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 格式:docx
- 大小:13.27 KB
- 文档页数:3
◎文 北方张衡和地动仪的故事科迷街讲给孩子的航天发展故事(4)果然分毫不差!张衡,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是一个博学全能的大科学家。
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茫茫夜色中,一辆破马车吱吱呀呀来到洛阳城的北宫门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掀开顶棚的帘子,在赶车人的搀扶下缓慢下车。
下车的人就是张衡,时任太史令。
“太史令,这边请,皇帝等着您呢。
”迎候的宦官低眉顺眼地立在一边,对有点茫然的张衡说。
真乃神器啊!是呀,往常这个点儿皇帝早下班了,正该舒舒服服地横卧龙床上,眯着眼睛,伴着鼓乐吹笙摇头晃脑打拍子呢。
汉顺帝是个音乐发烧友,每天晚上都要听几个乐工演奏,看几个宫女跳舞才能睡着觉。
作为一个懂得生活的皇帝,他最讨厌“加班”了,如果哪个大臣胆敢黑天半夜火急火燎地递奏折,他可要发火的——揪掉他的胡子!前几天,一个大臣的山羊胡子就是这样被揪掉的。
“皇上,太史令到了……”门口迎候的宦官牛二尖声细气地通报,一面推开轻掩的朱红色宫门。
他是皇帝最宠信的宦官,有时候皇帝和大臣议论国家大事儿,他都敢插嘴。
牛二可不喜欢张衡——哼,不识时务的糟老头子,白长了“世界最强大脑”!听说造出指南车、记里鼓车、独飞木雕……有啥用?啥都不懂。
暗示多少次递门包小费啦?愣是装聋作哑,那几吊小钱死活不拿出来。
“小心,门撞出包……”牛二没好气地说,这是暗示他呢。
“不碍事不碍事,我瞅着点。
”张衡故意打岔,气得牛二狠狠瞪了他几眼。
20多岁的汉顺帝看上去有点疲惫——哎,白天的时候去皇家猎场打猎,射中了两只鹿,抓到三只兔子。
虽然有点累,不过心情是颇为愉快的,语气听起来也非常和气。
“牛二,扶好太史令,”汉顺帝关心地叮嘱,“赐座……刚才安阳来报,龙吐球了。
”汉顺帝说的是地动仪,张衡鼓捣出来的,据说可以预测地震呢。
这个形似酒樽的大家伙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
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每条龙的下方有一只蟾“哪个方向?”老先生略带浑浊的眼睛突然射出两道强光,语气非常急迫。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惊天地泣鬼神的地动仪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和他发明的神奇仪器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张衡的人,他从小就很聪明,而且对天文地理特别感兴趣。
小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天文学家,研究星星和大自然的奥秘。
长大后,张衡的确成为了一名学者,并且开始研究天文现象。
你们知道吗?在古代,地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地动山摇真的会把房屋摧毁,山崩海啸更是威力无穷。
可是古人根本就不知道地震为什么会发生,更别说能预测了。
张衡就想:"要是能发明一种仪器,在地震来临之前就能预先知道该有多棒啊!那样的话,大家就能提前撤离了,少受很多伤害。
"于是,他就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和实验。
首先,张衡想到了一种"授时"的原理,授时就是通过物体的运动来计算时间的过程。
他发现,地面在晃动的时候,悬挂的物体会随之摆动,摆动的幅度也不尽相同。
有了这个发现后,张衡开始动手制作仪器了。
他用一个扁圆形的青铜器皿,在中间安装了一根用鸡翅木制作的指针。
器皿的外沿有八只小球,还有八只小铜龙环绕其外。
既然已经造好了,就该试验一下有没有效果啦!张衡把地动仪摆放在一个水平的地方,果然在地面颤动的时候,指针就会转动,并撞击到器皿外沿的小球,发出当当的响声。
而且,指针转动的方向就是地震震源的方位。
仪器一试验成功,张衡就高兴极了。
从此以后,只要发生地震,地动仪就会发出声响,大家就能提前逃生了。
好一个惊世骇俗的发明啊!连古代最有学问的哲学家都称赞张衡是"至伟大的发明"。
后来,人们根据张衡的基础发明,又做了很多改进和发展,使地震监测的仪器越来越先进和精确。
所以啊,我们现在能安全生活,很大程度上都要感谢张衡这位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勇气!他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发明了拯救生命的地动仪;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了重重难关;他用创新的思维,开启了地震研究的大门。
地动仪作文三年级地动仪作文三年级篇一今天,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了一套古代人物故事画册。
当我看完了《神奇的地动仪》时,这本书说的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台测报地震的仪器的故事。
地动仪的样子像一个大酒桶,上面有八条铜龙,朝着八个方向。
张衡对身边的人说:“要是那个地方发生了地震,那个方向的铜龙嘴里含着的铜珠就会掉下来,落到下面蟾蜍的嘴里。
”大家听了没有一个人相信,地震和铜珠有什么关系呢?张衡真是个疯子。
一天,“当”的一声,朝着西方的铜龙吐出了一个铜球。
张衡向皇帝报告说:“西方发生了大地震。
”皇帝吃了一惊:“地震,我们没有感觉到,不可能。
”几天后,有人向皇帝报告:“甘肃、陕西发生了大地震。
”皇帝这才相信,说:“张衡的地动仪真灵啊!”。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位古代发明家――张衡。
地动仪作文三年级篇二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一场里氏8级的大地震,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为什么震前人们没察觉到大难的降临呢?就是因为人们在地震前没有高科技的仪器来预测,而且人们也没有环保意识,才造成这样的损失。
