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镇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 格式:pdf
- 大小:133.56 KB
- 文档页数:2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开发是指将古老的城镇改造为旅游景点,通过保护和利用古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来吸引游客。
然而,古镇旅游开发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商业化过度、破坏文化遗产、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来解决。
首先,商业化过度是古镇旅游开发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投资者对古镇旅游的巨大潜力和利润预期,商业化的开发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首选方案。
然而,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限制商业化开发,例如限制商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保留古镇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的商业格局。
其次,古镇旅游开发还存在着破坏文化遗产的问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开发商忽视了对古镇的文化保护。
他们可能在原有建筑物上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或翻新,破坏了古镇的历史建筑风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并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对古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
另外,古镇旅游开发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大量的游客和商业活动会导致垃圾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
同时,游客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古镇环境的破坏。
此外,古镇旅游开发还面临着游客安全问题。
由于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消防设施相对薄弱,一些旅游景点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最后,古镇旅游开发还可以通过提高文化传承力度来解决问题。
古镇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古镇旅游的核心。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帮助古镇建立文化传承机构,培养和传承传统手工艺人和工艺技术,举办文化展览和活动,提高游客对古镇的认知和体验。
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古镇旅游能够持久发展。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景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经营模式。
本篇文章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解决古镇旅游开发问题的对策。
二、景区环境污染1.1 主要问题: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导致了环境压力增大,如垃圾扔乱、水源污染等。
1.2 对策:(1)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并建立高效运作的垃圾处理系统。
(2)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预约参观等方式控制每日人流量,并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意识以减少负面影响。
(3)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并配备足够工作人员来确保清洁卫生。
三、社会矛盾加剧2.1 主要问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土地征用、低工资和人口外流等。
2.2 对策:(1)公正合理的土地征用:建立规范化的土地征用程序,确保农民得到公平的补偿,并提供就业机会。
(2)合理调控薪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获得适当报酬,并加强劳动法规的执行力度。
(3)发展多元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吸引本地人才回流。
四、不合理的经营模式3.1 主要问题:古镇旅游中存在严重商业化倾向,在景区过度开发和商家垄断下,文化特色退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突出。
3.2 对策:(1)限制商家垄断现象:设立市场监管部门对权益进行维护,并支持小微企业入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古镇历史文物保护投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条件让游客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提升服务质量:敦促旅游从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强化对游客的礼仪和服务意识。
五、结语古镇旅游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调控社会矛盾以及推行合理经营模式等对策,可以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古镇游览。
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然而,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景区开发与保护不平衡1. 古镇过度商业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镇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商家在古街上兴建大型商场、酒店等现代建筑物,并改变原有街道格局和风貌,破坏了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2. 非法建设和环境污染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一些地方政府或投资者非法兴建高楼大厦、停车场等设施,损害了景区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大量旅游车辆排放尾气、垃圾乱扔等问题也导致了景区环境的恶化。
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禁非法建设和环境污染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同时,加大对商业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投资者和经营者自觉遵守规定。
