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
2020/3/18
1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表 外 业 务
2020/3/18
目录
• 1、概念及发展现状 • 2、存在问题 • 3、滞后原因分析 • 4、发展对策 • 5、国内外比较分析 • 6、风险对比分析
2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2020/3/18
•
3
• 概念:
•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 广义之分。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020/3/18
6
1.收入占比较低。
从表1中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益比重 平均在10%左右。中国农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 达17.3%,主要是其基数比较小,所以2005年增长较快。 中国银行则由于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所致,工 商银行,建设银行收入占比均较低。
•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
• 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 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 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者叫 “或然资产和负债”。
2020/3/18
4
主要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 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 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020/3/18
16
表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11年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比例
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总收入
475,214
328,166
397,090
377,731
担保及承诺 19,766
23,119
19,819
16,878
衍生金融资产 14,761
表外业务占总 收入比例
7.27%
2.担保类业务 3.委托代理业务
4.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5.咨询服务类业务
2020/3/18
14
第二
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 散见于 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 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 国际惯例。
2020/3/18
15
第三
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表外业务 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服 务型业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 对表外业务重视不够,认为不是 主业,使其成为拉拢客户所提供 的无偿性业务。
2020/3/18
11
二 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
2020/3/18
12
存在的问题
第一:表外业务发展缓慢,业务规模小。 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 范围狭小 档次不高
我国的表外业务目前只局限于传 统的金融业务中,在各类担保贷 款和投资承诺等业务上还缺乏创新
2020/3/18
13
1.承诺类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
高,一旦理财产品到期时融资方出现支付
困难,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不仅难以实现,
投入的本金也可能面临损失。在这种情况
下,银行可能迫于商誉等压力不得不进行
兜底支付。 2020/3/18
18
其他相关问题
1.专业人才和技术的缺乏。 2.受市场环境约束
2020/3/18
19
数据来源
• 2012年3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李燕 杨 柯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 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 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 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 (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 生交易业务。
2020/3/18
5
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水平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与西方银行 相距甚远,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 利差来获取利润,表外业务形成的利润还很 低。
2020/3/18
7
2.创新能力不足。
以中国银行2005年的表外业务收入为例(见表 2),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代 理、担保类业务为主,收入占比超过 50%, 银行 卡类、委托类业务占比极低。
2020/3/18
8
而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入构成明显不 同,以美国大通银行为例(见表3),其收入主要来 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和投资管理业 务,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
区及开放城市凭借经济优势、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及
旺盛的需求,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则 相对滞后,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有些银行工作人员都 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开展。
2020/3/18
10
4.管理不规范。
国有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统一的 管理,内部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还处于“ 散兵游勇” 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集约经营,各部门相互制约也不 够完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和 统一的操作办法,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 指标统计、考核体系,使表外业务的市场需求不能迅 速反馈,制约表外业务的拓展;在发展对策上,缺乏统 一的规划和协调,有些银行甚至是即时的、附带的、 非固定的业务,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和随机性,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现象严重。
2020/3/18
26,533
9,294
15.13%
7.33%
6,234
6.12%
17
第四
• 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目前,银行发行
的理财产品多属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基础
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即银行只负责
代理客户投资和收取相关费用,对投资盈
亏不承担相应责任。而部分通过证券、信
托机构转移至表外的资金投资项目风险较
赖性较小。
2020/3/18
9
3.发展不平衡。
首先,供需不平衡。公司、居民需要的理财、咨询、 信用卡、外汇衍生保值、投资银行等业务,国有商业 银行的开发严重不足,供需结构失衡。其次,国际领域
表外业务的发展强于国内表外业务的发展。这主要
是由于国际领域所受限制较小,开发国际业务没有违 反《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而在国内领域,表外业 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仍然依靠网点优势推行各种 代收代付业务。最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 表一来源《表外业务概念及 引入原因》张梦露
2020/3/18
20
三.我国表外业务滞后的原因分析
2020/3/18
21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缘 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和经济不发 达,银行缺乏创新的动力。主要原
因有以下几方面
2020/3/18
22
(一)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 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主体。一 是目前仍采取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二是整 个银行体系虽然相继出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 与外资银行,但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尚未打破,所以缺乏一种参与竞争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