我苦思冥想,中国古时候就有人发明了能在震后很快的知道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何不发明一种能提前预测地震的仪器呢,我通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名为“新二号”多功能地动仪。
“新二号”多功能地动仪,它只有一粒玉米种子一般大小,经过高科技处理后,像其它种子一样,可以随便播种,但不用浇水和施肥,它便会自动生长。
它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它能把空气中的废气吸收到叶子中,再通过茎部传送到根部,经过根部特殊处理,便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一种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称为“人体细胞组织还原剂”,散发到空气中。
这种还原剂吸入人体之后,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并将人体80%以上的受损细胞进行修复,还能帮助人们戒烟戒毒。
假如地球的土壤发生松动或有轻微震动,它的根部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把根部变成固胶,来阻挡土壤、岩石的松动。
张衡的地动仪作文200字
张衡是东汉时期远近闻名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很多东西,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地动仪了。
你们知道地动仪是怎么样发明的吗?
个地区发生了地震,那边的人愁眉苦脸来对张衡说:“我家那边发生了地震,我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您能不能发明一个能预测地震的东西呢?
张衡听了,若有所思,不动声色地想: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一定要仔细研究!
于是,张衡胸有成竹的地说:“这个问题我会研究,你们放心吧。
”那个人离开后,张衡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明可发预测地震的东西。
张衡日日夜夜、埋头苦干,不知写了多少张草稿,终于发明出能预测地震的.东西,取名叫一地动仪。
它有八个方向,上面有八条龙,每条龙嘴里各含一个珠子,底下有八只青蛙。
有一次,东边的青蛙嘴里有了一颗珠子,张衡心急如焚地告诉东边的人:“你们那边有地震。
”那些人觉得不可思议,想:我们就信你一次吧。
不久东边的地方果然发生了地震。
由于这次事情,张衡更受大家的信任和爱戴了。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的作文《了不起的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大家都知道张衡吧,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古人呢!他发明了地动仪,这地动仪在当时可就像个超级地震预报员。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那地方偶尔会有一点小震动。
有一次,我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快睡着的时候,突然感觉床好像晃了一下。
我一下子就惊醒了,心里还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大怪物在房子下面捣鬼呢!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很小的地震波传过来了,还好不是什么大灾难。
当时我就想啊,要是那时候就有张衡的地动仪就好了。
张衡的地动仪就像一个大酒樽,周围有八条龙,每条龙嘴里还含着一个小球。
哪个方向要是发生地震了,对应的龙嘴里的小球就会掉到下面蟾蜍的嘴里。
这设计得可太妙了,就像现在的复杂机械一样,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在古代啊。
张衡肯定是个特别观察入微的人。
他可能就像我那次经历小地震后一样,在经历了各种地震的影响后,虽然古代的地震知识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是他就看着房子晃啊,地抖啊,然后就琢磨着怎么能知道地震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就苦思冥想,不停地在纸上涂涂画画,再加上做各种小模型,说不定还拆了不少东西来研究构造。
你想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脑,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工具。
张衡就全靠自己的脑子和一双手,那种聪明才智真不是盖的。
要是现在我身边有个张衡这样的人,我肯定缠着他问好多科学方面的问题,说不定还跟着他一起做实验呢。
这个地动仪啊,虽然只是一个不能完全精准预报地震的仪器,可在那个时候就是伟大的发明。
它是张衡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人探索自然的伟大成果。
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和现代对地震的认知,真希望我也能像张衡一样,能对身边的事情用心观察努力研究,说不定也能捣鼓出个什么新奇的东西呢。
《我眼中的张衡与地动仪》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啊,那可太有故事了。
我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对地动仪特别感兴趣。
有一次我们历史老师拿着一个简单的地动仪模型到教室来。
哇,那可把我们都吸引住了。
老师说这只是一个很简单模仿地动仪做的模型,但是还是能让我们大致知道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张衡如何发明的地震仪三年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下面是一篇约2000字的三年级学生作文,题目是"张衡如何发明的地震仪"。
张衡如何发明的地震仪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古代发明家——张衡,以及他是如何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检测仪器的。
