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中药炮制经验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746.42 KB
- 文档页数:4
福建名医陈鳌石运用闽地特色中草药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季炳武;陈仲伟;陈鳌石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22(37)23
【摘要】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传承至今已百余年,在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陈鳌石主任中医师的带领下,学术流派初具规模,形成自己的流派体系和诊治特色,在治疗皮肤病、肿瘤和乳腺疾病等方面具有优势。
陈鳌石主任中医师原为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0年被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医师协会和福建省医学会推选为福建名医代表。
陈师从医近70年,接诊皮肤病患者无数,在诊治皮肤病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用药经验和诊疗经验。
笔者有幸跟诊陈师临证十余年,亲眼所见诊疗诸多皮肤病验案。
陈师善用本地中草药治疗相关疾病,现总结成文与同道探讨。
【总页数】4页(P4258-4261)
【作者】季炳武;陈仲伟;陈鳌石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州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中药炮制经验总结
2.陈鳌石治疗乳癖临床经验
3.名医名院癌症患者在这里燃起生的希望——浙江省富阳市肿瘤康复医院用中草药治疗肿瘤的特色
4.黄祥武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头面部皮肤病经验总结
5.福建名医陈鳌石主任诊治恶性肿瘤“九字要诀”述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陈婷婷;韩彦华【摘要】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首中药方剂中涉及中药104种,用药总频数为826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赤芍、当归、金银花、天花粉、知母、生地黄、穿山甲、茯苓、没药等;治疗皮肤病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胃、心、脾、肾为主.【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6(044)00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龙江医派;白郡符;皮肤病;用药规律【作者】陈婷婷;韩彦华【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龙江医派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1-5]。
白郡符先生是龙江医派的杰出医家,是全国著名中医皮肤外科专家。
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皮肤外科主任、兼任黑龙江省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全国中医外科学会委员。
他自幼随父学医,从事中医外科近60载,善长各种皮肤外科疑难杂证[6-10]。
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但是目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
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包括医案医话、经验集与学术论文。
1.2 资料的整理1.2.1 中药名称规范化以《中药学》[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为标准,进行中药名称的规范化。
例如:为方便药物统计,双花、金银花均统一为金银花;淡芩、黄芩均统一为黄芩;当归尾、归尾均统一为当归。
白郡符老中医治疗硬皮病经验王俊志;王喜;吴迪【摘要】目的通过对白郡符老中医治疗硬皮病的经验总结,向医者同道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一种借鉴思路,进一步提高硬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白郡符老师的病案、病人信息材料,以及向白老师的学生及弟子请教,将所得材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白郡符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硬皮病的病因病机,以"虚""瘀"为核心,治疗上"补"与"通"贯穿始终,从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三个方面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白郡符老师治疗硬皮病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大家学习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7【总页数】2页(P929-930)【关键词】硬皮病;中医药治疗;名老中医经验;白郡符【作者】王俊志;王喜;吴迪【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七年制)硕士2008级(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薪火传承】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变厚及变硬为特点,同时可伴有心、肺、肾和胃肠道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病因与遗传、免疫异常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般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
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系统性硬皮病,可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肺、肾、心、血管、骨骼肌系统等,引起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
白郡符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际,充分发挥中医的辨证论治,药精效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就白郡符老师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经验做一个临床总结和分析,供医者同道学习交流。
硬皮病隶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
《内经博议·厥逆痹病第五》记载:“痹也,风寒湿杂至,犯其经络之阴,为合而痹;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诸痹不已,亦益入内而伤脏气。
2020 年 8 月第 26 卷第 8 期August 2020 Vol.26. No.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1180【临证验案】白郡符从固护阳气论治皮肤病经验**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12)-基于皮肤微生物群与Th17/Treg 失衡相关性探讨发汗祛风托毒方治疗白癜风机制 及病因学研究;教育部2018年度立项“春晖计划"(Z2008-1-15022)- 除湿饮治疗湿疹的临床与止痒机制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201462)-温阳发汗法对白癜风T 细胞免疫异常的作用机 制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016RAXYJ102)-扫白灵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作者简介:王远红(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主任医师, 教授,从事疑难皮肤病的中医药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高杰(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主任医 师,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研究,Tel : 139********,E-mail :Angel731025@ 。