2. 实施古镇保护与管理条例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条例,明确权责分工,规范古镇旅游开发与管理。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质量不高1. 服务态度差一些从事古镇旅游服务岗位的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服务态度差、沟通能力差等问题。
这给游客带来了不良体验,影响了古镇旅游形象和口碑。
2. 缺乏便民设施一些较小的古镇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便民设施配套不足。
如厕困难、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游客。
对策:1.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对古镇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修建示范性厕所、更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这将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服务体验。
三、文化价值被削弱1. 商业化过程中失去传统特色由于商家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古镇在商业化过程中丧失了原有的传统特色。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言:古镇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独特形式的旅游方式,它将传统及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古镇保护不力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吸引更多游客之下,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逐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对于古镇本身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
有些地方甚至在未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情况下大规模拆除或改造原有建筑物,导致独特的历史风貌丧失。
解决办法:1.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制定明确的保护政策,并加大对侵害遗产资源行为打击力度。
2.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维护古镇遗产资源。
3.注重宣传教育:通过向公众普及古镇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二、商业化开发过度为吸引更多游客,部分地方倾向于商业化开发古镇,导致商业活动笼罩在整个古镇之上。
原本安静的街道变得拥挤喧闹,传统手工艺品逐渐被大量廉价的仿制品所取代。
解决办法:1.合理规划:在进行古镇旅游开发时要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商铺,避免同质化竞争。
2.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商家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杜绝低质次品进入市场。
3.支持特色小店:鼓励培育具有独特特色的小店铺,在保护传统手工艺品基础上增加当地元素。
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大量游客涌入古镇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垃圾处理不当、水源污染以及建筑废物随处可见等问题使得原本优美天然景观被破坏。
解决办法:1.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厕所和垃圾桶数量,提供更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2.引导游客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游客养成文明旅游习惯,不随地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四、利益分配不均在古镇发展过程中,经营者与居民、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常出现问题。
一些开发商主导了古镇经济收入,并没有给予当地居民足够的权益保护。
解决办法:1.合理划定经营边界:规范古镇内各类商业活动区域范围,确保经营合法化。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古镇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然而,在受到大量游客涌入的同时,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二、问题分析1. 人流拥挤随着大众旅游兴起,越来越多人选择前往古镇旅行。
但由于古镇内部空间有限,高峰时段常常造成人流拥堵情况,给游客带来不便。
2. 商业过度发展部分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过度开发商业设施。
这导致原本具有浓厚历史氛围和传统风貌的古镇被商业化改造所破坏。
3. 环境破坏大量游客持续涌入会带来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等问题。
例如垃圾乱扔、墙壁刻字等行为,对古镇的环境造成了损害。
4. 缺乏规范管理有些古镇存在管理薄弱的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和游客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无法保护古建筑等文化遗产。
三、对策建议1. 合理限流及优化服务设施可以通过合理限制游客人数来减少人流拥挤现象。
同时,提升古镇内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建立保护机制针对商业过度发展问题,在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应当加强与各方合作,并确立权威主导地位。
降低商业开发权益困扰下,推动整个市场向“质量取胜”方向转型。
3. 推行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意识培养工作,倡导绿色旅游观念。
设置多处垃圾桶并加大维护力度,设立相关宣传牌等措施,引导游客爱护古镇。
4. 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应加大对古镇的管理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和游客的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并增派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处理问题。
5. 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古镇既是旅游景点,也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
应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保护并传承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发展中实现文化的持续繁荣。
