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150.56 KB
- 文档页数:2
P90补充:
【民族知识点】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形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少数民族的3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1-4是我国的民族政策)
5.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服从中央领导)
6.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7.自治权:一定自治权。
高度自治×
8.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8.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居住×)
10.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11.支持少数民族的做法(经济):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兴边富民行动
12.消除差距/差异×消除(绝对)贫困√
13.各民族融为一体/风情一致/互不影响/生活方式相同×
14.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字×。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1.【促进民族团结】①和谐:中华崇尚,中国“”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观、协和万邦的观、和而不同的观、人心和善的观。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着、、的坚定理念。
②血浓于水,中华一家亲。
a五十六个民族相处,呼吸,命运,连心。
国家要、民族要、人民要,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民族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
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共。
b回归,洗雪民族耻辱;“一国两制”,彰显中国。
完成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是两岸中华儿女的使命。
2.【民族大家庭】What①我国是的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大家庭。
②各民族人口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居、居、居③中华民族共同体:a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休戚,手足、,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和兄弟。
b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中华文化、祖国统一、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多、基本统一、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由多元到、由松散到,最终形成你中有、我中有、也离不开的。
④基本制度:区域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载入和法律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团结和谐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坚持民族、民族和各民族共同A民族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一律。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多少、经济社会发展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的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承担相同的。
B民族团结a表现:2what③ab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Why我国各民族在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中,孕育了的。
特别是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来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中华一家亲》重要知识点总结1.我国的民族概况及分布格局:(1)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的民族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6.为了民族团结更加牢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3)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4)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
7.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8.正确认识“一国两制”:(1)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2)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4)“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9.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在我国,民族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5.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1)经济社会: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6.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民族团结】1.我国的民族现状:(1)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_国家。
(2)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民族政策:(1)____________。
(这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_______制度。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释疑:这两项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4.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加强和巩固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国家:(1)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4)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5)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公民:(1)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明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2)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三个尊重”)。
(4)积极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7.我国积极开展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有何重大意义:(1)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中华一家亲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一)促进民族团结▲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4. 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经济社会方面: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5.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①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③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二)维护祖国统一▲6.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7.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一家亲维护祖国统一》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一家亲维护祖国统一》知识点一、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途径)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4、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一国两制的内涵?1、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2、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3、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三: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必要性:1、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5、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6、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类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2.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5.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6.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 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二、选择题1.具有“国服”之称的旗袍是从(A)妇女的服装演变来的A.满族B.蒙古族C.回族2.箫是由(B)乐器羌笛演变而来的A.苗族B.羌族C.白族3.蒙古族人李四光是著名的(C)A.作家B.医药学家C.地质学家4.著名文学家老舍是(C)人A.汉族B.蒙古族C.满族5.宁夏的回族同胞喜欢用(B)招待客人A.奶茶B.八宝茶C.手抓肉判断题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这些,对于不同民族的交往非常的重要,看一看下面几位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
1.小明和小刚一起去饭店吃饭,小明点了糖醋里脊请小刚吃,而小刚是回族.错,因为回族不吃猪肉2.小强去内蒙古旅游,到一家蒙古人家做客,主人热情地给他献上马奶酒,但是小强却没接受。
4.1.1促进民族团结
◇
随◇堂◇笔◇记 一、民族大家庭
2. 解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二、家和万事兴
1.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 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经济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扶贫、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
(2)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
思◇维◇导◇图
4.1.2维护祖国统一
◇随◇堂◇笔◇记
一、反对分裂
1.反对分裂的要求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2.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含义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
(2)“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领土不容分割。
(3)“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2.“一国两制”实践
(1)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保持了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3)要求: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现实情况: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2)必要性: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5)有利条件: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