王远红1 ,李慧2,李晓陵1 ,王绍莹3,姜德友2,高杰(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3.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广州深圳518106)摘要:白郡符是龙江医派中医外科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其皮肤疾病的治疗思想在今天仍指导着临床遣方用药。
认为阳气具有温养皮肤肌腠、肌表经络,促进皮肤代谢、排泄浊邪、保护机体、防御外邪侵袭之功,故治疗皮肤病 时重视"固护阳气”,以温中助卫,驱邪外出,其温经通阳、补肾散寒等方法辨证论治,临床每获良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丰,兹将通过2组验案总结分析“固护阳气”治疗皮肤病的辨证思路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龙江医派;白郡符;固护阳气;皮肤病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20)08-1180-03黑龙江省名老中医白郡符(1921~1998)擅于应 用《黄帝内经》《难经》理论,辨治皮肤科疑难病证。
·114·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Aug.2019 Vol.26 No.8 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经验探析王远红1,范玉坤1,王绍莹2,高杰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 518106摘要: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擅长治疗多种外科疾病,认为脾胃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若脾胃运化气血、水液功能失常,脾之升清统血功能失常,则可发作多种外科疾病;其治疗主张调和脾胃、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灵活运用消、托、补三法,兼顾脾胃等原则,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名医经验;白郡符;龙江医派;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8-0114-03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8.02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iscussion on Experience of BAI Junfu in Treating Surgical Diseases from Spleen and StomachWANG Yuanhong1, FAN Yukun1, WANG Shaoying2, GAO Jie11.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2. ShenzhenHospit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518106, ChinaAbstract: BAI Junfu, a famous TCM doctor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is good at treating various surgicaldiseases. Professor BAI believes that the function of spleen and stoma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surgical diseases. If the dysfunction of spleen and stomach, which containing transporting qi-blood-water andascending clear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disorders occur, many kinds of surgical diseases will be caused. Therefore,BAI’s treatment pays attention to harmoniz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onifying qi and blood, strengthening the vitalenergy and dispelling pathogenesis, attacking and supplementing simultaneously. BAI uses three methods ofeliminating, supporting and supplementing flexibly,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withsatisfying efficacy in clinic.Key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BAI Junfu;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treatment from spleen andstomach; surgical diseases已故著名医家白郡符先生幼承庭训,尊古而不泥古,融汇中西,为龙江医派中医外科奠基者之一,其辨证精准,重视历代医家经验,多年研习《脾胃论》《外科正宗》等典籍,并结合自己临证心得,提出从脾胃论治外科诸病的辨治思维。
全国名老中医治皮肤病经验名家医案欧阳恒,全国名老中医,教授,我国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教学四十余年,主要擅长外科、皮肤科等多种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经验丰富,临证思路独特,方药配伍精妙,用之临床每收良效。
本期介绍欧老治白癜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荨麻疹经验。
1.白癜风:李某某,女,38岁,2005年11月4 日初诊。
额部发白斑4年余,并渐行扩散。
患者诉四年前发现额面小片白色斑点,继则成片扩展,并渐渐泛发及胸背等处,尚无明显痛恙,注射过补骨脂素3个月。
检查:头、面、颈项、胸背上肢出现淡白色斑,分别约(3x2)厘米或(4x3)厘米大小不一,部分境界欠清。
舌质淡,薄白苔,脉细缓。
西医诊断:白癜风,中医诊断:白驳风,辨证:气血不和,肝。
野不足。
治法:调和气血,滋益肝肾。
方选紫铜消白方:铜绿0.1克,紫丹参、紫背浮萍、稀莶草、紫河车、核桃各15克,紫草、紫苏、红花、郁金各10克,鸡血藤25克。
煎服日一剂。
同时嘱患者饮食疗法:将黑豆、黑芝麻、核桃各30克,黑枣10枚,路路通7个。
先将路路通洗净,煎水滤液,再将其他纳入滤液中共煮熟烂,适加冰糖或胡椒调味,每天一料,30天1疗程。
11月17日二诊:药完无反应,继续原方煎服。
11月29日三诊:额面近发际缘白斑见(3~5)处芝麻片样色素沉着之皮岛,部分白斑边缘色素增深,守方10付交药剂科,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12月9日四诊:额面白斑基本消失,胸、背部白斑淡化,守方不变,服至3个月1疗程。
2年追访,白斑全部消失,无复发。
按:在案例中拟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紫铜消自方;在调和人身气血,滋益肝肾的治则下,多选用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药物,以其药色反其皮损之色,组方独特。
诸药配伍,一则取其“赤入血”,另则意欲以药之“黑”反其皮损之“白”,滋益肝肾,“以黑反白”而不腻滞。
其药多取紫色而直引入血,及里达表,是为取类比象之意。
一方二用,内外合治,治疗与妆色于一体,共奏消白还肤色之效。
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经验探析
白郡符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医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曾经在脾胃论治外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理论,认为脾胃是外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方面的经验。