四、结论在发展古镇旅游业过程中,必须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合理限流、优化服务设施、建立保护机制、推行环境教育以及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都是关键步骤。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以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为依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景区环境破坏问题1.1 建设规划混乱在很多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建设项目无序进行,给景区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在扩建酒店或商业设施时会忽视对历史建筑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策:**制定完善的综合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步骤。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保障景区环境不被破坏。
2.2 垃圾处理不当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
部分景区未能及时处理垃圾,导致环境脏乱差。
垃圾对古镇的风貌和文化价值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对策:**加强景区卫生管理,增加垃圾桶以方便游客投放垃圾,并设立专门的清理机构,确保及时清理和处理垃圾。
三、商业开发与保护冲突问题3.1 商业化程度过高一些古镇旅游景区为了迎合商业需求,盲目引入大量商业设施,打造“网红古镇”。
这种过度商业化破坏了古镇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得整个景区变得浮华而失去了真正的魅力。
**对策:**在商业开发中要综合考虑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
可以制定相关规定限制商业化程度,注重保护古镇独特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3.2 商贩秩序混乱在部分古镇旅游景区中,各种商贩随意摆卖商品,导致景区秩序混乱。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还可能给景区带来安全风险。
**对策:**加强商贩管理,制定明确的商贩摆卖规则,限制商贩数量和经营范围。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监督商贩按规定经营,维护景区秩序。
四、旅游服务质量问题4.1 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古镇旅游景区缺乏专业的导游、讲解员等服务人员。
这导致游客无法深入了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旅游体验。
**对策:**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服务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1. 商业化过度随着古镇旅游的火爆,商家们纷纷涌入古镇开设店铺,导致商业化过度。
原本朴实、自然的古镇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充满了商业气息。
2. 文化保护不够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面临着许多威胁。
部分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冲突。
3. 交通不便虽然部分古镇靠近大城市或主要道路,但很多古镇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
这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限制了古镇旅游的发展。
4. 缺乏专业人才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些人才不仅能提供专业的规划和设计建议,还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三、解决方案1. 打造特色品牌面对商业化过度的问题,古镇应该注重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与历史资源,加强品牌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投身于当地特色文化体验中。
2. 加强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应法规,明确责任主体。
同时,商家也要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3. 优化交通网络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古镇交通网络的改善力度。
可通过修路、改善道路标识、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提高交通便利度,并与周边城市或景区相连接。
4. 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当地政府可以设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以填补古镇旅游开发中专业人才的缺口。
四、结论古镇旅游开发存在商业化过度、文化保护不够、交通不便和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加强保护与管理、优化交通网络和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动古镇旅游健康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共赢。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古镇旅游是指以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镇作为旅游目的地,以其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吸引力,以城市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以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风土人情、生态环境等为旅游产品。
古镇旅游具有独具魅力的特点,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对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 旅游人流量大,但也带来安全风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旅游人流量也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带来了安全风险。
因为古镇旅游主要以展示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主,有些古街道窄小,游客密集,有些景区的安全设施和到达方式不完善,使得游客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很容易出现人员伤亡。
2. 古镇旅游产品单一有些古镇旅游产品单一,只有一个主题性,导致旅游体验不丰富。
例如,某些古镇仅以传统手工艺为卖点,而忽略了传统美食和风土人情等多重元素,导致游客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降低。
