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0.16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1.现代林业造林方法现代林业造林方法是指将种苗、树木等植被物种移植到人工种植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促进植物生长,达到良好的造林效果。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主要包括直播法、定植法、育苗移植法和间作苗圃法。
(1)直播法:直播法是指将种子直接撒播在造林地上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山地和草地等无法进行传统种植的地区,可以节省苗木的时间和成本。
由于种子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苗木生长不稳定。
(2)定植法:定植法是指将苗木移植到造林地上的方法。
定植法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稳定,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定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适时移植和适当施加肥料等。
(3)育苗移植法:育苗移植法是指先在苗圃中培育苗木,然后将苗木移植到造林地的方法。
通过育苗移植法,可以控制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该方法还可以保证苗木的品质和数量,使得造林效果更好。
(4)间作苗圃法:间作苗圃法是指在和果树、蔬菜等作物种植区域中建设苗圃,通过种植作物的间作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该方法可以减少造林区域的土地浪费,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营林生产管理措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是指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以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林业产量。
常见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包括造林规划、土地准备、苗木管理、肥料施用、除草防虫等。
(1)造林规划:造林规划是指根据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合理确定种植树种和造林密度等。
通过科学的造林规划,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性,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2)土地准备:土地准备是指在造林地前进行土地整理,清除杂草、疏通沟渠等。
通过土地准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效果,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苗木管理:苗木管理是指对苗木进行定植前后的管理工作,包括苗木的选育、养护、修剪等。
通过苗木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根系发育和生长速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林业也得到了发展,然而林业产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需要重视现代林业生产的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苗木培育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育苗技术对于林业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引言林业工程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大力推动林业工程发展,不仅能够优化现有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借助植物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生态环境保护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在林业发展中推动苗木培育技术的落实与发展,以林业工程为核心来打造一套生态环保体系。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1.1选择育苗地在林业苗木培育工程中,选择良好的育苗土壤是育苗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林场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育苗地时应优先考虑选择土壤质量高,位置比较合理,交通便利,具备较好排水性的地块。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幼苗生长有利的土壤条件有沙质土壤或轻土壤,尽量不要选择沙土、黏土或者盐碱土壤,避免对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育苗地土壤整理确定育苗土壤后,要对育苗地土壤进行科学整理,改善土壤环境,有效调整土壤pH。
利用合理的策略,可以让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不断增加,从而优化土质。
对于沙质土壤,工作人员需要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泥灰并搅拌均匀,改善土壤质量;对于酸性土壤,需要在土壤中增加更多的石灰与草木灰,对土壤条件进行优化;如果土壤是碱性的,添加一些经过消毒的草炭灰与松林土并搅拌均匀,可以提升土壤肥力。
土壤消毒可有效遏制病虫,为种子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增强苗木的抵抗力。
在对土壤进行消毒时,可以喷洒硫酸亚铁等药物,对土壤中的病原菌进行处理,借助翻耕的方式进行杀虫,为幼苗生长创造比较好的环境条件。
1.3科学抚育为保证林木幼苗的茁壮生长,缩短出圃时间,应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林木幼苗抚育体系。
第一,科学除草。
林业科学中的森林培育技术森林培育技术作为现代林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森林培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涵盖了从种苗生产到森林管理的全部流程,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林业科学中的森林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一、森林培育技术的概念森林培育技术是一种通过种苗生产、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经营等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技术。
其目的是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来恢复、改善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种苗生产技术森林培育技术的第一环节就是种苗生产技术。
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种子处理、育苗、出苗等技术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而现代种苗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组培和扦插。
组培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适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激素,使其再生为一个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扦插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无性繁殖特性,将植物茎、叶、根等植物器官移栽到土壤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培育新苗。