首先,白郡符提出了“治疮,当饮以酸甘汤”的治疗方针。
他认为,疮痈之病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因此需要使用酸甘汤清热解毒,能够有效改善气滞的状况。
酸甘汤的成分有枸杞、炙甘草、酸枣仁、山楂、陈皮等材料,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加速疮口愈合。
其次,白郡符在治疗外科疾病时特别注重肠胃的保养。
他认为,肠胃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如果肠胃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他提出了“脾胃之气和,则身体健康”的治疗观点。
他建议病人在治疗时应该注意饮食,并且排除一些对胃肠不利的因素,比如辛辣食物、生冷食物等,以保护胃肠功能的平衡。
最后,白郡符还关注了外科疾病的预防。
他认为,预防胜于治疗,应该加强对外科疾病的预防工作,减少其发病率。
他提醒人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综上所述,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治疗和预防的方法。
他的治疗思想和方法为今后的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中药炮制经验总结作者:王远红赵卫浩李晓陵姜德友王绍莹高杰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第09期[摘要] 中药炮制可以纯净药材并保证质量;可以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可降低或清除毒性;切制饮片,便于制剂;改变药物的性能;引药归经等。
白郡符先生十分重视中药的炮制方法,具体有火制法、水制法、水火合制法、油制法、制霜法、发酵法、取汁及其他加工法等。
每味中药固有其性味归经,然而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组方用药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关键词] 白郡符;炮制经验;皮肤病[中图分类号] R249;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3(c)-0134-04[Abstract]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purify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ensure their quality; can correct odor and taste, and be easy to take; can reduce or eliminate toxicity; cut into pieces to facilitate preparation; change the performance of drugs; guide medicine to meridian,etc. Mr. Bai Junfu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fire method, water method, water and fire method, oil method, frost method, fermentation method, juice extraction and other processing methods. Eac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inherent nature, taste and meridian attribution. However, in clinical medication,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s of the prescrip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Bai Junfu; Processing experience; Skin disease白郡符先生(1921-1998)(其后均尊称其为“白老”),黑龙江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龙江医派杰出医家,一生为人淡泊名利,潜心学术,外科造诣誉满龙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3月第36卷第3期CJTCMP,March 2021,Vol.36, No.3•1311 ••论著•龙江医家学术特色浅述(续)李富震,苏金峰,柳成刚,韩洁芬,赵春森,乔羽,姜德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龙江医家行医风格有鲜明的寒地和黑土文化特色,文章承接《龙江医家学术特色浅述》一文,从5个 方面进一步阐述龙江医家学术特色,包括推拿临床特色辨证法一形气辨证和“五部”辨证、方剂药力判定公式、善用地产药材、少数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吸纳、日本汉方医学研究等_可见,龙江医派根植于黑龙江独特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民俗土壤之中,龙江医家群体学术特色的形成有深刻的寒地和黑土文化烙印,研究者必须予以关注。
关键词:龙江医派;学术特色;形气辨证;“五部”辨证;药力判定公式;汉方医学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丄PGZS2012-14),黑龙江省中医药科 研项目(N〇.ZHY丨2-Z09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〇.20181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N〇_XJJY201802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1\〇.15041丨90036 )Continuation of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Longjiang doctorsLI Fu-zhen,SU Jin-feng,LIU Cheng-gang,HAN Jie-ru,ZHAO Chun-sen,QIAO Yu,JIANG De-you(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Longjiang doctor practice in a distinctive style of cold and black land culture. Following the article B r ie f introduction to the A ca d em ic C h a ra cteristics o f L o n g jia n g D o cto rs, This paper further expounded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of Longjiang doctors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massage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form and qi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parts'),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drug power of prescription,making good use of local herbs, the absorption of ethnic-minority characteris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study ofJapanese Han Fang medicine, and so on.