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一、市场与竞争

1.市场的含义

市场(market)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

2.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

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如表4-1所示:

表4-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3.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主要特征:

(1)用于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价格。由于完全竞争

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所以,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二、需求与供给

1.需求

(1)需求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3)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可以得出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时,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该物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5)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当人们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购买的量时,需求曲线移动。使需求曲线移动的最重要因素是:

①收入。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②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互补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③嗜好。如果你的偏好转向一种物品,这就引起该物品的需求增加。

④预期。对未来收入或价格的预期将影响当期一种物品的需求。

⑤买者的数量。买者数量越多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少

总之,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增加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减少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供给

(1)定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

(3)供给的表示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根据供给定理,供给曲线向右上方

倾斜。

(4)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量是在每种价格上所有卖者供给量之和。为了得出任何一种价格时的总供给量,可以把个人供给曲线轴上表示的个人供给量相加。市场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总供给量如何随着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5)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当生产者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出卖的数量时,供给曲线移动。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①投入品价格。一种物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这种物品所用投入品的价格负相关。

②技术。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增加供给量。

③预期。对未来的预期将影响当期一种物品的供给。

④卖者的数量。

总之,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增加卖者希望生产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减少卖者希望生产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1)均衡

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向于均衡。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短缺,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可以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在某些情况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第三,用供求图来比较原来的均衡与新均衡,以表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3)供给曲线移动被称为“供给变动”,而需求曲线移动被称为“需求变动”。沿着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移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而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4)当供给或需求曲线移动时,价格和数量如何发生变动的具体如表4-2所示。

表4-2 当供给或需求移动时,价格和数量发生的变动

4.价格对资源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因此,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这种物

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这种物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是指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结构。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者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经济中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债券市场 债券(bond)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债券就是借据(IOU),规定了贷款偿还的时间,称为到期日,以及在贷款到期之前定期支付的利息的比率。 在美国经济中有几百万种表面上不同的债券,这些债券由于三个重要特点而不同。 ①第一个特点是债券的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间长度。一些债券是短期的,也许只有几个月,而另一些债券的期限则长达30年。(英国政府甚至发行了永不到期的债券,称为永久债券。这种债券永远支付利息,但从不偿还本金。)债券的利率部分取决于它的期限。长期债券的风险比短期债券大,因为长期债券持有人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收回本金。如果长期债券持有人在到期日之前需要钱,他只能把债券卖给其他人,也许还要以低价出卖,此外别无选择。为了补偿这种风险,长期债券支付的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债券。 ②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它的信用风险——借款人不能支付某些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这种不能支付称为拖欠。借款人可以通过宣布破产来拖欠他们的贷款。当债券购买者觉察到拖欠的可能性很高时,他们就需要高利率来补偿这种风险。由于一般认为美国政府有安全的信用风险,所以政府债券倾向于支付低利率。而财务状况不稳定的公司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来筹集资金,这种债券支付极高的利率。债券购买者可以通过各种私人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的核查来判断信用风险,这些机构可以评定不同债券的信用风险。 ③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税收待遇——税法对待债券所赚到的利息的方式。大多数债券的利息是应纳税收入,因此债券所有者必须将一部分利息用于交纳所得税。与此相反,当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时,这种债券的所有者不用为利息收入支付联邦所得税。由于这种税收利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支付的利率低于公司或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 (2)股票市场 ①股票 股票(stock)是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出售股票来筹资称为股本筹资,而出售债

1曼昆经济学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第10章外部性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夕卜部性(externality):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 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 ?福利经济学:回顾 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如图10-1的Q市场所示的市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2.负的外部性 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一一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 铝的社会成本一一最大化。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 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 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 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 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 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 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 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 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 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 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 第一章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

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标准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2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提纲 第24-25章 ? 掌握消费物价指数(CPI )与生产物价指数(PPI )的计算方法; 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 标。每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然后把这个比率乘以100,所得出的数字就是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通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变动将领先于消费物价指数,因此可以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 理解CPI 是高估还是低估生活费用?为什么? 替代倾向。一篮子的数量权重不变,但实际上便宜物品一直在替代昂贵物品,CPI 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新产品的出现并不能在一篮子物品中反映出来,所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公众享受到的福利。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质量变动不能在货币价值中反映出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变动。 因此,CPI 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 了解CPI 与GDP 平减指数的差异; 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