三、造林技术造林是森林培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代造林技术已经由原来的人工造林转变为机械造林和半机械造林,从而提高了造林效率和精度。
同时,应用GPS等现代技术,在造林前对土地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从而保证森林的生长和发展。
四、抚育技术抚育技术是指森林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措施,包括病虫害防治、造林密度调整、间伐、修枝、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
现代抚育技术已经实现了精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减少了对森林环境的干扰,提高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是森林培育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现代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采用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从而实现了对病虫害的精准定位和治理。
同时,也通过生态平衡的理念,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六、森林经营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是指对森林的利用和经营管理,其中包括伐区经营、采伐尺度控制、林木修补和补植、经济林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5T10:12:01.45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作者:唐贵平[导读] 上文中对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的应用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操作有所裨益,提高实际技术应用质量水平。
桂林全州县飞机坪苗圃广西全州541500【摘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下,林业领域的发展也比较迅速,林业的育苗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
本文先就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以及育苗发展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以及造林技术应用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探究,能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技术0.引言现代化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在育苗技术的应用方面愈来愈重要,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注重方法的科学运用,为我国的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这就需要在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的科学应用方面加强重视。
1.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以及育苗发展现状1.1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现代林业鱼苗技术的类型比较多样,其中容器育苗技术是比较突出的,也就是在容器中进行培养苗木的技术方法。
容器育苗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对促进苗木的根系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苗木成功率[1]。
当前对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机械设备苗木育种基地填装所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
通过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保障容器内基底肥料和技术要求标准相符合,使用有机肥料,这对苗木的生长能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再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以及分子标记育苗技术等,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育苗技术类型。
如分子标记育苗技术应用下,能哟徐爱哦识别检定早期发育环节苗木基因的形状,能够起到良好的育苗效果。
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应用下,是在远缘杂交育苗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
1.2现代林业育苗发展现状从当前我国的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现状能看到,在育苗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所存在的问题还依然比较多。
一、引言林业育苗是指通过种子、穗条、扦插和离体培养等方式,将所需树种的种苗进行繁殖和培育,以满足各种林业经营活动和生态修复工程的需要。
在当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林业育苗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围绕“林业育苗可行性研究”展开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二、林业育苗的意义与现状1.林业育苗的意义林业育苗对于森林资源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育苗,可以快速、大批量地培育出各类植物,促进森林资源的繁衍和生长;另一方面,育苗还可以将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和繁育,推动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此外,通过育苗还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为森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2.林业育苗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林业育苗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现了从传统的育苗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育苗模式转变。
在国内,林业育苗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生态修复、森林经营、旱地造林等领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与此同时,还存在育苗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可行性解决。
三、林业育苗的技术与方法1.林业育苗的技术(1)传统育苗技术:传统的育苗技术主要包括种子育苗、穗条扦插、扦插等方式,以土壤为基础进行培育。
(2)现代育苗技术:现代的育苗技术包括了离体培养、激素处理、温度控制、光照调节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对育苗环境的精细控制和调节。
2.林业育苗的方法(1)育苗方法选择:对于不同的树种,应根据其生长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育苗方法。
