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算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要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请结合下面给出的例子归纳自由组合问题的解题规律。
1.方法:分解组合法。
2.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杂合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Aa ×Aa 、Bb ×bb 。
3.常见题型: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求相应基因型、表型的比例或概率。
4.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正推型 (1)配子类型及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中ABC 的概率。
产生的配子种类:Aa Bb Cc ↓ ↓ ↓ 2 × 2 × 2=8种 产生ABC 配子的概率为12×12×12=18。
[规律] ①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 种(n 为等位基因对数)。
②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2)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与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再用乘法原理组合。
⎭⎪⎬⎪⎫Aa ×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Bb ×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 )Cc ×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 )⇒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又如该双亲后代中,基因型AaBBCC 出现的概率为12(Aa)×12(BB)×14(CC)=116。
(3)子代表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AabbCc ,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型?⎭⎪⎬⎪⎫Aa ×Aa →后代有2种表型Bb ×bb →后代有2种表型Cc ×Cc →后代有2种表型⇒后代有2×2×2=8(种)表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表型A_bbcc 出现的概率为34(A_)×12(bb)×14(cc)=332。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1.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思路(拆分法)(1)解题思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拆成分离定律来解答,如:AaBb×aaBb,可以分成Aa×aa和Bb×Bb,按分离定律得出结果,然后将两个结果相乘即可。
(2)常见类型。
题型分类解题规律示例种类问题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2n(n为等位基因对数)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种)配子间结合方式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为4×2=8(种)种类问题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的乘积AaBbCc×Aabbcc,基因型为3×2×2=12(种),表型为2×2×2=8(种)概率问题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1/2×1/2=1/4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1)逆向组合: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问题拆分成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
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④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则亲本类型有AaBB×Aa__、Aabb×Aabb、AABb×__Bb、aaBb×aaBb。
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方法一、自由组合定律基础。
1.1 自由组合定律是啥。
自由组合定律啊,就像是一场生物基因的大派对。
孟德尔这个大发现可不得了。
简单说呢,就是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的时候,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这就好比把不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再打乱重新组合,特别神奇。
1.2 相关概念。
这里面有等位基因,就像双胞胎一样,位置相同,控制着相对性状。
还有非等位基因,那就是其他的基因啦,它们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比如说,豌豆的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这里面控制颜色和形状的基因就是不同的基因啦。
二、计算方法。
2.1 棋盘法。
这棋盘法啊,就像我们下棋的棋盘一样规规矩矩的。
先把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种类都列出来,就像摆棋子一样。
比如说父本是AaBb,那它产生的配子就有AB、Ab、aB、ab这四种。
母本如果也是AaBb,也产生这四种配子。
然后我们就像下棋一样,一个一个组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得到子一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啦。
总共会有16种组合呢,就像16个不同的小方格一样,整整齐齐。
不过这方法有点麻烦,就像走迷宫一样,容易晕头转向。
2.2 分枝法。
分枝法就比较巧妙啦,像树枝分叉一样。
我们先看一对基因,比如说Aa×Aa,得到的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AA:2Aa:1aa。
然后再看另一对基因,Bb×Bb,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BB:2Bb:1bb。
然后我们把这两个分支组合起来,就像把两根树枝绑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两对基因组合后的基因型比例啦。
这就像是走捷径,不用像棋盘法那样一个一个去数。
2.3 概率计算。
概率计算也很重要。
比如说,要求AaBb自交后代中AABB的概率。
我们就可以分开算,Aa自交得到AA的概率是1/4,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也是1/4,然后根据乘法原理,AABB的概率就是1/4×1/4 = 1/16啦。
回复——《高中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算》首先必须申明:没有这种问问题、求解的问法。
如果坚持这样问,只能说明,你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算”背后的繁杂性完全没有感觉,你的一个下载卷的“价值”也可以印证我的这种推断。
但还是简要地说说这个问题的最基本方法——当然也是针对“最基本”型问题才适合。
有两种思路例:AaBb的豌豆个体自交得F1,F1中AB表现型自交,求F2中AB表现型的比例【析】F1的AB表现型中,共有4种基因型,其情形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一、按独立分析方法运算即把多对基因的组合计算题,转化为多对基因的独立分析题进行运算,将各对基因相关的运算结果直接相乘即得最后的答案。
【解】F1中,AA=1/3,Aa=2/3,BB=1/3,Bb=2/3 (1)求A表现型个体自交后代中A表现型的比例因为只有Aa自交才会产生非A_表现型的后代,先求a表现型后代=2/3×1/4=1/6,故A=1-1/6=5/6(2)同理,F2中B表现型=5/6(3)F2中AB表现型占5/6×5/6=25/36二、按棋盘格方法运算这种方法是仿效教材上的棋盘格方法做,先写出雌、雄配子的种数和比例,一种放在最高一行,一种放在最左一列,各单元格中写出相关的基因型及数值(行表头中的比例值与列表头中的比例值相乘),最后在此表中查找相关的问题的答案,并累加即可。
