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53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期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从1914年到1918年,几乎全球各个大国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利益冲突。
其中,导致战火燃起的直接诱因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在塞尔维亚被刺杀,奥匈帝国随后向塞尔维亚发起了战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国际政治博弈。
二、战争的扩大与全球化起初,战争只是局限在欧洲,然而随着各国的加入和所属国际联盟的扩展,战争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大规模冲突。
英、法、俄以及其它列强相继卷入,联合国际同盟和中立国组成了协约国,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则形成了中央同盟国。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方代表各自国家和领土的利益进行着残酷的角逐。
三、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 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世纪以来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数百万人丧生,城市被炸毁,无数家庭被分崩离析。
2. 科技和战争的结合:这场战争见证了科技和战争的结合,如毒气战、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现代战争的标志性武器首次亮相,对未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影响。
3. 群众动员的全面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大国进行了举国体制的动员,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和参战国的规模。
4. 后果深远:战争结束后,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变,带来了二战的蔓延。
四、战争的启示与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使得人们对战争有了更多的反思和警惕。
这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成为20世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通过和平与合作解决争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
总结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政治、军事、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1]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中国北洋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
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
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 ——1918.11 )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它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它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法;4 、一战的结果结束: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最大的成果)5 启示:(或通过对一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答:战争是残酷的。
我们应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1.二战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的影响:(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是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分析中文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部队:同盟国、协约国战争结果: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战胜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地点: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与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人物:威廉二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穆罕默德第一次世界大战详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
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线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
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次世界⼤战第⼀次世界⼤战(简称⼀战,1914年8⽉—1918年11⽉)是⼀场主要发⽣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战,当时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卷⼊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
⽬录⼀战的性质战争的背景1.普法战争2.互⽴阵营3.争夺殖民地4.争夺摩洛哥事件5.欧洲⽕药桶——巴尔⼲6.波斯尼亚事件7.第⼀次的巴尔⼲战争8.第⼆次的巴尔⼲战争9.萨拉热窝事件10.普战事爆发战争的过程1.西⾯战线2.东⾯战线3.第⼀次世界⼤战⼤事记4.第⼀次世界⼤战的起源世界⼤战结束1.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2.巴黎和会3.其它和约战争的影响⼀战的性质第⼀次世界⼤战(12张)第⼀次世界⼤战(The Great War)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正义的。
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简介⽇期:1914年7⽉28⽇—1918年11⽉11⽇位置:欧洲、⾮洲、太平洋、⼤西洋、印度洋、中东结果:协约国获胜直接原因/ 导⽕线:萨拉热窝事件⼤约15亿⼈卷进战争死亡(约数):1669万⼈=将⼠:900万+平民:700万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主要参战国:协约国⼀战资料(6张)俄国法国塞尔维亚王国⽐利时⼤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本意⼤利王国(1915年5⽉,意⼤利退出同盟国,加⼊协约国)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中国等同盟国意⼤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称奥斯曼⼟⽿其)保加利亚第⼀次世界⼤战从1914年7⽉开始到1918年11⽉,历时4年3个⽉,战⽕席卷欧、亚、⾮三⼤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总数的75%。
双⽅动员的兵⼒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共有840万⼈阵亡,另有2100万⼈受伤。
战争的背景普法战争普鲁⼠为了统⼀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族青年用手枪打死。
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此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
随后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大战起因和各主要交战国的战略方针,大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早在1882年,德国即拉拢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即同盟国。
1892~1907年,逐步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即协约国。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
巴尔干和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刺死的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
7月28日,奥匈对塞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同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同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
大战从此全面展开,先后卷入战争的达33国,总人口达15亿。
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
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
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
战场上双双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主要参战国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约国占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称第一次世界战争,是20世纪最具有标志性
的重大事件之一。
这次战争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持续了近四年,直至1918年11月11日才正式结束。
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波及全球,牵动了无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同盟体系等多种因素。
最终,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宣战成
为导火索,各个国家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战争期间,各方动
用了空前的军事力量,科技装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死伤惨重,战争
的规模和破坏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这场战争中,参战各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数
量惊人,有些国家的国土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战争还导
致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引发了俄国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进一步加
剧了战争的影响范围。
最终,以德国为首的中央同盟国战败,签署了停战协定。
巴黎和会
确定了和平条约的内容,对德国进行了重创性的惩罚,强加严苛的战
胜国条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全球性的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
深刻教训。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字数:36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亦称为“大战”或“世界大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性武装冲突。
