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一物理大题好拿分【基础版】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 现在城市的某些区域设置了“绿波带”,根据车辆运行情况对各路口红绿灯进行协调,使车辆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设一路上某直线路段每间隔L =500.0m就有一个红绿灯路口,不考虑红绿灯路口的距离.绿灯持续时间△t

1

=40.0s,而且下一路口红绿灯亮起总比当前路口=50.0s,红灯持续时间△t

2

红绿灯滞后△t=50.0s.要求汽车在下一路口绿灯再次亮起后能通过该路口,汽车可看做质点,不计通过路口的时间,道路通行顺畅.若某路口绿灯刚亮起时,某汽车恰好通过,要使该汽车保持匀速行驶,在后面道路上再连续通过三个路口,汽车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各是多少

2. 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最大速度达到了41

3.7

km/h,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 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至匀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3.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先由静止起从山坡上匀加速滑下,测得20 s时速度为20 m/s,50 s到达坡底,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20 s停止.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一直为a1,在水平面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

(1)a1和a2的大小;

(2)滑雪运动员到达坡底后再经过6 s的速度大小

4.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6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至少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货车?(保留3位有效数字)

5. 一雨滴从距地面h=45m高的屋檐边由静止落下(忽略空气的阻力,g取

10m/s2),试求:

(1)雨滴下落的时间及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雨滴下落过程最后一秒通过的路程.

6.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加速度为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下落180米的距离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

1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速度近视为零,则他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2)离开飞机直至到达地面,所用的总时间为多少?

(3)运动员从多高地方离开飞机做跳伞表演?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

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

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

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求两次

的推力之比F

1:F

2

8. 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10 kg,m B=20 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9.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30°,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初速度

="8m/s" 沿木板向上运动,取 g=10m/s2,求:

v

(1)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木块在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

10.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kg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0=0.6,cos370=0.8,g=10m/s2)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求推力F的大小.

11.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绳与顶板间的夹角,

绳水平,绳子不可伸长,求:

(1)绳所受的拉力和绳所受拉力分别为多大?

(2)如果绳和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若逐渐增大的重力,则与哪根绳子先断?为什么?

12.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0°,皮带以25m/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0.5kg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 内的速度是6m/s ,这里的6m/s 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 ,这里的36km/h 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C.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体现出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9、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 1 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m/s ; B、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10.如图所示, 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的9 个位置,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 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 V/m/s A.在第 2 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20 甲 B.在第 2 秒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10 C.在 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乙 D.在 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0 123 4t/s 12、在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用水平的力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不动。如图所示, 对于物体这时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对地面的压力 B.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化学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化学大题好拿分【基础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原理综合题 1.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已知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遇水易水解。(1)实验室制备原料气NO和Cl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制NO时,装置A中烧瓶内为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制Cl2时,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将上述收集到的Cl2充入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l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吸收NO,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NO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三氧化二铬可用作搪瓷、陶瓷、人造革、建筑材料的着色剂。由高碳铬铁合金(含Cr、Fe及C)制备三氧化二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草酸亚铁为微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浸取时,为提高浸取速率,除将高碳铬铁合金制成粉末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浸取铬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滤渣返回再次浸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除铁时,溶液的pH对铁的去除率影响如图所示: pH小于2.3时,铁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能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Ⅴ沉铬时,生成Cr(O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铬时,溶液pH与铬的回收率关系如图所示,当pH>8.5时,pH越大,铬的回收率越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5年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30 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1分) 1. 解答:解: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20: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解答:解:某H 2 O 2 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2:17; 则:19g 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19g×=2g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 2g÷×100%=18g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g﹣18g=1g; 故选A.

3.解 答: 解:A、由流图可知固体b为铁,故A正确. B、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故B正确. C、滤液a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3种溶质,故C正确. D、固体a中含有锌,c是硫酸锌,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b中含有硫酸锌.故 D错误. 故选:D. 4. 解答:解:A、物质甲、乙分别为硫酸、硫酸钠,含有相同的硫酸根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A错误; B、物质甲、乙、丙分别为氯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含有相同的钾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B错误; C、物质甲、乙分别是碳、水,碳和水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C错误; D、物质甲为铁可与物质乙氯化铜、丁盐酸反应置换反应,物质乙为氯化铜可与甲铁、丙锌两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丙为锌可与乙氯化铜、丁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丁为盐酸可与甲铁、丙锌两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丁盐酸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氯化铜,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1)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9-2020年中考英语黄金30题系列