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 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researchers must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Longjiang medical community has a profound culturalimprint of elements of Heilongjiang, including history, culture, geography, climate and folk.K e y W〇r d S2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Academic feature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orm and qi;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parts';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drug power of prescription; Han Fang medicineFun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Inheritance Office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LPGZS2()12-14),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〇.ZHY12-Z095),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 (No.201816), Proj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〇.XJJY2018026), 'Support Program for Excellent Y o ung Backbone Teacher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o. 150****0036)黑龙江中医药学多元汇聚,中西汇通,到清末和民 国初期,基本形成龙江医派的格局。
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经验探析白郡符是明代古医文士白蕉的笔名。
他在《高士传方》中总结了自己长期从事临床医疗的经验,特别是针对外科疾病的治疗经验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他认为外科疾病的根源常常与脾胃失调有关,因此采用脾胃论治的方法治疗外科疾病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白郡符首先强调脾胃的重要性。
他认为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也是运化之所在,对人体的整个生理和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脾胃功能失调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聚、痰火内生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各种外科疾病的发生。
治疗外科疾病应先从调理脾胃开始。
白郡符进一步阐明了脾胃失调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他指出,脾胃病变可以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症状,同时也会波及到其他脏腑,使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足。
这种失调状态下,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和发生疾病。
尤其是在手术后恢复期,脾胃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白郡符提出了脾胃和肠道健康的调理方法。
他主张通过调节饮食、增进消化和吸收功能来调理脾胃。
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采用温热型饮食,如煮粥、炖汤、煮熟的食物,同时注意合理搭配,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对于肠胃不适的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缓泻药物,如大黄、芒硝等,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白郡符提出了针灸和药物治疗结合的方法。
他认为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功能,改善体内的阴阳失调状态。
药物治疗方面,他强调了根据病情分辨不同的病机,并选择对症治疗,如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和病程来选用温中理气、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等中药方剂。
白郡符提出了以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的经验,强调了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脾胃进行调理的方法。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他主张运用饮食调理、针灸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达到调理脾胃、促进康复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在明代及以后一直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总结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心困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常用的中药进行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皮肤病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程等因素。
辨证施治原则是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核心,即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药的诊断方法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病变情况,如颜色、形态、分布等,来判断病情和辨证。
闻诊是通过闻取患者的体味、汗臭等,来判断病情和辨证。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病情和辨证。
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皮肤病变,如硬结、疼痛等,来判断病情和辨证。
三、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活血化瘀是指通过药物或针灸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改善皮肤病变。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清热药物,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反应,治疗皮肤病。
四、常用的中药治疗皮肤病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常用的中药主要包括黄连、连翘、板蓝根、地黄等。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型皮肤病。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型皮肤病。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热型皮肤病。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型皮肤病。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总结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常用的中药。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注重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是核心,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诊断方法,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名医精粹•DQI: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2.03龙江医派杰出医家白郡符运用托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採赜*高恩宇、王远红2,姜德友3(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龙江医派杰出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擅长运用托法。