(2)育苗环境控制:通过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的合理控制,提高育苗的成功率。
(3)育苗设备应用:通过使用智能化、机械化的育苗设备,提高育苗的效率和质量。
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于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对于育苗技术的需求。
L i n y e y u a n y i黑松在青海地区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王海梁黑松又被称之为白芽松,常绿乔木,最高可生长至30公尺,树皮呈灰黑色。
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长于新芽顶端处,主要以紫色为主,大多数鳞相重而排成球形。
生长至成熟阶段,大多数花粉可随风飘扬。
本文主要探索青海省黑松育苗与造林技术,以期促进黑松生长,改善当地环境。
一、黑松育苗技术1、处理种子在黑松播种之前,种植人员可利用硫酸铜溶液(浓度0.5%),将黑松树种浸泡4~6小时,随即利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再将树种倒入温度55℃左右的温水之中,将其搅拌均匀,直至水温冷却即可。
浸泡24小时,等待树种充分吸收水分后将其捞出,并混入2倍细沙,确保二者充分融合,推置在准备好的催芽床内,便于催芽。
同时,种植人员将推置厚度控制在10~12cm 左右,床呢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每日早晚与叶间要及时利用草苫将其覆盖至温床之中,种植人员还要注重在阴雨天气也要及时利用草苫做好覆盖工作,时刻注意床内问题。
为了却催芽床能够获得充足阳光照耀,应将催芽床安置在背风向阳的位置。
另外,为了促使黑松种子发芽保持一致,需要将床内上下温度控制基本保持一致,种植人员还要每日上下搅拌种子1~2次,如若催芽床较为干燥,可适当喷洒一些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等到种子呈现1/3咧嘴见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黑松播种。
2、黑松播种黑松播种可在春季季节进行播种,可采用条播、撒播的方式。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通常情况下运用春季条播的方式进行黑松播种。
每年在早春开冻以后即为播种的好时机,种植人员将青海地区尽可能耙平,利用小镢划沟,再将黑松种子平均撒在沟中,随即在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厚度将种子覆盖住即可,待种子与土踏实后,进行耙平工作,再随之覆盖一层细土,且注意厚度不能大于1.5cm,畦面宽度为1m,而造林密度可结合青海地区条件,将黑松造林密度控制在3300株~4965株/hm2。
通常行距为2m,株距为1m,密度控制在4950株/hm2;或者行距为2m,株距为1.5m,密度控制在3300株/hm2。
清香木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1. 引言1.1 清香木的基本介绍清香木,又称椒香木,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
其树冠呈圆形,叶片狭长而尖,具有浓烈的香味,因此常被用于制作家具、橱柜等。
清香木树体高大,树皮光滑,树干笔直,是一种优质的木材资源。
在我国,清香木被广泛种植作为人工林。
它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可提供优质的木材资源。
清香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但对生长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即可生长。
清香木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在育苗和造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良好的树形。
清香木的育苗及造林技术是关键环节,只有掌握好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清香木的生长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2 育苗技术的重要性育苗技术的重要性对于清香木的种植来说至关重要。
良好的育苗技术能够确保种子萌发、幼苗健壮生长,为后续的造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可以提高清香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缩短造林周期,实现种植规模化、产量的提高。
只有掌握了有效的育苗技术,才能确保清香木在起始阶段就能够有良好的生长状态,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并最终实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在现代农林业生产中,育苗技术被视为种植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清香木的生长,可以使其快速成活并保持健康生长,为未来的造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清香木的育苗技术要点的深入研究和掌握,不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实现清香木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之一。
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不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推动清香木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造林技术的重要性造林技术的重要性在清香木的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
通过优质的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清香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进一步促进清香木的生长发育。
在造林技术中,选用适宜的种苗和种子,确定合适的栽植密度,施肥和浇水的时机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清香木的生长。
麻栎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生态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保证麻栎的生长和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
本文将围绕麻栎的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进行论述。
一、麻栎的形态特征麻栎(学名: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于壳斗科植物,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
其形态特征与其他橡树属植物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麻栎的树冠较为开阔,枝条生长呈向上发展趋势。
树皮深灰色,厚实而不易剥落,幼树时光滑,老树时皮纹明显。
叶子呈卵形或长卵形,全缘,长10-20cm,宽5-10cm,顶端较尖,基部圆形或略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较浅,有短柄。
叶面光滑,有光泽,革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通常能够长期保持翠绿色。
秋季叶子变成红色、黄色、棕色,非常美丽。
麻栎的花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较短,一般仅有1-2周。
雄花单生或成簇排列于新梢,花序为无序圆锥花序;雌花生于叶腋,也成簇,花序为短密圆锥花序。
花萼片4-6,退化的花瓣长圆形,多为黄色,花径1-2cm。
麻栎的果实为坚果,呈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1.5cm,直径约1cm。