2019-2020年中考英语黄金30题系列 【精选1】Can I have a look at ______________ i-phone you bought yesterday? A. an B. the C. a D./ 【精选2】Mr. King bought his son a new bike as a gift for his birthday. A. nine B. ninth C. the ninth D.the nine 【精选3】–Can you help me with it? --Sure. It’s so easy. can do it, I think. A. Someone B. Everything C. No one D.Anyone 【精选4】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__________ to the post office? A. can I get B. get C. to get D. getting 【精选5】The TV is always ______ at my home. A.by B.with C.in D.on 【精选6】As a doctor, you can’t be ________ careful. A.to B.too C.also D.very 【精选7】Mary __________ every day after school, but now she __________ all the time. A. used to play, is used to study B. used to play, is used to studying C. is used to play, used to study D. is used to playing, used to study 【精选8】–Jim is reading a book under that tree. –It be Jim. He has gone to Hainan. A. may B. mustn’t C. can’t D. couldn’t 【精选9】He watched TV for an hour. At 8 o’clock he stopped _______ his homework. A. do B. doing C. to do D. did 【精选10】The left-behind kids(留守儿童)can’t see their parents __________ the parents come back home from work. A. but B. until C. or D. if 【精选11】Gina used to be ________ and she never spoke in front of the p ublic. A. outgoing B. noisy C. silent D. humorous 【精选12】---Excuse me, could you wake me up if my friend __________ here? ---Of course. But we still don’t know when your friend ___________.

2015年中考物理 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含解析)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考前必做基础】考前复习备考,必须回归基础;本专题,也是参考了近几年中考命题,总结出考生必须复习到的常考点、重点、热点,本专题总结了破解它们的“根本”。完成本专题,增强考生应试的底气,更有自信。 1.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 ° B.120° C.140° D.160° 1.D 2.下面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口吹硬币跳栏杆 C.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D.用B管向A管管口上方用力吹气 2.A. 3.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 3.C 解析:A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A图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中入射光线通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B图错误,不符合题意;C 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C图正确,符合题意,选填C;D图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光路显示凹透镜对光线起到了会聚作用,D图错误,不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用F=2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 4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J B.物体一定受到20 N的摩擦力 C.物体一定运动了2 m D.物体一定运动了4m 4.C 解析:不做功有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此题中,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A错;题目中没有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能认定摩擦力与拉力平衡, 二者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B错;根据公式 40J =2m 20N W W Fs s F === 得:,C对、D错。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每个电表都有一定的示数。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 A.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增加 B.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加 C.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减小 D.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增加 5.D 解析:观察电路图可见,电阻R1与R2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R1支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R1与R2并联后电路两端电压。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干路中电流增大,即A1示数增加,因为R1与R2并联总电阻不变,由U=IR可知,R1与R2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增大,即V示数增加,R1两端电压增大,通过R1的电流增大,即A2的示数增加。综上分析,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增加,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选填D。 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40分。1-8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9-12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得2分。有选错得得0分。 1、如图所示得情况中,a、b两点得电场强度与电势均相同得就是() A、甲图:离点电荷等距得a、b两点 B、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得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得a、b两点 C、丙图: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得a、b两点 D、丁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分别靠近两板得a、b两点 2、如图所示就是一种清洗车辆用得手持式喷水枪。设枪口截面积为0、6 cm2,喷出水得速度为 20 m/s。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得平均功率约为(水得密度为1×103 kg/m3) () A、12 W B、120 W C、240 W D、1200 W 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得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得电势为0V,点A处得电势为6V,点B处得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得大小为()A、 B、 C、 D、 4、负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形得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P仅在该电荷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 恰好能经过正方形得另外三个顶点a、b、c,如图所示,则() A、粒子P带负电 B、a、b、c三点得电势高低关系就是φa=φc>φb C、粒子P由a到b电势能减少,由b到c电势能增加 D、粒子P在a、b、c三点得加速度大小之比就是2∶1∶2 5、如右图所示,电阻R =20 Ω,电动机线圈电阻R =10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得示 数为0、5 A;当电键S闭合后,电动机转起来,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 电流表显示得电流I与电路消耗得电功率P应就是() A、I=1、5 A B、I>1、5 A C、P=15 W D、P<15 W 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得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 为得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将小球向下压至某 位置静止、现撤去,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得过程中,重力、 电场力对小球所做得功分别为与,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不计 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小球得重力势能增加 B、小球得电势能减少 C、小球得机械能增加 D、小球与弹簧组成得系统机械能守恒 7、电容式话筒得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Q就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肘 与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小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一物理小题好拿分【提升版】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关于时间和时刻,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 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7:00准时与您见面 D.午休从12:50开始 2.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前3s内的路程为2m 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小 3. 如图所示,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当质点运动了四分之一圆弧长时,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R,R B.2R,R C.R,R D.R,R 4. 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5.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 =3:1,甲从H高处自山落下,乙从2H高 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 D.甲、乙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 6. 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处、3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2m时,甲、乙球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中,两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8. 汽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那么开始刹车后内与开始刹车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B. C.D. 9.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 ;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专题21压轴选择题12019年高考数学文走出题海之黄金100题系列

