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世纪服饰盔甲

中世纪服饰盔甲

中世纪服饰盔甲
中世纪服饰盔甲

语音公益课讲座<中世纪服饰盔甲与哥特风格解析 > (

西方魔幻角色设计

一.西方中世纪服饰与盔甲武器研究

【中世纪历史】

欧洲罗马后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公元746年-1453年)。“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公元74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

比较有名的是法兰克,盎格鲁撒克逊,东哥特,西哥特等,其中盎格鲁撒克逊和法兰克存在的时间较长,

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莫洛温王朝,莫洛温王朝与罗

马教廷联合占领了高卢全部领土,

6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751年矮子丕平建立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达到最鼎盛时期。

查理死后,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国分裂成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现代的法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疆域就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中世纪服饰特点】

政治受基督教影响,宗教深入到文化生活的每一部分。出于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生的禁欲,导致服装自然美消减,

而去极力掩饰人体的形态美,那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则是对上帝的歌颂。服装里面镶金缀玉,精美刺绣,

表现出一种中世纪神圣的韵律,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点线面的组合。中世纪服装是由古罗马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的,

经过拜占庭,古罗马,哥特式文化的洗礼发展成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服装一改古典的那种平面和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的构成时代。

拜占庭式

拜占庭时期,公元5到12世纪

宗教意识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悬垂皱褶之美,外形厚重保守。贵族服装多镶金嵌玉,刺绣精美华丽,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并掺杂

大量基督教内容。

图案象征:圆形—无穷羊—耶稣鸽子—神圣的精神

色彩的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

拜占庭时期人们喜欢穿紧身裤和斗篷,紧身衣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的服装,衣服并不贴身,但是衣身和袖子紧些,

贵族的衣服袖子和下摆都比较长,至膝盖或者脚面,劳动人民的服装都比较短,袖子和下摆到膝盖和肘部。

关键要素:

1. 庄重,华丽,严肃

2. 宗教意识雄厚

3. 紧身衣,长袍,斗篷

4. 秩序,神圣

5. 丝绸,金线,金边,宝石,几何花纹

6. 白色,蓝色,紫色,绿色,金色

罗马式

罗马式是指以古代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统一艺术样式。初期,服装全身遮盖式,头上垂纱,后期女装收紧腰身,体现曲线,是服装显示性别的开始。

关键要素:

1. 悬垂感,皱褶百重

2. 长袍

3. 披风,包缠

4. 庄重高贵

哥特式

罗马文化之后,约在公元12-15世纪左右,哥特时期的服装光怪陆离,优雅精致,且复杂华丽,典型的特征是修长苗条,设计注重腰部,色彩强调明快,男装与女装明显区分开来。到14世纪女装的上半部分开始用系带勒紧,领口宽大,开始采用扣子,裙子从臀围开始展开,配上夸张的腰带,女装上下分开,上轻下重。男装上重下轻,富机能性。

关键要素:

如下详细讲解。

二.哥特角色设计风格解析

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这时哥特风格的服饰不仅仅限制于小作坊的高级服装订制。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 Sui、Issey Miyake等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也常常是不对称的,有时甚至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然,所谓哥特式时装只不过是带有些许哥特式艺术的气息,它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哥特式云云听上去像是一句促销口号。而真正的哥特时尚体现为:

1. 黑色的东西,

2. 或其它暗色,

3. 如海军蓝、深红

4. 可以透(龙或渔网状面料),

5. 但不露

6. 银饰

7. 苍白的皮肤。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

8. 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9. 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

10.黑白化妆。白色粉底,11. 黑唇12. 膏,13. 黑眼影,14. 细眉。

15. 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

16. 领带或带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17. 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太阳神之眼、五角星、十字架(基督的象征)的饰品以及刺青;