果实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刚成熟时表皮为淡绿色,之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果壳粗糙。
果实内含1-2颗籽粒,种子为椭圆形,长1-1.5cm,宽0.7-1cm,种皮褐色,具有深沟纹。
二、麻栎播种育苗技术1、建立苗圃苗圃建立时需要进行地面的平整和排水沟的开挖,确保苗圃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同时,在苗圃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系统的建立和固定苗床的方式的选择。
在苗圃中,需要建立适合麻栎生长的育苗床。
麻栎育苗床的建立需要考虑床面的大小和深度、床面的斜度和排水沟的设置等。
通常建议床面宽度不宜超过1m,床深度不宜超过0.2m。
床面应该有一定的斜度,以方便排水,同时床面的松土和平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展开研究。
首先,探讨了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苗圃管理技术以及育苗基质与育苗技术创新等方面;其次,分析了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移植后的管理措施;最后,总结了造林地选择与准备、造林方式选择与技术创新以及造林后的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为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技术引言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林业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旨在系统探讨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一、苗木培育技术研究(一)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是林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
在苗木选育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目标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选育和选择过程,才能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整体生长质量,进而有效地提升造林的成功率和成效。
(二)苗圃管理技术苗圃管理技术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苗圃管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措施来照料苗木。
首先是合理的浇水,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科学确定浇水量和频率,确保土壤湿度适宜。
其次是科学施肥,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定期修剪也是苗圃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修剪枯枝病叶,保持苗木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另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施用农药或生物防治剂,及时防治苗木上的病虫害,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通过良好的苗圃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移植和造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树木育苗技术也在进步。
做好育苗工作,能够提高林业树木多样性,促进各项林业工作的开展。
如何合理选择树种,提高育苗成活率,控制育苗成本,是育苗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常见林业树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提高育苗质量的方法,结合扦插育苗应用案例,总结了如何开展好树木育苗工作。
一、关于林业育苗材料的研究在林业育苗材料的研究中,主要是对栽植于林业中的树种进行研究,或利用树木的植株作育苗材料。
现在主要是研究树木植株,以植株为材料,首先要看植株的繁殖力,然后在树苗生长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树枝。
二是通过对植株的培养,从植株体内分离出生长细胞,培养出相应的细胞。
把成熟的细胞移植到不同的植株中,可以让那些不能正常生长的植株再次生长。
与常规的植株培育技术相比,细胞培育技术要求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
然后把这些细胞移植到那些缺少生长能力和受损的植株上,使其在新的植株中继续繁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生长体系。
在细胞培育技术中,必须注重细胞繁殖系数,通过繁殖系数的调节,可以调节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从而合理地利用生长空间,从而保证每一种植株都有较好的生长空间。
另外,通过繁殖系数来测定植株的生长周期,在一定时期内,利用不同的种子,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植株。
因此,在发展园林树木育苗技术中,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群体培育,其优点是在无菌条件下,能够增强植株的遗传功能,维持植株的遗传特性。
另外,在目前的条件下,组织培养方法是维持育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树种的特性,使其获得新的树种。
这种技术的使用,必须在严格消毒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持续地对植株的细胞进行诱导,使得研究周期延长。
因此,在园林育苗繁育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组织培养方法,以提高其繁殖能力,不仅可以获得新的树种,而且可以增加其观赏价值。
二、容器的改进1、循环型容器。
这种容器在种植时不能与苗木一同种植,可以重复利用。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及育苗技术探析摘要:唯有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水平与植树造林管理水平,在大量科研成果的投入下,才能解决林业工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苗木总产量、成活率以及造林质量,为我国今后的现代林业发展增添更强大助力。
同时,由于林业发展对高质量林木种苗的需求不断提升,要及时更新林业育苗理念,改进林业育种技术,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1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育苗理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现如今主要通过幼化技术对生长于大棚内的母株插条展开采集工作,以工业化手段培育出可观数量的插条。
首先,在育苗前要对母株展开幼化处理。
先对母株进行培育,之后再采取盆栽或池栽的方式,在培育过程中栽培范围不宜过大,只需能采集到木质化插条便可。
在单株母株上能够采集到插条50个左右,同时要确保每个插条均保有完整顶芽。
在母株培育过程中还需持续对插条做好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大棚内完成插条工作,单株母株上只可采集当年插条,所以需要不断更新母株。
其次,做好插条处理。
在采集到木质化插条后需要大量程序化处理,其中包含采条、插条、喷雾、水肥管理等。
在插条过程中,需要对插条进行仔细甄选,萌发顶芽且带有几片叶子的纯木质化插条才能保证成活率。
在扦插过程中需要细心,尤其要保护好愈伤组织。
在切割时讲究手法,严格按照横向刀法要求作切割。
最后,优选育苗容器。