张衡是谁呢?他生活在东汉时代,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思想家。
除了发明地震仪之外,他还对天文学、历法、仪器制造等有很多研究和贡献。
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你们知道地震有多可怕吗?地震来的时候,大地会突然剧烈摇晃,房屋和大楼会坍塌,道路还可能Being破裂。
如果地震发生在海边,就有可能引发海啸,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
所以及时发现地震的来临,提前疏散和避难是很重要的。
在张衡之前,人们根本无法预测地震何时会到来。
即使地震发生了,也很难及时发现和判断震中位置在哪里。
张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检测仪器的。
张衡的地震仪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地下室,另一部分位于地上房间。
地下室里装有一个约8寸高的流钟,钟身上系着一根马尾,上面挂着一个铜球。
马尾垂直向下,铜球正好卡在中间,不会动弹。
地上房间里,则安装了8个金属制的装置,每个装置中都放有一只斜口朝外的铜球,一共8只铜球。
当地震来临时,地下室里的流钟会晃动,马尾就会扭动,铜球也会跟着一起摆动,从而撞击钟身,发出"当当"的响声。
这就提醒地震来了。
而地上房间里的8只铜球,是用来判断地震震中方位的。
铜球口朝外,当地震发生时,铜球会从口中滚落出来,落在何处取决于震中方位。
这8个装置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如果东面的铜球滚了出来,就说明震中在东方;如果东北方向的铜球掉落,那么震中就位于东北方向,以此类推。
借助这8个装置,可以判断出地震震中大致位于哪个方位,然后及时组织人们疏散逃生到安全地方。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作文第一篇五十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太棒了!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作文,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件了不起的发明吧!张衡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汉时期。
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手机、电脑呢,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一点都不了解。
可是张衡非常好学,他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张衡发现,动物在地震来临前就会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好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他还注意到,地震过后,井里的水位会发生变化。
于是,聪明的张衡想到了发明一种"仪器",来观测地震的发生。
最终,张衡用青铜做了一个大大的"罐子",里面有八个小球,外面垂下八条相同长度的绳子,绳子的底端各系一个铜曜。
只要地面摇晃,哪根绳子先摇动哪个铜曜就会入口,发出"当啷"的响声,这样就能知道地震来自哪个方向了。
张衡把这个仪器取名为"地动仪",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探测地震的仪器。
后来,地动仪传遍了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采用。
即使在现代,人们改良的地震仪也是基于张衡地动仪的原理。
真是太了不起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他对天文学、历法学等领域也有重大贡献。
他被后人尊称为"思则聪,行则敏"的杰出科学家。
我们应该像张衡一样,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关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欢迎小朋友们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探讨学习!篇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是太神奇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汉时代。
那时候的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一无所知,每当地震来临,大家都会非常害怕和惊慌。
张衡是一位勤劳好学的读书人,他喜欢观察大自然,对自然界的奥秘总是充满好奇。
有一天,张衡正好看到一口深井里漂浮着一些草木,而就在那时,突然传来隆隆的震动声,原来是地震来了!张衡从这个小小的现象中发现,原来地震之前,地底下的空气就先在动了。
张衡和地动仪的历史故事_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众所周知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发明家,他的很多发明在当时都是超前于世界⽔平的,⼩编为⼤家准备了张衡和地动仪的历史故事_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张衡和地动仪的故事汉章帝在位的时期,东汉的政治⽐较稳定。
到汉章帝⼀死,继承皇位的汉和帝才⼗岁,窦太后临朝执政,让他的哥哥窦宪掌握了朝政⼤权,东汉王朝就开始⾛下坡路了。
在这个时期,出了⼀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张衡是南阳⼈。
⼗七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阳,在太学⾥⽤功读书。
当时洛阳和长安都是很繁华的城市,城⾥的王公贵族过的是骄奢淫逸的⽣活。
张衡对这些都看不惯。
他写了两篇⽂学作品《西京赋》和《东京赋》(西京就是长安,东京就是洛阳),讽刺这种现象。