3. 古镇旅游过于商业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一些古镇旅游区倾向于商业化发展和快速开发,从而导致地方原有的特色和文化被冲淡、丧失,使游客难以感受到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4. 古镇旅游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古镇旅游开发大量吸引了游客,增加了交通、住宿等生态压力,也对古镇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经常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对于存在问题的对策1.注重旅游安全问题,完善旅游设施首先,提高旅游安全意识,完善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其次,平衡古镇发展和游客流量的关系,在游客密集区域加设路障,防止拥挤引起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丰富古镇旅游产品,增强游客体验感古镇旅游需要更多的元素多方面展现。
需要更多的元素来丰富古镇旅游的产品,体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如加入古镇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和城市文化旅游等,使游客在古镇旅游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文化、生态项目。
3.坚决反对古镇旅游过度商业化关于古镇旅游过度商业化问题,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限制商业化旅游开发。
官渡古镇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柴艳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1期官渡古镇处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中心圆点,毗邻新建的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大剧院,与宝象河隔河相望的是新亚洲体育城和云南文苑,纵深带有世纪城、新螺蛳湾、大商汇的人气,有五甲塘、西亮塘湿地公园的景观,有昆明600万市民、100多万有车族的目标消费群。
对于官渡古镇来说,如何高起点、高水平,高档次的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打造,是面临的一种挑战。
1. 官渡古镇开发价值1.1 官渡古镇建筑1.1.1 官渡古庙宇建筑官渡古庙宇建筑精华,首推城内塔、阁、寺、庙,尤以清代晚期建筑为最。
在建筑结构、建筑造诣、工艺等方面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土主庙、妙湛寺残殿、孔子楼都采用土木砖混合结构。
左右后三面土(土基)墙包柱,面间采用格扇门、窗木雕花格。
屋顶多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琉璃瓦屋面。
厢房屋面多用青瓦,墙壁上有的还镶嵌碑刻。
阁楼式的用重檐歇山顶,三面或四面装有雕花窗扇。
还有木拦环护;左右山墙顶开有园窗木雕花格。
大型的三进三天井或二进二天井的屋宇建筑群体,结构精巧。
大殿、院、大门,自成建筑体系,中轴线从大门至大殿屋贯穿一轴心,空间结构较为精细,建筑房屋群体自成小院配套大院,院中培植花木,形成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落。
1.1.2当地民房建筑当地民房较为古朴,占地也较小,很优美、别致、大方,系传统的民房建筑工艺结构,用材精致考究。
还有“一颗印”形制的建筑,但多系达官贵人、豪商所建盖,又称“四合五天井”,由单独的建筑物合围成一个天井组成一个整体,从高空俯视,象一枚方形的印章,故称“一颗印”。
这些建筑不仅显示了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而且显示了古镇农村民房古建筑的传统模式。
1.2古镇官渡八景古镇官渡有“古渡渔灯、螺峰叠翠、月映云台、杏圃牧羊、烟缭凌云、笔写苍穹、滇南草坪、金刚夜语” 八景。
1.2.1古渡渔灯,亦称“官渡渔灯”,是昆明八景之一。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
古镇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古镇旅游开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文化保护与商业化冲突古镇旅游的商业化倾向往往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目标发生冲突。
商业化开发往往以迎合游客需求为主导,可能会破坏原有古镇的文化特色,使其变得趋同化甚至娱乐化。
古镇的商业化开发过程中,很多商家倾向于放弃传统手工艺与真实的历史文化,追求利润最大化。
对策: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加强对古镇旅游开发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
政府可鼓励商家合法开展传统手工艺活动,鼓励标本兼治,既满足商业需求,又保护文化遗产。
2. 宣传教育:加强对商家、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古镇文化保护的认识与意识。
引导商家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使商业化开发与文化保护良性互动。
问题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古镇往往位于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古镇旅游开发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足、垃圾处理困难等问题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不便,也限制了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对策:1. 政府投资:政府可以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古镇的整体旅游环境。
2. 吸引私人资本:政府还可以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共同承担投资。
问题三:旅游业态单一化古镇旅游开发往往面临旅游业态单一化的问题,导致游客在古镇内的停留时间较短,旅游体验欠缺深度。
大量商铺以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摆设、山寨文化等低品质旅游商品占据古镇,使得古镇旅游难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内涵。
对策:1. 多元化产业布局:古镇旅游开发应采取多元化产业布局,挖掘古镇本身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如文化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商品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停留时间。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古镇旅游开发在中国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目的地之一。
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古镇旅游开发面临着环境负荷的问题。
众所周知,古镇大多位于山水之间,自然环境优美得以保持了几百年。
然而,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污染、噪音等问题逐渐显现。