专题1 压轴选择题1 1.设函数,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即,解得;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所以.故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 2.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当时,,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 【答案】D 【解析】 当时,由=,得或(舍),又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的解集为. 故选:D 3.已知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 【答案】C 【解析】 函数,可知时,, 所以,可得解得. 不等式即不等式,

可得:或, 解得:或,即 故选:C. 4.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 ) A.B.C.D. 【答案】D 【解析】 由可得,,所以,故函数的周期为,所以,又当时,,所以,故.故选D. 5.在中,,,,过的中点作平面的垂线,点在该垂线上,当 时,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A.B.C.D. 【答案】D 【解析】 因为,,,所以,因此为底面外接圆圆心,又因为平面,所以外接球球心在上,记球心为,连结,设球的半径为,则, 所以,又,所以在中,,即,解得.故选D

6.已知奇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若矩形的顶点在轴上,顶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矩形绕轴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B.C.D. 【答案】B 【解析】 由,及得,,,, 如图,不妨设点在轴的上方,不难知该旋转体为圆柱,半径, 令,整理得,则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不等实根, 所以 于是圆柱的体积,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选B 7.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A.B.C.D.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令其导数, 若函数满足,则有,即在上为增函数, 又由,则, ,又由在上为增函数,则有;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0,2); 故选:D.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 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 B.矢量的大小可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 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 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

黄金30题系列 高三物理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物理大题好拿分【提升版】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 如图()所示,在倾角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劲度系数 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上,弹簧上端拴接一质量的物体,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 ()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 ()现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斜面足够长. .分析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并求出物体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若物体位移为时撤去拉力,在图()中做出此后物体上滑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随形变量的函数图像;并且求出此后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以及此后运动的最大速度. 2. 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 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 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角为多大时,力F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最小拉力为多少?(只要求写出角度的函数值) 3. 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创造出了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m=5×104kg的训练飞机上,飞机以200 m/s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倾角匀速飞升到7 000 m高空 =200 m/s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v 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g 做匀加速运动,这段时间内便创造出了完全失重的环境.当飞机离地2 000 m 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提供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 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 m/s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控).求:(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均取10 m/s2) (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 (2)飞机从最高点下降到离地4 500 m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 4. 一长度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P为地面上的一点,O、P两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若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的瞬间剪断细线,第二次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的瞬间剪断细线,若两次小球的落地点到P点的距离相等,求O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h. 5.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求: (1)质量为的物体在地球北极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高考指导:高三走出题海战术的六种方法

高考指导:高三走出题海战术的六种方法走出题海的六种方法 老师认为,提高深度思维能力,造就一个有强大分析能力的大脑,不论什么题目,就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能力只有在思维训练中才能得到提高。必须自己“悟”。“悟”是一种深度思维的习惯,坚持多想一下,也许就会“顿悟”。不妨从以下六方面尝试: 1.编织知识网络 “悟”的前提和基础是弄清基本概念和规律,编织系统和立体的知识网络,这也是高三复习的首要任务。一道题不会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点不会,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漏洞;二是概念和规律都知道,但不会运用,这些都是要在做题中逐步补充完善的。所以复习的第一步是重视看课本或者教辅材料里面对知识点的归纳。 2.研究高考题型 福建省高考题目已经定型,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平时复习就不会盲目,复习内容才能学会取舍。拿来几套历年的高考题,周末的时候研究一下,极其必要,这比做多少重复劳动的效果好得多。 3.课上头脑风暴 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维,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老师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

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出什么题都会做。 4.课下独立悟题 精选一道老师所留的高考模拟题,先不动笔,而是先阅读这道题,然后按下面的步骤来“悟”。 (1)悟题意:阅读题目,审题,然后确定题目中的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已知条件,思考有没有隐含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题目要求什么结果等,判断出题者的考察意图。 (2)悟情景过程:想象题目中叙述的情景,尝试描述这个情景,说出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训练,使题目情景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清晰,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悟解题思路方法,悟一题多解:悟解题的整体思路,找出列方程的依据,总结解题的方法,努力寻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简单的解法,在此环节中充分展开自己的发散思维,形成头脑风暴。 (4)悟题目变式: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题目又该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理解更为深刻。 通过思考“改变题目的条件”,此题实质变成了很多道同类型的题,看起来只在一道题上做文章,实质解决了一大类题型

高一物理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最先得出运动与力的正确关系 B、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C、牛顿最先提出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D、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N、A B、s、J、N C、s、kg、m D、m/s、kg、m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同一个物体,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惯性大 D、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落地 B、甲与乙同时落地 C、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D、乙的加速度比甲大 5、如图是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S—t图像,由图可知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C、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 D、图像错了,因为该图像只表示曲线运动