自1914年至1918年,这场战争造成了约1000万至1500万人的死亡,给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以年代顺序,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国际格局调整。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紧张局势逐渐升级。
帝国主义的浪潮导致国家对殖民地和经济利益的争夺,形成了强大的军备竞赛。
同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潮抬头,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的政治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的爆发似乎势在必行。
二、战争爆发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储弗朗茨·费迪南德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遭暗杀身亡,引发了一连串的国际危机。
奥地利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塞尔维亚,并发出了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由于塞尔维亚拒绝了奥地利的要求,导致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由于各国之间的条约和同盟关系,战火迅速蔓延,整个欧洲陷入战争的泥潭。
三、战争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分为东线战争和西线战争两个战区。
1. 东线战争东线战争主要发生在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之间。
俄军一度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其后由于供给线过长和内部动荡,导致战局逐渐陷入僵持。
1917年俄罗斯发生二月革命,沙皇制度被推翻,使得战局对德军发生了重大影响。
2. 西线战争西线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主要集中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区。
双方在西线采取了相互挖掘战壕的方式进行作战。
塌陷的西线战场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战争陷入了僵持状态。
四、战争结束1918年,德国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试图在战争结束前取得胜利。
然而,由于战争中疲劳不堪、经济支持逐渐耗尽,以及美国的参战,使得德军在盖马尼战役和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遭遇重创。
最终,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在康布雷签署了停战协议,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五、战争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战争的悲剧和破坏深感震惊的世界各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1914年8月1日,德国首先向俄国宣战“一战”爆发。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1914年8月1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开宣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因十月革命退出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同盟国阵营:比利时、中国北洋政府、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葡萄牙、英属澳大利亚、英属加拿大、英属印度、英属新西兰、英属南非。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圣彼得堡发动了武装起义,成立了无产阶级的苏维埃政权,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
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
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
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dìyícìshìjièdà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1]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
[1]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
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1]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点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与非洲时间1914.07.28日-1918.11.11日参战方同盟国、协约国结果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战胜参战方兵力6500万左右伤亡情况协约国总士兵阵亡: 5,497,600同盟国总士兵阵亡: 3,382,500受伤总数2000万左右伤亡情况平民阵亡总数:6,493,000主要指挥官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主要同盟国德国奥匈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主要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战后世界格局欧洲列强实力下降,美日兴起英文名World War I简称一战影响影响着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1基本简介▪概况▪理解▪影响▪延伸▪发展2具体过程▪双方形势▪战争过程▪战争结束▪原因3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加利波利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勃鲁西洛夫攻势▪索姆河战役▪阿拉伯大起义4战争影响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11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想要夺取其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目旳:掠夺别国
因素:1)列强瓜分世界旳矛盾2)军事集团旳形成
性质: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旳非正义旳、掠夺性旳战争本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旳不平衡性加剧
美国参战旳因素:1)德旳无限制潜艇战损害美国利益2)维护与协约国旳利益关系
3)文化上与英法有密切联系
4)紧张俄退出后损害英法利益,使美国受损
同盟国失败旳因素:1)协约国与美国旳关系比同盟国与之旳关系密切,经济联系频繁
2)德国旳经济实力弱于协约国,同盟国整体实力偏弱,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崩溃
3)国内矛盾锋利,发生人民革命
4)地理位置不利,战略指挥失误
5)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一战旳后果及影响:1)人类遭受空前旳劫难,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2)变化了帝国主义国家间旳力量对比↘ 四大帝国:奥匈,德意志,俄罗斯,奥斯曼解体
西欧衰落
(以欧洲为中心旳格局动摇)英法力量衰弱
美(战争财)日(亚太扩张)崛起
3)引起革命和独立浪潮,军事理论发展
4)加速了十月革命旳爆发
5)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兴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旳和平
(实质:资本主义列强调和互相间利益关系及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旳体系)
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沙皇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
英法意俄被削弱(影响力有限,无暇顾及亚太)
美(债权国,金融中心)日(明治维新)崛起
雅尔塔体制下旳“冷战”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亦称为“大战”,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武装冲突,持续时间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这场战争源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纷争、日益加剧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各国的殖民地野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各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局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背景与爆发20世纪初,欧洲大陆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挑战。
国家间的争夺殖民地、经济利益以及不断加剧的军备竞赛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同时,被称为“邦联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对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势力不满,他们渴望争夺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
铁和火药的革命引领着商品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更大的威力。
1914年6月28日,在奥匈帝国的君主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遇刺身亡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温。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迅速加入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并对俄罗斯宣战,紧接着英国、法国等国也相继加入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估计战争导致约1600万人死亡,此外还有数百万人伤残。
冲突不仅限于欧洲大陆,也波及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战离极地,横跨大洋,政治版图因之产生根本的变革。
此次战争还给战争参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各国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争,导致经济崩溃、巨额债务和通胀。
同时,战争也加剧了各国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情绪,威胁到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稳定。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现代战争技术和战略。
战争中引入了毒气、坦克、飞机等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对战争格局和战斗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还促进了现代医疗和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医疗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终结与影响1918年,战事逐渐转向了盟军的有利,德国方面陷入了困境。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方面与盟军签署停战协议,表明接受战争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