游客的过度开发和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古镇的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也对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古镇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
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游客行为规范,禁止破坏古镇环境的行为。
另一方面,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对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其次,古镇旅游开发也面临着文化保护和展示的问题。
古镇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古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过度商业化,变得浮华、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对古镇文化保护的意识和措施。
一方面,要加强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保持古镇的历史风貌。
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挖掘和展示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古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外,古镇旅游开发也面临着游客体验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古镇作为旅游景区,游客体验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对游客体验和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游客体验感不佳,服务质量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古镇旅游服务的培训和管理。
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导游、服务员等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游客需求的研究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措施,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形态之一,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风貌,备受游客的喜爱。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问题一:商业化程度过高现在很多古镇已经被商业化过度,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不断改变其建筑和文化特点。
因此游客在游览时,注意到的是花了钱购买了商品,而非古镇景点的美景。
这不仅破坏了当地文化,还消弱了游客心中对于古镇的独特印象。
建议一:推进保护的多样性有必要整合各种资源来保护古镇,包括宣传资料、现场管理以及社区合作。
我们应该通过这些资源来实施保护行动,鼓励游客参与,以及教他们如何尊重景点的文化和历史。
这将为可持续的旅游市场打下基础,等比例提升当地旅游收入。
问题二:缺乏创新意识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相比,很多古镇仍然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旅游开发中脱离出来,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
因此,助长古镇继续面临旅游市场的竞争性压力,很难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建议二:推行旅游产业多样化要保持古镇的独特性,需要制定注重本地环境和人文特点的旅游规划,通过推行旅游多样化,发掘多个旅游项目,使游客能够有更多的旅游体验。
同时,应当提高当地人群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多稳定的工作机会。
这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打造古镇的特色。
问题三:缺乏运营管理经验由于很多古镇的管理人员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和方法,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上。
这可能会导致旅游行业结构不良、景区缺少质量保证,并可能损害旅游行业形象。
建议三:推行专业人员培训对经营古镇旅游的从业者和管理人员,需要提供更好的培训,增加其管理和营销的技能。
掌握相关的现代管理、运营和发展理念,创造合适的票务收入模式和特色化经营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针对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推进其经济发展。
同时,为古镇旅游开发的改进和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情追捧。
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不断升温,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古镇多为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交通运输、供水排污、电力供应等基本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影响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2. 游客过度拥挤一些知名古镇因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涌入,导致景区拥堵、狭窄街巷无法容纳太多人群。
人流过密不仅妨碍了观光体验,也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3. 商业化程度过高为了迎合商业利益,一些古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存在不足,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拆迁、商业建筑泛滥等问题。
传统文化被商业化包装,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
4. 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古镇旅游将无法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方面的不足。
鼓励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2. 控制游客数量通过限制日接待量、推行预约制度等方式,合理控制游客流量。
完善景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扩大观光空间,并积极引导游客分散至周边地区进行观光活动,从而减轻古镇内的拥挤情况。
3. 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来控制商业开发,加大力度整治商业化问题。
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志愿者等机构参与到古镇保护和活化利用中,实现可持续地保护和开发。