18. 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

19. 锁链和铁钉。

20. 身体穿孔。一般情况下舌头是首选部位,22. 其次是鼻子,23. 最后是私人部位和乳头。

哥特风格的服饰极端且偏激,只能做为舞台装以及在装发布会上上作为展示类服装出现。

三.中世纪盔甲设计研究

【锁子甲为主】

【重防护力】

【机动性偏弱】

【复杂的雕花与工艺】。华丽,繁琐的细节与花纹

【有铆钉】

【片甲】这种铠甲多是胸甲,无袖或者短袖,长及膝盖的非常罕见

四.魔兽角色设计风格解析

五.蒸汽朋克

中世纪服饰盔甲

语音公益课讲座<中世纪服饰盔甲与哥特风格解析 > ( 西方魔幻角色设计 一.西方中世纪服饰与盔甲武器研究 【中世纪历史】 欧洲罗马后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公元746年-1453年)。“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公元74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 比较有名的是法兰克,盎格鲁撒克逊,东哥特,西哥特等,其中盎格鲁撒克逊和法兰克存在的时间较长, 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莫洛温王朝,莫洛温王朝与罗 马教廷联合占领了高卢全部领土, 6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751年矮子丕平建立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达到最鼎盛时期。 查理死后,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国分裂成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现代的法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疆域就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中世纪服饰特点】 政治受基督教影响,宗教深入到文化生活的每一部分。出于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生的禁欲,导致服装自然美消减, 而去极力掩饰人体的形态美,那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则是对上帝的歌颂。服装里面镶金缀玉,精美刺绣, 表现出一种中世纪神圣的韵律,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点线面的组合。中世纪服装是由古罗马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的, 经过拜占庭,古罗马,哥特式文化的洗礼发展成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服装一改古典的那种平面和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的构成时代。 拜占庭式 拜占庭时期,公元5到12世纪 宗教意识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悬垂皱褶之美,外形厚重保守。贵族服装多镶金嵌玉,刺绣精美华丽,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并掺杂 大量基督教内容。 图案象征:圆形—无穷羊—耶稣鸽子—神圣的精神 色彩的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 拜占庭时期人们喜欢穿紧身裤和斗篷,紧身衣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的服装,衣服并不贴身,但是衣身和袖子紧些, 贵族的衣服袖子和下摆都比较长,至膝盖或者脚面,劳动人民的服装都比较短,袖子和下摆到膝盖和肘部。 关键要素: 1. 庄重,华丽,严肃 2. 宗教意识雄厚 3. 紧身衣,长袍,斗篷 4. 秩序,神圣 5. 丝绸,金线,金边,宝石,几何花纹 6. 白色,蓝色,紫色,绿色,金色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西方中世纪服装 殷妙莹 09服工(1)班 40906010119