对于花卉来讲,需要对其生长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苗株较小但呈现出花团锦簇,这种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苗株应当重点培育。
此外,还需要结合工作经验进行预判,根据苗株生长速度、枝条开花状态去预测果实的长势。
当然,在现代林业范畴内,育苗选择标准会有一定差异,尤其是林业所用苗株与其他用途苗木存在本质差别,要求幼苗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并且要保证幼苗枝干呈直立状态,保证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充足。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树立“根系”理念,尤其保证主根高大。
鉴于此,在选择育苗容器时要结合苗木根系大的特点,避免根系轻易穿透容器而发生缠绕,影响育苗质量和后期苗木成活率。
试谈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应用及推广策略林业苗圃育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林木的质量和数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对林业苗圃育苗工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推广策略进行探讨。
一、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应用情况1. 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一种利用GPS、GIS等技术精确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的育苗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精确施肥,提高育苗效率。
2. 自动灌溉技术自动灌溉技术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苗木灌溉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
3. 生物控制技术生物控制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生物对害虫、病害进行控制的技术。
通过释放天敌、使用生物杀虫剂等手段,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技术,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1. 完善培训体系推广新技术首先需要完善的培训体系,向苗圃工作者提供相关新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可以组织专业的培训机构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提高苗圃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增强其带头推广新技术的能力。
2. 资金支持政策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对采用新技术进行苗圃育苗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激励其积极应用新技术。
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开展新技术研究,为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3. 建立示范基地建立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示范基地,对外进行展示和宣传。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增强其推广的信心。
4.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对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苗圃从业者传递新技术的信息。
可以利用网络、会展、讲座等方式,向苗圃从业者宣传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增强其应用的积极性。
5. 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的科研创新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林业育苗技术要点与造林措施2、吉木萨尔县林业和草原局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8317003、新疆博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831700摘要:当前林业育苗苗木种类较多,而且生长习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给育苗和栽培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因此,对林业育苗技术的应用要点加以深入分析,加强对关键技术把控,探索林业造林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林业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引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比例相对较小,林业发展所提供的附加产值、经济效益也呈不稳定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林业人员可以通过对育苗管理技术的更新与改进,全面提升苗木质量及造林成活率。
1林业造林方法1.1播种造林播种造林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林地内完成工作。
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①直播。
播种后不必进行翻土工作,使种子表面自由暴露在空气当中。
这种播种方式比较简单,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和经济成本。
只是当林地的植被较多、土壤层较厚时,种子无法正常生长,因此会导致成活率较低。
②穴播和块播。
穴播需要对造林地块进行局部整理,然后开穴,均匀撒种,最后盖上适量的土即可完成播种。
穴播法使用机械设备少,操作简单,因此应用比较普遍。
块播则适用于次生林改造,利用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播种,撒下大量树种完成播种。
③条播。
条播对土地要求较高,需要提前对土地进行全面整理,种子使用量大,在播种之后与穴播一样需要用土覆盖,因此成本较高,应用较少。
1.2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在林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植苗造林是选用植物苗木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幼苗的根系要求比较高,根系是否发达,是幼苗适应种植地的生长环境和存活的根本保障。
育苗是整个植苗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幼苗栽植后能否存活的关键性因素。
在育苗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保证幼苗健康的生长发育,才能培育出适应能力、抗病虫害能力都强的健壮苗木,会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而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进行探讨。
一、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1. 选种与优良品种繁育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选种与优良品种繁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种是指根据森林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以及木材特性等方面的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树种。