据说他为了写这两篇作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前后⼀共花了⼗年⼯夫,可见他研究学问的精神是很认真严肃的。
但是张衡的特长还不是⽂学,他特别爱好数学和天⽂研究。
朝廷听说张衡是个有学问的⼈,召他到京⾥做官,先是在宫⾥做郎中,后来,担任了太史令,叫他负责观察天⽂。
这个⼯作正好符合他研究的兴趣。
经过他的观察研究,他断定地球是圆的,⽉亮是借太阳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
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
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精确,但在⼀千⼋百多年以前,能说出这种科学的见解来,不能不使后来的天⽂学家钦佩。
不光是这样,张衡还⽤铜制造了⼀种测量天⽂的仪器,叫做“浑天仪”。
上⾯刻着⽇⽉星⾠等天⽂的现象。
他设法利⽤⽔⼒来转动这种仪器。
据说什么星从东⽅升起来,什么星向西⽅落下去,都能在浑天仪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期,经常发⽣地震。
有时候⼀年⼀次,也有⼀年两次。
发⽣了⼀次⼤地震,就影响到好⼏⼗个郡,城墙、房屋发⽣倒坍,还死伤了许多⼈畜。
当时的封建帝王和⼀般⼈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有的还趁机宣传迷信、欺骗⼈民。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张衡,他发明了地动仪,是用来测量地震的哦!张衡生活在东汉时期,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
张衡可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发明家,对很多学问都有研究。
他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你们知道地震吗?就是地球在抖动摇晃,有时还会摧毁房屋、路桥,造成很大的破坏。
张衡生活的那个年代,地震天气预报技术都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吓一跳。
所以张衡就想到要发明一种仪器,来预测地震,避免伤亡。
地动仪长这个样子:它是一个大铜器皿,上面盖着八个别小一些的铜环。
每个小铜环里都含有一个小球。
当地震来临时,地面会抖动,小球就会掉出来,弹到铜器皿里"当当"作响。
根据哪几个方向的小球掉出来,就能判断出震源的方位哦!发明地动仪可不容易。
张衡首先要计算好地动仪的大小、形状,以及小球和小铜环的比例。
他要反复试验和调整参数,才能使这个仪器足够灵敏,能够准确探测地震。
可想而知,张衡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和毅力啊!地动仪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人们纷纷夸赞张衡的发明,对减少地震伤亡有莫大帮助。
从此以后,只要发生地震,地动仪就会及时作出反应,村民们得到预警就能第一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
多亏有了地动仪,无数条生命因此得以保存。
张衡不但是位伟大的发明家,而且他还是一位勤奋好学、敢于钻研的科学家。
除了地动仪,他还发明了测量渎器的仪器"灶器铭"和查漏补缺的计时容器"渐凿离"等。
可见他对天文、气象、测量等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
我最敬佩张衡的,就是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人民的无私奉献。
纵观历史,张衡这样兼具科学头脑和高尚品德的杰出人物可谓万里挑一。
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他一样,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关于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啦!大家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吗?欢迎随时提问哦!篇2张衡是古代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一个能测验地震的特别仪器,叫做"地动仪"。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是(语文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和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以及地动仪在公元138年准确测报了陇西大地震的故事。
课文一共10个自然段,1——6自然段是讲地动仪准确测报陇西大地震的故事,语言生动活泼比较适合指导朗读;7——10自然段是介绍张衡研制的地动仪的科学原理,及对张衡的赞颂。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经验有限,对于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但这篇课文的语言比较生动、有趣,很容易抓住学生的视觉,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悟出道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设计理念:学生对于地震了解比较少,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地震有关的资料,为学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
每次读书,都会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
边读边学习生字,始终使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学习,会将生字掌握得牢固。
而且找住重点的语句指导朗读。