西方中世纪服装中世纪主要指欧洲罗马后期只文艺复兴前期之间得时代,起始于公元476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在此期间战争频繁,宗教纷争,封建制度得建立,影响及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与生活得意识。这段历史,就是诞生近代欧洲国家形态得时期,也就是欧洲各民族语言与文化形成得时期。 一综述 中世纪人们得衣着服饰,有着浓厚得宗教气息、结构上得封闭性,造型得宽大特征与头巾得流行就是基督教对服装得直接影响、由于出于对上帝得奉献与对人生得禁欲,导致服装得自然美削减,而去极力掩饰人体得形态美,那种外在得,表面得,繁缛得装饰美,则就是对上帝得歌颂。服装里镶金缀玉,精美刺绣,表现出一种中世纪圣歌得神圣韵律。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得点线面得组合,在色彩得对比调与之间寻找美得同时,服装也能体现出极强得理性色彩与立体感。中世纪服装就是从古罗马得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得,经拜占庭文化得洗涤与古罗马文化得锤炼,哥特式文化得淘洗,发展成为以日耳曼人为代表得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 服装一改古典得那种平面与单纯,进入了三 维立体得构成时代、 中世纪欧洲得服式主要包括:拜占庭 式、罗马式、哥特式。 二拜占庭式 拜占庭时期,公元5~12世纪。拜占 庭式得服装有罗马文化得继承,同时糅合了 东方文化得精华。这时期得服装,宗教意识 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服装自然悬垂得褶皱之 美,外形厚重保守。贵族服饰多就是镶嵌珠 宝,刺绣图案精美华丽;一般教徒则穿土布麻衣,色彩单调、呆板而保守。纺织品有浓厚得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得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得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服装基本都就是男女通用得,仅在裁剪与服装装饰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服饰文化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服饰文化的影响 发布者: 夏猛 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服饰文化当然不可避免的也要受到宗教的影响。纵观数千年的西方服装史,可看到一幅幅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画面。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这种审美意识并非凭空产生的,从我以上论证的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来看,它必然植根于特定的时代,受到当时特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体现出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有的审美意识,以下不妨具体讨论之。 第一,从基督教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对服饰文化的影响。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诞生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北非和亚细亚。4世纪初,基督教已大体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并逐渐向中上层人士渗透。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教会也因而居于绝对的思想统治地位,一切不符合教会利益的世俗文化都被看作异端学说而遭到禁止,该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都不可避免的深受影响。基督教以基督教会为依托,使得11-15世纪欧洲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基督教会教化人们脱离野蛮的习俗,倡导纯洁的生活;要求神职人员坚持独身主义;把生活中的纵欲倾向当成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宣扬鄙视金钱,反对奢华的观念,宣扬所有的欢乐都是罪恶的观念。教会不仅通过教士进行宣传,还通过国家政权和教权进行惩戒。这个时期残暴好战的野蛮之风已不是主流,而禁欲之风盛行。教会反对服饰之美,甚至反对个人的清洁卫生,清教徒反对唱歌跳舞,反对狂欢节,反对愚人节。教会的作法已超出纯净人们道德的范畴,实际上是打着教会和国家维护道德的旗号,反对人们正当生活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直接导致中世纪的文化艺术经历了早期的禁欲主义到后半期的反封建、反神权、反禁欲的人文主义革命时期,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在服饰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方面,由于早期盛行禁欲主义思想,无论男女的服装都不露体,遮盖严密、层层防护的宽衣大裙,使服饰脱离了与人体密切结合的关系独自存在或只为上帝而存在,最终导致不论权贵平民,服饰外形单一,其着装都是一个完全十足的宗教信徒形象。据相关资料记载:一个名叫柯林多里西文的补鞋匠(另一说法是一个教士)由于结婚和“被发现穿条纹服装”被处死。因为条纹服装具有的强烈、没有节制的美感特点及观者对其产生的明快、有生命活力的心理感受与当时基督教文化追求悲壮感、神圣感、抑制尘世欲望等审美标准及伦理准则格格不入以及条纹服装被视为伊斯兰异教徒服装的形象符号而被禁止穿着。此外,《圣经》中还明确禁止“穿两种(质、色、纹)组成的衣服。”这些直接造成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与希腊罗马那单纯、自然、质朴、充分体现人的自然之美不同,中世纪的服装造型夸张、装饰华丽,这种强调修饰之美的审美标准,最终导致人成为服饰的奴隶——不是服装去适应人,而是人适应服饰。 另一方面,由于反禁欲斗争的高涨,人们渴望服装不断变化。人们往往以“荣耀主”为借口,制造夸张耀目的结构和装饰,这反倒使服饰的面料、色彩和造型不受个人因素的局限,成为独立突出的因素而受到设计师的关注,从而扩大了设计师的构想空间,因此也就为打破传统穿衣打扮的狭隘设计意识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即使是对日益更新的今天,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基督教的兴盛使当时迷失的人们在生活上有了可以信仰的精神支柱,与此同时,基督教的专制给人类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一切唯基督教的思维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创造力。又由于对基督教的虔诚,使得艺术