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前者只指消费者的支出,后者指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口影响消费物价指数而不影响GDP平减指数;且两者的权重不同,GDP平减指数一直随GDP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而消费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 指数化:当一美元购买力根据法律或合约自动按照通货膨胀校正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指数化。 ?掌握生产率的含义以及决定生产率的各种要素; 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原理。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和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一个经济的收入是该经济的产出。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第26-27章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与主要参与者;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但并不为此承担相应成本或获得相应收益。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好的影响,但并没有获得相应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并没有为此承担相应成本。 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效率。负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所以社会供给曲线位于市场供给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过剩。正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所以社会价值曲线位于市场需求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短缺。 3.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1)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2)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②慈善行为; ③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④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私人经济主体可能通过以上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使得私人主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比如交易成本可能很昂贵;各方都可能竭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谈判破裂;或者因为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太多,要协调各方利益不太可能。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内在化,进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3)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征收庇古税(矫正税) 庇古税是用于纠正外部性影响的税收。按照庇古的观点,当企业的活动具有外部性时,

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 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复习题 1.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快还是慢? 答:在过去几十年间,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其他部分快。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中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政府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百分比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中其他部分。 2.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答: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 3.解释公司利润如何双重纳税。 答:当企业赚到利润时,它要按公司所得税交税;当企业用其利润向公司股东支付股息时,按个人所得税第二次交税。 4.为什么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答:因为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除了向政府交纳的税收之外,还包括两种成本:一是税收改变了激励所引起的资源配置扭曲;二是遵守税法的管理负担。这两种成本没有政府的收入作为补偿。因此,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5.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支持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 答:因为对收入征税扭曲了对人们储蓄的激励,鼓励人们少储蓄。如果政府采取消费税,储蓄起来的全部收入在最后支出前都不征税,就不会扭曲人们的储蓄决策。 6.举出富有的纳税人应该比贫穷纳税人多纳税的两种观点。 答:这方面的观点有受益原则和能力纳税原则。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通常富人从公共服务中受益多,他们应该多纳税。 能力纳税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显然,富人的财务承受能力强于穷人,富人应该多纳税。 7.什么是横向平等概念。为什么运用这个概念是困难的? 答:横向平等是指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这一原则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两个纳税人是相似的。每个纳税人在许多方面不同,为了评价税收是不是横向平等,必须决定哪些差别对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这些相关关系的确定是复杂而困难的。它不仅涉及经济学问题,还涉及价值观问题,很难说确定的结果是否公平。 8.说明支持与反对用单一税率取代现行税制的观点。 答:单一税率的支持者认为:(1)单一税率税将取消现行所得税的许多税收减免。通过用这种方法扩大税基,固定税能够降低大多数人面临的边际税率。税率越低意味着经济福利越大。因此,单一税率支持者声称,这种改变将扩大经济馅饼的规模。(2)由于单一税率税如此简单,所以,赋税的管理负担将大大降低。(3)由于所有纳税人都面临相同的边际税率,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而不是按得到收入的人来收税。这种额外的简单化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4)单一税率税将取代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有收入无论是来自工作中的劳动还是来自公司中拥有的股份,都按相同的边际税率一次性纳税。单一税率将消除目前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这就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于新工厂和设备。(5)在为纳税计算收入时,允许企业扣除所有合法的经营支出,包括新投资品的支出。这种投资扣除使单一税率税更像消费税而不像所得税。结果,变为单一税率税将提高对投资的激励。 单一税率税的反对者认为:这种税很少注意纵向平等的目标。他们声称,单一税率税的累进性要小于现在的税制,而且,特别是它会把一些税收负担从富人身上转移到中产阶级身上。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3章 生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3章生产成本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成本 1.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总收益(total revenue):企业从销售其产品中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profit):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其总成本。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且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作为机会成本的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当经济学家提到某个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时候,它们包括该企业生产其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营的总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经济学家关注于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由于这些决策既考虑了显性成本又考虑了隐性成本,因此,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与此相反,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企业和流出企业的货币。因此,他们衡量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隐性成本。 3.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资本成本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一项重要的隐性成本,那就是已经投资于企业的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成本。 4.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的方法衡量成本,他们也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显性的与隐性的)。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__中文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3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政策会影响激励。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 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10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 量。 问题与应用 1A.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答:教授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备课时间的减少会影响给学生授课的质量。 E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却能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益。2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A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B答:这会使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英文答案(第七章)

rkets WHAT’S NEW IN THE SIXTH EDITION: There are no major changes to this chapter.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link between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good and the demand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consumer surplus. the link between sellers’ costs of producing a good and the supply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producer surplus.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n a market.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7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market efficiency. Chapter 7 employs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develop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as a measure of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7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