通过选用优良的品种进行繁育,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抗性和木材质量,推动林木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 种子处理与储藏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种子处理与储藏是关键的一环。
种子处理包括对种子进行清洁、消毒和处理等,以增加种子的存活率和萌发率。
对种子进行储藏也非常重要,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保持其活力和萌发能力,以便长期使用。
3. 育苗土壤与营养育苗土壤与营养是保证幼苗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育苗土壤必须保持适宜的PH值和养分含量,以满足幼苗生长的需要。
补充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育苗技术与管理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育苗技术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育苗技术和管理,可以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幼苗的生长健康。
二、造林技术1. 土地选择与准备在进行造林前,选择合适的土地是非常重要的。
土地应具有适宜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且要考虑到未来林木的生长需要。
进行好土地的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施肥、改善土壤结构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植方式在现代的林木造林中,有多种种植方式可供选择。
常见的包括直播、移植和播种等方式。
不同的种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树种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造林效率和成活率。
3. 灌溉与施肥在造林初期,灌溉和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024.03 39在开展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科学地选择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林业结构、抗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提高育苗、造林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快速恢复植被、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目前我国林业育苗和造林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科技创新,建立成熟的育苗、造林体系,以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1 林业资源的现状当前,我国林木资源的现状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品质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乔木林多数品质不好,蓄积量生长量偏低。
我国乔木林中质量好的面积只有16.66%,中等和较差的面积各占60.96%和22.38%。
第二,全国乔木林林分过疏或太密的情况相当普遍。
其中,幼龄林太密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中龄林和近成过熟林过疏的占了近四分之一。
第三,森林结构不合理。
普通速生丰产用材林多,珍贵和大径级用材林少;纯林多,针阔叶混交林少。
树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中幼龄林面积所占比重高达67.25%,近、成熟林面积只占32.75%。
第四,一些地方森林健康、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全国乔木林每年遭受火灾、病虫鼠害、气候灾害的面积达26426.1万亩,占乔木林总面积的11.32%。
2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新型育苗理念始终伴随着市场变化与发展需求而不断完善。
现代林业大棚育苗反映出市场对于幼苗的需求持续攀升,经营理念与经济利益等因素推动着传统育苗生产模式的变革,传统育苗理念逐步跟不上市场需求。
新时期对林业育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棚育苗技术基本成熟,能够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量多质优的特级苗木,那么如何提升育苗技术就成为了林业工作者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3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3.1 树种类型的选择在实际育苗的过程中,树种种类对于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造林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各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科学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依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树种,从而实现林业育苗的目的。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0T07:07:26.68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1期作者:黑娟娟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大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陕西省定边县林草工作站,陕西榆林 718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大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植树造林不但能够绿化以及美化家园,而且还能够增加林业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以及造林技术进行探讨,为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造林技术
引言
伴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历经了通过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发展的不合理方式,导致森林的破坏、消亡以及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后,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逐步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各级政府纷纷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价以及实施已经在全世界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设计到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森林资源引起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新时期我国在林业发展建设方面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森林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将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家园当作森林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主要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实际,主要围绕分析了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进行探究,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