4. 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重视资源及环境保护。
通过限制新增旅游设施的规模和数量,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旅游发展,倡导游客文明礼仪意识。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古镇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过度商业化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一些商家会把古镇商业化,甚至失去了本来的文化特色。
商业化的古镇,会给游客带来不便和不好的体验。
2.缺乏保护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有些古镇由于缺乏保护,导致其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此外,随着游客的增多,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会对古镇造成破坏。
3.服务不到位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商家和服务业者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游客在古镇的旅游体验会受到影响。
二、对古镇旅游开发的对策
1.文化保护
保护好古镇的文化遗产,是保障其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加强管理,遏制非法营业行为,促进古镇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平衡商业化和文化保护
商业化可以推动古镇经济的发展,但过度商业化也会给游客带来不好的体验。
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应该在商业化和文化保护之间进行平衡,这样可以保持古镇的独特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
3.服务态度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和服务业的服务态度,是游客有一个愉快体验的重要保障。
商家应该提高服务态度,对游客友好热情,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古镇旅游开发中,政府、商家和服务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古镇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保护文化、平衡商业化和保障服务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良性循环。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探索中国古镇之美的旅程。
然而,在享受其中文化与历史魅力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从环境破坏到商业化过度等等。
本文将就目前古镇旅游所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景区管理混乱1. 无序开发导致景区管理松散。
某些地方政府为了逐利而大力推动旅游开发,但却忽视了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
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会导致在旅游高峰期无法有效调配资源,形成拥堵甚至安全风险。
2. 缺乏便捷的交通网络。
很多古镇位于偏远山区或交通不便地带,缺少便捷可靠的交通工具与基础设施。
这样不仅限制了居民出行需求,也极大影响着当地旅游业发展。
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在维护旅游秩序方面加大力度。
- 积极发展交通网络,确保古镇与主要城市之间连接畅通。
三、商业化过度带来的问题1. 传统文化僵化与清新氛围消失。
随着商业投资的进驻,一些原本富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古镇逐渐变成了购物中心或人山人海的资源浪费之地。
这不仅会损害当地文化生态系统,还会使游客流连忘返的愿望落空。
2. 商品售卖同质化和价格虚高。
很多商家在租金高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谋取利益而漠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需求。
结果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低劣商品,并且价格居高不下。
对策建议:- 通过合理分区划等手段恢复古镇原有形象与氛围。
- 加强与当地居民合作,保护其传统产业并改善生活质量。
- 鼓励商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创新并减少价格漫天要价的现象。
四、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1. 拥堵和垃圾问题严重。
过度开发旅游业导致了车辆拥堵和大量垃圾产生,给古镇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冲突。
2. 古建筑和文物保护不力。
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因为缺少有效保护而逐渐破损,并面临着日益增多紧迫问题。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了古镇旅游。
古镇是一个远古而又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们具有着独特的美丽风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很多人前往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古镇旅游在吸引人们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古镇旅游的问题1.过度商业化很多古镇为了吸引游客,开始过度商业化,仅仅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失去了原本的历史文化底蕴,失去了古镇的独特韵味。
许多商贩四处张贴广告,卖各式各样的商品,有的游客会觉得古镇有些失落,也有些不能过分解读。
2.游客数量过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但过多的游客数量会带来种种问题,如流动性等,传统的居民难以适应被攻击的生活方式,甚至妨碍了古镇的发展。
3.安全问题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古镇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游客在古镇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停乱放车辆等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了古镇的面貌,也会给旅游者带来安全隐患。
4.环境问题由于过多的游客数量,古镇内部面临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的处理,以及公共设施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游客对古镇的旅游体验。
二、对策解决古镇旅游问题1.合理规划重建古镇的开发区域古镇通过重建区域,可以使游览者有更好的游览体验。
例如,在游客中心设立专门的休息区、指路牌,方便游客自如的游览古镇,防止出现“人海战术”潮流。
同时,合理规划的古镇旅游观光路线,也能够有效地减少游客人数过多的拥挤情况,避免造成安全问题。