中世纪服装演变过程

中世纪服装演变过程 一、中世纪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时期的“罗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二、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的矛盾现象。 三、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 四、现代与古代、西洋与东洋,服装文化以“哥特式时期”为交点分道扬镳。 第一节拜占庭时代的服装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新兴基督教文化,三种异质文化的混合物。 二、拜占庭染织业发达,拜占庭织物的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彩。 三、拜占庭时代的服装 (1)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显贵贱”的工具。 (2)主要衣物 1.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已纯粹是一种宗教色彩的装饰,可以随便使用。公元4世纪后,女子的达尔玛提卡袖口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裁掉,逐渐显出身体的自然形;男子的袖子则是变窄。这是从裁剪方法上使衣服合体的第一步,使向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纪服装迈进的先兆性举动,暗示着衣服脱离了古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贝尔(V eil):贝尔就是面纱,是一块长方形的布。 3.帕留姆和罗鲁姆:帕留姆是女子用的帕拉在罗马末期逐渐变窄而来,只是把自左肩垂在前面的部分折叠成二三层;到拜占庭时代,帕留姆演变为表面有刺绣或宝石装饰的带状物,叫罗鲁姆。 4.帕鲁达门托姆:是拜占庭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一种方形大斗篷,罗马时代披在左肩,右肩固定,拜占庭时代衣长变长,方形变为梯形,胸前缝一块四边形的装饰布。 5.佩奴拉:原来是一般庶民用的,后变成象征性极强的礼仪服。 6.丘尼卡:是从臀围线往下侧缝开衩的白色丘尼卡,从开衩处到下摆有刺绣纹样,两肩装饰着徽章样的纹样,叫塞葛门太(Segmentae片断、局部、缘饰),是拜占庭特有的装饰,是绣完纹样后剪下缝到衣服上的。另外,拜占庭贵族的衣服中最突出的是下半身的裤子,有紧身和宽松两种。 第二节欧主文化黑暗时代的服装文化 一、日耳曼人的服装文化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1)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殷妙莹 09服工(1)班 119 西方中世纪服装 中世纪主要指欧洲罗马后期只文艺复兴前期之间的时代,起始于公元476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在此期间战争频繁,宗教纷争,封建制度的建立,影响及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意识。这段历史,是诞生近代欧洲国家形态的时期,也是欧洲各民族语言和文化形成的时期。 一综述 中世纪人们的衣着服饰,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和头巾的流行是基督教对服装的直接影响.由于出于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生的禁欲,导致服装的自然美削减,而去极力掩饰人体的形态美,那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则是对上帝的歌颂。服装里镶金缀玉,精美刺绣,表现出一种中世纪圣歌的神圣韵律。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点线面的组合,在色彩的对比调和之间寻找美的同时,服装也能体现出极强的理性色彩和立体感。中世纪服装是从古罗马的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的,经拜占庭文化的洗涤和古罗马文化的锤炼,哥特 式文化的淘洗,发展成为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自此, 西方服装一改古典的那种平面和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的构成时 代. 中世纪欧洲的服式主要包括: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二拜占庭式 拜占庭时期,公元5~12世纪。拜占庭式的服装有罗马文 化的继承,同时糅合了东方文化的精华。这时期的服装,宗教意 识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服装自然悬垂的褶皱之美,外形厚重保守。 贵族服饰多是镶嵌珠宝,刺绣图案精美华丽;一般教徒则穿土布

麻衣,色彩单调、呆板而保守。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的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服装基本都是男女通用的,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拜占庭时期人们兴穿斗篷和紧身裤。紧身衣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的服装。此衣并不贴身,只是衣身和袖子紧些。贵族所穿较长,至膝盖或拖至脚面,长袖系腰带,以丝绸作为面料。劳动人民所穿款式简单,一身短小,衣袖不超过臂肘。 Dalmatica是最常见的贵族穿着,在早期这是种很简单的服装,几乎为桶形,并有两根被称为clavi的条带式装饰。后来衣袖的形状有所增加,直桶形的躯干部分也采用了腰带。并配以突厥式样的外套。外套下贴身穿着的一般是tunica。? tunica是从东方民族传入的一种服装,它并不是专门的内衣,也可以当成外套使用(当时这方面区分并不严格)。一般是毛织物,长度抵膝上,躯干系带。袖子长而细。当用做内衣穿着时候一般是白色。 皇族和大贵族的正式外套则是paludamentum,此种外衣的特点是宽大且不显露身体线条。其裁剪的样式可能是将一块长方形织物的两角斜裁成梯形,穿着时披在左肩上,在右肩系带。paludamentum的色彩灿烂辉煌(皇帝和女皇可用紫色),大量使用宝石和绣金工艺,不能算是一种常服。因此往往?paludamentum里面还穿dalmatica 或者tunica。 三罗马式 罗马式是指以古代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统一艺术样式。罗马时期的欧洲服装,是从古代宽衣向近代的窄衣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初期,服装全身掩盖式,头上垂纱;后期,女装收紧腰身突出体形和曲线,是以服装显示性别的开始。 1.布利奥德 男女都穿的一种长袖长衫。 男式布利奥德,起初齐膝,后来同女士长齐地面,袖子长袖口肥大,,成喇叭形,宽松穿着或是在腰间束腰带。 女式与希腊罗马风格一脉相承,领口成三角形,在边缘做装饰,在臀胯处系带,下垂的衣褶极为飘逸。2.曼特尔 是一种披风,包缠或披在布利奥德外面,庞大厚重、褶裥百重,十分庄重高贵,为外出服装。女服长于男服,袖口呈喇叭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