在充分读地基础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强化感知。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7个“会认字”和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地震的知识及地动仪的构造原理。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课前预习:读课文5遍,读通课文,认识生字,完成练习。
组词:精()()省()()铜()()伟()()写笔顺:仰查字典,了解“佩服、叹服、摸索、精巧”的意思。
张衡是我国()的(),精通()。
他于()年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了()年。
2.查找有关张衡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揭题,板书张衡学习“衡”字。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评价张衡,你会想到哪个词?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张衡的呢?指名读。
你知道“精通”的意思吗?指导朗读。
将“伟大、精通”两个词语抄写在69页张衡的图片旁。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写作文说起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那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咱先想象一下,在古代,没有那些高科技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人们对于地震这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
往往地震都发生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家才后知后觉。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衡出现了,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带着他的智慧和决心,搞出了地动仪这么个神奇的东西。
张衡这个人啊,那真是聪明绝顶。
他整天就琢磨着怎么能提前知道地震的发生,好让人们能有个准备,减少损失。
他那股子钻研的劲儿,估计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个事儿。
据说他为了搞明白地震的原理,那是到处考察。
翻山越岭,走过了不知道多少地方。
遇到个山包,他都要研究研究这地形和地质结构跟地震有没有关系;看到条河流改道了,他也能联想到是不是地下的变动造成的。
有一次,他走到一个村子。
这村子前不久刚经历过一场小地震,虽说房子没倒,但是人心惶惶。
张衡就跟村民们打听,地震来的时候有啥特别的动静。
有个大爷就说啦:“俺就觉着那地好像突然晃了一下,跟平时的感觉不一样。
”张衡听了,若有所思,还亲自到大爷说的那个地方,蹲在地上看了半天,又是摸土又是观察周围的环境。
回到家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停地写写画画。
家里人叫他吃饭,他都顾不上。
他老婆都埋怨他:“你这整天就鼓捣这些,也不知道歇歇。
”张衡头也不抬地说:“这可是大事,要是能提前知道地震,能救多少人的命啊!”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张衡的地动仪终于成型了。
这地动仪长得可奇特了,有八个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
每个龙头嘴里都含着一个铜球,下面对应着一只张着嘴的蛤蟆。
要是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对应的龙头里的铜球就会掉下来,落进蛤蟆嘴里。
有一回,地动仪西边的龙头铜球掉了下去。
可当时京城一点感觉都没有,大家都说这地动仪不灵。
张衡呢,倒是很淡定,说:“等等看。
”结果没几天,就传来消息,西边的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这下子,所有人都对张衡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想想,在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发明,那简直就是逆天了!张衡靠着自己的坚持和智慧,愣是给后人留下了这么宝贵的东西。
地动仪作文三年级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时代,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古人,名叫张衡。
他不仅喜欢看星星,还发明了许多神奇的东西。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
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
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
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
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d、陕西地震那天,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
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
(2)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
(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4、激情朗读。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老师引导,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围绕课文8、9自然段)
2、上台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