其根据疾病不同状态采用补托法与透托法,并将托 法的治疗思想融人所创方剂中,临床诊治皮肤病屡获良效。
关键词:龙江医派;白郡符;托法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43(2017)02-0089-03白郡符是龙江医派杰出医家,毕生致力于皮肤 病的研究,临床治疗屡获良效,为患者所赞。
白老诸 法运用得心应手,标本兼顾,师古不泥。
其中,托法 是白老常用的治疗方法。
现将白郡符运用托法治疗 皮肤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托法是用透脓和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是中 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特有内治法之一。
它是针对肿 疡将成脓至脓熟破溃到溃后脓脱腐尽而设的[2]。
《外 科精义》记载:“凡为疮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
”托法是由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共同组成,补益 药和透托药的轻重主次,决定着托法的分类。
用大 量穿透托毒之品使脓泄于外,托毒于表,毒邪随脓 液外泄而退,脓泄毒解,不得旁窜走散致变,称为透 托法,整个立法组方突出一个“透”字[4]。
若从补益气 血入手,辅以透托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则称为 补托法。
白老在治疗皮肤病中常用补托与透托两 法,但又不局限于疮疡,常结合具体疾病灵活运用。
1补托法的运用白老在治疗皮肤病中,重视顾护正气。
正气是 治疗疾病的重要保障。
正气充足,有利于邪毒祛除。
《外科精要》言:“疮疡皆由气涩而血聚,须待正气胜*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 设项目(LPGZS2012-1)。
中医经验总结外阴白班的治疗方法外阴白班,也被称为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外阴部位。
中医在治疗外阴白班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患有外阴白班的患者有所帮助。
一、中药熏蒸法中药熏蒸法是外阴白班的常见治疗手段之一。
治疗时,将一些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材,如苦参、黄柏、地黄等,研磨成细末,然后加热或熏蒸,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出来。
患者可以将药物经过加热后的烟雾用薰火熏蒸到患处,每次熏蒸20-30分钟,一日2次。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外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色素沉着。
二、中药外洗法中药外洗法是通过用中药煮汁或加入中药浸泡液进行外洗,来治疗外阴白班。
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之效的中药材如金银花、板蓝根、当归等可以选用,将其煮成浓汁或者浸泡于温水中,然后将外阴部位浸泡后轻轻洗净,每日1-2次。
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消炎、减轻瘙痒、舒缓外阴白班症状的作用。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外阴白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在患处或相关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外阴白班的目的。
针灸疗法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且针具要遵循严格的消毒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四、中草药内服中草药内服是中医治疗外阴白班的重要一环。
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和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针对性的中草药处方,患者可以通过煎煮、炖炮等方式煮成中药汤剂进行内服。
中草药具有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五、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外阴白班过程中,合理的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病从口入,通过调整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建议患者多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黄瓜、苦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对治疗外阴白班具有积极意义。
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经验探析外科疾病是指外伤、器官疾病及先天畸形等病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或激素药物干预。
在传统中医中,针灸、推拿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而白郡符则以其“从脾胃论治”著称于世。
白郡符,字子宜,长期在医疗临床中从医,对于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白郡符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治疗案例等方面对其治疗外科疾病的经验进行探析。
白郡符治疗外科疾病有着独到的理论和方法,首先他注重“从脾胃论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调节着人体的气血营养代谢。
脾胃健康则能保证人体气血畅通,气血调畅则能保证脏腑功能正常运转。
而在外科疾病方面,脾胃更是维持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关键。
白郡符倡导的从脾胃论治强调通过调节脾胃来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治疗外科疾病。
白郡符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在中药治疗方面,他主张在治疗外科疾病时要根据病症的具体情况来选用药物,以补益脾胃为主,同时也要注意疏通气血。
在针灸疗法方面,他善于应用穴位刺激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对外科疾病的抵抗力。
白郡符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和生活方式改变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
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白郡符从脾胃论治外科疾病的经验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一:骨折患者患者刘某,因为意外摔伤导致左腿骨折,经过医院处理并固定后,仍然感到疼痛和不适。
白郡符在经过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后,认为这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引起的。
他给予患者以益气补血的中药,并通过调理患者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同时使用针灸疗法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骨折部位愈合也明显加快。
患者王某,因为脓包不断,经常发作,影响了正常生活。
白郡符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后,认为这是因为脾胃湿热引起的。
他给予患者以清热解毒的中药,并通过针灸来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