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

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

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

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

导读: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

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

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

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

于悲剧型的剧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

“5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

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反二黄的

板式与二黄相同。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板式

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不论

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

笛子。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唱腔中伴有过门。吹腔的板式不多,

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高拨子,亦称“拨

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板式有导

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以上

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另有一些唱腔属

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

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娃娃调(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