6、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若现在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则在水平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7、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那么斜面对木块作用力的方向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斜面向下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8、电梯在大楼内上、下运动,人站在电梯内。若人处于超重状态,则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是 A、匀速向上运动 B、匀速向下运动 C、减速向下运动 D、加速向下运动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F1=10N,F2=2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B、若撤去力F1,物体会立即向左运动 C、撤去力F1后物体继续向右运动,直到速度为零 D、撤去力F1后物体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10、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一根弹簧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木块从与弹簧接触直到弹簧被压缩成最短的时间内,木块将做的运动是 A、匀减速运动 B、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 C、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 D、无法确定 11、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5∶4 B、4∶5 C、4:3 D、3∶4

(完整版)高一物理测试题

高一物理测试题 命题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测试用时:90min 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过t ,速度达到v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0v v - B.20v v + C.220at v + D.v 0+at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 末的速度是6 m/s ,第2 s 末的速度是8 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 2 C.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3、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1min 内行驶540m ,则它在最初10s 内行驶的距离是( ) A .15m B .30m C .45m D .90m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则在最后停下来前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0.5m/s B .1m/s C .5.5m/s D .5m/s 5、一物体从高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 ,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t 3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v 3,x 9 B.v 9,x 9 C.v 3,89x D.v 9,33 x 6、图2-1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 2 B.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且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每段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3 8、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D 、a <0,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10.汽车以大小为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刹车后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 2,那么刹车后2 s 内与刹 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1∶1 B.3∶1 C.4∶3 D.3∶4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第5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_. 1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t 秒末的速度为v ,则t 秒内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 13、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 ,则它下落的高度为_________m ,它在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4、如图所示, 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长度不计)穿过紧挨着的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块同样的木块之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中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中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五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一款手机连续两次降价,由原来的1299元降到688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列方程为( ) A .688(1+x )2=1299 B .1299(1+x )2=688 C .688(1-x )2=1299 D .1299(1-x )2=688 3.三角形在正方形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α的值是( ) A . B . C . D . 4.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5.如图,∠1与∠2是( ) A .对顶角 B .同位角 C .内错角 D .同旁内角 6.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主视图是( ) 34433545 532521x x +??-≥? >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 △ABE ≌△CDF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 (A )AE=CF (B )BE=FD (C )BF=DE (D )∠1=∠2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 (B ) (C ) (D ) 9.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 为,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如图,圆锥的侧面积恰好等于其底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侧面展开图所对应扇形圆心角 的度数为( ) A . B . C . D . 11.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2 B .k≥2 C .k≤2 D .k <2 12.将半径为3cm 的圆形纸片沿AB 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 ,用图中阴影部分的 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 ) ? ??-=-=+236y x y x ???==15y x ???-=-=15y x ? ??==24y x ???-=-=24y x 2222s s 0.60,0.56,s 0.50,s 0.45==== 甲乙丁 丙 18090120 602k x -

专题13数列与概率2019年高考数学文走出题海之黄金100题系列

专题3 数列与概率 一、单选题 1.调查机构对某高科技行业进行调查统计,得到该行业从业者学历分布饼状图,从事该行业岗位分布条形图,如图所示. 给出下列三种说法:①该高科技行业从业人员中学历为博士的占一半以上;②该高科技行业中从事技术岗位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③该高科技行业中从事运营岗位的人员主要是本科生,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C 【解析】 根据饼状图得到从事该行行业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五十五的人是博士,故①正确;从条形图中可得到从事技术岗位的占总的百分之三十九点六,故②正确;而从条形图中看不出来从事各个岗位的人的学历,故得到③错误. 故答案为:C. 2.某中学高三文科班从甲、乙两个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文史知识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100分的茎叶图如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则的值为 A.8 B.7 C.9 D.168 【答案】A 【解析】 甲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85,

, 即. 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 若,则中位数为81,不成立. 若,则中位数为, 解得. , 故选:A.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年月至年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月接待游客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减少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月 D.各年月至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月至月,波动性较小,变化比较稳定 【答案】D 【解析】 选项:折线图整体体现了上升趋势,但存在年月接待游客量小于年月接待游客量的情况,故并不是逐月增加,因此错误; 选项:折线图按照年份划分,每年对应月份作比较,可发现同一月份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可得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因此错误; 选项:根据折线图可发现,每年的,月份接待游客量明显高于当年其他月份,因此每年的接待游客高峰期均在,月份,并非,月份,因此错误; 根据折线图可知,每年月至月的极差较小,同时曲线波动较小;月至月极差明显大于月至月的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