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
- 格式:ppt
- 大小:1014.00 KB
- 文档页数:27
教案肌张力的评定第一章:肌张力的概述1.1 肌张力的定义解释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
强调肌张力对于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的重要性。
1.2 肌张力的类型介绍主动肌张力和被动肌张力两种类型。
解释主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自主运动时的紧张程度,而被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被动拉伸时的紧张程度。
1.3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介绍常用的肌张力评定方法,包括目测评估、量角器评估和肌电图评估等。
强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第二章:目测评估法2.1 目测评估法的原理解释目测评估法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肌肉的外观和行为来评估肌张力。
强调观察肌肉的紧张程度、形状和运动范围的重要性。
2.2 目测评估法的步骤介绍进行目测评估时的具体步骤,包括观察肌肉的外观、观察肌肉的运动和记录观察结果等。
强调观察时的细节和准确性。
2.3 目测评估法的注意事项介绍在进行目测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注意肌肉的协调性和避免主观臆断等。
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量角器评估法3.1 量角器评估法的原理解释量角器评估法是通过测量肌肉的运动范围和角度来评估肌张力。
强调测量肌肉运动范围和角度的重要性。
3.2 量角器评估法的步骤介绍进行量角器评估时的具体步骤,包括准备量角器、测量肌肉运动范围和记录测量结果等。
强调正确使用量角器和准确性。
3.3 量角器评估法的注意事项介绍在进行量角器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量角器、注意肌肉的协调性和避免主观臆断等。
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肌电图评估法4.1 肌电图评估法的原理解释肌电图评估法是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张力。
强调肌电图对于了解肌肉活动的详细信息的重要性。
4.2 肌电图评估法的步骤介绍进行肌电图评估时的具体步骤,包括准备肌电图设备、记录肌肉电活动和分析记录结果等。
强调正确使用肌电图设备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3 肌电图评估法的注意事项介绍在进行肌电图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肌电图设备、注意肌肉的刺激和避免干扰等。
肌张力的评定RehabilitationEvaluation康复评定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精品课程系列肌张力的评定一、肌张力的基本概念、肌张力肌张力(muscletone)是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不随意收缩。
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机制以及肌肉收缩能力、弹性、延展性等因素。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独立运动的能力。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正常肌张力分类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分静止性肌张力:可在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肌肉外观、触摸肌肉的硬度、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
姿势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过程中通过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肉的调整状态来判断。
运动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查相应关节的被动运动阻力来判断。
、异常肌张力分类肌张力的水平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增高或降低。
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水平比较可将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过强(hypertonia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过低(hypotonia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障碍(dystonia肌张力损害或障碍)。
肌张力正常被动运动可感到轻微的抵抗(阻力)当肢体运动时无过多的沉重感肢体下落时可因此而使肢体保持原有的姿势。
肌张力过低被动拉伸所感到的抵抗低于正常阻力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当肢体下落时肢体无法保持原有的姿势。
肌张力过强被动拉伸所感到的抵抗高于正常阻力。
、常见的肌张力异常临床常见的肌张力异常有痉挛僵硬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弛缓、痉挛(spasticity)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一、肌张力的定义和作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既包括肌肉的弹性,也包括肌肉的抵抗力。
肌张力的正常调节对于维持肌肉平衡和运动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
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肌张力的评定方法评定肌张力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查两种方法。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临床观察评定法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和运动情况来判断肌张力的高低。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直观,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2.疼痛反射评定法通过对特定肌群进行刺激,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疼痛反应来评定肌张力。
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肌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但对疼痛感受阈值的判断比较主观。
3.生物力学评定法通过运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技术工具来评定肌张力的高低。
常用的方法包括肌电图、动作分析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的数据,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知识。
三、肌张力的评定分级标准针对肌张力的评定结果,常常采用分级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病情的了解和比较。
1. Ashworth评定分级Ashworth评定分级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评定方法,依据患者的肌张力反应程度将肌张力分为五个等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肌肉完全松弛;•1级:有轻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能够顺利活动;•1+级:肌张力明显增高,但肌肉仍能被轻松刺激移动;•2级:中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被刺激后获得剧烈反应;•3级:重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获得反应但不能保持性的抑制。
2. Modified Ashworth评定分级Modified Ashworth评定法适用于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评定,将肌张力分为六个等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轻微肌张力增高,关节可灵活活动;• 1.5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关节可轻松活动,但阻力感明显;•2级:中度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受阻,可通过主动和被动移动;•3级:重度肌张力增高,关节难以主动通过阻力进行活动;•4级:严重肌张力增高,关节无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