,能认罪服法、听管服教、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各科考试均合格,自入监服刑改造以来共获3次表扬,确有悔改表现,达到减刑的法定条件,建议依法对罪犯邱某某提请减刑九个月。
2020年7月9日,经监区长办公会会议审核同意,将邱某某提请减刑建议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科审查。
2020年7月25日,监狱刑罚执行科审查认为,监区认定罪犯邱某某确有悔改表现的书面证明材料来源合法,所提交的材料齐全、完整、规范,符合法定条件,建议对罪犯邱某某提请减刑九个月,并将相关材料一并提交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
2020年7月30日,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根据刑罚执行科的审查意见,召开会议进行审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罪犯邱某某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建议对罪犯邱某某提请减刑九个月。
评审会后在狱内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对罪犯邱某某提请减刑有不同意见的情况反馈。
公示期满后,监狱刑罚执行科将公示结果和提请减刑建议移送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派驻重庆市永川监狱检察室征求意见,驻监检察室作出“无异议”的检察意见。
2020年8月10日,监狱刑罚执行科将减刑建议、评审意见连同驻监检察室意见,一并报送监狱长办公会议审议。
案情
被告人高波因涉嫌故意杀害张明丽,被告人王霞因涉嫌包庇高波,二人均被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拘留。
本案由海淀区公安分局侦查终结后移送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移送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
本案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题目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高波、王霞在侦查阶段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参考答案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高波和王霞的诉讼权利包括:
(1)、自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委托辩护】
→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有权告知和约见值班律师。
→高波属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有进行自我辩解的权利。
【自行辩护】
(3)、有拒绝辩护律师为其辩护,重新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拒绝辩护】
(4)、对侦查机关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有权向上级检察机关提出控告。
(5)、在审查批准逮捕期间,有权向检察机关提意见或要求当面向检察机关陈述意见的权利。
(6)、被告知鉴定意见结论的权利。
(7)、被告知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情况的权利。
(8)、申请取保候审,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
案情
被告人高波、王霞经预谋,共同诈骗取得邱朝晖位于海淀区某楼房一套。
后高波独自返回该房屋时,与邱朝晖的表妹相遇张明丽并发生争吵。
高波即持随身携带的斧子猛砍的头部,致张明丽颅脑损伤死亡。
题目
本案中的被害人有哪些?他们分别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参考答案
本案有两名被害人:一是诈骗罪的被害人邱朝晖;二是故意杀人罪的被害人张明丽。
【要点出被害人具体是谁】其中,诈骗罪的被害人邱朝晖有下列诉讼权利:【注意:邱朝晖并非附民诉的原告。
】
(1)向公检法机关报案或控告,要求有关机关立案。
(2)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被害人有权:①向原公安机关申请复议,②或者向同级检察院提出立案监督的申
诉要求,③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诉。
(3)如果检察院对诈骗案决定不起诉,被害人有权①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或者②向法院提起自诉。
(4)如果被害人对一审法院未生效判决不服,不能自行上诉,但有权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
(5)如果被害人对生效裁判不服,有权向法检提出再审申诉。
【1至5只是假想,考试时要结合具体案情写明有
哪些权利】
(6)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邱朝晖本人及其近亲属;被
害人张明丽的近亲属)。
【刑诉法46条】
(7)陈述意见、申诉的权利;要求送达裁判文书、出席法庭审理、质证辩论等权利。
(8)有权提附带民诉的权利。
故意杀人罪的被害人张明丽已经死亡,因此无法行使上述权利,只能由其近亲属行使相应的诉讼权利。
案情
高波故意杀人,王霞帮助高波清洗血衣,藏匿作案工具。
犯罪嫌疑人高波、王霞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立案侦查。
本案在侦查过程中,王霞之父找到某律所张律师,让其代为申请取保候审,并约
定若取保候审成功,则支付代理费2万元。
后张律师致电高波的父亲称自己可以托关系把人“捞出来”,高波的父亲遂委托其作为高波的辩护人。
在侦查阶段,本案被害人张明丽的父亲委托某律所
王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由其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高波和王霞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赡养费。
题目
本案中当事人及其辩护人的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张律师同时接受同案犯罪嫌疑人高波和王霞的委托作为辩护人违法。
《刑诉解释》第38条第2款规定,一名
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同案被告人或者未同案处理但犯罪事实存在关联的被告人辩护。
2)、被害人张明丽的父亲在侦查阶段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合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6条第1款的规定,公诉
案件的被害人及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诉讼代理人将高波和王霞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不合法。
王霞并非高波故意杀人案的共犯,对故意杀
人罪不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4)、诉讼代理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不合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1条和《刑诉解释》第155条的
规定,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的除外),应当赔偿丧葬费、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费用,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及赡养费。
5)、张律师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招揽案件违法。
《律师法》第47条第2项规定,律师不得以不正当的手段承揽业务。
6)、张律师约定若取保候审成功,则支付代理费2万元,这属于风险代理,是违法行为。
根据律师收费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刑事案件中律师不得采取风险代理。
7)、犯罪嫌疑人王霞之父在侦查阶段委托张律师代为申请取保候审,该行为合法。
因为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代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自第一次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
【前面说错误的方面,后面写正确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