1.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
1.1科学选择林木育苗圃
在选择育苗地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林木苗圃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一,必须熟悉了解育苗品种和它的生长习性,同时结合苗木生长需要的土壤的类型、pH值、养分要求以及日照条件等条件来选择苗圃建设地点。
在苗圃地选取之后,应该采用肥料或有机肥料对土壤肥力进行改善。
如果时间允许,还需要精细化整理苗圃地,加深和平整苗圃地,深埋肥料于地下,以大幅增加土壤肥力。
此外,还应对苗圃地采取消毒措施,避免育苗地细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芽。
1.2种子消毒与播种
在现代林业育苗过程中,需要注重苗木种子的消毒以及播种工作。
可以采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完善来完成。
在苗圃育苗早期阶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采取红外线照射仪器设备来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能够对现有的卵和细菌进行消灭,防止种子进入土壤遭受外界的不利影响。
针对部分大规模苗圃播种工作的开展,一般在整地工作结束之后可以直接采用播种机与垄具将种子播入苗圃地内。
这样的联合种植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整地、施肥、拌种以及播种工作的连续开展。
机械方式与人工种植相比较而言,前者能够确控制播种间隔,合理密植,对于后期苗木抚育管理工作比较有利。
可以说,采用机械设备能够大幅提高苗木播种效率。
1.3幼苗培育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可以选择成熟的优质木材,根粗而多叶,果实期短,促使现代林业实现优质高产。
植树造林秧苗通常分为实生苗与无性繁殖秧苗。
无性繁殖苗害怕低温,土壤温度要求较高。
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控好温度,通过覆盖亦或者扦插方法可以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幼苗不仅具有强大的根系与快速的生长,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长与优良的品质。
塑料覆盖物这类方法比较普遍,通常用于干旱区域的保温。
在林木苗期,幼苗的根系生长十分迅速,需要汲取的养分也比较多,并需要更高标准的生长环境。
苗木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施肥以及除草,以确保造林苗木的质量。
1.4科学防止苗木病虫害
在现代林业育苗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苗木发生病虫害,需要抓好苗木田间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科学施肥以及确保适宜的水分来增强苗木的免疫力,防止被病菌侵袭。
假如在育苗过程中爆发虫害,就应该结合实际虫害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除虫措施。
对于苗圃土壤应确保具备较好地排水性,避免因水分太多而导致根部腐烂,引发病虫害。
假如在育苗过程中发生十分严重的大范围的传染性病虫害,则需要及时对病虫害感染区域的幼苗隔离以及焚毁,避免病虫害持续蔓延。
平时应注意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1.5注重苗木运输的规范管理
幼苗的管理对苗木的后期生长产生直接影响。
在苗木运输的时候,通常仅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进行运输。
在苗木运输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有些苗木会枯萎变黄,使得苗木成活率大幅降低。
所以,在苗木运输过程中,对种子进行科学管理能够大幅提高移栽后
幼苗的成活率。
尤其是北方,气候比较冷,幼苗生长之后,需要采取泥土等措施保护幼苗的根部,并在运输过程中使其湿润。
幼苗移植之后,采取营养针使幼苗营养得到充分补充,促使树苗生根,增强苗木的成活率。
2.现代林业造林技术手段
2.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简而言之便是直接播种种子造林技术,这种方法先对各类林木种子进行简单处理之后在造林地直接播种的造林技术手段。
本技术手段的主要优势是不仅能够促使林业造林流程得到简化,而且无需育苗,可以有效节约林木育苗工序的成本与人力资料,且操作起来十分便捷。
播种造林方法特别适宜于在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造林。
对于山杏、核桃等发芽较快的树种可以采取播种造林方法。
此外,需要重视的是,播种造林的方法对于造林地的条件要求比较严苛,需要足够的水分、光照条件以及比较肥沃的土壤,并且播种的种子不能被鸟类破坏。
再者,采取播种造林方法种植的树木后期抚育难度较多,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如此才可以确保林木的成活率。
2.2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通常是对已经培育成功的树苗进行种植的一种造林技术手段,此手段通常采取一年生实生苗进行造林,这种技术方式的造林方法幼苗具备较好的抗病虫害性以及较高的成活率,所以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林业造林工程中应用广泛。
通过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长,成林速率特别快,并且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使在贫瘠、亦或者干旱区域,它们仍然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2.3分殖造林
分植造林技术手段通常是对植物自身所具备的部分加以使用,例如利用树木已生长的根茎、树枝亦或别的营养器官当作造林材料,采取扦插方式对其直接育苗,这种技术手段不仅操作便捷,成本低,而且树苗的存活率高,树木生长速度较快,技术要求低,因而这种造林技术手段深受林业建设人员的青睐。
3.结语
总之,植树造林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功能。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地方生态环境,各个地区林业部门应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应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林业育苗技术与林业造林技术手段,以不断提升林造林成效,增加植被覆盖率,推动地方林业建设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高鑫,吴凌子,刘润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8(20):100.
[2]程媛媛.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8,38(10):204.
[3]张伟林.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4).
[4]鲍玉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8,36(12):71-72.
[5]高学志 .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及造林方法 [J]. 江西农业 ,20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