【说明】此种方法显得非常的尴尬、烦琐、逻辑转变也相当复杂,稍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
在此就不做任何演算三、综合求解这种方法的核心依然是组合分析法而不是独立分析法,只是运用了比例值这一简捷步骤而已【解】(1)1/9的AABB自交后代中,AB=1×1/9=1/9 (2)2/9的AaBB自交后代中,AB=3/4×2/9=1/6 (3)2/9的AaBB自交后代中,AB=3/4×2/9=1/6 (4)4/9的AaBb自交后代中,AB=9/16×4/9=1/4 (5)F2中,AB=1/9+1/6+1/6+1/4=25/36。
2011高考复习之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多对相对性状互不干扰,因此在计算式用单独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相乘,即为最终结果。
两对相对性状时,遗传育种选用新组合的两个性状之一,即选取9:3:3:1中的两个3,只选取其中一组,其中1份为双纯合子,另外2份为一纯一杂。
如相对性状为A和B,则亲本为AABB和aabb,新性状一组为1份aaBB和2份aaBb或1份AAbb 和2份Aabb。
每1份占总数的1/16。
2011高考复习之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重要的三个特征1、杂交,两个性状相对的相交AA与aa。
子一代为杂合子Aa,性状唯一,基因型唯一2、自交,两个杂合子相交 Aa与Aa。
子一代为1份AA,2份Aa和1份aa,性状2个,基因型3个,显隐性状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
3、测交,杂合子和纯隐个体相交Aa与aa。
子一代为1份Aa和1份aa,性状2个,基因型2个,显隐性状比和基因型比均为1: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环境因素不同,则表现型有可能不同,环境因素相同,则表现型相同。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指导作物育种如果筛选显性性状,子一代的显性个体不能使用。
最好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因为即使多次分离,也会有杂合子存在。
如果筛选隐性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出现的隐性个体即为纯合子,可以直接使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总结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3)问题提出①F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遗传图解(棋盘法)归纳总结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演绎推理图解(2)实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4.自由组合定律(1)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2)细胞学基础(3)研究对象:位于 基因。
(4)发生时间: 。
(5)适用范围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把 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自交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 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判断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1)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YR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2)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3)F2的9∶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5)若F2中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有120株,则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约为60株()(6)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YyRr×yyrr()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1)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3)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命题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 .如果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2.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热爱科学,不迷信权威
2、选择合理的实验材料-豌豆
3、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4、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并进行逐代追踪
5、成功运用了“假设-推理”的方法,首创了测交实验
(1)、子代表现型的种数==亲代每对性状相交时产生的表现型数的乘积
如:求AaBb×AaBb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子代表现型的种数=2×2=4种
(2)、子代某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亲代每对性状相交时出现的相应性状比例的乘积如:求AaBb×AaBb子代显性性状的比例?
子代显性性状的比例=3/4×3/4=9/16
(3)子代基因型种数==亲代每对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如:求AaBbCc×AaBbCc子代基因型的种数?
子代基因型的种数=3×3×3=27种
(4)子代某基因型所占子代比例==亲代每对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子代相应基因型比例的乘积。
如:求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杂合子比例呢?
基因型AaBb的比例=1/2×1/2=1/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他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它们之间不存在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四、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怎样求基因型?
1.填空法:
已知亲代表现型和后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最适用此法。
2.分解法:
适合解多类题。
但最适合解只知后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求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题。
要求:能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及结论。
3:1 AaXAa 1:1 AaXaa
全隐aaXaa
全显AAXAA或AAXAa或AAXaa
乘法原理: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发生)的概率是每个独立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积。
P(AB)=PA·PB 注:同时发生:通常用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方法:1.分开计算求各自概率2.利用乘法原理计算所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