2.限制进入古镇的游客数量对于占地较小、古镇发展潜力较为有限的小型古镇,可以适当地限制进入的游客数量,从而控制人群流动、减轻环境压力、提升旅游体验。
此外,在古镇周边开辟基础设施的服务点,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3.加强安全管理为了保证古镇内的安全,应该加强对古镇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古镇出入口处加装监控设备,设立管理岗亭和安全警戒线,防止无法发生意外事件。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1.古城镇释义与保护意义................................................... 12.官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12.1官渡古镇的旅游资源 ................................................. 12.2官渡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33.官渡古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 43.1城市化对古镇传统形态的影响 ......................................... 43.2旅游设施不完善 ..................................................... 53.3旅游市场推广乏力 ................................................... 53.4缺少创新意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 63.5主题单一重复,形象定位不明确 ....................................... 64.官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分析................................... 64.1官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 64.2官渡古镇旅游资源保护对策 ........................................... 94.3建立古镇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 9参考文献............................................................... 1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0 年 月刊城市旅游研究官渡古镇处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中心圆点,毗邻新建的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大剧院,与宝象河隔河相望的是新亚洲体育城和云南文苑,纵深带有世纪城、新螺蛳湾、大商汇的人气,有五甲塘、西亮塘湿地公园的景观,有昆明 00万市民、 00多万有车族的目标消费群。
对于官渡古镇来说,如何高起点、高水平,高档次的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打造,是面临的一种挑战。
一、官渡古镇开发价值(一)官渡古镇建筑.官渡古庙宇建筑官渡古庙宇建筑精华,首推城内塔、阁、寺、庙,尤以清代晚期建筑为最。
在建筑结构、建筑造诣、工艺等方面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土主庙、妙湛寺残殿、孔子楼都采用土木砖混合结构。
左右后三面土(土基)墙包柱,面间采用格扇门、窗木雕花格。
屋顶多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琉璃瓦屋面。
厢房屋面多用青瓦,墙壁上有的还镶嵌碑刻。
阁楼式的用重檐歇山顶,三面或四面装有雕花窗扇。
还有木拦环护;左右山墙顶开有园窗木雕花格。
大型的三进三天井或二进二天井的屋宇建筑群体,结构精巧。
大殿、院、大门,自成建筑体系,中轴线从大门至大殿屋贯穿一轴心,空间结构较为精细,建筑房屋群体自成小院配套大院,院中培植花木,形成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落。
.当地民房建筑当地民房较为古朴,占地也较小,很优美、别致、大方,系传统的民房建筑工艺结构,用材精致考究。
还有“一颗印”形制的建筑,但多系达官贵人、豪商所建盖,又称“四合五天井”,由单独的建筑物合围成一个天井组成一个整体,从高空俯视,象一枚方形的印章,故称“一颗印”。
这些建筑不仅显示了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而且显示了古镇农村民房古建筑的传统模式。
(二)古镇官渡八景古镇官渡有“古渡渔灯、螺峰叠翠、月映云台、杏圃牧羊、烟缭凌云、笔写苍穹、滇南草坪、金刚夜语”八景。
.古渡渔灯,亦称“官渡渔灯”,是昆明八景之一。
古时滇池东岸,滇池水延伸至尚义村观音寺后。
丘阜环拱、村居围抱如枕如屏一一渡口行舟一带,渔灯飘渺之胜•....•渡口处设置灯杆,高数丈,晚间上升明亮的红灯笼,以作东渡口的标帜,加之渡口附近船只灯光齐明,犹如星光点点,布满渡口,奇丽无比。
每当夏秋间,登高眺望西山“野水寒烟、碧波倒影”,令人心旷神怡。
.螺峰叠翠,此景位于螺峰村和尚义村交界处的螺峰山,这是官渡螺峰山的最高峰,峰顶上建有“法定禅寺”,寺为大理国时创建。
寺周柏树成林,枝叶茂盛,成了白鹭、鸦鹊群鸟栖息场所。
境地幽静,景色诱人;林柏依山层叠至山顶,晨光照射于林中,交相辉映,颇为壮观。
.月映云台,位于尚义村东南的螺蛳壳堆砌而成的小山上(又名云台山),建有云台宫,门前有一长方平台,台南有一水池,常年清明如镜(俗称鱼池潭),池东一片竹林,南面有螺蛳山环护,山上有茂盛扁柏树,西北为一片荒地,东北与尚义村相邻,当日月东升或西坠时,竹枝、柏树、宫殿倒影于池水中;清风拂过,粼波闪跃,宫影荡漾,恰似水晶一宫。
.杏圃牧羊,原址在尚义村土主亩后,月台宫之间空地,种植大片杏树、杂竹。
每值舂来,杏花枝头怒放,灿如红霞,引来阵阵蜂蝶戏舞。
入夏杏实累累,赘满枝头。
绿茵茵的草地上,村民在此散步憩息,学童在此沮习功课;牧童嘻闹,口吹竹笛,笛声鸟声共鸣。
故有“柿园高枕、杏圃看红”之称。
身临其境,无不感心旷神怡。
历代仕大夫和过往游客无不身入其境赋诗、饮酒、对奕。
.烟缭凌云,秀英村北的宝象河畔,有一座造型高大的古建阁楼,峙于岸边,传为“凌云阁”。
数百年来,寓意着当地士民们胸怀凌去壮志。
两岸上有苍翠的柏树林带,蜿蜓向东西延伸。
早晨,霞光照着薄雾;傍晚,炊烟如轻幔缭绕于阁周围。
景色别致,故得此名。
.笔写苍穹(亦名双塔交辉),妙湛寺前有十三层密檐方形实心砖塔两座,始建于元泰定四年( — 年间)。
多次重修,于明成化年竣工,原建两塔。
西塔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 年)地震被毁,尚存东塔。
原东西两塔对峙,每值冬秋夜晚,玉兔东升,两塔倒影似笔尖,阴影移动,犹如神人大师挥动大笔,书写诗篇,赞美天地、祝福人间,故称“笔写苍穹”。
.滇南草坪,又称“九转花街”,在西庄村五谷寺西,宝象河北岸畔。
河上有石拱桥,沿宝象河堤西走约一里许,即进入官渡集市。
寺东有古道,向北从村中心通过的一段可至昆明。
这段道路,略似“九”字为正街。
“滇南草坪”为粮食市场,因以为名。
.金刚夜话,古镇妙湛寺正门,即现戏台楼处,原塑有两尊金刚塑像。
长期以来,当地百姓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古时每当妙湛寺的和尚深夜归来时,依稀可以听到两个金刚在寺前桥边的窃窃私语声。
此神话流传甚广,很多当地老百姓和外来游客,都想亲睹这一景象。
于是,每逢夜晚,便会汇聚许多人,想聆听金刚说些什么,从而为古镇官渡又添“金刚夜话”一景。
(三)古镇官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
清乾隆皇官渡古镇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柴艳玲(昆明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3)摘要:古镇官渡位于昆明市南郊,距市区约 0公里,海拔 米,包括秀英村、螺峰村、尚义村、西庄村、六谷村。
由于地处滇中核心地段,这里一直是交通要道和商贾云集之地,特别是盛唐时代,这里更是名噪一时。
本文介绍了古镇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旅游开发及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解决措施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官渡古镇;旅游开发问题;解决对策0 年 月刊城市旅游研究帝的“太师太保”文翰林王思训和雍正皇帝赐予“武魁”的武翰林熊郢宣的家乡故里就在于斯。
(四)官渡古镇小吃官渡古镇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官渡小锅米线、豌豆凉粉、甜白酒、官渡粑粑、凉拌田螺、毛血旺、抓抓粉、米凉虾等特色小吃。
(五)妙湛寺金刚塔——官渡古镇文化的灵魂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 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年)重修。
全塔系沙石砌筑,金刚宝塔座塔高 . 米,边长 0. 米,塔通高 .0 米。
塔座为方形折角须弥座,四角各雕力士像一尊。
四面石上皆雕刻着反映金刚五部佛的东狮、南象、西孔雀、北迦楼罗等。
整座石塔造型典雅秀丽,主塔与四小塔布局协调,形式多变,在我国喇嘛塔中独具一格。
近年来由于塔体下沉,塔基已被水淹没。
为了科学而有效地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00 年 月 日,对塔体进行了整体顶升,成功顶升达 . 米。
关于官渡金刚塔的建造,历史学家认为,当时元初征战云南,战争的破坏造成许多后遗症,为了稳定民心,使边境无虑,达到“不治而治”的目的,借云南崇尚佛教的风俗,建造了妙湛寺金刚塔。
藏式密宗金刚塔作为聚落内规模极大的构筑物,除了对视觉产生冲击力之外,同时也向世人炫耀着它卓越的技术。
探寻古风盎然的官渡古镇,其实就是探究滇地的古老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的提高,古镇官渡——这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与昆明城密不可分,其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厚重的历史底蕴使其在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地位、作用、意义愈加凸现。
二、官渡古镇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一)寺庙不能产生经济价值,文化资产沦为负资产。
官渡寺庙虽然历史悠久,但门票收入杯水车薪,市民知名度极低,香火不旺。
官渡寺庙在不断城市化的今天已经成为都市型寺庙,但不辛的是在圆通寺、盘龙寺夹击之下,基本上无生存空间。
从门票收入来看,云南省经营效益最好的寺庙当属盘龙寺,达到 00- 000万/年,而圆通寺门票收入也接近 000万。
而官渡古镇的寺庙一度对于每月 0个保安的工资发愁,足见运营上的失败。
怎么办,必须出奇招改变窘境。
(二)官渡古镇在昆明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化体来说,所蕴涵文物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多年来政府的运做并没有使之成为一个强势品牌,不仅没有成为一个好的品牌,反而逐渐有被淡忘的危险。
云南省和昆明市一直力图打造文化产业,但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体在政府眼皮底下消失,实在是不应该的。
(三)官渡古镇恢复重建了大量商业设施,估计有 - 万平米,已经修建了 - 年至今也没有完工交付使用。
据说这些商业设施由官渡区政府兴建,如果要交付使用,这些商业设施的招商就是一个大问题。
前年,官渡区政府曾经将官渡古镇核心位置的商业网点拿出来公开拍卖,结果由于缺乏宣传更重要的是人气不旺价值不高,许多商铺无人问津。
(四)对于官渡片区来说,是昆明周边最有价值成长为商业旅游区的地方。
一个官渡古镇的千年名片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官渡古镇与昆明主城的距离,大致和丽江的古城与束河古镇的距离相当,在丽江,束河的开发与保护非常成功,原有的文明状态被保护和保留,其街区的繁华、热闹程度不亚于古城,为什么昆明的官渡古镇就成为不了束河呢?显然,官渡古镇的发展和定位是有问题的。
00 年 月初,中共官渡区委书记保建彬提出,要“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实现官渡大发展”。
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跃进则要求“强化措施”,达到目标。
半个月后,官渡区与少林寺签约合作, 0年托管期内,四寺包括香火钱在内的各种佛事所得全部归少林寺,而官渡的“收益”是“利用少林寺这一著名品牌聚拢人气”。
少林托管官渡寺庙后各方反应和进展,令人失望。
可能此项策划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没有多少展开和延展,在昆明本土没有引起强大的关注与轰动,市民漠然,没有调动起云南本土的宗教与佛教界积极性,没有和商业项目嫁接,没有引起商业力量关注等。
三、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一)借助于少林托管官渡寺庙,将官渡寺庙打造成一个重要的佛教品牌。
如何与圆通寺、盘龙寺相比体现差异性,是一个重要的探讨方向。
如果没有差异性,则很难成为品牌。
(二)将官渡古镇片区作为城市型主题旅游实验区,当务之急是进行整体概念规划,并借助于城中村改造契机进行拆迁,为旅游地产的发展腾出空间。
借助于旅游项目,带动片区产业升级,重塑片区形象。
(三)改造借助于官渡寺庙,房地产专业术语叫主力店,带动官渡片区佛教关联产业大招商、大发展。
在官渡古镇范围内,策划一个“云南最大的宗教用品专业市场”,成为全云南省佛教物资销售平台。
(四)将官渡古镇新修建的商业设施群,打造成一个特色餐饮、风水文化、养生休闲、武术培训、文化传播、古玩交易的主题街区,首先以本土特色滇味小吃品牌优先,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在昆明相对有规模的滇菜美味集中地。
(五)成立政府专门的“官渡古镇保护与开发办公室”,统一协调古镇的保护、开发和品牌运营工作。
以品牌为中心,提供高品位的产品,才能具有很强的城市休闲功能,满足现代人体验式的消费需求。
此外,官渡古镇处于新旧两城的结合点,周边项目也在只争朝夕的推出,与她相匹配的是一个大休闲商圈。
今后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政府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相信通过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三年后,官渡古镇一定会成为西南地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让昆明人经常去、外地人必须去的城市休闲场所。
参考文献:[ ]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00 ,昆明。
[ ]张辉,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再认识,《中国旅游报》 00 / / 0[ ]程健.传承历史保护文脉走向未来——昆明市官渡古镇新大街规划设计.中国园林. 00 /[ ].郑向敏林美珍.论文物保护与文脉的传承与中断.旅游学刊. 00 /[ ]程长春 崔锦明;把千年文脉融入新城建设[N];新华日报; 0 0年[ ] 沈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另类思考[A];城市发展研究—— 00 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